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_1-精品文档资料.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7708685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学_1-精品文档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历史学_1-精品文档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学_1-精品文档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学_1-精品文档资料.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历史学历史学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大量的史书和文献记载了中国人民早期开发台湾的经历。1662年,郑成功率众进军台湾,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了被荷兰人侵占了38年的中国领土台湾。清政府统一台湾的战略策略凝聚了上自康熙皇帝下至满汉军政大臣们的群体智慧和不懈努力。经过历史的检验,其中既有成功的经历,也不乏失败的教训,都能为我们最终和平统一台湾提供有益的启迪。一、寻求政治和平解决的策略与得失1、清政府与台湾郑氏集团和谈的根本分歧寻求政治解决台湾问题的途径,力争通过会谈方式实现统一,是清政府统一台湾的基本策略之一。在清政府与台湾郑氏集团的一系列和谈中,尽管有各式各样的讨价还价和利益冲突,但其根本分歧

2、在于能否成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好这一原则问题。2、清政府政治和谈策略的得失清政府在统一台湾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将以和谈方式统一作为对台基本策略,清政府为和谈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显示了充分的诚意,也作出过重大让步。但前9次和谈都失败了,没有获得任何成果。究其原因,除了郑氏集团坚持分裂、反对统一的客观因素之外,从清政府主观上讲,主要失误在于其和谈策略缺乏足以对郑氏集团构成威胁的军事实力做后盾。在统一经过中,清政府针对郑氏集团高层决策者的和谈策略虽屡遭挫折,但其以郑氏集团中下层尤其是郑军广大官兵为主要对象的招降措施却获得了宏大的成功,先后有二十万郑军官兵和文职人员向清政府投诚,分化了郑氏集团的内部关系,

3、瓦解了其社会基础,削弱了其军事实力,并促使台湾的军心民心发生了倾向清政府、倾向统一的变化,为最后的统一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二、禁海迁界的经济封锁策略1、清政府对台湾郑氏集团的经济封锁措施清政府的经济封锁措施包括施行海禁和迁界移民,目的在于断绝郑氏集团粮饷和军用物资的供应,坐困郑氏集团,令其不战而降。所谓禁海,就是严禁一切船只出海贸易、捕鱼。这既包括中国与外国间的国际贸易,也包括大陆各港口间的国内贸易。迁界移民是禁海的扩大和补充,是愈加彻底地切断海内外经济联络的封锁措施。清政府的目的就是利用这样一个隔离带来彻底隔断台湾郑氏集团与大陆的经济联络,使其既不能与大陆进行贸易活动,获取大陆的商品和军用物资

4、,又无法向沿海居民征收粮饷,进而在经济上完全陷入窘境。2、清政府经济封锁策略的得失清政府对郑氏集团施行经济封锁,力图从经济上削弱、打跨郑氏集团,迫其就范,实现统一,从战略上看是可取的。其施行的封锁措施也确实屡次使郑氏集团陷入经济窘境。但是,单纯的陆上封锁策略使清政府的经济封锁未能到达预期目的,清政府的经济封锁策略是消极保守的。从总的情况看,清政府对台湾郑氏集团的经济封锁失大于得,弊大于利,这是由于其在封锁策略和封锁措施两方面的失误造成的。在封锁策略上,清政府实行单纯的陆上封锁,没有采取任何海上封锁行动,以构成全面的海陆联合封锁,因此对以台湾岛为根据地,具有较强海上生存能力的郑氏集团所产生的封锁

5、作用是有限的。从封锁措施来看,清政府采取了大规模禁海迁界的措施,不考虑这些措施会给沿海经济造成的消极影响,也没有认真做好善后安置工作,以尽量减少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其短期后果是,清政府财政收入减少,在沿海百姓中失去民心;其深远影响是,严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同时也成为使我国封建经济长期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三、因剿寓抚、武力统一台湾的军事策略康熙二十年,台湾郑氏集团内乱,导致其实力削弱,为清政府统一台湾提供了契机。此时清王朝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军事强大,已具备了统一台湾的历史条件。1、清政府武力统一台湾的战略策略(1)因剿寓抚,以剿促抚的战略方针。因剿寓抚这一战略方针是清朝出色将领

6、施琅在康熙七年(1668年)给朝廷的上书中提出来的。其核心是以战逼和,以军事手段促成台湾问题的政治解决,尽量避免在台湾本岛引发战争。因剿寓抚的重点在于剿,军事进攻占主导地位,同时又努力寻找政治解决的可能性。二者的关系是先剿后抚、以剿促抚,也就是采取武力行动,以强大的军事压力迫使台湾郑氏集团接受和谈条件,实现台湾与大陆的统一。(2)选择得力将领,赋予专征大权闻颦鼓而思良将。康熙皇帝下定以武力统一台湾的决心之后,就开场考虑清军水师主将的人选问题。他经过仔细推敲,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担当率领清军进攻台湾的重任。(3)施琅出色的指挥作战艺术。施琅的指挥艺术主要表如今他能够根据台湾海峡的气候特点,选

7、择正确的渡海机会和进攻道路,还表如今其战场指挥和战术运用方面。2、武力威慑与政治招抚并用,实现对台湾本岛的和平统一澎湖海战结束后,清军对台湾郑氏集团已构成了大兵压境的有利态势。这时,施琅为贯彻因剿寓抚的战略方针,下令暂停军事进攻,一面休整部队,补充弹药给养,作好进攻台湾的准备;一面采取措施,推动台湾问题向政治解决的方向发展。他在澎湖禁止杀戮,张榜安民;优待战俘,放其归台;向台湾军民发布(抚慰输诚示),宣扬清政府宽大投诚者的政策。施琅的做法,符合康熙皇帝对台湾抚之为善的战略思想,康熙皇帝深表赞许,并及时向台湾郑氏集团公布了赦罪诏书,严肃指出:郑氏集团割据台湾,人民饱受其苦,这种局面应尽早结束。郑克爽等人若能真心归顺,不但以往罪过全部赦免,而且将得到清政府的优待。在内外压力的逼迫下,以郑克爽为首的郑氏集团终于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七月五日完全接受了清政府的和谈条件,放弃抵抗企图,向清政府缴械投诚。十三日,施琅率清军在台湾登陆,接管台湾全境。从此,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历史学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大量的史书和文献记载了中国人民早期开发台湾的经历。1662年,郑成功率众进军台湾,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了被荷兰人侵占了38年的中国领土台湾。清政府统一台湾的战略策略凝聚了上自康熙皇帝下至满汉军政大推荐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汇报体会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