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期末论文.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7725089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期末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浅谈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期末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期末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期末论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谈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期末论文目前,随着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快速的发展,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下面是学习啦我为大家整理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论文,供大家参考。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论文篇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研究)摘要:怎样引导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在大学阶段做出合适本人兴趣、性格、能力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科建设的重点。通过分析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存在的课程设计不合理,缺少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心理辅导健康教育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详细对策。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指

2、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以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奋斗目的,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的的职业,并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并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做出合理的安排。每个人的职业生涯是有限的,假如不做一个切实可行的规划,势必影响个人事业的成功。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正处在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的职业规划既要有较高的奋斗目的,又要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随着高校的扩招,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很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由于缺乏对专业和自己的合理认识与定位,职业决策和选择能力缺乏,难以找到理想工作。因而,应利用各种途径对劳动与社会保障

3、专业学生进行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指导。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计不合理、内容简单目前,大部分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课程的设计并不特别合理。很多学校只是硬性执行国家的政策精神,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老师的配备、课程的设计方面没有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老师的本身素质不高。学校过于重视专业培养目的,授课地点仅限于课堂之内,采用教与学、讲与听的形式,内容也只停留在政策宣传、形式分析、技巧教授上,理论性强,而忽略了职业生涯显著角色假定性训练,以及对职业、社会的适应性训练,实践性较差,专业性特色不突出,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得不到大

4、学生的认同,学生的职业自己概念意识淡薄,职业技能较弱,没有到达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体系不完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是依靠几个老师就能够完成的,而是要建立一整套辅导体系。目前,我国的各高校还没有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按比例投入资金和人力来发展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职业教育。人员配备极其缺乏,仅有几个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神为每一个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辅导,并且专职的专业授课老师也很少,都是由辅导员以及一些其他专业老师兼任,本身的理论性差,对学生的专业情况并不特别了解。 (三)缺少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求职存在盲目性了解本人和本人的特长,

5、是将要选择的职业是一个人的职业规划的基础。很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是凭本人的主观判定和通过别人的评价来了解本人和本人将选择的职业的,这就最终导致了求职的盲目性。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职业测评与职业规划是近几年才在国内出现的测量个人职业兴趣、性格与职业发展潜力的科学方法。对于大多数高等院校而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老师大多是兼职的,而且主要的工作目的是尽可能地为毕业生提供一个工作岗位,大多数指导老师不具备职业指导师的资格,也不知道该怎样帮助毕业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其次,目前国外的一些测评软件中的常模并不完全合适我国的大学生,而国内的测评软件的常模做的还不很全面,所

6、以,应该针对不同地区、针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开发愈加细致和有针对性的测评软件。 (四)职业生涯心理辅导健康教育不完善在就业压力逐年增加的社会背景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加,很多学生面对就业压力出现了心理焦虑的情况,因而不能客观地认识本人,发现本身的潜在能力和专业优势,更不能设计好合适本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目前,各高校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配备的老师较少,并且专业性也不强,还仅仅停留在解决上门咨询的学生层面,面对的学生面很窄,并且比拟被动,更没有专门针对大学生生涯心理的专业辅导。在当今这种就业压力下,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加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心理健康及学生生涯心理健康教育是特别

7、重要的。二、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 (一)加强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理念建设要树立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开发学生潜能,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教育理念。大学生职业生涯是以引导学生获得全面发展、获得职业生涯及人生的成功为目的的科学的教育活动,其教育的开展必须以科学的、先进的理念为指导。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职业生涯走向成功。其直接目的在于充分挖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潜力,充分发挥、调动学生本身的潜能和素质中的有利因素,促成自己的最大化、全面发展。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职业生涯教育应立足于学生自己、职业时机与职业世界的全面分析,帮助

8、学生认识自己的潜力,并开发自己的潜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个性化、系统化、长期化的教育活动,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全经过。十分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学生发自内心的接受,自觉、自愿、自主的介入。同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连续、系统的活动,仅依靠学校教育,或是家庭教育、社会气力都难以到达预期的效果。其施行经过中,应树立系统观,以学校为核心,整合学校、家庭与社会的气力,群策群力、齐抓共管,才能保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效地开展。 (二)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由于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是新近引入的理论,无论是

9、老师还是学生都对这一理论比拟陌生。只要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方面的课程建设才能做好其他的相关工作,它是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和理论的必由之路。职业生涯规划课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要从大一做起,分年级从不同侧重点施行,让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深化大一学生,促使他们有意识地去做好本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促使学生在新的高度结合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去考虑本人的人生、事业,清楚将来在就业经过中会碰到什么问题以及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素质、知识构造和能力构造;同时,结合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好学校各方面的资源,如教学环节中的实习、寒暑假的社会实践、参观学习等,将教学、讲座、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立体的职业网络;邀请有丰富经历的

10、企业家和专家学者与大学生共同交往,让学生深化社会,体验社会中各种各样的职业,到达对外部环境更为全面、客观的认知。 (三)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建设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它会由于每一个个体的详细情况和所能依靠的条件不同而有所不同。课程建设只能起到普及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知识理论的作用,详细到个人的人生定位和职业道路的选择,更需要有个性化的咨询指导。因而,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建设成为必然。同时,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会经历,对将来职业世界只要笼统的、模糊的感性认识,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解难免有缺乏之处,只要加强面向个体、个性化的咨询辅导才能知足学生的需要。职业辅导咨询能够视学校的详细情况设在就

11、业指导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学院,由经历丰富的专业咨询人员从事这项工作。除了个别咨询外,可以以针对一些普遍的、共性的问题进行团体咨询。 (四)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测评建设知己是指对自己的认知,知己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只要建立一个切合实际的自己观念才能做好本人的人生定位,选择一条合适本人的发展道路。然而,自己认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个体在成长经过当中对自己的能力、兴趣、个性等方面都会有一些感性上、经历上的自己体察,但是,这种自己的认知很多时候是带有主观性的。因而,它还必须借助心理测量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科学的手段测评自己的能力、兴趣和个性,以建立一个更为科学、客观的自己观念。测评建设主

12、要是老师对学生进行生涯诊断(包括自己评估和环境评估),设定职业生涯的目的,选择职业生涯道路,施行、评估和反应五方面。既给予测评对象科学、客观、公正的测评和解释,又给予测评对象完好、科学的自己认知,帮助学生澄清疑惑,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协助其明确发展方向。参考文献: 1刘晓君.试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人生发展J.高教论坛,2005,(3). 2魏晓华,程春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刍议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3丁德智.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讨论J.科技创业月刊,2006,(7). 4李兵宽,刘启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建设刍议J.中国高教研究,2005,(1

13、)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论文篇二:(法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培养)摘要:从打造法学特色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理论根据出发,以西北政法大学为例,提出了法学院校应依靠本身气力创立体现法学特色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办学理念和专业建设思路,并对专业课程构造进行了设计。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培养目的;课程设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下面简称劳保专业)是教育部1998年在新修订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新增设的专业。该专业设立时间虽晚,但发展速度很快,到目前为止,全国开设劳保专业的高校已达110多所。其中,30多所高校具有硕士点,近10所高校具有博士点,初步构成了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梯队。西北

14、政法大学是一所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建、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管的高等法学院校。是全国法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西北地区法学研究的中心。学校于2000年9月申办劳保专业并于同年10月获教育部批准,2001年9月正式招生,是法学院校设立劳保专业的典型代表。与其他院校相比,法学院校的师资背景、科研背景、专业设置并不具备经济学和社会学的优势,但在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方面具有雄厚的实力。法学院校的劳保专业能否应对剧烈的市场竞争,能否真正地知足于市场需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已的办学特色。一、打造法学特色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理论根据本文以为,法学院校的劳保专业应该定位于法学特色,这既是基于学校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经历而设

15、定的专业特色,又是基于社会保障事业蓬勃发展及其所导致的社会保障法律人才供不应求而设定的专业特色。 (一)打造法学特色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的需要从中国社会保障立法的发展经过来看,我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还相当落后,存在明显的缺乏:首先,社会保障立法工作落后,尤其是基本立法缺乏,缺乏系统性,没有构成应有的法律体系;其次,社会保障立法层次较低,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主要依靠行政手段,颁发大量的通知、规定、复函等,实行调控和管理;再次,社会保障立法各地不统一、不协调,弱化了法律的稳定性与权威性。同时,传统的社会保障法律机制在立法原则、内容构造、保障范围等方面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与市场

16、经济对社会保障要求的适应性有一定差距。因而,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是今后我国社会保障建设的主攻方向和发展趋势1。打造法学特色的劳保专业,培养专业能力突出的法律人才,是保证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的根本条件。 (二)打造法学特色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顺利运行的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的顺利运行不仅需要大批高素质的立法人才,而且也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司法人才。古人讲,徒法缺乏以自行。即法律制定得再好,假如没有严格公正的执法,制度仍然无法正常运行。我国传统观念以为,只要社会保障立法经过才需要法律工作者,而忽视了司法经过中法律工作者的重要性。正是由于司法介入社会保障的缺乏与缺位,才造

17、成了制度运行的不公和失范2。因而,国家必须加大社会保障法律人才的培养力度,确保制度施行中对大量司法人才的需求。只要这样,才能加强对社会保障基层工作者的法律指导,及时解决法律条文于施行中的难题;才能帮助文化程度参差不平的广大社会保障受益人解读法律条文,维护其合法权益的同时,消除其对制度的不信任。 (三)打造法学特色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法学院校学科优势和教学经历的体现法学院校有着不同与其他院校的整体环境和整体优势。老师的专业背景、科研背景,学校的专业设置、学术气氛均以法学为主,法学是该类院校的强势专业,在此环境与背景下的劳保专业理应依托学校的整体优势,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资源,突出专业的法学特色。

18、另外,法学院校还有着丰富的法学教育经历与方法,进而保证了社会保障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二、法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目的设定专业人才培养目的,既要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又要注意挖掘专业本身的优势。根据上文分析,我们以为,法学院校劳保专业的总体培养目的应该是:适应社-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备法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专业知识,通晓中外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和务实,把握当代管理技术与方法,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在各级政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社区服务部门,以及劳动仲裁机构、司法部门、律师事务所等,从事劳动与社会保

19、障实务操作和法律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实现这一目的需要注意下面方面的问题: (一)构建多层次发展平台,知足专业学习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职业选择能力首先,应与法学专业接轨。社会保障关系尽管应由独立的法律部门来调整和规范,但它与劳动法、行政法、经济法等又密不可分。为了使学生在通晓中外社会保障法的基础上,熟练解决社会保障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协调问题,在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的同时,应加强其他法律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体现法学院校的优势资源,突出专业的法学特色。另一方面知足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提升其职业选择能力。其次,应与经济学专业接轨。社会保障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到达特定社会目的和政治目的的制度安排,其本身

20、亦可视为一种经济活动。这种内在的关联决定了经济学科对社会保障专业的重要性。再次,应与公共管理专业接轨。社会保障分配的资源往往来自于政府公共财政,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保障作为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具有充足的理由。 (二)建立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重视专业业务实践,提高学生职业上手能力劳保专业属于应用层次的社会科学。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为了指导学生理论联络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一是要加强校内的实训环节,通过建立设备齐全、规范的社会保障服务模拟大厅和劳动争议、保险模拟法庭,让学生亲身介入处理,把握基本的社会保险操作技能和庭审程序;二是要与用人单位合作办学,建立相对

21、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将学生分批分次安排到劳动与社会保障相关岗位顶岗值班,提升其职业上手能力。 (三)适应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专业方向,培养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专门人才人才培养必须与市场需求相一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需求既是专业发展的动力,也是专业生存的条件。没有市场的专业,是社会资源的浪费3。因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培养方向既要源自于市场需求,又要在动态考虑学生就业去向和市场求人意向的基础上及时进行调整。三、法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构造与体系 (一)课程设置原则1.实基础。以必须、够用为原则,构建学院公共基础课平台和学科基础课平台。避免厚基础造成的窄口径和宽口径带来的薄基础。2.强专业

22、。以岗位群需要为导向,强化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方向课程学习的同时,突出专业法学特色。避免同质化培养造成的恶性竞争。3.重应用。以职业能力为本位,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业务操作技能的培养,使其能敏锐地发现既有问题和潜在问题,并熟练地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程构造体系根据上述原则,法学院校劳保专业的课程体系应分成理论课程组群和实践课程组群。1.理论课程组群。由基础课、专业课、特色课和选修课组成:1)基础课。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公共基础课是为保证学生的身心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培养,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而设置的。除开设以两课为代表的相关公共课程外,还应增设劳动与社会保

23、障专业导论课程,帮助学生认识、了解所学专业,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和专业课学习的特点;专业基础课是根据专业课对相关学科的要求,作为专业课的先修课程而设置的。目前,我校在开设管理学原理、行政学原理、西方经济学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同时,还开设了法学原理课程,使学生能初步把握法学的一般理论和基础性知识,了解当代法学研究的发展动向与思潮,为特色专业的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2)专业课。是根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而设置的。包括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学、社会保障理论、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障国际比拟、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与救济等课程。3)特色课。是各院校根据本人的专业特色定位而选

24、择开设的。法学院校的劳保专业定位于法学特色。鉴此,必修环节里除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外,还应增设与其密切相关的经济法、行政法、刑法等课程。一方面突出专业特色的同时,能够使学生熟练解决社会保障法与其他相关法律部门的协调问题;另一方面,避免法律职业与法律教育相脱节;第三,保证特色专业的培养质量,避免选修课堂上的选而不修、挂名选修现象。4)选修课。是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而设置的。为了克制盲目设课,浪费资源,学无所用等现象,我校结合市场及用人单位的反应信息,将本专业选修课程分成素质提升和专业延伸两大板块,开设了秘书学(公文写作)、电子政务、社会调查与统计、保险学、风险管理、社区管理

25、、比拟劳动法学、合同法、民事诉讼法学等课程,较好地知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和社会的多元化需求。2.实践课程组群。法学院校劳保专业的实践课程应由课程实验、模拟实训、基地实践三大环节构成,各环节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严密相连、相辅相成。1)课程实验。以专业基础课、方向课和特色课为对象,采用案例分析、专题讨论和实地考察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其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初级能力。2)模拟实训。一是通过校内社会保障服务模拟大厅,举办各项社会保险业务的模拟实训,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体验并把握社会保障详细管理流程;二是利用校内优势资源,定期举办劳动争议、保险模拟法庭,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专业知识灵敏、准确

26、地运用到法庭庭审的现场模拟中,实现法律专业与法律教育的统一。3)基地实践。将学生分批、分次安排到预先建立好的校外实习基地顶刚上班。通过职位实践,一方面,使学校教育与社会应用严密衔接,加强专业建设的动力和生机;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缩短其进入社会后的适应期。参考文献: 1齐海鹏.社会保障M.沈阳:东北财经大学,2020:98-99. 2白维军.对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人才需求的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2020,(5):32-34. 3赵俊康、马培生.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若干问题的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4):45-47.下一页更多精彩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汇报体会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