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渗透率的测定.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685231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薄膜渗透率的测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薄膜渗透率的测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薄膜渗透率的测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薄膜渗透率的测定.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薄膜渗透率的测定.精品文档.薄膜渗透率的测定摘要根据问题的要求,我们对题目进行恰当的分析,通过合理的假设,们建立微积分数学模型和数据拟合数学模型,求出不同关系量之间的关系。对于问题,我们运用高等数学和高中物理和生物学的相关知识,同时也用MATLAB进行求解,得出A=0.00006985525148 B=-0.00002994067803 K=0.10117070586401关键词:数据拟合,渗透率,质量守恒一、问题的重述某种医用薄膜有允许一种物质的分子穿透它,从高浓度的溶液向低浓度的溶液扩散的功能,在试制时,需要测定薄膜被这种分子穿透的能力。

2、测定方法如下:用面积S的薄膜将容器分成体积分别为VA,VB的两部分,在两部分中分别注满该物质的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此时该物质分子就会从高浓度溶液穿过薄膜向低浓度溶液中扩散。通过单位面积膜分子扩散的速度与膜两侧溶液的浓度差成正比,比例系数K表示薄膜被该物质分子穿透的能力,称为渗透率。定时测量容器中薄膜某一侧的溶液浓度值,以此确定K的值。 VA=VB=1000cm3,S=10cm2,求容器的B部分溶液浓度 VA的测试结果如下表(其中Cj的单位为毫克/cm3) SVBtj(秒)100200300400500Cj(*10-5)4.544.995.355.655.90tj(秒)6007008009001

3、000Cj(*10-5)6.106.266.396.506.59二、模型的假设1、 薄膜两侧的溶液始终是均匀的,即在任何的时刻膜两侧的每一处溶液的浓度都相同。2、 物质从膜的任何一侧向另一侧渗透的性能是相同的。三、 符号说明:t: 时间CA(t):t时刻A侧溶液的浓度。CB(t):t时刻B侧溶液的浓度。aA:A侧初始时刻的浓度aB::B侧初始时刻的浓度Cj::B侧在j时刻测得的浓度V:体积SK:物质质量的增加四、 问题的分析 渗透率和浓度差是本文所要求的关系量,我们先用质量守恒建立溶质间的渗透关系,用微分方程,建立微分数学模型来求t时刻薄膜两侧的浓度,体积差。最后通过数据拟合,得出K的值。四、

4、模型的建立与求解令时刻t,膜两侧溶液的浓度分别为CA(t)和CB(t), 初始时刻两侧的浓度分别为aA和aB,单位为 mg/cm3. 又设B侧在tj时刻测得的浓度为cj(j=1,2,3n).在A侧经t 物质质量增加为:VACA(t+t)-VACA(t)从B侧渗透到A侧的物质质量为:SK(CB-CA)t.由质量守恒:V(CA(t+t)-CA(t)=SK(CB-CA)t两边同除VAt 得:dCA/dt=SK(CB-CA)/VA(1)在B侧,经t 物质增加为:VBCB(t+t)-VBCB(t)从A侧渗透到B侧的物质质量为:SK(CA-CB)t由质量守恒定律得:VB(CB(t+t)-CB(t)=SK(

5、CA-CB)tdCB/dt=SK(CA-CB)/VB(2)得到薄膜两侧溶液满足微分方程组的初值问题: dCA/dt=SK(CB-CA)/VA(1) dCB/dt=SK(CA-CB)/VB(2) CA(0)=Aa, CB(0)=aB又能有整个容器的溶液中含有该物质的质量不变,即成立VACA(t)+VBCB(t)=常数=VAaA+VbaB(3)即:CA(t)=Aa+VB*Ab/VA-VB*CB(t)/VA(4)将(4)式代入(2 )式;根据积分中值定理:dCB/dt=SK(Aa+VB*Ab/VA-VB*CB(t)/VA -CB)/VB(5)dCB/dt=a-bCBCB(0)=aB其中a= SK(A

6、a/VB+Ab/VA)b=SK(1/VA+1/VB);解得:CB(t)=(aAVA+aBVB)/(VA+VB)+(VA(aB-aA)/(VA+VB)*e.(-sk(1/VA+1/VB)*t令A=(aAVA+aBVB)/(VA+VB)=0.2B=VA(aB-aA)/(VA+VB)=0.05CB(t)=A+B*E.(-SK(1/VA+1/VB)*t将已知数据代入,通过数据拟合求参数k :s=10,VA=VB=1000A=0.00006985525148 B=-0.00002994067803 K=0.10117070586401附录:运用MATLAB:函数一:function f=curvefun

7、1(x,tdata) f=x(1)+x(2)*exp(-0.02*x(3)*tdata) %其中x(1)=a;x(2)=b;x(3)=k;调用函数一:tdata=100:100:1000; cdata=1e-05*4.54,4.99,5.35,5.65,5.90,6.10,6.26,6.39,6.50,6.59; x0=0.2,0.05,0.05; x=curvefit(curvefun1,x0,tdata,cdata); f=curvefun1(x,tdata); x,fx = 0.00006985525148 -0.00002994067803 0.10117070586401f =1.0e-004 * 0.45399226319512 0.49879178593386 0.53538475333677 0.56527447495634 0.58968887810267 0.60963095346149 0.62591995988254 0.63922508111045 0.65009291714129 0.658969939602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