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备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的应用.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7895621 上传时间:2022-05-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备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的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防备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的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备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的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备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的应用.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防备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的应用【摘要】目的在儿科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防备式护理措施,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10例患儿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参照组,每组55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参照组风险防备式护理,观察两组各项护理指标等情况。结果参照组健康教育、基础护理、护理文件、心理护理等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相比之下,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参照组意外事件人数为1例,静脉留置针情况为1例,护理风险发生率为3.64%,对照组给药问题人数为1例,意外事件人数为2例,静脉留置针情况为4例,发生率为12.73%,两者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满意度、家属焦虑情况等优于对照

2、组,两组比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儿施行风险防备式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关键词】风险防防备式护理;儿科护理管理;应用效果患儿由于年龄问题,治疗中不能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同时医院环境较为陌生,会使患儿产生害怕、不安等不良情绪,导致护理中出现了很多风险事件。我院选取2015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110例患儿进行分组研究,分别从建立管理小组、做好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提高我院患儿的生活质量,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110例患儿进行研究,随即分为参照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患者,对

3、照组男女分别为:35例、20例,所占比重分别为:63.64%、36.36%,年龄最大和最小分别为:12岁、1岁,平均为7.323.21岁;参照组男女分别为:37例、18例,所占比重分别为:67.27%、32.73%,年龄最大和最小分别为:13岁、2岁,平均为8.214.12岁;纳入标准:所选病例均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经诊断均为儿科患者;顺从性较高患儿;所选患儿均经过家属同意,签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心、肝肾等器官损伤严重者;配合度较低者;分析两组年龄等基本资料,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形式,参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行风险防备式护理方法,首先分析儿童护理管理中出现

4、的问题和出现的缺陷,在此基础上,设计相应的护理方法,详细如下:第一,建立管理小组,主要对上年度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出现的风险事件加以分类,找出主要原因,采取合理处理方案,相应的风险事件主要有不根据医院规定要求为患者用药或者护理文书在书写的经过中存在漏洞等1。第二,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安然平静综合护理水平,根据临床实践经过中的操作经过,制定相应的施行计划,给护理人员加强教育,定期组织其培训,比方鼓励护理人员学习有关风险防备方面的法律条款,结合当前医院发生的纠纷事件,对其展开深化讨论,在讨论中找到解决问题的良方,比方针对儿童穿刺方面存在的问题加以培训,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穿刺水平,

5、另外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对工作表现优秀的加以鼓励,对工作表现较差的略微施压,能够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工作的积极性2。第三,做好健康教育措施,患儿由于刚进入医院,会产生害怕、焦虑等不良情绪,另外由于患儿年龄偏小,活泼好动的性格会降低治疗效果,降低了治疗顺从性,所以入院后护理人员应鼓励家属参加护理队伍中,帮助家属了解风险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经常查看患儿能否在病房内,周围的栏杆能否变得的松弛,避免发生坠床事故。另外在病房中不要放刀具等器具,防止发生风险3。第四,定期对患儿的风险管理进行评估,提出改善措施,加强护理质量,每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使其到达预期的护理目的。更为重要的是每周进行总结,

6、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避免在下次护理中发生一样的问题4。1.3疗效指标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和家属焦虑情况、满意度以及并发症情况。其中护理质量包括健康教育、基础护理、护理文件、心理护理、病房护理五个方面,护理风险事件包括给药问题、意外事件和静脉留置针情况三种情况,发生率=护理风险事件例数/总例数*100%。1.4统计学方法用计算机软件收集数据,将收集的数据输入SPSS20.0软件中,对其分析,用T和x2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2.1护理质量比照参照组健康教育、基础护理、护理文件、心理护理等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2.2护理风险事件比照参照组意

7、外事件人数为1例,静脉留置针情况为1例,护理风险发生率为3.64%,对照组给药问题人数为1例,意外事件人数为2例,静脉留置针情况为4例,发生率为12.73%,两者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2.3其他指标比照参照组满意度为9.550.26,高于对照组的8.740.67,参照组的家属焦虑情况为46.159.28,低于对照组的54.9810.68,参照在的并发症率为3.64%,低于对照组的16.36%,两者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3.1研究方法分析儿童由于年偏小,治疗中容易出现害怕等不良情绪,降低了治疗效果,不利于患儿身体的康复,所以根据护理经过中出现的风险因素,提出合

8、理解决措施,对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5。风险防备护理主要是根据护理经过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制定相应管理制度,确定管理形式,进而加强护理质量。该护理形式的施行不仅能够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还能够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此外该护理方式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思想,这也是护理的本质特点。在护理的经过中护理人员应根据患儿的详细情况,和患儿加强沟通和沟通,提高其治疗的顺从性,有助于患儿康复。从治疗的整体效果来看,将风险防备式护理应用到儿科护理中获得的效果较为显著,有助于加强儿科的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缓解患儿由于环境问题产生的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帮助患儿恢复暂且失去

9、的活力。3.2研究结果分析有学者通过研究采用风险防备式护理方法对80例患儿进行研究得出的风险发生率为3.75%。从以上表格能够看出,参照组健康教育、基础护理、护理文件、心理护理等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相比之下,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参照组意外事件人数为1例,静脉留置针情况为1例,护理风险发生率为3.64%,对照组给药问题人数为1例,意外事件人数为2例,静脉留置针情况为4例,发生率为12.73%,两者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满意度、家属焦虑情况等优于对照组,两组比照,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之,对患儿施行风险防备式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升学试题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