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资制度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分析.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1857268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低工资制度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最低工资制度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低工资制度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低工资制度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分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最低工资制度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分析最低工资制度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分析经济学院刘昭 李霏霏 陈静翕 宋纯摘要:摘要:在建立市场经济的今天,城乡差距逐步拉大,旨在保护低收入群体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将对农民工这一广大弱势群体的就业造成何种影响,将是本文探讨的核心内容。本文通过完全覆盖模型、两部门模型、无歧视的买方垄断模型、完全歧视的买方垄断模型以及结合中国国情的产能受限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最低工资制度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对北京、上海等 6 省市相关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最低工资制度对农民工就业具有负效应的结论。本文认为,造成负效应的本质原因在于农村内需不足,政府应该致力于扩大农村内

2、需,加强农民工专业技能培训。关键词:关键词:最低工资制度;农民工;就业;内需不足11 导论导论1.11.1 研究背景及相关定义研究背景及相关定义20 世纪 80 年代末起,我国的农村劳动力开始以农民工的形式向城市大规模流动,如今,有约 1.2 亿农民工在非第一产业就业,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都离不开农民工,这一新成长起来的群体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农民工却无法享受他们创造的成果:农民工工资低廉、社会保障不足、福利待遇差、社会地位低下。社会在获得低成本的劳动力的同时,却累积了种种不良的隐患:农民工技能水平低下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发展;

3、农民工相互替代性高,极易因市场价格变化而失业;这一广大的低收入低福利群体也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2008 年 1 月 1 日,我国执行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该新法着重强调了“加强最低工资标准的执行力度” 。最低工资制度是政府为改善低层劳动力群体的收入而对劳动力市场进行干预的职能体现,我国于 1994 年以国家立法的形式明确确立了我国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学术界对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的不同意见一直存在。国内学者们对最低工资是否真正有利于保障农民工就业持有不同的观点,对于是否应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争论也一直存2在着,有的学者认为最低工资背离了充分就业的均衡价格,导致市场供大于求造

4、成更多农民工失业;有的学者则认为最低工资制度有利于改善农民工处境,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改善民生。就此,本文以 2003 年至 2007 年中国六大主要农民工务工的省市地区为基础,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分析最低工资对于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并在研究现状的基础之上,对我国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提出建议。1.1.11.1.1 农民工问题农民工问题农民工问题是中国大陆由于农民进入城市参与经济活动后涉及的一系列权益保障问题的总称。农民工问题在建国后三四十年前表现得尚不明显,但到了改革开放以及建立市场经济的今天,城市与乡村的矛盾就日渐突出。城市人占有各种政策的抉择领导地位、占有意识领先的统治地位、占有生产资料转化

5、成货币的掌控权等等,当处封闭的乡村的农民进城务工时,自然会对他们制造出许多政策的限制,强加给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赋予一些带有歧视性的概念、名词。在就业方面,城市制定外来劳动力分类目录,把脏乱差工作留给民工。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就业、福利歧视等原因,农民工是中国大陆城市最底层的阶层,许多人处于非常艰难的生活和工作状况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已经逐步采取措施,以统一城乡户籍制度,这将从根本上达成农民工的公平就业和待遇。1.1.21.1.2 农民工劳动市场的特点农民工劳动市场的特点第一, 农民工普遍技能水平较低,属于低端劳动力。多数农民工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技能培训或只接受过较低水平的培训,互相之间可替

6、代性很强,可以看做同质的劳动力。农民工市场属于次要劳动力市场,和主要劳动力市场相反,次要劳动力市场提供的工作岗位不稳定、流动性大、工资低、工作环境差。第二, 农民工劳动市场具有鲜明的季节性和流动性。农民工很难且并不期望能够在城市里永久生存,平时在城市务工,而农忙时将返乡务农;年轻劳动力流出家乡,而年老劳动力流回农村。比如春节期间农民工数量最少,大多数民工们要回家过春节。即便不回家乡过年的,也很少有工作的。而节假日过后将会出现民工返城的高峰。第三, 农民工劳动市场劳动力供给量大。据劳动部门统计,目前全国进入县级以上城市从事非农产业的农业人口达万人,农民工市场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初级劳动力3市场。1.

7、1.31.1.3 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最低工资英文表述:Minimum Salary,Minimum Wage :是国家政府或当地政府规定在特定工作时间内应得的最少工作报酬。依据中国 2004 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最低工资规定 ,在中国,最低工资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它不包括加班加点工资,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以及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劳动者保险、福利待遇和企业通过贴补伙食、住房等支付给劳动者的非货币性收入等。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产

8、生和发展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最低工资保障制度起源于 19 世纪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其设立主要是为了保证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和反对垄断、减少贫困。由部分资本主义国家的个别产业发展到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绝大部分产业,又扩展到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现在,通过最低工资立法建立并实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已经成为各国的普遍做法。我国最低工资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我国最低工资制度的产生和发展1922 年 8 月,我国最早提议为最低工资立法,当时拟定了劳动发展大纲中提出:应制定保障劳动者最低工资的保障法。1949 年 9 月,政协通过的共同纲领中指出:人民政府应该按照各地企业情况规定最低工资。1984 年 7 月,

9、我国政府宣布承认早在 1928 年制定的国际劳工组织第 26 号最低工资办法公约 。但此公约并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我国在此后十年内一直在为制定现实可行的最低工资制度而进行不断调研和试点。1989 年,珠海市最早开始试点实行最低工资规定。之后,上海和深圳也分别试行。1993 年 11 月,劳动部以行政规章的形式制定了企业最低工资规定1994 年 7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以国家立法的形式明确确立了我国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其第 48 条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

10、最低工资标准。 ”2004 年, 最低工资规定出台,对原先的企业最低工资规定进行了改进,扩大4了最低工资调整的范围;规定中国大陆各省及省内各市都有不同之最低工资标准,其调整幅度由各地政府按该地区平均收入水平与当地物价等因素计算得出;提高了各省对最低工资政策的重视程度。2008 年 1 月 1 日,我国执行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该新法着重强调了“加强最低工资标准的执行力度” ,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其他提高劳动力成本的条款。 2 理论综述理论综述对于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经济学界一直充满了争议,大量的国外学者尝试提出理论并开展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但仍未能得出一个统一的、有说服力的结论。人们在越

11、来越深入的研究中逐渐发现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与各地实践中的各种具体条件密切相关。我国实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时间并不长,但在十几年中已经有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讨论研究。国外最低工资对就业影响的理论多是以发达国家经济为基础,而对发展中国家研究不多,且由于我国政治,文化及经济制度等的特殊性,国内学者们以中国的市场作为实际样本深入讨论,并结合西方理论成果,为最低工资制度的不断本土化提供了理论支持。关于最低工资保障的就业效应有不同的声音。我国的学者们对于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大致持有以下三种主要的态度。一些学者持反对态度,他们一般强调说, 最低工资由于人为提高了工资, 使工资高于市场均衡水平, 会导致失业的发生

12、,且由于最低工资加大了资方的劳动力成本, 迫使资方提高产品价格,可能引发工资推动型的通货膨胀。以薛兆丰,张五常等为主要代表人物的经济学家们坚信:由于最低工资制度市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干预,会影响、扭曲资源配置,导致失业的增加。另外,鉴于我国劳动力供给量丰富,劳动供给曲线平缓,最低工资引起的失业量可能会较劳动力相对短缺的欧美发达国家更多(蔡昉,2004) 。而有的学者对最低工资制度持支持态度,他们认为最低工资未必会使失业增加,甚至会有助于减少失业。在一些最低工资的反对者看来,由于最低工资被强制性地确定在均衡工资水平以上,因而破坏了市场机制,不利于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而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

13、的梁爱玲认为这种结论只有在工资水平完全由市场供求机制决定的情况下才有说服力。而目前农民工的低工资并非纯粹是供求均衡的结果(最低工资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 ) 。孙书青认为,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期并且最低工资标准普遍较低,因此,适当提高最低工资不会造成失业量增加,反而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2006) 。我国的局部劳动力市场存在特殊的向下方倾斜的劳动力供给曲线,使得提高工资标准反而有利于就业率的提升(杨缨,2004) 。孙立平(2006) 对这种对最低工资的否定5性评价给予了再否定, 从社会学的视角指出了强资弱劳格局对农民工福利的损害与及这种格局的不可容忍性。在实证研究方面,一些实证研究也为最

14、低工资对就业效应的有利作用提供了支持证据。持第三种态度的学者们并没有给出一个非常严格统一的结论,他们研究发现不同地区不同特定条件使得最低工资制度的就业效应不尽相同。罗小兰(2007)通过对中国 31 个地区的实证研究后得出,最低工资制度对农民工的就业效应在东、西部为正作用,中部为副作用;制造业为正作用,建筑业为副作用。从以上文献综述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对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的态度虽不尽相同,但是较多的实证研究反映出的正面结论证明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对就业率的不利影响并不十分明显。我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施行较晚,且国内学者对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研究的起步较晚于国外学者,相关研究的精确性成熟性也较为落后。许多文

15、献的样本数据过短且不够精确,导致缺乏统计及计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最低工资对农民工就业率影响这一研究领域,国内学者研究较少,研究中所建立的模型也很简单,许多都建立在简单的完全竞争市场之上,缺乏针对我国实际劳动力市场的深入分析。在研究方法上,绝大多数研究文献停留在理论分析阶段,缺乏实证分析且统计数据不完善、不够准确。这些都将对研究结论的准确性、科学性产生不利的影响,不能最低工资制度的本土化提供最有价值的理论支持。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结合较新且较为准确的统计数据,通过理论分析,通过基于计量结果的实证研究,对最低工资对农民工就业影响进行研究。33 最低工资制度对农民工就业影响的理论分析最低工资制度对

16、农民工就业影响的理论分析(一) 农民工供求市场特点1.农民工需求市场以及其需求曲线特点当前中国农民工主要在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工作。近六成的农民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参与社会保险的水平总体较低。农民工工作环境较差,工作时长较长,制造业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时间 58.2 小时,建筑业 59.4 小时,服务业58.5 小时,住宿餐饮业 61.3 小时,批发零售业 59.6 小时。同时,最低工资制度并没有得到有力实行,许多农民工工资低于国家最低工资标准,并时常遭到克扣和拖欠。6由于农民工的工资低廉,工作时长,很少享受或不享受社会福利保障,因而农民工劳动力的边际工资成本很低。农民

17、工劳动工资成本,只占企业总成本很少的一部分。因此,由于工资上升导致产品价格提高上升幅度小,所以产品的需求量幅度不大,对劳动力需求量的减少也小。农民工劳动市场需求量的变化对工资率的变化并不是十分敏感,需求价格弹性较小。图 1 为农民工劳动市场的需求曲线。2.农民工供给市场以及供给曲线特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9 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 22978 万人,比上年增加 1.9%。目前,中国农村大约有三分之一以上劳动力是剩余的,绝对数大约有 1.5 亿到 2 亿。因此,农民工劳动市场供给大于需求的局面和竞争激烈的态势将会是长期的。由于农民工供给量大,因此劳动力供给曲线与其他劳动力市场相比更加平缓。图

18、2 是农民工劳动供给曲线,反映的是农民工供给市场全部农民工所愿意提供的总供给量与工资率之间的关系。中国农民工市场是开放的市场,农民工可以自由进入退出市场。随着工资率的上升,既使得原来在这个市场的农民工增加供给,同时吸引不在这个市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从而增加了这个农民工市场的劳动供给。因此,农民工劳动市场供给曲线自左向右上方倾斜,曲率小且富有弹性。(二) 西方传统经济理论分析S供给量工资率图 2需求量工资率 D图 171.完全竞争市场下的分析(1)完全覆盖模型在完全竞争的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上,假设最低工资覆盖所有工人,并且劳动力和产品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当最低工资低于市场平衡工资时,劳动力市场

19、需求大于供给,部分农民工选择退出市场。在这种情况下雇主必须提高工资以吸引更多的农民工进入劳动力市场,直到劳动力供给能够满足劳动力需求。此时,最低工资不会影响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均衡。当最低工资高于市场均衡工资时,如图 3 所示,此时就业量为 Q2,整个农民工市场就业量下降了(Q2-Q0) ,并产生了(Q1-Q2)的失业,因为此时农民工愿意提供 Q1的劳动量,而雇主的需求量则仅有 Q2。(2)未完全覆盖的两部门模型虽然国家已经明文规定了最低工资制度,但是实际经济生活中最低工资制度并没有被所有用工单位认真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并没有覆盖所有农民工劳动力。所以,采用Mincer(1976)提出的未完全覆盖的

20、两部门模型分析是可行的。在完全竞争的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上,假设最低工资覆盖一部分部门,而另外一些部门没有被最低工资覆盖。为了便于理论研究,我们做出如下假设:1.农民工的总量是不变的; 2.农民工劳动力市场被分为最低工资覆盖部门市场和不覆盖部门市场; 3.工人能够在覆盖市场部门和不覆盖部门自由流动,从而实现最高工资的目标,并且流动成本为零。4.两个劳动力市场的工作对农民工具有相同的吸引力。综合以上假设,两个劳动力市场对农民工具有相同的吸引力,在完全信息,流动成本为零的情况下,农民工会在这两个部门之间流动达到同一均衡工资,如图所示为 W0 。a部门中由于最低工资的限制,就业量下降为 Em ;由于假设

21、农民工总量不变,a 部门被排除SD工资率W1W0Q0Q1Q2就业量图 38的农民工全部转移到未被覆盖的部门 b,此时 b 部门的供给曲线从 S1移至 S2 ,导致 b 部门的工资率下降为 Wn ,且有 EmE0=U0Un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 :1.最低工资可以使留在原部门工作的农民工受益。 2.最低工资使得未被覆盖部门农民工的工资率下降。在实际经济生活中,Mincer 所假设的 a 部门的所有农民工都会转移到 b 部门中,也就是整个农民工市场充分就业,是不成立的。失去工作的农民工可以选择进入非覆盖部门,也可以选择退出城市劳动力市场,回到农村务农。至于会做出哪一种选择,将决定于覆盖部门的

22、劳动力需求弹性、非覆盖部门的劳动力需求弹性、最低工资覆盖的范围、离职或空缺率、劳动供给弹性以及最低工资与原先均衡工资之间的差额比例。在此,我们不再进行深入探讨。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最低工资的影响是双重的,它既减少了就业量,同时也减少了非覆盖部门的工资率。2.垄断市场下的分析中国存在着巨大的农民工供给,相对于这些大量涌入城市,并且还受到城市各种管制制度制约农民工的劳动供给而言,城市厂商或企业无疑在某种程度总是处于垄断地位。因此,下面我们将从垄断市场角度,对农民工劳动力市场进行分析。买方垄断的企业对工资有决定权。根据企业是否对劳动者实行工资歧视,可以将买方垄断分为完全歧视的买方垄断(perfect

23、ly discriminating monopolization) 和无歧视的买方垄断(nondiscrimination monopolization)。工资率工资率W0WmWnW0DDSS1S2E0U0Un就业量就业量最低工资对未覆盖部门 b 的影响最低工资对覆盖部门 a 的影响Em图 4 未完全覆盖的两部门模型下最低工资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9(1)无歧视的买方垄断模型对于无歧视的买方垄断者来说,他在以较高工资雇佣新农民工的同时,必须给原有的劳动者涨工资,只要他们的技能相同。否则会影响其劳动积极性的发挥。这样,企业雇佣劳动者的边际成本就会大于平均工资成本。如图5所示,当厂商是无歧视的买方垄断

24、厂商时,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按照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企业雇佣的最佳劳动数量为Q0点,支付的工资为W0,低于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均衡就业,低于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均衡就业点Q*及工资水平W* 。如果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WW0,W*,以W1为例,那么对于劳动者来说,工资为W1时他们愿意提供的劳动供给为Q1。对于企业来说,他们的边际成本也相应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0-Q1,边际成本等于最低工资,MC,S=AC均是水平的;Q1之后,边际成本恢复到原来的边际成本曲线,成向右上方倾斜。按照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企业的均衡雇佣量为Q1 ,大于未设定最低工资法时的雇佣量Q0,增加量为(Q1

25、-Q0)。如果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WW*,W2, 以W3为例,那么对于劳动者来说,工资为W3时他们愿意提供的劳动供给为Q3。对于企业来说,他们的边际成本也相应发生变化。0-Q2段,边际成本等于最低工资,按照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企业的均衡雇佣量为Q4,此时失业量为(Q3-Q4)。如果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高于W2,则此时企业的边际成本高于边际收益,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所以一般而言,最低工资标准不会高于W2。如果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低于W0,那么企业为了获取最大利益,会以高于最低工资的W0招收农民工,也就是说企业会自发的以高于最低工资招收农民工,此时最低工资也就失去了价值。所以一般而言,最低工资

26、不会低于W0。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从理论上讲,恰当的最低工资标准应在W0至W* 之间,而不能高于W*点,否则会增加失业。如在W3点,就有(Q3-Q4 )数量的农民工失业。最好的结果是制订的最低工资标准等于w ,这时的工资和就业量与完全竞争的工资与就业量完全一致,即依靠政府的干预消除了劳动力市场上的垄断。10(2)完全歧视的买方垄断模型完全歧视的买方垄断,指企业开始雇佣的劳动者的工资水平较低,随着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和劳动力供给量的不足,企业必须支付较高的工资来吸引新的劳动者,但企业原有劳动者的工资不变,仍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此时,劳动力供给曲线与企业雇佣劳动力的边际成本线及平均工资成本线三线合一。在

27、没有最低工资情况下,企业雇佣的劳动力数量为Q *,与完全竞争情况相同,但工资较低,只有最后一个工人可以得到W*。如果实行最低工资,雇佣的边际成本线同样发生变化,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水平的最低工资,第二部分是重新回到原劳动力供给曲线。尽管均衡点仍为原来的均衡点,雇佣数量仍为Q *,但工资支付发生了变化。在最低工资之前雇佣的劳动者统一得到最低工资,之后雇佣的劳动者存在工资歧视,企业必须支付更高的工资。也就是说,在完全歧视下,最低工资增加劳动者的工资收入,但对就业没有影响。(三) 结合中国当前国情的经济理论分析-内需不足下的产能受限模型随着 08 年经济危机的到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经济

28、陷入低迷,中国出口呈现下降趋势,外需内需同时不足,不少企业不得不减产,甚至停产。与此同时,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流行业,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工资低廉,直接限制了国民收入水平,国民收入不足直接反映为商品的国内总需求不足。而金融危机给发达国家带来的巨大冲击,导致发达国家国内需求的下降,直接反映为中国出口额的下降。虽然市场还有更大的潜在产能,但是内需外需的同时不足,使这种产能难以得到发挥,劳动力市图 5 无歧视买方垄断模型下最低工资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工资率就业量MCS=ACD= MRPQ0W0W*Q*W1W2Q1Q2W3Q3Q411场无法达到均衡。在这种产能受限的条件下,最低工资制度与农

29、民工就业之间呈现何种关系,我们将通过内需不足下的产能受限模型进行分析。如图 6 所示,当国内需求与出口的总和仍然不能完全利用国内的潜在产能,出现产能制约 Y。现做出如下假设:厂商不会选择高于 Y 的产量,并且不会采用新技术或增加资本投入替代劳动力。按照假设,厂商的最佳雇佣量限定为 QY,而无法达到无产能限制下的最佳雇佣量 Q0。为获得 Q0的雇佣量,根据供给曲线 S,厂商需要支付的工资最低值为W1;而根据需求曲线 D,厂商能够承受的工资最高值为 W2。如果规定的最低工资高于W2,则厂商受限于成本无法维持 QY的雇佣量;如果规定的最低工资低于 W1,则企业为了获取最大利益,会主动提高工资至 W1

30、从而使农民工供给达到 QY,也就是此时最低工资制度失去了存在意义。而任意的最低工资标准 WW1,W2,厂商都会愿意雇佣 QY 的农民工,而农民工也都愿意提供 QY的劳动量,此时的均衡雇佣量仍为 QY。因此,任意的最低工资标准 WW1,W2,不会减少就业量(但由于供给的增加,仍然存在非自愿失业),而使得劳动者收入提高。最近,美国等国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以及在外贸方面的百般刁难,中国政府急切呼吁扩大内需。正如上文所说,内需不足、产能受限的根本原因在于国民收入的不足。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会促进农民工等廉价劳动力的平均收入水平上升,使得人口整体的边际消费倾向提高,从而促进内需,使得产能

31、制约 Y 向右平移,最终使得整体经济向着更有效更趋近于劳动力供需均衡的方向发展。相反,如果压低最低工资标准,则 Y 继续左移,劳动供给减少。劳动供给减少,人口红利效应减弱,则会加速刘易斯转折的到来。正如上文所说,若 WLW1,W2,虽然厂商雇佣量仍为 QY,但由于劳动力供给的增加,存在非自愿性失业(QL-QY),并且随着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非自愿性失业人数增加。而长久来说,最低工资促进了内需的增加,使得产能制约向右平移,使得 QY增加,从而减少失业人数。所以最低工资制度在不会降低原有就业量的同时,新增加的劳动供给由于产能限制的提高并不会出现非自愿性失业。综上所述,对农民工而言,最低工资制度不会

32、导致失业的增加,反而能够带来就业量的增加,并且带来农民工收入的提高,提高了其生活质量。从内需不足下的产能受限模型来看,最低工资制度对农民工而言是有利的。1244 最低工资制度对农民工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最低工资制度对农民工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研究方法与实证模型研究方法与实证模型与传统的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相比,面板数据可以构造和检验比以往单独使用时间或截面数据更为全面真实的行为方程。面板数据的分析,既可以使我们能够分析单个地区最低工资制度随时间变化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又可以使我们考虑到同一时点各地区最低工资不同带来的影响。所以,我们采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影响农民工就业率的因素很多,

33、除了最低工资因素之外,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农民工人均工资,人均实际 GDP 等等都会给农民工就业率带来影响。考虑到以上因素之间的多重线性关系,我们选取最低工资,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三个因素作为影响农民工失业率的因素。考虑到实际生活中这些因素的影响具有滞后性,我们将使用相应变量的一阶滞后变量进行研究。在面板数据的地域选择方面,由于中国农民工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省市,所以我们选取上述六个地区作为截面。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并结合 Bell(1995)的研究,以及我们提出以下模型:Ln(e)it=1Ln(minwage)i(t-1)+2Ln(u

34、rgap)i(t-1)+3Ln(cityunemployment)i(t-1)+i+uit (i=1,2,6;t=2003,2004,2007) 其中,e:农民工就业率(农民工总数/农民总人数) 、minwage:最低工资、urgap:城乡年平均收入差距、cityunemployment:城镇就业率。工资率就业量DSYW0Q0W2W1WLQYQL 图 6 产能受限模型下最低工资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13 4.2 数据说明数据说明 4.2.1 数据来源数据来源(1)研究数据来源自 2004-2008中国统计年鉴 、2004-2008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2004-2008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35、报 、2004-2008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04-2008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2008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2008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2008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各省市、各年份最低工资为相应省市、相应年份最低工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算数平均值;各省市、各年份最低工资标准和职工平均工资均已用相应年份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剔除;各省市、各年份农村年平均工资均已用相应年份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剔除。(3)由于我国统计年鉴中没有历年农民工就业数量的统一数据,本文根据广义的农民工的定义,各年份

36、、各省市农民工数量由该年份该省市城镇单位使用的农村劳动力年末人数加上该年份该省市乡村就业人员年末人数(排除第一产业)的总和推算得出。 4.2.2 数据汇总数据汇总表 1: 六城市农民工就业率(农民工总数/农民总人数)汇总地区20032004200520062007 北京0.7601096640.7714533830.785036110.8207819760.850559132 上海0.7521261150.7766434860.795557550.7657201460.77729644 江苏0.5451217890.5844272830.614438780.6022060240.6062966

37、29 浙江0.6216422370.6530724450.681580.6719833920.748391361 福建0.4710778250.4993141290.527614560.5280979140.556765408 广东0.4847501540.5160328020.538118170.5650598150.584560711表 2: 六城市登记失业率汇总表 3: 2003-2007 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汇总年份2003200420052006200720032004200520062007北京1.40%1.30%2.11%1.98%1.84% 上海4.90%4.50%4.40%4.

38、40%4.30% 江苏4.10%3.90%3.60%3.40%3.19% 浙江4.20%4.10%3.70%3.51%3.27% 福建4.10%4.00%4.00%3.93%3.89% 广东2.90%2.70%2.58%2.60%2.50%14CPI 指数101.2103.9101.8101.5104.8表 4: 六城市城镇与农村年平均收入差汇总20032004200520062007 北京8281.0710661.6810245.9411667.4612118 上海8213.579366.59110335.9811495.1813015.12 江苏5023.25579.2277000.775

39、8246.5849479.775 浙江7790.498378.7769577.03810897.9811885.85 福建6265.656901.857824.5648892.179694.12 广东8325.859021.09910020.0510903.4811660.46 4.3 实证结果分析实证结果分析首先为了判断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哪一种更加适合,我们使用 Eviews 进行hausman 检验。经检验 chi2(3) = (b-B)(V_b-V_B)(-1)(b-B)=124.36,probchi2=0.0000。所以我们认为固定效应模型更为适用。下面我们使用 Eviews

40、进行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回归结果如下:表 5: 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回归结果变量回归系数标准差T 值相伴概率 Probminwage-0.11960.08995262.380.012cityunemplyment0.10660.06992.710.011urgap0.24600.06193.970.001cons-1.55740.5202-2.990.009F 统计量2175.3相伴概率0.0000方程的 F 检验值为 2175.3,相伴概率为 0.0000,通过 5%的 F 检验,说明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相关程度高。同时注意到各变量的相伴概率都较低,可以通过检验,说明能够对被解释变量做出

41、很好的解释。下面对三个变量的系数进行解释。(1)最低工资的系数为-0.1196,说明最低工资制度对农民工就业具有负效应,最低工资提高 1%,农民工就业率下降 0.1066%。这结论与张五常的看法是一致的,最低工资制度会影响资源配置,导致农民工失业。(2)城市登记失业率的系数为 0.1066,说明城市失业率上升 1%,农民工就业率上升 0.1066%。也就是说城市失业人数的增加,会给农民工就业带来机会,使得农民工就业率上升,是比较符合实际的。(3)城乡收入差距的系数为 0.2460,说明城乡收入差距上升 1%,农民工就业率上升0.24%,即城乡收入扩大诱导农民工流动就业。这一结论与经典迁移理论一

42、致,巨大的城乡收入差异和城市收入预期是诱发大量农民向城市流动的主要原因之一。1555 结论与政策建议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结论结论经过对 2003-2007 年计量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我国现行的最低工资制度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具有负效应,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将降低农民工市场的就业率。我国政府通过制定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干预劳动力市场,旨在保障包括农民工在内的一弱势群体的收入与福利,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以促进社会和谐。但是,却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导致在大部分农民工的福利增加的同时,一部分农民工失去原有的工作岗位,享受不到最低工资制度带来的福利,只能另寻出路或返乡务农,造成了一定的社会问题。

43、在上文中,我们通过研究结合内需不足下的产能受限模型认为最低工资制度并不会带来失业,反而能够增加就业量。但是实证结果却证明最低工资制度会带来失业的增加。最低工资制度为什么不能按照产能受限模型所设想的增加就业?最低工资制度是不是必然造成农民工就业率的下降?下面我们将进一步分析。2003-2007 年虽然外需不断增长,但是内需不足的国情不可忽视,内需与外需的总和较大,却仍不足以充分发挥社会劳动力潜力,产能受限依旧存在。在产能受限模型中,虽然农民工的收入水平提高了,但是受中华民族注重节约、偏好储蓄的传统保守思想的影响,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并没有按照预期的幅度提高,内需依旧不足,产能制约 Y 并没有向右进

44、行平移,因此劳动力市场没有按预期向均衡方向发展,因而最低工资制度的提高导致就业下降。而 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对我国的外需造成了重大不利影响,内需不足的问题更加凸显,产能受限左移,必然带来农民工失业率大幅度的下降。综上所述,最低工资制度并不是造成农民工就业率下降的本质原因,本质原因在于以广大农村为代表的内需不足。 5.2 政策建议政策建议(一)政府应该致力于扩大广大农村的需求。随着最低工资的提高,农民工收入提高,只有满足农村内需扩大这一条件,边际消费倾向才能得以提高,产能制约 Y 才能得以右移,进而抑制失业的发生,最终导致就业增加。所以通过扩大农村内需这一措施, 03 年-07年出现的最低

45、工资制度在保障农民工权益的同时却造成农民工就业下降这一矛盾能够得以有效解决。2009 年 2 月 1 日起全面实施的家电下乡政策,有力的扩大了农村内需。据商务部和财政部估计,2008 年财政补贴家电下乡资金达到 104 亿元,累计拉动消费 9200 亿元。在此基础之上,政府应该进一步地大力推进扩大农村内需政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16会,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收入分配体系,保障农民工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必须坚持最低工资制度。而有效的实施最低工资制度,必须以扩大农村内需作为保障。(二)政府应致力于农民工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农民工专业技能不足,受教育水平低,面临我国正在进行的产业结构

46、升级将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我国政府应该在原有的社会保障基础之上加大力度推进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减少涉及农民工就业、培训的收费项目,规范收费行为,逐步深入针对农民工的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工作,以增强农民工专业技能、扩大农民工就业面。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马方方,王少国,中国经济概论2 张五常,最低工资种祸根. 张五常博客专栏 Z,2004.3 罗小兰,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农民工就业效应分析对全国、地区及行业的实证研究J. 财经研究.(11),2007.4 罗小兰,我国劳动力市场买方垄断条件下最低工资就业效应分析J. 财贸研究.(4),2007.5 蔡昉, 都阳, 王美艳,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发育M. 商

47、务印书馆,2005.6 韩兆州、魏章进,我国最低工资标实证研究J. 统计研究.(1),2006.7 孙立平,链条开始断裂N. 经济观察报,2004.8 梁爱玲,最低工资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当代经济.(10),2008.9 杨河清,劳动经济学. 第一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0 Dornbusch,Fischer, Startz 宏观经济学. 第十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1Pindyck,Rubinfeld,微观经济学. 第六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2 张潇晗,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 复旦大学, 2009.13 李晓芳,最低工资制度对我国农民工就业的影响研究

48、. 湖南大学,2006.14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4. 中国统计出版社.15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5. 中国统计出版社.16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 中国统计出版社.17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 中国统计出版社.18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 中国统计出版社.19 Campell M,,Staley B,David M,Contemporary Labor Economics. McGraw-Hill,2004.1720 Jascob Mincer,Unemployment Effect of Minimum Wages,Jour

49、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1 Charles B,Curtis G,Andrew K,The Effect of Minimum Wage on Employment and Unemployment : a Survey. NBER Working Paper # 846,1982.22 Linda B, The Impact of Minimum Wages in Mexico and Colombia,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1514,1997.23 George B,Richard F,Immigration and the Work Force,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24 Jeffrey W,Introductory Econometrics. A Modern Ap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