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舟三昧经》白话佛经.doc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7895678 上传时间:2022-05-27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般舟三昧经》白话佛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般舟三昧经》白话佛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般舟三昧经》白话佛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般舟三昧经》白话佛经.doc(6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般舟三昧经白话文一家一本佛经计划般舟三昧经 吴立民 徐荪铭 释译卷上 这是一部专门讲一心念佛,即能使十方诸佛现在眼前的法门的经典。由东汉时代月氏国的支娄迦谶大法师翻译而成。这部经分上、中、下三卷。卷上包括四品。问事品第一向佛请教一切佛现前法门问题佛与五百阿罗汉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时,有五百位大比丘都证得声闻乘的最高果位阿罗汉果,独有阿难未得阿罗汉果。四众弟子云集这时,有一位菩萨,名叫贤护,和五百菩萨一道都持守五戒。日暮时,他来到佛说法之处,向佛顶礼膜拜,在旁边就座。其它五百位出家人也来到佛的面前,向佛顶礼,在旁边就座。这时,佛身上放射出威力巨大的神奇光芒,许多在远方的出家人见了,都

2、没有不来的。一时间,有十万出家人,都相随来到佛的面前,向佛顶礼,在旁边就座。佛身上又一次发出威力无比的神奇光芒。于是,波和堤大比丘尼和三万尼众相继来到佛面前,向佛作礼,然后在旁边就座。不久,佛再一次发出威力无穷的神奇光芒,罗怜那竭菩萨从舍卫堕梨大国出发,桥日兜菩萨从占波大国出发,那罗达菩萨从彼罗斯大国出发,须深菩萨从加罗卫大国出发,摩诃须萨和菩萨同阿难邪坻迦罗越都从舍卫大国出发,因坻达菩萨从鸠睃弥大国出发,和轮调菩萨从沙祇大国出发。这些菩萨各同二万八千人一起,相继来到佛面前,向佛顶礼,在一旁就座。王舍城的阿阁世王也和十万人一起,来到佛面前,向佛顶礼,在一旁就座。四天王、帚释天、大梵天、色究竟天

3、,都与若干亿亿百千天子一起来到佛面前,向佛作礼,在一旁就座。难头和难龙王、沙竭龙王、摩难斯龙王、阿耨达龙王都和若干龙王亿亿百千万一起,来到佛面前,向佛顶礼,在一旁就座。四面阿修罗王也各与亿亿百千万的人民一起,来到佛面前,顶礼膜拜,在一旁就座。这时,出家、在家的男女四众、诸天、龙王、诸阿修罗人民、诸夜叉、诸迦楼罗、诸紧那罗、诸摩喉勒、鬼神、诸人非人等等,参加法会者不可胜数。贤护菩萨向佛请教贤护菩萨从座位上站起来,整理一下衣服,叉着手恭敬地长时间地下跪,跟佛陀说:天上天下最尊贵的佛、我想请教一个问题,想从您这儿得到指点。您如果能听我说的话,我就开始提问。佛告诉贤护菩萨:你想有所遵循的话,请说,我为

4、你解答。贤护菩萨问佛说:菩萨应当修什么萨昧?所得的智慧,好比大海深,须弥山高,听到什么都能有正确的答案,毫不怀疑。不失为道德高尚之人,终当成佛,毫不退转。脱离了愚昧无明,能明了过去、现在的因果,预见将来。不管是平时还是睡梦之中,都与佛寸步不离。能面貌端正,形体出众,美妙无比。小时候常在尊贵的大姓人家中生活,父母兄弟亲戚朋友老师们都喜欢他。有渊博的知识,卓越的才能,言行超群出众。自觉遵守戒律,常常自责自律,毫不自高自大。能慈悲、哀悯众生,开通豁达,聪明智慧,无与伦比。有无比神奇的威力,勤奋精进,他人所不及。对于佛法经藏刻苦钻研,没有什么地方不明了的。时时入于禅定空寂的境界,充满法乐,没有什么妄想

5、、执着。对于禅定空寂没有畏惧的感觉,经常为别人讲解经义,随时随地都能护卫佛法。在自己的欲望产生时,都能自我约束,检点自己的行为,不违背自己的信仰,不违背自己的本愿功德。所到之处,虽然身体强健,但对佛法有深深的喜爱力,能有信仰、精进、正念、禅定、智慧的力量,无论是自己的志向、念头还是观察、信仰、愿力,都能心明眼亮。尽管所遇到的问题如大海,无穷无尽:也能如一轮圆月遍照,无不明白;如曙光遍照大地,似火炬映照,无所垩碍。能一切都不执着于心,如行于广阔的天空,无所停留:如锐利的金钢钻,无所不入:在外界无所不入的境遇面前,心安如须弥山,纹丝不动:又如门坎一样,坚定不栘。对于柔软、舒适的东西,如绒毛之类,也

6、丝毫不羡慕,却乐于在僻静荒凉的山川中,像飞禽走兽一样生活,自甘清苦,不与世俗同流。遇到出家的善知识,则洗耳恭听,聆听教诲,悉心照护。遇到别人对自己轻视怠慢,也不生厌恶、愤恨之心。不管什么样的恶魔来,都无动于衷。对于佛教经藏,能深入领会,吸取智慧,不被妄为人师者所迷惑,也不畏强力,哪怕是王者强加的胁迫昕动摇。对于自己的行为,时常应当抱行无所行的态度,以宽柔之心对待。时常怀着一片悲心,事奉一切佛,没有丝毫的厌烦。所做的种种功德,都能做到做好,言必信,行必果,有条不紊。行为光明磊落,临事能速决速断,没有什么为难之处。心常清净,智慧聪明,行于安乐之中,没有种种烦恼。一举一动,都能追求成佛的境界,对于所

7、生活的国土,能努力建设,使之更加庄严。保持戒律的清净,对于声闻乘的最高果位阿罗汉和缘觉乘的辟支佛,都不满足,而是向究竟解脱的菩萨乘努力,求高尚的功德。教导众人也是这样,能诲人不倦,普度众生,没有穷尽,这是一切外道所无法比拟的。能与佛寸步不离,不见佛时,常念一切佛,就像想念自己的父母一样:一旦稍微感悟到佛的神奇威力,念诵各种经典,就能看到一切佛站在面前,毫无障碍,就像魔术师变戏法一样,说变就变,来无影,去无踪。如果化作一念,就会觉得过去世、现世、来世如在梦中,自己也会分身到所有佛讲法的地方去,就像一轮红日高照,千江万水都能看见一样。所想念的一切,也和能发声的东西与所发的声音一样,来也不来,去也不

8、去。生与死,虽如形影一样,难舍难分,然而一切念想与识知,归根到底都是空的,对于诸法无所念想,没有不信赖的。把一切都看做平等无有差别,从经义中都能知道。对于一切诸佛国;心都无所执着,无所著故无所念,出入诸佛国亦无妨碍。能出入一切有非凡记忆力的总持门,对于诸经闻一知万,一切佛所说的法门都能通达受持,得到一切佛神力的加持,获得佛神妙的威力,勇猛精进,没有困难,行动像狮于一样勇猛无畏。对于各国所用的不同语言,听闻后都能记忆不忘,对一切佛所说法门,都能知晓,没有经本时也不恐慌。想得什么经,自己便能说,如同诸佛所说一样无所厌倦,能成为世人的老师,成为众人的依归。其行动大方宽厚,没有谄媚虚假之处。一切佛剎如

9、慧日高照一样明朗,不陷于我慢、五欲、邪见三种偏颇之人的包围之中,所有的行为都能无障碍。在凡俗之辈中无所适意,在清净道场中无所钦慕,持无上智慧,教人人于佛道之中,毫无恐惧、害怕之感。对于佛经的出处都能知道,使参加法会的大众都能获得利益,见到佛的大慈悲而心生欢喜。对于所学的佛经都能晓,并获得利益,在大众中无所畏惧,有超越众人的名声,远近闻名,种种疑难问题没有得不到解答的。对于佛经极为尊重,在讲经的狮子座上安坐自如。对于佛教,能通晓佛的千万种语言,能熟悉佛的万亿种声音。能十分爱惜各种经藏典籍,时常念诵,左右不离于佛的慈悲,乐于奉行佛法。常跟随佛出入,常在善知识身边,没有一点厌倦的样子。于十方诸佛国土

10、,都能不执着,行止随自己的意愿。对于四面八方来的千万信众,乐于引度,使他们获得智慧珍宝,深入经藏,身如处于虚空之中无有妄想。教人尊奉菩萨道,使佛种不断绝,而且能实行菩萨道,不离开大乘佛法。能够得到菩萨四弘誓极旷大道,疾得一切智,受到十方诸佛的称誉。能亲近具有佛的十种非凡智力的尊严道场,一切念想都专注其中,对一切打算、世间种种变化、事情的成功、失败、产生、灭亡都能知晓。能进入经海,探取佛宝藏,把所获得的宝藏都布施给众人。在一切佛剎中许下大愿,也不停留于此,而是像佛那样乐于将种种宏愿付之实行,心中稍一思念,一切佛都现在面前。一切刚才还没实现的愿望,刚才还没有发生的东西,十方诸佛国都现在面前,能听到

11、佛所说的经文,看到许多佛和出家大德。这时不再持仙道以及声闻乘的最高果位阿罗汉和缘觉乘的辟支佛的观点,也不于此间命终,转生彼佛剎才得见,当下于此间坐,即可悉见一切佛,听闻一切佛所说经,都能信守奉行。譬如我现在在佛的面前,当面见到佛菩萨,从未离开佛,无时不在听佛讲经一样。佛陀告诉贤护菩萨:好啊!好极了!你这样提问题,对于普度世间人,使亿千万人们安稳地在天上天下生活有大利益。你能这样请教佛,是你前世过去佛时,听闻佛法、作种种功德、供养佛的结果,也是你乐于佛法、信守奉行、严持戒律的结果。自觉持戒守法,行为就清白,心中坦然,不烦躁,沿门乞食,供养诸菩萨,教导诸菩萨,成就诸菩萨,诸菩萨因此而发大慈悲。诸众

12、生皆于平等心,什么时候想见佛,就能见到佛,发宏大誓愿行深妙之行,乐念诸佛菩提智慧,奉持经戒,悉具足佛种性。心像金刚一样坚定,对世间人的所思所想,都能现在诸佛面前。佛告诉贤护菩萨:你这样做,真是功德无量。佛说:今有十方佛都现在面前法门。如能奉行这个法门的话,一切疑问都能得到圆满的答案。贤护菩萨对佛陀说:请佛慈悲开示。像佛刚才所说的法门,的确能使世人多获得利益,多受安乐。愿我佛更为诸菩萨放大光明,用大威力加持他们。佛告诉贤护菩萨说:这一法门应常受持,应遵守奉行。修持这一法门,是一切功德中最大的功德,其余外道的说法不去理它。这个无上法门,就叫做念一切佛都现在前法门。原典般舟三昧经佛在罗阅祇摩诃桓迦怜

13、。摩诃比丘侩五百人皆得阿罗汉,独阿难未。尔时,有菩萨名跋陀和,与五百菩萨俱皆持五戒。晡时,至佛昕前,以头面着佛足,却坐一面。并与五百沙门俱至佛所前,为佛作礼,却坐一面。时,佛放威神,诺比丘所在远方无不来者。实时十万比丘俱相随来会佛所前,为佛作礼,却坐一面。佛复放威神,摩诃波和提比丘尼与三万比丘尼俱相随至佛所前,为佛作礼,却坐一面。佛复放威神,罗怜那竭菩萨从舍卫堕梨大国出,桥日兜菩萨从占波大国出,那罗达菩萨从彼罗斯大国出,须深菩萨从加罗卫大国出,摩诃须萨和菩萨与阿难那坻迦罗越俱从舍卫大国出,因坻达菩萨从鸠啖弥大国出,和轮调菩萨从沙祇大国出。一一菩萨各与二万八千人俱来到佛所前,为佛作礼,皆却坐一面

14、。罗阅祇王阿合世与十万人俱来到佛所前,为佛作礼,却坐一面。四天王、释提桓因、梵三钵、摩夷亘天、阿迦贰咤天,各各与若干亿忆百千天子俱来到佛昕前,为佛作礼,却住一面。难头和难龙王、沙竭龙王、摩难斯龙王、阿耨达龙王,各各与若干龙王亿亿百千万俱来到佛所前,为佛作礼,却住一面。四面阿须伦王,各与若干阿羞伦民亿亿百千万俱来到佛所前,为佛作礼,却住一面。时,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诸龙、诸阿羞伦民、诺阅叉鬼神、诸迦楼罗鬼神、诸甄多罗鬼神、诸摩喉勒鬼神、诸人非人,无央数都不可计。 跋陀和菩萨从坐起,正衣服,叉手长跪,白佛言:愿欲有所问。既问者,欲有所因故。天中天听我言者,今当问佛。佛告跋陀和:菩

15、萨所因故者便问,佛当为若说之。跋陀和菩萨问佛言:菩萨当作何等三味?所得智慧如大海,如须弥山。博连众智所闻(者)(悉解而)不疑。终不失人中之将,自致成佛终不还。终不生愚痴之处,豫知去来之事。未曾离佛时,若于梦中亦不离佛。端正姝好,于众中颜色无比。少小常在尊贵大姓家生,若其父母兄弟宗亲知识,无不敬爱者。高扌广博,所议作者,与众绝异。自守节度,常内惭色,终不自大。常有慈哀,智虑通达,于智中明,无有与等者。威神无比,精进难及。入诸经中,多入诸经中,诸经中无不解。安乐入禅人定人空,无想无所著。于是三事中不恐,多为人说经,便随护之。在所欲生,何所自态,无异本功德力、所信力。多所至到处,其筋力强,无不欲爱力

16、,无不有根力,明于所向力,明于所念力,明于所视力,明于所信力,明于所愿力。在所问如大海,无有减尽时;如月盛满时,悉遍照,无有不感明者;如日初出时,如炬火在所照,无所垩碍。不着心,如虚空无所止;如金钢钻无所不入;安如须弥山不可动;如门板正住坚心。软如鹄毛,无有粗爽,身无所慕,乐于山川如野兽,常自守,不与人从事。若沙门道人,多所教授皆护视。若有轻娆者,终无瞋恚心。一切诺魔不能动。解于诸经,入诺慧中,学诸佛法,无有能为作师者,威力圣意,无有能动摇者。深入之行,常随无所行,常柔软。于经中常悲,承事于诺佛无有厌。所行种种功德悉逮及,所行常至,所信常政,无有能乱者。所行常净洁,临事能决无有难。清净于智慧悉

17、明,得所乐行,尽于五盖。智慧所行,稍稍追成佛之境界,庄严诸国土。于戒中清净,阿罗汉辟支佛心,所作为者皆究竟,所作功德常在上首。教授人民亦然,于菩萨中所教授无有厌,当所作者度无有极,一切余道无有能及者。未尝离佛,不见佛,常念诸佛如父母无异;稍稍得诸佛威神,悉得诸经,明眼所视无所里凝,诸佛悉在前立,譬如幻师自在所化作诺法,不豫计念便成法,亦无所从来,亦无所从去。如化作念,过去当来今现在如梦中,所有分身悉遍至诺佛剎,如日照水中,影悉遍见。所念悉得如向,亦不来,亦不去。生死如影之分,便所想识如空,于法中无想,莫不归仰者。一切平等无有异,于经中悉知。心不可计一切诸剎,心不着无所适念,出于诸佛剎,无所复里

18、碍。悉入诸陀怜尼门,于诸经中闻一知万,诸佛所说经悉能受持,侍诺佛悉得诸佛力,悉得佛威神,勇猛无所难,行步如猛师子无所畏。于诸国土无不用言者,所闻者未曾有忘时,一切诸佛之议等无有异,悉了知,本无经不恐。欲得诸经,便自知说,如诺佛终无厌,为世间人之师,无不依附者。其行方幅,无有谄伪。诸剎照明朋,不着于三处,所行无所里碍。于众辈中无所适,于本际法中无所慕,持萨芸若,教人人佛道中,未曾恐怖,无有畏惧时。悉晓知佛诸经所有卷所在,众会中无不蒙福者,见佛极大慈欢喜。所学诸佛经通利,于大众中无所畏,于大众中无有能过者,名声极远,破坏诸疑难无不解。于经中极尊,于师子座上坐自在。如诸佛法敦,悉晓知佛万种语,悉人万

19、亿音。爱重诸佛经,常念在左右侧,未曾离于诸佛慈,于佛经中乐行。常随佛出入,常在善知识边无有厌极时。于十方诺佛剎,无所适止,悉逮得愿行。度脱十方万民,智慧珍宝,悉逮得经藏,身如虚空无有想。教人求菩萨道,使佛种不断,行菩萨道未曾离摩诃衍。逮得摩诃僧那借涅极旷大道,疾逮得一切智,诺佛皆称誉。近佛十力地(21),一切所想悉人中,一切所计悉了知,世间之变悉晓知,成败之事、生者、灭者悉晓知。入经海宝,开第一之藏悉布施。悉于诸剎行愿亦不在中止,极大变化如佛所乐行,心一反念,佛悉在前立。一切适不复愿,适无所生处,十方不可计佛剎悉见,闻诸佛所说经,一一佛比丘侩悉见。是时不持仙道、罗汉、辟支佛眼视(22),不于是

20、间终,生彼间怫剎尔乃见,便于是间坐,悉见诸佛,悉闻诺佛所说经,悉皆受。譬如我今于佛前,面见佛菩萨,如是未曾离佛,未曾不闻经。佛告跋陀和菩萨:菩萨!善哉!所问者多所度脱,多所安稳,于世间人民不可复计,天上天下悉安之。今若能问佛如是,若乃前世过去佛时,所闻地行作功德所致,供养若干佛以所致,乐于经中所致,作道行守禁戒所致。自守法行,清白不烦浊,辄以乞丐自食,多成就诺菩萨,合会敦语诸菩萨(23),用是故极大慈哀。一切人民皆于等心,随时欲见佛即见佛,所愿极广大甚深之行,常念佛智慧,悉持经戒,悉具足佛种。圣心如金刚,悉知世间人民心所念,悉在诺佛前。佛告跋陀和菩萨:若功德以不可复计。佛言:今现在佛悉在前立三

21、昧。其有行是三味,若所问者悉可得。跋陀和菩萨白佛言:愿佛哀说之。今佛说者,多所过度,多所安隐,愿佛为诸菩萨现大光明。佛告跋陀和菩萨:二法行,常当习持,常当守,不复随余法,诸功德中最第一。何等为第一法行?是三昧名现在佛悉在前立三昧。注释般舟三味经:原注二名十方现在佛悉在前立定经。般舟三昧经,又名佛立三昧;修此三昧而得成就之人,能见十方诸佛立于面前。其修行时,不坐(23)不卧,从早到晚,又由晚到天亮,不是走,就是立,以七天或九十天为一期,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中国净土宗即修持此法门。罗阅祇摩诃桓迦怜:罗阅祇即王舍城,摩诃桓迦怜(又译迦邻),即迦兰陀竹园。阿难:阿难陀之略称,今译为欢喜、庆喜;斛饭王之

22、子,提婆达多之弟,佛之从弟,十大弟子之一,称多闻第一。生于佛成道之夜。佛寿五十五岁,阿难二十五岁时出家,从侍佛二十五年,受持一切佛法。跋陀和:即贤护,为本经中听佛说法的八大菩萨之上首。这八大菩萨,隋天竺三藏阁那崛多异译的大方等人集经贤护分(以不简称贤护译作:贤护菩萨、宝生离车子、星藏、仁童子那罗达多、善商主长者、水天长者、给孤独长者、阿闱王等。阿须伦、阿羞伦:即阿修罗,为六道之一,八部束之一,十界之一。阿修罗为印度最古诸神之一。系属于战斗一类之鬼神,经常被视为恶神,而与帝释天争斗不休,以致出现了修罗场、修罗战等名词。人非人:指天龙八部中似人非人的鬼神。天中天:佛之尊号。佛为天之至极,故称为天中

23、天。博达众智、悉解而,底本无此七字,今据佛说般舟三昧经补上。人中之将:当指道德高尚之人,如千军万马之将帅,故称人中之将。三事:当指入禅、入定、入空,与三昧义相近。自恣:指由来人检举自己的过失,自己对比丘众忏悔。佛制,僧众于每年七月十五日结夏安居的最后一天,进行自我反省,又名随意。筋力:当指身体强健、筋骨有力。根力:五根与五力。五根为生圣道的根本,指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五根坚固发生的力量叫五力,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能破诸邪信、懈怠、邪念、散乱想、三界诸惑。如门阃正住坚心:间原指门坎。这里以门坎比喻正心而住,心不驰散,坚定不变。瞋恚心:怨恨无忍耐之心,为三种使人烦恼的精神作

24、用之一。五盖:盖为烦恼之别名,五盖即五种烦恼。指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法等五种能盖覆人的心性,使人不生善法的烦恼。陀怜尼门:即陀罗尼,今译作总持、能持、能遮,指全面保持善法,不使散乱忘记,使恶法不起的一种特殊记忆力。分为四:一、法陀罗尼;二、义陀罗尼;三、咒陀罗尼;四、忍陀罗尼。、法陀罗尼;二、义陀罗尼;三、咒方幅:方者,方正;幅者,宽广。意为行为端正、大方。三处:指执着于我慢、五欲、邪见之中的三种人,或指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本经采用前一种解释。萨芸若:又作萨婆若、萨云然,意为无上智慧,诸佛究竟圆满之果位,即般若波罗 蜜多之异名。(21)十力地:佛所具有的十智力叫十力。佛十智力所依

25、、所行、所摄之处即十力地。(22)不持仙道、罗汉、辟支佛眼视:辟支佛具缘觉、独觉二义。仙道,指于人中炼心,不修正觉,别得生理,号称得寿千岁,休止深山、海岛,绝于人境的修行者。这种人口八能堕于轮回妄想之中,流转不息。罗汉,这里指小乘佛教中获得最高果位者。(23)合会教语诸菩萨:即善言教化人成为菩萨。行品第二如何修持念一切佛立面前定译文l修定要发心向十方佛佛告诉贤护菩萨:如果有菩萨修十方诸佛都现在前法门,必须立定向十方诸佛的意向。立定意向,就能获得菩萨的一切智慧。2精进念佛一心不乱什么叫立定意向?就是从各自具体的因缘条件出发,念念向佛,心思不乱,为求智能,精进不舍,亲近善知识,行为无所执着:不贪睡

26、眠,不相聚会,远离恶友,亲近善知识,心不散乱:饮食知足,不贪衣服,不吝惜自己的生命:独身一人,避开亲属,远离家乡,修平等心、慈悲心,护念自己的正行,破除烦恼,修习禅定。不随色界而转移,不受外物的干扰,不参与减损自己道德的俗事,不执着没有真实自体的地、水、火、风,不为不称心的事感到烦恼,不沈溺于世间声色之欲,从不净的五浊之世得解脱:不背弃十方人,要普度十方人:十方人妄加推断,此为我所有,此非我所有,一切都能接受:不违禁戒,常习熏修五解脱法:常诵读经文,不半途犯戒,不失禅定:对佛法坚信不疑,不诤论诸佛,不毁谤正法,不诋毁侩人:远离妄语,远离世间妄说之人,不喜好,不苟同,赞扬有道德之人的言行,对他们

27、的爱语善行都愿意听闻,心生欢喜。深信因缘,明了畜生业因,远离世间六味。修习五解脱法,为除十恶,行十善:断灭九种烦恼,行持八种精进,捐弃八种懈怠,常习八便,心常不离九想观门,一心修习八大人觉:对于入禅定的法味,也不贪着,不骄傲自大:勤求佛法,殷重修行,不计年月:哀怜众生,破除人我分别,离十方人,不产生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念头。不贪求长寿。观察五蕴世间,切皆空,不受外物的迷惑,不求有所造作,但求无为。不贪生怕死,毫不执着。把一切五蕴世间都看做贼,把地、水、火、风的侵害看成蛇一样毒:对六尘、六根的惑乱,也不予理会。久在欲界、色界、无色界,都觉不安隐,只有湼盘寂静才安隐。对一切贪得无厌的欲望,无动于衷,乐

28、于出家修佛,不在生死中轮回,不与世人计较是非,见一切佛常立面前,观一切身如幻梦,于佛法深信不疑,视过去、未来、现在世平等无差异。常常念想一切佛的功德,自觉归依佛法,深入禅定,安详自在。对佛身相,也不执着。一切法都平等,与世无所纷争。所作所为,不相违背。通达十二因缘道理,在佛力加持下得度,入真法界,见众生界不生灭,自证无为,慧眼清净。一切无二,菩提心没有中边的差别,一切诸佛本无差异。入于清净无碍境地,菩提觉智自然觉晓。佛慧不是从别处得,遇善知识教导,与佛无异。一切在菩萨那里都不相违背,即使一切魔军也不能动摇。一切人如在镜中才能见到自己的像,见一切佛也是这样,要从自己的菩提心、菩萨行入手。这就是念

29、一切佛现在面前的法门。佛陀说:从自己的菩提心、菩萨行入手,想成就这种法门,就能获得,就能看到一切佛站立面前。什么原因能成就一切佛站立面前的法门呢?原因就在这里。贤护菩萨,如果有四众弟子奉持戒律清净,独自住在一个道场,一心想见西方阿弥陀佛,那么他现在就应当这样想:离这裹经过百千亿万佛国,有一个极乐世界,一位阿弥陀佛正在给众多菩萨宣讲佛经,一切行持常念阿弥陀佛圣号。佛告诉贤护菩萨:譬如一个人睡梦之中,看到许多金银珠宝,他的父母兄弟妻儿亲戚朋友见了,都非常高兴,无比开心。这个人梦中醒来和别人边说边流泪,好像梦中所看到的都是真的一样。贤护菩萨,如果出家人、在家信士听闻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就应当常念

30、阿弥陀佛,不得违反戒律,一心念佛,或一昼夜,或七天七夜,过七天以后,就能见到阿弥陀佛,即使醒时见不到,梦中也能见到。比如人梦中所见到的事,不知是白天还是晚上,也不知是在里边,还是外边,不管是在幽冥黑暗之中也好,也不管是离遥远的地方有多少障碍,都无妨碍。贤护菩萨,修一切佛站立面前法门,就应当这样一心念佛观想。这时,那许多佛国的大山像须弥山,山上的幽冥黑暗之处,都打开了,菩萨的眼睛也没有受到什么障碍,心也没有什么阻隔,也不用天眼就看得很清楚,也不用天耳也听得很明白,也不用神足就走到佛国面前,不用透过此处命终,转生彼佛剎才能见,当下于此处坐,即刻便可得见阿弥陀佛,亲耳听闻、受持佛法。从念一切佛站立面

31、前的法门中,这一切都圆满具足,你可以为别人说这个法门。好比有一个人,听说堕舍利国中,有个淫女人叫须门:还有人听说一个淫女人叫阿凡和梨;还有人听说有一个下贱女子叫优陂洹,这时各人都在思念所听说的女人。他们都没有见过这三个女人,听人说后,就萌动了淫秽的念头,睡梦中各人来到那个女人那里。这时,三个人皆在王舍城,同时想,各人做梦都到那个淫女人住的房里,跟她一起行淫。他们醒来,还在想这件事。佛告诉贤护菩萨说:我举这个例子告诉你,是要你从此事受到启发,能给别人讲经,使人了解这个智慧法门二毫不退转,修得至高无上的正道,然后才能取得善觉这个佛号。于是,贤护,菩萨在他所住的地方,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而且不断念这

32、个佛号,凭着这个信念的力量,见到了阿弥陀佛。见阿弥陀佛后,问:应当修持什么法门,才能生在阿弥陀佛国?这时,阿弥陀佛回答说:想来我国的人,常常念我的名号,时时守护此念,不要停顿,这样就能来生我国。佛说:这位菩萨修持这个法门,是肯定会往生阿弥陀佛国的!应当时时念想佛身,具足三十二种大人相,通体放光明,无比端正庄严,在出家人中说经,讲述一切法本性不坏,也没有使他变坏的东西。比如人们对感受、思想、行为所产的生死、轮回的神识、地水火风的自体、从世间到天上的大梵天的念想、知觉能力,都是本来不坏的,也没有能使其变坏的。因此,人们能够通过念佛得见佛立于前。这就是正念一切佛站立面前的法门。3入定要由佛弟子亲证佛

33、告诉贤护:菩萨在这个念佛立面前的法门中,谁能作证?我的大弟子迦叶、因坻达菩萨、须真天子,及知道三昧的菩萨、修得三昧的菩萨,可以为证。那么又有什么可以证明他们修得这一法门呢?这就是空定。佛告诉贤护菩萨:在过去时,有佛世尊,名须波日。当时恰好有人在旷野山泽里行走,路上又饥又渴,就在半途中昏昏睡去,梦中见到又香又美的饭菜、饮料,吃饱暍足后,一觉醒来,仍旧腹中空空。这个人因此悟出一个道理:世间一切都奸像做梦一样啊!一佛说:这个人由于空想而入定,从而获得无生而生的法乐,得到不退转的觉悟。如此看来,贤护,不管是在家还是出家菩萨,听说佛在哪儿,就应常常想到那儿见到佛,就向那个方向念佛礼拜佛,不应当念想面前有

34、什么实有的东西,也不存在归我所有的东西。那么,十方无数佛就会像你所念想那样站在面前,清净端严,放大光明,如站立在珍宝石、净琉璃之上一样。再比如人们出国远行,想念家里的亲属财产,那人在梦中,回到故乡,看至家属亲朋好友,高兴地和他们交谈,醒后把梦中见到的事,和朋友们说:我回家了,亲眼看到家属亲友啦!佛说:菩萨也是这样,他所向往的地方,听到佛的名字,就常常面向这个地方,念想佛的名字,菩萨一定会见到佛,如拿着珍宝,站在琉璃光之中。再比如出家人观想死人的骨头现在面前,有看到青色的,有看到白色的,有看到红色的,有看到黑色的。实际上,这些骨头,没有人拿来过,也没有骨头放在面前,也不知从何而来,是自己的意念所

35、作的观想的结果。4凭佛神力而见佛菩萨也是这样,凭借佛威神力量的加持,修行定门,想在什么地方见到佛,就能见到。为什么呢?是这样,贤护,是佛的定力所成就的。靠佛力加持,修持禅定,有三方面:即靠佛的威神力、定力、本愿功德力。凭这三方面神力的加持,就能见到佛。比如,贤护,年少的人,长得漂漂亮亮的,就好比用干净的油瓶装上等麻油,好比干净的器皿装清水,或者像刚磨好的镜子、白璧无瑕的水精,你想看到自己的形象,就自己去照一照,立即现出自己的容貌来。这是为什么呢?贤护,麻油、水、镜、水精映出的人影,是人自己去照呢,还是人影自己跑进去的呢?贤护说:不是。佛陀,是所用的麻油、水精、水、镜很洁净的缘故,人影自然在上面

36、显现。人影既不是从这些东西中间跑出来,也不是从外面跑进去。佛说:太好了!太好了!贤护,是这样啊!贤护,本性清净的东西,想显现佛,就能见佛。见到就问,问了就得到果报,见到佛,听佛讲经,就心生大欢喜。5修定中所见境界应当经常这样念想:佛是从哑袅来的,我想到哪里去?应这样想:佛是无所从来而来,我也无所去而去。经常这样想:欲界、色界、无想界三界都是心意识所作成的。我心想什么就见什么,心想佛,就见到佛,心就是佛,心就是如来,心就是我身。心能见佛,心也不能知道自己,也不能见自心。说心是有意造作,就是愚痴:说心没有什么造作,是涅槃寂静。一切诸法,没有什么可以津津乐道的,都是一心所作,都是空的。连这一心也是空

37、的。贤护,菩萨在修定时见十方佛站立面前,就是这么回事。佛说后,随即说了下面的偈颂:心啊不知心,有心就不能现真心。心中有想的念头就是愚痴,没有想才是涅槃寂静。这个法门对什么都不执着,佛立面前在于念。识得万法皆是空,一切都应无想念。原典佛告跋陀和菩萨:若有菩萨所念现在定意向十方佛,若有定意,一切得菩萨高行。何等为定意?从念佛因缘,向佛念,意不乱;从得黠不舍精进,与善知识共行空;除睡眠,不聚会,避恶知识,近善知识,不乱精进;饭知足,不贪衣,不惜寿命;孑身避亲属,离乡里;习等意,得悲意心,护行弃盖习禅。不随色,不受阴,不入衰,不念四大,不失意,不贪性,解不净;不舍十方人,活十方人;十方人计为是我所,十

38、方人计为非我所,一切欲受;不贸戒,习空行.欲讽经,不中犯戒啊,不失定意;不疑法,不诤佛,不却法,不乱比丘侩;离妄语,助道德家,避痴人世间语,不喜不欲,闻道语,具欲闻亦喜;从因缘畜生生,不欲闻六味;习为五习,为离十恶,为习十善,为晓九恼,行八精进,舍八懈怠,为习八便,为习九思,八道家念;又不着禅闻,不贡高,弃自大;听说法,欲闻经,欲行法,不随岁计;不受身想,离十方人,不欲受;不贪寿;为了阴,不随惑,为不随所有求无为。不欲生死,大畏生死,计阴如贼,计四大如蛇,十二衰计空,久在三界不安隐,莫忘得无为;不欲贪欲,愿弃生死,不随人诤,不欲堕生死,常立佛前,受身计如梦,以受信不复疑,意无有异,一切灭思想过

39、去事、未来事、今现在事等意。常念诺佛功德,自归为依佛,定意得自在,不随佛身相法,一切一计不与天下诤,所作不诤,从因缘生受了,从佛地度得可法,中法中得下,以了空意计人,亦不有亦不灭,自证无为,黠眼以净,一切不二,觉意不在中边,一切佛为一念人,无有疑黠,无有能呵,自得晓觉意故。佛黠不从他人待,得善知识计如佛,无有异意。一切在菩萨无有离时,纵一切魔不能动。一切人如镜中像,见一切佛如画,一切从法行,为人清净菩萨行,如是。佛言:持是行法故,致三昧便得三昧,现在诸佛悉在前立。何因致现在诸佛悉在前立三昧?如是,跋陀和,其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持戒完具,独一处止,心念西方阿弥陀佛,今现在随所闻当念:去

40、是间千亿万佛剎,其国名须摩提,在众菩萨中央说经,一切常念阿弥陀佛。佛告跋陀和:譬如人卧出于梦中,见所有金银珍宝,父母兄弟妻子亲属知识,相与娱乐,喜乐无辈;其觉以为人说之,后自泪出,念梦中所见。如是跋陀和菩萨,若沙门白衣,所闻西方阿弥陀佛剎,当念彼方佛,不得缺戒,一心念,若一昼夜,若七日七夜,过七日以后,见阿弥陀佛,于觉不见,于梦中见之。譬如人梦中所见,不知昼不知夜,亦不知内不知外,不用在冥中故不见,不用有所弊凝故不见。如是,跋陀和菩萨,心当作是念时,诸佛国界名大山须弥山,其有幽冥之处悉为开辟,目亦不弊,心亦不碍。是菩萨摩诃萨,不持天眼彻视,不持天耳彻听,不持神足到其佛剎,不于是间终,生彼间佛剎

41、乃见,便于是间坐,见阿弥陀佛,闻所说经悉受得。从三味中悉能具足,为人说之。譬若有人,闻堕舍利国中,有淫女人名须门;若复有人,闻淫女阿凡和梨;若复有人,闻优陂洹作淫女人,是时各各思念之。其人未曾见此三女人,闻之淫意即为动,便于梦中各往到其所。是时三人皆在罗阅祇国,同时念,各于梦中到是淫女人所,与共栖宿。其觉已,各自念之。佛告跋陀和:我持三人以付,若持是事为人说经,使解此慧至不退转地,得无上正真道,然后得佛号曰善觉。如是,跋陀和,菩萨于是间国土,闻阿弥陀佛,数数念,用是念故,见阿弥陀佛。见佛已,从问:当持何等法,生阿弥陀佛国?尔时,阿弥陀佛语是菩萨言:欲来生我国者,常念我数数,常当守念,莫有休息,

42、如是得来生我国。佛言:是菩萨用是念佛故,当得生阿弥陀佛国。常当念如是佛身,有三十二相悉具足,光明彻照,端正无比,在比丘侩中说经,说经不坏败色。何等为不坏败色?痛痒、思想、生死、识魂神,地水火风,世间天上,上至梵摩诃梵,不坏败色。用念佛故得空三昧,如是为念佛。佛告跋陀和:菩萨于三昧中谁当证者?我弟子摩诃迦叶、因坻达菩萨(20)、须真天子(21),及时知是三昧者、有行得是三味者,是为证。何等为证?证是三昧知为空定。 佛告跋陀和:乃往去时有佛,名须波日。时有人行出入大空泽中,不得饮食,饥渴而卧,出便于梦中得香甘美食,饮食已,其觉腹中空,自念一切所有皆如梦耶。佛言:其人用念空故,便逮得无所从生法乐,即

43、逮得阿惟越致。如是跋陀和,菩萨其所向方,闻现在佛,常念所向方欲见佛,即念佛不当念有,亦无我所;立如想空当念佛,立如以珍宝倚琉璃上,菩萨如是见十方无央数佛清净。譬如人远出到他郡国,念本乡里家室亲属财产,其人于梦中,归到故乡里,见家室亲属,喜共言语,于梦中见,以觉为知识说之,我归到故乡里,见我家室亲属。佛言:菩萨如是,其所向方,闻佛名,常念所向方欲见佛。菩萨一切见佛,如持珍宝着琉璃上。譬如比丘观死人骨着前,有观青时,有观白时,有观赤时,有观黑时,其骨无有持来者,亦无有是骨,亦无所从来,是意所作想有耳。菩萨如是持佛威神力,于三昧中立,在所欲见何方佛,欲见即见。何以故?如是跋陀和,是三昧佛力所成。持佛

44、威神,于三昧中立者,有三事:持佛威神力,持佛三昧力,持本功德力。用是三事故,得见佛。譬若,跋陀和,年少之人,端正姝好庄严,已如持净器盛好麻油,如持好器盛净水,如新磨镜,如无瑕水精,欲自见影,于是自照,悉自见影。云何?跋陀和,其所麻油、水、镜、水精,其人自照,宁有影从外人中不?跋陀和言:不也。天中天,用麻油、水精、水、镜净洁故,自见其影耳。其影亦不从中出,亦不从外入。佛言:善哉!善哉!跋陀和,如是!跋陀和,色清净,所有者清净,欲见佛即见,见即问,问即报,闻经大欢喜。作是念:佛从何所来?我为到何所?自念:佛无所从来,我亦无所至。自念三处:欲处、色处、无想处,是三处意所为耳。我所念即见,心作佛,心自

45、见。心是佛,心是怛萨阿竭(22),心是我身。心见佛,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见心。心有想为痴,心无想是泥洹(23)。是法无可乐者,皆念所为,设使念为空耳。设有念者,亦了无所有。如是跋陀和,菩萨在三昧中立者,所见如是。佛尔时颂偈日:心者不知心,有心不见心。心起想则痴,无想是泥洹。是法无坚固,常立在于念。以解见空者,一切无想念。注释从得黠不舍精进:黠,指超越的智慧。意为从佛得到智慧,不忘努力精进于佛道。善知识:指正直而有德行,能引导众生舍恶修善、入佛道者。弃盖习禅:盖指烦恼。意为抛弃、灭除烦恼,习于禅定的境界。不入衰,贤护译作不着诸入 。十方人计为是我所,十方人计为非我所:计,计度,即以妄念而推度道理。

46、意为人们妄加推断,此为我所有,此非我所有。六味:指苦、酸、甜、辛、咸、淡等六种味道。五习:烦恼之余气叫习气,又叫五习,即五种烦恼,如贪、瞋、痴、慢、疑等。但贤护译为五解脱法更恰当,今从。九恼:又名九难、九横、九罪报。指佛现在所受的九种灾难:一、受淫女孙陀利谤,五百罗汉亦被谤;二、受旃遮婆罗门女系木盂作毁谤;三、提婆达多以石击佛,伤足大指;四、逆木刺脚;五、昆琉璃王兴兵杀诸释子,佛时头痛;丌、受阿耆达多婆罗门请而食马麦;七、冷风冻故脊痛;八:六年苦行;九、入婆罗门聚落,乞食不得,空钵而还。复有冬至前后,夜寒风破竹,索三衣御寒,又复患热,阿难在后扇佛,像这些世界小事,佛皆受之。九思,贤护译作九想观

47、门 。八道:人人八念、八生法。 贤护译作八大人觉 ,即菩萨为入道者的八种教法,包括世间无常觉、多欲为苦觉、心无厌足觉、懈怠堕落觉、愚痴生死觉、贫苦多怨觉、五欲过患觉、生死炽燃苦恼无量觉。十二衰计空:对我身有损减影响叫衰。十二衰当指六尘:六根等。全句意为不为六尘、六根所动。须摩提:意译为妙意好意,即西方极乐净土。缺戒:指于戒有缺漏,没有完全守戒。天眼:指为色界天人因修禅定所得之眼,能看得很远,内外昼夜上下皆悉能见。五眼之一。天眼分两种:一从福报得来,如天人;一从苦修得来,如阿那律所得天眼即是。天耳:指色界诸天所具有耳根。能闻人声、非人声、及远近、粗细等一切音声。神足:即神足通的简称。五通之一,又名神境智证通,或心如意通,即身如其意。随念即至,可在一想念之间,十方无量国土都能一一到达,变化无穷。佛十大弟子中,目犍连就是得了这种圆满神通而号称神通第一的。三十二相:又名三十二大人相。一、足安平;二、足千辐轮;三、手指纤长;四、手足柔软;五、手足缦网:六、足根圆满;七、足趺高好;八、胳如鹿王;九、手长过膝;十、马阴满;十一、身纵广;十二、毛孔青色;十三、身毛上靡;十四、身金光;十五、常光一丈;十六、皮肤细滑;十七、七处乎满;十八、两腋满;十九、身如师子;二十、身端正;二十一、肩圆满;二十二、口四十齿;二十三、齿白齐满;二十四、四牙白净;二十五、颊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佛教素材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