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策略研究.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7887906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策略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艺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策略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艺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策略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策略研究.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艺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策略研究摘要:党的报告大背景下,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价值,艺术院校能够在红色经典主题作品创作和艺术课程设置两方面承当起文化传承的责任。实践报告中提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文化自信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的,这也是对中华文化追根究底,深入解读其中蕴含的思想精华的课程是现代高等艺术院校学生创作和传承中华文化经过中必备的。因而,现代高等艺术院校文化课程改革已是大势所趋。关键词:校史校训;红色经典主题创作;文化课程设置;艺术院校党的报告指出,当今和将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建设中华特点社会主义文化,就是秉承中国的文化价值理念,坚持中国的文化立场,立足于现代中国的文化发展现状,

2、考虑和解决现代中国人关心的文化问题,提出中国的文化方案。而高等艺术院校能够在本人特有的专业基础上鼓励中青年老师进行相应的科研立项,可以以鼓励在校的大学生从现代年轻人的视角理解、探究时代特征下的艺术文化内涵,这对于现代高等艺术院校来讲,是重新深入理解艺术史料和艺术作品、重新理清艺术作品创作脉络的良机。而现代高等艺术院校在红色经典主题作品创作方面有着无可比较的先天条件:绘画展、雕塑展、工艺作品展、动画作品展、海报展等一系列形式丰富的宣传形式让红色精神在高等艺术院校得以传承,也会以点带面,促进整个城市文化建设,推动全国的艺术气氛。一、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文化建设的价值鲁迅先生深入地揭示了艺术与道德之间的

3、关系,他讲:“美术能够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相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而一名崇高人之好尚,椅可辅翼道德以为治。同时,欧美学者将艺术教育的价值分为本质价值和工具价值两类。本质价值则包括:艺术能帮助人们批评社会,并以隐喻的方式传达某种价值观;艺术以极强的情感气力,培养人与人互相的亲善关系。红色经典主师艺术作品正是发自当今时代呼唤,尽管时过境迁,但仍然散发出奕奕生机,在不同历史条件和现实背景下,能够促进现代大学生明辨是非,注重道德修养,培养现代大学生勇担社会重任,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进而培育优良的道德品质。红色经典主题艺术作品能够让现代大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回首过去艰辛的历史,正视

4、当下的自我,俯视岁月时代,以社会的发展和现代时代的需求为出发点,来冷静考虑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并将本人的前途和命运置身于这个伟大的时代,在现代社会实践中实现对自我的超越,对前辈的敬畏。正是这种宏大的鼓励行为,使红色经典主题艺术作品能够在现代学生中引发宏大的共鸣,并在实现自我梦想的经过中,不断超越自我。二、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文化建设的创新在建设中华特点社会主义文化的大背景下,艺术院校能够在校红色经典主题作品创作和艺术课程两方面承当起文化传承的责任。实践报告中提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文化自信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的。一现代高等院校红色经典主题作品创作红色经典主题的艺术作品是指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

5、历史进程中产生的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经典艺术作品。红色经典主题的艺术作品起源于我们党领导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伟大实践,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中华民族文化精华,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是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珍贵精神财富,是珍贵的教育资源。而这些特定的文化艺术主题的作品,由于能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置身其中、亲临其境而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气氛、近距离体验的亲和力以及教育上的方便,成为了一种富有潜力和特色的优势教育资源。现代高等艺术院校在红色经典主题作品创作方面有无可比较的条件:绘画展、雕塑展、工艺作品展、动画汇报展、海报展等一系列形式丰富的宣传形式让红色精神在现

6、代高等艺术院校得以传承。其中,大型的红色主题雕塑作品、大型全景绘画展览面向社会群众开放,会以点带面,丰富现代高等艺术院校所在城市的红色文化方面的教育资料,大大提高该城市的文化欣赏品味,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代高等院校所在城市的文化建设。社会上有相当一部分人群是在50-60年代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对革命军旅题材的美术作品拥有很深的感情和共鸣,相关这样的作品于这样的人群有着深入的触动,这对其教育子女与下一代有着其特殊的意义。有一批高等艺术院校本身就是在战火中建立发展起来的,其校史就是革命历史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将校史校训的内容融入红色经典作品中,让受众在接受红色经典教育的同时,对高校发展历程又

7、有一个比拟明晰的认识,同时又很好地实践了党的报告精神,可谓一举多得。新中国成立以来,红色题材的艺术作品不胜枚举,红色精神亦广为传唱,所以艺术院校老师要将创作重点放在作品的时代属性上,着重体现作品的时代特征,这样才能引起受众的共鸣。在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所以艺术院校老师面临着怎样用艺术作品重新定义现代红色经典的挑战,这就要求艺术院校将作品主题紧扣中华特点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发展特征。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新时期红色题材作品的核心理念,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作品所要传达的内容,同时要汲取过去老一批红色经典作品身上的优点,例如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等。适当的将学校的历史和

8、文化穿插在作品中,这就能突破以往人们对红色题材作品的固有思维,成为新的红色经典。新时期的红色经典需要多元化,它需要历史深度,更需要作者将其上升到文化层面,使受众从其作品中领悟到人文精神。而红色经典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即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在这一部分中,亦包含了高校流传至今的校训和深厚的文化积淀。红色经典作品的创作除了上述的宏观认识,更需要高校老师俯下身子去发现、去探索、去领悟生活中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只要扎根于人民的艺术才能变成经典,只要从生活中提炼出的艺术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所以高校老师本身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应自觉抵制市场经济体制下艺术圈中存在的诱惑,不被金钱牵着鼻子走

9、,始终以创作出能激起群众共鸣、成为时代艺术标志的作品为目的,抵制庸俗、媚俗的作品题材。新时期的红色经典,作品一定要鲜活。在人民生活质量日益提高、思维眼界逐步放宽的今天,高校老师要注意带动高校周边所独有的地域文化,结合周边区域差异、文化差异等不同条件,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文化特色的红色经典。二现代高等院校红色经典艺术课程建设艺术院校的艺术文化建设离不开相关课程,现代高等院校的红色经典艺术课程存在内容单一、学科独立及不以艺术性为标准等问题,同时在教学中也存在教学形式程式化的现象。因而,高校红色经典艺术课程的设置必须坚持丰富性、整体性、普适性及艺术性四个主要原则。第一,为解决高校艺术课程设置中数量少

10、的问题,能够将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作为丰富课程的切入点,截取不同历史阶段产生的文学、美术、音乐、影视等各类形式的素材与作品。并与当前教学大纲相结合,在汲取历史文化中完成艺术教育目的,将文化传承与时代要求融入到对学生的日常教育中。第二,注重院校内红色经典艺术课程建设的整体性。当前高校的红色经典艺术课程采取专业各自为战的方式,文学老师注重经典作品的研读、音乐老师则将革命歌曲纳入课程,使课程设置陷入专业领域,无法构成统一的体系。因而,艺术高校应当在整体高度重塑经典艺术课程体系,通过组建专项小组的构成统一各院系红色经典艺术课程的内容,分别截取不同的历史场域以反响各自的精神情感。各部分内容之间

11、既要互相独立,又要互相照应,进而突出不同艺术领域的特色,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培养出符合现代需要的价值观念。第三,在艺术高校逐步推动全面学分制的背景下,各专业学生的选课方向与知识构造构建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跨专业学习的情况逐步增加。因而,在红色经典课程的内容设置中应当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以知足各层次的需求。在选修课程的设置中,尽量选取趣味感强、生活化程度高的教学素材,进而服务与整体课程构造的搭建,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艺术知识与艺术修养的全面提升。第四,在红色经典艺术课程设中应当避免过分强调政治教育功能,坚持课程本身的艺术性。红色经典课程的主要目的仍然是服务于艺术教育,剥离艺术性的课程设置将脱离艺术院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施行效果必然降低。因而应当将艺术领域的理论观点教育和对红色经典的解读相结合,加强学生对现代文化艺术的认同感,进而实现课程的真正目的。三、结语在报告中讲,现代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坚持中华特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也曾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要坚持中华特点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艺术院校应该主动担起这一伟大的历史责任,让中华文化得以深入传承,并且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升学试题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