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塌陷安置场地选址勘查.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7877742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岩溶塌陷安置场地选址勘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岩溶塌陷安置场地选址勘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岩溶塌陷安置场地选址勘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溶塌陷安置场地选址勘查.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岩溶塌陷安置场地选址勘查安置场地选址在岩溶塌陷高易发区选址基本原则:不能大量占用基本农田;土地无权属纠纷;选址区边界以外范围内地表无塌陷坑的历史记录;场地附近有区域勘查钻孔;查阅历史上在该区域找矿勘查资料。综合上述基本原则,最后确定在该镇两村交界地带选择其中林地、耕地作为首期搬迁避让安置场地,并对场地开展选址勘查工作。勘查方法及工作部署根据区域资料及当地地层分布及岩溶发育特征,选择物探钻探综合勘查方法,确定安置场地编制勘查方案,根据勘查方案部署勘探剖面线,开展勘查工作,详细采用勘查方法如下:高密度电法高密度电法适用于观测与研究某一垂直断面或某一地块下空间的电阻率变化,兼具剖面法和测深法的功能,

2、是进行地层划分、探测隐伏断层构造、岩溶空洞等的一种有效手段。具有工作效率高、信息量丰富、横向分辨率高的特点,对裂隙及破碎带、溶蚀区的探测有良好效果。在场地区布置实测纵剖面条,长,横剖面共条,总长。测点距,共点。对称四级电测深对称四极电测深法:是以地壳中岩石、矿石的电阻率差异为物质基础,观测和研究人工电场的变化和分布规律,进而解决构造、水文、工程地质问题以及环境监测等的一组电法勘察方法。在岩溶探测中,电测深法是一种经济、实用的工程物探方法,能够较准确地确定溶洞空间位置。根据详细工作的要求,设计供电极距及相应测量极距的变化序列,每改变一次供电极距,测量一次及,计算相应的值及视电阻率值,绘制每个测点

3、的与的关系曲线。在场地区布置实测电测深点个,实测深度。浅层地震折射波法浅层地震勘察曲折射法是通过在地面人工激发地震波,此波碰到不同地层的分界面时,产生一定能量的折射波并沿该界面传播后返回地面,经埋置在地面的检波器接收后输入地震仪,通过地震仪进行信号放大和采样后将波形数据记录于磁盘。通过计算机和人工对接收到的地震波的时间、相位和振幅等信息进行分析和解释,计算出地层的界面速度和埋深,并根据纵波速度判定地质异常。此法对断层及其破碎带比拟敏感,判定较准确。浅层地震折射波法也是目前探测隐伏岩溶现象的一种很有效方法。根据勘察工作目的以及场地地形和地质情况,工作中采用折射法相遇追逐观测系统,使用道浅层地震勘

4、探仪接收和记录地震波。外业采集数据的工作参数为:采样间隔:,采样点数:点,记录长度:,接受道数:道,检波点距:,排列长度:,追逐距离:,激发方式:磅大锤锤击激发,仪器设备:道浅层地震仪。采用浅层地震方法实测纵剖面条,总长,测点数个。钻孔验证钻孔验证物探成果,具有直观明了的效果。同时结合采样进行室内试验,获取判定场地物理力学指标及粉砂及粘砾含量指标。场地区根据物探结果布置了个验证孔,为了愈加准确确定场地岩溶塌陷易发程度,增加场地安全保险系数,在场地边缘增补了一个钻孔,结合该场地边缘已有的个勘查孔确定该场地岩溶塌陷的易发性。勘查结果分析高密度电法场地横剖面间距按布置,纵剖面间距,探测结果显示条横剖

5、“型低阻异常,条横剖有低阻异常。剖面条溶沟,个溶槽。物探测线在距测线起点处见“型低阻异常,距测线处见一闭合高阻异常。对称四级电测深测点:沿线覆盖层厚度变化较大,距测线起点后见低阻异常,结合钻探资料,揣测为溶蚀沟槽或岩溶发育区图。浅层地震折射波法号线:见一处波速异常,沿线覆盖层厚度变化较大,距测线起点揣测为溶沟图。号线:见一处波速异常,沿线覆盖层厚度变化较大,距测线起点揣测为溶沟。号线:未见明显物探异常。钻孔验证情况通过个钻孔验证,个钻孔在低阻异常点都揭露了溶洞、溶沟及溶槽,其中钻孔在孔深、揭露了个溶洞,但溶洞直径不大。讲明物探资料准确可靠。从物探结果分析,整体覆盖层比拟稳定,总厚度达。所测得的

6、低阻异常较多,揣测在探测区溶蚀沟槽发育。场地范围内主要发育一条北西南东向溶蚀沟槽,一般呈现为连续低阻,深度在左右,局部深达。另外前人勘查资料中位于集中安置场地东北角距安置场地红线仅的孔为第四系覆盖层,为茅口灰岩。在厚度仅的茅口灰岩中揭露了个溶洞,可见溶洞相当发育,但溶洞埋深下面,埋深较大,对一般的安置房建筑不会造成太大影响。结论及建议根据勘查结果,搬迁避让集中安置场地内未发现有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开裂变形等影响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工程地质作用,物探测线及钻孔控制范围内未发现断裂构造及新构造运动迹象,虽根据前人资料及本次勘查发现场地内溶洞、溶沟、溶蚀裂隙发育,但溶洞埋深较大,洞径较小,溶沟、溶槽中发育的软土仅局部分布,且上部有较厚一层粉质粘土作为保护层,孔深以内没有严重的岩溶发育现象,是相对较稳定区域,基本适宜建层下面安置房。根据(湘西南某镇地面塌陷地质灾祸防治勘查报告)中孔资料,搬迁避让集中安置场地下面岩溶发育,因本次勘查深度有限,未对深部岩溶进行钻探验证,建议在进行集中安置房建筑设计前,先对集中安置场地做详勘,查明深部岩溶发育规律,再进行建筑设计。实践证实:岩溶塌陷高易发区能够通过适宜的勘查手段寻找到安全岛,对于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在农民不愿意离开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土地情况下,选择在岩溶发育高易发区寻找安全地带建设避让安居房不失是一个权衡矛盾的最佳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升学试题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