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18791385 上传时间:2022-06-0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考前须知: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座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此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钓鱼这项高古朴的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我国大地上纵横交错的河流星罗棋布的湖、穿山越谷的溪流为无数钓鱼爱好者陶醉于这项活动提供了自然约,图为我国某水库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春钓浅(滩),夏钓深(潭),秋钓阴,冬钓阳是钓鱼爱好者们总结出的钓点选择根本原那么,这一原那么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 水质优劣B. 水底地

2、形C. 水温上下D. 水位涨落2. 早钓太阳红,晚钓鸡人笼,可见夏钓最正确时是早晨和黄昏。夏日黄昏,某钓鱼爱好者发现太阳照射水面,波光耀眼,严重影响其观察浮漂,该钓位最可能位于 A. 甲B. 乙C. 丙D. 丁3. 毛毛雨打在水面上,水中容氧量大增,鱼类因呼吸了足够的氧气,显得特别活泼,摄食欲望十分强烈,容易上钩,因此是钓鱼的好时机。以下描述与此钓鱼经验相符的是 A.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B. 宽钓窄,窄钓宽,不宽不窄钓中间C. 大雨过后去钓鱼,定是越钓越欢喜D. 人穿袄,鱼穿草,冬日草窝钓鱼好【答案】1. C 2. D 3. A【解析】【1题详解】春季气温上升,阳光充足,在浅滩可形

3、成暖水区,微生物、植物、虫类最先在此复苏生长,这为鱼儿提供了丰富的食物,鱼类丰富;夏日, 高温酷暑,浅水区的水温过高, 鱼儿大多到深水区去活动和觅食,深水区鱼多;秋季秋高气爽,晴天较多,因水温下降,阴坡比阳坡降温快,阴处最先出现适宜鱼类生活的温度;冬季水温低,鱼儿在水温高的地方活动多,向阳背风的水域,其水温明显高于其它地方,鱼类更多。选C正确。【2题详解】夏季日落西北,太阳从西北方向照射水面波光耀眼影响其观察浮漂的位置应是在水库区的东南,即丁地。选D正确。【3题详解】毛毛雨时钓鱼与斜风细雨钓鱼环境吻合,A正确;“宽钓窄,窄钓宽,不宽不窄钓中间、“人穿袄,鱼穿草,冬日草窝钓鱼好是说钓鱼的位置,与

4、雨中垂钓不相关,B、D错;“大雨过后去钓鱼,定是越钓越欢喜,是雨后天晴钓鱼的感觉,C错。选A正确。下左图为石家庄市及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下右为石家庄市2022年12月25日气象要素逐时演变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各题。4. 该日石家庄市A. 04时,相对湿度降低B. 58时,气温降低C. 45时,由东北风转向西南风D. 1516时,由东南风转向西北风5. 导致石家庄市该日58时气温变化的天气过程最可能是A. 冷锋过境B. 暖锋过境C. 反气旋过境D. 焚风过境6. 该日58时,该地PM2.5浓度暂时降低的原因最可能是该时段A. 降雨过程明显,净化作用显著B. 盛行下沉气流,颗粒物尘降地面C. 正

5、值上班顶峰,汽车尾气排放多D. 工厂还未开工,工业废气排放少【答案】4. C 5. D 6. B【解析】【4题详解】读右图可知,45时,风向发生改变,由东北风转向西南风,C正确;04时,相对湿度升高,A错;58时,气温升高,B错;1516时,由东北风转向西南风,D错。【5题详解】由左图可知,石家庄西侧地势高,该日58时,石家庄的风向为西南风,位于山地背风坡,焚风过境,气温升高,相对湿度下降,D正确。【6题详解】该日58时,石家庄位于西南风的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颗粒物尘降地面,使该地PM2.5浓度暂时降低,B正确;焚风过境,降水少,A错;汽车尾气排放多会使PM2.5增多,C错;读图可知0:00

6、工厂还没开工,但PM2.5浓度比58时要高,可推测工厂还没开工不是主要原因,D错。【点睛】焚风是由于空气作绝热下沉运动时,因温度升高湿度降低而形成的一种干热风。焚风常出现在山脉背风坡,由山地引发的一种局部范围内的空气运动形式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而变得干热的一种地方性风。在高压区,空气下沉也可产生焚风。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A. 气温升高B. 气温降低C. 降水增多D. 降水减少8. 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

7、为当地A. 洪水暴涨B. 退耕还湿C. 地面沉降D. 冻土融化9. 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A. 林地B. 湿地C. 草地D. 寒漠【答案】7. A 8. D 9. C【解析】本组题以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的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为背景,考查影响区域植被变化的因素,气候变暖的影响。【7题详解】读材料可知,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说明积雪融化增多,故首要原因是气温升高,A正确,B错误;降水增多会使越年积雪面积增大,C错误;材料中“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说明洼地上有浅水出露地表,洼地积水增多,降水减少不合题意,D错误。应选A。【8题详解】由上题分析可知,气温升高会导

8、致冻土融化,地表积水增多,湿地面积增加,D正确;材料中“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说明湿地增加的主要原因不是洪水暴涨、退耕还湿和地面沉降引起,ABC错误。应选D。【9题详解】由12题分析可知,气候变暖使冻土融化,地表水分增多,但平地上较洼地地势高,积水较少,不会有大量浅水出露地表,减少的耕地主要不会转化为湿地,地表水分增加,适合草类植被生长,故主要转化为草地,B错误,C正确;题干中“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热量缺乏,难以形成林地植被,A错误;气候上升使冻土融化,地表水分增多,会使植被覆盖增多,不会转化为寒漠,D错误。应选C。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是黄山自然景观的四绝。黄山上部和下部的松树外形差异很大

9、如以下图,山下的黄山松每年新发的枝条较长,外形像马尾;山上的黄山松每年新发的枝条较短,松针呈扇形放射。黄山怪石林立,形态万千,岩石主要是由长石、石英、云母构成的基岩,岩性坚硬。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 造成黄山上、下部松树形态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热量B. 降水C. 光照D. 土壤11. 黄山怪石形成所受的外力作用主要有A. 搬运、沉积B. 风化、搬运C. 风化、侵蚀D. 侵蚀、沉积12. 黄山山区基岩裸露,土层浅薄,但该地人口稠密。为了提高居民收入,当地应优先开展的产业是A. 林业B. 水稻种植业C. 采矿业D. 旅游业【答案】10. A 11. C 12. D【解析】【10题详解】读图

10、可知,黄山上部松树长得矮小,下部松树长得高大茂盛。造成黄山上、下部松树形态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热量,山上海拔高,热量低,生长慢,山下海拔较低,热量丰富,生长较快,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从而造成黄山上、下部松树形态产生差异,A正确;森林可以生长,说明水分条件适宜,降水对松树形态产生差异小,B错误;如果是光照影响,海拔高,光照条件较好,山上松树应该长得更好,与事实不符,C错误;土壤不是枝条形态差异的影响因素,D错误。应选A。【11题详解】黄山怪石形成所受的外力作用主要有风化、侵蚀,属于外力侵蚀地貌,C正确;搬运是将碎屑物质带到其它地方,搬运、沉积不是怪石形成原因,ABD排除。应选C。【12题详解

11、】黄山山区基岩裸露,土层浅薄,但该地人口稠密。为了提高居民收入,当地应优先利用当地的独特自然资源,开展的产业是旅游业,D正确;该地土层浅薄,山地地形,不利于林业、水稻种植业开展,该地虽然岩石多,但地势陡峭,降水集中,开采岩石容易破坏岩层结构,引发地质灾害,故岩石不能作为矿产资源开采,不适宜开展采矿业,C错误。应选D。非洲的玫瑰湖位于达喀尔市偏北方向30多千米处,如图1所示,无水源与外界相通。每年的某一季节水中的微生物和大量外来的矿物质在充足阳光的作用下发生反响,湖面呈现如同绸缎一般的粉色,玫瑰湖的名称由此而来。据此完成以下各题。13. 玫瑰湖呈现出绸缎般粉色时,北京所处的主要季节是A. 春季B

12、. 夏季C. 秋季D. 冬季14. 以下关于玫瑰湖形成原因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地处高原,气候凉爽适宜藻类生长B. 雨季时水分充足,微生物繁殖较多C. 气压带风带北移,光照充足的结果D. 受信风影响,从沙漠带来矿物质多15. 以下关于玫瑰湖北侧海域洋流甲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属于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B. 所流经海域等温线向北凸出C. 对沿岸环境有增温增湿的作用D. 所流经海域易出现多雾天气【答案】13. D 14. D 15. D【解析】【分析】考查气候成因与特点,玫瑰湖形成原因,洋流分布规律及对沿岸气候的影响。【13题详解】读材料可知,玫瑰湖呈现出绸缎般的粉色是由于水中的微生物和大量外

13、来的矿物质在充足阳光的作用下发生反响所形成。湖中的喜盐生物在盐分浓度高的盐湖中旺盛生长,玫瑰湖美丽的色彩是那些嗜盐微生物盐藻的杰作。随着季节变化,湖水的含盐度会改变它的颜色,会呈现出从淡绿到深红的色调。每年12月到次年1月,由于阳光和水中的微生物以及丰富的矿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响,它们呈现出如同绸缎一般的粉色,是玫瑰湖最美的时候,玫瑰湖的名称也由此而来。此时北京所处的主要季节是冬季。应选D。【14题详解】由上题分析可知,玫瑰湖形成原因是由于水中的微生物和大量外来的矿物质在充足阳光的作用下发生反响所致。玫瑰湖位于非洲西部凸出部位的最西端塞内加尔,玫瑰湖西边几百米就是大西洋,中间是金黄的海滩将它与碧蓝

14、的海洋隔开,故地处平原地形,A错误;每年12月到次年1月,由于阳光和水中的微生物以及丰富的矿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响,它们呈现出如同绸缎一般的粉色,此季节是旱季,B错误;气压带风带北移,即赤道低压带北移控制该地,此季节处于湿季,多雨光照减弱,C错误;受东北信风影响,从沙漠带来矿物质多,在阳光充足条件下与水中的微生物反响,呈现玫瑰色,D正确。应选D。【15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玫瑰湖北侧海域洋流甲是加那利寒流。属于中低纬海区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A错误;根据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向一致可知,甲所流经海域等温线向南凸出,B错误;寒流对沿岸环境有降温减湿的作用,C错误;寒流流经海面水温较低,导致海面上空气

15、降温,使所流经海域易出现多雾天气,D正确。应选D。【点睛】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总体来说,暖流增加温度和湿度,寒流降低温度和湿度。对气温的影响,洋流使低纬度的热量向高纬度的热量传输,特别是暖流的奉献。洋流对同纬度大陆两岸气温的影响:暖流经过的大陆沿海气温较高,寒流经过的大陆沿海气温较低。对降水和雾的影响,暖流上空有热量和水汽向上输送,使得层结不稳定、空气湿度增大而易产生降水。而寒流产生逆温,层结稳定,水汽不易向上输送,蒸发又弱,下层相对湿度有时虽然很大,但只能成雾,不能成雨,故寒流外表多平流雾。左图为洞庭湖流域水系及主要水文站分布图,右图为洞庭湖流域主要水文站径流量年内分配图。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16、。16. 监测洞庭湖出湖流量的主要水文站是A. 城陵矶B. 桃江C. 湘潭D. 桃源17. 城陵矶径流量的峰值出现的月份比其他三个水文站推迟的原因是A. 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B. 荆江河道弯曲,河水下泄慢C. 位置偏北,雨季来得晚D. 洞庭湖的调蓄作用【答案】16. A 17. D【解析】此题组以洞庭湖流域水系及主要水文站分布图和洞庭湖流域主要水文站径流量年内分配图为材料,涉及洞庭湖出水口、流量变化影响因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16题详解】洞庭湖作为长江中游的重要湖泊,对长江径流起着吞吐作用,城陵矶位于长江与洞庭湖交汇处,是四水(湘江、资江、沅江、澧水)及长江入

17、湖湖水经调蓄后再度流入长江的唯一出口,选项A符合题意。桃江、湘潭、桃源所在的资水、沅水和湘江是洞庭湖的支流,其河流河水流入洞庭湖,排除B、C、D。应选A。【17题详解】桃江、湘潭、桃源、城陵矶四个水文站夏季气温相似,排除A。城陵矶的径流量主要来自洞庭湖的支流,荆江河道弯曲与其径流量峰值推迟关系不大,排除B。图中四个水文站纬度相似,进入雨季时间相似,排除C。城陵矶位于长江与洞庭湖交汇处,受洞庭湖的调节作用,城陵矶径流量峰值具有滞后性,选项D符合题意。应选D。日月潭(23.80N、120.90E)是祖国宝岛台湾省的最大天然湖泊,其面积约为7.7平方千米,平均水深二三十米。以下图为日月潭周边地区地质

18、剖面图。读图完成以下各题。18. 日月潭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 冰川堆积B. 褶皱凹陷C. 水平张裂D. 风力侵蚀19. 日月潭周边地区冬暖夏凉,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纬度低,不受冬季风影响海拔较高,夏季凉爽湖水比热容较大,对气温调节作用明显山地阻挡冬季冷空气进入A. B. C. D. 【答案】18. B 19. B【解析】此题组以日月潭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涉及日月潭的成因、日月潭气候特征成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18题详解】日月潭位于台湾山地中部,台湾山地是由太平洋板块俯冲至亚欧板块下部而形成的海岸山脉,属于褶皱山,图中显示,日月潭属于褶皱凹陷

19、盆地蓄水而成的湖泊,选项B符合题意。当地海拔不高、纬度较低,无冰川活动,地质历史时期也无冰川活动,排除A。图中地质剖面中未显示有水平张裂信息,且台湾岛位于板块挤压碰撞边界,排除C。当地气候湿润,地形起伏较大,风力不大,排除D。应选B。【19题详解】日月潭周边地区位于凹陷盆地,受地形阻挡,受冷空气影响较小,并不是不受冬季风影响,不符合题意。图中显示,日月潭位于山区,平均海拔较高,故夏季温度较低,比拟凉爽,符合题意。由于湖水热容量较大,对气温的调节作用强,使得该地冬季降水幅度小,夏季升温幅度小,导致冬暖夏凉,符合题意。日月潭地区纬度较低,且位于凹陷盆地,受地形阻挡,受冷空气影响较小,所以冬季比拟暖

20、和,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判断,选项B符合题意,排除A、C、D。应选B。85号州际公路(如图)是美国西部沿海地区的重要运输动脉,公路沿线自然景观变化明显,公路南段沿线地区为著名的水果、蔬菜灌溉农业区。读图完成以下各题题。20. 从北至南,85号州际公路沿线依次经过的森林带为A. 常绿阔叶林带、常绿硬叶林带B. 落叶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带C. 落叶阔叶林带、常绿硬叶林带D. 针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21. 与公路北段相比,南段沿线地区成为水果、蔬菜灌溉农业区的有利条件是A. 市场需求量大B. 水资源充足C. 光热条件优越D. 土壤肥力高【答案】20. C 21. C【解析】此题组以美国西部85号州际公

21、路沿线地区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涉及自然带判断、工业区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20题详解】图中显示,85号公路位于大陆西岸,并穿过北纬40纬线,根据气候分布规律判断,85号公路从北向南经过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和地中海气候区,所对应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选项C符合题意。常绿阔叶林带一般分布大陆东岸,与该地区位置不同,排除A、B。针叶林带一般分布在60N以北地区或高山地区,与85号州际公路沿线地区的位置不符,排除D。应选C。【21题详解】根据前面判断可知,85号公路南段为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枯燥,降水缺乏,但光热资源丰富,蔬菜、瓜果的品质优良,选项C符

22、合题意。图中显示,南段城市密度比北段城市密度小,因此排除A。南部为地中海气候,降水较少,河流径流量小,图中显示,南段河流稀少,排除B,南部地区降水少、蒸发强,容易出现土壤盐渍化现象,排除D。应选C。我国南方沿湖或河网低湿地区用开挖网状深沟或小河的泥土堆积而成垛状高田。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垛田镇一些地方就是典型的“垛田,或方或圆或宽或窄或高或低或长或短,形态各异且大小不等(如图)。据资料记载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垛一般都很高,有2-5米高。在20世纪60年代后,垛田又变矮了。读图完成以下各题。22. 当地农民在修建垛田时改造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 气候B. 水分C. 土壤D. 地形23. 20世纪6

23、0年代以前的垛很高,可能会造成A. 田块面积狭小B. 排洪受阻C. 土壤肥力下降D. 灌溉不便24. 20世纪60年代以后垛田又变矮了,最可能的原因是A. 为了扩大垛田面积B. 方便村落之间的交通C. 便于实施机械化生产D. 气候变干,水域缩小【答案】22. D 23. D 24. A【解析】此题组以南方垛田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涉及自然因素的改造、垛田的影响、垛田变化的原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22题详解】从图文信息可以获知,当地河湖密布、降水较多且集中、地势低洼,农田易遭受洪涝灾害。在低洼地区挖河泥垫高农田,垒土成垛,垛上耕种,形成了“垛田,这里主要改造的是地形条件

24、,选项D符合题意。修建垛田并没有当地的气温和降水条件,因此排除A、B。修建垛田前后都是种植水稻为主,土壤主要为水稻土,因此修建垛田并没有改造土壤,排除C。应选D。【23题详解】20世纪60年代以前,垛田的人们用河湖港汊中淤泥和水草的混合物当作有机肥,一年几次往垛上堆积,垛也就长高了。这样垛田除了平面还有四周的坡面都可以栽种作物,种植面积增大了,排除A。淤泥不断被清理培肥,垛田旁边的渠道更深,排洪更通畅,排除B。每年定期往垛上堆积淤泥和水草,土壤肥力不会下降,排除C。垛田过高会造成对农作物浇灌的不便,选项D符合题意。【24题详解】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人口增加,加之自然灾害影响,耕地面积缺乏

25、,因此需要将垛田挖低,挖下的土填埋沟坑,相邻的垛子连成一片,扩大耕地面积,选项A符合题意。村落之间的交通主要依靠水运交通,与垛田变矮关系不大,排除B。垛田在河渠之间,变矮的垛田也不利于机械化生产,排除C。气候变干,水域缩小,水位会下降,垛田会变高,排除D。应选A。查干诺尔湖是位于内蒙古中部的封闭型内流湖,由咸淡清楚的东、西两湖组成。雨季时,其中一湖的湖水会越过两湖间的天然土坝向另一湖泄水。20世纪90年代,人们为了引用东湖水源,在土坝上修筑水闸,阻断了两湖间的水体交换。受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西湖不断萎缩,至2022年几乎干涸,湖区盐碱尘暴多发2022年起,随着大面积推广碱蓬植株高可达

26、1米,能吸收土壤盐分种植,湖区生态得以改善。以下图示意1987年和2022年的查干诺尔湖。读图答复以下各题。25. 判断雨季时东、西两湖中水位较高的湖泊及湖水性质 A. 东湖淡水湖B. 东湖咸水湖C. 西湖淡水湖D. 西湖咸水湖26. 对19872022年期间查干诺尔湖湖区年蒸发总量和流域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湖区年实际蒸发总量增加B. 湖区年可能蒸发总量减少C. 流域年降水量增加D. 流域年降水量减少【答案】25. A 26. D【解析】试题考查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25题详解】两幅图比照后可知,水闸修建后,西湖面积明显萎缩,而东湖变化不大,说明水闸修建前东湖水流向西湖,

27、因此东湖水位高,是淡水湖,A正确。【26题详解】该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蒸发旺盛;西湖面积萎缩,可蒸发面积减少,湖区实际蒸发量减少;可能蒸发总量因全球变暖而增加;西湖干涸说明汇入的地表径流锐减,流域降水量减少,D正确。华北地区某城市,一周以来天气晴好,日均温均在 10 以上。某日突降大雪,延续 2日,之后气温上升,积雪初融,该城市某停车场出现 “雪馒头景观 (以下图 ),“雪馒头都位于渗水方砖 (中心空洞,露出土壤)的中央。读图完成以下各题。27. 突降大雪当天,控制该城市的天气系统是A. 冷锋B. 暖锋C. 反气旋D. 气旋28. “雪馒头景观形成的原因主要是A. 土壤吸收的太阳辐射较

28、少B. 土壤吸收的大气辐射较少C. 方砖吸收的大气辐射较多D. 方砖释放的地面辐射较多【答案】27. A 28. D【解析】【27题详解】A. 根据材料,华北地区日均温在10 以上,降雪后气温上升,那么推测为华北地区的春季;那么可能是冷空气南下形成冷锋锋面带来降雪天气;A对。B. 暖锋过境一般带来连续性降水或者雾天,引起降大雪的情况少见;B不对。C. 反气旋控制下,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C不对。D.根据材料,该地日均温为10以上;气旋影响下多阴雨天气,但在日均温为10以上的情况下难以形成降雪;D不对。应选A。【28题详解】根据材料,渗水方砖中心空洞,露出土壤,积雪位于中间土壤,说明周围方砖温度

29、高,积雪融化。A. 土壤局部积雪保存,说明土壤温度较低,积雪未融化,说明是土壤比热容大,升温慢导致,而不是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少,A不对。B. 土壤吸收的大气辐射多少对土壤释放的辐射多少影响不大,B不对。C. 方砖吸收的大气辐射较多少对方砖释放辐射多少影响不大,C不对。D. 方砖上的积雪融化,说明方砖比热容小,升温快,释放的地面辐射较多,雪融化快,D对。应选D。暑假期间,家住中国M地的小丹跟随旅游团乘大巴到N地观光旅游,旅游大巴日出时出发,日落时回到出发地。以下图为旅游大巴的出行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 出发与返回时,小丹的座位分别位于客车前进方向的右侧、左侧,为防止阳光照射,小丹A.

30、 去N地途中,全程要拉上窗帘B. 去N地途中,全程不需要拉上窗帘C. 返回途中,全程要拉上窗帘D. 返回途中,全程不需要拉上窗帘30. M地所在的城市可能是A. 乌鲁木齐43N,87EB. 武汉30N,114EC. 哈尔滨45N,127ED. 成都305N,103E【答案】29. A 30. B【解析】【分析】此题组主要考查考生对太阳方位和时间计算等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对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能力。【29题详解】根据“暑假“中国M地可推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当地应该东北日出、西北日落。根据“往返途中经过此地时,太阳恰好位于正东、正西方向这一信息可知,太阳视运动方位变化是东北-正东-东南-正南-西

31、南-正西-西北。因此,从M地出发到中途点间,太阳在东北方向,从中途点至N地间,太阳在东南方向;从N地返回至中途点问,太阳在西南方向,从中途点至M地间,太阳在西北方向。根据题意,小丹的座位始终位于东侧或南侧。去N地途中,小丹全程会被太阳照射到,因此全程要拉上窗帘;返回途巾,在东西向的路段时,小丹位于南侧,而太阳在西南方向,因此这一路段小丹会被太阳直接照射到,需要拉上窗帘,其他路段小丹在东侧,而太阳在西侧,不会被太阳直接照射到。A正确。【30题详解】根据题中“日出时出发,日落时回到出发地可知,日出和日落的时间分别是北京时间5:40、19:10,推算出当地白昼时间为13小时30分钟,据此推算出当地地

32、方时的日出时间为5:15。再根据北京时间(120E)5:40与当地地方时5:15的时差计算经度差,从而推算出当地经度约为114E。B正确。【点睛】地方时的计算 (1)先求两点的经度差:两地同为东(西)经,取其差;两地东西经不同,取其和。 (2)将经度差转换为时间差:两地经度差+ 15 /小时=两地时间差(小时),或两地经度差X4分钟/1。=两地的时间差(分钟)。(3)确定时间早晚:东早西晚,时间“东加西减。(4)列出算式:所求地区的地方时=地方时土两地时间差(所求地区在地区以东取“+,以西取“_)。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两大题,共40分3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以下要求。阿特拉斯山脉位于非

33、洲西北部,主峰海拔 4165 米,山顶终年积雪,山区自然风光独特;其山南北自然环境差异大,山脉东南部一年四季烈日炎炎,热浪滚滚,沙漠广布,山麓地带有喜温湿的棕榈分布;阿特拉斯山西北部地区气候宜人,花木繁茂,风景如画,赢得了“北非花园的美称。以下图为阿特山及周边地区示意图。1阿特拉斯山一面是沙漠,一面是“北非花园,分析其形成原因。2简述 M 地有棕榈树生长的自然条件。3阿特拉斯山区适宜开展高山滑雪,试分析其有利自然条件。【答案】1阿特拉斯山西北部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枯燥,冬季温和多雨,加上山 脉阻挡了沙漠的扩展,形成“北非花园。阿特拉斯山东南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炎热枯燥,再加上山脉对西风

34、的阻挡,形成沙漠。2纬度低,热量丰富;有高山冰雪融水,水源充足;位于冲积扇,地形平坦,土壤肥沃。3地势起伏大,落差大;冬季西风迎风坡,降雪丰富,积雪累积厚度大;海拔高,气温低,存雪时间较长。【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阿特拉斯两侧自然环境差异与大气环流有关;阿特拉斯山地处非洲西北部,由图中等高线延伸方向判断,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山脉西北部属于地中海气候,西风带来的水汽主要影响山脉西北部地区,山脉也阻挡了沙漠的扩展,形成“北非花园;阿特拉斯山东南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炎热枯燥,形成沙漠。棕榈树是热带植物,在M地生长与热量、水源、地形和土壤条件有关。滑雪场地的形成

35、与降雪量、积雪量及地形有关,结合当地气候、地形进行分析。【详解】1阿特拉斯两侧自然环境差异与大气环流有关;阿特拉斯山地处非洲西北部,由图中等高线延伸方向判断,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山脉西北部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枯燥,冬季温和多雨,西风带来的水汽主要影响山脉西北部地区,山脉也阻挡了沙漠的扩展,形成“北非花园;阿特拉斯山东南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炎热枯燥,再加上山脉对西风的阻挡,形成沙漠。2棕榈树是热带植物,在M地生长与热量、水源、地形和土壤条件有关;M地纬度低,热量丰富;西北侧有高山冰雪融水,水源充足;位于冲积扇,地形平坦,土壤肥沃。3滑雪场地的形成与降雪量、积雪量及地形有关,结合当地气候、

36、地形进行分析;由等高线可以看出,阿特拉斯山地势起伏大,落差大,有自然山坡,滑雪场地滑道建设条件好;西北山坡是冬季西风迎风坡,降雪丰富,积雪累积厚度大;海拔高,气温低,存雪时间较长,适宜开展高山滑雪。3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 哈得孙湾是位于加拿大东北部近乎封闭的内陆浅海湾,其水域面积为81.9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只有100米左右孟加拉湾平均水深达2600米。该地区生活着上千只北极熊,它们以海冰为平台捕捉海豹作为主食。当海冰融化后,北极熊“食不果腹,不得不到陆地上觅食,并不断发生伤人事件。哈得孙湾通常10月开始结冰,结冰时间早于同纬度其他海域,直至来年5月开始融冰,78月完全消融。

37、以下图为哈得孙湾在北美洲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和哈德孙湾地理事物分布图。材料二 以下图为海水冰点与盐度关系图以及哈得孙湾南部甲地气候资料图。1分析哈得孙湾开始结冰的时间比同纬度其他海域更早的原因。2与阿拉斯加半岛北部沿海相比,分析哈德孙湾西部海域北极熊生存的不利条件。3结合图文材料,分析甲地大陆性气候较强的原因。4哈得孙湾流域河湖密布,但河流航运价值低,试分析原因。【答案】1海湾深入内陆,水浅,海水降温快;海湾比拟封闭,与较温暖外海海水交换少;有大量淡水汇入,海水盐度比同纬度其他沿海地区低。盐度越低,冰点温度越高,容易结冰。2纬度较低,水温相对较高,海水结冰期短,北极熊捕食海豹时间短;人类活动较多,

38、影响北极熊生存环境导致其栖息地减少。3地处北美中部平原;冬季极地冷空气可以长驱南下,气温低;夏季内陆升温快,气温高;夏季墨西哥湾暖湿气流可以北上,气温高,年温差大;西部山地阻挡了暖湿气流深入或西风背风坡,降水少4纬度较高,结冰期长,通航时间短;河流短小,地势起伏较大;沿岸人口和产业密度低,运输需求少;与河流相连的哈得孙湾终年浮冰多、天气恶劣,不利出海,航运价值低。【解析】【分析】此题以哈得孙湾流域的图文为根底进行考查,难度较大,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详解】1根据图示可知,哈得孙湾是加拿大东北部内陆的近乎封闭的内陆浅海湾。冬季海水降温快,水温低。哈得孙湾相对封闭,与较温

39、暖的外海交换不畅,水流慢,水温低。有大量淡水汇入,海水盐度比同纬度其他沿海地区低。盐度越低,冰点温度越高,容易结冰。哈得孙湾结冰早。2与阿拉斯加半岛北部沿海相比,分析哈德孙湾西部海域纬度较低,水温相对较高,海水结冰期短,北极熊捕食海豹时间短;人类活动较多,影响北极熊生存环境导致其栖息地减少。3根据图示可知,甲地地处北美中部平原,冬季极地冷空气可以长驱南下,气温低。夏季内陆升温快,气温高,有墨西哥湾暖湿气流北上到达这里,气温高。所以气温年较差大,气候大陆性强。位于西风背风坡,西部山地阻挡了暖湿气流深入,降水少。4根据材料可知,纬度较高,结冰期长,通航时间短;河流短小,地势起伏较大;沿岸人口和产业密度低,运输需求少;与河流相连的哈得孙湾终年浮冰多、天气恶劣,不利出海,航运价值低。【点睛】此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哈得孙湾开始结冰的时间比同纬度其他海域更早的原因可从水的深浅、海湾封闭程度、盐度等方面分析。哈德孙湾西部海域北极熊生存的不利条件可从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甲地大陆性气候较强的原因可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方面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