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与企业文化管理讨论 - 论文范文资料.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7832979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善若水与企业文化管理讨论 - 论文范文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上善若水与企业文化管理讨论 - 论文范文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善若水与企业文化管理讨论 - 论文范文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善若水与企业文化管理讨论 - 论文范文资料.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上善若水与企业文化管理讨论-论文范文资料【摘要】上善若水是老子在(道德经)第八章中提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上善若水不仅是一种道家的价值取向,也是中华文化数千年来的精华,更是华夏子孙更应该得到的一种传承。传承中华文化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传承中华文化的最好办法就是将其融入现代的潮流。将上善若水的管理哲学融入企业当中,既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是对企业文化的创新与升华。【关键词】上善若水;文化传承;企业文化;管理哲学1导论1.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中华文化是中国的根,企业文化是企业的魂。企业文

2、化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没有企业文化企业将不能长久生存,而一个企业的文化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前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企业文化的要求日益增加,作为一个中国人,更是要传承中华文化,将之融入企业文化之中。道家文化作为一个中华民族土生土长的文化,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而作为首部完好的哲学著作,(道德经)的意义和影响也尤为深远,而将其与企业文化相结合,便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新方式。(道德经)中以水喻圣人这一理想人格,高度概括了水的崇高品质,而水的品质对于当代企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水利万物而不争,这种崇高的精神值得企业去学习,既是社会责任,也是奉献精神;水以柔弱胜坚强,既是企业战略,避敌锋芒,韬光养晦的柔性管

3、理,也是企业本身的韧性;水之道顺其自然之道,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而水在顺流而下滋润万物的同时,也将流入大海,壮大了本人,利人终将利己,顺应大势迎合天道,而不是困局于地,最终干涸。将上善若水与企业文化相结合,既是文化创新,也是传承发展。1.2国内外研究现状管理哲学作为一门新生学科,与老子(道德经)中的治世之道等多种思想相结合,是当代学者研究的新方向。从20世纪90年代开场,此类著作开场广泛起来,其中,国内较为著名的著作中,葛荣晋的(中国哲学智慧与当代企业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从上善若水的角度去解读企业家与管理;葛荣晋的(中国管理哲学通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将上

4、善若水与塑造管理者的圣人品格相结合,对企业管理者提出要求。国外较为知名的著作中,美国学者艾兰的(水之道与德之端中国早期哲学思想的本喻)商务印书馆,2010年一书中运用隐喻内之理论,将德看为水的本喻,将无为、不争、自然、柔弱看作水的本质,与西方理论相结合。2我国企业文化现状及前景分析2.1我国企业文化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得到了大幅度发展,无论数量、质量都直线上升。在逐步发展和探索经过中,一些领导者终于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也醒悟到西方的管理制度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当代企业的发展,西方的管理制度只适用于某种特殊情况或者制度提出下的形势,本土文化才是本土企业的根源。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文化的气力

5、,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后,中国企业家蓦然醒悟到中华文化的强大,于是纷纷挖掘中华文化的精华,并借鉴到企业文化之中,道家文化作为本土文化中的代表,也位列其中。2.2企业文化发展前景分析企业竞争日益剧烈,而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便是企业发展建设的重中之重。一些企业要彻底改变简单的模拟名企业在企业文化管理建设中的一些形式,忽视企业文化内涵,就要彻底地了解本身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优秀文化,而本土的文化更是重中之重。-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更是让世界人民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的优秀文化也将声名远扬,西方越来越多的学者不断推崇和赞扬中华文化,更有甚者以为将

6、来的世界是中国的世界,国外企业也纷纷采用中华文化作为企业文化,中华文化将作为企业文化的首选,必将源远流长。3上善若水的管理哲学(道德经)中以水之道比喻圣人之道。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道德经)第八章。这一章节以水喻圣人之道,以为圣人应做到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中第八十一章最后一句也提到: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圣人之道,便是像水一样,利万物而不争。3.1善利万物而不争之道水擅长滋润天地万物,施利予宇宙众生,却从不为本人争取利益,这是一种只讲奉献、不讲索取的精神

7、文化,而商道如水,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对社会的回报如水般恩泽万物,为消费者创造利益和价值,消费者就会对企业认可和回报,这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双赢方式,企业正是需要这样一种文化来发展壮大,详细表现为下面7个方面。3.1.1居善地:谦逊的企业文化江海所以能成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水擅长自卑与下,处在众流的下游,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一个企业无论处于什么地位,都要有谦逊的态度才能长久发展,谦逊才会扬长避短。3.1.2心善渊:宽容的企业文化深山之水随遇而安,居于不争之地,故能安静冷静僻静,照应万千,包容世界万千。一个成功的企业更需要有这种海纳百川的企业文化,包容现实中任何压力

8、和诱惑,包容员工发挥本身的才华。3.1.3与善仁:无私的企业文化水善养世间万物,万物皆受水的恩泽,而水施恩不求回报。公司的企业文化更应如此,而那种无私奉献的企业既符合国家与社会的发展,也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仁慈之心待人,终将会被仁义以待。3.1.4言善信:诚信的企业文化潮起潮落皆有定数,可谓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道德经)第七十三章。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根本,是东西方企业文化中不可缺失的重要准则。一个诚信的企业才会被更多的消费者所接纳,一诺可千金,一言抵良玉。3.1.5正善治:公平的企业文化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道德经)第四十九章。一个企业的文化更应如此

9、,公平的企业文化更会塑造公平的环境,大家公平竞争,良性循环,企业就会蒸蒸日上。一个民主、公平的企业更是符合我国国情。3.1.6事善能:灵敏应变的企业文化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企业要从小培养灵敏应变的企业文化,以不变应万变,才能知变则胜。3.1.7动善时:擅长捉住机遇的企业文化所谓动善时,河上公释曰:水夏散冬凝,应期而动,不失天时。一个企业需要像水一样,擅长发现机遇,捉住机遇,不失机会,做到动静有时,遇阻则让,逢高绕行,积蓄气力等待机会。3.2柔弱胜坚强之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道德经)第七十八章。水是至柔至刚之

10、物,遇强则顽强,坚持又不懈。这种柔弱又绵绵不绝的韧性就注定水的源源不断。企业在弱小时,需要本身毅力坚持的同时,更要避开大企业的锋芒,将水的柔软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韧性,勇于面对打击和困难,突破窘境,企业便如大水决堤之势,一发不可拾掇。企业文化蕴含柔弱胜坚强之道,企业便能立于不败之地。3.3自然无为之道水从初始就没刻意改变本人,坚守组织目的,如水流入大海一样,树立的目的绝不可轻易改变;水在流入大海的途中滋养万物,同时也被万物滋养,最终流入大海。企业在发展中利他便是利己,根据市场环境和市场需求顺势而为,自然无为,又如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第八十一章。4结语中华文化若要经久不衰,需要文化自信的同时,也需要文化的创新和融合。把土生土长的道家文化融于当代乃至将来的企业文化,必将大势所趋,而上善若水的管理哲学作为道家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更是适应企业发展与壮大的精神文化内涵。企业的最终目的是善利万物而不争,在责任与义务面前,只要处众人之所恶,才能故几于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实施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