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奥赛辅导材料.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671813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奥赛辅导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生物奥赛辅导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奥赛辅导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奥赛辅导材料.doc(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生物奥赛辅导材料.精品文档.生物奥赛辅导材料第一部分 简要归纳一、植物学部分1、高等植物具有世代交替,孢子体减数分裂产生孢子,孢子形成配子体,配子体产生配子(精子和卵)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合子(受精卵)发育成孢子体。2、吃的海带是孢子体,苔藓植物的配子体独立生活(孢子体寄生在配子体上),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都是孢子体发达。3、裸子植物的胚乳是雌配子体(n),被子植物胚乳是多倍体(多为3n)4、导管只在被子植物体内出现,在蕨类和裸子植物体是管胞。5、筛管只在被子植物内有,在蕨类和裸子植物中是筛胞。6、在种子植物体内的(导管、管胞)和(纤维、石细胞)是

2、成熟后死去,但具有功能的组织。7、在种子植物体内的(筛管、筛胞)是成熟后细胞核消失,但仍是生活的细胞。8、药用冬虫夏草是(子囊菌孢子侵入昆虫幼虫体内,形成菌核)而形成的。9、在蕨类植物生活史中出现异孢现象的是(卷柏)植物。这一现象的出现,在系统发育上对(种子)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10、水绵的生活史中只有核相交替,没有世代交替。11、根的初生木质部为外始式发育,初生韧皮部也是,茎的初生韧皮部也是外始式,但茎的初生木质部是内始式12、花程式13、买麻藤科植物是没有颈卵器的颈卵器植物,茎内次生木质部有导管,是裸子植物中最进化的性状14、部分科的典型特征(以前发过的资料)15、营养器官的变态类型及代表

3、植物二、植物生理学部分1、暗反应也是需要光的,因为有些酶没有光不能产生,如: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在没有光的情况下是不能产生的。2、光合作用产生ATP有环式和非环式,非环式通过光系统到光系统,势能下降的过程产生ATP。环式在光系统用还原辅酶剩余的能量来形成ATP。3、红降现象也称增益效应和Emerson(爱默生)效应,证明有两个光系统。4、水总是从水势高的区域向水势低的区域移动。5、硝酸还原酶是诱导酶,只有在硝酸盐存在的情况下才大量的出现。6、固氮酶除了有固氮作用外,还有放氢的作用,可使乙炔变成乙烯。7、光呼吸是在下列哪些细胞器中进行的:ADE。 A、过氧化物体 B、乙醛酸体 C、高尔基体 D、叶

4、绿体 E、线粒体 8、自叶绿体中输送出来,大量用于蔗糖合成的光合中间产物是:DA、果糖 B、葡萄糖6磷酸 C、果糖1,6-二磷酸 D、磷酸二羟丙酮9、西瓜和西红柿成熟后,其种子并不在有充分水分的果实中萌发,这是因为果实中:A、PH不合适 B、有抑制剂存在 C、溶质浓度太大 D、胚没有成熟10、豆科植物根瘤中的豆血红蛋白的作用是:C A、与N2结合 B、传递电子 C、与氧结合 D、使N2还原11、叶绿体中的DNA不含有AB A、组蛋白 B、5-甲基胞嘧啶 C、基因 D、启动子三、无脊椎动物学部分1、水螅只有两个胚层,没有中胚层,没有体腔2、涡虫(扁形动物)有了中胚层,但没有体腔3、蛔虫(线虫动物

5、)体腔称为原生体腔或假体腔4、环毛蚓(环节动物)体腔称为次生体腔或真体腔5、昆虫(节肢动物)是混合体腔。6、马氏管起渗透调节和排泄作用,主要的排泄物是尿酸,直肠腺有重吸收水盐作用。7、雌蛾的性信息素是由其腹部第89节节间膜上的腺体分泌的;蜂王信息素是由其上颚腺分泌的。8、鳞翅目蛾类性信息素多为易挥发的脂肪族化合物;藻类信息素为C11碳氢化合物。9、昆虫的信息素往往有一个双键,它是由11去饱和酶催化的,该酶是至今发现的信息素唯一合成酶。它能使饱和的脂肪酸链变成不饱和的,产生双键,然后在氧化、还原酶的作用下生成信息素。10、蜂媒花多为黄色或蓝色。蝶媒花多有鲜艳的红色或粉红色;蛾媒花多为白色或暗色;

6、甲虫和蝇媒花多为白色或暗淡较原始的花11、蝶媒花氨基酸的含量要高于蜂媒花12、草履虫是典型的单细胞动物,其生殖有无性和有性两种方式。草履虫有大小两个细胞核,在结合生殖过程中要经过减数分裂和消失等现象,最后形成的新个体中仍恢复到大小两个细胞核。要结合生殖开始阶段,下列叙述哪个是正确的:BA、小核和大核都分裂两次 B、小核分裂两次,大核逐渐消失C、小核消失,大核分裂两次 D、小核分裂两次,大核维持不变13、间日疟原虫是我国重要的寄生虫病病原体之一,它有两个寄主:人和按蚊。按蚊吸血将一定时期的疟原虫带入人体,并在人体内裂殖发育。当按蚊再吸血时又将适当时期的疟原虫吸入体内,断而完成发育。疟原虫从人体进

7、入蚊体的时期是:DA、子孢子 B、裂殖子 C、合子 D、配子母细胞 E、配子14、海绵动物是最原始的多细胞动物,科学家认为它是进化上的一个侧支,称为侧生动物,因为在个体发育中有胚层逆转现象。15、水螅纲水母和钵水母纲水母皆呈圆盘状,营飘浮生活但水螅纲水母下伞面周缘有缘膜。据此可将两者分开。16、蛔虫的排泄系统仍是原肾型是因为肾细胞起源于外胚层。17、乌贼在水中快速运动,其动力来自于外套膜肌肉的收缩。18、个体发育(卵裂类型及典型生物;变态发育类型及生物)四、脊椎动物学部分1、关于脊索动物的起源假说,加斯坦和贝利尔认为脊索动物和棘皮动物的共同祖先类似于半索动物的羽鳃类。进化过程是从原始后口动物进

8、化到原始无头类,棘皮动物和半索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2、海鞘的逆行变态三大变化:A、幼体是自由的,成体变成固着的,然后尾部的脊索消失;B、背神经管变成实心的背神经节;C、鳃裂数由少变多。3、在脊索动物中只有海鞘和圆口动物中的盲鳗是雌雄同体的,(但都异体受精)4、海鞘是开放式的血液循环。5、骨质的结构是中胚层产生的,角质的结构都是外胚层产生的。 表皮衍生物(外胚层):(1)外骨骼(角质):角质鳞甲、毛 ,蹄、指甲、爪6、皮肤衍生物 (2)腺体:汗腺、皮脂腺、乳腺、气味腺等真皮衍生物(中胚层):骨质鳞(硬、圆、栉)、骨质鳍条(皮质和鳞质、哺乳类骨板、实角(鹿角)楯鳞:由表皮和真皮层共同形成,与牙齿同

9、源。代表:鲨鱼。7、文昌鱼的表皮是单层的,但是到了脊椎动物表皮就是多层的。8、椎体类型:双凹型(鱼);后凹型(两栖类);前凹型(爬行类);双平型(哺乳类);马鞍型(鸟类)9、颌弓与脑颅相接的类型:(1)两接型:低等软骨鱼、总鳍鱼、古代棘鱼类(2)舌接型:软骨鱼中的板鳃类、所有的棘鳍鱼类(3)自接型:肺鱼、陆生脊椎动物(4)颅接型:仅哺乳类10、奔跑型的动物没有锁骨,只有肩胛骨一块,马和猎豹都是没有锁骨的,所以跑得快,使用前肢较多的攀缘动物锁骨发达。11、牙齿进化趋势:多出再出,量多少而恒定,同型异型,侧生、端生槽生12、水生动物无唾液腺,哺乳类唾液腺含消化酶,其他动物的唾液腺仅湿润食物。13、

10、最原始的反刍类的骆驼有三个胃而不是四个胃。14、小肠、十二指肠在鱼类有,圆口类没有。在鸟类出现了肠和回肠。盲肠在爬行类出现,结肠在哺乳类出现。15、鳄鱼和哺乳类具有完整的次生腭。两栖类开始有声带。鸟类鸣管外有特殊的鸣肌。16、海鞘中的血液开管式循环,血液定期改变方向,同一条血管轮流充当动脉和静脉,这在脊椎动物中是唯一的。17、软骨鱼类动脉圆锥常具瓣膜,硬骨鱼类动脉球代替了动脉圆锥,不能主动收缩,不具瓣膜。18、钱鱼类具H型主静脉系统,两栖类具Y型大静脉系统和肺静脉出现。爬行类、鸟类、哺乳类肾门静脉退化消失。19、软骨鱼的生殖方式:卵生(虎头鲨),卵胎生(棘鲨),假胎生(星鲨)20、鱼类(古脑皮

11、);肺鱼和两栖类(原脑皮);爬行类开始出现亲脑皮,原脑皮为海马。胼胝体为哺乳动物特有。21、脑神经在无羊膜类是10对,羊膜类12对。22、水生动物嗅觉发达,两栖类出现内鼻孔,爬行类以上出现鼻甲骨。鸟类嗅觉不发达,四足类的犁鼻器。鸟类舌前部角质化无味蕾。五、动物行为学部分1、动性是指动物在一定的外界刺激下所作随机的、不定向的活动。运动的结果总是趋于有利的刺激而避开不利的刺激源。2、趋性是定向的运动。3、横定向与趋性比较接近,它总与刺激源保持一定的角度而不是直接向着刺激源或离开刺激源。4、攻击行为是同种个体间发生战斗和攻击。5、贝茨拟态:无毒模仿有毒;缪勒拟态:有毒模仿有毒。默滕斯拟态:强毒模仿弱

12、毒。6、黑头鸥把破蛋壳扔出巢外是因为破蛋壳会引来天敌。7、熊蜂是地下筑巢的社会性采蜜昆虫,蜂群大小约为几百只。8、动物占有和保卫一定空间的行为属于种内资源竞争。六、动物生理学部分1、第二信使有cAMP、IP、Ca离子等2、输氧时给的混合气体:95%的O2和5%CO2。3、所谓生物钟是视交叉上核和松果体4、胆碱是怎样使突触后膜去极化的?引起突触后膜对各种小离子(正离子)通透性增加5、心肌细胞分两类细胞,一类是工作细胞:不断进行收缩、舒张(心房肌、心室肌)另外一类是特殊分化的细胞(窦房结心肌起博点;房室结在窦房结不工作时可从此起博;浦肯野氏纤维传导;房室束传导)6、肺泡的回缩力来自肺的弹力纤维和肺

13、泡膜液体分子层表面张力7、肾髓质高渗状态的形成有赖于肾小管的逆流倍增作用。8、蛋白质分解产物能够刺激胆囊收缩素释放9、阿托品可阻断M型胆碱能受体,箭毒可阻断N型胆碱能受体,酚妥拉明可阻断型肾上腺素能受体,心得安可阻断型肾上腺素能受体。10、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和组织的PH为7.411、蜗管里面是内淋巴液,前庭阶和鼓阶里面都是外淋巴液12、血浆中没有碳酸酐酶,红细胞中有碳酸酐酶13、神经纤维冲动传导的最高频率只能小于或等于不应期的倒数14、人眼视网膜中央凹只有视锥细胞没有视杆细胞七、生物化学部分1、通过尼科尔棱镜形成平面偏振光,右旋光物质以“+”表示,左旋光“”2、细胞表面的信号分子的受体可分为三

14、类:离子通道偶联的受体(如烟碱型的乙酰胆碱受体);G蛋白偶联的受体(由于蛋白和GTP结合故称G蛋白,此蛋白较保守,在所有真核细胞中都相似。由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细胞通路主要包括;cAMP信号通路和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配酶连接的受体。另外NO也是重要的信号分子和效应分子。3、脲酶只能催化尿素水解(称为绝对专一性)4、激素的化学本质分三类:含氮激素(蛋白质类、多肽类,氨基酸衍生物类,如胰岛素、甲状腺激素);固醇类(由胆固醇转变而成,如睾酮、雌酮类);脂肪衍生物激素(如前列腺素)八、分子生物学部分(DNA的复制、转录、翻译;基因表达与调控;基因工程等内容)1、限制性内切酶是在某一位点上切割双链DN

15、A分子2、维系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化学键是(肽键)九、微生物学部分1、芽孢是抗逆必极强的休眠体,不具有繁殖功能;伴胞晶体对鳞翅目的幼虫有毒杀作用。2、细菌的形状取决于染色体DNA所携带的遗传信息3、流感病毒受体是红细胞和易感动物粘膜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狂犬病毒的受体是细胞表面的乙酰胆碱。至今尚未发现植物细胞表面存在着病毒受体。4、1971年Diener首次阐明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病的病原是类病毒(单链环状RNA分子)5、溶源性细菌是指在其染色体整合有:BA、温和噬菌体 B、温和噬菌体基因组 C、烈性噬菌体 D、烈必噬菌体基因组6、琼脂是最理想的凝固剂,常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1.52%琼脂制成固体培养基。此

16、外,硅胶是由硅酸钠和硅酸钾制成的胶体,且不含有机物,常用于培养自养菌固体培养基的凝固剂。病毒是专性寄生的,不能在这些培养基上培养,而只能用鸡胚、组织培养物或敏感动物等进行培养。7、发酵的特点:(1)无氧条件下进行(2)生物氧化最终电子受体是氧化性代谢中间产物(3)产能方式是底物水平磷酸化(4)产生能量少(5)一般是专性厌氧菌及兼性厌氧菌进行的8、葡萄糖降解为丙酮酸途径:EMP途径、不完全HMP途径、ED途径9、有氧呼吸特点:(1)有氧条件下进行(2)葡萄糖彻底氧化为H2O和CO2(3)氧化过程所脱下的电子经完整电子传递链(4)最终电子受体是分子氧(5)释放较多能量(6)一般是好氧菌和兼性厌氧菌

17、进行的10、根据最终电子受体不同可把无氧呼吸分成硝酸盐呼吸、硫酸盐呼吸、硫呼吸、碳酸盐呼吸、延胡羧酸呼吸等,其中最典型例子是硝酸盐呼吸11、细菌群体生长曲线是以细菌数目的对数为纵坐标,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共分四个时期:延滞期(调整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12、发酵工业常采用以下措施来缩短延滞期:(1)以对数期细菌作为种子进行接种(2)加大接种量(3)发酵培养基成分与种子培养基成分尽量接近等13、对数期是发酵生产最佳“种子”;是科研的理想材料;是增殖噬菌体的宿主最适菌龄14、稳定期是发酵生产收获菌体或收获与菌体生长一致的代谢产物的最佳时期。衰亡期细菌会出现畸形。15、高压蒸汽灭菌是最广泛的一

18、种灭菌方法,121(1.03105Pa)灭菌1520分钟16、超高温灭菌可保存食品的营养和风味,135150,灭菌26S17、干热灭菌用于一玻璃器皿或金属制品的灭菌,170,灭菌1h或160灭菌2h。18、质粒pBR322常作为大肠杆菌的克隆载体;酵母2um质粒常作为酵母的克隆或表达载体;柯斯质粒载体是由噬菌体的粘性末端和质粒构建而成,常作为大肠杆菌的克隆载体;Ti质粒衍生物是由根癌土壤杆菌的Ti质粒改造而成的,可作为植物基因工程的载体。19、多数真菌、放线菌等都是生长因子养型微生物,不需要外界提供生长因子20、检测自来水是否污染,我国规定1000mL水中大肠杆菌数不超过3个21、转化是指外源

19、DNA片段被受体菌的感受态细胞吸收后,得到一个获得部分新遗传性状的转化子。22、转染是指当用噬菌体或其他病毒的DNA去感染宿主的感受态细胞,进而产生正常噬菌体或病毒的后代。23、转导是以噬菌体为媒介将细菌DNA从供体菌转移到受体菌的过程十、细胞生物学部分1、最早发现的支原体是拟胸膜肺炎病原体。2、大肠杆菌质粒按表现型效应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F因子(性因子,有的大肠杆菌有,F+,没有用F-表示);第二个是抗性因子;第三类是大肠杆菌素原因子3、人眼分辨力0.2mm,光学显微镜是0.2um,电子显微镜是0.2nm4、膜上磷脂分子的运动最常见侧向运动,最少见的是翻转5、不同膜上的ATP合成酶是不一样的

20、。现在认为,ADP和磷酸基结合到酶上,以及ATP释放都需要能量6、在核糖体大亚基上面有三个位点:A位点,P位点,E位点7、微管直径是24nm,微丝直径是7nm,中间纤维直径是10nm8、ES细胞是胚胎干细胞,EG细胞是胚胎原始生殖细胞9、获得人干细胞四条途径:(1)从人的早期胚胎中获得;(2)从早期流产胎儿原始生殖腺中获得;(3)从人的克隆胚胎中获得;(4)从成体获得成体干细胞10、三主干:古核生物、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六界:古细菌界、真细菌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11、原癌基因通过三条途径变成癌基因:(1)通过易位或转座;(2)基因扩增(3)在基因内部发生了点突变12、G1检验

21、点控制细胞由G1进入S期;G2检验点控制细胞由G2进入M期;M检验点控制细胞由M期进入G1期13、死亡基因:促进细胞调亡的基因。如线虫中ced-3基因,ced-4基因,哺乳动物中的ICE基因14、生存基因:维持细胞生存,而不是促进细胞数目增加。如线虫中ced-9基因,哺乳动物中的BCL-2基因家族某些成员。15、肿瘤抑制基因:它的失活是人类肿瘤中发生频率最高的遗传事件之一。最重要的是P53基因16、“信号肽”(内质网上核糖体合成);“转运肽”(细胞质中合成叶绿体中蛋白质前体的N端序列);“导肽”(细胞质中合成线粒体中蛋白质前体的N端序列)十一、遗传学部分1、XY型性别决定是人类、哺乳类、某些两

22、栖类和某些鱼类,以及很多昆虫和雌雄异株的植物等的性别决定类型;ZW型是鸟类、鳞翅目昆虫,某些两栖类及爬行类动物的性别决定类型。另外蜜蜂的性别取决于染色体数。雌雄同株(同体)生物不存在这些情况2、染色体图上的一下图距单位是厘摩(cM);细菌的基因的作图单位不是厘摩,而是分钟,用时间表示;人类基因组物理图谱的单位是bp(碱基对)3、人类基因定位不能用测交方法,而用家系分析法、体细胞杂交法4、基因库是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的部和,包括核基因和质基因;而基因组是单倍体细胞核的染色体上的全部基因。5、X染色体又叫第一染色体6、位点是DNA或RNA分子中某一确定的碱基序列;而基因座是特定基因在染色体上所占据的

23、一定长度(或指基因在染色体上所处的位置)7、显性上位(12:3:1);隐性上位(9:3:4);累加作用(9:6:1);互补作用(9:7);重叠作用(15:1);抑制作用(13:3)详细知识第一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液泡系是指由内膜所包围的小泡和液泡,除线粒体和质体外,都属于液泡系。液泡的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高尔基液泡,由高尔基体成熟面高尔基地边缘形成的小泡,其中含有水解酶等。溶酶体,由内质网形成,其中含有水解酶。圆球体,为植物细胞所特有,相当于溶酶体,也是由内质网形成。微体,按其中所含的酶来确定它们的性质。自噬小体,由一层膜将一小部分细胞质包围而成,其中被消化的物质是细胞质内含有的各种组成,如线粒

24、体、内质网的碎片等。吞噬泡,由质膜的内陷作用吞噬了营养颗粒而成。胞饮液泡,由质膜的内陷作用吞噬了一些溶液或营养液而成。糊粉粒,在植物的种子中产生的一种特异的液泡,其中贮有蛋白质(多数是酶),起源于内质网。收缩泡,为原生动物所含有的液泡,具有伸缩性,收缩时可把废液和过量的水分排出体外。动、植物液泡都是由一层单位膜包围而成。4特点(1)胶体性质:蛋白质分子量很大,容易在水中形成胶体粒,具有胶体性质。在水溶液中,蛋白质形成亲水胶体,就是在胶体颗粒之外包含有一层水膜。水膜可以把各个颗粒相互隔开,所以颗粒不会凝聚成块而下沉。(2)变构作用:含2个以上亚基的蛋白质分子,如果其中一个亚基与小分子物质结合,那

25、就不但该亚基的空间结构要发生变化,其他亚基的构象也将发生变化,结果整个蛋白质分子的构象乃至活性均将发生变化,这一现象称为变构或别构作用。(3)变性作用:这种变化不可逆。DNA一级结构中核苷酸之间唯一的连接方式是3、5磷酸二酯键(5端为磷酸)。所以DNA的一级结构是直线形或环形的结构。DNA的二级结构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绕同一中心轴构成双螺旋结构(4)常有A、B(即WatsonCrick模型)、C型和Z型(左手螺旋)。DNA为白色纤维状固体,RNA为白色粉末;都微溶于水,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常用乙醇从溶液中沉淀核酸。(5)蛋白质的最大吸收值在280nm处 .使碱基、核苷、核苷酸和核酸在2

26、40290nm的紫外波段有一个强烈的吸收峰,最大吸收值在260nm附近.(6)DNA的片段越大,复性越慢;DNA的浓度越高,复性越快。DNA的片段越大,复性越慢;DNA的浓度越高,复性越快。 (7)核酸变性后,如260nm区紫外吸收值升高(增色效应)(8)脂肪 也叫中性脂,一种脂肪分子是由一个甘油分子中的三个羟基分别与三个脂肪酸的末端羟基脱水连成酯键形成的。第二章 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0)真核细胞 原生质,它是细胞质与细胞核所组成的生活物质的整体。细胞质包括质膜、内质网、高尔基体、中心体、线粒体、质体等。后成质,由细胞分化出来具有一定机能的细胞衍生物,如纤毛、鞭毛等。异质,由原生质高度特化的物

27、质,如角质、木质、木柱质、纤维素等。副质,细胞质中的内含物,都是新陈代谢的产物,如淀粉粒、糖元粒、油滴、乳液等。(2)植物细胞: 细胞壁分为三层:中胶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中胶层(胞间层)把相邻细胞粘合在一起,初生壁在中胶层的两侧,所有植物细胞都具有。次生壁在初生壁里面,又分为外、中、内三层,厚而硬,不是所有植物细胞都有的。在两个相邻细胞之间的壁上,有胞间连丝联结两个相邻细胞的原生质体,使细胞之间互相流通。3质体质体是绿色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细胞器。根据颜色和功能的不同,成熟的质体分白色体、有色体和叶绿体三类。(1)白色体(也叫无色体) 因所在的组织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造粉质体、造蛋白质体和造油体。(

28、2)有色体 有色体内含有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呈红色或橙黄色。它存在于花瓣和果实中,其主要功能是积累淀粉和脂类。(3)叶绿体 :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在类囊体膜上进行,合成有机物的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4)液泡系:液泡系是指由内膜所包围的小泡和液泡,除线粒体和质体外,都属于液泡系。液泡的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高尔基液泡,由高尔基体成熟面高尔基地边缘形成的小泡,其中含有水解酶等。溶酶体,由内质网形成,其中含有水解酶。圆球体,为植物细胞所特有,相当于溶酶体,也是由内质网形成。微体,按其中所含的酶来确定它们的性质。自噬小体,由一层膜将一小部分细胞质包围而成,其中被消化的物质是细胞质内含有的各种组成,

29、如线粒体、内质网的碎片等。吞噬泡,由质膜的内陷作用吞噬了营养颗粒而成。胞饮液泡,由质膜的内陷作用吞噬了一些溶液或营养液而成。糊粉粒,在植物的种子中产生的一种特异的液泡,其中贮有蛋白质(多数是酶),起源于内质网。收缩泡,为原生动物所含有的液泡,具有伸缩性,收缩时可把废液和过量的水分排出体外。动、植物液泡都是由一层单位膜包围而成。(5)细胞周期分四个时期从有丝分裂完成到DNA复制前的这段间隙时间叫G1期。DNA复制的时期叫S期。在S期,DNA含量增加一倍。从DNA复制完成到有丝分裂开始,这段时间叫G2期,细胞分裂期的开始,标志着G2期的结束。从细胞分裂开始到结束,也就是染色体的凝缩、分离到平均分配

30、到两个子细胞为止,叫M期。M期包括前、中、后、末四个时期。在细胞生长繁殖过程中,有的细胞在前一周期结束后,不再进入下一周期,而是退出了细胞周期,细胞这时所处的时期叫G0期。G0期的细胞不合成DNA,也不发生分裂,而处于静止状态。4.细胞分化的原理(1)细胞核的全能性在动物个体发育过程中,受精卵具有分化出各种组织和细胞,并建立一个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这种细胞称为全能细胞。在胚胎发育的囊胚细胞和原肠胚细胞,虽然具有分化出多种组织的可能,但却不能发育成完整的个体,这部分细胞叫做多能细胞。在动物长成后,成体中储存着保持增殖能力的细胞,它们产生的细胞后代有的可能分化为多种组织,有的可能只分化出一种细胞。

31、只能分化出一种细胞的类型叫做单能细胞。(2)基因的选择表达:细胞分化并非由于某些遗传物质丢失造成的,而是与基因选择表达有关。细胞的编码基因分为两类:管家基因和奢侈基因。管家基因是维持细胞生存必需的一类基因,在各类细胞中都处于活动状态。奢侈基因是在不同组织细胞中选择表达的基因,与分化细胞的特殊性状直接相关,这类基因的丧失对细胞生存没有直接影响。目前一般认为,细胞分化主要是奢侈基因中某些特定基因有选择地表达的结果。第三章 生物的新陈代谢(1)酶是生物催化剂:酶是由生物体活细胞所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包含着许多复杂而有规律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其中的许多化学反应都

32、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2) 植物的营养器官一、根:根据发生的部位,根分成主根、侧根和不定根三种。植物地下部分所有根的总和叫做根系,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两种。从根的顶端到着生根毛的部分叫做根尖,它是根生长、分化、吸收最活跃的部位。从根尖的顶端起,依次分成根冠、分生区(生长点)、伸长区和成熟区(根毛区)四部分。根的初生结构由外向内分成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中柱)。皮层的最内层细胞叫做内皮层,这层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壁上形成栓质化的带状加厚结构,叫做凯氏带,它具有加强控制根的物质转移的作用。维管柱由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三部分组成。双子叶植物的根可以进行次生生长,由形成层细胞进行细胞分裂,向内

33、形成次生木质部,向外形成次生韧皮部。根的生理功能是吸收、支持、合成和贮藏,有些植物的根还有营养繁殖的作用。二、茎:茎的形态特征是有节和节间,有芽,落叶后节上有叶痕。茎因生长习性的不同,可以分为直立茎、攀援茎、缠绕茎和匍匐茎四类。茎的主干由种子的胚芽发育而成,侧枝由主干上的芽发育而成。因此,芽是一个枝条的雏型,将植物的叶芽纵切,从上到下依次为生长点、叶原基、幼叶、腋芽原基。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分为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维管柱由维管束、髓和髓射线三部分组成。维管束。初生韧皮部、形成层和初生木质部组成的束状结构。双子叶植物茎的维管束常排列成筒状。茎的次生结构是由形成层的活动而加粗的部分。由于形成层的

34、活动受四季气候影响而在多年生木质部横切面上出现年轮。一般单子叶植物的茎只有初生结构,由表皮、维管束和薄壁组织组成。表皮下有机械组织,起支持作用,其细胞常含叶绿体。维管束是分散的,有的植物茎中空成髓腔。茎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运输水分、无机盐类和有机营养物质,同时又能支持技、叶、花和果实展向空中。此外还有贮藏和营养繁殖的作用。三、叶: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组成。叶片内分布着叶脉,叶脉有网状脉和平行脉之分。叶柄有支持和输导作用。叶片的结构通常分三部分:表皮、叶肉和叶脉。表在分为上表皮和下表皮。表皮细胞之间有许多气孔,由两个保卫细胞围成,保卫细胞控制着气孔的开闭。气孔是叶蒸腾水分和气体进出的

35、通道。叶肉由含许多叶绿体的薄壁细胞组成,分为栅栏和海绵组织,大中型叶脉由维管束和机械组织构成,木质部在上,韧皮部在下。叶脉越细,结构越简单。四、根、茎、叶的变态根的变态包括贮藏根(有肉质直根、块根)、气生根(有支柱根、呼吸根、攀援根等)、寄生根(吸器);茎的变态包括地下茎的变态(有块茎、鳞茎、球茎、根状茎等)、地上茎的变态(有茎卷须、枝刺、叶状枝、肉质茎等);叶的变态,有苞叶、叶卷须、鳞叶、叶刺、捕虫叶等。(3)植物的光合作用:一、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重要意义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是把无机物转变成有

36、机物,转化并储存太阳能,使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等。总之,光合作用是地球上几乎一切生物的生存、繁荣和发展的根本源泉。二、光合作用的场所和光合色素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重要细胞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分布有光合色素,在类囊体膜和间质中存在许多种光合作用需要的酶。叶绿体中的色素有三类:叶绿素,主要是叶绿素a和叶绿素b。绝大多数叶绿素a分子和全部叶绿素b分子具有收集光能的作用,少数不同状态的叶绿素a分子有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作用。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它们除有收集光能的作用之外,还有防止光照伤害叶绿素的功能。藻胆素,是藻类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三

37、、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概括为:CO2H2O (CH2O)O21 光反应阶段:是由光引起的光化反应,在叶绿体的类囊体上进行,包括两个步骤: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是通过原初反应完成的。这个过程使光能转换为电能。电能转换为活跃化学能过程,是通过电子传达和光合磷酸化完成的。结果使电能转变成的活跃化学能贮存于ATP和NADPH2中。2暗反应阶段:是由若干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不需要光,在叶绿体的间质中进行。暗反应是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化学能的过程,通过碳同化来完成。碳同化的途径有卡尔文循环(C3途径)、C4途径和景天科酸代谢(CAM)。卡尔文循环是碳同化的主要形式,大体分三个阶段:羧化阶段

38、(CO2的固定)。还原阶段。更新阶段。根据碳同化的最初光合产物的不同,把高等植物分为C3植物和C4植物两类。 四、外界条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条件主要有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和水含量等。第四节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4)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细胞的渗透吸水取决于水势。纯水的水势最高,定为零值,则其他溶液的水势就成负值,溶液越浓,水势越低,水势总是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细胞的水势表示为:水势渗透势压力势衬质势。当细胞处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时,在细胞内外就会有水势差,从而发生渗透作用。第六节 高等动物和人体内的主要代谢系统(

39、1)消化系统的组成:高等动物和人体的消化系统分为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消化管中最长的部分。肝脏是体内最大的消化腺,具有分泌胆汁、物质代谢、参与血细胞生成和破坏、解毒、产生体热等作用。(2)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胃只能吸收少量酒精和水分,大脑能吸收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营养物质时,水、甘油、胆固醇等是通过渗透、扩散等作用来吸收的,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离子等是通过主动运输来吸收的。甘油和脂肪酸被吸收到小肠上皮细胞后重新合成脂肪、再外包卵磷脂和蛋白质形成的膜,形成乳糜微粒。脂肪的主要转运途径是淋巴,经淋巴转入血液,其余营养物质的转运途径是通过血液循环

40、。(3)循环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两部分。心脏为一中空的肌性器官。哺乳类和人的心脏有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四腔室,由中隔分为不相通的两半。同侧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口相通,左房室四有二尖瓣,右房室口有三尖瓣,它们都朝心室方向开放,使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入心室。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相连通,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通,左心房与四条肺静脉相连通,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通。在肺动脉和主动脉起始部位的里面,各有三个半月形的瓣膜,分别称为肺动脉辩和主动脉瓣,它们都朝动脉方向开启,能阻止血液由动脉返回心室。(4)泌尿系统1排泄的概念与途径: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是肾脏,此外还有皮肤的汗腺、肺和大肠。尿在肾脏里形成,经输尿

41、管到达贮尿的膀就,最后由尿道排出体外。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泌尿系统。2肾脏的结构: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从肾脏的纵剖面看,肾实质可以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髓质与漏斗状的肾盂相连通。每个肾约由一百多万个肾单位以及集合管和少量结缔组织组成。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单位的组成与分布归纳如下。肾单位包括肾小体、肾小管;肾小体位于皮质,由肾小球、肾小囊组成;肾小管位于皮质和髓质,由近曲小管、髓袢细段、远曲小管组成。肾小管最终通入集合管,后者伸入肾盂,再由肾盂连接输尿管。3尿的形成:尿是由流经肾单位的血液形成的,它包括三个步骤:(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里除血细

42、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余成分都能够滤过到肾小囊腔中,生成原尿。(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中的葡萄糖、氨基酸、小分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几乎被全部主动重吸收,水和Na、Cl、Ca2等大部分被重吸收,少量尿素也随之被重吸收,肌酐则完全不被重吸收。(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作用。肾小管上皮细胞可以把代谢产物的某些物质如H、NH3等分泌到管腔中,或把血液中某些物质转运到肾小管管腔中去。通过上述三个过程,最终形成终尿。(5)生物的呼吸作用一、呼吸作用的概念、类型和生理意义生物的呼吸包括外呼吸和内呼吸两个步骤。外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动物通过呼吸器官、植物通过叶的气孔与外界进

43、行气体交换。内呼吸是指细胞的呼吸,即呼吸作用。二、呼吸作用的过程:1有氧呼吸的过程糖酵解,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该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可概括如下:C6H12O62NAD2ADP2Pi 2CH3COCOOH2NADH22ATP。三羧酸循环,在有氧条件丙酮酸彻底分解的过程。该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肪、蛋白质和核酸及其他物质的共同代谢过程。呼吸链和氧化磷酸化(生物氧化),前两阶段脱下的氢经呼吸链的一系列电子传递体和氢传递体而逐步氧化,最后氢被氧接受,形成水。同时,呼吸链上氧化作用释放的能量和ADP的磷酸化作用偶联起来,形成大量ATP。该阶段也在线粒体中进行.2无氧

44、呼吸的过程细胞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全过程分为两个阶段:v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v在缺氧条件下,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作用下,或脱羧形成乙醛,再被还原成乙醇;或直接被还原生成乳酸。总反应式为:C6H12O62ADP2Pi2C2H5OH2CO22ATP _C6H12O62ADP2Pi2C3H6O32ATP 高等植物无氧呼吸的主要形式是产生酒精,酵母菌和其他一些微生物能进行酒精发酵。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胡萝卜和玉米胚的无氧呼吸也可以产生乳酸,乳酸细菌能进行乳酸发酵。高等动物和人体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组织出现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一、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根据微生物所需要的能源、碳源的不同,

45、可分为四大类。见下表。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比较营养类型能源碳源供氢体实例光能自养微生物光能CO2无机物藻类、红硫细菌、绿硫细菌光能异养做生物光能CO2有机化合物红螺细菌化能自养微生物无机物氧化产生的化学能CO2或碳酸盐硫细菌、硝化细菌、氢细菌、铁细菌化能异养微生物有机物氧化产生的化学能主要是有机物,来自有机质(腐生)或有机体(寄生)绝大多数细菌、放线菌,几乎全部的真菌(7)微生物的发酵类型1乙醇发酵:如酵母菌,在缺氧条件下将葡萄糖经糖酵解途径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脱羧生成乙醛,乙醛被还原成乙醇2乳酸发酵:进行乳酸发酵的主要是细菌。它们利用糖经糖酵解途径生成丙酮酸,丙酮酸还原产生乳酸。用于制泡菜、青贮

46、饲料及乳酪、酸牛奶等乳酸发酵制品。3丙酸发酵:葡萄糖经糖酵解途径生成的丙酮酸可羧化形成草酸乙酸,后者还原成琥珀酸,再脱羧产生丙酸。丙酸细菌多见于动物肠道及乳制品中。4混合酸发酵:是大多数肠杆菌的特征,如大肠杆菌的发酵产物中有甲酸、乙酸、乳酸、琥珀酸、二氧化碳和氢气等。5丁酸发酵:如专营厌氧的梭状芽抱杆菌,丁酸是其特征性的发酵产物。第四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1)植物的激素调节:一、植物的感性运动和向性运动:感性运动是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如光暗转变、触摸等)而引起的局部运动。外界刺激方向与感性运动的方向无关。感性运动有些是生长运动,不可逆的细胞伸长;有些是紧张性运动,由叶枕膨压变化产生,是可

47、逆性变化。向性运动是植物体受到一定方向的外界刺激(如光、重力等)而引起的局部运动,它的方向取决于外界刺激的方向。向性运动是生长引起的、不可逆的运动。依外界因素的不同,向性运动又可分为向光性、向重力性、向化性和向水性等。二、植物激素1生长素类: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是吲哚乙酸,它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生长素能引起细胞壁松弛软化2赤霉素类: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促进麦芽糖化,促进营养生长,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3细胞分裂素类: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4脱落酸: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5乙烯: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它广泛存在于植物各种组织和器官中,在正在成熟的果实中含量更多,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第二节 动物的激素调节1激素的概念和化学成分激素是由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