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师院经法系财务管理课程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683016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衡阳师院经法系财务管理课程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衡阳师院经法系财务管理课程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衡阳师院经法系财务管理课程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衡阳师院经法系财务管理课程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doc(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衡阳师院经法系财务管理课程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精品文档.名词解释:1、 财务管理:企业财务管理是人们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组织企业资本运动、处理企业财务关系的一项价值管理活动。2、 货币时间价值:是指在不考虑通货膨胀和风险因素的情况下,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与在投资所增加的价值,它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3、 财务杠杆:企业在进行筹资结构决策时对债务筹资的利用。运用财务杠杆,企业可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同时要承受相应的财务风险。4、 资本结构:是企业筹资决策的核心问题,是指各种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最佳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使其加权平均

2、资本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时的资本结构。5、 资产营运:指企业为了实现价值最大化而进行的资产配置和经营运作的活动。6、 成本控制:指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财务制度的要求以及自身的财务目标,运用各种成本管理方法,将各项成本费用掌握在一定范围内的财务活动。7、 作业成本法:简称ABC,是将企业消耗的资源按资源动因分配到作业,再将作业成本法动因分配给成本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8、 财务预算:是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企业资金的取得和投放、各项收入和支持、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资金运动所做的具体安排。简答题:P17.3、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制定财务战略。 合理筹集资金

3、 有效营运资产 控制成本费用 规范收益分配及重组清算财务行为 加强财务监督 强化财务信息管理P35.1、什么是货币时间价值?如何进行计算?2、对风险进行衡量时,应着重考虑哪些因素?概率分布期望值标准差标准差系数P68.3、试分析普通股筹资的优缺点。优点:发行普通股筹措资本具有永久性,无到期日,在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期间不需归还。这对保证公司对资本的最低需要、维持长期稳定发展极为有益。普通股筹资没有固定的股利负担,股利的支付与否和支付多少,视公司有无盈利和经营需要而定,经营波动给公司带来的财务负担相对较小。由于普通股筹资没有固定的到期还本付息的压力,所以筹资风险小。普通股筹措的资本是公司最基本的资金

4、来源,它反映了公司的实力,为债权人提供了更大的保障,增强了公司的举债能力。由于普通股的预期收益较高,可一定程度的抵消通货膨胀的影响,因此,普通股筹资容易吸收资金。激励职工士气,增强职工的使命感和归宿感。缺点:筹资成本较高。普通股筹资会增加新股东,这可能会分散公司的控制权。9、 什么是财务杠杆?如何计算财务杠杆系数?见书P59P100.1、什么是资产营运?资产营运管理的意义何在?意义:实现企业资产的合理配置,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有效控制企业的投资风险和现金流量风险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9、什么是经济订货批量?建立经济订货批量的基本模型需要设立哪些假设条件?定义:假设条件:企业一定时期的订货总量

5、可以较为准确的预测存货的耗用和销售比较均衡存货的价格稳定,不考虑现金折扣企业能够及时补充存货,即需要订货时便可立即取得存货。所需存货市场供应充足,不会因买不到需要的存货而影响其他方面不允许出现缺货情形P137.3、投资项目的现金流由那几个部分组成?如何计算? 例题见P107初始投资现金流量营业现金流量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或 营业现金流量=税后利润+折旧终结现金流量5、投资项目的动态评价方法有哪些?有关指标如何计算?见书P111净现值法净现值=未来报酬总现值-原始投资额的现值现值指数法现值指数=未来报酬总现值/原始投资额的现值内含报酬率法P169.7、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计

6、算方法的基本差别是什么?企业产品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部分。其中,制造费用属于间接费用。采用ABC,对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直接费用的核算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基本相同,两者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对制造费用的核算上。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首先是将企业发生的制造费用归集到各生产部门,然后由各生产部门采用单一的分配标准确定费用分配率,将制造费用分配到各产品成本中。采用ABC,首先是根据不同的成本动因,将企业发生的制造费用归集到相应的作业成本库,然后由作业成本库确定费用分配率,根据各种产品所耗用的作业量,将制造费用分配到各产品成本中。由此可见,ABC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关键区别在于选择成本

7、分配基础额原则和数量不同,ABC强调成本的动因追溯,采用多项成本分配基础。P198.1、简要说明收益分配的原则。合法有序原则-资本保全原则分配与积累并重原则-投资与收益对等原则4、简要说明利润分配的顺序。税前利润补亏依法缴纳所得税税后利润弥补亏损提取法定公积金提取任意公积金向投资者分配利润。P249.1、什么是财务预算?为什么要编制财务预算?作用:有利于企业统筹配置资源有利于企业内部的沟通和协调有利于企业实施内部控制有利于企业开展绩效评估3、简要说明财务预算的编制程序?一般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下达目标-编制上报-审查平衡-审议批准-下达执行P278.3、简要说明财务分析的程序。

8、明确分析目的-收集、整理相关的资料-运用具体方法进行分析-作出分析结论计算题第二章 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2.B 计算过程:3001 000=30%,3301 200=27.5%,30%27.5% 4.A计算过程:A=P(P/A,12%,10)=50 0005.6502=8 849(元) 5.A计算过程:S=100 000(S/A,10%,5+1)-1=100 000(7.7156-1)=671 560(元) 9.C计算过程:40% 80%+(-100%)20%=12% 10.B计算过程: P=500(P/A,10%,5)(P/S,10%,2)=5003.79080.8264=1 566.

9、36(万元)四、计算分析题1. SA = 150 (S/A,8%,3)=150 3.2464 =486.96 (万元)A投资项目竣工时应付的本息总额为486.96万元。2. P=AP/A,10%,(3-1)+1=100(1.7355+1)=273.55(万元)该项目投资的总现值为273.55万元。3. P=A(P/A,8%,5)=4.53.9927=17.97(万元)17.9720,该方案不可行。 4. 第一方案为即付年金,第二方案为递延年金。(1)=20(P/A,10%,9)+1=20(5.7590+1)=206.7590=135.18(万元)(2)=25(P/A,10%,10)(P/S,1

10、0%,3)=256.14460.7513=115.41(万元)(注意:从第5年开始,每年年初支付,即从第4年年末开始有支付,则前3期没有发生支付,即递延期数为3。)该公司应选择第二方案。5. 该投资项目的风险报酬率=0.1058%=5.8%该投资项目的期望投资报酬率=5%+5.8%=10.8%6.(1)预期投资报酬率。甲方案预期投资报酬率=40%0.3+25%0.4+10%0.3=25% 乙方案预期投资报酬率=80%0.2+30%0.5+(-20%0.3)=25%(2)风险程度。甲方案的标准差: 乙方案的标准差: (3)分析评价。计算结果表明,宜选择甲方案,因为甲、乙两种方案预期投资报酬率都为

11、25%,但乙方案的风险过大。第三章 习题参考答案四、计算分析题1资产项目的销售百分比:(120+960+1 200+4 800)8 850=7 0808 850=80%负债项目的销售百分比:(585+300)8 850=8858 850=10%追加资金需要量=资产增加-负债自然增加-留存收益增加 =(新增销售额资产项目的销售百分比)-(新增销售额负债项目的销售百分比)-预计销售额计划销售净利率(1-股利支付率) =(10 000-8 850)80%-(10 000-8 850)10%-10 0007088 850(1-50%) = 405(万元)2. 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直线回归方程数据计算表,

12、如下表所示。 直线回归方程数据计算表年 份xyxyx22004600400240 000360 0002005740500370 000547 6002006850560476 000722 5002007920600552 000846 40020081 100720792 0001 210 000n=5x=4 210y=2 780xy=2 430 000x2=3 686 500 根据表中有关数据,计算a .b 值:该企业的资金需要量预测模型为: y =25.6242+0.6299x 己知该企业2009年销售额的预测数为1 200万元,则:2009年预计资金需要量 =25.6242+0.62

13、991 200=781.5042(万元) 3. 首先,计算各种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重:长期借款:应付长期债券:普通股:然后,计算综合资本成本:4.(1) 某公司不同资本结构下的每股收益 单位:万元 项 目 方案 方案预计息税前利润减:利息税前利润减:所得税净利润普通股股数(万股)每股收益(元) 1 000 150+240 610 152.5 457.5 5 000 0.0915 1 000 150 850 212.5 637.5 5 100 0.125(2)(3)方案:财务杠杆系数=1 000610=1.64 方案:财务杠杆系数=1 000850=1.18(4)由于方案每股收益大于方案,且其财务

14、杠杆系数小于方案,即方案收益高且风险低,所以方案优于方案。 第四章 习题参考答案四、计算分析题1.采用成本与收益的分析方法,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信用期限决策过程表 单位:万元 方案 项目A方案(信用期限60天)B方案(信用期限40天)(1)决策收益:(1)=(2)(3)37820%=75.636020%=72(2)赊销收入378360(3)贡献毛益率1-80%=20%1-80%=20%(4)决策成本:(4)=(5)+(10)+(11)7.785+1.8+11.34=20.9254.95+3.2+7.2=15.35(5)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机会成本:(5)=(6)(7)(8)(9)1.05608

15、2.38%15%=7.78514082.5%15%=4.95(6)日销售额378360=1.05360360=1(7)信用期限6040(8)销售成本率(37880%+9)378=82.38%(36080%+9)360=82.5%(9)投资报酬率15%15%(10)收账费用1.83.2(11)坏账损失3783%=11.343602%=7.2(12)方案净收益:(12)=(1)-(4)75.6-20.925=54.67572-15.35=56.65根据表中计算结果显示:采用B方案,净收益增加1.435万元(56.65-55.215),因此,该企业应选择B方案,信用期限为40天。 2. 经济订货批量

16、Q=3 600(千克) 订货次数N=15(次) 第五章 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 2.C 计算过程:投资回收期=10(15+1)=4(年) 3.A计算过程:内含报酬率=16%+(18%-16%)=1788% 4.D 5.A计算过程:12 000=4 600(P/A,i,3) 则:(P/A,i,3)=2.6087查表,与2.6087接近的现值系数,2.6243和2.5771分别对应7%和8%,运用插值法确定该投资项目的内含报酬率=7%(8%-7%)=7.33% 6.B计算过程:(100 000-60 000)(1-25%)+10 000=40 000(元) 7.D 8.B 9.C计算过程

17、:25+8=33(万元) 10.A四、计算分析题1.(1)初始投资现金流量:-100万元1-5年每年营业现金流量:20+19=39万元终结现金流量:5万元(2)净现值=-100+39*(P/A,10%,5)+5*(P/S,10%,5)=-100+39*3.7908+5*0.6209=-100+147.8412+3.1045=50.94572(1)第1年:-100万元第2年:30+100*2/4=80第3年:30+50*2/4=55第4年:30+(100-50-25-5)/2=40第5年:30+(100-50-25-5)/2+5=45(2)净现值=-100+80*0.8264+55*0.7513

18、+40*0.683+45*0.6209=-100+66.112+41.3215+27.32+27.9405=62.6941(3)净现值大于0,该方案可行。3. A方案的现值指数 =343.7908100=128.8872100=1.2889B方案的现值指数=(410.9091+37.50.8264+340.7513+30.50.6830+670.6209)140=156.2391140=1.1160计算结果表明,A、B两个投资方案的现值指数都大于1,但因A方案的现值指数高于B方案,所以,应选择A方案。4. 改造前:年折旧额: 按净现值指标来评价,该企业应考虑改造流水线。5. 购买设备:(P/A

19、,10%,10=6.1446 P/S,10%,10=0.3855)设备预计净残值 50 000(元)年折旧额=(1 200 000-50 000)10=115 000(元)(1)购买设备支出: 1 200 000元(2)折旧抵税现值:115 00025%(P/A,10%,10) 176 657.25元(3)残值变现现值:50 000(P/S,10%,10) 19 275元 购买设备的现金流出总现值: 1 004 067.75元租赁设备:(1)支付租赁费用现值:180 000(P/A,10%,10) 1 106 028元(2)租赁费用抵税现值:180 00025%(P/A,10%,10) 276

20、 507元 租赁设备的现金流出总现值: 829 521元计算结果表明,租赁设备的现金流出总现值829 521元,比购买设备的现金流出总现值1 004 067.75元要少174 546.75元,所以,该公司宜采用租赁的方式租入设备进行生产。 第六章 习题参考答案四、计算分析题1.(1)直接材料费用差异:数量差异=(实际消耗量 - 标准消耗量)标准单价=(8000.11-8000.1)150=1 200(元)价格差异=实际消耗量(实际单价 - 标准单价)=(8000.11)(140-150)=-880(元)直接材料费用差异=数量差异+价格差异=1 200+(-880)=320(元)(2)直接人工费

21、用差异:工时消耗差异= (实际工时 - 标准工时)标准小时工资率=(8005.5-8005)4=1 600(元)小时工资率差异= 实际工时(实际小时工资率 - 标准小时工资率) =(8005.5)(3.9-4)=-440(元)直接人工费用差异=工时消耗差异+小时工资率差异=1 600+(-440)=1 160(元)(3)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工时消耗差异=(实际工时 - 标准工时)标准小时变动制造费用率=(8005.5-8005)6 000/(1 0005)=480(元)小时变动制造费用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小时变动制造费用率标准小时变动制造费用率)=(8005.5)4 000(8005.5)-6

22、 000(1 0005)=-1 280(元)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工时消耗差异+小时变动制造费用率差异 =480+(-1 280)=-800(元) (4)固定制造费用差异:两差异法: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5 000-(5 0001)= 0能量差异(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5 000-8005)1= 1 000(元)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 0+1 000=1 000(元)三差异法:耗费差异0能力差异(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5 000-8005.5)1= 600(元)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

23、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8005.5-8005)1= 400(元)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 0+600+400=1 000(元)2.(1)作业成本法甲、乙产品的直接成本如下表所示。甲、乙产品的直接成本 单位:元成本项目甲产品乙产品直接材料600 0004 200 000直接人工10 0001050 00010合计700 0004 700 000产量(件)100 0001 000 000单位直接成本74.70成本库的划归及其分配率如下表所示。 成本库的划归及其分配率 单位:元第一成本库第二成本库第三成本库原材料处理300 000检验40 0000物料成本400 000设备维护900 000调整与准

24、备600 000电力消耗450 000生产计划制定800 000设备折旧1 350 000合计3 000 0001 800 000400 000成本动因数量1 500 000千瓦小时成本动因数量30 000检验小时成本动因数量400 000成本库分配率2元/千瓦小时成本库分配率60元/检验小时成本库分配率1由成本库分配于甲、乙产品的制造费用如下表所示。 由成本库分配于甲、乙产品的制造费用 单位:元项目甲产品乙产品第一成本库2500 00021 000 000第二成本库6015 0006015 000第三成本库150 0001350 000合计1 950 0003 250 000产量(件)100

25、 0001 000 000单位制造费用19.503.25作业成本法下的甲、乙产品成本及毛利如下表所示。 作业成本法下的甲、乙产品成本及毛利 单位:元项目甲产品乙产品单位直接成本74.70单位制造费用19.503.25产品单位成本26.507.95销售单价2512.50单位销售毛利-1.504.55甲产品总成本=26.5100 000=2 650 000(元)乙产品总成本=7.951 000 000=7 950 000(元)在作业成本法下,甲产品单位成本为26.50元,单位销售毛利为-1.50元 ,是亏损产品;乙产品单位成本为7.95元,单位销售毛利为4.55元,是盈利产品。(2)传统的成本计算

26、方法(品种法):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下的甲、乙产品成本及毛利如下表所示。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下的甲、乙产品成本及毛利 单位:元项目甲产品乙产品直接材料600 0004 200 000直接人工10 0001050 00010合计700 0004 700 000产量(件)100 0001 000 000单位直接成本74.70单位制造费用8.674.33产品单位成本15.679.03销售单价2512.50单位销售毛利9.333.47制造费用分配率=5 200 000(10 000+50 000)=86.67(元/人工小时)甲产品的单位制造费用=(10 00086.67)100 000=8.67(元)乙产品

27、的单位制造费用=(50 00086.67)1 000 000=4.33(元)甲产品总成本=15.67100 000=1 567 000(元)乙产品总成本=9.031 000 000=9 030 000(元)在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下,甲产品单位成本为15.67元,单位销售毛利为9.33元,由于低估了甲产品的成本,因而高估了甲产品的毛利,误以为甲产品也是盈利产品;乙产品单位成本为9.03元,单位销售毛利为3.47元,由于高估了乙产品的成本,因而低估了乙产品的毛利。在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下,产量较低、复杂程度较高的甲产品的成本被低估了,毛利被高估了;而产量较高、复杂程度较低的乙产品的成本被高估了,毛利被

28、低估了。由于提供的产品成本和毛利信息发生了严重扭曲,因而管理者很可能做出减少乙产品产量,增加甲产品产量的错误决策。(3)差异原因: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制造费用按人工工时单一标准分配;作业成本法:首先是依据不同的成本动因,将企业发生的制造费用归集到相应的作业成本库,然后由作业成本库确定费用分配率,根据各种产品所耗用的作业量,将制造费用分配到各产品成本中。由此可见,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关键区别在于选择成本分配基础的原则和数量不同,作业成本法强调成本的动因追溯(利用因果关系),采用多项成本分配基础(成本动因)。作业成本核算优于传统成本核算之处: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提供的产品成本和毛利信息严重

29、扭曲,丧失决策的相关性。作业成本法为不同的作业耗费选择相应的成本动因来向产品分配制造费用,从而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大大提高,能够更准确地提供盈利产品和亏损产品的信息,便于管理者了解产品的真实盈利水平,以便管理者作出生产与否的决定以及产品结构调整的正确决策,制定合适的产品市场策略。第七章 习题参考答案四、计算分析题1.首先,计算该企业计划期甲、乙、丙三种产品的贡献毛益,如下表所示。 某企业计划期甲、乙、丙三种产品的贡献毛益项目 产品甲乙丙合计销售收入(元)100 000300 000600 0001 000 000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重 10%30%60%100%单位贡献毛益(元/台)4030120贡

30、献毛益总额(元)20 00030 000180 000230 000贡献毛益率20%10%30%23%然后,计算综合贡献毛益率(见上表)和综合保本销售额:综合贡献毛益率=(或:20%10%+10%30%+30%60%=23%)综合保本销售额=各产品的保本销售额分别为:甲产品的保本销售额=500 00010%=50 000(元)乙产品的保本销售额=500 00030%=150 000(元)丙产品的保本销售额=500 00060%=300 000(元) 则:各产品的保本销售量分别为:甲产品的保本销售量=50 000200=250(台)乙产品的保本销售量=150 000300=500(台)丙产品的保

31、本销售量=300 000400=750(台)2. 2001年固定成本a (160-120)10 000400 000(元)2001年利润额P=(p-b)x-a = (200-120) 10 000-400 000400 000(元)2002年目标利润P(1+20%)=400 0001.2=480 000(元)为实现2002年目标利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1)其他条件不变时,目标销售量x=(a+)(p-b)=(400 000+480 000) (200-120)=11 000(件)增长10% (11 000-10 000)10 000=10%(2)其他条件不变时,目标销售价格p=(a+)

32、(x+b) =(400 000+480 000) 10 000+120=208(元/件) 增长4% (208-200)200=4%(3)其他条件不变时,目标单位变动成本b=p-(a+)x =200-(400 000+480 000) 10 000=112(元/件) 下降6.67% (120-112)120=6.67%(4)其他条件不变时,目标固定成本a= (p-b)x- = (200-120)10 000-480 000=320 000(元) 下降20% (400 000-320 000)400 000)=20%3.(1)实施前的保本点x=a(p-b)=60 000(5-3.5)=40 000

33、(件) 实施后的保本点x=a(p-b)=(60 000+10 000)5(1-10%)-3.5 =70 000(件)(2)实施前的利润P =(p-b)x-a=(5-3.5) 60 000-60 000=30 000(元) 实施后的利润P =(p-b)x-a=(4.5-3.5)(60 000(1+40%)-70 000=14 000(元) 由计算结果可知,实施后的利润14 000元实施前的利润30 000元,因此,该方案不可行。4.(1)采用剩余股利政策,因为,该公司最佳资本结构为权益资本负债=60%40%,所以,2006年税后利润中用于再投资的留存收益 = 2 500 00060% =1 50

34、0 000(元)2006年税后利润中用于分配的股利 = 6 000 000-1 500 000 =4 500 000(元) 2006年的每股股利 = 4 500 000/300 000 = 15(元/股)(2)采用固定股利政策, 2006年的每股股利=2005年的每股股利 = 4.8(元/股)(3)采用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因为,2005年的股利支付率 = 4.8300 000/3 000 000 = 48% 所以,2006年支付股利 = 6 000 00048% = 2 880 000(元) 2006年的每股股利 = 2 880 000/300 000 = 9.6(元/股)(4)采用低正常股

35、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2006年支付股利 = 2300 000+(6 000 000-5 000 000)50% = 1 100 000(元)2006年的每股股利=1 100 000/300 000=3.67(元/股)第十章 习题参考答案四、计算分析题2.各因素的影响分析如下:销售数量的影响: (12 000-10 000)17036%=+122 400(元)销售单价的影响: 12 000(160-170)36%=-43 200(元)毛利率的影响:12 000160(35%-36%)=-19 200(元) 综合结果:122 400+(-43 200)+(-19 200)=60 000(元)从以上

36、分析可见,C产品毛利额实际比计划增加了60 000元,是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销售数量增加2 000件,使其增加122 400元;销售单价下降10元,使其减少43 200元;毛利率下降1%,使其减少19 200元。 3. 每股股利=100500=0.2(元)市盈率=120.64=18.75股利支付率=0.20.64=31.25%4.(1)2008年与2007年比较:2007年净资产收益率=7.2%1.11(1-50%)=15.98%2008年净资产收益率=6.81%1.07(1-61.3%)=18.83%2008年净资产收益率比2007年提高2.85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低于2007年(0

37、.39%),主要原因是销售利息率上升(1.42%)。总资产周转率低于2007年(0.04次),主要原因是固定资产周转率下降(0.2次)和存货周转率下降(0.48次)。资产负债率比2007年提高(11.3%),主要原因是负债增加。(2)计算2008年的资本保值增值率与资本积累率:2007年的销售收入=62 500(1+0.28)=48 828.13(万元)2007年的净利润=48 828.137.2%=3 515.63(万元)2007年年末的所有者权益=3 515.6315.98%=22 000.19(万元)2008年的销售收入=6 2500(万元)2008年的净利润=62 5006.81%=4 256.25(万元)2008年年末的所有者权益=4 256.2518.83%=22 603.56(万元)2008年的资本保值增值率=22 603.5622 000.19=1.032008年的资本积累率=(22 603.56-22 000.19)22 000.19=2.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