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三维教育策略研究》结题报告.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1820821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德树人三维教育策略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立德树人三维教育策略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立德树人三维教育策略研究》结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德树人三维教育策略研究》结题报告.doc(3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立德树人三维教育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立项号:CDJYKY2014131立德树人三维教育策略研究立德树人三维教育策略研究结题报告结题报告石门县第一中学课题组【内容提要内容提要】本课题以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理念为背景,通过大量的调查和实践,从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会德育三个方面阐释了以学校德育为主体,以家庭德育为依托,以社会德育为辅助的三维德育机制,提出德育资源整合策略,德育方法优化策略,德育内容萃取策略,不断优化德育环境,把学生培养成新时期立德树人的典范。【关键词关键词】立德树人立德树人 三维教育三维教

2、育 策略策略 一、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课题研究的背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学生成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青少年思想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质更加鲜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而当前我们的德育环境差强人意: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的现象依然存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教育毫无疑问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教育,所以立德树人的含义就自然少不了社会主义的内容。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在党的全国

3、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提出。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化教育改革,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国民教育全过程。2014 年 3 月 30 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立德树人三维教育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立项号:CDJYKY2014132务的意见,要求把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

4、三中全会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更好地促进各类学校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二、课题概念的界定课题概念的界定三维三维:三维立德树人指学校德育从校园延伸到社会、社区和家庭,让学生在不同的成长环境都接受良好的德育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熏陶,养成良好的行为品德。立德立德 :立,树立。德,德业。树立德业。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孔颖达 疏:“立德,谓创制

5、垂法,博施济众,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 三国魏李康运命论:“若夫立德必须贵乎,则 幽、厉之为天子,不如仲尼之为陪臣也。” 清钱谦益户科给事中孔吉授徵仕郎:“夫给事中在帝左右,古多用履素立德者为之。”德育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和时代的变异性。我国古代德育思想有如下特点:内圣外王,修身为本,通过个人道德修养,启发个体的内在道德自觉,督导个体不断进行自我道德品行的修炼,从而成为一个有道德良知的人。本课题的“立德”就是立“知行结合,以行为本。立足当前,胸怀大志”的道德情怀。“树人”是培养人才的意思。出处:管子上篇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例如:十年树木,百

6、年树人。 树:培植,培养。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本课题的“树人”是指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德育为先。“德为才之帅”,德是做人的根本,是一个人成长的根基。当今我国正处于开放的国际环境与多元文化的背立德树人三维教育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立项号:CDJYKY2014133景之中,而青少年学生又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刻,德育为先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德育为先,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7、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教育核心价值观的重中之重,把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重要内容,引导和教育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要从学校德育、家校互动和社会育人三方面进行建构;要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优化德育方法,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必须着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的崇高追求,是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的最高目标、最终价值取向。教育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必须以学生为本,关

8、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终身发展和健康成长。在坚持德育为先的同时,全面加强和改进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培育学生健全人格。教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伟大事业,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乐观向上的品格,学会创造幸福,分享快乐。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塑造学生纯真完美的心灵。加强学生心理辅导,注重对学习困难学生、贫困家庭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留守儿童、流动人口子女等特殊群体

9、学生的关怀和帮助。认真发掘学科中所蕴涵的健全人格教育资源,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得到人格的滋养与涵育。高度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为培育学生健全人格提供良好氛围。要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把学生发展从知识层面提升到生命发展层面。“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必须致力于“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的教立德树人三维教育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立项号:CDJYKY2014134育理想。作为一种培养和造就人才的崇高事业,满足每个人的个性需要和期望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十八大报告提出“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关怀“每个”、培养“每

10、个”,是对教育战线提出的重大命题,是对教育人才观、质量观的科学阐释,也可称之为是我们的教育理想。这就要求我们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每个学生都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使每个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性格志向的学生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都获得教育的成功,人人都能成才。教育策略教育策略:教育策略是人们对教育进行有效实践而采取的一种教育方法和手段,其特点主要是体现出其概括性、指向性、操作性、调控性和整体综合型。我们的“立德树人三维教育策略”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培育

11、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世界眼光,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人人成才。坚持系统设计,整体规划育人各个环节的改革,整合利用各种资源,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坚持重点突破,聚焦课程改革的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针对制约课程改革的体制机制障碍,集中攻关,重点推进。坚持继承创新,注重课程改革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新要求,积极开拓,大胆试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确立教育教学主要环节相互配套、协调

12、一致的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多方参与、齐心协力、互相配合的育人工作格局,本课题总结出了德育资源整合策略,德育方法优化策略,德育内容萃取策略。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个人本位论个人本位论:个人本位论盛行于是 18 世纪-19 世纪上半叶,以卢梭、洛克、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等人为代表。其基本观点是主张教育目的应依据个人的需要来确定。该理论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目的是由人立德树人三维教育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立项号:CDJYKY2014135的本能、本性的需要决定的。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使人的本能和本性得到自由发展,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

13、神性需要来制定教育目标和建构教育。个人本位理论要求我们在教育中应尊重人格需要,发展自身潜能,最终实现自我;注重意义学习,提倡自由探索;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关注自我评价。卢梭(法国)高扬文艺复兴人本主义大旗,抨击封建社会的没落,坚信人的善良和社会的腐朽,其自然教育的主张以学生的本性自然发展为目标。裴斯泰洛奇(瑞士)称:学生生来就蕴涵各种能力和力量的种子,教育就是促进儿童的各种天赋才能的种子的到和谐发展。福禄倍尔(德国)主张:吸取并在社会生活中自我表现、自由发展,教育提供外部条件解除对学生身体和灵魂的束缚。斯宾塞(英国)主张教育要为年轻一代完满生活做准备,教给学生有利于生活的科学知

14、识。罗波特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认为:理智的美德是由理智能力的训练而获得的习惯,不论学生是否注定从事于沉思的社会或现实的生活,由理智美德的培养所组成的教育是最有用的教育。2、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根据良心做出的决定就是正确的,而所谓根据良心做出的决定就是根据自己选择的具有逻辑全面性、普遍性和融贯性的伦理原则作出的道德决定。这些原则是抽象的和伦理的(像“中庸之道”,绝对命令等等),而不是一些具体的道德规则,如“摩西十戒”等等。实质上,这些原则就是普遍的公正原则、互惠原则、人权平等原则和尊重个人的人类尊严的原则。于建东、徐声慧在中南林业科

15、技大学学报发表的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述评介绍了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对它们进行了评价。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道德认知的发展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核心、“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模型、道德发展的本质与条件以及道德判断、道德认知发展的方法:道德讨论法和公正团体法。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它促进了道德现象研究的科学化,促进了道德教育的科学化,为我国道德教育的改革和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来源。立德树人三维教育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立项号:CDJYKY2014136范红凤黑龙江高教研究介绍了柯尔伯格提出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论,即“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16、并提出两种道德教育模式:道德讨论模式和公正团体模式。这对改革我国学校德育的教学提供了多方面的有用的启迪,即道德教育应强调个体自主道德发展,避免简单的单向灌输;应大胆吸收借鉴柯尔伯格的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改革我国学校德育的课堂教学;要把握校本德育目标的层次性与序列性,避免“一锅煮”、“一刀切”;加强德育课程的整体性,注意隐性课程的影响等。3、中国传统德育理论和方法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德育历史尤其悠久。据史书记载,早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轩辕黄帝时代,就有了“修德振兵”(史记?五帝本纪)之举,表明从那时起,就已出现德育现象。后来到了尧舜时期,已有了孝父母、友兄弟的道德观念,并且舜曾“

17、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旨在改变“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的结局。这说明在舜时,道德教育已成为社会管理者的自觉行为。此后,薪火相传,代代相继,不断将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德育理论推向前进,使中华民族成为富有道德内涵的伟大民族,早在古代就被外民族誉为“礼义之邦”,留下了无比丰厚的德育遗产。发掘、总结、提炼、继承这批遗产,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例如孔子的“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思想、孟子的“教者必以正”的思想、荀子的“师以身为正仪”的思想、墨子的“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身体力行思想、老庄的“行不言之教思想”、商鞅的“官无邪则民不敖”的思想、韩非的“不以言谈教”思想,

18、以及齐法家的“明正以治国”思想。孔子的“性习论”,决定了他重视后天学习、提倡“择友择处”、突出养成教育的德育方法;孟子的“性善论”,决定了他在德育方法方面,重视“反省内求”、“存心养性”、“平等育人”等方法;荀子的“性恶论”,决定了他重视“积善成德”、“环境育人”以及“待师法而正”的德育方法等等。立德树人三维教育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立项号:CDJYKY2014137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一)研究目标研究目标1、建立“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德育工作的模式,让学生成为新时期的“三好”公民。把学生培养成新时期社会主义立德树人的典范。2、健立高效德育管理体

19、系及德育管理运行机制,探索适合学校、家庭、社会互相沟通和协调的途径及办法。3、创新开展各项特色活动,不断丰富德育内容,探索促进德育课程、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道德水平的积极影响,不断优化德育环境。(二)研究内容(二)研究内容1、开展以学校德育为主体,家校互动,社校联动合作的德育工作体系、德育策略和育人网络的研究。2、学校德育主体作用的研究。3、家庭德育和学校德育互动的研究4、社区德育和学校德育协同的研究(三)研究方法(三)研究方法1 1、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文献法是一种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科学研究方

20、法。文献法的一般过程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分别是:提出课题或假设、研究设计、搜集文献、整理文献和进行文献综述。文献法的提出课题或假设是指依据现有的理论、事实和需要,对有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或重新归类研究的构思。研究设计首先要建立研究目标,研究目标是指使用可操作的定义方式,将课题或假设的内容设计成具体的、可以操作的、可以重复的文献研究活动。2 2、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现在孩子因社会的各种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他们的叛逆性越来越强,心理问题学生也越来越多,学校对于特异心理素质和品格的学生,单独建档,重点关注,逐步完善他们的人格特质。3 3、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指在自然的教育情景中,行动者本人或与

21、他人合作,以立德树人三维教育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立项号:CDJYKY2014138改进教育行动为目的,以教育行动为研究对象,运用各种教育研究方法进行的综合性研究活动。本课题之行动研究是指对“立德树人”这一行动的研究,它以学校德育教育实际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中,参加课题教师要边研究边行动,边行动边研究,既注重研究结果,更强调研究过程,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思总结,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研究和实施课题的能力。4 4、经验总结法、经验总结法:我校多年来一直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摸索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要认真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和规律,在此基础上提高、创新,进一步开展

22、本课题的研究。本课题研究主要以教育经验总结法为主,着重于德育序列化的活动内容研究,辅之以文献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学习借鉴外校先进德育教育经验,结合本校活动主题目标,确定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方法、手段形式、机制和评价体系。5 5、课题研究的过程课题研究的过程(一)本课题的研究阶段(一)本课题的研究阶段1、申报评审开题阶段(2014.4-2014.7),选拔课题组研究人员,收集资料撰写课题申报书和开题报告,参加课题开题培训会议,通过会议开题,接受专家点评,完善开题报告。2、初步研究阶段(2014.8-2015.7),落实课题组人员分工安排,明确职责,班主任德育论文征集编辑成册,编写学生必读和

23、家长必读校本教材,召开家长会议,成立家长委员会,建立家长学校。建立德育基地,开展校外德育活动。3、后期研究阶段(2015.8-2017.12),开展中期评估,研究后期研究方向,研究德育活动课课程化、模块化、常态化。德育论文收集整理,家校互动新途径探索,建立导师成长制度,建立特异心理及体质学生资料库等。4、结题阶段(2018.1-2018.11),整理收集各种资料。撰写结题报告。(二)开展的主要研究活动(二)开展的主要研究活动1、组织学习培训 24 次,学习了课题研究规范、问卷调查方法、各种参考资料等。立德树人三维教育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立项号:CDJYKY20141392、开展家校合作教育研讨

24、会 12 次,每学期开展 2 次,每学年分年级编辑家长必读、学生必读,并设立家长听课制度,虚心听取家长意见。3、开展专题研讨 10 次,每学期开展 1 次德育论文征文活动,评选优秀论文,颁发证书,编辑成论文集。4.请专家指导 8 次,先后邀请了著名教育专家中央教科院陈金秀来校讲学,台湾著名学者诗人郑愁矛、名人肖良琼、著名书画家崔国强、省教科院基教所林宏华、市教科院黄利华、刘忠义、余亚州等来校指导工作。5.请专家讲座 10 余 次,邀请著名高校院士、教授等来校讲学、传经布道,如中科院大学南华院士、马石庄教授,清华姚可夫教授、人大孙利军教授、北大袁诚教授、南京工大教授陈集双教授、中林大教授周文化、

25、武大教授谭小军、湘大教授周益春、文理学院叶一进教授等6.组织家访研讨活动 8 次,每学期全校开展一次全员家访活动,并集中召开一次研讨活动7.组织开展学生德育活动研讨活动 30 次,每个月开展一次,在每周周(三)一次主题班会,每周二班团德育活动基础上,每月一次总结研讨会,并量化评比。8.按时完成双月(季未)汇报9、组织召开班主任德育工作专题研讨会 30 次,每月召开一次10、每学期开展 1 次法制教育、国防教育,安全教育等,每周开展 1 次升国旗活动,培养爱国意识。六、课题研究的结果和结论六、课题研究的结果和结论本课题历时几年的研究,经课题组教师共同努力,“立德树人三维教育策略研究”取得了良好效

26、果,基本完成了研究任务,实现了研究目标。课题研究推动了我校德育工作的深入改革。我们采取了行动研究法,始终将课题研究工作与学校德育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边研究,边改进学校德育实际工作,同时根据工作情况不断地修正研究成果,再运用研究成果指导、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实现了课题研究与学校德育工作之间的良性循环。立德树人三维教育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立项号:CDJYKY20141310(一)构建三维德育平台,创建(一)构建三维德育平台,创建“4321”“4321”德育工作体系。德育工作体系。一直以来,我校始终恪守“诚朴弘毅”的校训,坚持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思想品质的培养,不断摸索,不断完善,逐步构建了“4

27、321”的德育工作体系,在不断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便于操作、颇有实效的德育管理方法和措施。1.狠抓四项建设(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建立了一套健全的德育组织机构。形成了校长主管教育教学的副校长、党委委员学生科、团委及其他学校各科室年级组班主任学生干部一线贯通的垂直德育管理网络,这样就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做到了上下左右联系密切,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极大提高了德育管理的效能,充分保证了学校各项德育工作的落实。(2)加强德育制度建设。我校建立健全了各项德育规章制度,大到宏观管理,小到各个工作环节,都有精细化的管理制度,真正做到了时时、事事都以制度为准绳,形成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的良好管理

28、秩序。(3)加强德育环境建设。注重校园“生态环境”的建设。健全卫生评比制度,规范管理,落实好“打扫、保洁、检查、评比”各个环节的措施。组织志愿者开展“健康弯弯腰”“你丢我捡”等环保活动,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环保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环保意识。树立“合作育人、和谐发展的理念,以“全程、全员、全科、全方位”育人为途径,打造鲜明“大德育”特色,把学生食堂、学生寝室作为除教室外的德育第二课堂,着力整合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资源,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完整链条,让育人的力量无处不在。具体措施:每一位教职工都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导师;学校的每一个场所都是育人的课堂;让家长成为“校内一员”,让学生干部成

29、为学生成长的加速器。构建家校一体化育人网络;建立立德树人三维教育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立项号:CDJYKY20141311学生心理互助联盟。(4)加强德育科研建设。加强德育科研建设,开展课题研究,引领内涵发展,带动学校德育水平的整体提高。学校已经建立由校长牵头,分管校长负责,中层干部、班主任等德育骨干带头,全员参与的德育课题队伍,通过实践和探索,努力使德育工作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科学性和创新性。“农村高中学生学习心理障碍成果成因及教育对策研究”“高中生书册阅读的研究性学习”等课题研究成果获省级或国家级奖励,农村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感恩教育家长必读等校本教材公开出版

30、。2、落实三个主题:文明习惯养成教育、诚信感恩爱心教育和爱国前途理想教育是我校长期坚持的三大主题教育。做到一个年级一个中心,月月有主题、周周有内容。力求计划的可操作性,注重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追求教育的实效性,德育教育序列化。3、把握两个突破口:狠抓学生道德品质培养,以“潜能生”和“留守生”两个重点为突破口,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4、突出一个中心:“读书以立品为先。”培育人的品德是德育的终点,也是我们教育的起点。是一项不断超越自我、持续发展的工作,我校紧紧围绕“育人先立品”这一中心,全方位地开展各项育人工作。立德树人三维教育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立项号:CDJYKY20141312石

31、门一中 4321 德育工作体系图解(图 1)(二)形成(二)形成“三维三维”德育机制,构建了三大德育策略。德育机制,构建了三大德育策略。1 1、导向策略。、导向策略。首先,抓舆论导向,通过学习、宣传、发动,营造种全社会关心、重视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浓厚氛围;其次,抓目标导向,分别制定学校、家庭、社区“三维”德育工作规程,引导整个社会围绕全面提高青少年儿童思想道德素质的共同目标开展德育工作;第三,抓行为导向,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家长教育行为规范”、 “市民文明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规范教师、家长、市民和中学生的行为。导向策略流程图:舆论导向导向策略流程图:舆论导向导向策略流程

32、图:舆论导向导向策略流程图:舆论导向导向策略流程图:舆论导向导向策略流程图:舆论导向目标导向目标导向目标导向目标导向目标导向目标导向行为导向行为导向行为导向行为导向行为导向行为导向规范学生行为规范学生行为规范学生行为规范学生行为规范学生行为规范学生行为2 2、深度参与策略。、深度参与策略。学校教育建立以校级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为核心,党、政、工、团紧密配合,教职工全员参与的学校德育网络机制:家庭教育建立以家长委员会为核心,以家长学校为依托,学生家长全员参与的家庭德育网络机制;社区教育建立以县级“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为核心;教育、宣传、文化、公安、工商等党政职能部门和工会、团委、妇联等社会团体密切

33、配合,立德树人三维教育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立项号:CDJYKY20141313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社区德育网络机制,形成全社会参与、支持德育工作的新格局(见下图 2)。 图 23 3、整合策略。、整合策略。首先,抓德育目标的整合,做到每期的学校、家庭、社区专题德育活动目标保持一致;其次,抓德育内容的整合,每个学期由学校统一选定德育专题,学校负责在学生中落实,家长学校负责在家长中落实,“关工委” 负责在社区落实;第三,抓德育组织形式的整合,学校德育领导小组制定定期与家长委员会和县“关工委”联系的机制,做到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的“三维一体”,不搞形式主义。第四,抓德育环境的整合,全面 图 3优化学校

34、、家庭、社区德育环境。第五,抓教师个人师德修养与课堂教学的整合,以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的人格,寓德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中。第六,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功能,实施心德互助策略(见上图 3)。学校是三维立体德育网络的中心环节,居主导地位。主要职责是:对学生实施全面的思想道德教育,整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学校的德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品质,遵规守纪的观念,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家庭教育处于教育的基础地位,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家庭的主要职责是: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教育孩子学习做人。家庭教育的目标是:以培养孩子良好品质为核心,培养孩子的孝心、诚信、爱心,培养

35、孩子讲文明、懂礼貌,爱劳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拓展和延伸,对学生具有教育和引导的职能。社区的主要职责是:优化社区教育环境,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完善社区教育设施;引导学生在立德树人三维教育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立项号:CDJYKY20141314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受到教育,感染和熏陶;净化社区环境,消除对学生成长产生负面影响的不良因素。社区的德育目标是:以公德教育为核心,增强学生的是非观念,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责任意识、法制意识、合作意识、服务社会的意识,最终形成爱他人、爱家乡、爱祖国的良好品质。教育是一项多维和立体的整体工程,学校教育必须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协调,形成

36、和谐共振,从而在学生身上产生最优化的效应。我校的“三结合教育”是从学生的发展角度,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成长搭桥铺路,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架起教育的桥梁。通过校内外、家内外、课内外活动,使学生成长为会学习、能工作、知美丑、爱生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我校德育工作实践形成了如下的工作机制与体系图,该图揭示了我校德育工作的秘密武器,是我校成功德育的法宝。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检验,完美的实现了三维德育的整合,在两个突破口实践中,充分利用家校互动和社校协同策略,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三)加强学校、家庭、社区三方联动,构建三维立德整体育人网络。加强学校、家庭、社区三方联动,构建

37、三维立德整体育人网络。家庭教育是三维教育中的基础,学校教育是三维教育中的重点,社会教育关系着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学校在搞好学校教育的同时,应该作为一个中间人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纳入到学校教育体系中来,实现融合,更有利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开展和推进,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序开展和推进,又反过来更有利于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从而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与发展。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也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维教育的终极目标。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起立德树人的教育责任和使命,才能把学生培养成 21 世纪社会主义建设者立德树人三

38、维教育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立项号:CDJYKY20141315和接班人(见下图 4),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图图 4 4三维德育机制还可以用如下的附图 5 表示出来,孩子教育的根在于家庭家长教育,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主干是家庭教育,没有家长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学校教育只是将型材进一步塑造成各类人才,社会是一座大熔炉,他是对人才的进一步的锤炼和锻造,同时他又要检验人才是否合格。因此三维教育又是一种相互递进的关系,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然后由社会反馈到学校和家庭。三维教育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学校教育(重点)家庭教育(基础)社会教育(拓展)

39、立德树人(目标)立德树人三维教育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立项号:CDJYKY20141316作为人才成长的三维因子,在人生的 不同发展阶段的影响是不同的,只有在少年时期(中小学阶段)学校德育居于主导地位而起关键作用,通过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传导给学生的心灵深处。所以本课题的研究很有意义,故立德树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见右图 5)以往学校德育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满足于讲解道德知识,对学生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培养相对薄弱,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道德认识不足,道德行为迟缓,道德良知缺乏。对此我们一惯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向全校师生提出了我校德育教育的策略:行政要管理育人,一线教师要教书

40、育人,后勤要服务育人,学校要环境育人,家长要以身育人,社会要以则育人。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校逐渐走出了德育教育传统的模式,推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转型:学生不仅在学校能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与熏陶,还可以走出校园,走向家庭和社区,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情境,尝试进行道德抉择。学生在与人交往中体验情感,在克服困难中磨炼意志,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履行道德行为。为了有效推动立德树人三维教育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立项号:CDJYKY20141317我校德育工作转型,我们探索出并实施了“三互德育策略”(即德智互渗策略,教书育人;心智互助策略,心德互动策略),围绕核心价值观实施“五育共举”策略(五

41、育即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法制教育、禁毒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运用德育内容萃取策略(即对纷繁芜杂的德育内容,进行去伪存真,精心选择德育内容,精心编写校本教材),每年编写 2 期九澧文摘、10 期一中管理、2 期一中通讯、并成功申办为国家级国防教育基地和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单位。德育萃取策略工作流程图(附图 6)确定主题确定主题收集资料收集资料归类汇总归类汇总选择加工选择加工送审送审样品样品再审再审产品产品(校本教材)(校本教材)用户(学生)用户(学生)(四)深化学校德育创新,发挥学校德育主体作用(四)深化学校德育创新,发挥学校德育主体作用1、开展“学生道德讲堂”活动,优化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利用“

42、学生道德讲堂”,进行师德示范。学校充分利用升旗仪式和主题班会课,把这两个时间打造成“学生道德讲堂”。学校每期评选 10 位师德标兵,全年共评选了 20 位师德标兵,这些德才兼备的老师通过“学生道德讲堂”这个平台,向全校师生做师德报告,用他们的高尚师德去感染、激励学生。利用“学生道德讲堂”,进行思想道德引领。“道德讲堂”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在每个学年度,开展“学雷锋活动月”、“文明礼仪教育月”、“青春、励志、成人教育月”、“安全、法制、心理教育月”、“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爱国主义教育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七大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利用每周一升国旗仪式和周三第八节活动课时间进行专题教

43、育。2、实施“操行学分制”,优化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我校创新学生评价机制,不搞“分数唯一论”,坚持全面评价学生,施行学生“操行学分制”,将学生个人在校操行表现实行学分管理,纳入学生学业成绩,让每个学生既成人又成才。学生“操行学分”按月计算,每月以 100 分为基本分,在此基础上按照个人现实操行表现,由学生科、教务科、年级组、班主任、科任老师根据学生在立德树人三维教育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立项号:CDJYKY20141318平时学习生活中的表现进行评分,按月由班主任记录统计。3、开展“同窗六比”活动,优化班级文化建设。我校在班级中开展学生 “同窗六比”竞赛活动。 “同窗六比”,即“思想上比进步,

44、学习上比刻苦,知识比丰富,生活比简朴,交流比互助,目标比高度”。让学生比学习、比态度,比做人等,着力培养“诚实守信”、“知书明理”、“有责任心”、“知恩图报”、“志高有为”、“身心健康”的六好学生,让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我们在学生中大力开展“星级学生”评比活动,每学期评九种“星级学生”,即学习之星、文明之星、才艺之星、健体之星、节俭之星、孝顺之星、劳动之星、友爱之星、环保之星,每学期评选二次,并在学校宣传橱窗及校园网大力宣传,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出彩,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走上自己的“星光大道”。4、实施“成长导师制”,优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困境未成年人”档案,有针对

45、性的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对于父母离异、留守流动、缺乏自信、早恋、责任感不强、人际交往困难、网瘾、情绪失控、突发异常事故(如家庭变故、受侵害等)等类型的学生,开展了摸底筛查建立信息档案,然后由“成长导师”对相关学生进行一对一帮扶的工作。“学生成长导师制”由全校所有任课老师,以自愿形式向学生科申请产生。成长导师对受导学生在学业、道德、心理等方面深入、全面的教育和引导,对学生实施亲情化、个性化、一对一教育。每月主动找学生谈话至少一次,每学期家访一次,每学期解决学生实际困难一件。努力做到教师人人是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5、开展课堂审美教育,陶冶学生道德情操(1)发挥文

46、学作品在美育中的作用通过“主题阅读活动”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作为学生认识自我的“参照”。人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会有意无意地将作品中的人物作为参照和模仿对象,用立德树人三维教育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立项号:CDJYKY20141319作品人物的精神和行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美育教学要充分发挥文学作品的积极作用,以正面积极的形象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素养,确立正确的三观。(2)提高教师的审美素质审美教育的有效实现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美育方面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教师的审美素质的提高和加强,首先需要提高自身的审美品位和修养。审美修养的提高包括美的感知能力、欣赏水准、评价能力

47、以及创造能力的提高。审美修养的积累,来自积极的生活态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来自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等等;除了充足的社会经验,阅读书籍也是增长美学知识,提高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3)美学教育要因人而异,灵活教学美学教育和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都有着重要关系,而每个学生由于自身以及外界的因素,也会产生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美学教育时,不仅要从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出发,研究正确科学的教育方法,也要注意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灵活采用教学方法。比如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学生可能会有自己的爱好和取向,也会有对文章不同的理解,特别是语文教学具有特殊的灵活性,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交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进行自主

48、思考和学习。(五)提升家庭德育内涵,形成家校互动德育合力(五)提升家庭德育内涵,形成家校互动德育合力1、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家长融化在爱之中的教诲,是人生的第一课。价值观建设,应该成为“人生第一课”的核心任务。在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教传统中,无论是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还是作为整体的国家,都把仁德作为人生的追求和道德境界,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续延绵的历史记忆和成长基因。而仁德传承的重要途径和中心环节就是重视家庭教育,要让家庭成为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要渠道,成为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助推器。价值观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是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认同。目前的一

49、些立德树人三维教育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立项号:CDJYKY20141320社会现象和问题,或多或少都有着价值观上的根源。比如,一些人精神迷茫、诚信缺失、道德滑坡,尽管有多种成因,但家庭教育的缺位、错位、不到位,无疑是重要原因。试想,如果父母没有道德底线,如何教育孩子守住道德底线?如果父母贪污腐化堕落,何以教育孩子堂堂正正做人?这也使不少贪官被查处后,痛哭流涕地悔恨自己害了孩子。父母就是孩子的“活教材”,身教重于言传。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家庭教育首先是父母的自我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与孩子双向互动、彼此受益、共同成长。2、家庭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家庭价值观建设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要完成好这一核心任务,首先需要牢固树立崇高的家国情怀。这是一个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大爱,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理想追求;是中华儿女的心灵家园,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其次需要牢固树立高尚的道德风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