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小品.ppt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18290822 上传时间:2022-05-30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9.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建筑小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中国建筑小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建筑小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建筑小品.ppt(6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古建筑欣赏建筑小品 建筑小品来源 “小品”一词最初来自公元四世纪高僧鸠摩罗什翻译的般若经,该经有两种译本,较详细的一种称为“大品般若”,较简略的一种称为“小品般若”,小品是针对大品而言,是小而简的意思。建筑上借用文体“小品”之名,其含义是就其小而言。 建筑的群体性是中国古代建筑除了以木构架为结构体系之外的又一个重要的特征。我们在这些建筑群体中除了看到有殿堂、楼阁廊屋、门楼等大小建筑以外,还可以发现有不少行行色色的小建筑相配列。 如在不少比较大的建筑群外面竖立着牌楼,在建筑群的大门前面立有影壁、牌楼和石头狮子,在主要殿堂前面排列着日晷、龟、鹤和香炉,在陵墓的神道前有石柱、石门,墓室前有五供桌

2、,在寺庙里有石碑、经幢,在园林中有各式各样的堆石等等。 因为这些建筑的大多数体量都比较小,所以我们借用文本中的“小品”名称,将它们称为“小品建筑”。 小品建筑虽小但在一组建筑群中,无论在物质功能和环境艺术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建筑小品概念 建筑小品是指既有功能要求,又具有点缀、装饰和美化作用的、从属于某一建筑空间环境的小体量建筑、游览观赏设施和指示性标志物等的统称。如亭、池、廊、桥、漏茶墙、栅栏、华表、影壁、狮子、牌楼花坛、喷泉以及各种建筑雕塑等。他们形成中国古代建筑重要的部分,下面让我们一同来欣赏这些古代建筑小品的文化气质和生活韵味。 建筑小品的种类 园林建筑小品: 亭 桥 榭 舫 廊 花墙

3、 栏杆 叠石 洞门 宫殿建筑小品 华表 须弥座 狮子 宫殿前的各色设置 坛庙建筑小品 望柱 棂星门 天心石 渎山 民间建筑小品 抱鼓石 影壁 牌楼 宗教建筑小品 塔 经幢 造像碑 莲花座 陵墓建筑小品 墓表 碑碣 五供座 阙 石像生建筑小品的作用 它们中大多数都有实用价值和物质功能,并和结构紧密结合,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加物。 屋顶吻兽是保护屋面的构件;而像石雕、华表等的柱础、栏杆不仅稳固、保护了建筑,还起到烘托作用,本身就是对结构构件的艺术加工。 在长期发展与演变中形成了各自建筑特色,并承载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们大部分有相当严格的规矩做法,通过互相搭配取得不同的艺术效果,

4、协调和衬托周围环境景色;也很注意细微的变化,既可远看,也可近赏,让人享受艺术的美感。 它们是显示建筑社会价值的重要手段。装饰的式样、色彩、质地、题材等都服从于建筑的社会功能。 如宫殿建筑彩画用贴金龙凤,殿前用日晷、品级山、龟鹤、香炉等小品,以表示帝王的尊严;私家园林用原木本色的砖木雕刻,小巧脱俗的亭廊,以体现超然淡泊的格调。 牌楼,有时也称为牌坊,一般安置在一组建筑群的最前面,或者立在一座城市的市中心,通衢大道的街头等十分显著的位置上。 牌楼起源于建筑的院门,古代把城市划分为方形或矩形的里坊,里面整齐的排列住宅。里坊之门称为“闾”,另外有“表闾”的制度,将功臣的姓名和事迹刻于木牌上,置于闾门上

5、以表彰其功德。 于是闾门上既有坊名又有木牌,牌坊之名 由此产生。从形式上讲,一般柱子上有屋顶的称为牌楼,没有的称为 牌坊,以示区别。 牌牌 楼楼式样类型 从建造材料来看,可将其分为木牌楼、石牌楼和琉璃牌楼 大小规模以牌楼的间数、柱数和屋顶的多少为标志,其中又以柱数和间数为主要标志。四柱三间最为常见,六柱五间可称是大型的了 四柱三间九楼示意图 四柱三间五楼四柱三间五楼 四柱三间七楼四柱三间七楼 四柱三间七楼作用一、标志性牌楼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牌楼,它们立在宫殿、寺庙、陵墓等的前面,作为这组建筑的一个标志 陵园神道大门 例如颐和园万寿山前麓排云殿建筑群最前面的“云辉玉宇”木牌楼,颐和园后山须弥灵境

6、建筑群广场的北面及左右两方的木牌楼。 老北京在东、西市的十字路口各建有四座牌楼,作为东西城中心地区的标志。如今早被拆除,但至今人们仍习惯地称这两处为“东四”和“西四”,可见牌楼所形成的标志的长久作用 二、大门式牌楼 位于建筑群前面的标志性牌楼实际上正处于大门的位置,但它们多独立存在,牌楼的柱间或门洞也不安设门扇,人们可以穿行而过,也可以绕道而行,所以还没起到真正门的作用,这里所讲的大门式牌楼是真正属于建筑群的一种院门。 颐和园宫廷区的仁寿门,门两边有影壁与院墙连接,门完全采用牌楼形式,两柱一间一楼,柱间安有门框、门扇。 山东曲阜孔庙的第一座大门是棂星门,采用的是石牌坊形式,四柱三间不用屋顶,柱

7、间安木栅栏门,两边连着围墙。这两座牌楼真正成了建筑群的大门。 三、纪念性牌楼 利用里坊门上表彰 功德的这种做法在牌楼上得到进一步的应用,在各地出现了为表彰和纪念某人某事而专门修建的牌楼,可称之为纪念性牌楼。 山西阳城县黄城村牌楼为了表彰陈廷敬一生的荣华富贵而建。中国自古讲究家族门望,这种门望在这座牌楼上充分体现出来 棠樾牌坊群位于古徽州府歙县郑村镇棠樾村东大道上。共七座,明建三座,清建四座。棠樾牌坊群位于古徽州府歙县郑村镇棠樾村东大道上。共七座,明建三座,清建四座。 棠樾牌坊群是中国牌坊中最有名的一处,村内七座牌坊逶迤成群,古朴典雅,无论从前棠樾牌坊群是中国牌坊中最有名的一处,村内七座牌坊逶迤

8、成群,古朴典雅,无论从前还是从后看,都以还是从后看,都以“忠、孝、节、义忠、孝、节、义”为顺序,每一座牌坊都有一个情感交织的动人故为顺序,每一座牌坊都有一个情感交织的动人故事。事。 在汉源县九襄镇,有一座雕刻有48部戏曲故事的石牌坊,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九襄“双节孝”石牌坊。 四、装饰性的牌楼 这种牌楼常见的一是用在古代一些店铺的门面上,二是用在寺庙、祠堂等一些重要建筑的大门上。 寺庙、祠堂等建筑大门的牌楼,是为了增加大门的气势,用砖或石在大门的周围墙上砌出牌楼的式样,这种牌楼变成了贴在墙面上的一种装饰而不是一座独立的建筑。 商店门面上的牌楼是附在店铺门脸上的一种装饰,牌楼上部高于

9、屋顶,梁柱上布满彩绘,鲜艳夺目,牌楼柱上跳出梁头,悬挂各式幌子,人们在远处就能看到因而达到宣传和招揽生意的作用 影壁是设立在一组建筑群大门里面或者外面的一堵墙壁,它面对着大门,起到屏蔽的作用。不论是大门里面或外面的影壁都与进出大门的人打照面,所以影壁又称为照壁。 影影 壁壁种类 从位置区分:分为立在门外、立在门内和立在大门两侧的三种类型 从建造材料:分为砖影壁、琉璃影壁、木影壁和石影壁基本类型造型与装饰 无论哪一种影壁,在总体造型上多可分为壁顶、壁身与壁座这样上、中、下三个部分。壁顶是影壁最上面作为一面墙的结束部分,它也采用房屋屋顶的作法,按影壁的大小及讲究程度分别用庑殿、歇山、悬山、硬山几种

10、形式,顶上也有屋脊和瓦面。壁身是影壁的主体,占据影壁的绝大部分。壁座是影壁的基座,多采用须弥座或者须弥座的变异形式。我们所见到的大部分影壁多为简单规整的一面墙体,但也有一些影壁在整体上做出一些变化。常见的有把影壁两边呈八字形向内收进,这种影壁多用在大门外,增进了门前广场的内聚力;有的影壁在左右分为三段,中间宽而高,两边窄而略低,以打破影壁过长而带来的呆板。 从装饰的布局来看,装饰多集中在壁身的中心和四个角上。中心称作“盒子”,四角称作“岔角”。从装饰的内容来看,有各种兽纹和植物花卉,取材很广泛,但所用题材多与建筑内容有关。 在各地的寺庙和民宅里,影壁大多为砖筑,外表不用琉璃贴面,在这类影壁上,

11、多用砖壁和抹灰的不同色彩,质感来进行装饰。作用 一、设立在门外的影壁 这是指正对建筑院落的大门,和大门有一定距离的一堵墙壁。往往在较大规模的建筑群大门前方有这种影壁,它正对大 门,和大门外左右的牌楼或建筑组成了门前的广场。 北京紫禁城内宁寿宫前九龙壁与皇极门、东西两面的钦禧门和钖庆门组成了这一组宫殿建筑群前的广场 山西大同的九龙壁二、设立在门里的影壁 这种影壁立在大门的里面,也与大门有一定距离,正对着入口,完全起到一种屏障的作用,避免人们一进门就将院内一览无余。所以这种影壁多设在皇帝寝宫和住宅内院大门的里面。 三、设在门两边的影壁 影壁除了起屏障作用外还具有很重要的装饰作用,所以有时也被用在大

12、门的两侧以增添大门的气势。 乾清门 乾清门乾清门狮 子在中国,狮子与老虎不同,它不是土生土长而是进口的。狮子原来生长在非洲与亚洲的伊朗、印度一带,传说在一千九百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安息国(今伊朗)国王赠献狮子给汉章帝,从此狮子由异国他乡来到中国。狮子在异国为珍兽,古波斯就以崇狮为时尚,王者戴着金花冠,坐在金狮座上。 佛教也将狮子尊为兽中王,传说佛初生时,有五百狮子从白雪中走来,侍列门前迎接佛的诞生。狮子在原产地和在佛教中是有地位的,是被神化和被艺术化了的形象。也许正是这种原因,到了中国以后赋予它以特殊的使命,让它突出地起到一个护卫者的作用。 自古以来,在我国留下了众多的石狮、铁狮和铜狮子,从历史

13、的发展来考察,各个时期的狮子雕刻具有不同的风格。 早期的狮子雕刻,造型比真实的狮子简练,工匠们善于用概括和夸张的手法,用浑厚有力的线条表现出狮子作为兽中之王的神态。而晚期作品,在狮子的整体和细部上都更接近于真实,但在造型上却只注意细部的刻画而不注意整体的把握,反而失去了这种猛兽雄威壮实的特征。这种风格的变化不是偶然的,它和那个时代总的艺术风格和建筑风格相符合唐代统一中国,维持了一个政治上相对稳定,经济上繁荣昌盛的时期,所以在建筑发展史中,唐代可以说是一个鼎盛时期。在当时的皇宫大明宫的含元殿、麟德殿等宫殿建筑中,在佛光寺等宗教建筑中,在众多的唐代佛塔以及大量的唐代装饰雕刻中,都可以看到这一点。这

14、个时期建筑风格上的特点是:规模宏大,气魄雄伟,突出建筑艺术上的大效果,壮丽而不纤巧。我们从唐代留下来的石狮子上也看到了这种风格。宋代建筑,从技术上看,比前代更趋成熟,总结出一套建筑形制、施工和用料的规范,但就其建筑艺术风格来看,宋代建筑逐渐走向秀丽的方向,在总体气势上大不如以前了。这个特点在石狮子上也很明显地反映出来了。清代尤其到了清末期,政治上保守腐朽,在建筑和其他艺术上都表现出一种追求繁琐绮丽的风气,工艺品上堆砌玉石珍宝、金银珐琅,连建筑装修上也镶嵌上珐琅玉石,艺术之高低仿佛与金银财宝的多少成了简单的正比。 以上是历史纵向上的比较,如果从横向去比较,中外狮子形象也有风格上的差异。最明显的区

15、别就是一个讲究神似,一个追求形似。中国狮子不求形态的真实,可以不符合解剖地将狮子身上或者四腰的肌肉任意起凸。印度和西方的一些狮子却十分讲究造型的形似,狮子整体和狮子头部及四肢都要与原形相符,狮子的身上、腿上的肌肉起伏也要符合骨骼与肌肉的解剖学,它们的总体特征是形象很真实但神韵不够。这种风格上的差异自然与中、西方在艺术创作上不同的追求、不同的传统有关,在绘画、雕刻等多种艺术门类的创作上都表现了这种差异。 狮子作为门前的守护神兽,它的形象多被塑造成一副凶煞威武的神态。但这并不代表狮子的全部,在清代所留下来的众多狮子雕刻中,我们发现有许多狮子并无凶相,有的略显温顺,有的面露笑容还带一点顽皮,有的显出

16、一副无赖之相,这是狮性的“人化”。北京大学门前的狮子北京天安门金水桥前后,各有一对点缀性的大石狮子,左雄右雌,雕刻得极为美。右侧石狮子的腹部有一块伤痕。关于这道伤痕有两个传说:一是说,明代时的将领李国祯被著名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追击,躲藏在石狮子的后面,李自成发现了,举剑狠狠刺去,结果使石狮子受到误伤 小结 建筑小品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占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其种类繁多并形成了各自的建筑特点和艺术成。 本PPT概括了建筑小品的式样类 型,并重点介绍了牌楼、影壁 、狮子三种小品。希望能为大家对中国传统建筑小品的认识带来一点认识和帮助 小组成员:陶文锋小组成员:陶文锋 黄奕迅黄奕迅 郭景颢郭景颢 洪智勇洪智勇 郑晓帆郑晓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