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9.3大气压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18759208 上传时间:2022-06-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9.3大气压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9.3大气压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9.3大气压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9.3大气压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3节大气压强导入一:实验导入,激趣设疑1.请同学们来看小魔术,吞蛋实验,观察思考原因,边演示边设疑:鸡蛋到哪里去了?你知道其中的微妙吗?2.覆水实验:用食指堵住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管口下端,注满水.设疑:水会不会流下来?大胆设想,此时假设将管倒拿,开口朝下,水会不会流出来?设疑:水为什么没有流出来?是失去重力了吗?是什么将水吸住了吗?【学生活动】动脑思索,答复以下问题,考虑这些现象与什么有关?设计意图激趣、设疑,引出本节课题,既使学生自发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又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创设一种学生要学、想学的情境.表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教学思想的活力.导入二:播放动画,引人入境屏幕播送,辅以绘声绘色地讲

2、述:千百年来人们对大气压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最初人们并不成认它的存在.直到1654年德国学者奥托冯格里克做了验证大气压存在的经典实验.他将两个金属半球紧密结合在一起,抽光空气,到达真空,而外面有空气.两侧各用七匹马拉也不见分开,有谁知道,最后每侧各加到几匹马呢?我们看到马夫将鞭子甩得啪啪作响,马嘶啸啸,尘土飞扬.最后砰的一声球裂为两半,八匹马各带半个球一下冲出几百米远,有力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学生活动】学生由视听感觉到犹如身临其境的体验,进而感觉大气压的存在.设计意图激发兴趣,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到大气压的存在.导入三: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实验一:在矿泉水瓶周围不同深度,不同方向扎有小孔,

3、装入水后,观察实验现象,并让学生们思考此实验现象说明什么?实验二:在上述实验的根底上,盖上瓶盖,拧紧后提醒学生们注意观察实验的现象并思考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设计意图通过演示实验来引导学生回忆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和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通过实验二拧紧瓶盖后,喷水现象停止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引发小组内的剧烈讨论和大胆的猜测,为本节课的课题顺利引入辅以铺垫.导入四:中医医生在给病人做治疗时,常会使用火罐,在以前都是用小瓷罐或小玻璃罐,在罐里放一个小棉花团,点燃后稍等一会儿,立即把罐扣在疼痛处,罐子就会紧密地吸在那里,拔过火罐的人都会感觉到:在罐口处有一股力量把皮肤往外拔出,拔火

4、罐就是利用这种力量来治疗病痛的.你知道拔火罐的道理吗?一、大气压的存在及产生的原因思路一教师演示以下实验:(1)拿一空矿泉水瓶,放入少许热水,摇晃几下后将水倒出,盖上瓶盖.观察矿泉水瓶的形状是否有变化.(2)在大试管中装满水,将小试管套入大试管中,再将装置倒转过来,观察现象.(3)把气球吹起用线扎好,然后把点燃的小纸片放入小塑料瓶中,火熄灭后迅速压在气球上,观察现象.学生先观察老师演示实验再自己动手实验感知大气压的存在:(1)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利用两个塑料挂衣钩进行模拟.(2)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最底端,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口,倒转过来,在活塞上挂上钩码等重物.探究归纳:空气与液体一样,对浸在它

5、里面的物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个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认识大气压的存在.过渡语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和大气压是很大的,但大气压到底有多大呢?如何测量出大气压的值呢?思路二活动1:学生选择器材,仿照上述演示实验和教材图动手实验并思考以下问题.(1)“被吸住的乒乓球:将矿泉水瓶装满水后把一个乒乓球放在瓶口,用手按住乒乓球,瓶子倒过来后,松开按乒乓球的手,你看到的现象是什么?想一想为什么?(2)“覆杯实验:将玻璃杯装满水,用硬纸片盖紧,倒过来或朝向各个方向,你又看到了什么?(3)“吸盘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用两个吸盘相对用力挤压,再往外侧拉,你的

6、感受怎样?这是什么原因?活动2:师生分析实验.(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及其原因.(2)学生代表分别说明,缺乏局部由其他学生或教师补充.(3)教师小结:大气有压强即大气压.为了给学生强烈的感受冲击,可以由学生来做“马德堡半球实验.那么,还能列举哪些现象或事例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呢?师生共同举例说明.活动3:师生回忆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或困难.(1)在刚刚的实验中,你碰到了什么困难?你是怎样克服困难并完成实验的?(2)学生汇报完后,教师说明.活动4:问:大气压有什么特点呢?学生思考答复,也可做演示说明.如在“覆杯实验中将纸片朝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发现纸片不掉下来,从而得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

7、有压强.知识拓展(1)证明大气压存在的一些现象,历史上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1654年做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在一个杯子中装满水,在杯口放一张硬纸片盖住杯口,将杯子倒过来,杯口朝下,纸片也不会掉下来.(2)我们生活的空间处处存在大气压,而我们都没有感觉,这是因为人体就像开口的铁皮罐,内、外大气相通,各部位内外所受大气压力相同,内外平衡,只有气压不平衡时才表现出一些特殊的现象,让我们体会到大气压的存在以及变化.设计意图由实验设疑,引起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四个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互相讨论来认识大气压的存在和特点,并尽可能解决活动中碰到的问题.二、怎样测量大气压?1.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思考.(

8、1)先用玻璃杯装满水倒插入水槽中,再慢慢往上提(杯口不离开水面,下同),观察杯中水是否充满?接着换用量筒和细长玻璃管,重复上述过程.(2)学生讨论: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水总是充满的?怎样做才能使水不充满呢?经过讨论之后,使学生认识到:水充满的原因是由于外面大气压大于管中的水压,只有管内水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时,把管子再加长的话,管内水面就不再上升充满整个管子了,这时它的上方成了真空.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测量大气压的思路:可以利用液体压强间接测量大气压.但是由于水的密度太小,要求玻璃管太长,所以,人们就选择了密度大的液体汞(水银),这就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2.学生阅读:托里拆利实验.思考(投

9、影):(1)开始时,汞为什么会下降?什么时候停止下降?(2)玻璃管内汞柱上方为什么是真空?(3)如何计算大气压的值?学生答复后,教师小结并强调:1个标准大气压的值:p0=汞gh=1 atm=13.6103 kg/m39.8 N/kg0.76 m1.013105 Pa.看了托里拆利实验,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了这个实验用的是水银,而我们身边最多的液体是水,那为什么这个实验用水银而不用水呢?下面就请大家计算一下如果把水银换成水,那么1标准大气压可以托起多高的水柱?(结果保存到整数)计算过程如下:由p大气=p水=gh得h=10 m.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学习到一种间接测量大气压的方法,通过学生

10、自己设计实验,改良自己的方法,学习他人的方法,来拓展自己的思维.学生阅读气压计局部内容,并了解其作用.3.动手做实验,估测大气压.学生讨论可用哪些方法来估测大气压?(讨论后,逐一投影)(1) 器材:吸盘、弹簧测力计; 原理:p=思路:由学生交流讨论,再整理.(2) 器材: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原理:p=思路:由学生交流讨论,再整理.以上两步,在学生讨论的根底上,再将实验的思路总结出来,进行实验.(3)师生共同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知识拓展托里拆利实验的考前须知:(1)管中要充满水银,不能混有气泡.(2)水银柱的高度是指管内外水银面的竖直高度差,不是指管倾斜时水银柱的长度,

11、所以实验过程中,只要测量正确,玻璃管的倾斜不影响实验结果.(3)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只随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而与管的粗细、长短都无关.(4)玻璃管管口在水银槽内的深度不影响实验结果,稍稍向上提或向下按玻璃管,只能改变管内水银柱上方真空局部的体积,而水银柱的高度不变.过渡语我们生活在厚厚的大气层中,那么大气压强对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三、大气压与人类生活学生自学与教师演示:(配合投影)(1)学生阅读相关内容,了解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了解高压锅与宇航服的相关知识.(2)思考:我们生活在大气层的底层,为什么没有感到难受或被压瘪呢?再得出结论.(3)实验演示: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通过实验,让学生

12、知道:液体液面上方的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就越高;气压越小,沸点越低.知识拓展大气压的应用抽水机抽水机又叫水泵,分为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抽水机两类.活塞式抽水机又叫做吸取式抽水机,如下图,是利用活塞的移动来排出空气,形成内外气压差,从而使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上升来工作的.活塞式抽水机抽水示意图工作过程:(1)手向下压抽水机的手柄,活塞向上运动,阀门A关闭,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推开阀门B,进入圆筒;(2)手向上提抽水机的手柄,活塞向下运动,阀门B受水压作用关闭,活塞下面的水推开阀门A,进入活塞上方;(3)手再向下压抽水机的手柄,这时阀门A闭合,活塞向上运动排出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推开阀门B进入圆筒,

13、如此循环可实现抽水的目的.离心式抽水机:水泵在启动前,先往泵壳内灌满水,排出泵壳内的空气,使泵内中心局部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强,当启动后,叶轮在电动机的带动下高速旋转,泵壳里的水也随叶轮高速旋转,同时被甩入出水管中,这时叶轮附近的压强减小,大气压使低处的水推开底阀,沿着水管进入泵壳,进来的水再次被叶轮甩入出水管,这样一直循环下去,就不断把水抽到高处.设计意图关注社会和生活,思考大气压怎样效劳于人类,并形成对知识进行应用的意识.1.宋代文豪范成大到峨眉山旅游时,发现在山顶“煮米不成饭,这是由于山顶()A.气压大沸点高B.气压大沸点低C.气压小沸点高D.气压小沸点低解析:此题考查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

14、系.液体沸点随液体外表气压的增大而升高.山顶上的大气压较小,在山顶上烧饭时,水的沸点低,所以不易把米煮成饭.应选D.2.小明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不留空气),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或倾斜,水都不流出,纸片也不掉下(如下图).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探究的问题:大气压强有多大B.探究的假设: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C.探究的目的:研究水的重力与大气压力的关系D.探究的结论:大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解析:由题图知,将杯口朝向不同方向,观察水和纸片的情况,这说明探究的假设是: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B正确;由题图中器材无法完成A,C,D中的探究,故A,C,D均错.应选

15、B.3.以下四幅图对应的与气体压强有关的说法中,与实际不符的是()解析:A.高压锅密封好,能增大锅内气压,使沸点升高,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吸盘内气压低于吸盘外大气压,吸盘在大气压力作用下被压在墙面上,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托里拆利最早测出了大气压值,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应选A.4.如下图,晓明用塑料管可以把盒中的牛奶吸到嘴里,这是由于() A.晓明对牛奶产生吸引力的作用B.吸管本身有吸牛奶的作用C.大气压作用在牛奶液面上的结果D.牛奶压力的作用解析:晓明先用力吸走吸管中的气体,使吸管中的气体压强小于大气压,塑料管中的

16、牛奶上外表受到吸管中气体向下的压强,下外表受到大气向上的压强,由于大气压强大于吸管中的压强,所以把牛奶压到嘴里.应选C.5.文文同学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准确测得水银柱的高度为750 mm,此时的大气压值为 Pa,(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解析:此题考查大气压强值的计算.根据p=gh=13.6103 kg/m39.8 N/kg0.75 m=9.996104 Pa.一个标准大气压是760 mm高水银柱,所以当时的气压略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答案】9.996104低于一、大气压强的存在1.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其作用效果称为大气的压强,简称大气压.2.各个方向都存在.二、大气压的大小1.测量工具: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和水银气压计)2.单位:Pa(帕斯卡),简称帕3.大气压的变化: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4.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105帕一、教材作业【必做题】教材第43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2,4,5题.【选做题】教材第43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1,3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商业计划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