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7753976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基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深基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基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基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深基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深基坑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方案编制根据1.1.编制容及围本施工组织设计容包括护坡方案施工、项目组织管理、设置、施工部署、总图布置和管理、施工目的、人力及机械配置、主要工程施工方案和方法、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等自开工至完工的全经过组织措施。1.2.编制根据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省地质工程勘察院2、相关工程图纸市公用事业规划设计院3、基坑设计方案建材地质工程勘察院4、选用规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2、(混凝土构造设计规)GB50010-2002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2-2002)4、(混凝土构造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

2、50204-2002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6、(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JGJ/T111-98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JGJ79-2002,J220-20028、(省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DBJ/T15-20-979、(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GB50086-200110、适用于本工程的国家其它现行规、规程等。第二章工程大概情况及特点2.1.工程大概情况常平东部污水处理厂位于常平镇沙湖口村,污水厂拟建一粗格栅、进水泵房。原场地自然地面标高+2.700,场地经回填,现地面标高+7.200,回填土为山坡残积土。基坑开挖深度为10.8m12.2m。基坑周边非常开阔,周边

3、无地下管线和建构筑物。2.2.基坑工程特点1)、基坑开挖面积小,周边环境简单,无建构筑物,地下无需要保护的管线,但基坑开挖很深,施工工期短,施工工序复杂。2)、由于场地存在较厚的砂层,地下水丰富,给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带来很大难度,所以应有有效的支护开挖方案,保证支护开挖的安全。第三章基坑支护方案设计3.1.工程水文地质条件3.1.1.场地岩土条件根据钻探揭露,拟建场地在勘探深度围场地岩土层按成因类型自上而下分别为耕表土、冲积层、残积层以及加里东期花岗岩。3.1.2.水文地质情况该场地环境类型为类,地下水水质在该环境中对混凝土具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构造中钢筋无腐蚀性,对钢构造具弱腐蚀性。场地第

4、2-4层中砂、2-9层中粗砂属强透水层,其他各岩土层均为弱透水层,地下水混合稳定水位埋深为0.102.90m,平均1.37m。3.2.基坑支护方案设计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质量的好坏是整个工程能否顺利进行施工的关键,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后期工程的施工,同时会影响周围建筑物的安全及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基坑支护应慎重设计,应严格控制基坑的位移和沉降。针对以上工程特点,本工程在制定基坑支护方案时要重点考虑下面几个因素:安全可靠性;技术先进性、合理性;施工可行性;经济节约;工期合理。本基坑支护方案在综合考虑了这些因素后,选用旋喷桩作止水帷幕,桩锚支护构造进行支护。本基坑

5、支护方案及特点叙述如下:1、A支护剖面:开挖深度约12.2m,长约47m,布置两排旋喷桩做止水帷幕,设8001200钻孔灌注桩作支护桩,坡顶4.5m高围放坡,坡度1:1.56。2、B支护剖面:开挖深度约10.8m,长约60m,布置两排旋喷桩做止水帷幕,设8001200钻孔灌注桩作支护桩,设三排预应力锚索,坡顶4.5m高围放坡,坡度1:1.56。以上详细详见施工图。第四章基坑施工测量及监测方案4.1.施工测量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本工程采用智能电子全站仪,自动安平水准仪及钢尺等测量器仪,本工程所用测量工具必须经过法定计量单位检验校准。熟悉和了解甲方在施工现场提供的水准点和坐标点,并根据建筑总

6、平面图进行复测,确保工程坐标的准确性。对施测用辅助工具如木桩和铁锤等应做好准备。1、建筑物定位放线1、轴线控制网的设置。根据工程建筑总平面图确定建筑物横竖控制轴线,其控制桩应尽量远离基坑边,以免基坑上部发生位移产生偏差,这样也为后续构造施工提供准确的轴线控制桩,基坑开挖定位测量放线在确认无误后申报监理单位验线,并申请规划勘测部门验线。合格后方可进行基坑土方开挖。2、控制网轴线的精度等级及测量方法根据(工程测量规程)执行。为了给后续构造施工创造有利条件,对本工程基坑土方开挖放线必须严格要求。轴线控制网的测角中误差将不超过12,边长相对中误差不大于1/15000。为知足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本工程将使

7、用日本索佳SET2001智能电子全站仪,其测角精度为:2;边长精度为:2+2D。测量时,一测回测角,二测回测边,并严格按规程中的水平角观测和光电测距的技术要求进行。2、施工高程控制1、水准点引测:根据规划勘测部门设置的水准点引测现场施工用水准点,采用高精度水准仪进行数次往返闭合的方法布设现场施工用水准点。现场水准点布置数量不少于三个,以便互相校核和知足分段施工的需要。2、施工中标高控制:场设置的水准网控制点,在间隔一定的时间需联测一次,以作互相检核,对检测的数据应认真计算,以保证水准点使用的准确性。施工中标高控制方法:根据现场水准网控制点,采用高精度的水准仪在基坑四周布置标高传递基准点,以此点

8、控制基坑的开挖标高。在基坑开挖经过中,为了做到心中有数,在基坑壁上每4m设置一个控制标高。基底标高的控制:为了保证不超挖,在距基底设计标高1m处测一标高,并抄出标高水平线,以此标高线来控制挖土深度。4.2.基坑施工监测为了基坑工程施工的安全,顺利按计划进行,保证工程质量,并且在施工经过中,使周围已有建筑物、市政设施、地下管线等不受损伤、少受干扰,必须对基坑工程全经过进行系统监测。在施工经过中,随时把握基坑围护构造的位移、沉降、受力水平及周围建筑物的动态沉降或倾斜,以科学数据为根据,做到信息指导施工,对可能出现的工程隐患及时预报以采取相应措施,以防患于未然。4.2.1.监测容基坑施工监测包括周边

9、环境监测、支护构造监测、土体变形监测,槽底回弹监测,以及包括周边建筑物、重要道路及地下管线等保护对象进行系统的监测。本工程基坑监测容如下:.基坑水平位移监测;.基坑沉降监测;.基坑水位监测4.2.2.观测方法1、沉降观测采用精细的水准仪进行量测。主要采用精细水准测量方法进行,沉降观测点直接设置在被观测对象本基坑设置在压顶梁和坡顶土体上的特征点上,并在远离基坑或稳定的位置设置基准点。观测点应布置在具有特征点的地方。2、水平位移观测采用精细电子经纬仪进行量测。采用轴线投影法在两个稳定的基准点之间连线为基准线,量测差值和累计位移量。观测点直接布置在支护桩顶、土坡坡顶。3、水位观测:周坑周边设水位观测

10、井进行水位观测。4、肉眼巡检由于支护构造的施工质量、施工条件的改变、基坑边堆载的变化、施工用水不适当排放、管道渗露以及气候条件的改变,还有工程隐患如地面裂缝、支护构造的失稳、邻近建筑物裂缝等都可在巡检工作中及时发现,因而巡检是特别重要和很有必要的,应由有经历的工程师按期进行巡检,巡检工作应列入观测计划,按期进行,并保持记录。5、观测精度沉降观测中,水准仪i角10,每测站基辅读数高差0.3mm,水准道路闭合差0.3n1/2。4.2.3、观测点设置1、测距点在距基坑2030米相对稳定地方如基坑四周的原有建筑物沿基坑边线延长方向设置,共设置3个,并用水泥桩固定;2、搅拌桩水平位移观测点在桩顶上适当上

11、布设,测点间距1015米,点位用水泥钉固定;3、土体沉降观测标志在基坑侧沿基坑高度56米分层设置,水平间距1015米,用水准仪进行观测。对周边建筑的观测应设在建筑物的特征点上,如角部等。4、设两个水位观测井,在基坑顶外侧布置。4.2.4、观测频度及成果分析1、观测频度1、采用方向法进行观测,从基坑开挖开场观测,到基坑回填为止结束,土方开挖期间、降水期间和特殊天气后,要天天早晚各观测一次,其它可每周观测23次,并做好记录;2、设专人并使用水准仪及经纬仪进行观测变形情况,记录要准确工整严禁涂改,每次观测结果具体记入汇总表,定期向监理工程师报告变形情况;3、如地面变形产生裂缝时,增设观测点,随时观测

12、裂缝的变化。2、成果分析1、分阶段每隔5天进行观测成果汇总,并绘制沉降S-时间T关系曲线图、沉降S-水平位移L-距离H关系展开曲线图和水位变化图;2、对绘制图形及观测结果集中进行讨论,分析变形能否过大及能否趋于稳定,并和甲方共同确定能否需进行采取弥补措施。第五章土方开挖及基坑降水方案5.1.施工准备5.1.1、人员准备,成立施工组。5.1.2、材料准备,按施工图纸所需材料按施工进度计划调入施工现场。5.1.3、施工机具准备,按施工组织方案所需机械按施工进度组织调配施工所需机具。5.1.4、施工现场准备,按施工方案及施工图纸现场放样和施工平面布置图放样,根据放样情况提交业主需拆迁树木及征地、借地

13、围。由工程部和业务部负责协调拆迁、征地事宜。5.1.5、技术准备,施工前需编制施工方案并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5.2.土方开挖准备工作5.2.1、土方工程是影响工期的主线,各分项工程都要围绕这一主线组织施工。要抓好土方开挖的连续突击作业,同时采用分区、分层、分步穿插流水作业。严格根据设计的分层开挖深度进行,充分利用空间和时间,保持土方施工进度。5.2.1、根据本工程特点,本工程配置2台大斗反铲挖土机,配备1525t自卸汽车。分区、分步施工。分区施工一是便于施工的流水作业,基坑侧距边坡810m围为土钉施工作业区,810m以外中心区为大面积挖土区。二是便于发挥机械性能,创造多机作业立体工作面。5.2.3、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及土方运距,合理配置挖土机械及运输车辆。及时办理交通、城建、市政、市容、环卫等有关手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汇报体会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