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成本调查主要指标解释.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1863963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产品成本调查主要指标解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产品成本调查主要指标解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产品成本调查主要指标解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产品成本调查主要指标解释.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农产品成本调查方案农产品成本调查方案目的意义目的意义农产品成本是农产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农产品的 生产成本水平,对于制定合理的农产品价格与流通政策,加强农业宏观调控,科学有效地组织指导 农业生产,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指标解释指标解释一、调查面积。一、调查面积。调查面积按生产单位和农户所调查品种当年实际种植面积计算,不按耕地面积、 收获面积和计划播种面积计算。如遇灾害全部或部分改种其它作物,则按各种作物实际种植面积计 算。间作、套种的作物按各种作物占有面积折算,不要多算或少算。多年生作物(如苎麻、甘蔗) 按当年留

2、存的可收面积计算。在核算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多茬(季)作物的核算问题。种植业产品要“按每亩每茬(季)计算” 。有的品种,如桑蚕茧、有的地区甚至一年三茬(春茧、夏茧、秋茧) 。对于一年多茬的,在填报农本调查表时,不能将几茬 的成本数据累加填列,而应当将几茬的数据按茬数平均后填列(一般可彩简单平均方法) 。茬与茬之 间产量、生长期、费用和用工情况相差较大,可按产量或生长天数加权平均。如两茬作物,应当将 两茬的各项指标相加后除以 2;三茬作物相加后除以 3,其它依此类推。注意,多茬作物是指一年可 以收获多次、且收获期间隔时间相对较长的作物,与日常所说的一茬意义并不完全一样。象韭菜那 样随割

3、随长,收获期间隔很短的作物,一般不作为多茬品种处理。现在温室技术发达,许多蔬菜品 种一年可以生长和收获多次,有应季蔬菜,还有反季蔬菜等,这种情况一般应作为多茬(季)作物 处理,也就是说其产量、成本和费用均按每茬(季)分别核算,年终计算出其平均每茬(季)的成 本收益数据,但不能加总。 (二)套种、间种作物面积和产量核算问题。套种、间种是指在一种作物生长期间同时或先后种植其他作物,以充分利用气候和土地条件的一种耕作方法。套种、间种作物的种植面积,一般分别按 不同作物分别所占的耕地面积比例计算。如棉麦套种一亩地,其中小麦占地约为 60%,棉花占地约 为 40%,则小麦种植面积按 0.6 亩计算,棉花

4、种植面积按 0.4 亩计算。套种、间种期间共同发生的费 用,按两种作物面积或生长天数分摊。 二、主产品产量和主产品产值。二、主产品产量和主产品产值。这两项指标是农本核算指标体系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一)关于主产品产量。根据农本工作的特殊性,主产品产量,粮食按原粮计算,其中大豆按去豆荚后的干豆计算;薯类按鲜薯计算;棉花按皮棉计算;花生按带壳干花生果计算。实际工作中要 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产量计算单位。2001 年开始,全国农本调查使用新的调查表,所有数量指标一律采用公斤 核算,在填报调查表时应注意这一点。 2、产量计算标准。这个问题在东北地区填报玉米产量时尤应注意。由于东北玉米含水量大

5、,其 实际水份远超过国家规定的安全水份,计算产量时应按水份折算公式将实际产量折算为标准水份计 算的产量。折算公式为:实际产量(1实际水份)/(1标准水份)。例如,黑龙江某县平均一亩玉米实际产量为 600 公斤,实际含水率为 20%,国家规定的标准水份为 14%,则折算成标准水份的产 量为 600(120%)/(114%)=558 公斤。注意,玉米产量应按标准水份折算,但产值不能变 动,即按农民出售玉米后实际得到的产值计算,而不能按照标准水份的价格来核算产值。 3、产量不要过于偏离社会水平。由于调查样本设置不尽合理,而导致主产品产量明显偏高或偏 低,与社会平均水平相差较大,核算时要注意调整。(二

6、)关于主产品产值。主产品产值是指主产品通过各种渠道出售后所得到的收入和自食自用部分折价计算的收入之和。自食自用的产品原则上都要按照市场平均价格计算。对于生产过程和销售 过程基本完结的产品,这一项比较容易核算。但对于一些产品,尤其是上报直报调查表时,由于地 域的差异,总会出现上报截止日期之前产品生产过程没有完全结束或者产品销售过程尚未开始,这 就给产值的核算带来一定困难。实际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有市场价格的,按照当时市场价格进行核算; 2、签订了购销合同的,按合同规定的价格核算;3、市场上没有交易价格或采价很困难的,按上年价格结合当时形势进行预测,按预测价格核算。 不要因为尚未销

7、售就不填列产值指标。 4、产值不要过于偏离社会水平。由于调查样本设置不尽合理,而导致主产品产值明显偏高或偏 低,与社会平均水平相差较大,核算时要注意调整。 (三)关于因灾减产或减收的成本核算问题。农本调查,既要充分保证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也要保证其代表性。有的调查户,成本、费用和用工情况都很正常,但由于某些特殊原因,如 虫害、水灾、旱灾,造成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严重下降,产出很小甚至完全无产出,应当根据不同情 况分别处理: 1、完全无产出的,如属个别现象,主产品产量、主副产品产值按当地平均水平填报;如属普遍 现象,该调查点数据不参与汇总。 2、产出很小的,如属普遍现象,该调查点情况有代表性,

8、则应该计入;属特殊情况和个别现象 的,物质费用和数量按实填报,主副产品产量和产值按当地平均水平填报。 3、质量严重下降的,如属普遍现象,按实计算其产量和产值;如属个别现象,按当地平均等级 核算产量,并按重新核算后的等级计算其产值。 三、副产品产值。三、副产品产值。对于大多数农产品来说,其副产品都会有一定的价值。凡是可以利用的副产 品,不管生产单位、农户是否入帐列为收入,都要计算。向市场出售的副产品按实际出售收入计算; 未出售的副产品,价值较高的,不管是否加以利用,凡当地有市场价格的,一律按市价折价计算 (注意要扣除运杂费) ,没有市场价格的,利用起来的成本反而超过了其价值,可以不计副产品产值。

9、 例如,有些副产品价值极低,如运到市场上出售,运费甚至超过价格,这种情况下副产品产值可以 不填列。 计算副产品产值时,一定要把副产品与间种、套种作物区分开来。副产品指与主产品密切相关 的、一般与主产品属于同一作物不同部分的产品,如水稻,其主产品是稻谷,副产品是稻草;棉花 主产品是去籽后的皮棉,副产品是棉秸、棉籽等。而与主产品不属于同一作物的,如棉花地里套种 向日葵,西红柿地里间种豆角等,其套种、间种作物产值不能按副产品产值计算,而只能按照套种、 间种作物所占耕面积分别计算。 主要农作物主、副产品产量关系参考比例表作 物主:副作物主:副 稻谷1:0.9籽棉1:3.4 小麦1:1.1花生果1:0.

10、8 玉米1:1.2油菜籽1:1.5 大豆1:1.6芝麻1:2.2 薯类1:0.5黄红麻1:1.9 其他杂粮1:1.6烤烟1:1.6 注:陆地棉衣分一般在 3036%之间,即 100 公斤籽棉可得皮棉 3036 公斤,为了便于统一核 算,我们统一规定 100 公斤籽棉折换皮棉 33 公斤。 四、物质费用。四、物质费用。 、 直接生产费用。指可直接计入某种作物的物质费用。1、 种籽、种苗费。指实际播种使用的自留种籽和购买种籽、种苗、秧苗等支出。 种籽费用的核算办法是:自购的按购进价格加运杂费计算;农户自留种籽同样要按照正常购买 期相同质量和等级的种籽市场价格计算,种籽市场价格一般应按种籽公司出售价

11、格计算。农户自育 种籽所发生的各项人工、肥料、农药、农膜、灌溉等支出,应分别计入有关成本费用项目,不计入 种籽费,以免重复核算。 2、农家肥费。农家肥主要包括粪肥、绿肥、饼肥和菌肥。 (1)购买的农家肥均按实际购买价加 运杂费计算;(2)自积的粪肥,按当地规定的价格或市价计算;(3)自产的饼肥,按当地规定的 价格按市价计算;(4)绿肥、菌肥按成本作价;(5)用以沤肥的农作物副产品,应作价计入肥料 费内。3、化肥费。化肥费按实际购买价格计算。4、塑料薄膜费。主要包括棚膜费和地膜费,两项费用分摊方法不一样。其中,地膜支出一次性 计入地膜费,棚膜按两年分摊计算。当然,有的地区地膜可以多次使用,可以按

12、照实际情况多次分 摊。 5、农药费。购买的按实际价格加运费计算,自产的参照同类产品市场价格或生产成本作价。除 草剂费用计入农药费中。 6、畜力费。租借畜力耕种的,按实际支付的费用计算;自有畜力的费用有两种计算方法: (1)参照当地习惯按一个畜工相当于几个人工计算;(2)按当地的畜力价格计算。 7、机械作业费。机械作业费是指使用各种农业机械进行翻耕、播种、收获、脱粒、运输等作业 的费用,注意机械作业费中不包括排灌费,排灌机械作业费用单独核算填报。机械作业费,由他人 作业的,按实际支付的费用计算;自己作业的,参照当地市场价格计算。 8、排灌费。 (1)请人排灌的,按实际支付的费用计算;(2)自行排

13、灌的,按实际发生的费用 计算;(3)由集体经济或企业统一负担、无需农户支付的排灌费,应按实际排灌费用分摊计入“排 灌费” ;(4)多种作物同时排灌的,应按各作物用水量情况分摊排灌费;(5)一些地区为节省水资 源,而收取水资源费。虽然水资源费与实际排灌可能关系不大,为方便核算,可以将水资源费计入 排灌费中。 9、燃料动力费。燃料动力费是反映烤制烟叶、烘炒茶叶等初制加工,蔬菜大棚保暖等生产过程 中耗用的煤、柴油、电等燃料动力的支出,也就是说,除了烤烟、茶叶及大棚蔬菜外,其它品种均 没有燃料动力费这项支出。这一点请务必注意。机种、机收、机播等机械作业、排灌时所耗用的燃 料费用计入相应的机械作业费和排

14、灌费项目,不计入燃料动力费。 10、棚架材料费。指用了温室育苗、防寒防冻防晒及农作物支撑物等所发生的棚架材料费用, 如木材、钢架、草帘、遮阳瓦、防雨篷等费用支出,不包括农膜支出。它是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低 值易耗品,一般价值较低,使用年限在一年以内。对于金额较大、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应按使 用年限分摊其费用。 以上 10 项由国家补贴或优惠扶持的计算时因干市场价格计入成本中。 11、其它直接生产费用。 “其它直接费用”指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直接用于该品种生产的、 各项直接费用指标不能包涵的费用。如种植业中主要包括雇工支出超过当地工价部分的费用、购买 桑叶费用等。如果成本数据表中出现“其它直

15、接费用”数额较大的情况,很可能是有些费用应分别 计入前面各项指标而没有分列出来。在实际工作中,应当认真对待。(二)间接生产费用。指与两种以上作物有关,需要经过分摊才能计入成本的各项费用。1、固定资产折旧费。指与生产过程有关的各种设施、设备如生产用房屋和建筑物、机器、机械、 运输工具、池塘、网箱、船网工具、经济林木、防护林、产役畜等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各种生产用 具和设备单位价值在一百元以上、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可列为固定资产(不包括农膜) 。各项固定 资产的综合折旧率统一定为 10%。要注意几点:(1)租赁承包经营的,承包费中已包括原有固定资 产折旧,不应再计提折旧,只计提经营者新购置的固定资产

16、折旧。在前面各项已经计提的折旧不要重复计算。 (2)1994 年以后集体或个人修建的水库、堤坝、水渠、机井、水泥晒场等都要提取折旧, 但政府投资修建的不提取折旧。 (3)在机械作业费、排灌费、畜力费等指标中,有的已经包含了一 部分固定资产的费用,如机械作业费中使用自有机械作业的,已经包含机械的折旧费。使用自有排 灌设备的,排灌费中也已包含了排灌设备的折旧费用;使用自有耕畜的,畜力费已包含耕畜的折旧 费用时就不应重复计算。2、初期生产费用分解。包括统一秋翻土地(翻、压、耙、磨)和平整土地发生的费用支出。 3、小农具购置及修理费。小农具购置费指当年购置的小件农具、工具、用具等。价格低的,可 以一次

17、摊销,价格高的可以分年摊销。修理费,指当年修理农机具、各项生产设备和生产用房等费 用。需要注意,这些费用已计入直接费用的部分不要重复计算。 4、土地承包费。在实际生活中,承包户向发包人支付的承包费中,除租用土地及其附着物的费 用外,常常包括其它一些费用,如提留统筹费、管理费、统一排灌费、机耕费、水利费等等,这些 费用不应属于承包费。实际工作中应注意几点:(1)应尽可能将那些可以分离出来的费用从承包费 中分列出来,分别填报。 (2)一次性交纳承包费,可经营多年的,按经营年限分摊。 (3)没有使用 承包土地的品种不要分摊承包费。 (4)没有收取土地承包费的不计算。 5、管理费及其他间接生产费。其他

18、间接生产费是不能计入折旧、小农具购置或修理费等项目的 其他与生产间接相关的费用。种植业中的其它间接生产费用包括记帐用的文具、帐册费用;与直接 生产有关的差旅费、当年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和平整土地的费用以及与生产经营直接相关的保险费 等。 间接生产费用不是直接生产过程直接消耗的。而是需要经过分摊才能计入作物成本。种植业产 品应分摊部分,应按产值或播种面积在各种作物间进行分摊。 管理费。指用于村级(包括村以下)干部报酬和管理方面的开支。不少地区的管理费包含在 “三提五统”之中,应从其中分离出来。难以分开的,可由各地规定一个管理费占提留统筹费的比 例。 村提留、乡统筹。村提留一般包括三部分:公益金、公

19、积金和村级管理费。村级管理费是用于 村干部报酬和管理的开支,应当计入期间费用中的管理费。之所以将村级管理费从村提留中单列出 来,是因为村级管理费是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支出,与生产本身有关;而公益金属于利润再分配范 畴,与生产过程无关;公积金虽然有一部分用于兴修水利、购买固定资产,是为生产服务的,但这 些费用在折旧费或其他指标中均已体现,如再将公积金计入成本,势必造成重复计算,而且实际操 作中也很难将公积金中用于生产的那部分分解出来,况且从性质上为看,公积金同样属于利润再分 配范畴。因此,农产品成本收益调查将公积金、公益金均作为成本外支出,而将村级管理费计入成 本(准确说法是计入期间费用) 。实际

20、生产中,村提留、乡统筹一般是一起收缴的,具体提留多少、 统筹多少,农民并不一定清楚。对于这种情况,各地在进行典型调查的基础上,以县或地方为单位, 规定一个比例,按此比例核算填报。某些省市在费改税改革后,原有的村级管理费已纳入农业税附 加中征收,计算时应按实际提取。 财务费。指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流动资金的借款利息和金融机构手续费等。注意只有流动资金的 借款利息及手续费才可计入财务费。贷款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其利息不能计入财务费。 6、销售费用。是指为销售该产品时发生的费用。 五、劳动用工。五、劳动用工。 (一)直接生产用工。指可直接计入某种作物的用工。1、播种前翻耕整地用工; 2、种子准备及播种用

21、工(包括育苗和秧苗管理用工) ; 3、施肥用工; 4、排灌用工; 5、田间管理用工(包括中耕除草、打药治虫、看护庄稼用工) ;6、收获用工(包括收打入库) ; 7、初制加工用工; 8、其他直接生产用工。 (二)间接生产用工。指需在两种以上作物分摊的用工。1、初期生产用工分摊:指与“初期生产费用”相对应所发生的用工,两者分摊方法一致。 2、积肥用工:指积造农家肥所耗用的工日,按各种作物的施肥用工数量分摊。此项用工也可以 折价计入直接生产费用中的“农家肥”项目,但不能重复计算。 3、经营管理用工:指进行经营管理活动的用工,如购买生产资料用工、学习生产技术用工等。 4、义务工与积累工:依照国务院农民

22、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规定,农民每年应承担的义 务工和积累工。出人工的,按实际出工数计算;实行以资带劳的,可不计算用工。而直接将出资额 计在间接生产费中的“其他间接生产费”项目下,要避免重复计算。一些地区农村费改税改革后取 消义务工与积累工,则不再计算。 5、其他间接用工:不能计入上述各项,又与农业生产有间接关系的用工。 以上 5 项,应按播种面积在各种作物之间进行分摊。 6、销售用工:指到市场销售农副产品所发生的用工,按实际发生情况计入相应的作物。 相互换工或临时雇工的,区别情况计入成本。相互换工管吃的,只计算用工量,不计算其他开 支;单方面雇工、既付工资又管吃的,所发生的工资和伙食费用一并

23、计入“其他直接生产费用” ,不 再计算用工量。 六、标准劳动日。六、标准劳动日。中等劳动力在一般劳动强度下工作一天(8 小时)的工作量为标准劳动日。 具体折算方法,各地有所不同。现统一规定以当地的习惯算法为准计算标准用工数。 七、劳动日工价。七、劳动日工价。指农业生产活动中,一个中等劳动力劳动一个标准工作日的报酬。我国农业 劳动大部分属于农民自己的劳动,其劳动报酬不通过直接的货币计量来体现,而是通过产品销售收 入予以补偿。但为了保证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完整性,必须对农民自己劳动进行货币核算。计算公式 为:城镇居民上年 当年社会商品 每劳 农民上年 生活费支出 每个农业 零售价格指数 动日(人均生活

24、 劳动力负254 天) 工价 费支出 城镇居民上年 担人口数 100可支配收入应注意几点:(1)各品种成本收益汇总采用按统一工价和地区工价分别汇总的办法。对全国来 说,全国劳动日工价称为统一工价,各省工价称为地区工价。 (2)不管是统一工价还是地区工价, 都是依据劳动日工价计算公式计算出来的。一些地区把当地的雇工工价作为地区工价,这是不对的。 但支付工资的农业企业的劳动日工价可按农业工人的实际日工资填报。 (3)农本汇总要求采用当年 的劳动日工价,其中全年汇总时采用当年实际劳动日工价,直报或预测时可采用预测的当年劳动日 工价。 八、税金。八、税金。指当年缴纳的各种税金分摊到该种产品上的金额。种

25、植业税金包括农业税和农业特 产税。种植业税金,属于多种作物共同的,按须纳税作物耕地面积结合播种面积分摊。目前有些地 区正在进行农村费改税改革,取消了村提留、乡统筹费,原来计入村提留、乡统筹中的费用,在改 革后作为农业税附加与农业税一并征收。我们的总成本是不包含农业税和农业附加税的。如果计算, 则为含税成本,但由此会带来成本核算中的税金和总成本可能有较大增加。各地在调查时应予注意, 并在分析时作出说明。 九、成本外支出。九、成本外支出。指实际已经发生、而不能计入上述各个成本项目的提留、摊派等费用支出。 十、尾数处理。十、尾数处理。主副产品产量、面积、用工数量和百分比,小数点后保留一位;金额小数点

26、后 保留两位。十一、数据汇总问题。十一、数据汇总问题。县级对调查户数据的汇总以各户的实际播种面积为权重进行加权平均; 省级采取简单算术平均办法汇总。成本汇总报表成本收益与劳动生产率汇总表 作物种类: 项目名称序号单位调查点 1调查点 2 调查县数 调查户数 调查面积1 2 3个 个 亩 主产品产量 副产品产量4 5公斤 公斤 产值合计 主产品产值 副产品产值6 7 8元 元 元每亩物质费用 用工作价 标准用工数量 劳动日工价 税金 总成本 净产值 减税纯收益 成本纯收益率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元 元 个 元 元 元 元 元 %每 50 公斤主产品物质费用 生产成本

27、平均出售价格 含税成本 净产值 减税纯收益18 19 20 21 22 23元 元 元 元 元 元每一劳动日主产品产量 净产值24 25公斤 元每亩主产品出售量 主产品出售价值26 27公斤 元 附记: 每亩成本外收入 每亩成本外支出28 29元 元每亩物质费用汇总表 作物种类: 项目名称序号单位调查点 1调查点 2 每亩物质费用合计1元 一、直接生产费用小计2元 1、种子、种苗费 2、农家费费 3、化肥费 4、塑料薄膜费 5、农药费 6、畜力费 7、机械作业费 8、灌溉费 9、燃料动力费 10、棚架材料费 11、其他直接生产费用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元 元 元 元

28、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二、间接生产费用小计14元 1、固定资产折旧费 2、初期生产费用分摊 3、小农具购置及修理费 4、土地承包费 5、管理费用及其他间接生产费 6、销售费用15 16 17 18 19 20元 元 元 元 元 元 附记:每亩化肥混合施用用量21元每亩劳动用工汇总表 作物种类: 项目名称序号单位调查点 1调查点 2 每亩劳动用工合计1个 一、直接生产用工小计2个 1、播种前翻耕整地用工 2、种子准备与播种用工 3、施肥用工 4、排灌用工 5、田间管理用工 6、收获用工 7、初制加工用工 8、其他直接生产用工3 4 5 6 7 8 9 10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29、二、间接生产费用小计14个 1、初期生产用工分摊15个2、计费用工 3、经营管理用工 4、义务工与积累工 5、其他间接生产用工 6、销售用工16 17 18 19 20个 个 个 个 个 附记:每亩化肥混合施用用量21个工作要求工作要求 每年夏收作物的成本资料应于当年 9 月底以前,按要求汇总审核后由各省(区、市)农业厅 (局)报送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E-mail:) ;每年秋收作物的成本资料应于 第二年的 4 月底前上报。 各省(区、市)承担的调查品种见下表。农产品成本调查品种分配表 省 份承 担 调 查 品 种 北京小麦、玉米 天津小麦、玉米 河北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棉花 山西小麦

30、、玉米、棉花 内蒙小麦、玉米、油菜籽、甜菜、葵花籽、烤烟 辽宁粳稻、小麦、玉米、大豆、花生 吉林粳稻、玉米、大豆、甜菜、葵花籽 黑龙江粳稻、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烤烟、葵花籽、亚麻 上海粳稻、小麦、油菜籽 江苏中籼稻、粳稻、玉米、大豆、花生、油菜籽、棉花 浙江早籼稻、晚籼稻、小麦、油菜籽、棉花 安徽早籼稻、小麦、油菜籽 福建早籼稻、晚籼稻、大豆、花生、油菜籽 江西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大豆、花生、油菜籽、棉花、甘蔗 山东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棉花、苹果 河南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棉花 湖北早籼稻、晚籼稻、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油菜籽、棉花、甘蔗 湖南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油菜籽、棉花、甘蔗、烤烟 广东早籼稻、晚籼稻、大豆、花生、甘蔗 广西早籼稻、晚籼稻、甘蔗 海南早籼稻、晚籼稻、花生、甘蔗 四川小麦、玉米、油菜籽、棉花 重庆中籼稻、小麦、玉米、油菜籽 贵州玉米、烤烟 云南早籼稻、中籼稻、粳稻、玉米、烤烟 陕西粳稻、玉米、大豆、苹果、小麦、油菜籽、棉花、花生 甘肃小麦、玉米 宁夏小麦、粳稻、玉米 青海小麦、油菜籽 新疆粳稻、小麦、棉花、甜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