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儒学课件.ppt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8049256 上传时间:2022-05-28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代儒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汉代儒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代儒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代儒学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汉武帝汉武帝董仲舒董仲舒一一、“焚书坑儒焚书坑儒”批判批判儒学受到打击儒学受到打击(秦)(秦)秦始皇秦始皇李李 斯斯 焚书坑焚书坑: :据传是当年焚书的一个洞穴,旧址在据传是当年焚书的一个洞穴,旧址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南的骊山上。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南的骊山上。 焚焚书书坑坑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一一、“焚书坑儒焚书坑儒”批判批判儒学受到打击儒学受到打击(秦)(秦) (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辣矣。当战国横议之后,然下手太毒辣矣。当战国

2、横议之后,势必势必至此。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相、秦始皇也。积极:维护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积极:维护中央集权,巩固统一消极:是对先秦文化的粗暴否定,是中消极:是对先秦文化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实质:文化专制政策实质:文化专制政策-明明李贽李贽:史纲评要史纲评要卷四卷四后秦纪后秦纪)汉武帝汉武帝董仲舒董仲舒二、罢黜百家二、罢黜百家儒学兴起(西汉)儒学兴起(西汉)汉武帝即位时面临的社会问题汉武帝即位时面临的社会问题匈奴威胁,边患不止匈奴威胁,边患不止诸侯坐大,威胁中央诸侯坐大,威胁中央土地兼并,豪强势大土地兼

3、并,豪强势大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都迫切需要变汉初的都迫切需要变汉初的“无为无为”为为“有为有为”,那么,汉武帝,那么,汉武帝该选择怎样的治国思想呢?该选择怎样的治国思想呢?背景背景二、罢黜百家二、罢黜百家儒学兴起(西汉)儒学兴起(西汉)“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知所守。臣愚以为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统纪可一,而

4、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传1、由材料可以看出董仲舒有什么样的主张?、由材料可以看出董仲舒有什么样的主张?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的主张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的主张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是否有可行性是否有可行性 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思想主张思想主张1 1、“儒学独尊儒学独尊”2 2、“君权神授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天人感应”3 3、发挥儒家仁政、发挥儒家仁政思想思想4 4、“三纲五常三纲五常”作用作用思想统一、国家安思想统一、国家安宁,中央集权宁,中央集权加强君权,服从统加强

5、君权,服从统治;爱护百姓治;爱护百姓减轻负担,缓和矛减轻负担,缓和矛盾,改善生活盾,改善生活为人处事标准为人处事标准天天 = 君君忠君忠君君权君权中央中央集权集权统一统一 结论:结论:与时俱进,适应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与时俱进,适应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既是国家的需要,也是统治者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要!既是国家的需要,也是统治者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要!知识点拔知识点拔 (3)目的目的: 加强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维护维护封建统治封建统治秩序。秩序。(4 4)实质实质:借助借助神权神权来强化来强化皇权皇权,以思想上的,以思想上的大一统大一统来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是一种

6、思想来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文化专制。(5 5)影响影响:为巩固中央集权,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国家提供了为巩固中央集权,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理论依据论依据;儒学独尊,儒家学说逐步成为儒学独尊,儒家学说逐步成为封建统治思想封建统治思想;董仲舒的新儒学带有董仲舒的新儒学带有神学色彩神学色彩,导致两汉神学迷信,导致两汉神学迷信思想的长期泛滥;思想的长期泛滥;推动了推动了教育教育的发展;的发展;儒学独尊长期以来儒学独尊长期以来束缚了束缚了人民的思想,人民的思想,不利于不利于科技科技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6 6)特点特点: 外儒内法,外儒内法,兼采兼采各家思想;各家思想; 儒学儒

7、学独尊独尊,思想专制;,思想专制; 宣扬宣扬”天人感应天人感应“,带有,带有神学神学倾向。倾向。(7)结论结论:与时俱进与时俱进,适应适应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既是国家的需要,也是统治者的需要,既是国家的需要,也是统治者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要!背景背景汉武帝时国力强盛,致力于建立一个大一统国家,需汉武帝时国力强盛,致力于建立一个大一统国家,需要新的统治思想要新的统治思想董仲舒董仲舒迎合统治者需要,改造迎合统治者需要,改造儒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儒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发挥儒家仁政思想发挥儒家仁政思想表现表现兴

8、办太学兴办太学在各郡设立学校在各郡设立学校尊儒尊儒倡儒倡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罢黜百家二、罢黜百家儒学兴起(西汉)儒学兴起(西汉)汉代讲学图汉代讲学图儒学地位的提高,统治者对儒学教育的重视。儒学地位的提高,统治者对儒学教育的重视。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并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并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背景背景汉武帝时国力强盛,致力于建立一个大一统国家,需汉武帝时国力强盛,致力于建立一个大一统国家,需要新的统治思想要新的统治思想董仲舒董仲舒迎合统治者需要,改造迎合统治者需要,改造儒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儒家思

9、想,形成新儒学体系“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发挥儒家仁政思想发挥儒家仁政思想表现表现兴办太学兴办太学在各郡设立学校在各郡设立学校尊儒尊儒倡儒倡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罢黜百家二、罢黜百家儒学兴起(西汉)儒学兴起(西汉)消极:消极:扼制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扼制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积极:积极: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大一统 促进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促进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影响影响评价 史学界评价7 7、董仲舒以后的儒学与先秦儒学有何不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与先秦儒学有何不同(1 1)先秦儒学只是)先秦儒学只是百家之一百家之一,而董仲舒以后的,而董

10、仲舒以后的 儒学被当成真理而儒学被当成真理而独尊独尊。(2 2)先秦儒学谈论)先秦儒学谈论现实问题现实问题,而董仲舒以后的,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讨论儒学讨论神学神学。(3 3)先秦儒学是)先秦儒学是对对“真理真理”的追求的追求,而董仲舒以,而董仲舒以 后的儒学则成为儒者的后的儒学则成为儒者的“政治敲门砖政治敲门砖”。(4 4)先秦儒学处于)先秦儒学处于充实发展充实发展中,而董仲舒以后的中,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则被当作儒学则被当作“圣经圣经”。翦伯赞翦伯赞秦汉历史上的若干问题秦汉历史上的若干问题8、有人认为:就其实质而言,、有人认为:就其实质而言,“罢黜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的与秦

11、朝的“焚书坑儒焚书坑儒”是相同的。请回答:你认为上述观点是是相同的。请回答: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有道理?结合秦汉史实指出依据。否有道理?结合秦汉史实指出依据。探究学习探究学习秦始皇秦始皇汉武帝汉武帝不不同同点点政策政策原因原因影响影响相相同同点点排斥、打击排斥、打击秦刚刚统一,需要秦刚刚统一,需要巩固君主专制;巩固君主专制;秦统治受到儒士攻秦统治受到儒士攻击击儒学发展进入低潮儒学发展进入低潮尊崇尊崇国力强盛,建设大一国力强盛,建设大一统的政治需要;统的政治需要;董仲舒发展儒学,适董仲舒发展儒学,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应了统治者的需要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目的目的实质实质作用作用巩固专制

12、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文化专制文化专制有利国家统一,但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有利国家统一,但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不利于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被漠视被漠视沉重沉重打击打击春秋战国春秋战国秦秦汉汉成为成为正统正统二、罢黜百家二、罢黜百家儒学兴起(西汉)儒学兴起(西汉)1 1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2 2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3 3“贤良之士贤良之士”儒生大量进入国家政权机构,担任职儒生大量进入国家政权机构,担任职务务4 4儒学经典成为科举考试儒学经典成为科举考试

13、(隋唐)(隋唐)的主要内容,进一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强化了儒学的统治地位步强化了儒学的统治地位知识点拔知识点拔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董仲舒新儒学新儒学思想思想儒学成儒学成为正统为正统主张主张 “ “春秋大一统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独尊儒术”。宣扬宣扬“君权神授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天人感应”。发挥发挥“仁政仁政”:限田、薄赋、省役。:限田、薄赋、省役。提出提出“三纲五常三纲五常”,提倡孝道。,提倡孝道。背景:在秦汉大一统国家建立及中背景:在秦汉大一统国家建立及中央集权需要加强。央集权需要加强。汉武帝汉武帝尊儒尊儒措施措施肯定新

14、儒学思想。肯定新儒学思想。起用文学儒者参政。起用文学儒者参政。兴办太学,教授儒家经典。兴办太学,教授儒家经典。结果: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成结果: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时间:汉代公元前时间:汉代公元前3世纪世纪3世纪世纪西汉:公元前西汉:公元前202公元公元8年年东汉:公元东汉:公元25220年年应运而生应运而生蔚然大宗蔚然大宗春秋春秋演变线索演变线索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正统思想正统思想遭到打击遭到打击西汉武帝西汉武帝秦朝秦朝战国战国宋明宋明面临挑战面临挑战隋唐隋唐新发展新发展明清之际明清之际新体系新体系理学理学批判继承,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新

15、批判继承,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思想体系体验、感悟历史:体验、感悟历史: 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影响为切入点。典例典例 展示展示阅读以上图片回答问题阅读以上图片回答问题: : (1 1)上述三人分别对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作了怎样的贡献?)上述三人分别对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作了怎样的贡献?(2 2)司马迁认为孟子的思想是)司马迁认为孟子的思想是“迁远而阔于事情迁远而阔于事情”,怎样理解?,怎样理解? (3 3)儒家思想在春秋时期就是)儒家思想在春秋时期就是“显学显学”,但为什么到汉武帝时期,但为什么到汉武帝时期才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才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孔子孔子 孟

16、子孟子 董仲舒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原因:原因:黄老之说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黄老之说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 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的需要。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的需要。内容:内容:“君权神授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感应”、“大一统思想大一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术”特点:特点: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 儒学独尊,思想专制;儒学独尊,思想专制; 宣扬宣扬”天人感应天人感应“,带有神学倾向。,带有神学倾向。目的:目的: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维护封建统治秩

17、序。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实质:实质:借助神权来强化皇权,以思想上的大一统来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借助神权来强化皇权,以思想上的大一统来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 是是 一种思想文化专制。一种思想文化专制。影响:影响:为巩固中央集权,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巩固中央集权,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 儒学独尊,儒家学说逐步成为封建统治思想;儒学独尊,儒家学说逐步成为封建统治思想; 董仲舒的新儒学带有神学色彩,导致两汉神学迷信思想的长期泛滥;董仲舒的新儒学带有神学色彩,导致两汉神学迷信思想的长期泛滥; 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儒学独尊长期以来束缚了人民的思想,不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儒学独尊长期以来束缚了人民的思想,不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