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道士塔(网友来稿)】道士塔.doc

上传人:be****23 文档编号:18576487 上传时间:2022-06-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道士塔(网友来稿)】道士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道士塔(网友来稿)】道士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道士塔(网友来稿)】道士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道士塔(网友来稿)】道士塔.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道士塔(网友来稿)】道士塔梁万年 在我国,道教和佛教是并行的两大宗教。他们之间既有宗教的某些共性,也有各自的不同特色。比如在丧葬礼仪上,道士的逝世称为“羽化”,在他们羽化后,一般有两种葬法,一个是坐缸,就是将遗体封缸后入葬;另一种是棺葬,用棺材盛殓遗体。而佛教徒呢,他们的逝世叫做圆寂,其遗体是要经过火化的,其中有道高僧所遗存的骨殖被称为“舍利子”,一般是要建塔来封存的。 作者余秋雨,余姚人。是我国当代的文艺理论家,散文家。作品有文艺理论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等。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就选自于文化苦旅的第一篇。王道士发现了密室藏宝之后,怀着一种邀功请赏和希望能引起官

2、员重视的心态,徒步行走五十里,来到了敦煌县衙,只可惜当时的这位县太爷不学无术,兴冲冲而来王道士碰了一鼻子灰,只好无功而返。又过了两年多,1902年,敦煌来了一个新的县太爷汪宗翰。这位知县老爷是进士出身,对金石学也有研究。汪知县当时立刻带人亲自去莫高窟查看,并带走了几卷经卷。可惜这位汪知县只是空留了两句话:一.藏经洞的东西不要让外人拿走。二.再送些好的到衙门来。满怀希望的王道士再次失望了。之后,他又从藏经洞里挑了两箱经卷,冒着狼吃土匪抢的危险,行程八百多里,在酒泉,他找到了道台廷栋,这时的王道士已经五十二岁了。廷栋认为经卷上的字不如他的字好看,大骂一通,就此了事。也就是这个廷栋,他第一个把王道士

3、带来的经卷送给了一个比利时税务官,后来这个比利时人去新疆时又把经卷回送给了新疆的中国官员。几年后,在新疆探险的斯坦因在这个中国官员家里看到了这些经卷,识货的冒险家很快赶到了敦煌,从此正式揭开了藏经洞国宝大流失的序幕。 其实,从1900年藏经洞被发现到1907年斯坦因来到敦煌的整整七年间,也不是没有官员重视这件事。兰州学台叶昌炽知道此事后不仅建议藩台仔细保管,还立即面见当时的陕甘总督请他出资将国宝运到省城。可是这位总督当时正因为兰州修关帝庙钱花多了发愁呢!于是就以缺少运费为由将此事搁置下来,只是下令关闭藏经洞。可是这些事情王道士又怎么能知道呢? 到了1907年五月,苦苦等了七年消息的王道士等来的

4、却是风尘仆仆赶来斯坦因,斯坦因三次拜访王道士而不得见。自己送去却得不到重视,而别人眼巴巴赶来用钱来买的巨大反差,不知带给盼了清政府七年消息的王道士的是什么样的感觉。 斯坦因说自己崇拜唐僧。这一招果然很灵,王道士无知地觉得斯坦因西行冒险和唐僧西天取经的确有相似之处。加上斯坦因金钱的作用,共掠走24箱写本和4箱包扎好的丝绸画卷,而代价只不过是75个银圆。 1909年伯希和为了能更好更多地得到敦煌经卷,特意从他掠走的经卷里挑出一些到北京出示给北京的学者们看,以买好他们。直到此时,北京的学者和大员们才知道敦煌出了无价之宝。当我们的学者们知道敦煌还有部分遗存经卷时,他们力劝朝廷下令命令陕甘总督立刻封存藏

5、经洞,并严禁外国人购买。同时,学部又拨银3000两命令新疆巡抚派人将经卷全部运到京城。然而当时负责押运的官员很不负责,不仅没有装完,而且连个箱子也没准备,而是用草席裹了裹便上路了。文物这种东西,在真正的文化人心里是无价之宝,然而在无知贪婪的人眼里,只不过是还没兑换的黄金。一路之上所丢失的经卷至今还是个谜。不过最厉害的还要数负责押运的新疆巡抚何某,他等经卷押送至京城之后,并没有移交学部,而是先拉到自己家,伙同其岳父李某先将里面值钱的经卷挑出来据为己有。而后又怕查出数目不够来不好交代,又把经卷一份撕做两份,两份撕做四份来充数。最后勉强凑了八千多件交了上去。 到了1914年,斯坦因再次来华的时候,王

6、道士说过这么一段话:他很后悔当初没有接受斯坦因给他的那一大笔钱把经卷全卖了。以至于经卷后来经历这么大磨难。语段阅读阅读课文第一部分1、解释下列词语坍弛:倒塌,倒垮; 漠然:不关心,不在意的样子;把持:独占位置、权利等,不让别人参与(含贬义); 呆滞:(目光、神情等)迟钝,不活动; 对牛弹琴: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说内行话。现在也用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2、“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有什么作用?悲壮苍凉的氛围。从几座坍弛的道士塔在夕阳下更显得破落悲凉,为全文奠定了苍凉的基调,更显出古老敦煌文明的衰落以及文明衰落的悲剧性。3、“竟然就是那个王圆

7、渌”中的“竟然”如果换成“原来”行不行?为什么?不行。如果换成“原来”表达效果不如用“竟然”那么强烈,用“竟然”更能表现作者的意外和惊诧,与前文“猛然一惊”相呼应。4、王道士“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这样的肖像描写对表现王道士有什么作用?表现王道士的平民身份,卑微、愚昧、无知。5、专家们为何要“叹息一声”?为敦煌文物的流失而感到可惜,感到屈辱,而又无可奈何,因而叹息。6、为什么说“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因为敦煌文物不断地流失,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文物流失,更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遗产的流失。也暗示了古老敦煌文明的衰落。阅读课文第二部分1、解释下列词语:事由:事情的原委;公文用

8、语,指本件公文的主要内容;借口、理由。歆羡:羡慕。 憨厚:老实厚道。婀娜:(姿态)柔软而美好。招摇: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神色、态度)不自然。2、第二段中写欧美的艺术家正在酝酿着新世纪的突破,而敦煌的艺术正在王道士手上,这样的对比有什么作用?更突出了敦煌文明的衰落。3、作者为什么要详细写王道士将洞窟壁画刷白的经过和细节?着重表现一个灿烂的文明是怎样被破坏的,也表现像王道士这样的人不仅是敦煌石窟的罪人,更是中国文化的罪人。4、说出最后一段中四个“惨白”的含义。前边两个可以看成是王道士破坏敦煌文化的历史见证;后两个表达了作者面对被破坏的敦煌文物茫然不知所措的悲凉心情。

9、阅读第三部分“斯坦因他们回到国内,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我好恨!”1、“常常提到古怪的王道士”的“古怪”的含义是:斯坦因他们觉得让王道士这么一个愚蠢的人掌管敦煌的稀世珍宝,是令人诧异的。2、“他们在论述中遗忘了一些极基本的前提”,这个极基本的前提是什么?这个世界是分成一个一个国家的,敦煌在中国,敦煌的文物属于中国,中国政府对文物拥有主权。3、“要么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是什么意思?扔下白手套,表示理亏、认罪,“我”接受额尔金的投降。4、“要么你接住我甩过去的剑”是什么意思?要同额尔金决斗,接受挑战。5、引用的诗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对火烧圆明园、毁我国宝的外国强盗的无比愤恨,不惜一死,要哦跟强盗头子拼个死活。6、一批.文献送京城的情景说明了哪些问题?席子乱捆,说明政府官员对文物毫不珍惜;另一面是极端贪婪自私,化公为私,作为个人的收藏。7、“大哭一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清政府腐败无能,是无法保护敦煌文物的,那是一个民族命运极端悲惨的时代,那是一个令人椎心疼痛的时代。 作者邮箱: liangwannian 1道士塔(网友来稿)教案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