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到“无〞时方知“有〞.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7691555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到“无〞时方知“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有〞到“无〞时方知“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到“无〞时方知“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到“无〞时方知“有〞.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有到“无时方知“有 “有到“无时方知“有安希孟引起海德格尔对存在的兴趣。这一问题后来成为海氏毕生研究的主要问题。海德格尔从来没有放弃过对于存在的强调。海德格尔对虚无概念的使用完全不同于西方哲学关于这个论题的讨论。他是在阐发和回答“存在的意义时阐述他的主导思想“存在者之存在,本身并不lsquo;是rsquo;一个存在的。这可能才是他的“虚无的真正意义。“那它是什么?它是lsquo;虚无rsquo;。虚无是存在的特征。虚无不是存在,不是本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虚无是毛,存在是皮。在这个意义上,“存在:虚无:同一。海德格尔跨过很多步骤才到达这个结论。在这个经过中他讨论了虚无。讨论虚无,不是目的,

2、而是为了到达存在。对虚无的讨论就是对存在的讨论。显然,这不是虚无主义的虚无。他真正要克制的恰恰是虚无主义。他和虚无主义毫无关系。相反,他要克制虚无主义。海德格尔谈到东方的虚无观念。然而这不表示他赞成东方哲学的虚无主义。海德格尔的虚无一点也不是用虚无和佛教的“空来对抗存在。他的虚无固然和存在者有关,然而却绝不是某种存在者。它就是“无,但却是决定存在者的存在的“无,因此也被称为存在。相反,他以为应当重返古代希腊,回到“存在者之存在上。他的虚无根本上不同于东方的虚无。他所议论的虚无在西方是空前绝后的。他的虚无包含澄明的意思。澄明本身就是存在。解蔽mdash;敞开mdash;澄明mdash;闪耀。他是

3、在“解蔽、“敞开的意义上使用“澄明概念的。澄明与虚无、显豁,无疑是同一关系。即便海德格尔赞成虚无,那也至多表明他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清算。但西方形而上学毕竟没有死亡,而且,一旦讲到形而上学,则必定是“有“在“是。“虚无的本体论是中国学人杜撰的矛盾的术语。而且,海德格尔批评传统形而上学恰在于他以为它遗忘了存在。海德格尔讲虚无恰恰是要研究存在。海德格尔以为“是的问题或存在的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是一切哲学问题中最为根本的、范围最广的问题。所有不是“无的问题,都在此范围之内。即便是“无,也在此范围之内。我们议论“无,丝毫不是讲它是“某物。在海德格尔,“无是通到达“是或存在的途径。先有“有或者“是,才有

4、“非或者“无。“是猫,就“不是狗。使“是者成为“是者的“是,同时就是“无,由于只要在“无的陪衬下,“是者才成其为“是者,才不是“无。所以,“是乃万有之源,“是也能否定之源,进而也是虚无之源。海德格尔追问“无的问题,据他讲是在追问“虚无者而不是追问“虚无。追问“无是为了追问存在。只要东方人,才以为最高的存在是虚无。但“虚无是使存在者作为存在者向人公开的气力。虚无并不和存在对立而是和存在相联合。存在只要嵌入“无的此在的超越之中才能公开出来。“无,原则上不是任何科学所能通达的。真言虚无从来异乎寻常。即便是虚无,也属于存在。(形而上学是什么?)的结尾处仍然是“为什么就是存在者在,而lsquo;无rsq

5、uo;倒不在?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当然不应当是“由于有虚无,所以有存在。在海德格尔看来,虚无不是指某种现成的东西或者指实体不存在。它指的是此在的被抛性,被抛到各种可能性之中。虚无以被抛、筹划为根据。和柏拉图一样,海德格尔以为,在谈到某个事物“存在时,我们必须知道这指的是什么。柏拉图指出,哲学对“存在的含义牵扯不清。海德格尔要解决的,也正是这个“牵扯不清。他以为,哲学必须回到存在问题上。“唯当真理在,才lsquo;有rsquo;存在mdash;mdash;而非才有存在者。而唯当此在lsquo;在rsquo;,真理才lsquo;在rsquo;。存在和真理同样原始地lsquo;在rsquo;。存在主义的

6、存在,不是指存在者。存在者可能不存在,但存在“在。我们不能把存在者的缺席或不在,等同于存在论的虚无。海德格尔的虚无,指的是存在者的不在和虚位。有的人把存在者的不存在当作存在的不存在。海德格尔以为“存在是什么这个问题已被指斥为毫无意义的。尼采明确表示“存在是一个空洞的概念,是“现实所蒸发出来的最后一道浓雾。在(形而上学导论)中,海德格尔回击尼采讲,人若没有存在的概念就不能做事;离开存在概念,他将没法讲话,“确实,将完全不存在任何语言。那当然也没有人的存在,由于人本质上是语言的使用者。为着能够讲话,我们就必须谈到事物的“存在。毫无疑问,它们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存在着are。这表明存在以各种方式显示

7、本身。(存在与时间)试图通过人的存在去讨论存在。在(同一和差异)1957,英译本1960中,海德格尔讲:“存在只要在人这里才能定居,“只要人,才使得他本身进入存在。仅仅通过现象学分析,还达不到存在。凭借刻苦的探究,也不会发现存在。但假如让它本人显现给我们,我们就能够发现它。海德格尔于是回到诗歌,十分是荷尔德林的诗歌。诗人具有与哲学家一样的权威。不是柏拉图的对话,而是巴门尼德论存在的诗,成了哲学的典范。海德格尔以为,语言,十分是希腊语言,是存在借以“发现本身的主要方式。在(形而上学导论)中,他讲,希腊语和德语是最“富有精神性的语言。希腊语能够使我们“回到根基上。假如讲海德格尔的哲学不能全都译成英

8、语,那也不会使海德格尔感到苦恼。在(哲学是什么?)1956,英译本1958中,他讲:“希腊语言绝不像其它欧洲语言那样是单纯的语言。希腊语言是,并且只要它才是lsquo;逻各斯rsquo;logos。换句话讲,希腊语言是存在借以对我们讲话的语言。康德以为“哲学的耻辱是:它从来没有证实外部世界的存在。然而海德格尔却以为,哲学的真正耻辱是:这个问题只能在本体论中出现,然而本体论又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海德格尔讲,一旦我们询问“究竟是什么东西要求关于外部世界的证实,我们就会看到它已经是一个“在世之内的存在being-in-the-world。一个孤立的自己能够询问关于外部世界的问题,只是由于外部世界的存在

9、是一个真正的问题。海德格尔这样引进“虚无概念:在“畏中,我们“畏什么呢?畏“虚无。本真的自己的特征是什么呢?是“虚无。在良心中,什么东西呼唤我们呢?是“虚无。海德格尔指出,我们本真的“自己只是行动的潜能,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动因;“良心只是呼唤我们的潜能。海德格尔讲,我们的被良心责备的罪过,并不是“尘世的罪过,不是指那些没有按“他们要求去做的罪过,而是一种有关我们没有做的事情、我们未能成为我们可能成为的人的罪过。也就是讲,我们感受的是有关“虚无的罪过。你当下此刻所是的此在,是自己和他者的存在论的分裂。其最明晰的存在论表现就是焦虑。问遭受焦虑的人:你畏什么?回答是“虚无nothing。但这里的虚无

10、,不是和存在一样的本体,由于畏惧总要有主体:何人在畏惧?在海德格尔那里,虚无是指“没有意义,是“意义之缺乏、匮乏。假如讲“存在的虚无,那也是存在的不充分或存在的缺乏。只能用存在定义虚无,而不是相反。虚无本身不存在。海德格尔以为,此在,即人的存在,是一个实体。此在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本体论的。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将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追溯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试图发现所有存在的意义。这一发现是通过对此在你本人的个人存在,即,在世之内,“beingthereoftheworld,而不是通过对实体和原因等概念的哲学研究到达的。每一个此在的基本问题是:“我为什么存在?WhydoIexist?“我

11、为什么出生而不是从来没有存在?(WhydoIevercometoberatherthanneverhaveexisted?)这问题也是整个世界的问题。这一问题促使海德格尔分析了关于存在的最基本的问题:为什么有存在,而不是虚无?(Whyistheresomethingratherthannothing?)海德格尔讲,确实我们不能讨论虚无,似乎它和外边下雨或和山脉存在等等一样。原则上,虚无是科学不能通达的。议论虚无总是恐惧和荒唐的事情。本真地议论虚无总是不同凡响的。它不能被通俗化。它会消解在纯粹逻辑的酸雨中。海德格尔反复提出:为什么是存在而不是虚无?为什么有一个世界,而不是没有世界?古老的答案是:

12、上帝。上帝创造了存在。上帝存在的理由是:上帝总是存在。上帝是永久的。这出自上帝的本性。几乎所有的宗教都相信某种非偶尔的存在。必然有“存在。但海德格尔以为,上帝存在的问题与本体论无关。上帝不是一个答案。他以为最难回答的问题是最有意义的。正是关于绝对虚无(absolutenothing)的不可解答,被我们的存在所忽视。虚无把存在带到意识中。“这个虚无是什么?“虚无本身是虚无“我们到哪里寻找虚无?“我们怎么发现虚无?海德格尔不作任何回答。他寻求经历。这就是畏awe。他以为“畏启示虚无。存在主义的焦虑揭示了此在的存在论的最普遍的形式。它并不指向世界上任何详细的实体这只是世界的一部分,比方你与另外一部分

13、比方追赶你的敌人,而是指整个存在同整个存在遭遇。这就是“此在。面对它,你便焦虑。那就是在世之内Being-inndash;the-world本身。在世之内Being-in-the-world本身是此在的最基本的存在论的特征。存在哲学的虚无是“还没有、“尚未not-yet,或“已非、“不再是no-longer,并非彻底的空洞无物。在海德格尔看来,虚无乃是指人的存在的全然开放性和前瞻性,是未决性,不是印度中国虚无决定论或非决定论!面对虚无的焦虑,就是既存在又不存在的恐惧和不安:我们的有限性mdash;mdash;我们同时既存在又不存在。肯定和否认,贯穿着我们整个存在。人生活在有限领域内,存在掺杂着

14、虚无,真理掺杂着非真理,真实掺杂着非真实。三、萨特论虚无法国哲学家萨特Jean-PaulSartre,1905mdash;1980以为,用否认的方法不可能到达“绝对充实和完全肯定的存在的存在的核心。虚无正是在存在的中心被否认的。和海德格尔一样,萨特也以为,虚无不等于否认的判定,由于我们对于虚无的“直觉,先于任何判定。“虚无来自己们的存在:我们是虚无者。在我们的判定中,我们把判定对象“虚无化。判定就是区别,就是把此物当成不同于彼物的存在,也就是当成“虚无。(存在与虚无)提供了本体论的两种基本存在类型:自在的存在being-in-themselves,即,即自存在,和自为的存在being-for-

15、themselves,即,对自存在,为自存在,即有意识的存在。此外,当然还有第三类存在:为他的存在being-for-others。它们都不属于虚无!在此意义上,虚无并不是一个本体论的范畴。(存在与虚无)中的存在,指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存在,指的是自在的存在being-in-themselves,即,即自存在,虚无,指自为的存在being-for-themselves,即,对自存在,为自存在,即有意识的存在,即意识。(存在与虚无),就是指自在存在和自为存在,即自存在和为自存在。可见,在他,虚无也是指存在。但是萨特又以为,虚无是一个有待澄清的概念,自为就是它本身的虚无,通过它,虚无进入我们关于世界的

16、表述。然而即便如此,自为的存在也不是一种非实体,由于,有意识的存在毕竟也是一种存在。萨特讲,从逻辑上讲,虚无是后于存在的,由于虚无先假设存在以便否认它。萨特不仅拒绝把存在和虚无相提并论,而且反对把虚无看作产生存在的原始空洞。虚无概念总是假定对于存在事先有具体讲明。任何否认都是规定,这意味着存在先于虚无并且为虚无奠定基础。不仅从逻辑上讲存在先于虚无,而且,只是由于存在,虚无才发挥作用。这就是“虚无纠缠着存在的含义,即,藤条攀附竹篱。存在根本无须虚无来设想。相反,不存在的虚无,只能从存在借来其存在。虚无只能处在存在的范围中。存在的消失,同时也就是虚无的消失,而不是虚无的统治。虚无只存在于存在的外表

17、,依附于存在。萨特讲,海德格尔为虚无保存了一个存在;虚无不存在,它自己虚无化。萨特则讲,虚无不存在,我们议论虚无,只是由于虚无具有一种存在的假象,有一种假借来的存在。虚无不存在,虚无被“存在。人是一种使虚无出如今世界上的气力。有人以萨特的恶心是对存在本身的恶心为由,摒弃萨特哲学。但是巴雷特以为,以腻烦的态度面对本人的存在,比根本不去面对它要好。抵抗运动使腻烦成为英雄行为。只要对占领军讲一声“不,就会发现本人的自由。无法从一个人身上剥夺的自由就是他有着讲“不的自由。这是绝对的、终极的自由。这是萨特自由观的基本前提。自由在本质上能否定性的、具有创造力的。这里,虚无乃是意识的别名。虚无是对敌人讲“不

18、的自由人的自由在于讲“不,它使得虚无得以存在,能够对一切存疑。惟有自由的人才焦虑。人的尊严在于焦虑mdash;mdash;伟大的心灵需要世俗的愚拙来辅佐。海德格尔以为,人的存在充满了“还没有notyet和“不再是nolonger,萨特则讨论了虚无的龌龊和丑恶。自己充满了否认。在萨特,虚无是行动的真正基础。萨特的自由观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以腻烦的态度对待本人的存在。但是萨特不以为我们应该陷入虚无。在萨特,虚无就是讲“不的能力,就在于拒绝和不义的政权合作。自由的真正本质能否定。消灭了意识,人就没有自由。萨特的虚无是他的自由观的基石。东方的虚无主义却没有这种功能。那无法从一个人身上剥夺的本质性自由,

19、即,基本的和终极的自由,就是讲一声“不。自由,就其本质而言,能否定的,也有创造力。人的自由在于讲“不,而这意味着人的自由是虚无赖以产生的存在。萨特的虚无指的是“还没有准则,由于你无可推诿塞责,只能本人负责。除了虚无,什么也没有,我们对本人负责。我们被判为自由,由于除了选择“我们是谁,我们什么也不能做。假如上帝存在,我们会如何呢?萨特讲,存在主义并非无神论,不至于煞费苦心地证实上帝不存在。并非我们相信上帝存在,而是我们以为,他的存在不是问题。这样,存在主义就是乐观主义,就是行动的学讲。萨特以为海德格尔的错误在于他把关于虚无的经历当成“罕见的经历却不成认我的全部经历就是关于“虚无的经历。然而,在萨

20、特那里,“那进行虚无化的显然不是一个特殊的“实体,由于“特殊本身就是虚无化的结果。萨特的结论是:意识本身就是虚无。“它只不过是对自在in-itself的纯粹虚无;它类似于处在存在中心的一个存在空洞。正是从这个事实中产生了它与客观存在自在存在的特殊关系;意识本身假如是自在存在,它就不可能被导向自在存在。虚无是存在的间隔和中断,是对存在的限制或否认。虚无就是意识,意识就是休眠和悬置的所在,是虚无间隔(nothingness-interval)之所在。但是虚无仍然被看作一种“有,一种存在。完全彻底的虚无或虚空,是不可能的。对于它,也不可言讲。否认,就是精神在拒绝一种存在时却去考虑另外一种存在。但我们

21、不能用否认去考虑“全体存在或“存在全体。否认“全体存在或“存在全体,就是投入黑暗的深渊。对全体的否认,完全的否认,是根本不可能的。那将是虚幻的现实。虚无是寂静中的喃喃絮语,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寂静更呈现声音,虚无更呈现存在。此处“无声胜“有声。这里没有东西,却有存在,就像一个力场。虚无是力场,一个不属于任何人的大气层mdash;mdash;空,是夜色朦胧的空间,而不是一无所有。黑夜只是白昼的暂时隐退罢了。黑暗就是生存的表演,即便没有任何东西,这种生存表演也有声有色。在这个力场中,否认、毁灭与虚无,和创造、肯定与生存是一样的。存在或者“有,支配着其

22、对立面“无或非存在。四、当代西方哲学对“虚无观念的批评分析哲学家一贯嘲笑关于虚无的胡讲。在西方,人们以为,议论虚无,就离虚无主义不远了。海德格尔也讲,引进虚无主义丝毫不增益我们关于存在者的认识。对于议论虚无的人,我们不知其所云!于是言“无者自相矛盾,其所言不合逻辑。“无的意义全是由无意义的命题组成的。言谈“无者则与“无合流,会促进否认性精神,为分裂效力。归根到底,言谈“无就是虚无主义。艾耶尔(A.J.Ayer,,1910-1990指责萨特误用了动词Tobe是、在、有。他以为海德格尔和萨特在使用存在和虚无概念的时候,把它们当做主体名称,似乎能够由谓词加以描绘似的。这个错误好似(爱丽丝遨游奇境记)

23、中红心国王,他以为,要是“无人nobody能超过送信人,那么首先到达目的地的就是这个“无人nobody。他以为,存在主义把存在当作好似一个类,似乎生存和非生存都是这个类的种。在(二十世纪哲学)中,艾耶尔讲,他对海德格尔的时间观念不胜惊讶。他以为这是海德格尔对于希腊词源学的惊人无知或者肆意歪曲。他讲,在作了一番堪称是假充内行的表演之后,海德格尔提出“使我们关涉于这个世界的,是存在者本身,别lsquo;无rsquo;其它。然后海德格尔就去询问这个“无是怎么回子事WiestehtesumdiesesNiehts?。海德格尔声称,形而上学的任务是要超越一切存在者,它的正当对象是虚无。但这不是作为否认的

24、虚无,由于虚无并不否认任何东西。“畏和“无几乎被讲得不可思议。(在语言、真理与逻辑)中,艾耶尔断言海德格尔误入歧途,由于他错误地假定每一个词都是名称。海德格尔讲,既然存在着虚无一词,就必然有一种实体叫“虚无,“虚无一词就是用来称呼这一实体的。但是,巴斯摩尔却讲,海德格尔也以为,“虚无并不是一种客体,也不是存在着的任何其它东西。虚无并不是本身单独出现的,也不是作为无论什么东西的一类附属物出现的。海德格尔毕竟没有使得虚无实体化。继艾耶尔,卡尔纳普(RudolfCarnap,1891-1070也把海德格尔作为胡讲的典型。他否认伪命题具有任何意义。例如,海德格尔侈谈虚无,但卡尔纳普却讲,海德格尔错误地

25、假定虚无一词是某些客体的名称,因而造出一些错误百出的句子。但他以为,形而上学、伦理学和神学阐述的都是一些伪命题,没有什么实际内容,仅只是情感表达罢了。他引用(什么是形而上学)中的话“要研究的只是有,再无别的了,只是有,再就无了;唯独有,除此之外,无了。这个无怎么样呢?hellip;hellip;这个无本身无着,然后讲它违犯了基本逻辑句法规则。卡尔纳普在(通过语言的逻辑分析去除形而上学)中以为,海德格尔讨论“无是怎么回事,在逻辑上没有意义。但是俞宣孟以为,他没有理解海德格尔与传统本体论的区别。海德格尔的“无,不是一个概念,而乃人的一种情绪体验。卡尔纳普引述(形而上学是什么)中“虚无否认着本身Da

26、sNichtsselbstnichtet,艾耶尔以为此语的意思是“无并不否认任何东西,“无的积极方面恰在于“无。卡尔纳普批评海德格尔不该议论虚无,好似它是某种实体似的。卡尔纳普以为形而上学无意义。他引述海德格尔“虚无既不是什么东西的毁灭,也不是产生于否认,hellip;hellip;没有任何东西会毁灭本身的话之后讲,像这样的句子给人一种印象:“肯定有什么地方出了缺点。易言之,海德格尔“有缺点。不过约翰bull;麦奎利JohnMacquarrie,1919mdash;著(二十世纪宗教思想)、(议论上帝-神学的语言与逻辑之考察)以为,海德格尔所议论的虚无,不是一种抽象的观念,而是在一个无差异、无意

27、义的世界中所体验到的焦虑情绪。“虚无绝不是实体,它恰恰是实体的缺乏。这是讨论的关键。他讲,这个非实体同存在一样根本,由于存在本身不是一种实体。人在本身的存在中面对虚无。不过,即便是后期的海德格尔,出发点仍然是“为什么存在者存在,而虚无倒不存在。他成认,假如我们把把虚无当作一个事物,那将是不科学的。存在和虚无都不是对象或客体。“有和“无极难把握。存在主义者以为存在是属genus,而“有being和非有nonbeing是它的种species。海德格尔议论虚无最多,然而也最为人所诟病。在逻辑实证主义者看来,海德格尔是形而上学胡讲的典型。逻辑实证主义拒斥形而上学,拒绝本体论的承诺,但尤其厌恶关于虚无的

28、胡讲。假如讲他们对于存在的问题兴趣缺缺,则他们对于虚无的胡讲更是没有兴趣。罗素BertrandRussell,1872-1970讲:“但不存在的东西怎么能成为一个命题的主词呢?维特根斯坦LudwigWittgenstein,1889-1951断言,讲“人们一般地对某个不可能不是它所是的东西只能是它所是感到惊讶,是没有意义的。同理,他还讲,讲“对世界的存在感到惊奇是没有意义的。由于人们不可能讲它不存在。讲“世界可能不存在,本身是不可思议的。因而假如讲对世界的存在感到惊讶,这几乎是没有意义的。世界的非存在是不可思议的。人们对世界的存在感到惊奇是没有道理的。维特根斯坦以为,很多哲学家议论虚无(Das

29、Nichts),就好似它是实体似的。日常语言中出现“无这个词,使有的思想家想到“无这个图像。但这是个伪问题。伪问题还有:“无能否存在?它做些什么?无论我们怎么回答,都会得出自相矛盾的结论。“这种图像具有欺骗性。维特根斯坦以为“无并不是一个名词。“无是一个代词,但不是一个名词。代词不是实际名词。“我们不能考虑非逻辑的东西,由于否则我们就必须非逻辑地考虑。非存在和虚无肯定是“非逻辑的。“但凡能够考虑的的东西,都应当能够清楚地考虑,但凡能够讲述的东西,都应当能够清楚地讲述。4,116当然,他讲的“能够考虑,并不包含形而上的“存在问题,由于他以为,虚无和不存在,同样都难以清楚地考虑。哲学应该通过能够考

30、虑的事物从内部限制那些不可考虑的事物。“能够言讲和“不可言讲的问题贯彻在他的哲学始终。更重要的是,反过来,语言的界线就是世界的界线。语言的逻辑界线就是一切能够言讲的事物的界线,也是一切能够考虑的事物的界线,因而它是一切确实存在着的事物的界线。凡能够言讲的都存在。议论虚无和非存在是没有意义的,因此也就是不该议论的。有人以为海德格尔提出“为什么毕竟是有,而不是无和维特根斯坦讲的“存在着某种不可言讲的东西是一回事。然而纽拉特却讲,人虽然必须保持沉默,但并非对一切都保持沉默。我想,对于存在或者实有,我们真的无须沉默,也不会沉默寡言。维特根斯坦对于“不可言讲者保持沉默,当然首先就是指对“虚无或不存在表示

31、沉默。语言图像论表明,你不可能有对于虚无真实的图像。语言游戏论表明,你不可能用虚无或同虚无做游戏。当代西方哲学家对于虚无论往往采取批评态度。很多人议论海德格尔和佛教的类似之处。海德格尔成认他和禅宗佛教相近。但是,有人以为,这可能是广泛的毫无意义的相近,就好比讲“大象和苍蝇相近,由于它们都是动物。这是选择某些外表的细微类似之处而忽视了较大的差异。二者的整体语境和方法完全不同。古鲁bull;杜特在(存在主义与印度思想)中以为存在主义与印度思想完全一致。哈利达bull;乔德胡里在(存在主义与吠陀哲学)中也鼓吹二者的外表类似,但他们却忽视了二者的整体差异。埃姆斯在“论美国、存在主义和禅宗一文中以为三者

32、有很多类似之处。他的(禅宗和美国)讲,在每一个美国哲学家那里都看得到禅。弗洛姆以为心理分析和禅佛教有密切联络。这些讲法叫人不舒适,似乎万物全然同一,毫无差池。假如东西方没有差异,那研究东方哲学就没有意义。我们可以以讲,假如以为西方已经接受印度中国古代的虚无思想,那我们就单单研究东方本人的哲学好了,用不着研究西方mdash;mdash;研究西方的唯一目的也是证实“中华伟大,东方古已有之。黑泽尔以为,研究存在主义和东方哲学的类似或雷同并不重要。东方宗教摒弃人本身,虽然能够解除一切焦虑,但却排除了人类冒险的价值。以确认人类一体为目的的东方哲学,只知足于个人涅槃禅悟。他以为,然而,存在主义却是从孤立的

33、意识出发强调社会责任。存在主义对吠陀哲学和禅宗最后讲一声“再见。施泰格缪勒Stegmuller讲,存在主义和以叔本华为代表的虚无主义势不两立。存在主义的虚无不是通过取消生存意志把生命从无意义的世界解放出来的最后避难所,而是把人催逼回世界,迫使他作出最积极的承诺。这里,海德格尔的死和浪漫主义的死亡概念没有关联。施泰格缪勒讲,虚无不能被思,由于思想总是需要它所指谓的对象。虚无必须以别的方式给出。这就是畏的情绪。海德格尔把这种存在被抽空的经过叫做“无化annihilation,Nichtung。在“畏中,人的存在作为一种被保持在虚无之中的东西而显示给人,因而,他讲,在“存在者的存在中发生着虚无的虚无

34、化,即,取消了虚无。为了在“某物存在着这个短语中把存在理解为一种肯定的完成,就不仅仅要凝视绝对的虚无,而且,为了使存在有意义,还必须在畏中把虚无体验为关涉到整个实存的现象。施泰格缪勒以为,海德格尔是一种装腔作势的折中主义。他不是一个系统的思想家。他证实有限的存在只能够把握碎片。你的存在永远在途中enroute,永远不会到达目的。施泰格缪勒还以为,海德格尔关于虚无的讨论,是语法上的魔术(grammaticalsleight-of-hand),他其余的思辨,都建立在魔法基础之上。比方海德格尔把虚无当作名称来使用,似乎还有和虚无这个词发生关系的对象。施泰格缪勒以为这样的理解站不住脚。“没有什么东西这

35、个词不会出现。海德格尔本人也讲,形而上学唯独关心存在,此外无他Metaphysicsoccupiesitselfwithbeingandnothingelse。这里nothing是在寻常意义上使用的,而在“我们怎样认识虚无Howdoweknownothingness?中,“虚无又被当作一个对象。错误在于虚无被当作对象。施泰格缪勒指出,在英国,人们把海德格尔关于虚无的论讲当作形而上学的胡讲的例子。对海德格尔的批评,不管恰当与否,再度表明,在西方,即便对于涉嫌讨论以虚无为本体的人,人们也要苛责。梅依讲,海德格尔的思想在西方传统中是非常独特的,这主要是指他对虚无的描绘。西方哲学的主流传统是罕言虚无。

36、不过在他看来,作为缺席的虚无也属于在场,是在场的一种形式。虚无能够代替存在,反过来也一样。二者二而一。“lsquo;无rsquo;将本身揭示为与存在者之存在共属一体“这种存在者之lsquo;无rsquo;作为存在而运作着“并非存在者,而是lsquo;无rsquo;,被理解为存在本身。人们假定海德格尔与东方思想有联络,但是梅依以为,这联络迄今未被证实过。海德格尔熟稔于东方思想,尤其是道家思想。“不过,不管他怎样熟悉道家思想,那也只是一种臆想。他和东方思想的类似性、对应性,只是偶尔。梅依谈到期许东方和西方对话,显然表明西方的开通和开放态度,而一味渲染别人对本人开放,本人却孤芳自赏,就有些不妥。余论

37、我觉得,哲学问题归根结底和“存在,即,和“有,有天然关系。康德的问题“我能够认识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能够希望什么?“我是谁?皆不能否定的命题它们不涉及我不能认识和不应该做、不应该希望和我不是的问题,其所等待的答案也不能否定性的。存在有源头,生活有意义,历史有目的,自然有规律,世界有定则,人类能认知,将来可期盼,这表明存在哲学有功,虚无哲学无理。西方哲学总是积极的和肯定的。我们从何而来?我们向何处去?我们是谁?人生有什么意义?我们为何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这些问题之所以发生,根本原因是因着它们的答案必然是肯定的,而不能否定的。假如答案能否定的,则人类根本不会提出此类问题。问题表明提问者存在而不

38、是不存在。问题也表明答案的存在,更表明答案是肯定而不能否定的。佛教以虚无作答案,恰好表明,提问者存在。他的生活是积极的、正面的,而不是反面的。金克木把海德格尔放到印度哲学背景上研究。他讲海德格尔和印度哲学具有同样的观念。这个比对衔接很危险。我们不能讲西方面临危机时便乞灵于东方虚无哲学,仿佛东方又一次“古已有之。有时人们经常奇怪地以为西方经常到中国古代寻求灵感。然而相反,印度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宏大差异,倒是非常耐人寻味的。否则,你怎样解释印度这个古国为嘛就落伍了。金克木讲萨特(存在与虚无)讲了那么多,其实很多是古代印度人试图解答的。可是这讲法多么蹊跷。好似当代德国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只不过是嚼古代印度

39、人吃过的馍。这是对西方哲学隔靴搔痒。但金克木也讲,用汉语的人不能通达“存在的概念。讲得对!但是他讲印度人发明了“0,好似就是发明了“虚无。可是,零并不表示否认或无化。1,2,3后面加个0便成为10,20,30。零及其下面的负数,零度或零度下面,不能够被看作虚无或不存在,好似有人还欠着“温度似的。公元前,亚历山大的希腊人就有零的记录。他们把零用于数字缺少的地方,用在一个数的中间或末尾,用零表示那一位上没有别的数。后来印度人把零看成一个完全的数,这怎么能讲零代表虚无呢?另外一位研究西方哲学行之有效的学者叶秀山先生讲海德格尔对于虚无的研究是西方“日薄西山“日暮途穷一天天烂下去的表征,讲他们经过声色犬

40、马的疲惫之后才想到了令人战栗的虚无。我不知道古代中国或印度的虚无能否就是灯红酒绿酒足饭饱饕餮大餐之后日薄西山绝望失意的经历。我也不相信西方已经气息奄奄行将就木中国人老爱诅咒人家。他赞扬东方民族如古代印度佛教和中国道家对于虚无的觉悟较早奉献较大。全面批评先生这一荒唐理论,颇费时日。但必须知道他这是不费气力的空洞和虚无的讲辞。东方虚无思想的一个基本特点是抹杀存在和虚无的差异。“有也是无,无也是无,这“难得糊涂的思想表现形态之一是“天人合一。成认存在第一位,就会成认矛盾斗争。佛道老庄否认差异。后当代整体论一出来,就吸引中国人的眼球,讲这是“天人合一占上风,可是抹杀差异,抹煞是非,乃“虚无哲学。然而,

41、人们经过虚无,发现的是存在。虚无是指人否认或者讲“不的自由。对于虚无的这一解释,就比“本来无一物的解释高超。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使我想到,议论“有,摒弃“无,有可能使我们的哲学思维和人生态度发生根本变化。“何不游戏人间?这错误的理念可能会被摒弃。哲学告诉我们人应当做什么,而不是不告诉我们任何事物。无事生非和无所事事,联络在一起。中国古人缺乏实体概念。公孙龙的“离坚白的错误在于,他把“坚和“白这两种属性当作实体、实在或基质。其实,坚和白都依附于存在,舍此便是“无。当代中哲教科书讲他的错误是夸张特殊性,忽视了统一性。其实,坚和白,二者统一于本体或曰存在。“白马非马,错误也在于没有看到属性“白依附于存

42、在或本体“马,把“马种概念和“白马属概念混为一谈。白是属性,马是实体。白色依附于马匹。马是存在者,白不是存在者。离开了马匹,白色无所附丽。白色本身是虚无。对存在和非存在、有和无,我们必须加以区别。不过我们中国人真的也崇拜虚无。我们的法律形同虚设。据讲天人合一,物我合一,人己合一,就是中国古代“先进思想,能够拿来同化草莽食人生番化外之人,笼盖四野,万世同风。可是,混沌(dun)未分、草昧世界,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难道就是先进文化吗!难道西方的“虚无论就是回到中国的虚无吗!?虚无的把戏是中国人的老套。鲁迅指斥做戏的“虚无-。无字碑,中国特有,叫人遐想无穷。意思不明的皇帝诏曰制造过文字狱。主任不莅会

43、,这会有伏笔。洞中方七天,世上已千年,洞中的虚无生活就特有意思。神仙洞府,就是一国一府,不得有二。不置可否,颠倒黑白,咱们的传统也。当然,对于虚无,中国古代哲人确实没有海德格尔议论得那么多。我想,单单用言“无难,就能够看出当代西方哲学的虚无不同于我们祖宗们的虚无。虚无的思想容易导致二元论。当然,中国不是虚无论和二元论的故土。可是,汤一介先生近期却讲,西方哲学是二元论。这可能是汤先生一个极大的误解。他引证罗素一段话,可是这种引用没有意义。笛卡尔是二元论者,但是不能讲西方哲学主流是二元论。笛卡尔是方法论的二元论者,不是实体论的二元论者。罗素讲:“柏拉图的二元论,即,实在与现象,理念与感觉对象,理智

44、与感官知觉,灵魂与肉体hellip;hellip;“祆教的二元论“变成了希腊好奇心所熟悉的东西“喀萨利异端似乎是二元论者“从波斯,十分传来一种二元论,这种二元论把世界看成两大阵营的一座修罗场hellip;hellip;波斯人的二元论也被_吸收了,但是,_对其善原则的最终全能,却給于愈加坚定确实信。“柏格森的哲学和以往大多数哲学体系不同,是二元论的。无论怎样,不能讲西方哲学统统的是二元论。也许情形更好相反。赵敦华讲,希腊人的哲学观念是:杂多的、变化的、暂时的对象是不真实的。希腊哲学的理性特征是“二元对立与“一元中心的统一。不仅是二元对立,而且是一元中心。一般而言,在哲学上,我们只把笛卡尔和摩尼教

45、称作二元论。参考书目:宋继杰主编:(Being与西方哲学传统)上下,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麦奎利:(_神学原理),何光沪翻译,香港汉语_文化研究所,1998年。巫白慧著:(印度哲学),东方出版社,2000年。康中乾著:(有无之辨),人民出版社,2003年。奥尔森著:吴瑞诚等译,(_神学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何光沪选编:(蒂里希选集),上下,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PaulTillich,SystematicTheology,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57年。杜继文等:(中国禅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汉斯-昆:(上帝存在吗?),上下卷,孙向晨译,香港道风书社,2003年。周伟驰:(奥古斯丁的神学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俞宣孟:(本体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张旭:(卡尔.巴特神学研究),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译,三联书店,1987年。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三联书店,1987年。麦奎利:(二十世纪宗教思想),何广沪译。贾诗勒.:(宗教哲学),.吴宗文译,.香港种子出版社,1983年。刘易士:(宗教哲学),黃明德译,东南亚神学院协会,1970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