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科德育论文.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7728308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学科德育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音乐学科德育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音乐学科德育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学科德育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音乐学科德育论文音乐学科德育论文音乐作为现实生活基础上的主观意识,只能是思想道德观念的表现形式和行为方式的表现结果,并且必然反过来影响人们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下文是学习啦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音乐学科德育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浏览参考!音乐学科德育论文篇1浅析音乐教育的德育作用摘要: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在学校教育中,德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浸透在智育、体育和美育当中。音乐教育作为一种情感教育,其教学经过中的德育作用是其他形式的教育所不能比较的。本文试图就音乐教育中实现德育的重要途径,以及怎样在音乐教育中实现德育目的作简单阐述。关键

2、词:音乐;德育德育历来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智育、体育、美育互相联络,并浸透其中,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经过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德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教授做人的道理,塑造学生精神境界,使他们构成高尚的政治思想品德,进而保证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同时也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离开道德教育,就谈不上育人,教育就会丢掉根本。没有正确思想的引导,没有道德规范的约束是难以出人才的,这是由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决定的。一、

3、音乐教育是实现德育的重要途径情感是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受某种条件反射产生的融洽、分离的心理反映,是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个人需要能否得到知足的一种体验。它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好恶的一种心理倾向。情感作为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它在人的认识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人没有情感就没有对真理的追求和对邪恶的憎恨,人没有情感就不能进行正常的思想沟通。所以情感一旦产生,便会对主体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人的行为动机。德育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是通过情感体验,情感共鸣到达德的教育目的。音乐与情感密切相关,音乐是由人的内心需求而产生的,是人内在情感的表现。音乐家圣桑讲过,语言的尽头是音乐的开场,音乐是美的产物,是心灵的

4、外显。它通过声音表达人们对事物的各种愿望和情感。在音乐的进行经过中,人的思想和情感都得到充分的展现,音乐表达了语言所不能表达的情感。音乐通过音响、旋律来表达情感所造成的临场情绪气氛和所抒发的情感意蕴,能直接感染听众,引发情感感应,产生共鸣效果。音乐教育的熏陶,往往能活跃人们的思想,启迪人们的创造灵感,丰富人们的视野,是帮助人们解决各种各样的疑难问题的途径。音乐中的形象思维无疑给人们的想象力、洞察力注入了新的生命。音乐教育能够激发人们情感的共鸣,充分发挥诱导作用,不断丰富人们的情感体验。音乐的巧妙在于能描绘出让人心动的意境和让人心醉的情感,这就决定了音乐教育是一种以情感为切入口的情感教育。无论是

5、声乐作品还是器乐作品,音乐大都涵盖了德育理想。歌曲是音乐教育中最普遍、最有浸透力和最有影响的艺术,给学生唱什么样的歌曲,关系到塑造什么样的心灵的问题。例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唱起来会让每一个华夏儿女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由此会很自然地联想到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是一个不屈不挠、历经磨难而又发奋图强的伟大民族。此外在音乐的教学体验中学生能够感遭到很多德育涉及到的道德品质。例如合唱训练经过浸透着对学生集体主义的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内容之一,目的是使学生正确把握和处理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关系的准则。学校合唱队训练是一种集体性的教学和歌唱活动,它要求个人的演出

6、必须服从整体。合唱队员是合唱队集体中的一员,在合唱训练有助于养成集体活动中应有的组织纪律性,自觉遵守合唱队的行为准则,培养热爱集体的观念,构成对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使学生关心集体,关心集体的其他成员,爱护乐器、服装、道具等公物;懂得个人服从集体这一民主集中制原则等,这些都是集体主义精神的体现。二、怎样在音乐教育中实现德育目的1.明确音乐教学的目的学校对学生的教育让他们把握科学文化知识,更让学生成为富有人性,具有德性和具有个性的人,使他们在将来的人生旅途中具备审美能力,具有高尚情操和情感体验,富有创造能力。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把学生都培养成为音乐家,而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音乐特有的形式和手段,培

7、养学生学习的良好态度,引导学生积极介入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使学生具有感受、表现、欣赏音乐的能力;扩大文化视野,把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个性发展,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2.选用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音乐世界可谓包罗万象,优秀作品影响长远,在音乐教学中,教材内容应是丰富的、鲜活的,选择学生宜于接受的教学形式,由浅入深地拓宽音乐教育的空间,不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同时融入德育内容,如了解作曲家的生平,作品的背景等,利用多样的艺术形式,让学生广泛介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校电教设备,以愈加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优化欣赏课的教学构造,使学生在直观、详细、生动、有趣的课

8、堂气氛中,学会了更多的音乐知识,体验更多的情感,得到更多的道德品质教育。3.提高音乐老师的素质音乐老师是音乐的重要传播者,又是教育工作者、引导者。音乐是表现情感的艺术,在进行音乐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情感随着音乐的发展产生心灵的共鸣与起伏。心灵的陶冶正是在这样的情感体验之中来完成的。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擅长挖掘歌曲的情感因素,通过介绍、讲解、分析、范唱等多种方式引起学生的心灵共鸣。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懂得真善美的人,而这对音乐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寓教于乐、娱乐于教。作为新时期的老师,在业务上应该做到的不是一只盛满水的容器,而

9、应该是一条长流常新的小溪,永远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接受新的知识和思想。4.在音乐实践中实现德育音乐是表演的艺术。老师要为学生提供实践的舞台,让他们充分展示他们的才华,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互相学习、磨练毅力。多举办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成为传播真善美的小使者。在屡次的艺术节、合唱节等实践中,学生们不但能够在艺术水平上有所提高,而且还能体验到一分耕耘、一份收获的乐趣和真理。音乐,它的独特功能就在于用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演的形态美、演唱的情感美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美化人的行为。它能够深入地作用于人的意识,发挥德育的作用,它是向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有力工具。德国音乐家亨德尔讲到:假设我的音乐只能让人愉快,我很遗憾,我的目的是让人们高尚起来。所以音乐绝不仅是单纯为了娱乐,而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通过音乐来完成塑造人的灵魂,完善人的生命,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艰巨任务。参考文献1徐学军.小学音乐老师专业素质现状分析与考虑J.健康必读,2005(2).2何乾三.(西方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论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3颜然.浅谈音乐与情感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3(1).下页带来更多的音乐学科德育论文共2页:上一页12下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汇报体会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