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知识及避震自救知识题目-精品文档.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7689085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震知识及避震自救知识题目-精品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地震知识及避震自救知识题目-精品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震知识及避震自救知识题目-精品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知识及避震自救知识题目-精品文档.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震知识及避震自救知识题目地震知识及避震自救知识题目我们学习地理的时候应该都有学习过造成地震的原因吧?你还记得吗?今天学习啦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地震方面的小知识试题,看看你有多少会做的。地震知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地震是地球(D)物质运动的结果。A、外部B、地壳C、地幔D、内部2、烈度和震级的区别(A)A、烈度:地震时地面遭到的影响或毁坏程度;震级:根据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形计算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B、烈度:根据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形计算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震级:地震时地面遭到的影响或毁坏程度。C、烈度:用来评估自然灾祸本身造成的社会损失的度量标准;震级:表明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多少;D、烈度:是来

2、表示地震造成的社会损失的程度;震级:表明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多少;3、世界上三大地震带是:(B)A、环太平洋地震带、印度洋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B、环太平洋地震带、亚欧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C、亚欧地震带、北极洋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D、印度洋地震带、北冰洋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4、(D)年河北唐山发生7.8级强列地震,造成24万多人死亡,16万人受伤,这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城市地震灾祸。A、1973年7月28日B、1974年7月28日C、1975年7月28日D、1976年7月28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于(B)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自次年3月1日起施行。A、19

3、97年10月29日B、1997年12月29日C、1998年12月29日D、1998年10月29日6、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家里(楼房),应怎样避震(A)A、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房屋倒塌后能构成三角空间的地方B、去楼道C、原地不动D、跳楼7、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学校上课,应怎样避震(B)A、向教室外跑B、听教师指挥C、蹲在地上D、涌向楼梯间8、抗震设计的重要的构件是(C)。A、木柱B、檩子C、木圈梁D、地基9、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A)。A、安全通道B、跳楼C、乘坐电梯D、从窗户抓绳下滑10、我国第一个地震观测台是(A)年,由着名地震学家李善邦主持建立的,位置在北京鹫峰。A、1930B、19

4、49C、1950D、196011、我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唯一对大地震做出过成功短临预报的国家。1975年2月4日,我们成功地预报了(D)地震,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做出的有减灾实效的预报。A、四川松潘7.2级B、河北邢台6.8级C、云南龙陵7.4级D、辽宁海城7.3级12、目前,我国共划分为8个地震区和25个地震带,其中大震主要发生在(B)A、华中、华南、新疆、青藏和台湾地震区B、华北、华南、新疆、青藏和台湾地震区C、华北、华西、新疆、青藏和海南地震区D、华西、华中、新疆、青藏和台湾地震区13、防震减灾法规定,发布地震预报的权限在(D)A、当地地震部门B、省地震部门C、当地人民政府D、省级人

5、民政府14、人们在避震自救霎时的首先选择的是(A)。A、先保护头B、先保护胸部C、先保护双手D、先保护双脚15、震后救人时对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正确的护理方法是(C)。A、尽快救出来,尽快见光亮B、尽快救出来,尽快进食C、蒙上眼睛救出来,渐渐呼吸、进食D、尽快救出来,尽快输氧16、吐鲁番地区历史上最大地震是1916年在(A)发生6.0级地震。A、吐峪沟B、库米什C、七克台D、大河沿17、震后被埋压时求生的对策是(D)。A、不停地呼救B、不顾一切的行动C、精神崩溃,惊慌失措D、保存体力,寻找脱险捷径18、(C)级震级以上的地震为毁坏性地震。A、4级B、5级C、6级D、719、创

6、伤现场急救技术(A)。A、止血、包扎、固定、搬运B、止血、包扎、固定、等待医护人员C、止血、包扎、等待医护人员D、止血、固定、等待医护人员20、地震根据成因可分为火山地震、构造地震、陷落地震、人工地震等种类,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地震为(B)。A、火山地震B、构造地震C、陷落地震D、人工地震21、全世界每年发生地震约(D)次,其中有感地震约(B)次。A、5千次B、5万次C、50万次D、500万次22、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是(B)发明的。A、祖冲之B、张衡C、毕升D、蔡伦23、吐鲁番地区最年轻的活动性断裂带是(C)。A、博罗霍诺活动断裂带B、博格达南缘活动断裂带C、中央隆起带D、也木什盐山断裂和火焰山南

7、缘断裂24、吐鲁番市城市抗震设防能力,应具备(C)度设防。A、B、C、D、25、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必须到达(A)。A、抗震设防要求B、抗震设防标准C、抗震设防设计D、抗震设防规范26、我国采用的地震烈度表最高烈度为(D)度。A、B、C、D、27、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是(A)。A、各类建筑物的毁坏和倒塌所致B、大地震动C、地面开裂D、火灾28、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而且多到一天就要发生一万屡次,其中能造成毁坏的约有一千屡次,一般情况下,(B)以上才能感觉到,称为有感地震。A、2级B、3级C、4级D、5级29、地球由表及里可分为(A)层。A、地壳、地幔、地核B、地壳、地核、地幔

8、C、地幔、地核、地壳D、地核、地幔、地壳30、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西北近海发生8.7级地震引起的印度洋海啸,遇难失踪总人数达(B)。A、20万人B、22.5万人C、24万人D、28万人地震知识试题二、多项选择题1、地震害分为原生灾祸、次生灾祸、诱发灾祸,下列哪些属诱发灾祸(ACE)。A、人的心理创伤B、爆炸C、瘟疫D、泥石流E、社会动乱2、描绘地震的基本参数常用发震时刻、震中位置、震级、震源深度描绘。其中(ADE)亦为表述一次地震的三要素。A、时间B、震中距C、震源深度D、震级E、地点3、识别地震谣言讲法,正确的是(ABCD)A、地震预报不是政府发布的B、可向当地人民政府核实C

9、、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讲的特别准确D、可向当地地震部门核实4、农村抗震安居工程构造类型:(ABC)。A、砖木构造B、砖混构造C、土木构造D、钢筋混泥土5、地壳的不断运动是孕育地震的温床。在这个孕育经过中,震源及其附近的物质会发生一系列的(ABCD)等方面的异常变化,这就是地震的前兆现象。A、物理B、化学C、生物D、气象6、地震引起的次生灾祸主要有(BCE)A、饥荒B、海啸C、毒气泄漏D、瘟疫E、放射性污染7、目前的地震预报是综合预报,是在综合分析研究地震活动,在(ABCD)等方面异常的异常变化,做出的预报。A、电磁B、重力C、地壳形变D、地下水动态8、重大工程与生命线工程指大型的(ABCD)

10、等,这些设施的地震毁坏,危害性大,损失严重,有时会造成城市功能的瘫痪,因而,相对于一般的建筑构造,要求对重大工程与生命线工程提高相应的抗震设防要求。A、水电站B、核电站C、通信D、交通及供水供电9、地震发生时你在户外怎样避震(ABD)A、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B、避开高大建筑物C、迅速返回室内D、避开过街桥、立交桥E、抱住电线杆10、地震预报包括(ABCD)。A、长期预报B、中期预报C、短期预报D、临时预报11、地震直接灾祸除造成建筑物毁坏外,不会引起(ABCD)A、山崩、滑坡B、地裂、地陷C、喷沙、冒水D、海啸12、在选择建筑物的地基时,应避开下面地方(ABCDE)A、松软的土地B、地下水位较浅

11、的地方C、山坡或山脚D、活断层通过的部位及附近E、古河道、旧池塘或沙滩及其填充地带上13、地震时,为防止次生灾祸的发生,城镇居民首先要做的是(BC)。A、切断水源B、切断燃气源C、切断电源D、关好门窗14、被埋压的人员通常应当采取下面方法,保存体力,等待救援(ABCD)A、用湿手巾、衣服或其他布料等捂住口鼻和头部B、尽量活动手和脚,用周围可搬运的物品支撑身体上面的重物,避免塌落C、在周围平静时或能听到上面(外面)有人讲话时,应敲击出声,向外界传递信息D、无力脱险时,尽量节省力气,要静卧,保持体力,等待求援15、地震的突发性很强,往往使人措手不及,防不胜防。因而,家庭在平常要准备一个防震包,以解

12、震后的燃眉之急,防震包所装物品数量不能过多,以方便携带。一般必须存放的物品应该有(ABD)A、食品B、水C、日常生活用品D、急救药物16、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BCD)A、台网建设B、震灾预防C、紧急救援D、地震监测预报17、地震发生时,要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就地避险,不可冒然外逃,可选择安全的地方避险,有(BCD)A、阳台B、桌子底下C、开间小的卫生间D、墙角18、防震减灾活动是涉及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可分为(ABCD)等环节。A、地震预报B、地震灾祸预防C、地震应急D、震后救灾与重建19、地震对某一地区的影响和毁坏程度称地震烈度,简称烈度。影响烈度的因素有(BCD)A、震源B、震中距C、震源深度D、地质构造地震知识及避震自救知识题目我们学习地理的时候应该都有学习过造成地震的原因吧?你还记得吗?今天学习啦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地震方面的小知识试题,看看你有多少会做的。地震知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地震是地球(D)物质运动的结果。A、外部B、地壳C、地幔D、内部推荐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