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杂化凝胶吸附剂的制备与吸附机理研究.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1863755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25.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硼杂化凝胶吸附剂的制备与吸附机理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硼杂化凝胶吸附剂的制备与吸附机理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硼杂化凝胶吸附剂的制备与吸附机理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硼杂化凝胶吸附剂的制备与吸附机理研究.doc(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无机化学与无机材料3 地球化学与溶液化学2 应用化学与无机化工4 化学教育与教学改革请在上述选项中加,注明所投稿件属于哪部分。请按照如下格式、字体、字号等更换内容,综述文章也请参考该模板,谢谢合作!硼杂化凝胶吸附剂的制备与吸附机理研究硼杂化凝胶吸附剂的制备与吸附机理研究摘要:摘要:使 N-甲基葡萄糖胺(MG)与 -(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在溶剂 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反应,首先制备凝胶前驱物 W,然后使前驱物 W、GPTMS 和正硅 酸乙酯(TEOS)反应制备杂化凝胶吸附剂。 吸附等温线为 H2 型,表明杂化凝胶对硼的吸 附为化学吸附,络合作用为主要的吸

2、附机制。 关键词:关键词:杂化凝胶;硼;吸附机理;络合作用1 前言前言目前使用的硼选择性有机螯合树脂虽然吸附容量较高、选择性较好1-4,但对含盐量高的盐湖 卤水等体系,在吸附-脱附循环使用的过程中,存在机械强度下降,树脂易于破碎的问题,因而其 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为了提高吸附剂的机械强度,可以考虑采用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作为吸附 剂的基质材料,因为该类材料在吸附-脱附循环使用的过程中,收缩和膨胀都比纯有机材料小,可 使吸附剂的机械强度得到改善。 我们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在吸附硼的过程中,如果仅靠静电、疏水和氢键作用,吸附量很 低,吸附效果很差。为此,我们将制备具有多羟基官能团的杂化凝胶,这样既

3、可以改善吸附剂的 机械强度,又能保证达到较好的吸附效果。2 实验部分实验部分2.1 吸附剂的制备与表征吸附剂的制备与表征 将 19.5 g MG、24 mL GPTMS 和 100 mL DMF 在圆底烧瓶中混合,于 70下搅拌反应, 2.2 吸附实验吸附实验 取 0.5 g 凝胶吸附剂分别置于 25 mL 含硼 0.02、0.04、0.06、0.08 mol L-1的水溶液中,在 25、40、55下测定吸附动力学曲线。3 结果与讨论结果与讨论3.1 凝胶的制备凝胶的制备与表征与表征 在制备凝胶前驱物 W 的过程中,GPTMS 中的环氧环打开,与 MG 的亚氨基反应生成凝胶前 驱物,反应如图

4、1 所示。 前驱物 W 和吸附前后凝胶的 TG 曲线形状相似。在 260以下,失重率都接近 11.3%,对应 于溶剂的挥发;在 260-600之间,前驱物 W、吸附前和吸附后凝胶的失重分别为 60.9、36.2 和 40.0%。由于前驱物 W 中所含有机基团的质量百分比最大,因而其失重最大,而吸附后凝胶中的 H3BO3转化成了 B2O3,其失重比吸附前的凝胶增加了 3.8%。SiOCH3H3CO(CH2)3OCH2OCH3HCCH2O+HNCH3CH2HCCHHCHCCH2OHOHHOOHOHSiOCH3H3CO(CH2)3OCH2OCH3HCH2 COHNCH3CH2HCCHHCHCCH2O

5、HOHHOOHOH GPTMSMG70oCDMFW图图 1 制备凝胶前驱物制备凝胶前驱物 W 的化学反应的化学反应 Fig. 1 Reaction for the preparation of the gel precursor W3.2 吸附动力学吸附动力学 温度和起始硼浓度对吸附动力学的影响如图 2 所示。由图 2 可见,溶液中硼的起始浓度对吸 附平衡时间的影响不大,而温度对吸附平衡时间的影响则较大,随着温度的升高,吸附平衡时间 缩短。不同温度和浓度的溶液中,吸附 24 小时后都可基本达到平衡。051015200.00.30.60.91.2t (h)qt (mmol g-1)25oC051

6、015200.00.30.60.91.2t (h)qt (mmol g-1)55oC图图 2 温度和起始硼浓度对吸附动力学的影响温度和起始硼浓度对吸附动力学的影响 Fig. 2 Effect of initial boron concentration and temperature on the adsorption kineticsInitial boron concentration (mol L-1) was 0.02 0.04 0.06 0.08采用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吸附动力学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分析,结果表明,准二级 动力学模型比准一级动力学模型更适合于描述凝胶对水溶液中硼的

7、吸附。基于二级动力学模型, 计算出了起始吸附速率 u、吸附量达到平衡吸附量一半时所需时间 t1/2和吸附活化能 Ea,结果见表 1。硼在凝胶上吸附的活化能为 47.3-70.9 kJ mol1。随着温度的升高,起始吸附速率逐渐增大,而 t1/2则逐渐减小。 3.3 吸附热力学吸附热力学 3.4 吸附机理吸附机理表表 1 准二级吸附动力学参数准二级吸附动力学参数 Table 1 Kinetic parameters for the pseudo second-order adsorption modelC0 (mol L-1)T (oC)u (mmol g-1 h-1)t1/2 (h)Ea (k

8、J mol-1)r0.02025 40 550.60 1.27 2.421.75 0.83 0.4147.72.3-0.9990.04025 40 550.57 1.15 2.752.28 1.12 0.4650.94.0-0.9970.06025 40 550.83 1.42 3.561.65 0.97 0.3747.39.7-0.9800.08025 40 550.84 2.09 7.261.82 0.69 0.2070.95.8-0.9974 结论结论设计制备了硼选择性杂化凝胶吸附剂,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所制备的吸附剂在水溶 液中对硼吸附的动力学、热力学和机理。所得的杂化凝胶吸附剂

9、制备简单,机械强度和吸附性能 均较好,吸附量可达 1.18 mmol g-1。吸附等温线属 H2 型,表明吸附过程为化学吸附,吸附剂 与硼酸或硼酸盐之间存在络合作用。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期刊、专利、图书、学位论文、论文集等参考文献请按以下格式列出) 1C. Yan, W. Yi, P. Ma, X. Deng, F. Li, Removal of boron from refined brine by using selective ion exchange resins. J. Hazard. Mater., 154 (2008) 564-571. 2 王丽娜, 齐涛, 李会泉, 张懿, 新型

10、硼螯合树脂的合成及其对盐湖卤水中硼的吸附. 过程工程学报, 4(6) (2004) 502-507. 3 H. Inoue, K. Yamanaka, Organic porous article having selective adsorption ability for boron, and boron removing module and ultra-pure water production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 Patent: 7094349, 2006-08-22. 4 王丽娜, 齐涛, 张懿, 硼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中国专利: 2004

11、10003443.2, 2004-03-12. 5 郑学家主编, 硼化合物生产与应用.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 6 李广全, 含硼酸基团的糖囊泡荧光传感器的研制.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9. 7 郑学家, 多硼酸钠法生产硼酸工艺. 中国化工学会无机酸碱盐专业委员会 2006 年无机盐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2006) 329-330.Preparation and Adsorption Mechanisms of Boron-Selective Hybrid GelsDUO Dong-nao1,2, QIN Si-kao1,2, YAO Chuang-xin1*(1. Qingha

12、i Institute of Salt Lak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Xining 810008, China; 2.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Abstract: New hybrid gels with boron-selective functional groups were prepared with tetraethoxysilane (TEOS), (3-glycidoxypropyl)trimethoxysilane

13、 (GPTMS), and a new precursor (W) synthesized from GPTMS and N-methylglucamine (MG). The adsorption isotherms are of H2 type, indicating that the adsorption is a chemical adsorption. Thus, there exists strong complexation between boric acid/borate and the hydroxyl groups on the adsorbents. Keywords: Hybrid gel; Boron; Adsorption mechanism; Complexa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