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高等院校校训内容探究.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7867141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高等院校校训内容探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医高等院校校训内容探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高等院校校训内容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高等院校校训内容探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医高等院校校训内容探究摘要:校训具有训育功能,是对学校精神内核的高度概括,反映一所学校特有的精神情质的简短言词。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全国24所中医高等院校的校训内容进行研究,包括文字构造、内容来源、词语解读等,发现我国中医高等院校校训有众多弊端,以为中医高等应整合区域环境和人文资源、体现专业特征与地域文化。关键词:中医高等院校;校训;弊端;建议;文化建设“校训是伴随近代教育的开场而出现的,校训的定义有多种。(当代汉语词典)对校训的释义为高等学府指定的对学生有引导作用的字词1,(中华百科辞典)对校训的释义是“高等学府在校训教育上所取的简便,择取一些德目做成匾额,挂其于学校公共之地,则为校训,它

2、的意图在于让个体时刻注重且身体力行2。顾明远教授以为校训作为高等学府文化的重点内涵,它凝聚了学校的办学宗旨与办学理念,是从校风、学风的精神中提升构成的。它反射了全体师生的意向和价值观念,引领着高等学府的治学趋向和师生的行动模范3。袁贵仁部长指出校训的涵义是一所大学对本身校园文化、传统精神的理智抽象和赞同;校风是一所大学对本身历史、精神、文化的自信和惯性,各具特色的历史和精神及校训和校风不仅是高等学府展现本身的文化标识,更是其延伸的文化血液,它们组成了学生观念和行动的各具特色的文化模板4。由此可见,校训具有训育功能,是对学校精神内核的高度概括,反映一所学校特有的精神情质的简短言词。由于教育层次、

3、教育目的、学科特色的差异,校训应该具有独特性。我国的大学校训中,有些很强的专业类院校的校训尤其引人瞩目。中医药高等院校是培养高素质的中医人才,肩负着弘扬和塑造中医文化精神,传承、传播和创新中医文化的重任。笔者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对我国24所中医高等院校不含独立学院和高职院校的校训进行分析,探索中医高等院校校训的文字构架方式、内涵源头、词语解读等,以期对中医高等院校校训的制定和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根据。1中医高等院校校训的文字构造1.1句式构造我国24所中医高等院校校训中,只要“八字式和“四字式两种偶数字数的校训,以“八字式最多,共有20则,其中,“二词八字式最为普遍,例如,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勤求博采、

4、厚德济生,长春中医药大学的“启古纳今、厚德精术等,共有13则。其次是“四词八字式校训,例如,江西中医药大学的“惟学、惟人、求强、求精,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厚德、博学、精思、笃行等,共有7则。“四字式校训较少,详细表现为“一词四字式浙江中医药大学的“求本远志、山西中医药大学的“求真济世和“二词四字式南京中医药大学的“自信、敬业两种形式,共有4则。1.2词频统计多数四言句式的校训能够拆分开为二言句式,例如:“厚德博学、精诚济世可转换为“厚德、博学、精诚、济世。将拆分开后的二言句式进行词频统计,“德字所占比重最大,其中“厚德“进德“崇德是其表述方式。“新字出现10次,其表述方式有“创新“拓新“惟新。“

5、博字9次,其表述方式有“博学“博采。其后,出如今校训中的字还有“精“勤“行“实“仁“济等。另外,涵义也不同,例如,“求真“务实“创新“拓新等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了高等院校必须具有的追求知识和追求真理的办学理念,“济生“济世十分体现了医务工作者用医术救济社会的荣耀责任与职责,例如“厚德“重德“重行“忠实“朴仁“敦行“敬业等蕴含高尚德行和学品正直的关键性字眼,体现大学很注重以德行来作为培养人才的首要标准。2中医高等院校校训内容来源2.1中医经典原著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校训“勤求博采、厚德济生,其中前一句将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原序)中“勤学古训,博采众长两句合二为一,用以警示师生要做到勤奋研求,广博采搜,

6、汇通中西,学贯古今。浙江中医药大学校训“求本远志中“求本源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治病必求于本,原意为治病应捉住发病的根源进行治疗。“远志是一种中药名,意为志当存高远。福建中医药大学校训“大医精诚,止于至善中“大医精诚出自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精指精湛的医术,“诚指高尚的品德修养,惟有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者方能称为“大医。2.2中国传统典籍旁引古学者的名言,使用古学者的名言传达的校训更有利于用最精简的语言传达内涵丰沛的理念思维,不仅更贴合校训简明直接的语言特色,而且契合东方人的崇古情结5。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校训“厚德博学、精诚济世中的“厚德来自于(易经坤卦)中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

7、物,从校训引用本词可见,学医之人,对待病患要一视同仁,不能由于贵贱贫富,长幼妍媸等因素而影响为医之道;“博学源自(礼记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即学百家之长,溶百家之法,成自家之学。(千金要方大医精诚):“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讲,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济世即广泛的济助世人,典出(后汉书费长房传),“悬壶济世是为医之人的最终追求和最终归宿。福建中医药大学的“大医精诚,止于至善中的“止于至善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至善是追求到达完美的境界,正是大学全面发展人才的精神之所在。2.3名人名言广西中医药大学校训“

8、弘毅自强、传承创新中的“传承创新语出-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即“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传承创新对于中医院校来讲尤为重要,其详细的要求就是教授、继承、发扬、创新中医药文化以及相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文化自觉,进而到达文化自信。贵阳中医学院校训“厚德明志、笃学力行中的“明志语出诸葛亮(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一句,中医院校师生的主要任务是:夯实专业知识,树立学习、传承、发展中医的理念信仰,第一要建立为广大受众群体身心健康服务、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努力的强大志趣,(劝学)中言:“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为坚定的理念信仰对做学习的强大引力作用提供了有力的证明。3

9、中医高等院校校训词语解读3.1提倡科学的治学方法大学是全部知识和科学、真相和真理、探究和发明、实践和反思的高等保护之力,它绘画出理性的区域,并表达在那里对任意一方既不进犯也不服从6。即大学是知识传播和创新的场所,大学最基本的职能是追求知识。“博学“笃学“勤奋“求真“务实“求是“创新等作为大学校训的核心构成要素之一,彰显大学注重知识的追求。为医之人应当博览群书,遍访名医才能到达技术精湛,最终济助世人。在这24所中医高等院校校训中,“博学“创新出现的频率较高。“博学“笃学“勤奋等讲明追求知识的精神态度。“求真“务实“求是“创新等也表达了大学追求真理的办学理念。如广西中医药大学的校训“弘毅自强、传承

10、创新,“勤奋、求真、博采、创新中的“创新一词在8个中医高等院校校训出现,另外“拓新“惟新各出现1次。中医高等院校在注重“创新的同时,也注重“求真、“求本、“务实,比方湖南中医药大学的校训中提到了求真和革新;浙江中医药大学的校训里也提及了追求本来和志存高远。河北中医学院“博学求源,厚德济世等都突出了大学求真务实的需求和办学理念。3.2彰显医生的社会责任感24所中医高等院校中有几所院校的校训有“济世或“济生,彰显了医学生不同于其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如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勤求博采,厚德济生;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厚德博学、精诚济世;河北中医学院的“博学求源、厚德济世;山西中医药大学校训“求真济世等都告诫师

11、生要以仁术普济苍生,承当社会责任,全面服务社会。3.3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大学除了要教授给学生以知识、真理以外,还应该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完善。“德在24所中医高等院校校训中共出现11次,频率最高,河南中医药大学校训“厚德博学,承古拓新;贵阳中医学院校训“厚德明志,笃学力行“;天津中医药大学校训“进德修业,继承创新;云南中医学院校训“崇德和合,博学敦行等都体现道德无止境的追求。另外。“仁、“善、“诚信等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这24所中医高等院校的某些院校校训中有所体现,中医院校的学生经常要与病患接触,只要熟练的专业技能和高尚品德、真诚可信,这样才能得到患者的信任,这也是教育与研究的工

12、作中应该遵从的风气。如山东中医药大学校训“厚德怀仁、博学笃行;陕西中医药大学校训“精诚仁朴;福建中医药大学校训“大医精诚,止于至善;安徽中医药大学校训“至精至诚、惟是惟新。4中医高等院校校训存在的弊端及改善建议校训作为一个学校的“标志,其对于学校上下教师和学生潜移默化地起到了深远持久的推动和启示作用,这就代表着它并不是“刻板的“教化式的教诲与逼迫,而是“润物细无声一样的文化默陶、涵韵与润化。7当前,我国高等中医院校校训存在着众多弊端,因而针对这些弊端提出几点建议。4.1格式呆板单调这24所中医高等院校的校训拘泥于“八字式和“四字式的表述形式,分别有20所和4所,且字词雷同。这两种形式的校训固然

13、工整,对仗但统一的形式、雷同的字词和句式构造,使得整体表现出呆板、单调,即所谓的“千训一面,不够灵敏多样。与这两种形式的校训相比,“一句话式校训的表现形式不仅不拘泥于格式,还顺应了时代潮流,国内少数大学和国外部分著名大学大多采用这种格式的校训,例如,中国医科大学的校训“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校训“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牛津大学的校训“上帝乃知识之神、哈fo大学的校训传达了不仅要与著名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做伴,更要和真理做伴的涵义。校训在句式的运用上要抛开格式的束缚,追求句式多元化的表达方式,更符合大学个性活泼的特点。4.2内容雷同我国中医高等院校校训的文

14、字内容也存在严重的雷同化。“厚德、“博学、“创新、“诚、“勤奋等字词出现率极高。由于不同的大学其发展经过、学校气氛、教育意旨、院系特点等都有着很大程度的差异,所以这些单调、雷同的校训难以触摸到每所大学的特有气质和独特精神。况且像“勤奋、“创新、“诚信等词语,不仅大学能够用,政府机关、企业单位甚至适用于各行各业,过于泛滥、群众化,失去了本来大学校训所具有的独特的特点,没有起到大学“文化名片的作用。(学者的时代)一书里指明:任何一个具有很大范围的当代社会,不管它的政治、经济或者宗教制度是什么样子的,都必要通过树立相关的机构以传达繁难的知识,解析、批驳现有的知识,同时探究全新的知识领域。从另一个角度

15、而言,哪里需要人们展开理性解析、辨别、说明或注重,哪里就会有高等学府。8这表明大学是教授知识的场所,区别于其他社会机构,因此大学校训也应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每所大学应该根据校史、文化传统,培养目的,学科特色等选用对本校具有针对性的词语拟定校训。4.3应整合区域环境和人文资源制定校训中医高等院校是面向全国的培养中医人才的高等教育场所,当前中医药高等院校的分布是以所在省为单位,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扶持中医药事业,各省院校为此培养了丰富的中医药人才气力。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因素与中医严密联络,“因地制宜、随证治之是中医学的运用之一,各地区的气候环境有着较大的差异,南方以广州、江苏等地为代表,北方以河

16、南、山东等地为代表。假如在制定校训的经过中整合区域环境和人文资源,选用一些具有学校方位的代表性名词,更鲜明地体现出一所学校校训的个性,即使是同等同类学校,校训也会各具特色。具有区域代表性的院校校训有西北师范大学校训“知术欲圆,行旨须直,深入地反映了知、术、行、旨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取“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诗句,形象地反映了西北地区自然风貌与人文景观。在校训的拟定经过中,地方高等中医院校根据本校的办校历史情况,又要吸纳区域人文文化资源,再整理本地区的中医特点,才能够高效躲避校训雷同化,4.4校训更应体现专业特征与地域文化学校的专业特色应是构建校训的要素之一。每所大学的办学历史不同,特色存在差

17、异,这是一所学校之所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校训更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一所学校的专业特征、地域文化等特色,体现本身的个性,独树一帜。而于这一角度,若干专业类学校的校训已经率先作出了极好的模范。如中国海洋大学校训“海纳百川,取则行远中的“海,不仅突出海洋大学的强项专业特色,还反映了中国海洋大学具有“海一样的宽阔胸襟和气魄。北京林业大学校训“养青松正气,法竹梅风骨,又用十分的角度表达了它的教育观念,且适宜地表现了主要为农林的专业特点。中国医科大学校训“救死扶伤,实行革命地人道主义,体现了学校以医学为主的专业特色和医生的社会责任。总之,中医高等院校的治学观念根据院校不同专业间的各具特色和差异,应该包含对本人学校发展的个性化考虑。好的校训之于大学的意义,正如信念之于人的意义一样,人无信不能够正言行,校无训不能够图发展。高等中医院校校训更应该富含应有的中医特性,像一盏明灯指引着中医学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升学试题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