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后训练: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doc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1811746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后训练: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后训练: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后训练: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doc(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页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1、原始鱼类开始出现的地质时期是( ) A.元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2、读地质时期(局部)全球气温、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恐龙繁盛时期全球气候特征是( ) A. 总体比较寒冷 B. 总体比较湿润 C. 冷暖干湿交替 D. 温暖干旱明 显 (2)在图示甲时期( ) A. 被子植物繁盛 B. 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 C. 海平面高于现代 D. 传统农作物频频歉收 3、读我国某区域各时期新建城市平均海拔变化图,完成 12 题。 (1)该区域最可能是( ) A河西走廊 B三峡地区 C黄河下游平原 D云贵高原 (2

2、)该区域新建城市平均海拔总体呈上升趋势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地壳抬升 B泥沙淤积 C用地紧张 D河流侵蚀 4、净光合作用量=光合作用量一呼吸作用量。下图是某地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量、 呼吸作用量与气温关系统计曲线。完成下列各题。 (1)绿色植物净光合作用量会受太阳辐射、气温、降水量、土壤养分等因素的影响, 这反映出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 A. 整体性 B. 差异性 C. 可塑性 D. 临界性 (2) 气温 25以上,该地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量不再随气温升高而增加,其主要制 约因素最有可能是( ) A. 光照 B. 水分 C. 热量 D. C02 5、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末期原始鱼类

3、和古老的两栖类灭绝 B. 末期 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灭绝 C. 末期恐龙灭绝 D. 时期哺乳动物大量繁殖 6、下图是我国中世纪与现代的亚热带和暖温带北界示意图。读图回答 12 题。 (1)我国中世纪的地理环境的特点是( ) A气候比现代寒冷 B水稻普遍种植的范围比现代广 C受人类污染严重 D降水比现代丰富 (2)从图中信息分析,以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气候变化在同一纬度上状况是相同的 B中世纪和现代的亚热带范围都在秦岭以南 C中世纪的暖温带和亚热带分布的纬度均比现代的高 D中世纪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约是现代 800 mm 等降水量线 7、L 湖位于天山中段南源,原是新疆最大的淡

4、水湖,近年已演变成微咸水湖。现 在该湖西部 艾丁湖的存在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读“1 万多年 来艾丁湖变迁示意图”,回 答下面小题 。 (1) 图中信息反映出艾丁湖 湖面低于海平面 古湖盆地势北陡南缓 环境调节作用减弱 含盐量降低A. B. C. D. (2) 艾丁湖 1 万多年来变迁的主要原因是A. 围湖造田 B. 绿洲萎缩 C. 湖区汇水面积减少 D. 气候变干 8、三叶虫大量出现的地质年代是( ) A元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9、古生代末期,60%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灭绝,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两栖 类全部灭绝,导致此次生物大灭绝的原因可能是( ) A生物进化B

5、环境污染C环境变迁D陆地消失 10、下图为某城市形成示意图。完成下列题。 (1)对该城市形成起主要作用的自然资源属于( ) A气候资源B森林资源 C水资源D矿产资源 (2)该区域地理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 A区内河流径流变化幅度减少 B该城市内降水强度比周边小 C农业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 D就业主要从农业转向服务业 (3)煤炭过度开采易给该地带来的地质灾害是( ) A洪涝灾害B寒潮C地震D地面塌陷 11、读某地质时期冰川分布图,完成 1-2 题。(1)图示冰川主要分布在当前的( ) 高纬度地区高海拔地区 热带草原地区 干旱地区 AB CD (2)与图示时期相比,现代( ) A陆地海

6、岸线变长B我国 1 月 0等温线南移 C山地林线上限海拔上升D北大西洋暖流水温较低 12、读甲、乙两地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地与乙地的土壤相比较 A. 甲、乙两地的土壤养分来源相同 B. 甲、乙两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同 C. 甲地的土壤比乙地肥沃 D. 甲、乙两地的土壤矿物质含量相同 (2)关于乙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分析,正确的是 A. 全年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B. 年均温较低,土壤有机质丰富 C. 地表径流丰富,水源充足 D. 地形平坦,土层较厚 13、古丈红石林位于湘西,景区内遍布全球罕见的寒武-奥陶纪形成的红色碳酸 岩。据地质专家考证,红石林分布区地质史上属于

7、扬子古海。完成下列题。 (1)奥陶纪时,地球上开始出现( ) A.孢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爬行动物 D.海生无脊椎动物 (2)古丈红石林形成的地质过程大致为 ( )(第 20、21 题图)80604020冰冰川川的的覆覆盖盖范范围围80604020冰冰川川的的覆覆盖盖范范围围第 3 页A.固结成岩海浪侵蚀地壳抬升 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海浪侵蚀 C.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D.岩浆侵入风化侵蚀地壳抬升 14、读中生代时期气候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示时期气候特点是 A. 暖湿 B. 冷干 C. 暖干 D. 冷湿 (2)图示时期大规模灭绝的生物是 A. 原始鱼类 B. 两栖类 C. 三

8、叶虫 D. 恐龙 15、读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回答下面小题。(1)图中影响土壤形成最活跃的要素是 A. 风化基岩 B. 气候 C. 地形 D. 生物 (2)图示区域 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负相关 陡坡上的土壤厚度一般比较浅薄 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 地下径流量受当地气温影响大A. B. C. D. 16、梅原产中国南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以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 以立志备发的激励,华北地区梅的正常花开期为 34 月。植物开花要求一定的日 照长度和湿度,根据这种特性可以引种、育种。据此完成 1-2 题。 (1)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长日照植物起源于低纬 长日植物起于

9、高 长照植物多在春开花 长日照植物多在秋季开花 海拔高的植物多为低温长目照 海拔高的植物多为高温短日照A. B. C. D. (2)北京花匠为使梅在春节期的提前开放的有效办法可能是( ) A.推迟种植时间 B.自天用黑布笼罩 C.白天放在背阴处 D.提高环境的温度 17、成土母质对土壤的物理性状有重要影响。发育在大河下游冲积物上的土壤性 状一般是 A. 土壤颗粒较大 B. 粉砂、黏粒成分低 C. 分层现象明显 D. 颗粒的磨圆度较差 18、 “金乌”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中的神鸟。古籍毛诗曰:乌在日中,从天, 以昭孝也。右图为汉代石刻“日中三足乌”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古代中国人对“

10、金乌”的想象,可能源自人们所看到的某一种太阳活动,其最 有可能是 A. 太阳黑子 B. 耀斑 C. 日珥 D. 太阳风 (2)“金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太阳(自然)的崇拜现象,类似现象 最常见于 A. 采猎文明时期 B. 农业文明时期 C. 工业文明时期 D. 新技术革命时期 19、 “金乌”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中的神鸟。古籍毛诗曰:乌在日中,从天, 以昭孝也。右图为汉代石刻“日中三足乌”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古代中国人对“金乌”的想象,可能源自人们所看到的某一种太阳活动,其最 有可能是 A. 太阳黑子 B. 耀斑 C. 日珥 D. 太阳风 (2)科学研究表明,鸟类起源于

11、距今 1.5 亿年前,这个时间属于地质历史时期的A. 新生代 B. 中生代 C. 古生代 D. 太古代 20、欧洲航天局 2019 年 9 月 30 日称,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已成功按计划撞向彗 星“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表面,结束了 12 年的“追星”之旅。回答问题。 (1)下列选项中,与彗星属于同一级别的是( ) A.火星B.月球C.北极星D.河外星系 (2)有人称地质时期恐龙的灭绝与太阳系中的彗星或者小行星撞击地球相关。恐龙 灭绝的时间大约在( ) A.古生代末期B.中生代早期C.中生代末期D.新生代末期 21、湖泊是自然地理环境综合作用的产物,其面积的变化深刻反映地理环境的变迁。咸

12、海 及色林错面积变化刚好呈反方向发展。读图回答 12 题。 (1) 咸海、色林错面积的变化,其共同因素有( ) A. 全球气候变暖 B. 气候干旱,降水少 C. 地壳运动 D. 人类经济活动,入湖水量减少 (2) 咸海面积减小甚至消失对当地的影响最可能是( ) A. 气温年较差变小,降水减少 B. 气温年较差变大,盐尘暴频发 C. 地下水水质恶化,地面沉降 D. 灌溉水源增加,农业增产 22、生物的光合作用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整体功能 B平衡功能 C调节功能 D生产功能 23、欣欣向荣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开始于 A. 元古代 B. 古生代 C. 中生代 D. 新生代 24、2019 年初,

13、美国科学家宣布最新发现了 3 亿年前(古生代末期)的食肉动物祖 先的化石,命名为 Eocasea martinis,科学家认为这一类肉食动物最终进化成为 现代的哺乳动物。下图为科学家依据化石恢复的这一古老生物示意图。据此回答 下面小题。 (1) 对材料中的信息判断合理的是( ) A. 生物的进化与环境无关 B. 生物进化是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C. 图示时期地球上出现了哺乳动物 D. 生物不仅可以适应环境,也能主动改 造环境 (2)图示时期灭绝的代表性生物是( ) A. 恐龙 B. 爬行类 C. 被子植物 D. 三叶虫 25、下图是我国中世纪与现代的亚热带和暖温带北界示意图,读图回答 12 题。

14、 (1)我国中世纪地理环境的特点是( ) A气候比现代寒冷B降水比现代丰富 C受人类污染严重D水稻普遍种植的范围比现代广 (2)从图中信息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气候变化在同一纬度上状况是相同的 B中世纪和现代的亚热带范围都在秦岭以南 C中世纪的暖温带和亚热带分布的纬度均比现代的高 D中世纪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约是现代 800mm 年等降水量线 26、读“迁移农业造成的土壤肥力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1) 目前热带迁移农业的分布地区主要是 A. 美国中部平原 B. 巴西亚马孙平原 C.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D. 非洲东非高原 (2) 关于图中土壤肥力变化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15、. a 土壤肥力最高,原因是植被被焚烧养分回归到土壤中 B. b 土壤肥力不断降低,原因是森林被焚烧后枯枝落叶减少 C. c 土壤肥力保持较低水平,原因是连续耕作和高温多雨的淋洗作用第 5 页D. d 以后,随着植被恢复,土壤肥力有所下降 27、贵州省多高原山地,其所辖瓮安县磷矿采区的始杯海绵(属海生无脊椎动物,生 活在距今约 6 亿年前)化石打破了科学界对“最早”动物的一般共识。据此完成下 面小题。 (1) 一般认为,海生无脊椎动物大量出现于( ) A. 太古代 B. 元古代 C. 古生代 D. 中生代 (2)云贵高原由海洋演变成陆地主要是由于( ) A. 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张裂 B.

16、 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张裂 C. 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 D. 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碰撞 28、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可持续发展从概念走向行动的重要组成 部分。下图表示碳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过程。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低碳经济的本质是要限制碳物质向哪个圈层的流动 A. 大气圈 B. 岩石圈 C. 水圈 D. 生物圈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反映碳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循环的过程 B. 地球上的碳物质主要蓄积在生物圈当中 C. 环节循环速度如果加快,可以减缓碳排放的速度 D. 控制环节的人类活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 29、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水

17、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水分和空气两者的组成 比例虽外界气候条件及其他因素的变化而此消彼长。读我国某地区不同演替阶段 下的植物群落与特征变化图,下列各题。 注:牛肝地发育在以红层软岩为主的区域,是以密集侵蚀沟和风化壳裸露为标志 的红层荒漠。 (1)在该地区植物群落演替的过程中,土壤特征发生的变化是 A. 土壤厚度增大 B. 土壤中空气含量减少 C. 土壤肥力提高 D. 土壤中矿物质比重增大 (2)导致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气候变异 B. 地表形态的变化 C. 土壤肥力变化 D. 过度的农业活 动 30、2019 年 6 月 12 日,吉林延吉龙山白圣纪地层发掘出 6 种恐龙骨骼和一

18、具完整 的鳄类骨骼古生物化石。据此完成 l、2 题。 (1)白奎纪属于() A古生代早期 B古生代晚期 C中生代早期 D中生代晚期 (2)恐龙灭绝的地质年代,繁盛的植物是() A饱子植物 B被子植物 C裸子植物 D藻类植物 31、土壤的形成受成土母质、地形、气候、生物及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是地理 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 。完成 1-2 题。 (1)影响土壤质地(土壤颗粒物粗细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A生物 B气候 C成土母质 D人类活动 (2)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成土母质的风化过程有机物质的积累过程 水分含量的调节过程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A B C D 32、有关土壤的形成,下

19、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有机养分的最初来源 B、热带地区土壤厚度比温带和完整地区大C、从干燥的荒漠地带到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带,物理和生物风化逐渐增强 D、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下,微生物活动旺盛,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33、通常作为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是 A. 矿物质颗粒的大小 B. 透水能力的大小 C. 透水程度的高低 D. 有机质含量的多少 34、风化壳发育最深厚的气候环境是 A. 温带大陆性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热带雨林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 35、2019 年 5 月 24 日,中国科学家针对寒武纪早期三叶虫宜良红石崖虫的一 项研究表明,三叶虫

20、与节肢动物门有颚类的亲缘关系更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三叶虫属于 A. 原始鱼类 B. 古老的两栖类 C. 爬行动物 D. 无脊椎动物 (2)三叶虫灭绝的地质年代为 A. 元古代末期 B. 古生代末期 C. 古生代早期 D. 新生代早期 36、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推知当时的地理环境特 点为: A. 干燥、冷热多变 B. 全球气候分带明显 C. 湿润、森林茂密 D. 寒冷、冰雪广布 37、地质历史上两次最为重要的全球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是: A. 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初期 B. 太古代末期和元古代初期 C. 元生代末期和新生代末期 D. 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38、读

21、我国某冻土层季节变化示意图,完成 1-2 题。 (1)下列关于该地冻土叙述正确的是 A是永久性冻土 B该冻土层位于我国华北平原 C气温最低时冻土层厚度最大 D冻土层的消融从近地面开始 (2)图中积雪 A起保温作用,促进冻土层融化 B反射太阳辐射,促进冻土层形成 C冬半年积累,3 月份最多 D厚度有季节变化,与冻土厚度呈正相关 39、蕨类植物明显衰退的时期是 A. 中生代初期 B. 中生代末期 C. 古生代初期 D. 古生代末期 40、温带草原带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正确的是() A地表根系茂密,为土壤表层提供大量有机质 B发展畜牧业,动物排泄物 多 C气候温和,微生物对有机残体分解多

22、D降水较少,生物风化作用 微弱 41、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地理环境独特。读图回 答问题。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原理阐释青藏高原隆起的原因。简要说明青藏高原隆起对当地 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42、读某国地理环境要素关系图(图 K135),完成下列问题。 图 K135 (1)该国最可能是( ) A印度尼西亚 B英国 C日本 D新西兰 (2)结合上图,试简述该国气候、地形和水文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3)某科考队赴该国实地科考,见证了以下景观的变化,试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 同种植物开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逐步推迟。 山脚森林茂密,山顶白雪皑皑。第 7 页该国的亚热

23、带季风气候分布范围的北界纬度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4)该国的传统民居多为木质结构,试分析其自然地理原因。 43、读“某地地质剖面图” ,回答问题。(共 11 分) (1)地质剖面图上,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_、_、_。图中,陡崖出现在_处。甲处成为谷地 的主要原因是_ _ _。 (2)在图中数码所示地层中,有可能找到大量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数码是 _,有可能找到恐龙蛋化石的地层数码是_,早期人类遗迹应该到 数码_代表的地层中去寻找。 (3)地球演化过程中,灭绝的恐龙等生物种类不可复生,这说明了地理环境的演化 具有_性。 44、读年降水量、森林覆盖率与土壤侵蚀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24、土壤侵蚀和年降水量的关系是_。 (2)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说出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土壤侵蚀。 (3)简析山东半岛地区应如何防治土壤侵蚀。 45、在下表空格中填写出各地质时期所对应的生物发展阶段名称。 生物发展阶段代纪距今年代 (亿年)动物界植物界 第四纪( )时代新生代第三纪( )时代( ) 时代白垩纪( )时代( ) 时代侏罗纪(两栖类动 物)时代中生代三叠纪( )时代二叠纪( ) 时代石炭纪泥盆纪 志留纪( )时代奥陶纪古生代寒武纪 元古代 太古代0.030.02 07(1)4 (1)95 (2)5 (2)85 (3)3 40 44 52 6025 38 46动物孕育发 展初期阶段( )

25、时代地球初期发展阶段原始生命体 46、读理想土壤的成分体积比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是组成土壤的 A ,B 。 (2)土壤水分和 贮存在土壤孔隙中,两者的组成比例常随外界 及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彼此消长。 (3)性状良好的土壤,能够调节土壤中的 、 和 ,既能 ,又能 。 47、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附近滨海地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研究,并绘制了该地区自然环境剖面图(图 1)和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示意图(图 2),读后回答下列问 题。 (1)研究发现滨海地区是四大圈层互相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图中 A 为_圈, B 为_圈,C 为_圈,D 为_圈,E 为土壤。 (2)图 2 中各地理要素

26、之间的相互联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_性,其中 和的交换是通过_作用进行的。 (3)近几年来,海边工厂抽取的地下水盐分含量越来越高,目前已不能饮用,原因 是_,控制措施有_、_等。 4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20 世纪 90 年代,某国政府在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上发布的一项报告中指 出:使全球气候逐步变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在能源利用与森林砍伐中使 CO2浓度 增加。 材料 2:在南极萨布尔基地冰穴的大气中测得的 CO2体积分数的数据(见下图)。 材料 3:地球上的碳循环示意图(见下图)。 (1)自然界中的哪些过程可以消耗 CO2? (2)如果以 CO2为主的一些气体在大气中积聚造成

27、所谓的温室效应,那么由于 _、_将会导致海平面上升。 (3)为避免温室效应给全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 49、地质工作者在下列各地发现了不同的古生物化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ABC 之间的地质构造为_,依据是_。 (2)ABCDE 之间的地质构造总称为_,它是由于岩层受_而 造成的。 (3)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_岩;按地质年代,该区域最老 的岩层至少形成于_代。 (4)在 B 处往下打钻,可能发现的矿床有(多选)( ) A铁矿 B金矿 C石油 D天然气 (5)若该地区位于我国贵州省,则 A、C 两处植被生长更为茂盛的是_处, 理由是_。 50、读下图,完成下列

28、问题。 地层序号地质年代元古代古生代早期中生代侏罗纪中生代白垩纪 (1)确定地层年代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岩石中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规律,二是根 据 _。 (2)图示所在的地质构造为_,原因是_。岩层形成时一般呈水平状 态,从 A 区岩层的形状及地层的顺序来看,此处地层的顺序有_现象,在 野外可以通过研究_来证明。 (3)在此图区域能找到古生代的煤层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此地缺失 _,其缺失的原因是 _。(4)号地层由含珊瑚化石的石灰岩组成,则证明侏罗纪时,该区域的环境为 _,有可能形成的能源矿产是_。第 1 页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B2、 DB 3、B C4、A B 5、A6、B C7、A D8、B

29、9、C10、D C D11、AC 12、(1)A(2)B 13、D C 14、CD 15、DA 16、CD 17、C 18、 AA 19、AB 20、AC21、A B22、D 23、B 24、 B D25、D C26、1. B 2. C 27、 C C 28、(1)A(2)D 29、D D 30、 B 31、CB 32、C 33、D 34、C 35、 DB 36、C 37、B 38、D B39、D 40、A 41、青藏高原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处,造成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的相互碰撞,印度洋板块不断向北推进,并不断向亚欧板块下插入,逐渐隆起形成世 界最高的高原。 自然地理环境方面:

30、(任答三点) 对地形的影响:地壳运动造成青藏高原地势高,平均海拔在 4000 米以上,高原上多大 山,多雪山冰川。 对气候的影响:地势高,形成高寒气候,冬寒夏凉,高原上空气稀薄,光照充足,昼 夜温差大。 对水文的影响:海拔高,青藏高原成为我国也是亚洲许多河流的发源地,周边河段落 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对资源的影响:高原上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大,多晴天,使之成为我国太阳能资源 最丰富的地区。位于板块交接处,也成为我国地热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生产生活方面:(任答两点) 对农业的影响:高寒气候造就了独有的高原河谷农业和高寒畜牧业,种植业以青稞为 主,畜牧业主要以牦牛、山羊为主。 对人口、

31、城市和经济的影响:高寒气候不适合人类居住,成为我国人口稀疏地区,城 市分布少,人口、城市主要分布于河谷地区;经济不发达,旅游业是主要的发展方向。对地域文化的影响:独特的气候,复杂的地形,形成了该地区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和文 字、能歌善舞的历史悠久的藏族文化。 42、(1)C (2)该国气候主要为季风气候且海洋性特征明显,降水丰沛,河流水量充足,地形受流 水侵蚀作用明显;该地地形坡度大,水力资源丰富。(3)主要影响因素是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主要影响因素是海拔高度的变化。 主要是受暖流的影响。 (4)该国森林资源丰富,取材方便,又多火山、地震,木质结构利于防震。 43、(1)背斜 向斜 断层 丙 甲

32、处地质构造为背斜,受张力作用影响,岩石比较脆 弱,因此更容易受到外力侵蚀,地势逐渐降低而形成山谷 (2) (3)不可 逆 44、(1)降水量在 300 mm 以下和 600 mm 以上时,土壤侵蚀不明显;降水量在 300600 mm 时,土壤侵蚀程度先增大后减小,450 mm 左右侵蚀程度达到最大 (2)地形、土质等。 (3)恢复植被,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45、从上至下排列 动物界:人类 哺乳动物 爬行动物 鱼类 海洋无脊椎动物 植物界: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陆上孢子植物 海生藻类 46、(1)矿物质 有机质 (2)空气 气候条件 (3)水分 空气 热量 通气透水 蓄水保温 47、(1)大气 生

33、物 水 岩石 (2)整体 光合 (3)过量抽取地下水,导致海水倒灌 停止开采地下水 雨季人工回灌第 3 页48、(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石灰岩的溶蚀,河湖、海水对 CO2的溶解等。 (2)海水受热膨胀 极冰融化 (3)植树造林,控制人口数量,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推广使用节能技术,使用清洁能 源等。 49、(1)背斜 地层中间老两翼新 (2)褶皱 挤压 (3)沉积 古生 (4)CD (5)A A 处位于山地的向阳坡和夏季风的迎风坡,光照和水分 充足 50、(1)地层中化石的年代 (2)褶皱 岩层发生了弯曲 颠倒 化石 (3)古生代后期的地层 此地在古生代后期相对高度较高,没有什么沉积作用或形成那 个时代的地层,后来由于地壳上升被侵蚀掉了 (4)热带海洋 石油、天然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