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四含解析.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18762840 上传时间:2022-06-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四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四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四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四含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强化练(四)时间:45分钟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72分)1(2022青海师大学附中期末)如图表示某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相关分析错误的选项是()Aab过程高尔基体活动活泼,有细胞板的形成Bbc表示在分裂间期发生了复制过程Ccd过程核膜逐渐解体De时期染色体形态数目最清晰解析:由分析可知,ab时期染色体解螺旋变成染色质,为有丝分裂末期,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不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无细胞板的形成,A错误;bc时期染色质复制,表示有丝分裂间期,此时期完成DNA的复制,B正确;cd过程表示有丝分裂前期,此时期核膜逐渐解体,C正确;de可表示有丝分裂中期,此时期染

2、色体形态数目最清晰,D正确。答案:A2(2022广西梧州市联考)以下有关人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比拟,正确的选项是()A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都有同源染色体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都有姐妹染色体单体的别离C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染色体数目可能相同D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DNA含量可能相同解析: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没有同源染色体,A错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没有别离,B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相同,C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DNA含量是体细胞的两倍,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DNA与体细胞相同或者是

3、体细胞的一半,D错误。答案:C3(2022博雅闻道四月大联考)某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为二倍体,以下有关其分裂期细胞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有丝分裂后期每一极的染色体大小形态各不相同B处于联会状态的两条染色体大小形态一定相同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大小形态各不相同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移向两极的染色体大小形态不相同解析:有丝分裂后期每一极均含有同源染色体,除雄性动物的性染色体外,每极的染色体大小形态是两两相同的,A项错误;在性染色体为异型(XY型雄性、ZW型雌性)的个体中,处于联会状态的两条性染色体的大小形态是不同的,B项错误;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同源染色体已经别离,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大小

4、形态是各不相同的,C项正确;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是由着丝点分裂形成,因此,移向两极的由着丝点分裂形成的两条染色体的大小形态是相同的,D项错误。答案:C4(2022安徽六校联考)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过程中,并非所有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B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会导致基因重组发生C减数分裂结束后,产生的配子染色体数目减少,对生物的遗传不利D雄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得到的卵细胞有2对染色体解析: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过程中,并非所有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如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多对等位基因,是连锁的,不能自由组合,A正确

5、;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不会导致基因重组发生,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一次的前期和后期,B错误;减数分裂使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受精作用使合子中染色体数目恢复,所以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能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故减数分裂结束后,产生的配子染色体数目减少,对生物的遗传有利,C错误;雄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得到的卵细胞有4条非同源染色体,D错误;应选A。答案:A5(2022衡水中学二调)以下图为精原细胞增殖以及形成精子过程的示意图,图中标明了局部染色体与染色体上的基因。设和细胞都处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以下关于图解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中

6、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4aB有姐妹染色单体,和也可能有姐妹染色单体C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4aD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n,DNA数目为2a解析:根据分析可知,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别离,所以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n,核DNA数目为4a,A错误;处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有姐妹染色单体,由于细胞处于染色体着丝点(粒)向两极移动的时期,所以发生了姐妹染色单体别离,故和不含姐妹染色单体,B错误;处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由于经过了间期DNA的复制,核DNA比体细胞加倍,但染色体条数不变,故细

7、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4a,C正确;是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已别离,所以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由于着丝点分裂,故染色体数目为2n,核DNA数目为2a,D错误。答案:C6(2022青海师大学附中期末)如图表示人的生殖周期中不同的生理过程,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图中细胞全能性最高的是受精卵Bc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各提供一半的DNACb1和b2的分裂方式相同,但是结果有差异Dd1和d2的差异由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决定解析:受精卵分化程度最低,全能性最高,A正确; 受精时精子只有头部进入了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各提供一半的核DNA,细胞质中的DNA几乎都是卵

8、细胞提供,因此,c过程中卵细胞提供的DNA要多于精子,B错误;b1和b2的分裂方式都是有丝分裂,前者形成的是精细胞,后者形成的是卵细胞,结果有差异,C正确;男性和女性的差异原因是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不同,D正确。答案:B7(2022临沂期中)研究发现myoD基因在黄颡鱼的心、脑、肌肉等不同器官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肌肉组织中表达量最高。以下分析错误的选项是()A肌肉细胞中myoD基因的表达量最高,说明肌肉细胞分化程度最高B心、脑、肌肉细胞中RNA和蛋白质的种类不完全相同CmyoD基因在不同黄颡鱼肌肉中的表达量不同可能引起个体生长差异D肌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解析:肌肉细胞中

9、myoD基因的表达量最高,说明myoD基因的表达与肌肉的功能有关,不能说明肌肉细胞分化程度最高。答案:A8(2022衡水中学二调)科研人员利用蓝色光脉冲促进了一种名为Brn2基因的表达,当Brn2蛋白足够多时,干细胞就会快速转化为神经元。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干细胞增殖受基因严格控制,是迁移到特定组织才分化的BBrn2基因的表达就可以使干细胞转化为神经元C干细胞转化为神经元的过程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D干细胞与神经元相比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不完全相同解析:根据题意分析,由于蓝色光脉冲开启了Brn2的基因后,干细胞就会快速转化为神经元,该过程中干细胞并没有发生迁移,A错误;当Brn2

10、基因表达产生的Brn2蛋白足够多时,干细胞才能会快速转化为神经元,B错误;干细胞转化为神经元的过程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该过程中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C错误;基因在不同的细胞中是选择性表达的,因此干细胞与神经元相比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不完全相同,D正确。答案:D9(2022聊城一中模拟)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生物学家本庶佑,以表彰他们在癌症免疫治疗方面所作出的奉献。以下有关癌症和免疫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细胞内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是细胞癌变的主要原因B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使得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C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消灭癌细胞表达了免

11、疫系统的防卫功能D人体免疫系统识别癌细胞过程受到干扰,会导致癌细胞“逃逸而不被攻击解析: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A错误;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但这不是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的原因,癌细胞无限增殖 的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导致的,B错误;免疫系统的功能之一是监控并去除人体内异常的细胞,癌变细胞属于异常细胞,所以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消灭癌细胞表达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去除的功能,C错误;人体免疫系统识别癌细胞过程受到干扰,会导致癌细胞“逃逸而不被攻击,D正确。应选D。答案:D10(2022重庆一模)以下图表示爪蟾尾部退化消失过程中,尾部细胞内溶酶体组织蛋白酶浓度的变化

12、情况,以下有关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爪蟾尾部消失与细胞衰老、坏死有关B爪蟾尾部细胞内溶酶体组织蛋白酶的浓度与尾部长度呈正相关C爪蟾尾部消失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只与基因表达有关,与环境无关D与爪蟾尾部消失密切相关的溶酶体水解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解析:爪蟾尾部消失与细胞衰老、凋亡有关,A错误;根据以上分析,爪蟾尾部细胞内溶酶体组织蛋白酶的浓度与尾部长度呈负相关,B错误;爪蟾尾部消失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主要与基因表达有关,也受环境影响,C错误;与爪蟾尾部消失密切相关的溶酶体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D正确。答案:D11(2022衡水中学二调)以下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13、()A干细胞均是未经分化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B神经干细胞发育成神经细胞表达了细胞的全能性C神经细胞被病毒侵染后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D细胞分裂、分化、癌变过程中均有核糖核酸的种类和数量的变化解析: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不同干细胞的分化程度是不同的,A错误;神经干细胞发育成神经细胞没有表达细胞的全能性,B错误;神经细胞被病毒侵染后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坏死,C错误;细胞分裂、分化离不开基因的表达,会有mRNA的种类和数量的变化,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发生突变所致,也与基因表达密切相关,因此癌变过程中既有DNA的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又有mRNA的种类和数量的变化,D正确。答案:D1

14、2(2022江苏卷)以下图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图中18表示基因。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1与2、3、4互为等位基因,与6、7、8互为非等位基因B同一个体的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也应含有基因18C1与3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别离,1与2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别离D1分别与6、7、8组合都能形成重组型的配子解析:1与2是相同基因,1与3或4是等位基因,1与6、7、8互为非等位基因,A错误;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与其进行减数分裂时形成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的染色体的数目和基因种类、数目均相同,故均含有基因18,B正确;假设不考虑交叉互换,1与3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

15、期随同源染色体的别离而别离,1与2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随姐妹染色单体的别离而别离,假设考虑交叉互换,那么1与2可能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别离,1与3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别离,C错误;5与6是相同的基因,1与6不属于重组配子,D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28分)13(10分)为研究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的关系,科研人员设计实验比拟不同年龄组人群的细胞周期,主要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请分析答复以下问题:样本来源:采集某地区20107岁健康成年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分成5个年龄组。细胞培养:将血细胞接种到含有20%小牛血清培养基中,在37 下培养2024 h后,参加少量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

16、rdU,可代替胸腺嘧啶整合到复制形成的子代DNA中,并通过特异性染色显示含BrdU的染色体,依据染色深浅判断增殖速度),继续培养至72 h,在收获前6 h参加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判断与比拟细胞周期:取经染色的细胞制成临时装片,每组观察100个中期细胞,根据细胞染色体上姐妹染色单体的染色深浅,分别记录为M1、M2、M3期的细胞数,求出各期细胞的百分比。结果统计如下图。其中M1期细胞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均被深染;M2期细胞中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一条被深染,一条被浅染;M3期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均被浅染的细胞数占1/2或更多。(1)步骤“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T细胞和B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经_形成的。(2)

17、步骤培养液中参加小牛血清的作用是_。参加适宜浓度秋水仙素的目的是_。(3)步骤选择中期细胞观察染色体的原因是_。M1期细胞中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均被深染的原因是_。(4)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有_,_。解析:(1)T细胞和B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经增殖、分化形成的。(2)小牛血清可以提供细胞生长、增殖所需营养物质。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停滞在分裂中期。(3)中期细胞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便于计数。DNA进行半保存复制,组成姐妹染色单体的两个DNA分子均有一条旧链和一条新链,新链整合了较多的BrdU,含有BrdU的染色体着色较浅,不含有BrdU的染色体着色较深,使M1期细胞中两条姐妹

18、染色单体均被深染。(4)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的关系,根据实验结果,衰老个体的细胞中处于M1、M2期的细胞数目较多,处于M3期的数目较少,由此可以得出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不同步(或衰老个体中仍然存在分裂旺盛的细胞);衰老个体的细胞分裂速度减慢。答案:(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增殖、分化(2)提供细胞生长、增殖所需营养物质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停滞在分裂中期(2分)(3)中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2分)DNA进行半保存复制,导致组成姐妹染色单体的两个DNA分子中均有一条链整合了较多的BrdU、一条链未整合BrdU(2分)(4)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不同步(或“衰老个体

19、中仍然存在分裂旺盛的细胞)衰老个体的细胞分裂速度减慢14(8分)(2022博雅闻道四月大联考)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癌症的发病机理目前还在破解之中。癌细胞是一种变异的细胞,是产生癌症的病源。答复以下关于癌细胞的问题:(1)癌细胞的形态与结构与正常细胞不同。体外培养的正常成纤维细胞转化为癌细胞后,形态上变为_,研究说明,癌细胞中线粒体表现为不同的多型性、肿胀及增生,从而导致功能障碍,由此推测,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量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正常细胞。(2)癌细胞的特性是_, 这种特性与细胞膜上_减少,导致癌细胞间的粘着性降低有关。(3)癌细胞还表现为周期失控。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对正常细

20、胞周期的维持都具有重有意义,如图表示了一种细胞癌变的机理,如果抑癌基因邻近的基因合成了反义RNA,并可与抑癌基因转录成的mRNA形成杂交分子,就会使_过程受阻,使抑癌基因的功能不能正常行使;抑癌基因的功能是_。解析:(1)癌细胞的形态结构较正常细胞会发生显著变化。例如,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呈扁平梭形,当这种细胞转变成癌细胞后就会变成球形。(2)癌细胞的外表发生了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3)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抑癌基因邻近的基因合成了反义RNA,并可与抑癌基因转录成的mRNA形成杂交分子时,翻译过程就不能进行,抑癌基因的功能不能

21、正常行使,使细胞周期失控。抑癌基因的功能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细胞周期失控可能与抑癌基因不能形成该蛋白质有关。答案:(8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球形大于(2)容易分散和转移(答全得分,2分)糖蛋白(3)翻译(答“表达不得分)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2分)15(10分)(2022天津卷)作物M的F1基因杂合,具有优良性状。F1自交形成自交胚的过程见途径1(以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改造F1相关基因,获得具有与F1优良性状一致的N植株,该植株在形成配子时,有丝分裂替代减数分裂,其卵细胞不能受精,直接发育成克隆胚,过程见途径2。据图答复:(1)与途径1相比,途径2中N植株形成配子时由于有丝分裂替

22、代减数分裂,不会发生由_和_导致的基因重组,也不会发生染色体数目_。(2)基因杂合是保持F1优良性状的必要条件。以n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为例,理论上,自交胚与F1基因型一致的概率是_,克隆胚与N植株基因型一致的概率是_。通过途径_获得的后代可保持F1的优良性状。解析:(1)途径1是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而途径2中通过有丝分裂产生配子,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基因重组,且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不减半,故与途径1相比,途径2中N植株形成配子时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也不会发生染色体数目减半。(2)由题意可知,要保持F1优良性状需要基因杂合,一对杂合基因的个体自交获

23、得杂合子的概率是1/2,假设该植株有n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根据自由组合定律,杂合子自交子代中每对基因均杂合的概率为1/2n,故自交胚与F1基因型(基因杂合)一致的概率为1/2n。而克隆胚的形成相当于无性繁殖过程,子代和N植株遗传信息一致,故克隆胚与N植株基因型一致的概率是100%。(3)途径1产生自交胚的过程存在基因重组,F1产生的配子具有多样性,经受精作用后的子代具有多样性,不可保持F1的优良性状;而途径2产生克隆胚的过程不存在基因重组,子代和亲本的遗传信息一致,可以保持F1的优良性状。答案:(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0分)(1)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半(1分)(2)1/2n100%2(1分)-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商业计划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