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控制-生產循環doc.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1865525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內部控制-生產循環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內部控制-生產循環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內部控制-生產循環doc.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內部控制-生產循環doc.doc(3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參、生產循環參、生產循環(CO-100)3-1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參、生產循環(CO-100)目 錄一、流程圖二、條文說明編 號作 業 項 目頁 次CO-101製程計劃3-11CO-102負荷計劃3-11CO-103加班、延遲3-12CO-104託外加工3-13CO-105排程3-15CO-106製造3-16CO-107品質管制3-18CO-108倉儲管理3-203-2 CO-109生產管制3-26CO-110保養維修3-28CO-111安全衛生作業3-30CO-112生產成本3-31CO-113差異分析3-32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參、生產循環(CO-100)目 錄三、表單表 單 名 稱頁 次工單資料

2、列印 3-51製造通知單3-52多階材料用量清單3-533-3 加班申請單3-54工單發料單3-55完工入庫單據列印3-56調撥單3-57生產計劃表3-58次週交貨計劃表3-59生產日報表3-60製造狀況查詢單3-61工程變更通知單(ECN)3-62收貨單3-63進料檢驗報告3-643-4採購入庫單3-65材料品質異常報告書3-66品質履歷表3-67供應商檢驗記錄表3-68首件檢驗記錄表3-69端子壓著作業自主檢查表3-70品質變異記錄表3-71FQC檢驗報告3-72出廠品質稽查記錄表3-73採購檢驗退貨單3-74工單退料單3-75庫存雜項發料單3-763-5 現有庫存差異分析表3-77銷退單

3、3-78請購單3-79庫存雜項報廢單3-80盤點卡3-81機器設備維修履歷表3-82生產設備一覽表3-83機器設備每日檢查保養記錄表3-84定期保養記錄表3-853-6生產管制保養維修安全衛生生產成本差異分析成品 材料倉 儲銷售採購製造品質管制排程加班 延遲託外加工負荷計劃製程計劃銷售預測與 計劃產能足夠否?YesNoCO-109CO-102CO-101CO-103CO-104CO-105CO-106CO-107CO-108CO-113CO-112CO-111CO-110CO- 100生產循環作業流程圖 3-7CO-104託外加工作業流程圖生管品保其他協力廠協昱檢驗加工製造通知單交期管制驗收入

4、庫(成品)領料(原物料)加工試作圖面 檢驗成品入大陸倉自購材料或由台北 調撥材料試作圖面直出客戶直出客戶否YesNo3-8CO-105排程作業流程圖業務採購生管品保製造協力廠訂單是否外包存貨管理系統生產線負荷工時管理系統交期管理生產計劃採購檢驗生產生產生產進度追蹤YesNo3-9CO-107品質管制作業流程圖倉儲品保外包廠商檢驗規範進料檢驗 規範端子壓著 規範作業指導書最終產品 檢驗規範抽樣檢驗 規範原物料 品保半成品 品保成品 品保調整製程 設備變更用途 報廢、重工批退分析 原因通知相 關單位修正規範退料合格合格外包NOYesYesNO合格成品入庫YesNO3-10CO-108 倉儲作業流程

5、圖品保製造倉儲品質變異繼續使用材料入庫材料儲存材料分類 編號存量管制呆、廢料處理記錄發料瑕疵品處理出庫半成品或 成品儲存半成品或 成品入庫良品否?退庫驗收驗收NoYes3-11CO-110 保養維修作業流程圖管理使用單位製造採購會計採購入帳入帳請購試車、驗收操作說明 教導使用與 每日保養維修與每(月)季保養大修與半年 保養報廢設備 更新編號3-11編號作業項目作業程序及控制重點依據資料CO-101製程計劃一、作業程序 1.由業務單位列印出客戶訂單確認書交由生管單位確認交期,生管單 位並開立工單資料列印或製造通知單經主管核准後發行,進行相關作業安排。 2.依多階材料用量清單確認所需的原物料及其規

6、格和數量。 3.分析產品,藉以決定何種半成品或成品應自製,何種半成品或成品應外包。 4.決定成品或半成品加工與製造的程序及操作內容。 5.根據產品設計及圖面說明,並就現有機器設備、工具、零件及人力,決定最經濟的製程計劃。二、控制重點: 1.加工方法及生產程序是否合理化。 2.是否有效利用機器設備。 3.製程方式是否合理化。 4.是否決定適當的經濟批量。 5.直接材料是否充分有效的利用,使廢料減至最低限制。 6.工作程序方法是否標準化。 7.工作人員的工作方法,使用的機器、設備、工具、量具,是否均依製程 設計進行,無須工作人員自行計劃。 8.製程計劃適時作修正。 9.工單資料列印、製造通知單是否

7、經權責主管簽核。一、使用表單: 1.客戶訂單確認書 2.工單資料列印 3.製造通知單 4.多階材料用量清單CO-102負荷計劃一、作業程序: 1. 生管單位依CO-109生產管制作業分析現有產能與未來工作負荷之差距,各種差距之 處理方式如下:3-12編號作業項目作業程序及控制重點依據資料(1)長期而持續性之市場成長所導致之產能不足則應擴充產能。CO-102(2)短期或季節性之接單超過負荷: A.依CO-104託外加工作業規定委託外包廠加工。 B.依CO-103加班、延遲計劃作業規定以加班方式提高產量。 (3)短期或季節性之接單低於預估: A.降低外包加工計劃量。 B.提前生產次月之訂單。 2.

8、 負荷管理: (1)生管人員應對所屬製造單位之生產能量進行統計、分析,生產能量乃依據現有的人力與機械設備核算之,另應調查其現有工作負荷量並與 生產能量加以比較,以了解有無過與不及情形。 (2)生管人員應將預估客戶訂單需求資料彙總並編排,以預估機台負荷及 應配合之人力負荷。 (3)進行生產排程時,需將人員、機台設備負荷情形一併考量,並知會業 務單位,以為協調交貨日期之參考。二、控制重點: 1.未來工作負荷量,是否分析現有產能、目前實際及未來預計接單狀況處 理。3-13編號作業項目作業程序及控制重點依據資料CO-103加班、延遲一、作業程序 1.負荷計劃擬定後,因人員變動或機械故障等情形,而使生產

9、面臨停頓, 無法依計劃進行生產時,生管單位可考慮將作業人員調動支援,加班趕工等方式,以使生產順利進行。 2.生產過程中因原物料供應不繼、停工待料等因素致生產進度落後,生管單位可運用加班方式,解決生產進度落後之狀況。 3.若需加班趕工,由生管單位與製造單位主管協調加班工作、人工、時數經相關主管核准後,方可安排加班事宜。一、依據資料: 1.薪資待遇管理辦法二、使用表單: 1.加班申請單CO-1034.若需他單位人員支援時,生管與製造單位應將支援人工、時數知會相關單位主管同意後,方可進行支援事宜。 5.若因無法負荷且無其他更佳解決方式時,生管單位應將延遲情形及天數 通知業務單位,由業務單位與客戶進行

10、協議延遲交貨或更改交期作業。二、控制重點: 1.是否有故意延遲加班之情形。 2.分析加班及正常上班比例,以確定加班是否太多,以致使生產成本偏高 。 3.若有加班,加班人工及工時有無確實記錄並經主管核准。3-14編號作業項目作業程序及控制重點依據資料CO-104託外加工一、作業程序: 1.有下列情形且經比較託外加工與自製成本確為託工有利,由製造單位依 照【供應商管理程序】決定託外加工之安排,並依據核准後之製造通知單、圖面或樣品進行託外加工作業。 (1)市場上已進入成熟之產品,而客戶亦一再要求降價利潤微薄產品。 (2)特殊產品無法自製。 (3)協力廠商有專門技術,利用託外品質較佳且價格較廉。 (4

11、)廠內產能不足時,依生產分類產生之生產成本及交期、品質因素決定外包生產方式。 2.承製廠商的審查與選定:(1)製造通知單經簽核後,製造單位判定託外處理,委託協力廠商承 製,依【供應商管理程序】選定承製廠商。 (2)依品質、交期、服務及價格審查基準選擇一家最適當廠商。3.託外: (1)子公司加工: A.決定委託協昱加工生產時,由生管發出製造通知單交協昱生 管聯絡各相關單位做生產準備。一、依據資料 1.供應商管理程序 2.生產管理程序二、使用表單: 1.製造通知單 2.圖面 3.工單資料列印 4.MRP模擬彙總表列印 5.工單發料單6.完工入庫單據列印 7.調撥單 8. 請款月結單3-15編號作業

12、項目作業程序及控制重點依據資料CO-104B.協昱生管依照製造通知單列印工單資料列印作生產通知 。 C.協昱倉管先依欠料作備料,另協昱物控平時則依據MRP模擬彙總表列印預估存貨狀況、不足之部分轉下請購單採買,或 通知台北資材單位調撥材料。 D.待實際生產時,協昱製造單位會先列印工單發料單經主管簽核後至倉庫領料並發至產線上生產。 E.生產完工後由協昱包裝依工單入庫並列印完工入庫單據列印,而後列印調撥單先將成品調撥至在途倉,再調撥至“檢測倉”做 FQC檢驗,經檢驗為良品調撥入成品倉,不良品則調入在途不良品 倉。 F.另如由協昱直出至客戶端者,並不做FQC檢驗,由協昱負責做FQC 檢驗並出貨。(2)

13、其他外包商加工: A.由生管單位列印工單資料列印經權責主管簽核後,通知採購單 位採買,再由生管人員憑工單發料單領取加工件及線材送交 外包廠商。 B.工單資料列印上除書明委外加工產品、規格、數量(依據BO M表之標準用量)及交期外,並應詳細說明加工方式及圖樣,以供 外包廠商生產依據。 C.外包廠商完成加工送交公司時,由品保單位作IQC檢驗,良品調撥 入台北成品倉,不良品則調入在途不良品倉。 4.外包廠商月結請款時,會將請款明細交予會計人員,由其彙整請款明細 、請款月結單及發票後,填寫應付憑單呈相關主管簽准後,轉交出納人員進行付款。3-16編號作業項目作業程序及控制重點依據資料CO-104二、控制

14、重點: 1.是否事先知會加工廠商各項委外加工品質檢驗標準。 2.倉管人員是否有控制外包加工數量。 3.外包加工進出廠數量帳、物是否相符。 4.外包回廠進度是否準時,不致影響客戶交期。 5.承製廠商是否依交期交貨,經本公司檢驗後辦理收貨。對於品質不良者,除退回重工外,超過允許損耗時,是否於工資計扣或按市價賠償。 6.定期前往加工廠商抽驗品質或盤(抽)點。 7.進行加工費請款時,經辦人員是否確實核對各項請款單據是否相符。 8.是否定期討論加工費支付標準是否合理。CO-105排程一、作業程序: 1.擬定生產計劃: (1)業務單位依【產品銷售管理程序】確認訂單後,由生管單位開立工 單資料列印(自製)或

15、製造通知單(委外),並依工單資料列印 或製造通知單內容安排生產。 (2)如是廠內自製,採購單位每週會由電腦列印MRP模擬彙總表列印 就缺料部分進行採買。 (3)如是委由協昱生產,則由協昱物控依據MRP模擬彙總表列印預估 存貨狀況、不足之部分轉下請購單採買,或通知台北資材單位調 撥材料。 (4)生管擬出生產計劃表,並將推算之完工日標於工單資料列印 上,再依照生產計劃表將工單資料列印發放於相關單位生產 。 (5)生產計劃表配合工單資料列印發放,每週修訂一次,並將交期變更提列於變更欄中。 (6)生管單位依生產計劃表考量負荷、產能狀況、生產狀況及庫存狀一、依據資料: 1.生產管理程序 2.產品銷售管理

16、程序二、使用表單: 1.工單資料列印 2.生產計劃表 3.次週交貨計劃表3-17編號作業項目作業程序及控制重點依據資料況,並以交期為依據,實施生產安排。CO-105(7) 生管單位對於次週預定交貨之項目,作成次週交貨計劃表給製造單位,以作為生產優先順序之參考。 2.生管單位依週生產計畫進行每日之進度控制及調整: (1)依週生產計畫展開日期的計算應扣除星期日及國定假日,以實際工作日期為根據。 (2)其安排的方法係以預定完成日期為基準,並逆推生產日數。 (3)生產排程應考慮放寬時間,預留生產空間,以備急性插單。 3.工作分派: (1)依據生產計劃表、次週交貨計劃表將工作量作適當的分配。(2)製造部

17、主管於接獲次週交貨計劃表、工單資料列印後,對設 備及人力作適當之安排,使生產如期完成。 (3)製造部主管若因設備能力或突發狀況,可對次週交貨計劃表之人 、機作適度之調整。二、控制重點: 1.排定工作日程時,是否瞭解員工對工作操作熟練的程度對工時的影響。 2.查核是否依作業標準書及圖面,所規定加工的操作次序,作適當的安排 。 3.安排工單資料列印生產時程時,製程的製造時間,是否加一些寬放 時間。CO-106製造一、作業程序 1.依生產計劃表、工單資料列印安排製造用料、人工及各項製造 程序。2.生產前應確認原物料均已齊備,如尚未備齊應聯絡生管單位並通知供應 商準備進料,避免停工待料。一、依據資料:

18、 1.生產管理程序 2.工程變更管制程序二、使用表單: 1.生產計劃表3-18編號作業項目作業程序及控制重點依據資料3.根據產品設計及圖面說明,並就現有機器設備、工具、零件及人力,決 定最經濟的製程計劃。2.工單資料列印3-19編號作業項目作業程序及控制重點依據資料CO-1064.製造過程中,上下工程之在製品移動,須填具產品標示卡呈核後依 規定辦理移轉。 5.生產過程中,生產人員應針對自己作業結果實施自主檢查,作業人員於生產過程中發現異常時,應立即連絡該單位主管,該主管應判斷自己能 否處理,無法解決時,則依次往上呈報。 6.對異常處理,班組長或單位主管應立即趕赴現場,了解異常原因,立即進行對策

19、處理。 7.若發現員工不按操作標準時,應加以糾正。 8.員工習慣性之行為易導致危險及不良品者,針對其習慣動作施以訓練,期以糾正之。 9.機種生產時,製造部應針對其加工過程安排治具。 10.製程設備非為最佳狀態,或缺乏維修致使機器設備功能不合乎標準工時 ,先修理保養至合乎標準,始可作製造運轉。 11.依據【儀器校驗程序】檢查量具儀器是否有偏誤,如有則調整後始可作 為檢查工具,並貼合格標籤。 12.檢驗量測與試驗儀器應妥為管理與校正。 13.製造過程中各項進度與產量均詳加記錄於生產日報表。 14.生產過程中各項領料作業,由製造人員依工單資料列印指示,建檔 並列印工單發料單至倉庫或在製品存放區領取原

20、、物料或在製品。 倉管人員並彙總工單發料單送交財會單位,以供結算成本。 15.當有下列情形發生,應由需求單位提出製造狀況查詢單,由工程部 綜合考量產品品質、成本或效率等因素,擬訂適切可行變更方案,並記 錄在工程變更通知單(ECN)上通知各相關單位。 (1)當客戶要求更改產品規格。(2)因品質提昇或為改善生產效率而需變更製程時。 (3)有材料或設備更新須變更製程時。3.產品標示卡 4.生產日報表 5.工單發料單 6.製造狀況查詢單 7.工程變更通知單(ECN)3-20編號作業項目作業程序及控制重點依據資料CO-106二、控制重點: 1.產品標示卡之填寫是否確實。 2.工單發料單是否經相關人員、主

21、管簽准。 3.員工是否熟悉工作標準。 4.機器設備檢查儀器有無定期維修、校正。 5.開始製造前有無先測試機器與量具,有無定期或定時檢查。 6.成品入庫時,生管人員是否確實建檔並列印完工入庫單據列印。倉管人員有無確實核對表單資料和繳交品名、數量是否相符。 7.製造人員有無照規定進行首件暨自主檢查。 8.原物料、人工是否均安排妥當。9.生管單位對製造的各種進度與產量有無詳加記錄,突發狀況是否作妥善 處理。CO-107品質管制 原物料品管一、作業程序: 1.材料供應商交貨至本公司時,先由倉管人員依廠商的送貨單核對, 品名規格、數量,並將交貨之物料存放於“入料暫放區”後開立收貨單 轉交品保單位執行檢驗

22、作業。 2.品保單位根據倉庫收貨單及工程部核發之圖面填具進料檢驗報告 ,依據【進料檢驗規範】所規定抽樣計劃及檢驗項目進行檢驗及判定 合格並經主管複核後,倉管人員收到進料檢驗報告始可開立採購 入庫單入庫。 3.檢驗不合格者,由品保單位開立材料品質異常報告書呈核後處理之 ,並將材料品質異常報告書直接傳真予供應商及通知採購單位。 4.品保單位隨時填寫品質履歷表追蹤不良改善措施之成數。5.原物料依品質狀況標示合格標籤、免檢標籤、不合格標籤 及特採品標籤,倉儲單位應加以區隔。一、依據資料: 1.產品檢驗與測試程序 2.進料檢驗規範二、使用表單: 1.收貨單 2.進料檢驗報告 3.採購入庫單 4.材料品質

23、異常報告書 5.品質履歷表 6.合格標籤 7.免檢標籤8.不合格標籤3-21編號作業項目作業程序及控制重點依據資料6.品保單位將檢驗結果,彙總於供應商檢驗記錄表。9.特採品標籤 10.供應商檢驗記錄表CO-107在製品品管一、作業程序: 1.首件檢查:為使作業人員生產有所依據,生產前需由單位主管或指定人員依圖面要求檢驗第一件產品,合格後方可繼續生產,換線 時亦同,並將執行結果填入首件檢驗記錄表。 2.自主檢查:端子壓著過程中,作業員需依相關【端子壓著規範】及派工單之要求,填寫端子壓著作業自主檢查表,以保證 產品品質。 3.巡迴抽驗:品保人員每日上、下午至少各一次不定時至製造單位實施抽驗,並將執

24、行結果填端子壓著作業自主檢查表及首件 檢驗記錄表之稽核欄。 4.檢驗異常處理:製程自主檢查及巡迴檢驗發現產品品質異常時,需由發 現單位填寫品質變異記錄表,由原製造單位進行全 檢,並將執行結果及矯正與預防措施記錄於品質變異 記錄表。一、依據資料: 1.產品檢驗與測試程序 2.端子壓著規範二、使用表單: 1.首件檢驗記錄表 2.工單資料列印 3.端子壓著作業自主檢查表 4.品質變異記錄表3-22編號作業項目作業程序及控制重點依據資料製成品品管一、作業程序: 1.產品完成後由製造單位依據圖面及【最終產品檢驗規範】對成品進行全 檢,並記錄於FQC檢驗報告。 2.若品保單位發現品質異常時,填寫品質變異記

25、錄表交由製造單位詢求解決之道。 3.出貨前Q.A人員依【抽樣檢驗規範】及客戶特殊要求之規範,進行產品之抽驗與安規標籤貼立,並將執行結果記錄於出廠品質稽查記錄表 。 4.產品於出貨前,若已於成品倉內儲存超過6個月時,必須由檢測單位全檢後才能出貨。一、依據資料: 1.最終產品檢驗規範 2.抽樣檢驗規範二、使用表單: 1.FQC檢驗報告 2.品質變異記錄表 3.出廠品質稽查記錄表CO-1075.督導並協助供應商改善品質建立品管制度。 6.製成品由製程到送交客戶中間均列入製成品品管之範圍,包括包裝、運 送、儲存是否能使製成品在最佳狀況下交予顧客。二、控制重點: 1.產品送至顧客手中時是否品質良好。 2

26、.對不良品產生原因是否分析檢討改善。 3.遇有不良品發生應立即檢修。 4.立即追查不良品產生的原因或發生的工作站,進行修正、調整、檢修或 停止生產之處置,並加以記錄。 5.若不良品的發生為製造現場所造成,則製造單位應自行檢討改進,若為 其他單位所造成,則需通知有關單位會同檢討及協調解決,並防止其再 發生。CO-108倉儲管理材料編號材料管理的精神為使材料供應工作達到適時、適地、適量。一、作業程序: 1.材料依鼎新編碼原則一定的標準逐次分類而作有系統的排列。一、依據資料:1.鼎新編碼原則3-23編號作業項目作業程序及控制重點依據資料2.以簡單的文字、符號或數字代表材料之類屬、名稱、規格及其他有關

27、事 項,即給予編號。 3.分類編號的目的為提高效率、便利供儲、統計分析、防止舞弊、減低存料。二、控制重點: 1.分類編號的原則是否符合簡單、彈性、單一的原則。 2.大、中類別編號是否恰當。 3.對分類編號是否瞭解。 4.各項材料基本代號是否齊全。5.有無重覆編碼或一料兩號的情形。CO-108驗收一、作業程序: 1.倉儲單位先行檢查供應廠商所送來的各種單據如送貨單、發票等。 2.倉儲單位將材料置放於待驗場地,先核對箱外收件人、發件人、總件數 ,各件毛重,淨重是否與清單相符,如有誤差,須立即說明,必要時洽 請公證。 3.倉儲單位開箱拆包,審核其內物品的名稱、規格數量,是否與廠商送 貨單相符,如符合

28、則在送貨單上簽收,並列印收貨單及通知 品保單位進行檢驗。 4.品保單位依【進料檢驗規範】將檢驗結果填寫進料檢驗報告做為收 用與否之參考,合格者品保單位於收貨單上簽章,並將收貨單 轉回倉儲單位;不合格者由品保單位填立材料品質異常報告書呈核 後處理之並通知採購單位。 5.合格品由品保單位貼合格標籤,並標註日期,以示區別。6.驗收工作完畢之後,經倉儲單位收料,登入庫存管理系統,確認完畢後 將採購入庫單與發票交由會計單位入帳。一、依據資料: 1.產品檢驗與測試程序 2.進料檢驗規範 3.不合格品管制程序二、使用表單: 1.收貨單 2.進料檢驗報告 3.採購入庫單 4.採購檢驗退貨單 5.材料品質異常報

29、告書3-24編號作業項目作業程序及控制重點依據資料7.不合格品如判定拒收時,由採購單位通知倉儲人員開立採購檢驗退貨 單退還不合格材料。 8.不合格品如判定特採時,須依照【不合格品管制程序】辦理,並依輕重情形向供應商要求更換或賠償。 9.對於購料驗收時,應避免混入不合格的材料,如認為過去的檢驗辦法未能發揮管制作用,對於所採取之驗收方式及抽驗寬嚴程度應另行考慮。二、控制重點: 1.驗收之前,是否先辨認廠商有無錯誤,尤其同時向兩家以上的廠商承購時,更應注意此點。 2.確定到貨日期與驗完日期。若是大量採購時,材料分批陸續交貨,以免 過份集中,同時控制材料的交貨限期,以免臨時趕辦。CO-1083.檢核材

30、料之名稱、規格及品質是否與原訂單相符合。如果材料數量較多 ,採用抽驗方式,是否決定允收程度,作為合格或拒收的標準。允收標 準是否合理。 4.是否確實清點實際運交數量,與憑單上所列的數量。3-25編號作業項目作業程序及控制重點依據資料儲存一、作業程序: 1.依類別分設料架(櫃)。 2.須便於接收與發出。 3.依材料別或產品別,儲存保管。 4.待用、呆存、廢料,分開儲存。 5.庫房承載量經過勘查無安全顧慮。 6.庫房及鎖之牢固性與消防配備均達標準。 7.運送工具之配備齊全。 8.庫房應適當保護免受損壞。 9.若有易燃、易爆之危險性材料,應與其他材料隔離儲存,並辦妥保險。10. 材料之儲存,下列各項

31、應標示清楚: (1)類別、名稱。 (2)規格、數量。領、退料一、作業程序: 1.需用單位領、退材料時,需開立工單發料單或工單退料單,經 單位主管核准後向倉儲單位領、退料,如因生產變更,業務單位通知工 程單位再知會生管單位調整及修改已發料之數量並經權責主管簽核。 2.樣品須領用材料時,使用庫存雜項發料單經權責主管簽核後,向倉 儲單位領取。 3.工單發料單一式三聯,倉儲人員經核對無誤後點發材料,收料人點 收材料無誤後簽章,並擷取一聯自存。一、依據資料: 1.倉儲管理作業 2.存貨盤點作業二、使用表單: 1.工單發料單 2.工單退料單 3.庫存雜項發料單 4.現有庫存差異分析表3-26編號作業項目作

32、業程序及控制重點依據資料4.發料後,倉儲人員依工單發料單、庫存雜項發料單實際領用數 量登錄於電腦。 5.當原物料投入生產後因生產變更,或生產地點轉換有剩餘材料或其他原因須退料時,應由製造單位填製工單退料單呈核後辦理退料。 6.實地盤點發現實際數量和帳上不符時,按存貨盤點作業處理。 7.依報廢程序做報廢,並做電腦帳上扣除。 8.會計單位依據工單發料單、庫存雜項發料單及工單退料單等資料,於月結成本時據予編製傳票,呈核後入帳存查。二、控制重點:1.領退料單據由電腦系統自動序號並經權責主管核准,如單據有缺漏應即 時追蹤,以確保資料之完整性。 2.工單發料單上如有更改,應請領料人重印。 3.發料時應請領

33、料人當面驗清所領原物料的名稱、規格、數量是否與工 單發料單相符並蓋章簽收。 4.材料退回是否填寫工單退料單,並查明退料原因,是否全數入帳。CO-108入、出庫一、作業程序: 1.廠內自行生產至成品部份,交由品保單位依【最終產品檢驗規範】規定 檢驗並記錄於FQC檢驗報告,依據實際數量建檔並列印完工入庫 單據列印,由生管單位確認品名、規格、數量無誤後移轉入庫。 2.廠外成品部份,如屬委由協昱加工者,則生管單位會依收貨單上品 名、數量先行點收暫存,品保單位再檢驗,檢驗合格開立調撥單, 並交由生管單位入庫上架儲存。 3.廠外成品部份,如屬委由其他外包廠商生產者,則生管單位會依收貨單上品名、數量先行點收

34、暫存,再由品保單位檢驗,檢驗合格後交由 生管單位入庫上架儲存。 4.銷貨退回時,由生管單位依業務單位開立之銷退單點收數量入庫。一、依據資料: 1.最終產品檢驗規範 2.存貨盤點作業二、使用表單: 1.FQC檢驗報告 2.完工入庫單據列印 3.收貨單 4.調撥單5.銷退單 6.出貨單3-27編號作業項目作業程序及控制重點依據資料5.生管單位依據業務單位開立之出貨單準備出貨。 6.樣品須領用材料時,使用庫存雜項發料單經權責主管簽核後,交予 倉儲人員發料。 7.實地盤點發現數量和帳上不符時按存貨盤點作業處理之。 8.依報廢程序做報廢,並做電腦帳上扣除。 9.會計單位依據出入庫單據,於月結成本時,據以

35、編製傳票,呈核後入帳存查。二、控制重點: 1.完工入庫單據列印、收貨單、調撥單等由電腦系統自動產生序號,如單據有缺漏應即時追蹤,以確保資料之完整性。 2.送貨時應請出貨人當面驗清所領貨品的名稱、規格,是否與出貨單 相符。 3.入、出庫單據應經權責主管核准後始可辦理。7.庫存雜項發料單存量管制一、作業程序: 1.本公司原料之管制方式係採rolling forecast之方式來備料,僅少部份原料之存量管制採安全存量管理。 2.採購單位平時會依據MRP模擬彙總表列印預估存貨狀況、不足之部 分轉下請購單逕行採購。二、控制重點: 1.是否各有關部門均瞭解存量管制方式,以取得密切合作與聯繫。 2.對料源、市場、運輸、性質、應用時效等是否有詳盡的分析與合適的歸 類。一、依據資料: 1.採購作業管理程序二、使用表單: 1.MRP模擬彙總表列印 2.請購單CO-108呆、廢料一、作業程序: 1.依據倉儲管理作業定期查報不常發用的材料,並設法利用之。一、依據資料: 1.倉儲管理作業3-28編號作業項目作業程序及控制重點依據資料CO-1082.倉儲單位須規劃材料之儲存與保護,俾不致因品質降低而影響存料之利 用價值。 3.材料領用應實行先進先出的方式,降低呆廢料產生。 4.材料之包裝及運輸應注意安全,避免損壞。 5.呆廢料視情況採交換、轉用、出售等處理方式。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