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提要.pdf

上传人:88****9 文档编号:18466 上传时间:2018-04-18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722.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提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论文提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文提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提要.pdf(2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第七届 21 世纪的公共管理:机遇与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 主题 : 公共治理水平提高:挑战与回应 分类议题第八:经济不景气下的社会福利挑战 澳门 的 经济低迷与社保改革 Social Security Reform in Macao during the Economy Recession 程惕洁 博士 TJ Cheng PhD 澳门大学退休教授 Professor Retired from the University of Macau 电邮: 电话: 609-619-1542 (美国手机) 论文提要 (中文 460 字) 本文通过简介美国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与框架,对比澳门现行

2、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现状,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文章认为:澳门在目前经济不景气之下,应该抓住机遇,及时改革优化社保制度,使其可持续发展,真正发挥“贫有所养,老有所依;安定社会,积谷防饥”的社会减震器作用。也就是通过厘清概念,对比现状,发现问题,最终探讨解决路径和具体方法。 主要章节结构如下: 前言 - 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联系与区别,以美国为例; 第一章 - 澳门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主要症结; 第二章 -社会保障改革的突破点何在? 第三章 - 适时制定新社保法,全面改革社保金制度; 第四章 - 政府、社会和个人的三位一体结构。结论 - 变危机为契机,抓住社保改革的历史机遇。 本文预期结论:在经济快

3、速成长阶段,澳门社会财富迅速积累,收入和物价持续上涨,民众乐观有余,警惕不足,从而忽略了可能出现的经济停滞与下降。现在危机来临,由于特区政府未雨绸缪,有必要储备,加之朝野双方有紧迫感,因此,社保改革时机已经成熟。 关键词: 澳门,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经济危机,体制改革 2 Thesis Abstracts (English words: 307) Based on introduction to the basic concept, and framework, of social welfare and social security in USA, this paper will do c

4、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urrent social welfare and social security in Macao, pointing out its major problems. According to this paper: Under the current economic recession, Macao should seize the opportunity, in a timely manner, to reform and optimize its social security

5、system, making it more sustainable for development, enabling it to play a role of social shock absorber, as described by Chinese saying: “for the poor to survive, elderly to relay on, by saving grain for famine, and making society stabilized”. In short, by clarifying concepts, comparing the status q

6、uo, and identifying problems, this paper finally tries to discuss feasible scheme to solve the problems. The main structure of the paper is arranged as following: Preface - The relation and distinction between social welfare and social security, in USA, for example; Chapter No.1- Main problems in Ma

7、caos Social Welfare and Social Security systems; Chapter No.2- Whats the Major Point of Breakthrough to Reform Macaos Social Security ? Chapter No.3- Timely Revise Macaos Social Security Law, and Comprehensively Reform its Social Security Structure; Chapter No.4- The Trinity of Government, Society a

8、nd Individuals. Conclusions- Change the Crisis as an Opportunity by Seizing the Right Time for Macaos Social Security Restructuring. The expected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will be: During the rapid economic growth period, in which, Macaos social wealth was quickly accumulated, with both income and pr

9、ices rapidly increased, the Macao people were more optimistic, and lack of vigilance, therefore, have ignored the possible economic stagnation, and even decline. However, due to the preparation and fiscal reserves of the government, coupled with the sense of crisis and the sense of urgency of the so

10、ciety, now the time of social security reform is ripe. Key Words: Macao, social benefits, social security, economic crisis, structural reform - (全文初稿) 澳门经济低迷与社保改革 Social Security Reform in Macao during the Economy Recession 程惕洁 博士 TJ Cheng PhD 前言: 社会福利 与人性 善恶 说到社会救济、社会福利跟社会保障这三个概念,它们之间有许多共同点,那就是人与人之

11、间的同情与关怀 :“一人有难,八方支援”。也可以 说,是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3 人 (弱势 群体 )的关怀照顾。至于为什么需要这种照顾, 为什么能 得到 照顾, 应该说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如果追 根 溯 源, 最终 还 得 说到人 格 的两重性, 源自 人性恶与人性善的 “完美结合” 。 一方面,人有生存竞争的内在 冲动 , 争强好斗,优胜劣汰,从此衍生出仇恨、嫉妒、与残酷无情等恶的一面。假如 没有竞争动力,也就没有 创造发明 与经济发展 。 但 竞争 结果 ,也 导致了 生存状态的 不平等,穷 与 富,有 与 弱,幸运 与 不幸 ,等等 。 无论 文明 程度 多高,生产力如何发达

12、, 幸运儿总是少数,多数马马虎虎,还 有部分弱势群体,需要 别人的 关怀帮助。 另外 ,强弱与穷富, 成功与失败, 都是相对概念 。天灾人祸,意外事故,随时可能降临到任何人头上,所以,帮人也是帮己。 那么,既然竞争参 酷 无情(甚至是充满仇恨),为什么还 会 有社会关怀?这又得从人性当中 的 善来解释。人类毕竟不同于兽类,人 原本就 是 群 居 动物,离开群体无法生存。从原始群居的蒙昧状态,到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 只要不被邪门歪道鬼迷心窍,把原本纯真扭曲变形,同情和怜悯 本是与生俱来的 ,比如儿童天然同情弱小动物,害怕看 到 流血与死亡等等,就是人 性的 自然流露。而 冷血杀手、见死不救、幸灾

13、乐祸等 恶行 ,都是人性扭曲 与社会变态 的结果。 伟大领袖不是说过 ,“ 世界上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吗”?其实,人类的同情心, 许多时候都是无缘无故, 与生俱来, 不求回报 的。佛祖“普济众生”与耶稣“兼爱世人”的 谆谆 教诲, 当然有助于 提升 “善” 的 自觉 高度 。 但 即使没有宗教 熏陶 ,人性善 的一面 也 难 抹杀。 明白了这些浅显道理之后,我们再回顾历史,看看社会福利观念,在中西两种文 化文化形态中的演变过程。 第一章:社会福利 观 的 历史 演变 中西比较 为避免语义混乱和自相矛盾, 我们需要 首先定义三个经常使用、互相交叉 ,又 容易混淆的概念:那就是 社会救济 , 社会福

14、利 ,和 社会保障 。 许 多人往往把这三个东西统称为“社会福利 ” ,说明它们有某些共同之处 。其实 如果深究 ,无论 是 执行 的 主体,还是接受的客体而言,这三样东西虽然外延部分有重叠,但关注的重点 其实 不同,服务的程度 也有 差 别, 在 社会 生活中功能 不 尽相 同。 为了分析方便,我 想 给 社会福利的三种形态 ( 或阶段 ) , 尝试 做 如下 定义。 1,社会救济( 也叫社会支援,公共援助等, Social Support, or Public Aid): 部分社会成员,因贫穷、疾病、灾难等原因发生紧急需要的时候,政府和社会4 (包括组织与个人) 对之实施有针对性的救助措施

15、,使之度过难关,恢复正常生活。 救助范围一般较小,时间较短, 救助方式包括金钱、物资 或其它服务方式 。 属于社会福利的初级阶段(或原始形态)。 社会救济 ,源远流长 , 跟人类社会的形成 过程 一样古老。有文字可查的记录,在中国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夏、商、周时代 。 周礼 地官司徒中 提出 的 六条 “ 保息 (保证修养生息之意) ” 政策,可能是中国最早 有文字可查 的社会福利政策。 其中写道 “ 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 ” 这六条政策 中 , 除第六条是对富人 “ 适度 征税 ” 之外,其余五条 (抚育儿童,奉养老人, 赈济穷人,抚恤

16、赤贫,照顾病患) 都是主张社会救济 。其后,从春秋战国到秦皇汉武,从隋唐五代到宋元明清,历代王朝都有规模不等的社会救济措施,有的甚至扩展到生老病死的人生各个阶段 1。 在西方,罗马帝国奥古斯特大帝 曾经 对穷人开仓放粮 。 从 14 世纪到 16 世纪 , 英国 曾经用 贫穷法案惩罚 无家可归者 。 到 16 世纪中叶 , 开始为流浪汉提供食宿和医疗 服务 ,并训练他们的劳动技能 。 到 17、 18 世纪,更组织他们 参加 生产 劳动 , 以避免对政府救济的过度依赖 。美国的 早期 社会救济,主要由教会组织和慈善机构承担, 例如1872 年由麦克奥里夫妇( Jerry and Maria M

17、cAuley) 在纽约市建立的第一个流浪者救援组织( the New York City Rescue Mission)。 从 1933 年大萧条开始,美国各地出现众多贫民窟,酗酒和犯罪问题日趋严重, 于是, 社会救济成为罗斯福新政的一部分 2。当然 ,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社会救济的主要目的 , 是 针对局部地区少数民众的临时 性 人道救援, 以便减少灾难后果,维护社会稳定。因此,社会救援无法替代范围更广 、形态更高、组织更完善 的社会福利政策。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 之处 , 是中国的特色。 中国历代王朝的史料记载,基本依赖 朝廷的记录,缺乏民间资料 可查 。 不过 能看出, 中国的 寺庙和其它

18、慈善机构, 在社会救济方面的作用, 远没有西方社会的宗教组织那样 普遍而 重要 , 后者往往 能调动 更多 的人力物力 ,从事社会救济工作。只有 中国的 乡村宗族是个例外 ,由于 朝廷势力 不到 到县城 以下 , 所以村庄与 乡 镇 基本 依赖 自治 。因此, 宗族势力庞大, 族长和乡绅的社会动员能力较强, 族产和公田 (在南方比例较高 ,达到农田总数的二到四成 ) 能 发挥 更大 的社会救济 作用。 相对而言,朝廷和官府的社会救济 反倒不那么重要。另外 , 官家 往往“口惠而实不至”,宣传作用大于实际作用,类似于当今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 。 因此, 有学者批评说: 1 转引自 “ 中

19、国古代福利救济制度及其精神 ”,载孔子网 2007-05-20 21:47:00 作者 :史永锋 , 来源 : http:/www.chinakongzi.org/zzbj/fj/lzxd/200705/t20070520_2165533.htm。 2 详见维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omelessness#Modern 对“ 无家可归 ”条目的解释 。 5 国家并没有把弱势群体的福利和救济问题当作社会问题来解决, . 只是当成一个 “ 为民父母行政 ” 格局下的 “ 安抚子民 ” 、 “ 哺育百姓 ” 的行政问题,或当成一种放大了的 “ 家政 ” 问

20、题;国家或君主不用社会观念去分析和观察弱势群体和贫困化问题,他们心目中有家族无社会、有国家无社会。在解决扶贫助困问题时,也没有采取整体解决社会问题的构思,没有从社会的共同生存机制、公平机制和自我完善机制、收入再分配机制的建立和健全的角度去考虑救济问题。另一方面,没有社会力量参与,也不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3。 2,社会福利( 也叫公共福利, Social Welfare): 社会成员正常经济收入之外的 ,由国家法律或其它社会契约明确规定的一切 社会性福利待遇 ,都属于社会福利的范畴 。 所谓社会性,是指 全体 社会成员 ,只要符合 规定的 条件, 都可以享受 的 普遍权利 , 而 不是供个别人专有

21、的特权 。这些福利待遇可以包括各种形式,例如带薪假期,公费医疗,住房补贴,失业补贴,低收入补贴,免费教育,退休金 等等。其中,有些福利全民有份,比方适龄儿童免费进公立学校(从小学到高中),免费乘校车、 费用 减免的学校午餐;新生儿免费医疗和营养服务等。 有些 种类的福利,则主要为低收入人口量身打造,其目的,是减少贫富差距,维护社会和谐 ,特别为 穷人子女创造 某种 “起点公平” 。 与上面介绍的 社会救济相比,社会福利 有更 明显 的制度性 ,往往以国家为主 角 ,但企业和社会组织也 发挥 重要 作用 。一方面, 雇主跟雇员,都要为福利政策支付费用,“羊毛出在羊身上” ; 另 方面 ,社会组织

22、奔走呼号,制造舆论, 推动 立法 ,等等 。 在西欧等国,还 出现了 所谓 “福利 国家 ”,也就是国家开支的大部分用于社会福利, 服务种类多, 涵盖范围广。从历史发展看,社会福利并非古已有之,而是工业化时代 劳、资与国家三方互动的产物。 也可以说,是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到较高程度以后的新生事物。 由于发源于西方的 早期 社会福利 政策(例如 8 小时工作制 , 48 小时工作周,演变成现在的 40 小时工作周 等等 )对全球具有示范效应,也有 吸引人才, 争夺人力资源的竞争 作用 ,所以 ,以法律为保障的 社会福利政策 , 不胫而走, 在战后向全球各国 迅速 推广。 工薪收入之外的各项社会

23、福利, 虽然具有人道意义,尊重人权,决非单纯的经济含义,但是,从根 本 讲 (或者说到底)都可以用金钱换算 出来,因为在许多服务已 经 商品化的今天,没有什么是金钱买不来的( 或许 只有 自由和爱情 除 外 ? ) 。比方说,美国政府对低收入家庭的住房补贴 ( 在加州俗称“第八条款 Section 8” ) ,由县政府的房屋办负责执3 http:/www.chinakongzi.org/zzbj/fj/lzxd/200705/t20070520_2165533.htm, 史永锋 : “中国古代福利救济制度及其精神” ,来源:中国孔子网。 6 行。计算方法是根据家庭人口数、总收入、当地中等房租和

24、水电气价格水平等因素,综合计算来确定。比方全家 4 口人,两室一厅住房 的中等月租为 1500 元,家庭月收入为 3000元。那么,租金支出占收入一半。这家人就有资格申请 “ 第 八条款”的房租补贴。条款规定,住房租金的支出,不得超过月收入的三分之一(这家的标准是 3000 元的三分之一=1000 元)。因此,政府就补贴 500 元 /月,直接把补贴打到房东的账户上。 假如收入没增加,但房租上涨(比方)到 1800 元,则政府补贴相应上涨到 800 元。反之,如果房租没涨,但月收入增加了,那么,住房补贴也相应下降。在我们住的 Concord 这个湾区城市,已经 享受第八条款补助的人口比例,大约

25、在百分之八左右 ,另有大约百分之二也符合补助条件,正在排队等候 。 因为政府财政困难,据说轮候期需要两三年 4。 再看医疗补助, 据美国政府医疗补助网介绍,一口之家的年收入低于 16,243 美元,或者四口之家的年收入低于 33,465 美元(相 当 于低收入者 的 医疗保障线),就有资格获得政府医疗补助卡 (在纽约州叫 Medicaid,在加州叫 Medical) 5。这种卡基本不交月费,或者月费低 到只有象征性意义 (也按收入水平计算), 但 可以享受跟医疗保险卡基本相同的服务。因为我跟老伴收入高于那个水平,所以我们两人 每 月大约要缴纳 500 美元的医疗保险费, 也就是全年医保开支 6

26、000 美元 。假如我们的收入也低于那个线,我们每年就可以省下那六千美元医疗开支费。因此,在美国最富的人和最穷的人,日子都比较好过。虽然富人纳税也多,但按照收入比例 算 ,他们其实 税负 较轻。因为有钱,也不需要享受什么 政府的 福利待遇。最困难的其实是中等收入者(中产阶级),缴纳的费用 相对 最多,享受的福利 相对 最少。 说来有趣,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 号称 “工人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曾经 对工人阶级 提供 过 全球最好的社会福利, 即 “从摇篮到坟墓” 无所不包 的一条龙服务 , 包括 免费住房 、 水电暖供应 、带薪产假、 公费医疗等等 。可惜 的是,计划经济毕竟 竞争不过市场

27、经济 ,无法 长期 支撑 社会福利 。 最后, “社会主义福利”,最终沦为凭票供应 。 而 西方国家 获得 竞争优势,在劳工阶级的抗争 与民主政府的协调之下 ,也逐渐提 高 各项社会福利, 服务水平 大幅领先。有些富裕国家还率先进入“福利国家”行 列 ,成为全球劳工向往的 移民 目的地 。如今全球劳工流动(包括部分难民潮),基本 方向 是 “人往高处走”, 穷国向富国流动 , 跟殖民地时代的“富国往穷国流”正好相反。 4 该信息来自我对县政府社会福利部一位官员的采访。 5 请参见 http:/ 7 3,社会保障( Social Security) ,以美国为例 : 发达的西方工业化国家,都有程

28、度不等的社会保障制度。因为有亲身体会,所以 还是 以美国的制度为例 说明 。按照维基百科介绍, 社会保障制度起源于罗斯福总统于 1935 年签署的社会保障法 ,专门解决老年人、幸存者、以及残障人士的收入 保障 问题,以立法形式强制执行。经过 历史发展演变,如今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包括了所有工薪收入者和他们的家属,也包括从来没有薪水和 其它 退休收入的老年贫困人口。使相当比例的弱势群体 , 能维持一个有尊严的生活水平 和医疗保障 。 从性质上说,社会保障也是一种社会福利, 属于 特殊的 、 更高形态 的 社会福利 。 当然,不同国 家的社会保障制度,都有各自特点,不会千篇一律;另外,随着历史发展,社

29、会保障制度还会继续发展完善。尽管媒体常有分析预测,说美国的社保制度现在入不敷出,寅吃卯粮, 危机重重, 难免 要崩溃。但多数选民还是信任政府有改革能力,不会听任这一重要社会体制的土崩瓦解。因为,在越来越多退休老人基本依靠社保金维生的情况下,不管谁上台 执政 ,都无法承受社保制度垮台所造成的 社会震 荡。 概括说来, 与 上面 介绍 过的 普通 社会 救济和 福利 相比 , 社保制度 有以下 三个 重大 特点 : 第一,它是一种法律强制,无论雇主还是雇员, 都必须参加, 没有选择自由 。 无论受雇于人,还是自谋职业,只要有薪水收入,就必须先有“ 社会保障卡”(简称“社保卡”,或者“社安卡”),获

30、得一个 9 位数字组成的社安号码(比如: 099-90-4698)。这个号码终生不变,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比方说,没有社安号, 你无法拿到工资、无法在银行开账户,无法申请房屋贷款,甚至无法申请驾照,等等。 第二,任何劳动收入 (投资收入例外) ,都须按比例向联邦政府交纳社保税,也就是社安供款。 雇主缴纳薪水的 6.2%,雇员也从薪水减扣 6.2%,合计占工资总额的12.4%。如果是个体户(自己给自己发薪水),也要按照薪水收入的 12.4%缴纳。这个12.4%的比例 , 上有封顶, 有个 $118,500 的限制范围。也就是说,年薪收入 不 超过$118,500 者 , 要按上述比例缴纳。而

31、高于 $118,500 者,高出部分不再缴纳。 第三 ,还有医疗保障供款 规定 , 也按薪水的百分比供款, 雇主出 1.45%,雇员出1.45%,合计 2.9%, 个体户全由自己缴纳, 没有收入 的 高低限制 6。 必须说明的是,这部分医保供款,主要是准备供雇员将来退休以后享受政府定期给予的医疗补助(也叫医疗照顾 Medicare ),或者退休 以前因病致残的医疗开支,而不是在工作期间的医疗支出 ,也不是因工致残的医疗费用 。 从性质上说,由政府负责的医疗照顾,目的在于照顾老人和残6 以上数据引自美国政府的社保网 https:/www.ssa.gov/oact/cola/examplemax.

32、html。 8 障人士 ( 实际上是 老弱病残医疗照顾) ,属于社会社会保险制度的一部分。而 工作期间的正常 医疗 服务 , 则 是由 雇主和雇员联合购买的商业 医疗保险 负责,性质上更接近商业行为 。 普通人的 医疗保险供款,需要由雇员和雇主共同负担。不同的医疗保险有不同的收费标准和服务等级标准, 一分钱一分货。 一般而言,大公司和政府机构, 对雇员(及其家属) 提供的医疗保险服务等级比较高 , 而小公司提供的医疗保险质量就比较差。 此处也许有必要对保险业做一点深度探讨,因为在我看来,广义的保险业,其实一身兼有双重职能,一方面是普通商业性的避险功能,另一方面, 从 某种程度 上说,也有 某种

33、 社会福利,甚至某种 社会保障的功能 在内 。 假如雇主和雇员的财力受限,难以承受市场上的商业医疗险,按照奥巴马的医疗改革新政(虽然饱受共和党批评),政府要强制企业与个人参加“奥巴马医疗保险”,政府多补点,企业少出点,个人象征性出一点,职工和家属也能享受医疗服务,在加州叫MediCal(加州医疗照顾),上文已有介绍,不再重复。 记得在计划经济年代,中国保险业几乎被 彻 底取 消,仅仅剩下国际贸易中的运输险一小块,因为外贸合同中没有这一项就无法签约,所以勉强保留下来。至于国内经济与社会活动, 就 看不到保险业的影子。不仅没有医疗险,甚至连汽车险也没有。当时 的“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 还 全盘否

34、定保险业的正面社会功能, 把保险业抹黑成资本主义金融欺诈,“ 跟社会主义共有经济从性质上是对立的 ” 。比方说,我家所在的呼和浩特运输公司大院,每天 有 500 多辆带拖斗的解放牌卡车 跑 货 运 , 300 多辆大巴跑客运, 居然没有汽车险。一遇交通事故 ,经理就得去出事地点 坐镇 理赔,医药、丧葬 、 家属 抚恤 等等,都得由公司财务开 销。公司是国营,利润交国家,开支当然也由国家掏,赔偿标准 靠 讨价还价 。 扯皮费时, 头痛不已,必须设个专职 副总经理, 三天两头处理事故善后。 当然,改革开放之后,医疗险、汽车险、航空险和人寿险等等,都逐渐恢复,但 基本还是国营垄断,缺乏必要的竞争和

35、有效的 监管。 不知何故, 直到如今,在澳门和中国内地, 尚 没有看到业主 被强制 购买劳工险 。 每当看到澳门和内地民工因为欠薪而示威抗议的消息 (“有汗出,哞粮出”) , 我 都纳闷:为什么在西方国家如此重要的保险 种类 ,中国内地和特区政府,就没有考虑 学习 推 广 ? 我自己曾在美国经历过两次工作转换,对这 个保险 的重要性 有直接 体会 。老工作合同期满,而新工作尚未 找到的时候,失业者就可到州政府的劳工部领取失业保险金,金额 大约 相当于薪水的百分之八十,可以连续领取半年 。2008 年金融危机 之 后,奥巴马总统曾经用行政命令,把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时间延长到一年。 2013 年经济

36、 开始 复苏,又恢复到原来规定的 6 个月。劳工险不仅支付失业补助,而且支付工伤期间的生活费。如果企业破产, 老板潜逃, 拖欠的薪资,当然也由劳工险支付。9 因为这个险涉及的人员广,对职工和家属的切身利益十分重要,所以,政府直接介入, 由劳工 局 的失业 福利部专门受理。 保险业的 本 质是什么?就是购买一种躲避或降低风险的机会 。万一有幸或者不幸“中彩”, 能 获得 相当数量的 赔付, 其资金 来源 , 当然 是 掏 那些没“中彩”的人 腰包 。它其实跟购买彩票 有 相似 之处 。有人统计过买彩票的中彩率与买航空险的 获赔 率,据说机率相同 ,都是几百万分之一 ,所不同的 , 仅仅是一个想

37、“ 中 ” ,另一个不想 “ 中 ” 而已。 如果说,“互助合作” 本质上包含 社会主义 性质 ,那么,保险业所体现的,也是一种“互助合作”, 也 包含某种社会主义性质。比方说汽车险,或者医疗险,事故当事人或者病患所获得的赔付,都来自于那些没出事故 、 没生病的 保险购买者 的腰包 ,不是互助是什么? 从幸运和机会的角度看,有些 保险 (例如航空险)的确带有 某种 投 机( 或赌博 ) 色彩,跟 整体的 国计民生关系不大,所以属于商业金融活动,多数由私企经营。彩票 行业 因为利润太大, 有 作弊 风险 ,因此,政府介入较多,监管较严,甚至直接由政府经营(例如美国 各州的乐透奖 ,中国的体彩和福

38、彩等 )。而另一些保险,例如汽险、医 险 和房屋险等等,虽然也由私企经营, 许可竞争对比, 但政府监管力度很大。还有 些险种,比方上面提到的劳工险,则完全 由 州政府劳工局直接管理 ,有政府信用担保的因素 。另外,劳工险购买属于强制性, 全部 由雇主出资,属于企业经营的必要成本之一。雇主如果不购买劳工险,政府 就 拒发 营养执照, 不能合法开工, 就像驾车 人 不买汽车险,就不能合法 购 车,不能申请牌照 ,道理相同。 第二章:美国社保制度的优缺点与未来前景 社保制度的基本运作要点如下: 就业人 员 按薪水比例自动向政府缴纳社保税, 供款一年,可获得 4个社保积分 ,连续供款十年,共得 40分

39、,到 65岁的退休年龄( 现在提高到 67岁 。 特殊情况可早退,继续工作可晚退 ) 之后 ,即可 定期 享受 社保 金 返还 。 返还 金额 的 多少,根据 累计 供款数量 而定 。下表可简单说明: 10 表一: 美国社保金发放 举例 退休 年份(元月) 退休 年龄 62 岁 退休年龄 65 岁 退休年龄 70 岁 指 均 月薪 7 月返还 指均 月薪 月返还 指均 月薪 月返还 62 岁 2016 65 岁 2016 70 岁 2016 1987 $2,205 $666 $1,435 $2,009 $789 $1,699 $1,725 $1,056 $2,275 1996 $3,657 $

40、1,006 $1,568 $3,402 $1,248 $1,946 $3,012 $1,501 $2,339 2006 $6,515 $1,530 $1,861 $6,058 $1,961 $2,385 $5,072 $2,420 $2,943 2016 $9,431 $2,102 $2,102 $8,782 $2,491 $2,491 $8,090 $3,576 $3,576 资料来源: https:/www.ssa.gov/oact/cola/examplemax.html 1,相对公平与“劫富济贫” 上表 是美国社保网一个表格的简化 , 能看出不同收入水平的人,在不同年龄退休,在 不同时

41、间 开始 领取社保金的大体 数量 。先看 一 个较低薪水的人(第一行左上角), 假如1987年元月份 ( 62岁) 退休,指数化平均月薪为 2,205元 。假如他当年 就开始领取社保金 ,那么,他可以拿到 666 元 /月,相当于 他 薪水的 30%。假如他当时不领,让供款继续滚存, 到 2016年才开始领取,那么,他可以领到 1,435/月,相当于他当年月薪的 65%。 再看一个高薪收入者(最后一行右下角), 指数化平均月薪为 8,090 元 (年薪近10万) 。假如他 2016年元月退休,年龄 70岁,立刻申请领取社保金,他领取的数量是3,576元 /月,相当于他薪水比例的 44%。 换句

42、话说,虽然高低收入者原来的薪水差距差有四倍,但退休后社保金领取数量的差距,只有三倍 。这或许能说明社保制度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劫富济贫”的收入再分配功能。 2, 照顾配偶与残障人士 社保金只是退休福利收入的一种形式 。 对于多数中低收入者,它往往也是主要的收入形式。 另外,还有 许多职工, 享受其退休 机构给予的 其它 退休福利(例如 401K之类 ,下文另叙 ),或者 个人拥有 其它投资收入 (房产升值、保本储蓄、人寿险等等) 。 加到一起 的总收入, 可以 接近(甚至 超过 ) 退休前收入的一半 左右 ,基本能保证生活水平不会 明显 降低。 据 洛杉矶一位社保局官员说,按照计算公式,只要按

43、时退休, 无论从前供款有多高, 社保金的最高上限不 得 超过 2900元。之所以有人拿到三千出头,是因为延期领取,7 指均月薪 ,即指数化平均月薪,也就是去除通胀因素后的平均月薪。 11 继续滚存的结果 8。据 我观察, 能 拿 3500元以上 高 额 社保金的人数非常之少。多数退休老人,每月能拿一两千元。如果有配偶, 即使 从来没工作过,也可以拿 (他或她)社保金的一半,加到一起,也能有 说得过去的 体面养老生活。 至于低收入的老人 (包括残障人士) ,假如他(她)们供款年代不够,或者供款数量很少, 按上面公式计算下来,社保金每月不足 $1000/月者 , 甚至从来没有工作过 的 人 ,是不

44、是社保金就跟他们 完全 无缘呢?也不是。专门 针对这批人, 社保金 开辟了另外一项补助 类别 ,叫 SSI( Supplemental Security Income) ,发放标准是单身 $733/月,夫妇俩人$1,100/月。对于残障人士的发放标准,是一般残障 $1,090/月,盲人则是 $1,820/月 9。 3,最穷人口也免于饥饿 这些 低收入 人 士, 除了上面的现金补贴之外,往往也同时拥有免费医疗卡, 低收入住房补贴 (例如加州 “ 第八条款 ” ) ,以及 每月 固定的食品卷( Food Stamp 食品 代金券,或借记卡),可在超市购买除烟酒之外的所有食品。其发放标准,可以参考下

45、表: 表二: 麻州政府规定的食品券补贴标准(非老年非残障人士) 家庭人口数 全家月收入上限 (美元) 每月食品券数量(美元) 1 $1,265 $194 2 $1,705 $357 3 $2,144 $511 4 $2,584 $649 5 $3,024 $771 资料来源: http:/www.masslegalhelp.org/income-benefits/no-children-fs-chart 也许有人问:这些食品补贴费用,够一家人吃饭吗? 据我调查, 如果按正常人的消费标准,根本吃不完。假如天天吃海参鲍鱼 龙虾 (如果不怕营养过剩的话) 那当然 不够 。但 如果按医生建议的健康营养

46、标准( 粮食 、肉蛋奶、 海鲜、 蔬菜 、 水果 科学搭配),一家四口(两夫妇两小孩),每月有三四百美元足够。而政府的食品券给 600多元 。 所以,有8 由于 政府鼓励继续滚存,所以 增长率远远高于一般投资回报,大约在 7%到 8%之间。这位资深官员虽然同意接受我当面采访,但鉴于规章制度,不便透露姓名,因为真名实姓接受采访,必须经过十分繁琐的申批程序。 9 此处 数据引自维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upplemental_Security_Income。 12 些穷人就把 多余 食品券偷偷打折,卖给超市,换取现金,再去买烟酒或毒品。为了堵塞这个漏洞,

47、现在已经把纸印的食品券换成了食品卡,在超市刷卡时,要跟 带照片的 身份证配合使用 , 违法者要 冒 制裁 风险 。 除了政府的食品券福利,还有宗教和慈善团体的“食品银行”做补充。也就是动员商家和民众,捐助食品,定期发放。除稀缺食品(新鲜蔬菜和 禽蛋肉之类 )需要凭证领取之外, 由各商场捐赠的 面包和罐头 之类则 随便拿。因为属于社保体制之外 的社会 救济范围 ,因此不再细说。 这里有必要说说美国的“无家可归者”和“饿着肚子上床”的说法。“无家可归者”是美国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几乎每个大中城市都有。 市中心最多,边远的小村镇几乎没有。据结束 无家可归全国联合会介绍, 2014年全美无家可归者总数

48、578,424 人 10,比2013年下降 2.3%, 约 占全国总人口的 2%。其中,大约有 15%( 83,170人)属于“长期无家可归者”, 约 占全国人口的 0.3%。 如果仔细分析这些长期无家可归者,我们可以发现几个特点:第一,这些人基本都是年轻力壮者,许多还是复原军人。其中绝对没有老弱病残者,因为上面已经分析过,老弱病残都有不同的社会福利项目照顾他们。第二,更没有孕妇和儿童,因为政府和社会团体,不许可儿童流落街头。如果父母家庭无力负担儿童抚养,政府就会强制接管,让所有儿童都受到照顾和公平教育机会。第三,即使身强力壮的流浪汉,也并非没有吃住的地方,政府和 教会的接待站( Shelter,也叫收容所、庇护所等)免费提供吃住,绝对不让 他们 冻饿而死。但这些人往往因为精神原因(不愿意被人管理,嫌缺乏自由),拒绝在接待站吃住。纽约市警察曾经强制无家可归者入住接待站,结果被流浪团体告上法庭,最后,流浪者胜诉,警察败诉。法官的判词说:“ 为流浪者提供合格的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