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关于提取资产减值准备和坏帐损失处理的内部控制制度.doc

上传人:帮**** 文档编号:1820146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司关于提取资产减值准备和坏帐损失处理的内部控制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公司关于提取资产减值准备和坏帐损失处理的内部控制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司关于提取资产减值准备和坏帐损失处理的内部控制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关于提取资产减值准备和坏帐损失处理的内部控制制度.doc(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关于提取资产减值准备和坏帐损失处理的关于提取资产减值准备和坏帐损失处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及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为提高公司资产质量,确保股东、债权人的合法利益,规范公司运作,特制定如下关于提取资产减值准备和坏帐处理的内部控制制度。1、关于计提坏帐准备、关于计提坏帐准备1.1 坏帐损失核算方法:采用备抵法。1.2 公司应当每年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对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等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分析各项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并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帐损失,对于没有把握能够收回的应收款项,按其期末余额 5%的比例计提坏帐准备。坏帐准备计提方法一

2、经董事会通过,公司不能任意更改,若有变更,需经董事会批准。1.3 除有确凿证据表明该项应收款项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外(如债务单位撤消、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导致停产而在短时间内无法偿还债务的,以及其他足以证明应收款项可能发生损失的证据和应收款项逾期 3 年以上) ,下列各种情况一般不能全额提取坏帐准备:1.3.1 当年发生的应收款项,以及未到期的应收款项;1.3.2 计划对应收款项进行债务重组,或以其他方式进行重组的;1.3.3 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款项,特别是母子公司交易或事项产生的应收款项;1.3.4 其他已逾期,但无确凿证据证明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1

3、.3.4.1 公司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如有确凿证据证明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应将其帐面余额转入应收帐款,并计提相应的坏帐准备。1.3.4.2 公司的预付帐款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帐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消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将原计入预付款项的金额计入其他应收款,并计提相应的坏帐准备。1.4 公司可以对于某些应收款项提取特殊准备(指与同帐龄相比,比例较大的) ,对于提取特殊准备,或计提金额超过上年已审净资产 5%的应召开董事会,监事会列席会议,公司管理层应详细说明原因,公司董事会批准后应公告。对于关联方应收款项计提坏帐准备的,以及计提金额超过上半年已审净资产

4、5%的,还应由公司股东大会批准,关联方应回避表决。公司管理层对于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应查明原因,追究责任。对有确凿证据表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如债务单位已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等,公司管理层应将原因及责任详细说明,拟处理的坏帐损失在上年已审净资产的 3%以内,由公司董事会批准(应由监事会列席) ,超过净资产 5%的,或关联方的坏帐损失应由股东大会批准,冲销提取的坏帐准备。1.5 当年度全额计提坏帐准备,公司董事会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计提的比例以及理由。1.6 以前年度已全额计提坏帐准备,但在当年度又全额或部分收回的,或通过重组等其他方式收回的,以及以前年度已确认并转销的坏帐

5、损失,当年度又收回的,公司董事会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其原因、原估计计提比例的理由以及原估计计提比例的合理性。公司管理层若认为估计计提比例存在不合理之处,应及时提出方案,交由董事会讨论通过,并变更计提比例。1.7 对某些金额较大的应收款项不计提坏帐准备,或计提坏帐准备比例较低的(一般为 5%以下) ,公司董事会应详细说明原因,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理由。1.8 当年度实际冲销的应收款项,公司董事会应在会计报表附注说明冲销的理由,其中实际冲销的关联交易产生的应收款项由股东大会应形成专门决议,并应单独披露。若冲销的应收款项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形成了重大影响,公司董事会应及时公告。2、关于计提短期投资跌

6、价准备、关于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2.1 公司短期投资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当市价低于成本时,按投资总体计提跌价准备;同时,如果某项短期投资比较重大(如占整个短期投资 10%及以上) ,应按单项投资为基础计算并确定计提的跌价准备。2.2 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公司管理层应将股票、债券、基金等短期投资的市价与其成本进行比较,如市价低于成本的,按其差额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公司管理层应将短期投资成本低于市价的情况逐项列示,并提出处理方案,经公司董事会批准后方可作帐务处理。如已计提跌价准备的短期投资的市价以后又回升,按回升增加的数额(其增加数应以补足以前入帐的减少数为限) ,冲销已计提的跌价准备。2

7、.3 若期末短期投资的市价严重低于成本,并短期内未能转回,对财务状况构成重大影响,公司董事会应及时公告。2.4 公司出售或收回短期投资,或涉及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时,按实际成本转帐,同时结转计提的跌价准备。3、关于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关于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1 存货按个别项目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3.2 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应对存货进行全面清查,如由于存货遭受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原因,使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应按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部分,提取存货跌价准备。公司管理层应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将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差额及其原因详细列明,并提出处理

8、方案,经董事会批准后提取跌价准备。可变现净值,是指公司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估计售价减去估计完工成本以及销售所必需的估计费用后的价值。在估计可变现净值时,还应考虑持有存货的其他因素,例如,有合同约定的存货,通常按合同价作为计算基础,如果公司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存货超出部分的可变现净值应以一般销售价格为计算基础。3.3 存货跌价准备应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计量,如果某些存货具有类似用途并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且实际上难以将其与该产品系列的其他项目区别开来进行估价的存货,可以合并计量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存货类别计量成本与

9、可变现净值。当存在以下一项或若干项情况时,应将存货帐面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3.3.1 已霉烂变质的存货;3.3.2 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3.3.3 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3.3.4 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3.4 当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4.1 市价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3.4.2 公司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3.4.3 公司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帐面成本;3.4.4 因公司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

10、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3.4.5 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3.5 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应提取存货跌价准备;如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存货的价值以后又得以恢复,应按恢复增回的数额(其增加数应以补足以前入帐的减少数为限) ,冲销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3.6 公司生产领用、出售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存货,不同时调整已计提跌价准备的,等期末予以调整。4、关于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关于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4.1 长期投资应按单项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4.2 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公司管理层应对长期投资逐项进行检查,如果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或被投资单位经营状况恶化等原因

11、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帐面价值,公司管理层应根据企业会计制度逐项列明投资减值的原因及估计可收回金额,并经董事会批准后,按可收回金额低于长期投资帐面价值的差额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4.3 对有市价的长期投资是否应当计提减值准备,可以根据下列迹象判断:4.3.1 市价持续 2 年低于帐面价值;4.3.2 该项投资暂停交易 1 年或 1 年以上;4.3.3 被投资单位当年发生严重亏损;4.3.4 被投资单位连续两年发生亏损;4.3.5 被投资单位进行清理整顿、清算或出现其他不能持续经营的现象;4.4 对无市价的长期投资是否应当计提减值准备,可以根据以下迹象判断:4.4.1 影响被投资经营的政治或法律环

12、境的变化,如税收、贸易等法规的颁布或修订,可能导致被投资单位出现巨额亏损;4.4.2 被投资单位所供应的商品或提供的劳务因产品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被投资单位财务状况发生严重恶化;4.4.3 被投资单位所在行业的生产技术等发生重大变化,被投资单位已失去竞争能力,从而导致财务状况发生严重恶化,如进行清理整顿、清算等;4.4.4 有证据表明该项投资实质上已经不能再给公司带来经济利益的其他情形。4.5 如果已计提减值准备的长期投资的价值又得以恢复,应在已计提的减值范围内转回。4.6 处置长期投资时,或涉及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应当同时结转已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即

13、已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一并转入投资收益。5、关于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关于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5.1 固定资产应按单项资产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5.2 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管理层应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如果由于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帐面价值,公司管理层应根据企业会计制度逐项列明固定资产减值的原因及估计可收回金额,并经董事会批准后,按可收回金额低于固定资产帐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5.3 如果公司的固定资产实质上已经发生了减值,应当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当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当按照该项固定资产的帐面价值全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5.3.1 长期闲置不用

14、,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使用,且已无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5.3.2 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已不可使用的固定资产;5.3.3 已遭毁损,以致于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5.3.4 虽然固定资产尚可使用,但使用后产生大量不合格产品的固定资产;5.3.5 其他实质上已经不能再给公司带来经济利益的固定资产。已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不再计提折旧。5.4 如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应在原已提减值准备的范围内转回。5.5 处置固定资产时,其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一并转入固定资产清理。6、关于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关于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6.1 在建工程应按单项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

15、备。6.2 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公司管理层应对在建工程逐项进行检查,如果由于长期停建、性能和技术落后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帐面价值,公司管理层应根据企业会计制度逐项列明在建工程减值的原因及估计可收回金额,并经董事会批准后,按可收回金额低于在建工程帐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6.2.1 长期停建并且预计在未来 3 年内不会重新开工的在建工程;6.2.2 所建项目无论在性能上,还是在技术上已经落后,并且给公司带来的经济利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6.2.3 其他足以证明在建工程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6.3 若已经计提减值准备的在建工程价值又得以恢复,应在原已提减值准备的范围内转回。6.4 结

16、转在建工程时, 其已计提的在建工程减值准备一并转入固定资产。 7、关于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关于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7.1 无形资产应按单项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7.2 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应对无形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如果由于技术落后、超过法律保护期限、丧失使用价值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帐面价值,公司管理层应根据企业会计制度 ,逐项列明无形资产减值的原因及估计可收回金额,并经董事会批准后,按可收回金额低于无形资产帐面价值的差额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7.3 如果无形资产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应将其帐面价值全部转至当期损益予以转销。7.3.1 某项无形资产已被其他新技术等所代替,并且该项无形

17、资产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7.3.2 某项无形资产已超过法律期限,并且已不能为公司带来经济利益;7.3.3 其他足以证明某项无形资产已经丧失了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情形。7.4 当存在以下一项或若干项情况时,应当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7.4.1 某项无形资产已被其他新技术等所代替,使其为公司创造经济利益的能力受到重大不利影响;7.4.2 某项无形资产的市价在当期大幅下跌,在剩余摊销期限内预期不会恢复;7.4.3 某项无形资产已超过法律保护期限,但仍然具有部分使用价值;7.4.4 其他足以证明某项无形资产实质上已经发生了减值的情形。7.5 如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应在已计提减值

18、准备的范围内转回。7.6 处置无形资产时,其已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一并转入营业外支出。8、关于计提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关于计提委托贷款减值准备8.1 委托贷款应计提委托贷款减值准备。8.2 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公司管理层应对委托贷款本金逐项进行检查,如果由于经济状况恶化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其本金,公司管理层应根据企业会计制度逐项列明委托贷款减值的原因及估计可收回金额,并经董事会批准后,按可收回金额低于委托贷款本金的差额计提委托贷款减值准备。8.3 如果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委托贷款的价值又得以恢复,应在已计提的减值准备的范围内转回。8.4 处置委托贷款时,其已计提的委托贷款减值准备一并转入投资

19、收益。9、资产减值准备对公司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资产减值准备对公司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说明说明 9.1 若因上述八项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对公司的财务状况产生了重大影响,公司应召开董事会。监事会应对董事会有关核销和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决议程序是否合法、依据是否充分等全面提出书面意见,并形成决议向股东大会报告。若期末计提总额超过上年已审净资产 10%,还应经股东大会批准,但批准之前可按本制度规定预估入帐。9.2 公司上述八项资产减值准备,因情况发生了变化或其他事项的影响(如资产重组)而发生了转回,并且转回金额较大,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影响重大,公司管理层应通知董事会。同时,还需说明原先估计的比例、金额等是否合理。*公司董事会二一年一月五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管理制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