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ppt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18234133 上传时间:2022-05-30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章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第2章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章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ppt(8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2章章 区域经济发展及其基本理论区域经济发展及其基本理论 2.1 区域经济发展概述区域经济发展概述2.2 非均衡发展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2. 3 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2.4 均衡发展理论均衡发展理论2.5 产业集群理论产业集群理论2. 6 城市化理论城市化理论2. 7 体制创新理论体制创新理论本章讨论题目:本章讨论题目:1、你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2、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发展有什么条件?3、区域经济发展中应如何利用城市第一经济效率和城市第 二经济效率?本章主要参考文献:本章主要参考文献:1、陈秀山,石碧华:区域经济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理论2、沈 山: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2、3、朱传耿 朱 舜:论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创新4、孙久文,叶裕民,林勇:“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发展研讨会 ”综述5、薛凤旋 蔡建明:研究中国城市化理论学派述评6、吴莉娅:中国城市化理论研究进展2.1 区域经济发展概述区域经济发展概述 2.1.1 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 2.1.2 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式 2.1.3 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 2.1.4 促进区域发展的一般途径2.1.1 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 孙久文与叶裕民在他们2003年6月出版的区域经济学教程一书中认为, 区域经济发展则是指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社会进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具体地说,区域经济发展包括三方面的含

3、义: 第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通常用人均GDP来衡量。这既是衡量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准。所不同的是,仅仅有人均GDP的增长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与此相伴随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第二,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升级。有没有产业结构的升级是是否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判断标准。实际上,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人均GDP的增加是分不开的,因为发展本身久意味着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而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则持续下降;在工业中,深加工工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传统的资源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在第三产业中,新兴的、现代化的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传统的一般性服务业

4、比重则呈现出下降的态势。 第三,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意味着更多的民众参与到经济发展过程中来,他们由传统的农民转化为现代产业工人,集聚到城镇中从事着效率更高的第二、第三产业活动,从而带动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现实的生活中,工业化意味着经济发展,城市化则代表社会进步。因为城市化必然带来更多的人参与工业化过程,并分享其成果,意味着就业结构的变化、教育水平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制度的改革和进步。所有这些,都构成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所以,孙久文与叶裕民两位先生认为,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是具有内在本质差别的两个概念,增长注重量的增加,发展的核心

5、是质的提高。 吴殿廷认为,经济发展就是经济进步。所谓经济进步就是指现在比过去、将来比现在能产生更理想的经济状态。具体地说,对区域经济而言,除了包括与上述内容大体相当的生产的增长、技术进步及产业结构的改进以外,还应该包括资本积累及与外界经济关系的改善两方面内容。资本积累即把生产物(产品)的一部分不作为消费,而用于工具、机械设备、工厂、建筑物、库房等的投资,以便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扩大生产能力。经济发展中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等,都是与投资活动相联系的,其投资都直接地源于资本积累。此外,对于一定空间范围的区域经济来说,靠自产自销是很难发展起来的,要增加收入就得向外出售产品。同样道理,仅靠区内的资源也

6、是难以满足进一步发展的需要的。要保证生产资料的供应和产品的销售,就必须与外界发展联系,这是由区域经济的开放性所决定的。与周边地区或者国外具有稳定的协作关系,这是一个地区经济成熟的标志,也是今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保证。 2.1.2 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式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式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有三:一量的扩张一量的扩张 量的扩张也就是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描述区域经济规模的指标,通常都采用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和国民收入。 GDP以国土范围计算,因此,反映一个地区经济繁荣的程度,通常都是用人均GDP或单位国土面积创造的GDP。 GNP以国民的国籍为限计算

7、, GNP是属于分配范畴的概念,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富裕程度的标志。对于一个相对封闭或者外向性不强的国家或地区来说,GNP和GDP相差不会很大,GDP提高了,GNP也会提高。但是对于一个外向型的国家和地区来说,吸引外资和劳务多,或者资本和劳务输出也多,因而GNP和GDP相差可能会很大,前者GDP大于GNP,后者GDP小于GNP,从而出现繁荣未必富裕,或者富裕未必繁荣的现象。 二质的提高二质的提高 质的提高也就是经济发展条件的改善。具体地说,包括生产条件的改善,投入效率(产投比)的提高,技术结构的优化,积累与消费比例的改善,所有制结构(或产权关系)的合理化,以及与周边地区和环境关系的改善等等。

8、生产条件生产条件主要的比如交通与市场状况,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表现。投入效率的提高投入效率的提高,就是要求投入一定产出最大,或者产出一定投入最小,或者以较小幅度的投入增加换取较大幅度的产出增加。技术结构的优化技术结构的优化包括技术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方面。合理化强调必须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一致,高级化强调在适应当地条件的前提下高级技术和前沿技术要占一定的比例。积累与消费比例积累与消费比例的改善是说,在满足必要的消费的前提下,应适当地提高积累的比例,以便不断地扩大投资,加速经济发展。因为经济成长理论认为,积累率(也就是投资率)达到10%是实现经济起飞的必要条件。我国目前的

9、积累率大约在30%左右,因此积累率应该得到适当控制。三产业结构的升级三产业结构的升级 产业结构即区域内各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及相互关系。产业结构属于社会历史范畴,有其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遵循这些规律,及时有效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就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否则就会阻碍或延缓区域经济的发展。 根据配地-克拉克定律,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劳动力的分布状况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逐渐增加趋势。也就是说,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靠发展第一产业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已经相当困难,必须不失时机地把产业结构调整

10、到以第二和第三产业为重点上来。此外还要注意,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并非越快越好,这除了受经济发展的水平制约外,还受到自然和社会经济及文化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切不可揠苗助长。必须按照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确定恰当的主导产业部门,带动各个产业按比例协调发展。 2.1.3 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 在现代社会生产中,生产力的概念不仅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三个因素,而且包括交通、科技、信息等多种因素。况且,社会生产又不仅仅是生产力的问题,而且包括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多种因素。因此,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必然是多元共存的,概括起来主要地有五个方面。 (1)资源

11、和历史基础要素资源和历史基础要素 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资源因素及历史发展基础或开发历史有密切关系,这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之。 任何区域都拥有一定的资源,且在某方面具有其自己的优势,并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资源一般指的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自然物质,如土地、水利、动植物和矿产等资源 。我们通常所说的人力资源,由于其供应状况往往与特定的地域条件密切相关,实际也是一种自然力。至于技术资源,不过是自然物质和人力资源的结合形式,是人的智力的物化。信息作为一种资源,也具有一定的物质性,如数据、资料就是长期积累的产物。因此,从上述意义上说,任何资源都是一种自然物质,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区域经

12、济不仅是现实的经济活动,也是长期历史延续的结果,是人类长期不断开发的结果。历史形成的社会生产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生产力开发的历史基础越深厚,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就越顺利。此外,历史所形成的思想、文化、生活习惯和传统意识所表现出的一种延续惯性,也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2)交通及市场要素交通及市场要素 交通运输是区域内城乡之间,企业群体之间和区际之间交换产品、交流信息等的重要手段。随着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区域内和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而这些经济联系的实现又取决于交通运输的状况。交通运输可谓是经济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 在商品经济中,市场是企业生存、发展和区域经济运动的基

13、本条件。市场要素凝集着供给与需求关系,通过供与需之间的不断反馈,调节区域经济运动,从而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并且,由于市场对区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多层次、多类型、多方位的牵动,使之作为区域经济发展要素的影响作用日益增强,而且最终要反映到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 (3)组织及管理要素组织及管理要素 组织和管理作为区域经济的一种发展要素体现着经济运行机制的作用。它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引导、控制、调节和制约的功能,既体现出人对区域经济的适应,又体现出区域经济在人的作用下的发展,进而说明组织和管理是从更高层次出发,同时又溶化于区域经济各个层次、各个环节之中的制动性要素。 这可以通过我国建国后几十年国民经济的

14、发展得到说明。 (4)行为心理和文化传统因素行为心理和文化传统因素 在经济活动中注重行为心理要素的分析,也是进行区域经济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 人的行为心理是与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在经济分析中注重行为要素起始于西方理论界,在区位理论中有所谓“行为学派”(就是把不同的人对社会生活所持的主观态度看成是影响生产区位的重要因素),在管理理论中有所谓“行为科学行为科学”。 区域经济还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心理特点,可惜这一心理要素(主要指人的思想情绪、审美观点和风俗习惯)并不经常被人们所注意。不同地区不仅会具有不同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还常常形成不同的生产艺术风格以适应人们的审美心理;主要表现为消费习俗的地域性

15、和风俗习惯的不同,也会作用于生产活动。研究人们的风俗习惯、审美观念等心理要素,有利于组织好有关产品的生产,使之具有地域性的特点。 (5)社会政治和民族因素)社会政治和民族因素 区域经济虽然主要受经济因素制约,但也受社会政治因素和民族因素的影响。 社会政治因素对区域经济的影响,首先是政府政策的影响。首先是政府政策的影响。国家对不同区域的生产配置规划(政策),可以改变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投资结构,从而对区域经济产生深刻影响。其次是区域政策的影响。其次是区域政策的影响。一个国家不仅要有宏观经济政策,还要有地区经济政策。比如在企业密集的繁荣地区,应适当采取投资限制政策,在不发达地区,则应实行

16、投资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引进技术,不同地区也可制定不同的政策。为了吸引入才,改变地区智力结构,还可以采取工资和待遇优惠政策等等。其三是国防军事的影响其三是国防军事的影响。国防和军事对区域经济有重要影响作用,有时甚至起决定性作用。 区域经济还往往表现出明显的民族特点。不同的民族地区,在生产力水平、所有制结构、文化程度、宗教信仰,消费习俗等方面呈现出很大差异。民族问题实际上主要是人的问题。 最后应当指出,区域经济是多种要素构成的综合体,它在原则上排斥单一性和顾此失彼。因而上述这些区域经济的发展要素,并不是孤立地、单独地在起作用,它们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关系。 2.1.4 促进区域发展的一般途

17、径促进区域发展的一般途径 吴殿廷认为,根据局域经济发展的一般形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包括:资源开发、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生产布局优化几种。 一、资源开发一、资源开发 资源开发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很多区域的迅速崛起就是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实现的。如大庆地区的崛起,就是在国家组织的大规模的石油开采和加工的基础上实现的。此外,攀枝花、六盘水等工业基地的建设,都是通过自然资源开发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的。而我国经济特区的崛起,一些文化旅游胜地的发展,则是在大力开发社会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实现的。比如,深圳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渔村。80年代以后

18、,凭借其临近香港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当的改革开放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在十几年的时间里,一越而成为一个人口百余万、现代化程度颇高的现代大都市,地区经济也成了全国最具活力和实力很强的典型。 二、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二、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 重大工程项目的组织建设可以说是能够使本地区域经济得到明显的、立竿见影式发展的区域开发措施。重大工程项目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地表现在:(1)可以大量地吸收本地区的劳动力。不管一个项目的性质如何,基本的劳动力大多由本地提供,这不仅在很大的程度上解决了本地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而且为本地居民增加收入提供了条件。一个大型的工程项目吸收的基本劳动力是很可观的,如三峡工

19、程的上马,就吸收了川渝鄂三个省市的百余万劳动力。(2)无论工程项目的性质如何,它总会有一定的前项或后项关联产业,因而对于区域内其他产业的发展将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3)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部分或大部份材料以及建设大军的基本生活用品,主要的都将由本地提供。如三峡工程的上马,曾救活了川渝鄂的上百个水泥厂。(4)工程完工后所创造的产值、利润等直接记入本地账册,可直接壮大本地的经济规模。 三、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三、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在很大的程度上也就是区域产业结构不断地升级换代的过程,也就是由较低级的结构形式不断地向较高级的形式的发展过程。所谓较低级的结构形式即以第一产业即农业为主的

20、形式,所谓较高级的形式即以第二和第三产业为主的形式。 通过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是: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理顺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关系,扶持主导产业部门,配套发展好辅助性产业部门,适当发展好基础产业部门,使得整个区域经济内部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各个部门相互促进,构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形成整体优势,从而保证区域经济发展的更快更好。上海经济区之所以一直在全国经济中保持领先地位,是与其产业结构的及时调整分不开的。相应地,东北经济区在全国的经济地位在改革开放以后之所以会有所下降,主要原因乃是产业结构的调整没有跟上,因此中央才不得不在进入21世纪后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

21、 四、区域生产布局优化四、区域生产布局优化 生产布局也称作生产力配置,是指生产部门包括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等的地理分布,亦即生产的具体位置、规模、部门结构与地域分工。生产布局合理,就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所以,区域生产布局的优化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区域生产布局的重要性,主要地可以从三个方面认识:一是不论区域大小都必须进行内部的地域分工,任何区域内部特定地区的发展,都不可能为自己提供全部的必要条件。二是合理的地域分工能够保证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三是生产布局是可变的,也是应该不断地加以调整的。2.2 非均衡发展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 2.2.1 什么是非均衡发展理论 2.2.2

22、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基本观 2.2.3 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应用2.2.1 什么是非均衡发展理论什么是非均衡发展理论 非均衡发展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认为,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地的时空背景、基础条件和发展潜力等客观因素的差异,总是一个区域的发展较另一个区域更迅速,非均衡是绝对的。在资源一定的条件下,经济力和社会力的作用只会加大这种差距,并以牺牲其它区域的经济发展作为代价。所以,“发展基金不应该平均地分散在整个国家的各个部分,有最大增长潜力的地区理应享有优先权”。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制定区域发展政策和规划时,决不能推行齐头并进的均衡发展模式。 非均衡发展理论主要是从现有资源的稀缺性角度指出均衡非均

23、衡发展理论主要是从现有资源的稀缺性角度指出均衡发展的不可行性,强调应重点发展重点地区和重点部门以带动发展的不可行性,强调应重点发展重点地区和重点部门以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同的区域有其相应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这就决定了它们的发展和相互间的比较是处于非均衡状态之中。任何时期都存在相对发达和相对落后的区域,这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客观规律。 2.2.2 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按发展阶段的适用性,非均衡发展理论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时间变量的,主要包括循环累积因果论、不平衡增长论与产业关联论、增长极理论,中心外围论、梯度推移理论等;另一类是有

24、时间变量的,主要以倒“”型理论为代表。 ()冈纳()冈纳缪尔达尔缪尔达尔(G.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论的循环累积因果论。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并不是同时产生和均匀扩散的,而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一旦这些区域由于初始优势而比其它区域超前发展,则由于既得优势,这些区域就通过累积因果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继续超前发展,从而进一步强化和加剧区域间的不平衡,导致增长区域和滞后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由此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一是回流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不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二是扩散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发达区域向不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发展差异得到缩

25、小。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回流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即发达区域更发达,落后区域更落后。 基于此,缪尔达尔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主张。在经济发展初期,政府应当优先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寻求较好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也要防止累积循环因果造成贫富差距的无限扩大,政府必须制定一系列特殊政策来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缩小经济差异。 ()艾尔伯特()艾尔伯特赫希曼(赫希曼(A.O.Hirschman)的不平衡增长)的不平衡增长论论。该理论认为经济进步并不同时出现在每一处,经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将使经济增长围绕最初的出发点集中,增长极的出现必然意

26、味着增长在区域间的不平等是经济增长不可避免的伴生物,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他提出了与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相对应的“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 (即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渗透) 。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极化效应占主导地位,因此区域差异会逐渐扩大;但从长期看,涓滴效应将缩小区域差异。 (3)弗里德曼的中心)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论。外围论。在考虑区际不平衡较长期的演变趋势基础上,将经济系统空间结构划分为中心和外围两部分,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二元空间结构。中心区发展条件较优越,经济效益较高,处于支配地位,而外围区发展条件较差,经济效益较低,处于被支配地位。因此,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各生产要素从外围区

27、向中心区的净转移。在经济发展初始阶段,二元结构十分明显,最初表现为一种单核结构,随着经济进入起飞阶段,单核结构逐渐为多核结构替代,当经济进入持续增长阶段,随着政府政策干预,中心和外围界限会逐渐消失,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一体化,各区域优势充分发挥,经济获得全面发展。该理论对制定区域发展政策具有指导意义,但其关于二元区域结构随经济进入持续增长阶段而消失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4)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基础是美国的跨国企业问题专家弗农等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认为工业各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在发展中必须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并且在不同阶

28、段,将由兴旺部门转为停滞部门,最后成为衰退部门。区域经济学者把生命循环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学中,创造了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根据该理论,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世界上每出现一种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都会随时间推移由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传递,威尔伯等人形象地称之为“工业区位向下渗透”现象。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划分的重要理论依据即经济梯度转移理论。一般认为,东部地区属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高梯度地区,西部属于低梯度地区,中部地区则介于两者之间。我国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到世纪之交的西部大开发,就是梯度转移理论的最有力的例证。 (5)佩鲁)佩鲁(Perroux)的增长极理论。的增长极

29、理论。由于这一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我们将留待下一节中专门介绍。 上述这些理论均属于无时间变量的区域非均衡理论学派。 无时间变量的区域非均衡学派虽然正确指出了不同区域间经济增长率的差异,但不能因此而断定区际差异必然会不可逆转地不断扩大。因为各种非均衡增长模型片面地强调了累积性优势的作用,忽视了空间距离、社会行为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意义。缪尔达尔和赫希曼的理论动摇了市场机制能自动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传统观念,并引起一场关于经济发展趋同或趋异的大论战。但是在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逊的倒型理论提出之前,论战缺乏实证基础。他的研究使讨论向实证化方向迈出了有力的一步,倒型理论也因此而成为有时间变量的非均

30、衡发展理论的代表。 ()威廉姆逊的倒型理论()威廉姆逊的倒型理论。威廉姆逊把库兹涅茨的收入分配倒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了区域经济差异的倒型理论。他通过实证分析指出,无论是截面分析还是时间序列分析,结果都表明,发展阶段与区域差异之间存在着倒型关系。这一理论将时序问题引入了区域空间结构变动分析。由此可见,倒型理论的特征在于均衡与增长之间的替代关系依时间的推移而呈非线性变化。 纵观上述两类非均衡发展理论,其共同的特点是,二元经济条件下的区域经济发展轨迹必然是非均衡的,但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二元经济必然会向更高层次的一元经济即区域经济一体化过渡。其区别主要在于,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论

31、述均衡与增长的替代关系,因而各有适用范围。在关于增长是否不论所处发展阶段如何都存在对非均衡的依赖性问题上,这两类理论之间是相互冲突的。增长极理论、不平衡增长论和梯度转移理论倾向于认为无论处在经济发展的哪个阶段,进一步的增长总要求打破原有的均衡。而倒型理论则强调经济发展程度较高时期增长对均衡的依赖。 2.2.3 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应用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应用 按照辨正唯物主义的观点,均衡是相对的,不均衡才是绝对的。非均衡发展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在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利用其区位优势及相对较好的基础条件较快地发展起来,这正是中央政府遵循区域发展不平衡规律而采取了相应政

32、策取得的结果。不平衡是绝对的,因此,应依据不平衡发展战略有选择性地进行区域开发。然而,不平衡发展并不是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期望的,在区域平均落后和区域相对发达与落后并存面前,为了真正求得均衡发展,往往会选择不均衡发展战略。通过较长历史时期的不断扩散、辐射、带动、渗透等作用,最后达到相对全面发展,这就是区域开发的辩证法。 我国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虽然和东部地区相比较为落后,但其中也有区位相对较好、开发前景在全国独具优势的区域,因而非均衡发展战略同样适用于西部开发,适用于陕西关中高新产业带开发战略。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非均衡发展论并不意味着扶优弃贫,而是要利用在空间上区域资源条件的差异,在时间上采用先

33、后发展步骤,取得总体上宏观最佳效益。当地区间发展非均衡性达到一定程度时,必须借助外力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否则整个系统会因此而产生波动,造成系统混乱,使已有的成效丧失殆尽。 2. 3 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 2.3.1 何为增长极理论 2.3.2 增长极理论的几个主要概念 2.3.3 增长极理论的应用 2.3.4 增长极形成的条件2.3.1 何为增长极理论何为增长极理论 著名的增长极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佩鲁把经济空间定义为一个包含着多种作用力的场,从而说明经济的增长极是各种经济力量的向量核心。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认为,任何经济空间作为各种力的作用场,总是由许多中心点组成

34、,有些中心点具有向心力向心力,有些则具有离心力离心力。增长一般并不同时出现在各部门,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部门,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因此,在一个区域内的某个中心点上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将会形成一个新增长极,吸引其它经济活动也向这一极核靠拢,从而引起经济活动主体的不断成长和壮大。 增长极概念的出发点是抽象的经济空间,是以部门分工所决定的产业联系为主要内容,所关心的是各种经济单元之间的联系。这一理论主要强调规模大、创新能力高、增长快速、居支配地位的且能促进其他部门发展的推进型单元即主导产业部门,着重强调产业间的关联推动效应。因此,增长极概念一

35、般有两种含义:一是在经济意义上特指推进型主导产业部门;二是地理意义上特指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应指出的是,点轴开发理论可看作是增长极和生长轴理论的延伸,它不仅强调“点”(城市或优区位地区)的开发,而且强调“轴”(点与点之间的交通干线)的开发,以点带轴,点轴贯通,形成点轴系统。 2.3.2 增长极理论的几个主要概念增长极理论的几个主要概念 (1)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 主导产业主导产业,一般指具有地区比较优势的先进产业或新兴产业,它既是在全国生产地域分工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地位的重点产业,又是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中起核心作用的关键产业或支柱产业。主导产业一般面向全国乃至世界市场,产

36、品需求弹性较大,与其相关的部门和企业多,生产单位内部和相互之间联系性强。在主导产业中占统治地位、起领头作用的经济实体,就是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它可以是一个独立企业,也可以是由若干核心企业共同组成的联合体。在区域中心地体系中的重要地点配套龙头企业,将会形成相应的增长极的核心机构。 (2)极化效应。)极化效应。 主导产业部门的龙头企业迅速增长,形成聚集优势,促使主导产业不断壮大,从而引起其它经济活动向增长极核靠拢,这一过程称作极化现象极化现象。极化现象,将带来企业聚集、区位聚集和城市化聚集等聚集经济。 极化现象的直接结果称作极化效应极化效应,或回流效应、倒流效应,它是增长极的基本功能之一。极化效应主

37、要表现为生产要素由外围向极点聚集。也就是,在增长极的吸引下,腹地区域的财富包括资金、技术、人力和资源,不断流向增长极的核心区域,从而使增长极所在地享有并保持聚集经济的优势。在极化效应的作用下,一定区域的经济活动集中于少数地点上,这些地点只要聚集经济优势尚在,即使早期的吸引力消失了,它们仍然可以保持繁荣的局面。 当然,极化效应不是无限的,如果工资、地租和公共服务费用以及过度拥挤导致的开支等成本上升,即会发生集聚的外部成本,如果这种外部成本超过聚集经济带来的利益,就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严重时将导致增长极和繁荣现象消失。 就聚集的要素来看,极化现象首先是人口的聚集。因此,极化效应的直接后果就是中心

38、城市的形成。从城市化发展的过程来看,极化效应也称作城市化过程中的向心力作用城市化过程中的向心力作用(函数函数)或城或城市第一经济效率市第一经济效率。即按照居住人口每人平均的总产值为准,一般情况下,这一指标大城市比中等城市为高,中等城市比小城市为高,小城市比乡村为高。这种差异就决定了城市对人口的极大吸引力,它吸引着人口从农村到中小城市、从中小城市到大城市、从大城市再到特大城市的不断转移,从而促进了城市经济的不断繁荣。这种人口以特大城市为中心不断转移的性质,区域经济学就称作城市的向心力函数,也叫做城市的第一经济效率。在我国,充分利用城市的向心力函数,发挥好城市第一经济效率的作用,是实现大力发展中小

39、城市战略的重要途径。 此外,根据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城市的规模大小与自身的聚集效应和外部成本密切相关。一方面,规模较大的城市可以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提供较完善的生产、金融、信息和技术服务,可以形成集中和大规模的市场以带动经济发展, 还会由于企业和人口的集中而在技术、知识、信息的传递和人力资本贡献等方面产生溢出效应,因而会产生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其外部成本也会上升,这种外部成本包括:由于人口的聚集导致的居住、交通、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的增加,以及生态和生存环境的恶化等等。一般地说,在城市发展的初期阶段,聚集效应通常总是大于外部成本。这正是一个个城市逐渐地由小到大不

40、断发展的秘密所在。 (3)扩散效应。)扩散效应。增长极的另一个基本功能是扩散效应扩散效应。它表现为增长极不断向周围地区产生辐射作用,释放自身能量,把生产要素由增长极所在地转移到外围地区。扩散效应的大小和强弱,取决于增长极的能量积累状况,也就是取决于主导产业与龙头企业的创新能力、规模和素质,取决于经济体制、区域政策和增长极所在地的自然、人文环境。 从生产要素的扩散来看,增长极的扩散效应也叫做城市化过城市化过程中的离心力函数或城市程中的离心力函数或城市“第二经济效率第二经济效率”。在城市发展的初期阶段,如何充分利用城市的“离心力函数”,更好地发挥城市第二经济效率,是促进和加快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

41、城市第二经济效率城市第二经济效率即:以土地单位面积的平均产值为标准,用于农业的土地与用于工业的土地相比,用于工业的土地和用于商业的土地相比,其单位面积产值都有很大的差别,它们依次按照“农业工业商业”的顺序递增。这种差别在土地商品化条件下,则表现为土地价格上的巨大差异。不仅城市土地和农村土地价格差异很大,就是城市本身,大城市和小城市,城市中心区和城市边缘区,地价差别也很大。因此就推动着一些急于寻找投资机会的企业,不断地由土地价格高的地方向土地价格低的地方,由城市中心区向城市边缘区,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由城市向农村扩散。这一规律与城市第一经济效率恰好相反,这一性质就称作为城市的离心力函数,也叫做城

42、市的第二经济效率。小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善于利用城市第二经济效率,搞好招商引资和筑巢引凤。 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是增长极相辅相成的两个基本功能。说得通俗一点,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也就是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也就是“人往高处走,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往低处流”,这里的“高处”即人均产值高的地方,“水”即资金流,“低处”即地价便宜的地方。一般来说,增长极发展初期,以吸引外部投入为主,极化效应占主导地位。等到增长极发展壮大,转向对外释放能量时,扩散效应就会相应得到加强,并逐步占居主导地位。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均随距离的递远而衰减。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可用下面公式来度量: 式中:Sr为增长极的极化或扩散强

43、度;S0为强度初值或常数,a为距离衰减系数;r为距离半径。该公式说明,距离经济中心越远,极化效应强度就越小。 经济学家查得逊认为,极化效应是时间的二次函数,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叠加产生溢出效应。极化效应、扩散效应与溢出效应曲线如图2-1。 arreSS0G溢出效应0 ti tt 0 D扩散效应t 0 P极化效应图2-1 2.3.3 增长极理论的应用增长极理论的应用 系统的非平衡增长是客观规律,所以要讲求重点开发,培育增长极就是一种重点开发战略。西部开发应从国家全局出发,建立本区的产业和地区的增长极,发挥主导产业的带头作用和大中城市的核心作用,切实改善投资环境,逐步形成合理的地区经济结构和城镇体

44、系格局。 增长极战略在国外欠发达地区开发中亦广为应用,最为极端的例证是巴基斯坦和巴西。巴基斯坦为了促进内陆地区开发,从50年代末在北部战略地位很重要的波特瓦尔高原建设伊斯兰堡新城,将首都由位于沿海港口的全国最大城市卡拉奇迁于伊斯兰堡;巴西于1960年将首都从沿海的全国第二大城市和最大商港里约热内卢迁至距海1000km处的草原新城巴西利亚。非洲一些国家也采用同样办法,如巴拉维将首都由松巴迁至不发达地区的利隆圭,尼日利亚、坦桑尼亚也正着手向内陆地区迁建新首都。当然,这些极端做法并不一定适合于我国,但其增长极战略的应用给我们以启发。 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不可能在各地区同时出现或按同一速度(或比率

45、)平衡增长,相反,是在不同的地区按不同的速度不平衡增长的。某些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集中于一些地区和大城市,以较快的速度优先得到发展,形成发展极,再通过其吸引力和扩散力不断地扩大自身的规模,并通过对其腹地辐射影响引起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在任何城市体系中,都有一个(少数情况下是多个)城市居于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这就是“中心城市”。中心城市拥有较高的科学技术、雄厚的物质基础、先进的管理经验,对周边地区的发展具有辐射和带动作用,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 2.3.4 增长极形成的条件增长极形成的条件 佩鲁认为一个“增长极”的形成至少有三个条件: 第一,必须存在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与企业家群体,从而形

46、成“发展极”的基础。 第二,需要适当的周边环境。只有拥有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机器设备等要素供给良好的基础设施,才能形成良好的投资和生产环境。 第三,必须具有规模经济效益。 按照上述的条件要求,在构建经济组织空间时需要实施“增长极点开发轴线开发网络开发”的阶段性发展。落后地区采取增长极点开发,发展中地区采取点轴开发,发达地区采取网络开发,这是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形式演变的三个阶段。所以,在建设资金有限,基础设施需要巨额投入的情况下,西部地区要促进西部大开发,关键是要选择若干个区位较好、发展潜力大的城镇进行重点开发,使之成为区域“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迅速增长及其产生的乘数作用,促进和带动“

47、增长极”周边地区发展。 2.4 均衡发展理论均衡发展理论 2.4.1 什么是均衡发展理论 2.4.2 均衡与非均衡的关系 2.4.3 新古典理论对均衡发展的解释2.4.1 什么是均衡发展理论什么是均衡发展理论 均衡发展理论均衡发展理论认为,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是绝对的,随着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必将趋于收敛(平衡),因此主张在区域内均衡布局生产力,空间上均衡投资,使各产业均衡发展,齐头并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均衡发展理论不仅强调部门或产业间的平衡发展、同步发展,而且强调区域间或区域内部的平衡(同步)发展,即空间的均衡化。 均衡发展理论的提出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48、 ()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主张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应努力使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长期的持续增长。不发达经济中,人均收入提高或下降的刺激力量并存,如果经济发展的努力达不到一定水平,提高人均收入的刺激小于临界规模,那就不能克服发展障碍,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为了使一国经济取得长期持续增长,就必须在一定时期受到大于临界最小规模的增长刺激。 ()纳尔森的低水平陷阱论()纳尔森的低水平陷阱论。以马尔萨斯理论为基础,说明发展中国家存在低水平人均收入反复轮回的现象。不发达经济的痼疾表现为人均实际收入处于仅够糊口或接近于维持生命的低水平均衡状态;很低的

49、居民收入使储蓄和投资受到极大局限;如果以增大国民收入来提高储蓄和投资,又通常导致人口增长,从而又将人均收入推回到低水平均衡状态中,这是不发达经济难以逾越的一个陷阱。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走出陷阱,就必须使人均收入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率。 ()罗森斯坦()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论罗丹的大推进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各产业,从而冲破其发展的瓶颈。此论在发展中国家较有市场,原因在于它的三个“不可分性”的理论基础即社会分摊资本的不可分性、需求的不可分性、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以及外部经济效果具有更能说服人的证据。 ()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纳克斯的贫困恶性

50、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资本缺乏是阻碍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由投资诱力不足和储蓄能力太弱造成的,而这两个问题的产生又是由于资本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都存在恶性循环:但贫困恶性循环并非一成不变,平衡增长可以摆脱恶性循环,是扩大市场容量和造成投资诱力的一种必须的方法。 2.4.2 均衡与非均衡的关系均衡与非均衡的关系 首先,首先,区域经济发展中所所强调的均衡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这主要包括三层意思: 第一,均衡是非均衡发展的最终结果。 第二,总体均衡中包含局部的非均衡。 第三,均衡是动态的,即旧的均衡总会不断被打破,新的均衡总要不断建立。均衡与非均衡是贯穿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矛盾统一体,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