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设计中仪表检测与控制选型设计技术规范.wps

上传人:阿宝 文档编号:1834539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WPS 页数:72 大小: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电气设计中仪表检测与控制选型设计技术规范.wps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建筑电气设计中仪表检测与控制选型设计技术规范.wps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电气设计中仪表检测与控制选型设计技术规范.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电气设计中仪表检测与控制选型设计技术规范.wps(7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筑电气设计中仪表检测与控制选型设计技术规范第一节 一般规定10.1.1 本章适用于建筑电气设计中常用检测与控制(调节)仪表的选型、安装及系统设计。10.1.2 检测与控制系统设计,应在满足生产、安全,节能和经济运行的前提下,尽量做到使系统简单、 可靠、 便于维修和运行管理。 在有一定经济效益的情况下,可积极慎重地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10.1.3 检测与控制(调节)仪表应尽量采用标准系列产品,做到设备落实。10.1.4 对分期建设工程,要通盘考虑设计标准。仪表室的安排和设备选型等要注意整体一致性。10.1.5 检测仪表及自动调节装置的电源或气源的可靠性应与工艺设备的要求一致。10.1.6 检测

2、仪表应符合被测参数的要求,应能承受所测介质在额定工况下的压力和温度。10.1.7 检测和调节系统仪表的精度等级应根据工艺参数要求按经济实用的原则确定。10.1.8 控制盘调节仪表宜以电动单元组合式为主;现场调节仪表宜选基地式仪表。13.2.8 冷藏门、 地坪等防冻用的电热线应采用 36伏及以下的电压供电,以保证人身安全。 如电热线耐压和绝缘性能良好且有护套层时,可用220 伏交流电压供电。电热线严禁穿过隔热层。13.2.9 库房照明光源宜采用白炽灯,其照度为1020 勒克斯。 灯具安装位置应避开顶部排管。13.2.10 由照明配电箱引至冷库的各回路宜装设有电源指示灯,以监视冷库内照明通断情况。

3、13.2.11 为提高库内照明的可靠性,每个冷藏间的照明灯具宜分成数路控制。在门口集中设置开关。13.2.12 冷藏间、冻结间门口及月台宜安装36 伏低压插座。13.2.13 库房内应设呼救信号装置,一般作法为:库房门上装常明灯一只,门旁装报警按钮。 按下按钮,设在机房内的警铃发声,同时信号灯指示库房号码。13.2.14 大型冷库建筑应设置防止直接雷击的保护设施。13.2.15 库内所有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及支架应做接地或接零。第三节 自动控制13.3.1 冷库制冷装置的自动控制分为三级第一级 机器、设备的安全保护,包括:1.氨压缩机的安全保护,如压缩机的高压、低压、油压差和冷却水套断水等保护;2

4、.蒸发式冷凝器断水、风机故障和其他类型冷凝器的断水保护;用热电阻或热电偶。 对较低温度的测量宜采用热电阻;对较高温度的测量宜采用热电偶。各型热电阻、热电偶一般按下述原则选择:一、温度在100及以下时,选用铜热电阻。二、温度在500以下时,可选用铂热电阻。三、温度在600以下时,选用镍铬-考铜热电偶,但在测量高于500的蒸气温度时,宜选用镍路-镍硅热电偶。四、温度在600以上 1000以下时,宜选用镍铬-镍硅热电偶。五、温度在1000以上 1300以下时,宜选用铂铑-铂热电偶。六、温度在13001600应选用双铂铑热电偶。七、对室温的测量宜选用热电阻。10.2.5 一支热电偶,不宜直接并联二台显

5、示仪表;如需并联二台显示仪表时,可选用双支的热电偶。10.2.6 对于小量程且温度测量精度要求较高时,热电阻应采用三线制接线。10.2.7 为使测量误差为最小,热电偶与热电阻一般要求插入被测介质管道的中心。 热电偶保护套管的末端应越过流束中心线为 510毫米。热电阻保护套管的末端越过流束中心线应分别为:铜热电阻为2530毫米;铂热电阻当为云母骨架时为 2030毫米,当为玻璃骨架时为1015 毫米;镍热电阻为3040毫米。10.2.8 当安装热电偶(铠装热电偶除外)与热电阻温度计时,如工艺管道公称直径小于80 毫米应加扩大管。扩大管的材质应与工艺管道相同。10.2.9 热电偶、热电阻保护套管的选

6、择和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一、保护套管压力等级要符合使用要求;二、保护套管材质一般用不锈钢或碳钢(特殊要求除外);三、高温及还原气体中使用铂铑、双铂铑热电偶时,保护套管需采取吹气措施(空气或氮气);四、高温测量热电偶的接线盒应离开工艺管壁(或设备壁)100毫米以上。10.2.10 用热电偶测温时,应采取冷端温度补偿措施。一般可采用补偿导线将热电偶冷端延伸到温度恒定的场所,并对仪表指示值加以修正。 当延伸后的冷端环境温度较高或有波动时尚应设置冷端温度补偿器或恒温器。10.2.11 热电偶与仪表、冷端温度补偿器或恒温器连接时,应采用与热电偶热电性能相应的补偿导线。(三)玻璃液体温度计、双金属温度计

7、10.2.12 需要就地指示温度时,可选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或双金属温度计。10.2.13 双金属温度计宜用于有振动的场合,测量300以下的介质温度。玻璃有机液体温度计宜用于测量100以下的介质温度;玻璃水银温度计宜用于测量350以下的介质温度。10.2.14 就地安装的玻璃液体温度计应有保护管,装于观察方便的地方。10.2.15 为了使玻璃液体温度计的传热良好,应采取下列措施:一、当介质温度低于 150时,在保护管内应充以变压器油,油面高度以盖住测温点(水银包)为限。二、 当介质温度高于 150,应充填导热性良好的金属屑(如铜)。 填充物高度以覆盖测温点为限,在填充物的上面应覆盖石棉。10.2.

8、16 玻璃液体温度计的插入深度,应使测温点的中心置于工艺管道中心线上。10.2.17 在直径小于50 毫米的管道上安装玻璃液体温度计时,应加装扩大管;在直径小于80 毫米的管道上安装双金属温度计时,应加装扩大管。(四)压力式温度计10.2.18 需要就地集中测量温度时,可选用压力式温度计。10.2.19 温包必须迎着介质流向全部插入被测介质中,温包中心应与管道中心线重合。10.2.20 毛细管不应沿着冷热表面受辐射作用以及在温度易变化的场所敷设,否则毛细管应采取保温措施。10.2.21 毛细管的保护一般采用角钢,当毛细管无保护而明敷时,固定点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300 毫米。第三节 压力测量10

9、.3.1 压力测量仪表的选型应考虑以下因素:一、指示、记录或自动调节;二、远传或就地指示;三、测量范围及精度;四、使用环境和介质性能;五、仪表使用寿命等。10.3.2 压力仪表类型,一般可按以下原则选择:一、对无腐蚀介质的压力测量,当压力在 0.6公斤/厘米 2以上时,一般采用弹簧压力表;在0.6 公斤/厘米2 以下时,一般采用波纹管或膜盒压力表。二、 对有腐蚀性或粘性介质的压力(真空)测量,应选用膜片压力表。 当采用普通仪表测量时,应装设隔离容器。三、含氨、氧介质一律采用氨用或氧用压力表。四、对需要发出压力(真空)高低信号值的压力测量,可选用电接点压力(真空)表或压力继电器。在有爆炸危险的场

10、所,需要带电接点仪表时,应选用防爆型电接点压力(真空)表。五、在下列情况下需要选用压力变送器:1.需要远传的压力参数,当其测量管路长度超过允许值或因测量滞后不能满足测量精度要求时。2.需要调节的压力参数。10.3.3 压力变送器类型的选择宜为:一、当需要远传并与调节系统配用,一般应选单元式压力变送器。二、只作远传压力测量,一般可选单元式压力变送器、霍尔压力变送器等类型的变送器;若同时需要就地指示时,则应选 用具有就地指示的远传压力传感器仪表。10.3.4 压力测量仪表量程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原则:一、对稳定压力,最大压力小于满量程的2/3。二、对脉动压力,最大压力小于满量程的1/2。三、对高压压

11、力,最大压力小于满量程的3/5。四、为保证测量精度,最小压力宜高于满量程的1/3。10.3.5 弹簧压力表的表壳直径,可按下述原则确定:一、一般情况下多选用直径!150 毫米的仪表。二、次要的参数或就地的仪表,一般选用直径!100 毫米的仪表。三、 个别重要的参数,为突出其主要地位,提高仪表精度,或在难以观察的场所可选用直径200 或 250 毫米的仪表。10.3.6 压力和负压取源部件的位置,应选择在流速稳定的直线管段上,不应在管道的弯曲、死角或流速呈旋涡状态等处(各类泵的出口处例外)。测量容器内介质的压力时,取源部件应选择在容器内介质平稳而无涡流的地方。10.3.7 在水平或倾斜管道上压力

12、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按下述规定确定:一、介质为气体时,在管道的上半部,(见图 10-1.1)。二、介质为液体时,在管道的下半部与管道水平中心线成45 度夹角的范围内(就地安装的仪表,可以安装在上部),见图 10-1.2。三、介质为蒸汽时,在管道上半部或管道中心线下45 度角范围内,见图 10-1.3。图 10-1 取源部件在水平或倾斜管道上安装位置10.3.8 为使压力表不受热介质的冲击,当被测介质为蒸汽或就地安装而被测介质温度超过60时,应在表前装环形弯或U型弯。第四节 流量测量(一)一般规定10.4.1 为了正确选用流量仪表,必须充分了解仪表的使用条件和范围,严格按照仪表的使用和安装要求选

13、用,以提高测量精度和保证工作的可靠性。 在一般等级的仪表能满足测量要求时,应避免选用价值昂贵、维护复杂的流量仪表。10.4.2 流量测量仪表的选型应考虑以下因素:一、工艺过程允许的压力损失;二、最大及最小流量;三、使用场所及被测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四、对仪表精度的要求;五、使用寿命及可靠性等。(二)差压式流量计10.4.3 采用差压计(或差压变送器)测量流体流量时,必须与节流装置配套使用。为保证测量精度,一般适于测量管道内径大于50 毫米中的流体流量。10.4.4 当满足测量精度要求时,节流装置宜采用标准节流装置。10.4.5 因受最小雷诺数的限制,采用标准节流装置测量流量时,对任何形式的节

14、流装置,在流量测量中其流量比(值最小流量比最大流量)为1:3,在个别情况下可取1:4。10.4.6 节流装置的型式应根据被测介质、介质参数及对测量精度的要求,经计算确定。10.4.7 标准孔板采用角接取压或法兰取压。其适用范围如下:一、角接取压标准孔板用于管道内径D为 501000毫米和直径比 为 0.220.8 范围内。适用的雷诺数ReD 范围为5103107。二、 法兰取压标准孔板用于管道内径 D为50750 毫米和直径比为0.100.75范围内。适用的雷诺数 ReD 范围为8103107。10.4.8 标准喷咀仅采用角接取压法,适用于管道内径D为 50500毫米和直径比 为 0.320.

15、8范围内。适用的雷诺数ReD范围为21042106。10.4.9 节流装置应安装在管道内径保持不变的两段直的圆管之间。节流件上、 下游侧最小管段的长度应结合上游侧局部阻力件的形式和直径比()的不同进行选择,见表10-1。10.4.10 采用标准节流装置测量流量时,节流装置必须安装在流体充满整个圆管截面的管段上,且被测介质是单相的流体。 液体内所含的气体或固体只能在溶解状态下,蒸汽中不含有水滴。10.4.11 取压口应设置在法兰、 环室或夹紧环上。 节流装置在水平或倾斜管道上安装时,其取压口的位置视被测流体性质,按下述规定确定:一、 被测流体为液体时,为防止气体进入导压管,应处在向水平线下偏45

16、度的位置上,正负取压口处于管道对称位置时,两者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10-2。节流件上下游侧的最小直管长度段 表10-1注:1.本表适用于符合标准规定的各种节流件;2.本表所列数字为管道内径“D”的倍数;3.本表括号外的数字为“附加极限相对误差为零”的数值,括号内的数字为“附加极限相对误差为0.5%”的数值。图 10-2 测量液体流量节流装置取压口位置图二、 当被测流体为气体时,为防止水或脏污进入导压管,取压口的位置处在水平线上偏与垂线夹角45度的位置上。正负取压口处于与管道对称的位置时,两者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10-3。图 10-3 测量气体流量节流装置取压口位置图三、 当被测流体为蒸汽时

17、,为了保证冷凝器中冷凝液位恒定和正负压导压管段上的冷凝液面高度一致,取压口应在管道中部与管道水平中心线一致。 正负取压口处于管道对称位置时,两者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10-4。图 10-4 测量蒸汽流量节流装置取压口位置图10.4.12 节流装置在垂直管道上安装时,取压口的位置在取压装置的平面上可任意选择,但不允许在液体流向为自上而下的垂直管道上安装节流装置。10.4.13 差压计或差压变送器的安装位置,视被测流体性质,按下列原则确定:一、 测量液体流量时,宜将差压计或差压变送器装在节流装置的下方。如装在上方时,则在其导压管的最高点应装设冷凝器。二、 测量气体流量时,宜将差压计或差压变送器装在

18、节流装置的上方。如装在下方时,则在其导压管的最低点应装沉降器。三、 测量蒸汽流量时,在节流装置旁应装设冷凝器,宜将差压计或差压变送器装在节流装置的下方,如装在上方时,则在其导压管的最高点应装气体收集器。10.4.14 对于高粘度、有腐蚀、易结晶、易析出固体物的被测流体,在节流装置导压管引出处应装设隔离容器,并在隔离容器内充填隔离液。(三)面积式流量计10.4.15 面积式流量计宜在下述场合选用:一、测量管道直径较小的场合。二、被测介质可能夹有凝固、沉淀物的场合。三、适应流量大幅度变化的场合(流量比在 1:3以上)。四、一般用于现场指示和控制的场合。10.4.16 面积式流量计的安装及连接,应符

19、合下列要求:一、垂直安装,进出口直管段不应小于管道内径5 倍;二、应安装截止阀和旁路阀组。(四)容积式流量计10.4.17 容积式流量计宜用于测量范围较大,要求精确计量流体流量的场合。10.4.18 容积式流量计的安装及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必须安装过滤器,过滤器应尽量靠近流量计入口;二、被测液体中含有气体时,则应在流量计前安装气液分离器;三、一般安装在水平管道上;四、流量计,过滤器均应安装截止阀,旁路阀;五、调节流量用阀门,应安装在流量计下游。(五)电磁流量计10.4.19 电磁流量计宜下下述场合选用:一、测量范围广而导电率100微欧/厘米的液体及泥浆状态流体。二、流体物理特性(如温度、

20、密度、导电率等)有变化的场合。10.4.20 电磁流量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可水平或垂直安装,但一般宜垂直安装(流体管道垂直安装时流向必须自下而上),要求上游直管段不应小于管道内径 5倍;二、对泥浆状流体测量,安装时应考虑变送器衬里耐 磨及清洗的措施;三、安装位置要考虑维修方便和防磁场的干扰;四、必须考虑发送器前后两段接地,且不能采用公共地线接地。第五节 烟气分析10.5.1 取样点应选择在气流向下且有代表性的地方。不应将取样装置安装在烟道死角、涡流或有可能吸入空气的地方。10.5.2 烟气取样地点的负压不应水于150 毫米水柱;烟气温度对磁性氧分析器应低于300;对二氧化碳分析器应低

21、于200600,如超过 600应采取取冷却措施;对氧化锆分析器应维持在产品要求的确定数值上。10.5.3 烟气分析器的发送器安装位置应尽量靠近取样装置和便于维修的地方,它们之间的距离一般不宜超过10 米。第六节 显示仪表10.6.1 显示仪表的选型应考虑以下因素一、显示参数的性质和特征;二、指示、记录、积算或自动调节;三、运传或就地指示;四、仪表的测量范围和精度;五、输入信号的性质和大小;六、使用环境的要求。10.6.2 在能满足检测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显示仪表应尽量选用同一类型的仪表。 一般参数可只装设指示仪表,并宜减少仪表盘上仪表的数量和不必要的测点。为此,可采取如下措施:一、 在突出主参数

22、的原则下,采用多点切换测量的办法,做到一表多用,但应符合如下要求:1.同类参数且测量范围能适应多点要求。2.同一表内只能有一个主要参数,其他均为不需要经常监视的参数。二、尽量采用多点记录仪表。三、能用就地仪表代替的不再在盘上安装仪表。四、 对不需要经常监视,但在越限时需报警的参数,可用报警信号代替而不在盘上安装仪表。五、能从其他参数间接判断的辅助参数,其测点可简化。10.6.3 下列参数一般设置记录仪表:一、反映主设备及工艺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状态并在事故时必须进行分析的主要参数。二、用以进行经济分析或核算的重要参数。10.6.4 经济核算用的流量仪表应有积算器。10.6.5 影响安全运行的主要

23、参数,其指示、记录仪表应分别设置,信号接点可从指示或记录表中引出。 对一般参数的测量仪表,其指示与记录、指示与信号可以同用一块多功能的仪表。10.6.6 当仪表的功能重点作记录或需长时间收集记录数据时,宜选用长图记录表,当仪表的功能重点作指示或仅需在某些间断时间收集记录数据时,宜选用圆图记录表。10.6.7 仪表外形尺寸的选择宜按以下原则确定:一、一般参数的指示仪表可选择80160 毫米的仪表。二、记录表的外形尺寸一般可选择用160160 毫米的仪表。对重要参数当仪表盘盘面布置不受限制时,可选择用240240 或280280 毫米的仪表。第七节 电动单元组合仪表(一)变送单元仪表10.7.1

24、差压、压力、差压液位变送器的结构型式应按下述原则选择:一、有防爆要求的场所应选用相应防爆等级的仪表。二、 被测介质为一般腐蚀性介质时,应选用防腐型;当为强腐蚀性介质时,应选用防腐隔离器与一般型配用。三、 当安装地点对电气元件有腐蚀性作用的气体(如氨、 酸、 碱等)时,最好选用防爆型。四、 当被测介质为高粘度、 易结晶、 含微小机械颗粒或纤维介质时,应选用隔离器与一般型变送器配套使用。 测量液位时宜采用法兰型差压变送器。10.7.2 差压、压力、差压液位变送器的量程应按生产工艺参数的最大变化范围来选择。 当参数的最大变化范围未知时,变送器量程可按参数额定值1.21.3 倍选择。10.7.3 在下

25、列情况下需要选用带零点迁移的变送器:一、当参数的测量起始值从某一正值开始,变送器采用零点正迁移。迁移量应等于测量的起始值。二、 当参数的测量从负值到正值的范围变化时,变送器采用零点负迁移。三、在测量开口容器的液位时,变送器安装零位(测量室位置)比最低液位为低时,应采用正迁移。正迁移量P 按公式10-1 计算。式中 P-差压变送器零点正迁移量(毫米水柱);H-变送器安装零位与最低液位间的距离(毫米);-液体的重度(克力/厘米 3)。四、 在测量封闭容器的液位时,如容器的内外温差较大,气相容易凝结时,应采用平衡容器,并对变送器作零点迁移。10.7.4 采用节流装置配合差压变送器测量流量时,根据输出

26、信号的要求,一般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一、 当输出信号需要与流量成线性时,采用差压变送器加开方器或采用流量变送器。二、当输出信号不需要与流量成线性时,可只采用差压变送器。10.7.5 温度变送器应根据测量元件的种类、型号及被测参数的变化范围选择。(二)调节器10.7.6 调节器的选型应在测量元件、变送器和调节阀已经选定,对这些部件及调节对象进行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下列因素确定:一、调节对象与测量元件的时间常数和纯滞后(包括容量滞后和传递滞后)时间大小;二、调节对象有无自衡作用;三、负荷优动的大小和频繁程度;四、有无噪声干扰及其幅度大小。10.7.7 调节器的输出信号形式可分位式、连续式和采样断

27、续式。一般情况下主要选用位式和连续调节器。 在下列场合宜采用采样断续式调节器:一、不易取得执行机构位置反馈的场合。二、具有大惯性或延迟的场合。三、调节机构调节特性不良的场合。四、 参加联锁或程序控制,需要在一定工况下切断调节器回路的系统。10.7.8 根据调节对象的特点,调节器的调节规律一般应按下述原则确定,并参照表10-2,表10-3进行选择。一、 位式调节器一般用于纯滞后小,对象容量较大并允许被调参数有小幅度持续波动的调节对象。对象特性表 表10-2二、 比例调节一般用于滞后较小,对象容量较小,调节过程要求较快,并允许有残余偏差的调节对象。三、 比例积分调节器一般用于滞后较小,对象容量较小

28、,负荷变化较大,但不允许有残余偏差的调节对象。对象特性与调节规律表 表10-3注:1.适用。2.尚可适用。3.不适用。四、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一般用于惯性滞后较大,纯滞后时间小(纯滞后时间小于对象时间常数0.5 倍时),工艺要求较高且不允许有残余偏差的调节对象。五、纯滞后很大,负荷变化很大的系统,宜选用串级调节、前馈调节及采样调节。调节器选型,应根据系统结构参照上述原则确定。10.7.9 在选用调节器时,还必须考虑以下因素:一、输入通道:当为多信号输入时应选用多输入通道的调节器;二、给定方式:电动单元组合式调节器的内、外给定可随意选用,当选用外给定调节器时,必须考虑外给定的信号源和设定方式;三、

29、为便于运行操作,调节器应选用带偏差指示(或全刻度指示);四、 电动式调节器一般选用不带手操的调节器,但当调节器安装在便于操作的盘上并采用连续信号手动操作时,可选带手操的调节器;五、调节器必须具有能适应从自动到手动无扰动切换的功能;六、 输出限幅:当对控制信号有限幅要求时,应选用带限幅的调节器;对要求防止积分饱和的场合,则应选择有积分限制的调节器或采取其他措施。(三)操作器10.7.10 操作器的输出信号,应与执行器所要求的信号形式(电、 气、 连续、 断续等)相适应。同时尚应满足如下要求:一、 在连续调节系统中,操作器开关的接点配置必须满足自动一手动切换和自动跟踪接线的要求;二、 与带限幅的调

30、节器配用时;操作器型式的选择应与调节器配套;三、为便于操作,一般应选用带自动和手动信号(如阀位信号)显示的操作器。第八节 执行器的选择(一)调节阀10.8.1 调节阀的结构型式、口径和流量特性的选择必须符合自动调节品质的要求。10.8.2 调节阀的结构形式应根据适用场合,按下述原则确定:一、 直通单座阀宜用于要求泄漏量小、 管径小、 阀前后压降较小的场合。二、直通双座阀宜用于允许有较大泄漏量、阀前后压降较大的一般场合,但不适用于高温、高粘度、含悬浮颗粒介质的场合。三、角形阀宜用于要求直角连接,介质为高粘度、含悬浮物和颗粒状物质的场合。四、三通阀宜用于两种介质温差150的分流与合流的场合。五、

31、蝶阀宜用于流量特性没有严格要求的大流量、 低压差、 允许有泄漏的场合。六、隔膜阀宜用于压力P10公斤/厘米 2,温度T150对流量特性没有严格要求且介质为高粘度、 腐蚀性、 含悬浮颗粒的流通能力大、无泄漏的场合。七、自力式阀宜用于流量变化小,要求精度不高的场合。10.8.3 调节阀与气动薄膜执行机构配套使用时,执行器气关式和气开式应根据生产安全要求选择,如果供气系统发生故障时,调节阀处于全开位置造成的危害较小,则应选气关式。反之,选用气开式。10.8.4 调节阀的流量特性和口径,应根据调节对象,流体流量、调节系统工艺阻力状况、调节阀压降及负荷变化等因素,经计算后确定。10.8.5 快开特性调节

32、阀仅适用于双位调节、自动保护和程序控制系统。10.8.6 要求调节阀工作流量特性具有直线特性时,对理想流量特性为等百分比和直线特性的调节阀,应根据S(调节阀全开时,阀上压降与系统总压降的比值)值,按下述条件选择:当 S=0.30.6时,一般选用等百分比流量特性调节阀。当 S=0.61.0时,一般选用直线流量特性调节阀。10.8.7 调节阀的口径,当公称流通能力C 值经计算确定后,可按下述要求对阀门开度和实际可调范围进行验算:一、最大流量时阀门开度应小于90%;最小流量时阀门开度应大于10%。二、等百分比阀取正常流量下的阀门开度为60%左右。三、直线特性阀取正常流量下的阀门开度为50%左右。四、

33、实际可调范围应能满足调节范围的要求。五、 对闪蒸阀门,若无法进行闪蒸计算,则按一般非闪蒸阀门计算所取得阀门尺寸放大12 级。10.8.8 通断调节阀的口径选择一般可与工艺管道直径相同。10.8.9 调节阀的阀体材料应相同或高于相应的工艺管道材质。对高温、高压差,冲蚀严重及腐蚀性的场合,要针对不同的工况选择相应的材质。10.8.10 在调节阀的安装管段,根据不同情况,应设置前、后截止阀和旁路阀,其设置原则应为:一、设置前、后截止阀、旁路阀的场合:1.正常运转可能需要手动操作的场合。1.正常运转,一定要维护的场合。3.使用小口径调节阀(50 毫米以下)的场合。4.有腐蚀、易堵塞等场合。二、仅设前截

34、止阀的场合:在正常情况下,不需要手动操作的场合。三、仅设旁路阀的场合1.仅开、停车需要手动操作的场合。2.运转时不准切断的场合。四、不需设置前、后截止阀、旁路阀的场合1.调节阀故障不影响运转的场合。2.手动操作困难,要经常使用调节阀的场合。3.维护、开、停车都不必要的场合。4.流体不连续流过管道会产生沉积物的场合。10.8.11 由调节阀,前、后截止阀,旁路阀组成的阀组应布置紧凑,安装在易于接近、 便于维修的地方,必要时可向土建专业提出需加设维修设施的条件(如钢梯、平台等)。(二)执行机构10.8.12 执行机构宜优先选用与调节阀配套成组供应的产品,当两者分别选用时应满足下述要求:一、执行机构

35、的行程应与调节阀一致;二、 一般提升式调节阀,执行机构的动作方式宜选用直行程;回转式调节阀,执行机构宜选用角行程;三、 控制信号为连续模拟量时,应选用比例式执行机构,而控制信号为断续(开关)形式时,应选用积分式执行机构。10.8.13 当采用气动薄膜执行机构时,在下列情况下需配置阀门定位器:一、阀门的两端压降大于10 公斤/厘米2 或口径大于100毫米以上的调节阀。二、为了防止泄漏,致使阀杆的填料压得很紧,摩擦力增大的场合。如高压、高温、低温,有毒和易燃易爆介质。三、含悬浮颗粒物、高粘度或呈胶状的流体,使阀杆移动产生阻力的场合。四、滞后大的调节系统。五、 隔膜阀、 蝶阀、 三通阀、 口径大于5

36、0毫米以上的单座阀等不平衡力大的场合。六、 改变调节器输出信号或提高执行器的输出推力和定位精度的场合。第九节 调节系统设计与接线10.9.1 除仪表或测量元件本身具有足够的阻尼外,在测量具有波动的参数时,要考虑采取阻尼的措施。10.9.2 如果某些参数的测量受其他参数的变化影响较大时,应对测量信号进行校正。10.9.3 在精度要求较高的测量与调节系统中,非线性测量信号需线性化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10.9.4 在调节系统设计中,在用加减器进行加减运算和要求调节具有双向作用的一些回路中,必须防止不致产生信号的单边阻塞,其措施如下:一、选用双边信号制仪表。二、 选用单边信号制仪表,当采用加减器对多

37、个信号进行运算时,若有可能出现负值,应在加减器后的调节器入口,从加减器的和中减去正偏置值。10.9.5 在自动调节系统中,时行自动一手动之间的切换或两个调节回路之间切换,应为无扰切换。 具有积分作用的调节器处在备用状态时,必须自动跟踪于工作回路的信号或阀位信号。 自动跟踪方法,必须根据不同调节系统的特点进行设计。10.9.6 在自动调节系统中,为生产安全或适应对象自控要求,宜根据需要设置下述保护和联锁回路:一、积分调节器输出限幅措施;二、控制信号低限限制;三、变送器或其他仪表故障保护等。10.9.7 在发送仪表具有一定恒流性能时,允许串接几只接收仪表,且允许串接电阻。 但总串接电阻值不能超过发

38、送仪表允许的最大负载电阻。10.9.8 在电流信号的串联接收回路中,不应有使信号分流的并联回路(除特定使用的分流器外)。对由串联电阻取出的信号电压的回路,该电压接收仪表必须是高输入阻抗的。10.9.9 变送器接线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力平衡变送器,在设计接线时应避免变送器工作时输出中断。二、温度变送器类电平衡变送器,也不应在使用中切断输出回路。三、 温度变送器根据不同测量要求和测量元件的种类,按以下要求接线:1.热电偶至变送器的补偿导线的连接极性要正确。2.在温差测量中应注意高温测点和低温测点热电偶的接线极性和串接方式(串接后差电势方向应符合变送器的要求)。3.热电阻温度测量应以三线制接入变送器

39、,而在热电阻温差测量时,则应采用两个二线制的热电阻,各连接导线的电阻应相等。4.热电偶温度变送器如作温差测量时(两支热电偶反极性串联),应改变变送器内冷端温度补偿电阻。10.9.10 调节器接线应符合下列要求:一、 主信号与辅助信号的输入极性要正确,各信号的调节作用方向应符合系统要求;二、 比例积分调节器,在静态时输入信号和给定信号的代数和应为零;三、 具有辅助微分通道的调节器,由一个变送器来的信号不能在接入主通道或辅助通道后又接入微分通道。四、外给定信号不能作为测量信号的输入通道。10.9.11 电动执行器与操作器接线应符合下列要求:一、 在自动调节系统中,应将执行器(不包括伺服放大器)、

40、操作器共用一战役电源,调节器、伺服放大器、限幅器等共用一路电源,而变送器、计算器等共用一路电源。在简单的调节系统中,如果其变送器不与检测系统合用时,则变送器可与调节器合用一路电源。二、电动执行器的位置反馈信号,在自动状态工作时不能断开。位置反馈电流在伺服放大器入口应与调节器信号的流入方向相反。三、 电动执行器的制动器,当采用电磁式制动时,在接线设计中应考虑制动器的对应接线。10.9.12 电磁调速电动机控制回路接线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控制器的供电与交流电动机的供电同时通、断或先投入交流电动机电源后投入控制器电源。二、 控制器的交流电源应由交流电动机的控制接触器后取出,或由电动机控制设备的接点联

41、锁控制。第十节 仪表盘10.10.1 仪表盘的结构型式,可按下述原则确定:一、在一般环境内,盘内不需安装设备时,可选屏式仪表盘。如果要在盘内安装设备时,可选框架式仪表盘。 在有灰尘或潮湿的扬所,一般采用柜式仪表盘。当操作设备较多时宜采用仪表盘与操作台组合。二、 在盘后宽度能满足开门及通道要求时,柜式仪表盘最好采用后开门方式,否则采用侧开门方式。 侧开门的成组盘,当盘组的总宽度超过 3.0米时应在两侧都开门,以便维护检修。三、就地安装的仪表盘宜采用带外照明的型式。控制室内仪表盘一般可不选带外照明的型式。10.10.2 仪表盘的尺寸除特殊需要外,宜按下述原则选取:一、盘的高度:通常选用2100 毫

42、米。二、 盘的宽度:一般选 800、 600或1100 毫米,各种继电器盘以选800毫米为宜。三、盘的深度:后开门柜式仪表盘宜用900或 600毫米;侧开门柜式仪表盘的深度应保证盘上设备嵌入部分的尾端至后壁设备顶端距离不小于600 毫,一般宜选用1200或 1500毫米。10.10.3 仪表室应布置在被控对象附近,并应有良好的环境条件。10.10.4 对于不设控制室的仪表盘,其盘前净空一般不小于2.5,盘后检修通道一般不小于1.0 米,当采用侧开门的盘时,其开门侧应有不小于1.0 米的通道。对于设有控制室的仪表盘,其盘前净空不得小于 2.02.5 米;盘后通道净距一般为1.2米,至少不得小于

43、1.0米。成组仪表盘,当其总长度在7 米及以上时,其两侧均应有不小于1.0米的通道。10.10.5 仪表在盘(台)上的正面布置,宜满足如下要求:一、仪表尽量横竖成行排列整齐。一般情况下,仪表在盘面上可从上而下分层布置,布置高度宜为:1.指示型 、报警型仪表距地面为16001800 毫。2.记录型 、调节型仪表距地面为10001600 毫。3.操作开关距地面为8001000 毫米。二、 对带有附接控制台的仪表盘,监视仪表布置在仪表盘上,操作设备布置在控制台上。三、仪表在盘(台)上正面布置及其间距,应符合下列要求:1.设备最外边缘至盘、台边绝的距离,不应超出有效安装面积的边缘,并应保证掀起和放下台

44、面时不与台前边框或台前壁相碰;2.盘、台上设备至盘台交界线的距离,应保证台面掀起时能满足:1)盘、台面上设备不相碰;2)盘面上设备不与台面相碰;3)台面上设备不与盘面相碰。3.盘(台)上正面设备布置间距,应综合以下因素确定:1)两横排设备间距,应留有不小于 6090毫米的距离:2)嵌入部分深度较大,又在四周接线的设备,一般要有较大的间距;3)尾部接线或采用插座连接的设备,间距可以减小,而且可纵向或横向并列安装;4)开口尺寸较人和较沉重的设备,应有较大的间距,以防影响盘面刚度;5)径向接管的仪表,接管侧有较大的间距,以保证管路按一定的弯曲半径接入。10.10.6 在柜架或后开门的柜式仪表盘内的设

45、备(如电源设备:开关、熔断器、变压器、整流器等;继电器及其他设备元件:电子元件以及仪表阀门和端子板等),宜布置在两侧内壁。但盘宽小于 800毫米时,应只在一侧布置设备;侧开门的柜式仪表盘内的设备一般宜布置在后壁。10.10.7 盘内设备的布置间距,应满足如下要求:一、 盘内设备最外边缘至仪表盘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 100毫米;至盘顶距离不应小于140 毫米。二、 仪表及电气设备的上、 下相邻边缘的间距,不得小于60毫米,左右相邻边缘间距不得小于4070 毫米。10.10.8 盘前、盘后安装的仪表,在仪表的下方应贴名牌框。10.10.9 仪表盘内的端子排,宜在盘内横向排列。距地高度应大于或等于 2

46、50 毫米,两排间距应大于或等于250毫米,端子排至边缘距离不应小于100 毫米。10.10.10 仪表的金属外壳应采取保护接零(或接地)措施,一般可与电气接零(或接地)保护系统连接,其接地电阻不大于 10欧。 仪表的专用接地端子,应采用绝缘导线与大地良好连接,不允许接在零线上,其接地装置宜单独设置,也可以与低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连接,其接地线应短而直,接地电阻不大于10 欧。10.10.11 在一般(非防爆)环境内,仪表室土建应满足如下要求:一、防尘、洁净、色调柔和,适于操作人员长期工作;二、仪表盘占地面积与仪表室面积之比,一般为1:45;三、仪表室不宜设在有震动(震幅0.1 毫米,频率

47、25赫)及有电磁干扰(场强5 奥斯特)的区域;四、一般照明照度:盘前为150250 勒克斯;盘后为50100勒克斯;五、地面及墙面要求参见本规程第七章第五节有关控制室的规定。第十一节 仪表的电源与气源10.11.1 仪表电源容量应按实际用量1.5 倍计算。10.11.2 仪表气源供气量可按实际用量1.52 倍计算。10.11.3 在停电或停气可能产生重大事故的生产设备,必须有备用电、气源,其备用时间应根据工艺要求确定,一般不小于1530 分钟。10.11.4 气动仪表的气源应满足如下要求:一、压力:45公斤/厘米 2(特殊用气除外);二、温度:环境温度;三、露点:控制在比环境最低温度低510;

48、四、灰尘:尘粒20微米;五、含油量15ppm或含油量不得大于 15毫克/米 3。10.11.5 仪表空气必须取自无腐蚀性、无爆炸性的空气场所。10.11.6 仪表供气方式:仪表室仪表采用集中供气,现场仪表采用单独供气。10.11.7 仪表的供电应符合如下要求:一、 每个显示仪表宜由一个单独回路供电,当显示仪表配有变送器时,可视为一个用电设备,二者由同一回路供电。二、 当二个以上变送器与一个显示仪表组合使用时,为使变送器分别维护时不影响显示仪表的正常指示,变送器与显示仪表的电源应分别供电。三、一个调节系统内所属的变送器、调节器及辅助单元可视为一个用电对象,应由一个回路供电,其操作单元与执行单元宜

49、由单独回路供电。四、 自动调节与显示仪表合用一个变送器时,变送器的电源宜由自动调节设备的电源供给。五、 调节器选用电动单元仪表时,其执行机构的电源宜由控制盘供给。10.11.8 成组仪表盘,当其供电回路较多时,宜设电源箱集中供电;单独仪表盘或供电回路较少的成组仪表盘,其电源设备可分别安装于各自的盘内,亦可通过带熔断器的端子排直接供电。10.11.9 仪表的保护设备应按以下原则选择:一、开关的额定电流应大于或等于流过它的最大工作电流。二、熔断器熔体的额定电流,应大于仪表的工作电流。1.显示仪表、自动调节设备等电源回路,应按仪表设备消耗功率所计算的电流值2 倍选取熔体额定电流的数值。2.电动执行机构的电源回路,应按电动机额定电流2.5 倍选取熔体额定电流的数值。第十二节 测量管路10.12.1 测量管路的材料和规格的选择一般应考虑:一、管材的最高使用温度和压力;二、确定管径时要考虑测量延迟小,安装方便,减少品种。测量管路的材料和规格可按表10-4 选择。10.12.2 为尽量减少仪表测量与指示的迟滞,不同介质或类型的测量管路,其允许长度应符合下述确定:节流装置的导压管路 3米L50米低压导压管路 L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规范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