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7875293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生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民生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生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生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民生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科学社会主义杂志)2014年第二期一、改善民生能够保障实现中国梦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中国梦的现实追求。中国梦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梦,它在整体思想意识和价值目的的基础上,愈加注意个人价值的实现。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提出“八个必须坚持的基本要求时,专门提出“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又进一步指出:“保证人民平等介入、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充分讲明了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促进和实现公平正义,对于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使每个人享有人生出彩的时机,实现梦想成真具有重要的意义。公平正义不仅仅

2、体如今收入分配、利益调节等经济方面,更多地体如今人的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贯穿到中华特点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个经过。“公平正义是中华特点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所以必须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一是权利公平。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前提条件,是每个人梦想成真的重要基础。权利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所拥有的基本权利是平等的、公平的。这些基本权利是指生存权、发展权、劳动权和受教育权利等。在符合公平正义的社会中,每个人所拥有的这些基本权利是平等的,并且要保证每个人所拥有的权利不受侵犯,切实保障每个社会成

3、员的权利得以实现。坚持权利公平,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保证了社会主义国家中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只要权利平等才能使改革发展的红利惠及绝大数人,才能从最底线的意义上体现出作为个体的个人对社会的奉献,才能唤起人的内心共同介入实现中国梦的渴望和激情。二是时机公平。即每个社会成员都有平等的介入时机,这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准则,也是社会成员平等和公平的首要体现。只要时机公平,每个社会成员才能具备平等介入、平等竞争的前提,才能使每个人在分享的成长发展中拥有平等的可能性,才能从总体上保证每个社会成员大致一样的发展时机。但每个人之间的发展时机不可能是完全相等的,这也就是存在着差异时机公平,这就

4、要求还要正确处理好分享时机公安然平静差异时机公平这两个层面的关系。坚持时机公平,才会有结果公平。否则规则公安然平静分配公平也就会流于口号和形式。三是规则公平。这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外在表现,是社会成员开展竞争并能求同存异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其他公平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社会和谐与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规则公平本质上是法制建设的详细体现,其核心是要求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无差异对待,没有超越法律和制度的特权。“切实做到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要求各种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要能准确、真实地反映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及其互相作用,并能体现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这对立法、执法

5、以及制订规章制度和执行规章制度的人都提出了要坚持把公平正义作为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的重要根据的要求。所以规则公平直接关系到权利公平、时机公安然平静分配公平的实现程度。四是分配公平。分配公平是结果公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标志,也是详细体现。分配公平不是分配参考的根据,而是分配必须遵循的准则。每个劳动者都有获得正当利益和正当社会保障的权利,分配的标准、规则和结果能不能得到广大群众的广泛认同,是认证分配是不是公平,也是检验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程度。判定全社会的分配能否公平,主要是看社会成员之间收入水平的差距。假如收入差距过小、趋于平均化或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分化,都不可能是公平的。我国当前主要实行按劳分

6、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统筹协调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努力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不断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科学合理、公平正义的收入分配体系,逐步实现分配公平。在新形势下构建社会公平体系,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贯穿中华特点社会主义事业,追务实现中国梦道路上的长期历史任务。不同历史条件下,其详细要求不尽一样,要从详细历史条件和客观实际出发,奋力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只要建立起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解决好人民群众在民生方面的利益诉求,才能充分保障实现中国梦对公平正义的向往和现实追求。二、改善民生能够稳固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国梦的执政地位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一

7、心一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代中国的发展处于改革的深水区,实现中国梦,需要党的坚强领导,需要在改善民生中不断释放正能量。民生问题解决得怎样,关系到民心向背,关系到执政党的成效,决定党的生死存亡。在8.19讲话中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要树立以大众为主的工作导向,“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必须坚持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始

8、终把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把实现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必须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治国治党理念,其目的在于改善民生,并将其作为稳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根本要求。现阶段党领导人民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的,最终都是为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和人民的幸福,讲到底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是为了更好的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当前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本价值意蕴就是要使全体人民的生活不断得到改善,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以提高民生质量为根本价值推进中华特点社会主义科学发展,就要围绕怎样改

9、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这一价值中枢来进行。社会和谐,民生为本;民生问题,幸福为本。假如民生问题长期得不到很好地解决,党的宗旨就会被束之高阁,代表人民利益也就成了空话,再好的执政理念也就成了空谈,势必影响党的执政基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党只要不断加强和改良工作作风,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改善民生,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使人民利益得到充分重视和体现,真正让13亿中国人民“幸福起来,才能把党锻造成实现中国梦的坚强领导核心。三、改善民生能够坚定实现中国梦的社会主义道路十八大报告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道路连接过去和将来,道路选择

10、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攸关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中华特点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及指向与实现中国梦的目的是一致的、吻合的,它符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是中国梦的实现途径,只要把这条路走好,才能使这一梦想最终变成伟大而光芒的现实。指出,中华特点社会主义凝结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梦想。持续发展经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道路的三大任务,其中改善民生是最终目的。我们一切工作归根结底就是带领人民群众过上小康生活,人人享受改革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美妙成果。一是重视和改善民生能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动力。指出,“民生一头连着民利和民心,一头连着内需和发展,既是

11、发展的根本目的,又是发展的有效途径。“做好民生工作,不仅能够直接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条件和环境,而且能够扩大内需,增加投资,拉动经济发展。二是重视和改善民生能够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改善民生,不仅是世代人民的热切期盼和希冀,更是关乎人心向背,关乎社会治乱与政权兴亡的重大的政治问题。民生要靠机制来保障,这种机制就是民主。改善民生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与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的详细体现,人民群众只要真正享有民主,才能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同时,广大人民群众享有民主权利也是民生改善的政治基础和政治保证。民主本身的施行经过,也是调节社会情绪,化解社会矛盾的经过。因而,改善民生是中华特点社会主义政治发展

12、的要求,也只要进一步改善民生,才能够使人民政治介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推进民主政治的完善。三是重视和改善民生能够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知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要,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让人民分享文化发展的成果,是全面施行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和中华特点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目的,也是改善民生的集中体现。因而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使社会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更好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使全民族文化创造力迸发,明显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四是重视和改善民生

13、能够推进和谐社会构建。构建和谐社会与改善民生是愿景与途径的统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人民群众架构起了和谐理念与和谐精神,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改善民生能够知足广大群众的实际需要、增进广大群众的福祉,能够愈加丰富、发展、升华和谐理念,是实现这一共同愿望的根本手段。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价值目的,和谐社会要求各方面社会关系妥善协调,而目前我国社会整合协调问题需要致力于改善民生,所以改善民生具有目的与手段的统一性。民生工作本就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改善民生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充分的重视和体现,必将有力地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五是关注和改善民生是保障生态文

14、明的客观需要。生态文明与民生已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结合体,民生最根本要求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正是生态文明建设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生态文明建设的气力源泉是民生的承载者人民群众,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民生,其成果由人民享有,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类本身的利益。人类解决民生问题的实践活动由于改造着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又反作用于生态文明。因而,要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与改善民生的最佳结合,在认识上将其视为一个整体“生态民生来统筹规划,更好地发挥生态为人类生存提供山清水秀自然环境的独特成效,人类也应积极地与自然和谐,使其在对立统一中互相发展,到达双赢。改善民生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中华特点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特征。只要愈加关注、重视和改善民生,党和人民才会在实现中国梦的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向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升学试题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