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导读.ppt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17839826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导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论语》导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导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导读.ppt(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名著导读名著导读论语论语o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o 1理解、运用理解、运用论语论语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o 2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修养。o 3联系自身学习实际,体会课文丰富的内蕴,端联系自身学习实际,体会课文丰富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o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o 1. 论语论语一书的主要思想内涵。一书的主要思想内涵。o 2关于孔子的教育思想。关于孔子的教育思想。o 3欣赏并背诵欣赏并背诵论语

2、论语中关于学习和为人处世等中关于学习和为人处世等方面的片段。方面的片段。预习检测预习检测 孔子(前孔子(前551-前前479),名),名 ,字,字 , 国国 (今山东曲阜)人。中国今山东曲阜)人。中国 末期伟大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学派的创始学派的创始人。人。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年轻时曾做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年轻时曾做过过 (管理仓廪)与(管理仓廪)与 (管放牧牛羊)。(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孔子虽然生活贫苦,孔子 岁即岁即“志于学志于学”。孔子。孔子“ 而立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私学的创设,并开始授徒讲学。私学的创设,打破了打破了“学

3、在官府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孔子一生推行术文化的下移。孔子一生推行“ ”的主张。的主张。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人”之首。之首。o 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子的 编撰而成。共编撰而成。共 篇,篇,492章。它章。它以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 、 、 并称并称“

4、四书四书” 。论语论语的的语言简洁精炼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论语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是研究儒家学说最重要的文献。是研究儒家学说最重要的文献。读对联,感知孔子读对联,感知孔子 o 万世师表,万世师表,o 百代馨香。百代馨香。o 德配天地,德配天地,o 道贯古今。道贯古今。o 删删 , ,定定 , ,创创 , ,传传 , ,师表万世师表万世; ;赞

5、周礼赞周礼, ,修春秋修春秋, ,立杏坛立杏坛, ,育才德育才德, ,桃李桃李 。诗书诗书礼乐礼乐儒学儒学经艺经艺三千三千o 董仲舒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o 汉平帝时封孔子为汉平帝时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褒成宣尼公”唐代开始加封为唐代开始加封为“文宣王文宣王”元代又加封为元代又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大成至圣文宣王”明代以后封为明代以后封为“大成至圣先师大成至圣先师” ” o 孔子经其终生倡导和历代儒家的发展,使中国儒家孔子经其终生倡导和历代儒家的发展,使中国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作为中国人的指导思想学说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作为中国人的指导思想逾两千余年。逾两千余年。

6、o “如果人类要在如果人类要在21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世纪继续生存下去, ,必须回头两千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五百年, ,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19981998年年1 1月全世界诺贝尔获得者集会巴黎时月全世界诺贝尔获得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的宣言o 仁:仁:会意。从人,从二。意思是两个人在一起,两会意。从人,从二。意思是两个人在一起,两个人愿意走在一起,表明相互之间都有亲近的要求,个人愿意走在一起,表明相互之间都有亲近的要求,否则就不会走在一起。因此否则就不会走在一起。因此本义本义:两个人亲近友爱。:两个人亲近友爱。o 仁,亲也。仁,亲也。说文说文o 上下相亲谓之仁。上下相亲谓之仁。

7、礼记礼记经解经解o 中国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道德观念。其核心指人与。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人相互亲爱。孔子孔子以之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以之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 一、论语的核心思想论语的核心思想“仁”o “仁”是人的重要德性之一。但是,孔子以前,仁并是人的重要德性之一。但是,孔子以前,仁并未受到特别的重视,只有到了孔子这里,仁才被从未受到特别的重视,只有到了孔子这里,仁才被从其它德性中超拔出来,并被赋予新的丰富的内涵。其它德性中超拔出来,并被赋予新的丰富的内涵。o 孔子之后,在历代儒家不断地浇灌和护理之下,这孔子之后,在历代儒家不断地浇灌和护理之下,这棵新芽历经两千多年

8、的时空穿越,终于又长成了一棵新芽历经两千多年的时空穿越,终于又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棵参天大树-儒家文化及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中国儒家文化及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发现仁,并且把礼乐文化植根于传统文化。因此,发现仁,并且把礼乐文化植根于仁的基础上,这是孔子对中国文化最伟大的贡献。仁的基础上,这是孔子对中国文化最伟大的贡献。o 一、对待一、对待“仁仁”的态度。的态度。o “为仁由己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仁,斯仁至矣” 说明孔子认为“为仁”是某种自觉的内在情感行为,任何人是无法替代的,只要自己态度端正,就可以实现“仁”的要求。o 二、二、“仁仁”的价值内涵。的价值内涵。o “仁

9、者爱人仁者爱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人”、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主要指“仁”的情感性、自得性而言。孔子的思想是一门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学问,是一门关注人的自身发展的学问。o 三、三、“仁仁”的表现方式。的表现方式。o “泛爱众而亲仁。泛爱众而亲仁。”o 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孔子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孔子“仁仁”的表现方式的表现方式还体现在时时处处以人为主,以人为研究和关注的对象,一还体现在时时处处以人为主,以人为研究和关注的对象,一切围绕切围绕“人人”的思想行为的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在孔子看的

10、思想行为的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在孔子看来,一个本质上有问题、思想上有邪念的人是不可能达到来,一个本质上有问题、思想上有邪念的人是不可能达到“仁仁”的境界的的境界的。(以德治国)。(以德治国)o 四、四、“仁仁”的实践价值。的实践价值。o “仁仁” ” 的内涵极为丰富,有内在的如何达到的内涵极为丰富,有内在的如何达到“仁仁”的的境界、外在的如何实现境界、外在的如何实现“仁仁”的方式方法;小到个人理想人的方式方法;小到个人理想人格的培养,大到治理国家的理想社会行为,是一个具有深刻格的培养,大到治理国家的理想社会行为,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包括个体及群体生活在内的思想和行为各方面的内涵,包括个体及群体

11、生活在内的思想和行为各方面的理想理想人格修养体系。人格修养体系。o 孔子关于孔子关于“仁仁”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及适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及适用性,这也是孔子思想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用性,这也是孔子思想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o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o “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

12、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这样的情形,在我国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这样的情形,在我国历史上,在当今世界上,都屡见不鲜。历史上,在当今世界上,都屡见不鲜。”o 习近平习近平2014-05-052014-05-05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上的讲话o 中华文化强调中华文化强调“民惟邦本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和和而不同而不同”,强调,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

13、息”、“大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强调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喻于义”、“君君子坦荡荡子坦荡荡”、“君子义以为质君子义以为质”;强调;强调“言必信,行必言必信,行必果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强调“德不孤,必德不孤,必有邻有邻”、“仁者爱人仁者爱人”、“与人为善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贫济困扶贫济困”、

14、“不患不患寡而患不均寡而患不均”,等等。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等等。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时代价值。 o 习近平习近平2014-05-052014-05-05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关于儒家思想核心关于儒家思想核心o 仁:仁:仁人、爱人、仁爱。仁人、爱人、仁爱。 o 义:义:大义、正义、公平、公正、公道。大义、正义、公平、公正、公道。 o 礼:礼:明礼、礼貌、礼让、礼节、礼仪、礼制明礼、礼貌、礼让、礼节、礼仪、礼制 o 智:智:知者、明智、智慧

15、、机智。知者、明智、智慧、机智。 o 信:信:诚信、信任。诚信、信任。 o 恕:恕:恕道,体谅。恕道,体谅。 o 忠:忠:忠诚、忠良、忠恕。忠诚、忠良、忠恕。 o 孝:孝:孝心、孝敬、孝道。孝心、孝敬、孝道。 o 悌悌 :敬爱兄长,亦泛指敬重长上。敬爱兄长,亦泛指敬重长上。 论语论语包含的其它思想内容包含的其它思想内容o 修身做人:修身做人:o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o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乎?传不习乎?o 子曰: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6、o 曾子曰: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o 子贡问曰: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o 子曰: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论语包含的思想内容包含的思想内容o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o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o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o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论语论语包含的思想内容包含的思想内容o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善者而改之。o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o 学习态度学习态度二、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