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斯扩散模型.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699562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斯扩散模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斯扩散模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斯扩散模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斯扩散模型.doc(2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高斯扩散模型.精品文档.大气污染扩散第一节大气结构与气象 有效地防止大气污染的途径,除了采用除尘及废气净化装置等各种工程技术手段外,还需充分利用大气的湍流混合作用对污染物的扩散稀释能力,即大气的自净能力。污染物从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扩散过程及其危害程度,主要决定于气象因素,此外还与污染物的特征和排放特性,以及排放区的地形地貌状况有关。下面简要介绍大气结构以及气象条件的一些基本概念。一、大气的结构气象学中的大气是指地球引力作用下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其最外层的界限难以确定。通常把自地面至1200 km左右范围内的空气层称做大气圈或大气层,而空气总质

2、量的982集中在距离地球表面30 km以下。超过1200 km的范围,由于空气极其稀薄,一般视为宇宙空间。自然状态的大气由多种气体的混合物、水蒸气和悬浮微粒组成。其中,纯净干空气中的氧气、氮气和氩气三种主要成分的总和占空气体积的99.97,它们之间的比例从地面直到90km高空基本不变,为大气的恒定的组分;二氧化碳由于燃料燃烧和动物的呼吸,陆地的含量比海上多,臭氧主要集中在5560km高空,水蒸气含量在4以下,在极地或沙漠区的体积分数接近于零,这些为大气的可变的组分;而来源于人类社会生产和火山爆发、森林火灾、海啸、地震等暂时性的灾害排放的煤烟、粉尘、氯化氢、硫化氢、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为

3、大气的不定的组分。大气的结构是指垂直(即竖直)方向上大气的密度、温度及其组成的分布状况。根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规律,可将大气划分为四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暖层,如图51所示。 1. 对流层对流层是大气圈最靠近地面的一层,集中了大气质量的75和几乎全部的水蒸气、微尘杂质。受太阳辐射与大气环流的影响,对流层中空气的湍流运动和垂直方向混合比较强烈,主要的天气现象云雨风雪等都发生在这一层,有可能形成污染物易于扩散的气象条件,也可能生成对环境产生有危害的逆温气象条件。因此,该层对大气污染物的扩散、输送和转化影响最大。大气对流层的厚度不恒定,随地球纬度增高而降低,且与季节的变化有关,赤道附近

4、约为15km,中纬度地区约为1012 km,两极地区约为8km;同一地区,夏季比冬季厚。一般情况下,对流层中的气温沿垂直高度自下而上递减,约每升高100m平均降低065。从地面向上至11.5 km高度范围内的对流层称为大气边界层,该层空气流动受地表影响最大。由于气流受地面阻滞和摩擦作用的的影响,风速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因此又称为摩擦层。地表面冷热的变化使气温在昼夜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可相差十几乃至几十度。由于从地面到lOOm左右的近地层在垂直方向上热量和动量的交换甚微,所以上下气温之差可达12。大气边界层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最大,污染物的迁移扩散和稀释转化也主要在这一层进行。边界层以上的气流受

5、地面摩擦作用的影响越来越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称为自由大气。 2. 平流层 平流层是指从对流层顶到离地高度约55 km范围的大气层,该层和对流层包含了大气质量的99.9 。平流层内空气稀薄,比较干燥,几乎没有水汽和尘埃。平流层的温度分布是:从对流层顶到离地约22km的高度范围为同温层,气温几乎不随高度变化,约为55。从22km继续向上进入臭氧带,在这里太阳的紫外辐射被吸收,转化为热能,导致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到达层顶时气温升高到3左右。平流层内气温下低上高的分布规律,使得该层空气的竖直对流混合微弱,大气基本处于平流运动。因此,该层大气的透明度较好,气流稳定,很少出现云雨及风暴等天气现象。平流

6、层中的臭氧层是80100km处的氧分子在太阳紫外辐射作用下光解为氧原子,再与其它氧分子化合成臭氧而形成的,其化合作用主要在3060km处。从对流层顶向上,臭氧浓度逐渐增大,在2225km处达最大值,往后逐渐减小,到平流层顶臭氧含量极其微小。因为40km以上,在光化作用下,由氧化合为臭氧和由臭氧光解成氧的过程几乎保持平衡状态。在某种环流作用下,臭氧被送到很少光解的高度以下积聚,集中在1535km高度之间。通常将2225km处称为臭氧层。 3. 中间层 中间层是指从平流层顶到高度80km左右范围内的大气层,其空气质量仅占大气质量的103。该层内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下降,层顶的温度可降到93左右。因此

7、,空气的对流运动强烈,垂直方向混合明显。 4. 暖层 暖层为中层顶延伸到800km高空的大气层,该层的空气质量只有大气质量的105。暖层在强烈的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作用下,其气温随高度上升而迅速增高,暖层顶部温度可高达5002000K,且昼夜温度变化很大。暖层的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因此存在着大量的离子和电子,故又称为电离层。二、气象要素气象条件是影响大气中污染物扩散的主要因素。历史上发生过的重大空气污染危害事件,都是在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下发生的。为了掌握污染物的扩散规律,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大气污染的形成,必须了解气象条件对大气扩散的影响,以及局部气象因素与地形地貌状况之间的关系。在

8、气象学中,气象要素是指用于描述的物理状态与现象的物理量,包括气压、气温、气湿、云、风、能见度以及太阳辐射等。这些要素都能从观测直接获得,并随着时间经常变化,彼此之间相互制约。不同的气象要素组合呈现不同的气象特征,因此对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输送扩散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风和大气不规则的湍流运动是直接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气象特征,而气温的垂直分布又制约着风场与湍流结构。下面介绍主要的气象要素:1. 气压气压是指大气的压强,即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重力。气压的单位为Pa,气象学中常用毫巴(mbar)或百帕(hPa)表示。定义温度为273K时,位于纬度45o平均海平面上的气压值为1013.25hPa,称

9、为标准大气压。对于任一地区,气压的变化总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空气在静止状态下,可以用下式表示: (51)式中 p气压,Pa;Z大气的竖直高度,m; 大气密度,kg/m3。2. 气温气温是指离地面1.5 m高处的百叶箱内测量到的大气温度。气温的单位一般为,理论计算中则用绝对温度K表示。3. 气湿气湿即为大气的湿度,用以表示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气象学中常用绝对湿度、水蒸气分压、露点、相对湿度和比湿等量来表示。 绝对湿度就是单位体积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气质量,单位为g/m3,其数值为湿空气中水蒸气的密度,表明了湿空气中实际的水蒸气含量。水蒸气分压是指湿空气温度下水蒸气的压力,它随空气的湿度增加而增大

10、。当空气温度不变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达到最大值时的分压力称为饱和水蒸气压,此时的空气称为饱和空气,温度即称为露点。饱和水蒸气压随温度降低而下降,若降低饱和空气的温度,则空气中的一部分水蒸气将凝结下来,即结露。相对湿度是湿空气中实际的水蒸气含量与同温下最大可能含有的水蒸气含量的比值,也即实际的水蒸气分压与饱和水蒸气压之比,表明了湿空气吸收水蒸气的能力及其潮湿程度。相对湿度愈小,空气愈干燥,反之则表示空气潮湿。比湿是指单位质量干空气含有的水蒸气质量,单位是g/kg。 4. 云 云是指漂浮在大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构成的汇集物质。云吸收或反射太阳的辐射,反映了气象要素的变化和大气运动的状况,其形成、

11、数量、分布及演变也预示着天气的变化趋势,可用云量和云高来描述。 云遮蔽天空的份额称为云量。我国规定将视野内的天空分为10等分,云遮蔽的成数即为云量。例如:云密布的阴天时的云量为10;云遮蔽天空3成时云量为3;当碧空无云的晴天时,云量则为0。而国外是把天空分为8等分来,仍按云遮蔽的成数来计算云量。云底距地面的高度称为云高。按云高的不同范围分为:云底高度在2500m以下称为低云;云底高度在25005000m之间称为中云;而云底高度大于5000m之上称为高云。 5. 能见度 能见度是指正常视力的人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从水平方向中能够看到或辨认出目标物的最大距离,单位是m或km。能见度的大小反映了大气

12、混浊或透明的程度,一般分为十个级别,0级的白日视程为最小,50m以下,9级的白日视程为最大,大于50km。 6. 风 风是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运动。风的运动规律可用风向和风速描述。风向是指风的来向,通常可用16个或8个方位表示,如西北风指风从西北方来。此外也可用角度表示,以北风为0o,8个方位中相邻两方位的夹角为45o,正北与风向的反方向的顺时针方向夹角称为风向角,如东南风的风向角为135o。 风速是指空气在单位时间内水平运动的距离。气象预报的风向和风速指的是距地面10m高处在一定时间内观测到的平均风速。在自由大气中,风受地面摩擦力的影响很小,一般可以忽略不计,风的运动处于水平的匀速运动。但在大

13、气边界层中,空气运动受到地面摩擦力的影响,使风速随高度升高而增大。在离地面几米以上的大气层中,平均风速与高度之间关系一般可以利用迪肯(Deacon)的幂定律描述: (52)式中 u及u1在高度Z及已知高度Z1处的平均风速,m/s; n与大气稳定度有关的指数。在中性层结条件下,且地形开阔平坦只有少量地表覆盖物时,n1/7。 空气的大规模运动形成风。地球两极和赤道之间大气的温差,陆地与海洋之间的温差以及陆地上局部地貌不同之间的温差,从而对空气产生的热力作用,形成各种类型风,如海陆风、季风、山谷风、峡谷风等。 当气压基本不变时,日出后由于地面吸收太阳的辐射,由底部气层开始的热涡流上升运动逐渐增强,使

14、大气上下混合强度增大,因此下层风速渐大,一般在午后达到最大值;而夜间在地面的冷却作用下,湍流活动减弱直至停止,使下层风速减小,乃至静止。反之,高层大气的白天风速最小,夜间风速最大。 海陆风出现在沿海地区,是由于海陆接壤区域的地理差异产生的热力效应,形成以一天为周期而变化的大气局部环流。在吸收相同热量的条件下,由于陆地的热容量小于海水,因此地表温度的升降变化比海水快。白天,阳光照射下的陆地温升比海洋快,近地层陆地上空的气温高于海面上空,空气密度小而上升,因此产生水平气压梯度,低层气压低于海上,于是下层空气从海面上流向陆地,称为海风;而陆地高层空间的气压高于海上,气流由陆地流向海洋,从而在这一区域

15、形成空气的闭合环流。夜间,陆地温降又比海洋快,近地气层的气温低于海面上的气温,形成了高于海面上的气压,于是下层空气从陆地流向海上,称为陆风,并与高空的逆向气流形成闭合环流。海陆风的流动示意图如图5-2所示。 海陆风的影响区域有限。海风高约1000m,一般深入到陆地2040km处,最大风力为56级;陆风高约100300m,延伸到海上8lOkm处,风力不过3级。在内陆的江河湖泊岸边,也会出现类似的环流,但强度和活动范围均较小。 季风也是由于陆地和海洋的地理差异产生的热力效应,形成以一年四季为周期而变化的大气环流,但影响的范围比海陆风大得多。夏季,大陆上空的气温高于海洋上空,形成低层空气从海洋流向大

16、陆,而高层大气相反流动,于是构成了夏季的季风环流,类似于白天海风环流的循环。冬季,大陆上空的气温低于海洋上空,形成低层空气从大陆流向海洋,高层大气由海洋流向大陆的冬季的季风环流,类似于夜间陆风环流的循环。我国处于太平洋西岸和印度洋西侧,夏季大陆盛行东南风,西南地区吹西南风;冬季大陆盛行西北风,西南地区吹东北风。 山谷风是山区地理差异产生的热力作用而引起的另外一种局地风,也是以一天为周期循环变化。白天,山坡吸受较强的太阳辐射,气温增高,因空气密度小而上升,形成空气从谷底沿山坡向上流动,称为谷风;同时在高空产生由山坡指向山谷的水平气压梯度,从而产生谷底上空的下降气流,形成空气的热力循环。夜间,山坡

17、的冷却速度快,气温比同高度的谷底上空低,空气密度大,使得空气沿山坡向谷底流动,形成山风,同时构成与白天反向的热力环流。山谷风的流动示意图如图53所示。 峡谷风是由于气流从开阔地区进入流动截面积缩小的狭窄峡谷口时,因气流加速而形成的顺峡谷流动的强风。三、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 1. 气温直减率 实际大气的气温沿垂直高度的变化率称为气温垂直递减率,简称气温直减率,可用参数g表示: (53)式中,负号表示气温随高度而降低。 2. 大气的温度层结气温随垂直高度的分布规律称为温度层结,因此坐标图上气温变化曲线也称为温度层结曲线。温度层结反映了沿高度的大气状况是否稳定,其直接影响空气的运动,以及污染物质的扩散

18、过程和浓度分布。图54所示为温度层结曲线的三种基本类型: (1)递减层结。气温沿高度增加而降低,即gO,如曲线1所示。递减层结属于正常分布,一般出现在晴朗的白天,风力较小的天气。地面由于吸收太阳辐射温度升高,使近地空气也得以加热,形成气温沿高度逐渐递减。此时上升空气团的降温速度比周围气温慢,空气团处于加速上升运动,大气为不稳定状态。(2)等温层结。气温沿高度增加不变,即gO,如曲线2所示。等温层结多出现于阴天、多云或大风时,由于太阳的辐射被云层吸收和反射,地面吸热减少,此外晚上云层又向地面辐射热量,大风使得空气上下混合强烈,这些因素导致气温在垂直方向上变化不明显。此时上升空气团的降温速度比周围

19、气温快,上升运动将减速并转而返回,大气趋于稳定状态。(3)逆温层结。气温沿高度增加而升高,即gO,如曲线3所示。逆温层结简称逆温,其形成有多种机理。当出现逆温时,大气在竖直方向的运动基本停滞,处于强稳定状态。通常,按逆温层的形成过程又分为辐射逆温、下沉逆温、湍流逆温、平流逆温、锋面逆温等类型。辐射逆温为大陆上常年可见的逆温类型,是由于地面的快速冷却而形成,通常出现于晴朗无云或少云、风速不大的夜间。夜晚地面向大气辐射白天吸收的热量而逐渐冷却,近地面的气温随之降低。离地愈近,气温冷却愈快,离地愈远的空气受地面影响愈弱,降温愈慢,形成自地面开始的辐射逆温。辐射逆温随着地面的冷却逐渐向上扩展,到日出前

20、逆温充分发展。日出后,地面吸收太阳的辐射逐渐升温,逆温层又逐渐自下而上消失。到上午九点钟左右,逆温全部消失。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如图55所示。辐射逆温层的厚度通常在几十米到几百米之间,高纬度地区甚至厚达23km。冬季夜长,逆温层较厚且消失较慢。夏季夜短,则逆温层较薄,消失也快。此外,地形、云层、风等因素也会影响辐射逆温的形成及强度。 下沉逆温是因高压区内某一层空气发生下沉运动时,导致下层空气被压缩升温而形成;湍流逆温发生在绝热状态下的大气湍流运动时;平流逆温是暖空气水平流至冷地表地区上空所形成;锋面逆温为对流层中冷暖空气相遇时,由于暖空气密度小,爬到冷空气上面所致。这些类型的逆温一般不从地面开始

21、,出现在离地面数十米至数千米的高空,也称为上层逆温。实际上,大气中出现逆温可能是由几种原因共同作用形成的。出现逆温时,好像一个盖子阻碍它下面的污染物质扩散,对大气污染扩散影响极大,因此许多大气污染事件都发生在具有逆温层与静风的气象条件下。 3. 干绝热直减率 考察一团在大气中做垂直运动的干空气,如果干空气在运动中与周围空气不发生热量交换,则称为绝热过程。当干气团垂直运动在递减层结时,气团的温度变化与气压变化相反。若气团的压力沿高度发生显著变化,则气温变化引起的气团内能变化与气压变化导致的气团做功相当,此时可忽略气团与周围大气的热交换,视为绝热过程。干气团绝热上升时,因周围气压减小而膨胀,消耗大

22、部分内能对周围大气做膨胀功,则气团温度显著降低。干气团绝热下降时,因周围气压增大被压缩,外界的压缩功大部分转化为气团的内能增量,气团温度明显上升。 干气团在绝热垂直运动过程中,升降单位距离(通常取l00m)的温度变化值称为干空气温度的绝热垂直递减率,简称干绝热直减率gd,即: (54) 干气团在垂直升降过程中服从热力学第一定律,即: (55)气团可视为理想气体,并设气团的压力与周围大气的气压随时保持平衡,在绝热过程中有dq= 0,则式(55)可改写为: (56) 气团的物理状态可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来描述,即: (57) (58) 由式(46)、及式(4-8)可得: (59)式中 cp干空气比定

23、压热容,cpcvR1004 J/(kgK)。 将式(51)带入式(59),并近似地视气团的密度r与比体积v互为倒数,得: (510) 上式可见,在干绝热过程中,气团每上升或下降100 m,温度约降低或升高1K,即gd为固定值,而气温直减率g则随时间和空间变化,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四、大气的稳定度 1. 大气稳定度大气稳定度是指大气中的某一气团在垂直方向上的稳定程度。一团空气受到某种外力作用而产生上升或者下降运动,当运动到某位置时消除外力,此后气团的运动可能出现三种情况:气团仍然继续加速向前运动,这时的大气称为不稳定大气;气团不加速也不减速而作匀速运动,或趋向停留在外力去除时所处的位置,这时的大

24、气称为中性大气;气团逐渐减速并有返回原先高度的趋势,这时的大气称为稳定大气。 设某一气团在外力作用下上升了一段距离dz,在新位置的状态参数为pi、ri及Ti,它周围大气的状态参数为p、r及T。消除外力后,单位体积气团受到重力rig和浮升力rg的共同作用,产生垂直方向的升力(rri)g,其加速度为: (511)假定移动过程中气团的压力与周围大气的气压随时保持平衡,即pip,则由状态方程可得riTirT,代入上式则得 (512)上式可见,在新位置上,TiT,则a0,即气团的温度大于周围大气温度时,气团仍然加速,表明大气是不稳定的;若TiT,则a0,气团减速,表明大气稳定。因为气团的温度难以确定,实

25、际上很难用上式判别大气稳定度。 假定在初始位置时,气团与周围空气的温度相等,均为T0,其绝热上升dz距离后,气团温度为TiT0gddz,周围气温为TT0gdz,式(512)则变为: (513) 由式(513)可分析大气的稳定性,在g0的区域,当ggd时,a0,气团加速,大气为不稳定;当ggd时,a0,大气为中性;当ggd时,a0,气团减速,大气为弱稳定,而出现等温层结与逆温层结时,即g0,则大气处于强稳定状态,图56为大气稳定度分析图。分析可见,干绝热直减率gd1K/lOOm可作为大气稳定性的判据,可用当地实际气层的g与其比较,以此判断大气的稳定度。 大气稳定度对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有很大影响

26、。大气越不稳定,污染物的扩散速率就越快;反之,则越慢。 2. 大气稳定度的分类大气稳定度与天气现象、时空尺度及地理条件密切相关,其级别的准确划分非常困难。目前国内外对大气稳定度的分类方法已多达10余种,应用较广泛的有帕斯奎尔(Pasquill)法和特纳尔(Turner)法。帕斯奎尔法用地面风速(距离地面高度10m)、白天的太阳辐射状况(分为强、中、弱、阴天等)或夜间云量的大小将稳定度分为AF六个级别,如表51所示。表51 大气稳定度等级地面风速(距地面10m处)/ms-1白天太阳辐射阴天的白天或夜间有云的夜间强中弱薄云遮天或低云5/10云量4/102AABBD23ABBCDEF35BBCCDD

27、E56CCDDDDD6DDDDDD帕斯奎尔法虽然可以利用常规气象资料确定大气稳定度等级,简单易行,应用方便,但这种方法没有确切地描述太阳的辐射强度,云量的确定也不准确,较为粗略,为此特纳尔作了改进与补充。 特纳尔方法首先根据某地、某时及太阳倾角的太阳高度h和云量(全天空为10分制),确定太阳辐射等级,再由太阳的辐射等级和距地面高度10m的平均风速确定大气稳定度的级别。我国采用特纳尔方法,太阳高度角h可按下式计算: (514)式中 j、l分别为当地地理纬度、经度,();t观测时的北京时间,h;d太阳倾角(赤纬),(),其概略值查阅表52。表52 太阳倾角(赤纬)概略值 d/()月份1234567

28、89101112上旬22155617222217751522中旬211221019232114381823下旬199213232319111122123 我国提出的太阳辐射等级见表53,表中总云量和低云量由地方气象观测资料确定。大气稳定度等级见表54,表中地面平均风速指离地面10m高度处10min的平均风速。表53 太阳辐射等级(中国)总云量/低云量夜间太阳高度角h/()h1515h3535h65h654/42112+357/41012+38/41001+15/570000+18/800000表54 大气稳定度等级地面平均风速/ms-1太阳辐射等级3210121.9AABBDEF22.9ABB

29、CDEF34.9BBCCDDE55.9CCDDDDD6CDDDDD第二节 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一、湍流与湍流扩散理论1. 湍流低层大气中的风向是不断地变化,上下左右出现摆动;同时,风速也是时强时弱,形成迅速的阵风起伏。风的这种强度与方向随时间不规则的变化形成的空气运动称为大气湍流。湍流运动是由无数结构紧密的流体微团湍涡组成,其特征量的时间与空间分布都具有随机性,但它们的统计平均值仍然遵循一定的规律。大气湍流的流动特征尺度一般取离地面的高度,比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要大得多,湍涡的大小及其发展基本不受空间的限制,因此在较小的平均风速下就能有很高的雷诺数,从而达到湍流状态。所以近地层的大气始终处于湍流状态

30、,尤其在大气边界层内,气流受下垫面影响,湍流运动更为剧烈。大气湍流造成流场各部分强烈混合,能使局部的污染气体或微粒迅速扩散。烟团在大气的湍流混合作用下,由湍涡不断把烟气推向周围空气中,同时又将周围的空气卷入烟团,从而形成烟气的快速扩散稀释过程。烟气在大气中的扩散特征取决于是否存在湍流以及湍涡的尺度(直径),如图57所示。图57(a)为无湍流时,烟团仅仅依靠分子扩散使烟团长大,烟团的扩散速率非常缓慢,其扩散速率比湍流扩散小56个数量级;图57(b)为烟团在远小于其尺度的湍涡中扩散,由于烟团边缘受到小湍涡的扰动,逐渐与周边空气混合而缓慢膨胀,浓度逐渐降低,烟流几乎呈直线向下风运动;图57(c)为烟

31、团在与其尺度接近的湍涡中扩散,在湍涡的切入卷出作用下烟团被迅速撕裂,大幅度变形,横截面快速膨胀,因而扩散较快,烟流呈小摆幅曲线向下风运动;图57(d)为烟团在远大于其尺度的湍涡中扩散,烟团受大湍涡的卷吸扰动影响较弱,其本身膨胀有限,烟团在大湍涡的夹带下作较大摆幅的蛇形曲线运动。实际上烟云的扩散过程通常不是仅由上述单一情况所完成,因为大气中同时并存的湍涡具有各种不同的尺度。 根据湍流的形成与发展趋势,大气湍流可分为机械湍流和热力湍流两种形式。机械湍流是因地面的摩擦力使风在垂直方向产生速度梯度,或者由于地面障碍物(如山丘、树木与建筑物等)导致风向与风速的突然改变而造成的。热力湍流主要是由于地表受热

32、不均匀,或因大气温度层结不稳定,在垂直方向产生温度梯度而造成的。一般近地面的大气湍流总是机械湍流和热力湍流的共同作用,其发展、结构特征及强弱决定于风速的大小、地面障碍物形成的粗糙度和低层大气的温度层结状况。2. 湍流扩散与正态分布的基本理论气体污染物进入大气后,一面随大气整体飘移,同时由于湍流混合,使污染物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扩散稀释,其扩散程度取决于大气湍流的强度。大气污染的形成及其危害程度在于有害物质的浓度及其持续时间,大气扩散理论就是用数理方法来模拟各种大气污染源在一定条件下的扩散稀释过程,用数学模型计算和预报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物质在大气湍流场中的扩散理论主要有三种:梯度

33、输送理论、相似理论和统计理论。针对不同的原理和研究对象,形成了不同形式的大气扩散数学模型。由于数学模型建立时作了一些假设,以及考虑气象条件和地形地貌对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的影响而引入的经验系数,目前的各种数学模式都有较大的局限性,应用较多的是采用湍流统计理论体系的高斯扩散模式。 图5-8所示为采用统计学方法研究污染物在湍流大气中的扩散模型。假定从原点释放出一个粒子在稳定均匀的湍流大气中飘移扩散,平均风向与x轴同向。湍流统计理论认为,由于存在湍流脉动作用,粒子在各方向(如图中y方向)的脉动速度随时间而变化,因而粒子的运动轨迹也随之变化。若平均时间间隔足够长,则速度脉动值的代数和为零。如果从原点释放

34、出许多粒子,经过一段时间T之后,这些粒子的浓度趋于一个稳定的统计分布。湍流扩散理论(K理论)和统计理论的分析均表明,粒子浓度沿y轴符合正态分布。正态分布的密度函数f(y)的一般形式为: (515)式中为标准偏差,是曲线任一侧拐点位置的尺度;为任何实数。图58中的f(y)曲线即为0时的高斯分布密度曲线。它有两个性质,一是曲线关于y的轴对称;二是当y时,有最大值,即:这些粒子在y轴上的浓度最高。如果值固定而改变值,曲线形状将变尖或变得平缓;如果值固定而改变值,f(y)的图形沿0y轴平移。不论曲线形状如何变化,曲线下的面积恒等于1。分析可见,标准偏差的变化影响扩散过程中污染物浓度的分布,增加值将使浓

35、度分布函数趋于平缓并伸展扩大,这意味提高了污染物在y方向的扩散速度。高斯在大量的实测资料基础上,应用湍流统计理论得出了污染物在大气中的高斯扩散模式。虽然污染物浓度在实际大气扩散中不能严格符合正态分布的前提条件,但大量小尺度扩散试验证明,正态分布是一种可以接受的近似。二、高斯扩散模式(一)连续点源的扩散连续点源一般指排放大量污染物的烟囱、放散管、通风口等。排放口安置在地面的称为地面点源,处于高空位置的称为高架点源。1. 大空间点源扩散 高斯扩散公式的建立有如下假设:风的平均流场稳定,风速均匀,风向平直;污染物的浓度在y、z轴方向符合正态分布;污染物在输送扩散中质量守恒;污染源的源强均匀、连续。图

36、59所示为点源的高斯扩散模式示意图。有效源位于坐标原点o处,平均风向与x轴平行,并与x轴正向同向。假设点源在没有任何障碍物的自由空间扩散,不考虑下垫面的存在。大气中的扩散是具有y与z两个坐标方向的二维正态分布,当两坐标方向的随机变量独立时,分布密度为每个坐标方向的一维正态分布密度函数的乘积。由正态分布的假设条件,参照正态分布函数的基本形式式(515),取0,则在点源下风向任一点的浓度分布函数为: (516)式中 C空间点(x,y,z)的污染物的浓度,mg/m3; A(x)待定函数; y、z分别为水平、垂直方向的标准差,即y、x方向的扩散参数,m。 由守恒和连续假设条件和,在任一垂直于x轴的烟流

37、截面上有: (517)式中 q源强,即单位时间内排放的污染物,g/s; u平均风速,m/s。 将式(516)代入式(517), 由风速稳定假设条件,A与y、z无关,考虑到和,积分可得待定函数A(x): (518)将式(518)代入式(516),得大空间连续点源的高斯扩散模式 (519)式中,扩散系数y、z与大气稳定度和水平距离x有关,并随x的增大而增加。当y0,z0时,A(x)C(x,0,0),即A(x)为x轴上的浓度,也是垂直于x轴截面上污染物的最大浓度点Cmax。当x,y及z,则C0,表明污染物以在大气中得以完全扩散。 2高架点源扩散 在点源的实际扩散中,污染物可能受到地面障碍物的阻挡,因

38、此应当考虑地面对扩散的影响。处理的方法是,或者假定污染物在扩散过程中的质量不变,到达地面时不发生沉降或化学反应而全部反射;或者污染物在没有反射而被全部吸收,实际情况应在这两者之间。(1)高架点源扩散模式。点源在地面上的投影点o作为坐标原点,有效源位于z轴上某点, zH。高架有效源的高度由两部分组成,即Hhh,其中h为排放口的有效高度,h是热烟流的浮升力和烟气以一定速度竖直离开排放口的冲力使烟流抬升的一个附加高度,如图510所示。 当污染物到达地面后被全部反射时,可以按照全反射原理,用“像源法”来求解空间某点k的浓度。图510中k点的浓度显然比大空间点源扩散公式(519)计算值大,它是位于(0,

39、0,H)的实源在k点扩散的浓度和反射回来的浓度的叠加。反射浓度可视为由一与实源对称的位于(0,0,H)的像源(假想源)扩散到k点的浓度。由图可见,k点在以实源为原点的坐标系中的垂直坐标为(z-H),则实源在k点扩散的浓度为式(519)的坐标沿z轴向下平移距离H: (520)k点在以像源为原点的坐标系中的垂直坐标为(zH),则像源在k点扩散的浓度为式(519)的坐标沿z轴向上平移距离H: (521)由此,实源Cs与像源Cx之和即为k点的实际污染物浓度:(522) 若污染物到达地面后被完全吸收,则Cx0,污染物浓度C(x,y,z,H)Cs,即式(520)。 (2)地面全部反射时的地面浓度。实际中,

40、高架点源扩散问题中最关心的是地面浓度的分布状况,尤其是地面最大浓度值和它离源头的距离。在式(522)中,令z0,可得高架点源的地面浓度公式: (523) 上式中进一步令y0则可得到沿x轴线上的浓度分布: (524) 地面浓度分布如图图511所示。y方向的浓度以x轴为对称轴按正态分布;沿x轴线上,在污染物排放源附近地面浓度接近于零,然后顺风向不断增大,在离源一定距离时的某处,地面轴线上的浓度达到最大值,以后又逐渐减小。 地面最大浓度值Cmax及其离源的距离xmax可以由式(524)求导并取极值得到。令,由于y、z均为x的未知函数,最简单的情况可假定y/z常数,则当 (525) 时,得地面浓度最大

41、值 (526)由式(525)可以看出,有效源H越高, xmax处的z值越大,而zxmax,则Cmax出现的位置离污染源的距离越远。式(526)表明,地面上最大浓度Cmax与有效源高度的平方及平均风速成反比,增加H可以有效地防止污染物在地面某一局部区域的聚积。式(525)和式(526)是在估算大气污染时经常选用的计算公式。由于它们是在 y/z常数的假定下得到的,应用于小尺度湍流扩散更合适。除了极稳定或极不稳定的大气条件,通常可设y/z2估算最大地面浓度,其估算值与孤立高架点源(如电厂烟囱)附近的环境监测数据比较一致。通过理论或经验的方法可得zf(x)的具体表达式,代入(525)可求出最大浓度点离

42、源的距离xmax,具体可查阅我国GB384091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3. 地面点源扩散对于地面点源,则有效源高度H0。当污染物到达地面后被全部反射时,可令式(522)中H0,即得出地面连续点源的高斯扩散公式: (527)其浓度是大空间连续点源扩散式(519)或地面无反射高架点源扩散式(520)在H0时的两倍,说明烟流的下半部分完全对称反射到上部分,使得浓度加倍。若取y与z等于零,则可得到沿x轴线上的浓度分布: (528)如果污染物到达地面后被完全吸收,其浓度即为地面无反射高架点源扩散式(520)在H0时的浓度,也即大空间连续点源扩散式(519)。高斯扩散模式的一般适用条件是:

43、地面开阔平坦,性质均匀,下垫面以上大气湍流稳定;扩散处于同一大气温度层结中,扩散范围小于10km;扩散物质随空气一起运动,在扩散输送过程中不产生化学反应,地面也不吸收污染物而全反射;平均风向和风速平直稳定,且u12m/s。 高斯扩散模式适应大气湍流的性质,物理概念明确,估算污染浓度的结果基本上能与实验资料相吻合,且只需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即可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因此使用最为普遍。(二)连续线源的扩散 当污染物沿一水平方向连续排放时,可将其视为一线源,如汽车行驶在平坦开阔的公路上。线源在横风向排放的污染物浓度相等,这样,可将点源扩散的高斯模式对变量y积分,即可获得线源的高斯扩散模式。但由于线源排放路径相对固定,具有方向性,若取平均风向为x轴,则线源与平均风向未必同向。所以线源的情况较复杂,应当考虑线源与风向夹角以及线源的长度等问题。 如果风向和线源的夹角45,无限长连续线源下风向地面浓度分布为: (529)当45时,以上模式不能应用。如果风向和线源的夹角垂直,即90,可得: (530) 对于有限长的线源,线源末端引起的“边缘效应”将对污染物的浓度分布有很大影响。随着污染物接受点距线源的距离增加,“边源效应”将在横风向距离的更远处起作用。因此在估算有限长污染源形成的浓度分布时,“边源效应”不能忽视。对于横风向的有限长线源,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