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发展规划-精品文档 (2).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7874119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猪养殖发展规划-精品文档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生猪养殖发展规划-精品文档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猪养殖发展规划-精品文档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猪养殖发展规划-精品文档 (2).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猪养殖发展规划养猪业是省农业区传统的优势养殖产业之一,是城乡居民肉食品的重要;,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给的意见)精神,根据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下达省年第一批省级预算资金前期项目投资计划的通知)青发改投资177号要求,结合(省畜禽品种区域规划)和(省黄河、湟水流域特色农牧业发展规划)总体思路,紧紧围绕稳定生猪生产、提高养猪效益这一目的,进一步优化生猪品种区域布局,建立健全生猪良种繁育体系,提高规模养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养猪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特制订本规划。一、基本情况一规划区域范围本规划区域包括省东部

2、农业区和绿洲农业区,位于省东部和盆地,包括市及市辖县、县、县;地区县、县、县、县、县;州市、市、县、县,共16个县市、区108个乡镇。规划区土地面积约23.0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2%。是全省生猪生产基础设施较好、养殖水平较高、生产规模较大、商品率最高的地区。二自然条件1、东部农业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习惯上划分为脑山、浅山、川水三类地区。脑山一般分布在河湟流域支流源头,地形复杂,为高山峡谷地带,海拔在2800米以上;浅山地处河湟流域各支流中部,下段两岸为丘岭沟壑地带,多为荒山秃岭,沟壑纵横,海拔18002800米;川水地区分布于河湟流域中、下段河谷阶地,地形较平坦开阔,海拔165

3、02650米。属高原内陆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28.7,年降水量200595毫米。东部农区属黄河流域,水资源比拟丰富,水质好,宜于灌溉和人畜饮用。2、地区地形是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环抱的盆地,盆地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北部、东部较高,中部、西北部较低,盆地最低点位于市附近的达布逊和霍布逊湖区,海拔2675米。盆地从边缘至中央大体依次为高山、丘陵、戈壁、平原及湖沼地。盆地内有大小河流100多条,湖泊90多个。气候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四季不分明,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0.55.2,年平均降水量16.7487.7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353.93526.1毫米。三社会经济

4、条件规划区内现有总户数103.28万户、368.22万人,分别占全省总户数和总人数的71.45%和70.57%;其中农牧户53.74万户237.39万人,分别占全省总农牧户和农牧民总人口的51.67%和50.85%。年年末,规划区内生猪存栏数109.65万头,占全省总存栏数的94.87%,存栏能繁母猪11.58万头,占全省的93.8%,年出栏猪131.1万头,占全省总出栏数的93.71%,猪肉产量8.47万吨,占全省猪肉产量的92.87%。详见表1-1。二、生猪产业现状一生猪生产现状近年来,省各地农牧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促进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牧业增效和农

5、牧民增收为目的,通过加强生猪规模化养殖户场、养殖小区建设,推广应用养猪先进实用技术,明显提高了我省生猪规模养殖水平。1、养猪产业区域布局初步构成,养殖规模日益扩大省生猪生产主要集中在沿湟水河流域的东部农业区,其生猪存栏、猪肉产量分别占全省总量的92%和91%,是我省主要的生猪生产区。该地区水热条件好,又是我省的粮食、油料和蔬菜及复种套种、饲料及青饲草主产区,有丰富的饲料资源,其中以、县、县、县为主,生猪存栏、猪肉产量分别占到全省的72%和71%。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拉动了地区对猪肉消费量的不断增加,市、市、县、县养猪业发展迅速,现存栏生猪3.3万头,比2005年增加了0.54万头,增长了19.

6、6%,并呈现不断增长的发展态势,成为省生猪生产的新产区。2、养猪业持续稳定发展,规模化养殖不断提高近年来,我省加大生猪规模化生产水平,通过施行规模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建设,不断扩大生猪养殖规模。目前全省已建成较大规模的生猪养殖场、养殖小区74个家,共存栏能繁母猪2.62万头,占全省能繁母猪存栏的21.27,年繁活仔猪39.3万头,占全省仔猪繁活的28。按生产规模划分,年繁活10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小区58家,年繁活仔猪50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小区11家,年繁活仔猪1万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小区5个。通过加大规模养殖户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改善了生猪养殖条件,扩大了养殖规模。目前全省年出栏生猪50

7、头以上的养殖户1497户,年出栏猪31.13万头,分别占全省生猪养殖户和年出栏数的0.5%和22.25%,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养殖户数和年出栏数分别比2005年增加了962户、24.4万头,分别增长了179.81%和362.56%,全省养猪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3、加强养殖基础设施建设,饲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年以来,在全省各地施行了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和农区畜用暖棚建设项目,累计修建标准化畜棚4150栋19万多平方米。同时积极争取农业部项目,在全省扶持建设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户57家,通过维修棚舍,配套建设水电和排污设施,极大地改善了全省养猪基础设施条件。4、强化良种猪繁育体系建设,提高良种猪

8、繁育能力近年来,我省立足本地资源,通过保护八眉猪品种资源,引进国内外优良瘦肉型猪品种,初步建立了以八眉猪保护利用、种猪场扩繁场、繁育基地生产优良种猪和二元母猪,仔猪繁育专业村生产三元商品猪的发展格局。先后施行了八眉猪品种资源保护场、商品瘦肉型仔猪繁育基地、万头仔猪繁育场和仔猪繁育专业村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采取改善种猪场生产条件、扶持仔猪繁育专业户等有力措施,提高了全省种猪生产水平,推广应用三元杂交生产商品猪,促进了养猪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生猪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饲养管理水平低自上个世纪以来,全省原来建立起的13个县级种猪场,由于长期投入缺乏,大部分种猪场不再从事种猪

9、生产,种猪场数量减少到目前的5个,繁育体系遭到较大冲击,种猪繁育能力锐减,造成农户配种用种公猪更新缓慢,生产母猪;较杂,商品猪质量下降。另外,由于我省生猪养殖户饲养规模小、饲料和饲养条件差、引种费用较高、饲养管理粗放,尤其是母猪生产性能不高,造成产仔数少、仔猪初生个体小、出售价格低,养猪效益不明显,严重影响仔猪繁育户场积极性。2、生猪养殖仍以散养为主,规模化养殖水平仍然不高固然随着我省经济的不断发展,规模养猪数量和水平都在扩大和提高,但全省养殖主体绝大部分仍采取小规模散养形式,规模化、集约化养猪仍处于起步阶段,猪肉的供应主力仍然是一家一户饲养23头的分散农户。目前全省年出栏猪149头的生猪养殖

10、户为30.06万户、年出栏生猪108.77万头,分别占全省生猪养殖户的99.5%和77.75%。由于小养殖户饲养的品种混杂、技术落后、饲养条件差,易受市场和价格因素影响,养猪规模波动幅度大。3、疫病防治工作有效开展,但受外源性疫情影响增大目前我省各级动物疫病防治机构比拟健全,各地高度重视生猪疫病防治工作,生猪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密度到达100%,对于有效地控制生猪疫病的爆发和流行、保障养猪业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本省育肥猪、仔猪供给量不能知足需要,每年需从省外购入大量的肥猪、仔猪以知足市场供给和农户饲养需求,造成外源性疫病传播机率加大,防疫难度增加。4、生猪养殖投入缺乏,制约养猪产业持续发

11、展由于我省经济较落后,生猪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差,饲养成本高,农民经济;少且收入低,对养猪业投入资金有限。加之信贷担保机制不健全,养殖户发展生猪生产贷款难,更限制了养殖户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同时各级财政用于生猪发展的资金少,社会资金投入相对有限,影响并制约着我省养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5、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体系不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亟待完善养殖户对畜产品的质量安全意识比拟淡薄,饲料、兽药市场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度不健全,畜产品监管力度弱,管理难度大。标准化生产技术尚处于推广示范阶段,畜产品质量与国家及国际标准还有一定差距。新形势下生猪安全生产的质量管理体系亟待建立与完善。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

12、的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为目的,因地制宜,立足区域资源优势,深度挖掘区域资源潜力,依靠科技,加快培育生猪产品知名品牌和优势产区,走集约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打造当代畜牧业产业链,逐步构成合理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格局,做大做强生猪产品产业,不断提高生猪生产水安然平静产品档次,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二基本原则1、坚持统一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根据(省畜禽品种区域规划)要求,以生猪养殖主产区特点、养殖品种、技术条件、产业基础、规划建设要求为根据,对养猪建设项目进行合理布局、科学配置、重点

13、建设。2、坚持新旧结合、注重实效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基础,有效整合现有资源,新建与改建并重,更新与提高并进,注重实效,不贪大求全,不搞重复建设。3、坚持科技支撑,突出效益的原则。依托科技和人才,通过科技创新和先进技术的研发、集成、应用,提高产品质量和产业水平,加强竞争能力,实现产业的快速升级和效益的不断增长。4、坚持完善保障体系,注重安全发展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市场信息、疫病防治、质量监测、社会化服务等体系,确保养猪业健康发展。三发展目的根据全省各地区资源优势和生猪生产发展现状,选择东部农业区和地区的16个县市108个乡镇进行重点建设。年在规划区建设年繁育仔猪500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小区场、示范

14、村30个其中万头以上15个,年繁育仔猪22.5万头。年建设年繁育仔猪500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小区场、示范村40个其中万头以上20个,年繁育仔猪规模到达30万头。年2015年建设年繁育仔猪500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小区场、示范村80个其中万头以上15个,年繁育仔猪规模到达47.5万头。到2015年,规划区建设集中连片,生产仔猪50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小区场、示范村150个其中万头以上50个,使规划区内规模场小区、示范村年出栏生猪到达100万头,规模养殖比重到达50%以上。使规划区内年出栏生猪到达200万头以上,良种繁育体系建立健全,种猪供给能力知足生产需求。四、生猪生产区域布局一品种选定1

15、、瘦肉型猪以长白猪、杜洛克、大约克夏猪等优良品种与八眉猪等品种进行杂交,生产二元母猪,再与长白猪、杜洛克、大约克夏猪等品种杂交,生产瘦肉型商品仔猪。2、八眉猪对八眉猪以进行种质资源保护、保持本品种种性特征为重点,在此前提下,进行合理的杂交品种开发和利用。二优势区域布局1、优势区域的选择1具有一定的饲料资源优势;2生猪生产水平高、规模大、具有较完善的良种繁育体系,且相对集中连片的地区。2、区域布局生猪产业区域在湟水流域的市郊重点在城西、城北区、县和黄河流域的县内以传统养猪乡村为重点布局,兼顾地区部分具有饲草料优势的县市规模养猪发展。集中布局在16个县市、区108个乡镇,其中市7县区32个乡镇、地

16、区的5个县61个乡镇、州的4个县市15个乡镇,详见附表一。五、重点任务一加强良种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通过资金扶持,完善、扩大现有种猪场基础设施,通过种猪场、扩繁场、生产场的配套建设,加强供种能力,提高种猪质量,知足杂交配种和商品仔猪生产需要。加强猪改点建设,每年扶持一批有积极性、懂技术的农民,引进优良种公猪,通过人工授精和本交-杂交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配种工作,不断提高瘦肉型商品猪质量。二积极扶持生猪规模养殖重点加快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专业村和规模养殖场建设。采取集中建设、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的方式,重点发展养殖大户,推行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提高产业集中化程度,构成规模经营,实现生猪粪便排放的减

17、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三强化科技推广工作强化各级技术服务机构服务意识,加大饲养管理技术、饲料配方技术、杂交优势利用技术、疫病防治技术的推广力度。加强养殖户技术培训,采取举办培训班、送技术下乡等形式,加大养殖户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加强养殖户运用当代养殖技术的能力,提升生产各环节效率,提高商品率和养殖效益,加强市场竞争力。四建立积极的政府保护制度建立长期的能繁母猪补贴机制,在国家对能繁母猪进行补贴的基础上,提高各级财政对能繁母猪的补贴标准,提高养殖积极性,到达稳定发展母猪数量、增加仔猪繁育能力、减少从省外引进数量、降低疫病风险的目的。实行生猪良种补贴工程,将种公猪、高产二元母猪推广纳入“农业种子补贴

18、工程范围,实行生猪良种补贴工程,对农户引进种公猪、高产二元母猪进行补贴,降低引种成本,提高养殖户引种能力,推进我省生猪品种质量不断提高。五建立品种资源保种场,强化品种保护加强八眉猪品种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重点建设品种保护场,通过收集优良个体进行繁育,改善饲养管理和保种条件,使八眉猪品种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六建立和完善质量标准体系一是加快质量标准的制修订和推广应用,制定生产技术规程、兽医卫生操作规程、猪肉质量标准、猪肉制品质量标准和加工标准等。二是完善种猪、饲料、兽药等投入品使用的监控手段,实行产品标识,建立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建设和完善县级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重点对生猪及其产品的瘦肉精、药

19、物残留及重金属超标等进行监测。三是加强对重点生猪养殖基地的动态监管,建立固定的监测点,做好生猪生产动态监测数据统计工作。六、重点工程建设省生猪生产发展规划重点工程建设包括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品种资源保护、标准化养殖基地、技术推广及服务体系、质量标准体系建设、良种补贴等6项工程12个项目。一生猪良种繁育体系1、良种猪种猪场建设在现有良种猪种猪场的基础上,在县、县、县、县建立良种猪种猪场4个。每场引进优良种猪400头,修建猪舍24栋4620平方米。其中种公猪舍1栋240平方米,母猪舍2栋480平方米,产仔舍10栋1600平方米,保育舍5栋800平方米,育肥舍6栋1500平方米。配套建设饲料加工车间5

20、00平方米、粪污处理系统1套,购置育种、生产、饲料加工仪器设备,提高种猪场育种水平,构成年生产良种种猪1000头的规模。2、良种猪扩繁场建设在县、县、县、县、县、县、县、市、市等地建设10个种猪扩繁场。每场新建和改扩建种猪舍2400平方米,配套建设配种室、育种室、兽医室、隔离室、饲料加工等间等生产基础设施1000平方米,引进良种种猪150头,购置必需的仪器设备,年生产优良种猪500头以上。二品种资源保护1、八眉猪品种资源保种场建设在、县建设八眉猪品种资源保种场2个。每场新建和改扩建种猪舍6幢2400平方米,配套建设育种室、隔离室等基础设施,购置仪器设备。组成规模为100头的八眉猪保种群、规模为

21、800头的八眉猪二元母猪利用群,引进良种猪,开展八眉猪利用生产工作。三标准化养殖基地1、标准化生猪养殖小区场建设在规划区内共建设生猪标准化要求养殖小区场110个,其中年建设30个,年建设40个,年2015年建设40个。每个养殖小区场建设标准化猪舍10座6000平方米;修建配种室、兽医室、消毒室、隔离室150平方米,配套养殖小区供电、供水、道路等设施,修建粪污处理系统1处,饲料房1座270平方米,组建专业合作组织进行统一经营。2、生猪规模养殖示范村建设在规划区内共建设示范村40个,年2015年建设40个。每个示范村辐射农户150户,建设猪舍15座9000平方米,配套建设配种点100平方米,并组建

22、专业合作组织进行统一经营。四技术推广及服务体系1、技术培训在规划区各县每年每县举办生猪饲养技术、疫病防治等各类培训班4期,每期培训养殖户100人次。规划区16个县共培训3.6万人次。2、改进服务体系建设在规划区内修建猪改进站点108个。其中在县、县、县、县建立人工授精站点16个,每个站点主要修建维修用于改进的业务用房、种公猪舍、饲料房等生产基础设施;引进种公猪;购置仪器设备和改进服务车。在其他地区建立猪改站点92个,引进公猪,修建种公猪舍、饲料库房等设施。3、种猪性能测定站建设在规划区内县、县、县、县、市建设省级种猪性能测定中心1个和县级种猪鉴定站4个。省级种猪性能测定中心重点建设实验室和种猪

23、舍,并购置必要仪器设备。每个种猪鉴定站重点修建种猪性能测定猪舍、实验室和业务用房,购置性能测定必需的仪器设备。五质量标准体系1、县级质检中心建设重点在市、县、县、县、县、县、县、县、市、市建设完善10个县级畜产品质检中心,建设实验室,购置检测仪器设备,培训技术人员。2、生猪养殖动态监测点建设重点在市、县、县、县、县、县、县、县、市、市建立10个固定监测点,加强生猪养殖基地的动态监管,主要建设工作用房,购置仪器设备等。六生猪良种补贴1、种公猪补贴建立种公猪补贴制度。对合格种公猪进行适当补贴,年需推广优良种公猪9000头,每头种公猪每头补助300元,年需投资270万元。2、高产母猪补贴为提高我省优

24、质高产母猪数量,对年生产15头以上仔猪的6万头高产母猪进行补贴。七、效益分析一经济效益通过良种猪种猪场、扩繁场建设,加强生猪养殖小区场、规模养殖示范村等建设,提高种猪生产能力,使优良种猪年生产能力到达1.5万头,每头按1000元计,每年可增加经济收入1500万元;提高仔猪生产能力,150个养殖小区、示范村每年可繁育仔猪100万头,每头仔猪可增加收入100元,可增加10000万元。以上每年可增加经济效益11500万元,经济效益特别显著。二社会效益通过规划施行,在充分发挥我省农区现有养猪基础设施的条件基础上,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提高优质商品仔猪和肉猪的自给能力,构成良种培育、商品仔猪繁衍、肉猪育

25、肥的繁育体系,有利于全省养猪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加速养猪良种化进程,提高我省养猪规模化、标准化和生产水平,提高产品质量,生产优质、安全猪肉,增加猪肉市场供应能力,以知足城乡人民生活需求。三生态效益规划的施行可促进我省养猪标准化生产水平。养猪产生的粪尿等污物,通过科学方法进行无害化发酵处理,作为优质的有机肥料,运用于种植业生产,既能增加优质的有机肥肥源,减少化肥使用量,防止化肥残留物污染,又能改善土壤构造、培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具有其良好的生态效益。八、保障措施一组织管理措施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规划区内各级人民政府要把扶持养猪业持续健康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养猪业发展规划,并纳入当地经济和

26、社会发展规划,认真组织施行。各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其规划、指导、管理、监督、协调、服务的职能作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共同促进养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要积极主动地做好组织领导和协调服务工作,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细化目的任务,提出详细的落实措施,确保规划目的的实现,为加快养猪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领导保证。2、整合资金,加大投入要把争取国家支持、各级地方层层配套、引导农民投资、社会投资和企业投资有机结合起来,采取补助、贴息、引资、自筹等多种办法,逐步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加强省级涉农各部门农牧业建设资金的整合力度,将分散在各部门的农业综合开发、扶贫、财政支农等资金进行整合,集中安排

27、生猪规模养殖、品种改进等重点工程建设。各级财政要把支持畜牧业发展作为财政支农的重点,逐年加大支持力度,逐步构成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3、完善政策,创新发展机制通过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全面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登记制度,使流转工作规范化、正常化。完善土地流转机制,探索农民用土地参股的形式,把零散的耕地集中起来发展特色畜牧养殖业。充分发挥金融部门的作用,积极为生猪生产的发展给予信贷支持。建立政府信誉平台,扶持中小企业和规模养殖户场、小区,增加对养猪业发展的信贷资金投入。二技术措施1、鼓励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制定生猪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积极推进生

28、猪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的标准化改造,改善饲养和防疫设施条件,实行统一良种、统一防疫、统一操作规范,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生产效益。要搞好生猪养殖的治污减排工作,支持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的粪污处理和沼气池等基础设施建设。2、加大生猪疫病防控工作力度全力做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口蹄疫等重大生猪疫病防控工作。切实加强免疫,确保免疫密度和质量。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加快推进动物疫病标识追溯体系建设,强化检疫监管,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3、提高生猪饲料质量安全水平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安全饲料,推广应用配合饲料,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生产成本,加强生猪的抗病能力。加强对饲料质量的监督检查,确保农民养猪的饲料质量安全。规范饲料、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的使用,保障猪肉产品的质量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升学试题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