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能源复习纲要.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672282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质能源复习纲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生物质能源复习纲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质能源复习纲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质能源复习纲要.doc(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 生物质能源复习纲要.精品文档.第五章 绪论 注意三四五章的考试内容占到60%!1生物质(日本新能源法,注意与化石能源的区别)、生物质能、生物质能的基本特征(碳平衡)以及新能源的定义生物质biomass按日本新能源法来讲是指:来源于动植物的、可作为能源利用的物质(原油、石油气、可燃性天然气和煤以及由这些物质制造的产品除外)。生物质能是指蕴藏在生物质中的能量,生物质能从分类上讲是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的基本特征是:1 可再生renewable 光和水作用下可以再生 利用量不能超过再生量 2 可储存性与替代性 storabl

2、e and substitutive 其中替代性是指液气燃料可以用到石油煤炭动力系统中去 3 abundant 巨大的储存量 而且目前也是coal, oil, gas之后的第四位能源 4 碳平衡 不会破坏地球的co2 平衡新能源又称替代能源,是指采用新方法和新技术利用的古老能源和新近开发利用的能源种类,且在目前使用的能源中所占比例很小,但很有发展前途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另外还有核能(需要注意的是新能源经常和可再生能源相提并论,但是核能属于新能源,但是不属于可再生能源!不过这又与第一讲的45页相矛盾);与新能源相对的概念是常规能源。2 光合作用 光反应+暗反应 phot

3、osynthesis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包括光合细菌)吸收光能,同化co2和水,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效率只有0.25%5%)第一阶段 光反应(light reaction) 该过程必须要有光能才能在叶绿体基粒的类囊体上进行。 首先是水分子光解成氧和氢,释放出氧气; 然后在光照下将ADP(二磷酸腺苷 )和无机磷合成为ATP(三磷酸腺苷 ),从而把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并贮存在ATP的高能磷酸键中。第二阶段 暗反应(dark reaction) 暗反应阶段是不需要光能也能进行化学反应的。 该阶段的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 首先是二氧化碳的固定,即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

4、结合,形成三碳化合物,某些三碳化合物接受 ATP等释放的能量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形成糖类等有机物,此时,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第六章 生物质资源1 什么是能源植物,能源植物的改良技术5与目标3能源植物(energy plant)(又称“石油植物”或“生物燃料油植物”)通常是指那些具有较高还原性烃能力的、并可产生接近石油成分或可替代石油的产品的植物,以及富含油脂或碳水化合物的植物。广义的能源植物包含所有的陆地和海洋的植物,狭义的能源植物则是指能量富集型的植物。五个改良技术:1 杂交育种 2 物理诱变 3 化学诱变 4 细胞工程 5 基因工程 三个目标: 1 丰产

5、(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2 获得良好的品质(含有更多的淀粉、糖类和脂肪酸) 3 获得较强的抗逆性(指针对病虫害恶劣环境之类的因素)这个获得良好的品质是什么意思?五个技术里面又包括更细的技术种类第七章 生物质结构和组成1 生物质的主要组成生物质的组成成分主要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淀粉、蛋白质、烃类等。从能源利用的角度,潜力比较大的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组成的全纤维素类物质。2 纤维素和淀粉的结构式(haworth结构式)及其差别 beta吡喃呋喃D 三种异构的定义纤维素在化学上是指:D-吡喃葡萄糖酐(1-5)彼此以(1-4)苷键连结而成的线形巨分子这个看课件完全看不懂,我觉得还是找本书再看吧

6、需要注意的是:纤维素是以-葡萄糖苷键结合而成的,而淀粉是以-葡萄糖苷键结合而成的。此外,纤维素不溶于水,而淀粉则分为在热水中可溶和不溶两部分,可溶部分称为直链淀粉(图3-10),占淀粉的10%-20%,相对分子质量1万-6万;而不溶部分称为支链淀粉(图3-11),占80%-90%,相对分子质量5万-10万,支链淀粉具有分支结构。淀粉还有麦芽糖成分 3 半纤维素的定义、糖单元构成及半纤维素与纤维素的区别(组成半纤维素的单糖有4种?)半纤维素是来源于植物的聚糖类,它们分别含有一至几种糖基(如D木糖基,D甘露糖基与D葡萄糖基或半乳糖基等)构成的基础链,而其它糖基作为支链连接于此基础链上。糖单元的构成

7、:戊糖 的D-木糖和L-阿拉伯糖;己糖 的D-甘露糖D-葡萄糖和D-半乳糖己糖醛酸 的4-O-甲基-D-葡萄糖醛酸、D-半乳糖醛酸和D-葡萄糖醛酸少量脱氧己糖 的L-鼠李糖和L-岩藻糖等。半纤维素与纤维素的五大区别不同的糖单元组成;短得多的分子链;分子中的支链;其主链可由一种糖单元构成为均一聚糖如聚木糖类半纤维素;也可由二或更多种糖单元构成的非均聚糖如聚葡萄糖甘露糖类半纤维素;有些糖单元却常是或有时以支链连接到主链上,如4-氧-甲基葡萄糖醛酸和半乳糖等。另外需要了解的背景知识是半纤维素最早是因为其与纤维素不同的溶解度而被人们观察到并深入研究的。虽然叫半纤维素,但是绝对不是短链的纤维素。4 组成

8、木质素的三个基本单元,名称与结构式,木质素的基本化学特性木质素是在酸作用下难以水解的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物质,主要存在于木质化植物的细胞中,强化植物组织。其化学结构是苯丙烷类结构单元组成的复杂化合物,含有多种活性官能团。木质素与半纤维素、纤维素组成了植物细胞的骨架,在数量上,木质素仅次于纤维素。作为木质素的主体结构,目前认为以苯丙烷为结构主体,共有三种基本结构,即愈创木基结构、紫丁香基结构和对羟苯基结构:D/Y/Z的甲氧基成等差数列!木质素的分子结构中(注意是指三种基本单元进行一些列反应而组合成的有较大分子质量的物质,这才是木质素!注意不是大分子!)存在着芳香基、酚羟基、醇羟基、羰基、甲氧基、羧

9、基、共轭双键等活性基团,可以进行氧化、还原、水解、醇解、酸解、光解、酰化、磺化、烷基化、卤化、硝化、缩聚或接技共聚等许多化学反应。这,你让我怎么记?5 蛋白质的一二三级结构氨基酸通式:蛋白质是由氨基酸高度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成为多肽链,再由一条或一条以上肽链按各自特殊方式组合成蛋白质分子。一级结构:一级结构指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是蛋白质的最基本结构,它是由基因决定的。一级结构最为重要,因为它决定了蛋白质的二、三级和高级结构。 二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多肽主链骨架中各个不同肽段,因链内氢键或链间氢键形成有规则的构象,造成肽链本身呈-螺旋结构或-折叠

10、结构,或者无规则的构象,这就是蛋白质分子的二级结构。空间结构: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在各种二级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氢键、盐键、疏水键、范德瓦耳斯力等次级键的作用进一步盘曲、折叠而成特定格式的复杂的空间结构,包括肽链中一切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即原子在分子中的空间排列和组合方式,通常称为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或四级结构为什么要叫四级结构?6 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包括哪些项目,用图表示二者的关系工业分析proximate analysis,用工业分析方法分析固体燃料的规范性组成,分成两部分可燃组分和不可燃组分,其中可燃组分又可细分为挥发份和固定碳,不可燃组分分成灰分,水分。元素分析 ultimat

11、e analysis,用元素分析方法分析燃料的组成,主要是可燃成分的有机元素:C,H,O,N,S。不可燃的仍然是灰分和水分。7 低、高热值的转化,低热值的转化要借助高热值进行计算第四章 1 当量直径的概念及表达式分等体积,等表面积,和等比表面积当量直径三种,公式很容易推导。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本章的流化床中用到的当量直径就是等比表面积当量直径。2 什么是最小流化速度,在delta Pu 曲线上的表示;终端速度?最小流化速度和终端速度的计算 计算自己小结曳力系数Cd 值按流态分成三个区域,在计算时要假设速度再验证,即迭代!3 流态化的基本特征,散式流化,聚式流化? 基本特征有有四个,自己看ppt

12、,来不及打了 首先讲理想的流态化,应该是从初始流态化开始,随着流化速度的增加,固体颗粒间的间距均匀地增加,以保持颗粒在流体中的均匀分布。这样的均匀分布不管是对物理操作还是化学反应都是有利的。 实际上并不能达到这样的理想状态。实际流态化按质量分大概有两种。 用液体做流化介质,因与固体颗粒的密度之差较小,流化状态与理想状态较接近,在很大的流速范围内,颗粒都会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床层中。称散式流化。 而对液体流化介质而言,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对B、D两类粗颗粒,当气速超过起始流化速度后多余的气体直接以气泡相通过床层,而对较细的A类颗粒,在气速刚超过起始流化速度的一段范围内仍然是散式流化,但随着气速的进一

13、步增加,就出现了气泡相,称为聚式流化。气泡产生时的速度称为最小鼓泡速度。还需要说明的是,聚式流化明显存在两相:气泡相和以颗粒和颗粒间气体所组成的颗粒相或称密相或称乳化相。此外,散式流化和聚式流化的主要决定因素并不是气体介质还是液体介质,而是另外的两个因素:密度差和颗粒尺寸。4 鼓泡床、腾涌床、湍流床、快速床的概念及特点 鼓泡床的概念之前讲过了,其实和所谓的聚式流化没什么区别,至于特点,应该是表观的特征吧,如表面有起伏波动,流速越高,气泡扰动越剧烈,而且对于B,D类颗粒和A类颗粒有不同的起始状态,再者就是扰动能够是床料良好的混合。 腾涌床,又称节涌床,是指当气泡聚合后直径与床层的截面直径相当时,

14、气泡形成“气栓”,物料形成“料栓”,床层中出现剧烈的气固腾涌状态。这种流化状态一般出现在高径比比较大,颗粒比较大的系统中。有参数最小节涌速度和最小节涌床高。特点是:相比鼓泡床的压降随气速基本不变,腾用床的压降会随气速增加而不断增加。 湍流床:气速再增加,气泡和腾用被破坏,气泡破碎的趋势超过气泡聚并的趋势,气泡变小且与乳化相的界限变得模糊,总之气固混合更加的均匀,床层膨胀更好,加强了气固接触,较鼓泡床更优。 快速床:快速流化态是细颗粒在高速气流下发生聚积并因而具有较高的滑落速度的气固流动现象。操作速度大于输送速度。特点是:不存在定型气泡,这个和湍流床一致,且一部分颗粒分散与气体中形成稀连续相其余

15、的颗粒成絮团状悬浮。5 鼓泡床中气泡长大的原因?(1横向聚并 2纵向聚并 3气泡上升过程中吸收乳化相 4 压力)再重述一遍,气泡长大的原因包括:1 气泡赶上前面的气泡而聚并2横向聚并 3 上升过程中吸收乳化相中的气体 4 气泡所受静压随上升的高度增加而减小。 前三项是主要原因。第五章 热化学1 标准状态、标准摩尔生成焓、化学势、总包反应、基元反应、偏摩尔性质 标准状态:指在温度为T和标准压力(100Kpa)下该物质的状态。(所要注意的是标准状态并没温度进行限定,但IUPAC推荐温度为298.15k。另外,对于混合气体中组分的标准态指分压为时的状态,对溶液,选浓度为1mol/L为标准态)标准摩尔

16、生成焓:由最稳定的单质生成1mol化合物或者转化为1mol其他形式单质的焓变,称为该化合物或者其他形式单质的摩尔生成焓或摩尔生成热,表示,如果是在热力学标准状态下,那么就称为标准摩尔生成焓,用表示。化学势:将无限小量的物质i加入到溶液(均相系统)中,而保持均匀,同时系统的熵和体积保持不变,那么系统的内能的变化除以所加入的物质的量,就定义为物质i在所处相中的化学势/化学位。化学势之差决定化学反应或者物质在相间传递的趋向,如同温差决定的是传热的趋向一样。偏摩尔性质:偏摩尔性质的具体定义为:在恒温、恒压下,物系的广度性质随某种组分摩尔数的变化率叫做该组分的偏摩尔性质。偏摩尔性质有三个重要的要素:恒温

17、、恒压;广度性质(容量性质);随某组分摩尔数的变化率。基元反应(elementary reaction)是指反应物分子在碰撞中相互作用直接转化为生成物分子的反应,即“一步到位”生成产物的反应。 总包反应(overall reaction)即要经过若干个基元反应步骤才能完成的复杂反应,简称总反应。例:总反应:H2 + I2 = 2HI 需要经过如下几个基元反应步骤而完成以上这些基元反应代表了反应所经过的途径,动力学上称为反应历程或反应机理(reaction mechanism)。2 化学平衡点,催化剂对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的影响绝大多数的反应都是可逆反应,化学平衡反应的就是可逆反应的最大限度。在反

18、应的一定条件下,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系统中的各个物质的浓度不再随时间变化而发生变化,就称为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四个特点:1 最主要特征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2 动态平衡,而不是终止反应 3化学平衡是有条件的,外界条件变化时一般就会破坏原平衡而建立新平衡 4 化学平衡可双向达到催化剂的作用原理是改变反应的途径从而(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最终)改变反应的速率,对化学平衡没有影响。3 Gibbs自由能及化学反应方向的判定就是GIBBS函数或者称GIBBS自由能,是一个状态函数。在恒温、恒压、只做体积功的条件下,Gibbs函数变为,称为Gibbs等温方程式,根据其大小可以判断在该条件下反应的自发性

19、。如果考到计算的话,就会涉及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变即,定义与标准摩尔生成焓类似,注意计算时是生成物的值减去反应物的值。4 反应器热量衡算反应器的热量衡算书上的例题比较多,应该不会考到热容需要迭代计算的那种题型。重点应该是放在设计路径上面。可以再返回课本p104-p106复习。5 反应动力学计算 阿利尼乌斯定理首先是反应动力学方程,对于一个一级反应来说,有,类似核衰变。P118其次有Arrhenius定理,,其中A=const, E是反应的活化能,温度变化不大时可看成常数,R是通用气体摩尔常数,T是开氏温度。P119第六章 1 生物质燃烧过程及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 (非均相反应动力学里,那道计算

20、题估计要考)首先可以大致分成五个阶段:预热干燥阶段,热分解阶段,挥发份燃烧阶段,固定碳燃烧阶段和燃尽阶段。预热干燥阶段100左右,生物质的外在水蒸发。热分解阶段实际上是挥发份析出的阶段,而且挥发份析出的速率随着时间的增加按指数规律递减。挥发分燃烧阶段是温度进一步升高后,挥发份着火,其产生的热量使剩下的焦炭温度升高。固定碳燃烧阶段:挥发分燃烧的时间相对于整个燃烧过程是很短的,挥发分烧完后,氧气接触到炽热的炭就燃烧起来。这个阶段的反应比较复杂,尝试着总结一下。首先,要知道的概念是:燃烧/碳的异相气化=吸附+络合+离解,整个的反应过程受最薄弱环节的控制固定碳的燃烧阶段总的分四种反应类型:A 碳与氧气

21、的反应(又因温度的变化会导致不同的反应)T略小于1300时,吸附反应速度很快络合反应: 以及络合物在氧气分子撞击下的离解:通过吸附理论的数学推导,可以知道总的反应速度还受碳表面氧浓度的影响,总的来说,当很大时,反应受固溶络合速度控制,0级(即与无关);很小时,反应受离解速度控制,1级。当T1600时,络合物不需要氧气分子的撞击直接自行热分解,0级(即与无关),此时吸附是最困难的环节,控制反应的速度。吸附是个1级反应。B碳的异相气化反应 和气相的燃烧反应以上的四个反应是交叉和平行地进行的,即没有绝对的先后关系。碳的异相气化和碳的氧化类似,也是由络合,离解,吸附三个反应所组成的。也是随着温度的不同

22、,控制反应速度的关键因素也发生转移。具体如下:T略大与700,碳氧络合物自动分解,0级;大于950,碳受二氧化碳撞击的离解,1级;更高,化学吸附。需要注意的是气化反应的速度要在很高温度下才能赶上氧化反应的速度。C 碳与水蒸气的反应炭与水蒸气的反应性质与碳的异相气化类似,只不过与水蒸气的反应速度更快。D的歧化反应 这是ppt上加的,了解下吧,是碳的异相气化反应的逆反应,可能在温度稍降时导致析碳。5 燃尽阶段灰分会包裹在焦炭上阻止与空气接触,而且灰分会耗热,所以燃烧速度减缓甚至停止,造成焦炭的后期燃烧很慢很长,称为燃尽阶段。2 扩散燃烧、动力燃烧、过度燃烧这是异相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容,也是生物质直接

23、燃烧的核心模型之一。该模型定性地解释了异相化学反应的过程,分析了控制因素,对理解碳的燃烧过程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现在我尝试这把这个模型总结一遍。首先,异相化学反应最典型的例子是碳球与氧气的反应,分成五个环节:氧气的扩散,氧气的吸附,反应,解吸,生成物的扩散3 完全燃烧的条件 1 足够高的温度:保证供应着火需要的热量,保证有效的燃烧速度; 2 合适的空气量:太少,可燃成分不能充分燃烧,太多,降低燃烧温度,且增多烟气量 3 充裕的时间4 燃尽时间的推导(三个假设,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 不打了,浪费时间,具体参见第六章pdf5 空气量、烟气量的计算 不打了,浪费时间,具体参见课本第六章p133-p1

24、386 锅炉燃烧按照燃烧方式的分类 现在锅炉根据燃料在炉内的燃烧方式分成四种类型:火床燃烧(包括链条炉排炉),火室燃烧,旋风燃烧,沸腾床燃烧。第七章1 气化反应过程及主要反应气化反应过程主要包括四个反应:固体燃料的干燥,热分解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固体燃料的干燥:100-150,包括外在水和内在水都蒸发除去。热分解反应:反应机理很复杂,总的来说是大分子的碳水化合物的链被打碎,析出生物质中的挥发分,留下木炭构成床层。并且可凝挥发分在常温下冷凝成焦油。还原反应:主要是热分解后的焦炭与,发生还原反应,生成可燃性气体。具体的反应罗列如下:碳的气化水蒸气的还原:,甲烷生成:,,一氧化碳的变换反应需要

25、注意的是,甲烷的生成反应是放热反应,在高温下,甲烷不稳定会分解,因此常压高温时基本上是没有甲烷这个生成物的。所以一般情况下只有剩余的四个反应。氧化反应:通常采用经气化残留的碳与气化剂中的氧进行部分燃烧,放出热量,为其余三个阶段提供热量。主要反应是C与氧气生成二氧化碳或者一氧化碳。一般把氧化反应区和还原反应区称作总气化区,热分解区及干燥区称为燃料准备区。而且实际生产中,通过调整压力、温度、组分浓度等因素来影响平衡达到控制生成产物的目的。2 气化工艺分类(按照气化剂的不同) 按照不同气化原料,气化工艺可以分成六种: 空气气化,氧气气化,水蒸气气化,空气(氧气)水蒸气混合气化,氢气气化,热分解气化。

26、需要说明的是:空气(氧气)水蒸气混合气化是应用最广的技术,现行的固定床生物质气化系统基本上采用这种方式。六种气化的各自特点:空气气化简单,但由于大量氮气的参入使热值较低;氧气气化与空气气化相比热值高;水蒸气气化有较多的氢气和甲烷,中热值,但需外热源;混合气化自供热,降低了一氧化碳(由于有水蒸气的存在)含量;氢气气化:高热值,但条件苛刻,不常用;热分解气化,隔绝空气加强热,其实是部分气化,产生固定碳和焦油。3 上吸式,下吸式,平吸式气化炉,双流化床气化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示意图也要会画!)估计会考这个,因为是用的最多的,具体的看ppt第八章1 生物质热裂解、生物质热裂解液化的概念及条件生物质热裂

27、解是指生物质在完全没有氧或者缺氧的条件下热裂解,最终生成生物油、木炭和可燃气体的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三种产物的比例取决于热裂解工艺和反应条件,一般而言,低温慢速产木炭,高温闪速产燃气,中温快速产燃油。生物质热裂解液化是在中温(500650),高加热速率()和极短的气体停留时间(小于2s)的条件下,将生物质直接热解,产物经快速冷却,可使中间液态产物分子在进一步断裂生成之前冷凝,从而得到高产量的生物质液体油。该技术最大的优点在于生物油易储存和运输。2 热裂解液化反应的机理(组成、传热传质的反应进程)从组成成分分析:半纤维素和纤维素主要产生挥发性物质,木质素主要分解为炭,而纤维素是最主要的组成物,

28、也是最简单的一种,所以是研究热裂解原理的实验原料。最为广泛接受的纤维素分解途径是纤维素200-280热解生成炭,水,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与280-340热解生成焦油的两条路径的竞争。从物质能量的传递角度来说,主要注意的是一次裂解和二次裂解的概念。热量由表及里地传递给生物质,首先表层分解生成挥发分(包括可凝和不可凝)和固定碳,当挥发分离开生物质穿越周围的气相组分时会发生二次裂解,就是原本可凝的那部分气体又裂解成小分子,可凝成分即将来可以冷凝成生物油的组分含量降低。因此需要快速裂解快速去除热裂解产生的气态物质,以抑制二次裂解。从反应进程的角度分析,生物质热裂解分成三个阶段:脱水阶段,主要热裂解阶段

29、(100380,缺氧条件下热分解),炭化阶段(400,分解非常缓慢,认为是C-C键和C-H键裂解造成的)3 旋转锥液化装置的构造及工作原理这个暂时没法打上去第九章1 厌氧发酵制甲烷的主要过程及原理 厌氧发酵产甲烷主要分三个阶段:液化阶段,产酸阶段,产甲烷阶段。 液化:把以大分子状态存在的碳水化合物(淀粉,纤维素,蛋白质等)必须通过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进行酶解而后分解称为溶于水的小分子化合物后才能被微生物进行进一步分解,而整个过程就称为液化阶段。 产酸阶段:产酸微生物群将单糖类、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小分子物质进一步转化成简单的有机酸(甲乙丙丁和乳酸)、醇、及少量的气体(二氧化碳、氢气、氨气、硫化

30、氢等)。主要产物是有机酸,乙酸为主。 产甲烷阶段:产甲烷细菌分解乙酸、醇等形成甲烷和二氧化碳,即沼气。2 厌氧发酵微生物有哪些? 1 发酵性细菌:作用是产生胞外酶分解大分子,再吸收小分子产物进一步分解成乙酸、丙酸、丁酸等之类的小分子。 2 产氢产乙酸菌 3 耗氢产乙酸菌 因为产产甲烷菌基本上只能利用乙酸个别几种小分子物质,所以必须由这些产乙酸菌把各种小分子有机物进一步分解 4 产甲烷菌 高度转化 最主要转化乙酸 严格厌氧3 影响厌氧发酵的主要因素 1 严格的厌氧环境 2 发酵温度(35和54中、高温发酵高峰,两种群的细菌造成) 3 发酵原料 沼气微生物不能利用原料中的灰分,其他的成分称为挥发性

31、固体 4 料液浓度 夏季6%,冬季8% 5 酸碱度 6.87.5 6 7 8 9 碳氮磷比例,添加剂和抑制剂,搅拌,接种物4 简述标准水压式沼气池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见ppt第十章1 生产乙醇的主要方法 1 发酵法 按发酵原料分四类:糖质、淀粉、纤维素、工业废液 2 化学合成法 较常见的是乙烯和水加成C2H5OH230-300,7-8MPa催化剂C2H4+H2O2 纤维素和淀粉类原料发酵产乙醇的生化反应过程 该两种原料都属于生物大分子,制乙醇的生化反应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大分子物质水解成单糖分子、单糖分子的糖酵解生成两分子丙酮酸、无氧条件下还原成乙醇,并释放二氧化碳。 大分子水解阶段:(1)淀粉水解比较容易,纤维素水解比较困难,木质算中的木聚糖水解比较容易。反应方程式我就不打了,自己抄! 糖酵解:即由葡萄糖降解为丙酮酸的过程称为糖酵解,包括四种途径,其中EMP途径最重要,要是考反应方程式算我倒霉 丙酮酸还原反应,见ppt3 乙醇发酵的主要副产品及生产机理4 乙醇发酵的主要工艺 见ppt 填空 10*2(里面有可能有计算!)名称解释 5*2简答题 6-7*5推导及计算 剩下的约35-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