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地质钻探规程学习.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660963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炭地质钻探规程学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煤炭地质钻探规程学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炭地质钻探规程学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炭地质钻探规程学习.doc(2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煤炭地质钻探规程学习.精品文档.煤炭地质钻探规程(新)4 设备安装、拆卸与运输41 钻场地基411 钻场地基的选择4111 选择钻场地基场地在不影响地质设计和施工合同的情况下,应综合考虑道路交通、水源、居住及地形地貌等影响因素,为钻探施工创造安全、便利的条件,尽量少占用农田。同时应防范可能发生的洪水、泥石流、坍塌、滑坡等自然灾害。4112 确定钻场地基时,应根据地质设计和施工合同,以及选用的施工设备,由钻探、地质及有关部门人员一起进行现场实地踏勘。钻场位置一经确定,不得擅自改动。412 钻场地基修筑要求4121 钻场地基应平坦、稳固、安全、适

2、用,需填方时,其填方面积不应超过塔底面积的14。4122 钻场地基土层松软时,应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加固; a) 挖槽:在铺设基台枕的部位挖浅槽,填入碎石或三合土后夯实; b) 增加基台木:在设备(塔脚、钻机)主要着力点增铺基台木数量; c) 打竖桩加固; d) 打混凝土地基座加固。4123 在靠山坡修筑钻场地基时,其上方山坡为坚硬岩石时,岩石坡度可维持在70左右;其上方山坡为松散岩、土时,山坡坡度不应大于45。并应清除坡上的活石或易垮塌的堆积物,并在钻场上方3 m5 m处挖设积石沟。4124 在洼地、水田或泄水地带修筑钻场地基时,应先排净积水,并在其周围挖设排水沟,修筑防洪坝,然后采取相应地基加

3、固措施。4125 需要进行爆破作业时,应严格遵守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中的有关规定。42 设备安装421 基台规格及安装要求4211 基台规格及数量,应根据所使用的钻塔及钻探设备类型、钻孔设计角度、深度及安装方式等确定。一般采用上下双层木质或钢结构型式,基台木的横断面应大于200 mm200 mm;长度应比钻塔底座大01 m03 m。用于四角金属钻塔的基台木应不少于八根。严禁使用已腐朽或断裂的基台木。4212 基台安装应稳固、周正、水平。钻塔底座与基台、基台上下两层之间,均应采用直径大于16mm的螺栓连接牢固。422 钻塔安装与拆卸作业4221 铺设基台或井架底座(A型井架包括钻机)安

4、装校正完毕后方准立塔。钻塔塔材及其附件和各部螺栓应齐全、合格,严禁以小代大或以劣代优。4222 在安装或拆卸钻塔开工前应召开安全会,明确分工,统一指挥,各负其责。安装、拆卸钻塔前,安装班长应亲自详细检查绞车、桅杆、滑车、绳索、台板、工具等是否安全可靠,不合格者严禁使用。4223 塔上作业应系牢安全带,戴好安全帽,安全带的背绳长度不应短于3 m。严禁塔上与塔下同时作业,非工作人员不准在现场逗留。在拆卸钻塔时,安全带应牢固系在尚未拆卸的塔材上,低挂高用,防止高空坠落事故的发生。4224 塔上作业应穿防滑工作鞋。所使用的工具均须系有绳带,使用时握牢。螺栓应放在工具袋内,防止高空坠物伤人。4225 安

5、装或拆卸钻塔时,严禁由上向下或由下向上抛扔塔材、工具或其他物件。吊放塔材或工具时应捆绑牢固,其下方不准有人。4226 在高压输电线路附近安装钻塔,起、放钻架时,钻塔(架)外边缘与输电线路边缘之间距离,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 钻塔(架)与输电线路之间的最小距离电压kV111035110154220350550最小安全距离m46810154227 钻塔及场房应围设塔衣及场房衣,并确保防寒、防风、防雨雪。塔衣应设腰绳围箍,并分布均匀。4228 钻塔、基台操作部位应铺设地板(材质自定)。地板要求平整、稳固、防滑,并及时清除地板上的泥水。铺设木质地板,其厚度不应小于50 mm。4229 拆卸钻塔时,应按

6、作业程序由上而下逐层拆卸。42210 遇雷雨、大雪、浓雾、五级以上大风天气、气温低于-15时,禁止安装、拆卸钻塔。夜间无充分照明时,禁止安装、拆卸钻塔。423 A字形钻塔安装要求4231 钻塔安装应根据地层情况进行地基处理,防止施工中钻塔下沉。 a) 如为坚硬地层,可直接在地面上铺设钻塔方木或钢架底梁; b) 如为松散地层,应浇铸混凝土地基。其用料规格为石料(4 cm6 cm)、粗砂、普通水泥(标号525);质量比例为水泥:砂:石料=1:2:3。4232 起塔前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 a) 安放塔梁应使起塔架铰链对称并靠向内侧; b) 有梯子的塔腿应在同一侧; c) 二层台在塔腿下部,支撑在塔

7、腿上部; d) 首先要检查钻塔各部位的螺丝销子是否牢固,有无松动情况; e) 检查起塔架和塔腿的绷绳、紧绳器各部是否安装可靠,地锚是否牢固,地锚坑是否夯实。4234 地锚绳(钻塔拉绳)长度和规格: a) 起塔地锚绳:3/4绳,25m一根(双股用); b) 钻塔地锚绳(绷绳):1/2,45 m50 m四根。4235 起钻塔操作及要求: a) 两根副腿丝杠均松至最长,并有专人负责做好紧固副腿的准备,钻塔起来后应首先固定副腿; b) 在起塔前,应先用吊车把钻塔吊离地面3 m左右,用方木支好,以减轻起塔时起塔架的受力。同时要把前地锚绳穿入地锚紧绳器内,边起塔边松绳,防止钻塔后倒; c) 在起塔时要先试

8、起一下,钻塔离开支撑方木后,要认真检查卷扬刹车、起塔架、地锚的情况,确认正常无误后,方可继续起塔; d) 在起塔过程中,操作要稳、慢,不应急刹、急起,以防损坏起塔地锚。起塔地锚应有专人看护,注意变化; e) 钻塔起到接近90时,负责前地锚绳的人员应与操作钻机人员密切配合,听从指挥,不应松绳太多,并应随时紧固地锚绳并固定副腿螺丝,然后慢慢找正,不应急于将钻塔拉正; f) 钻塔地锚绳(绷绳)都固定好后,再松去起塔绳。4236 落塔要求: a) 先把起塔地锚固定好; b) 用副卷扬机慢慢将钻塔向前拉,等钻塔自动滑倒时,要停机检查地锚的牢固情况,如确认地锚没有变化,方可稳稳放塔; c) 在放塔过程中,

9、不应放得太快,不能急刹车,接近地面时要缓缓放下,以防钻塔变形。424 钻塔附属设施安装4241 绷绳 a) 绷绳应采用直径大于或等于12 rnm的钢丝绳; b) 18 m以下钻塔应安装四根绷绳;18 m以上钻塔应分两层,安装八根绷绳。绷绳设置应均匀、对称分布,与水平面夹角不大于45;c) 所采用的地锚,长度应大于1 m。如是方木、钢管,其直径应大于15cm;如是混凝土桩,其直径应大于30 cm。埋深应大于1 m,复土应夯实。受地形限制利用地物固定时,应保证固定牢靠。深孔施工或多风区施工,应增设绷绳数量;d) 绷绳与地锚连接应采用紧绳器拉紧,紧绳器的负荷应小于30 kN。绷绳的端部应采用两只以上

10、同径绳卡固定牢固。4242 避雷装置a) 雷雨季节,钻塔应安装避雷针,其高度应高出塔顶15m以上,接闪器应采用高压瓷瓶固定,并与钻塔绝缘;b) 避雷针的接地极应距钻塔、绷绳3m以外,接地电阻应小于15,并定期进行检测;c) 引下线与钻塔绷绳间距应大于1 m。4243 活动工作台a) 活动工作台应安装牢固、灵活、制动可靠。其围栏高度不应低于12 m,门、锁等部件应完整齐全,符合要求;b) 活动工作台应安装防坠防窜装置,并安全可靠;c) 活动工作台的提引绳、导向绳应采用直径大于9 mm的钢丝绳,钢丝绳的端部应用两只同径绳卡固定。活动工作台中应配置30 mm以上麻绳作为手拉绳,不准用导向绳代替手拉绳

11、;d) 平衡重锤应安装在塔外,重锤应制成牢固的容器,在容器内调整配重,不准散挂它物。重锤下落范围应设防护围栏;e) 使用电动工作台时,其上部应安装限位断电装置。其防坠、防窜装置及减速器应定期检查和维护,以保证其功效。4244 工作台板a) 塔上严禁使用腐朽或断裂的工作台板,其厚度不应小于50 mm,并铺设严密,用螺栓或夹板固定牢固,严禁用铁丝捆绑;b) 塔上工作台应设有不低于12m的防护栏杆,并固定牢靠;c) 塔梯应在不靠塔身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护栏,并固定牢靠。塔梯坡度不应大于70。梯阶间距应小于40cm。425 机械设备安装4251 机械设备安装应稳固、水平、周正。钻塔天车、立轴轴线(转盘圆心

12、)与钻孔中心应在同一条直线上。座式天车应设置安全挡板。吊式天轮应安装有保险绳。4252 钻机、水泵与动力机等各传动轮之间应对线。机座与基台之间用螺栓连接牢固,并使用防松螺帽或弹簧垫圈。4253 绳索取心专用绞车应安设在操作者易于观测孔口处,并固定牢靠。塔上安设导引定滑轮。打捞钢丝绳在每一固定长度及打捞矛附近处,均应有明显标志。43 冲洗液循环系统431 循环槽、沉淀池的规格及要求4311 循环系统的沉淀池、水源池或储浆池的规格,应根据所施工钻孔的设计深度、孔径、钻进方法及现场条件确定。一般沉淀池的深度应在06 m08 m之间;水源池及储浆池的深度不应大于14m。水源池应挖设成方形或长方形,以便

13、于冲洗液消耗量的观测。4312 在正常情况下,沉淀池不应少于两个,冲洗液循环槽的总长度不应短于15m,其宽度为300mm,深度为200mm,坡度为1/1001/80,每隔15m设一挡板,以便于岩屑的沉淀。4313 水源池、沉淀池应挖设在离塔基及场房1m以外,并应防止漏失或雨水的侵入。44 装卸及运输441 吊车装卸(包括随车吊)4411 操作起重设备的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后持证上岗,其他人员不准进行操作。使用起重机械起吊钻机设备时,应遵守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T6067)。4412 吊装、吊卸设备或重物之前,应认真检查起重设备,并将支撑垫平、垫牢,确保吊装安全、平稳。4413 吊装、吊卸设备

14、或重物时,应有专人指挥;起落和转动范围内严禁有人,并严禁人员站在设备或重物上随吊起落。4414 用机动车搬运设备时,应有专人指挥;人工装卸时,应有足够强度的跳板;用吊车或葫芦起吊时,钢丝绳、绳卡、挂钩及吊架腿应牢固。多人抬动设备时,应有专人指挥,相互配合。5 金刚石钻进工艺 51 金刚石钻头、扩孔器研磨材料的选择511 金刚石分类 5111 金刚石可分为天然和人造两大类。天然金刚石品级分类见表3。5112 钻探用人造金刚石分为单晶、聚晶和复合片三种。a) 单晶:金刚石呈单个晶体;b) 聚晶:是由细小的金刚石微粒(直径大约在1m100m之间)在黏结剂参与下烧结成较大颗粒的多晶金刚石;c) 复合片

15、:是由一薄层(层厚02 mm05mm)金刚石多晶层和一较厚(层厚2mm3 mm)的硬质合金层组成的圆柱状复合体,通常称为PDC。其常用规格为8 mm133mm35mm。镶焊复合片的钻头称为复合片钻头,简称PDC钻头。513 钻头与扩孔器的合理使用5131 应根据设计孔深,将可能需用的钻头,按钻头和扩孔器外径的大小顺序,由大到小排队轮换使用;先用外径大的,后用外径小的,同时应严格注意钻头与扩孔器外径的匹配关系;钻头应先用内径小的,后用内径大的。5132 钻头、扩孔器、卡簧之间应合理配合。 a) 扩孔器的外径应比钻头外径大03 mm05mm,岩石坚硬时取小值; b) 卡簧的自由内径应比钻头内径小0

16、3mm05mm;卡簧在上一回次岩心上测试,应是既不脱落也不卡死,卡簧抱紧岩心后不应露出卡簧座;现场应配有大、中、小三种尺寸卡簧,以供选用。5133 应严格执行新钻头进行“初磨”的操作制度。初磨时应采用轻压(正常压力13以内),慢转(100 rmin)钻进10 min左右,再采用正常技术参数钻进。5134 应合理控制时效。其标准应是钻头不仅时效高,而且有较高的使用寿命。钻进时,一般控制在3mh以内为宜。5135 应合理控制提钻间隔。合理的提钻间隔应从钻进速度的变化、岩心直径的变化和泵压的变化来判断。5136 表镶钻头正常磨损状态应是:金刚石出刃逐渐被磨钝,金刚石出刃仍保持在1413范围内;钻头胎

17、体磨损均匀而轻微,没拉槽、崩裂、掉粒等现象。5137 孕镶钻头正常磨损形态应是:钻头底唇面由平面变成圆弧形并磨成轻微的“蝌蚪”状,内外径磨损轻微,可以认为钻进规程、钻头选择合适。5138 坚持“五不扫”、“四必提”制度。a) 五不扫:即不用金刚石钻头扫孔、扫残留岩心、扫掉块、扫探头石、扫脱落岩心;b) 四必提:即下钻遇阻轻转无效时、钻速突然骤降时、发现烧钻征兆时、钻进中发现“打滑”现象时应提钻。5139 每次提钻后应认真检查钻头底唇、内外水槽、水口的磨损情况,不符合要求的应修整或更换。51310 钻头出现以下情况时禁止再下入孔内。a) 表镶钻头内(外)径比标准尺寸小02mm以上;孕镶钻头、复合

18、片钻头内(外)径比标准尺寸小04 mm以上;b) 表镶钻头胎体磨损严重,金刚石出露胎体超过13,继续使用有掉粒的危险;c) 表镶钻头有少数金刚石脱落、挤裂和剪碎的;d) 孕镶钻头因微烧而出现石墨化现象的;e) 钻头出现明显偏磨、变形等异常磨损的;f) 胎体有缺陷的、严重冲蚀的、裂纹、崩块、台阶、拉槽等;g) 钻头水口和水槽小于标准尺寸的;h) 钻头体变形,丝扣损坏的。51311 避免钻头非正常磨损的措施a) 发现孔底有合金碎屑、胎体碎屑、脱落的金刚石颗粒、脱落岩心、掉块等,应立即采用冲、捞、抓、套、磨等办法清除干净;b) 换径和下套管后,应做好孔底的清理和修整工作,采用锥形钻头将长,径台阶修成

19、锥形,并取净孔内异物,经磨孔后方可钻进;c) 钻具在通过换径、探头石、孔壁掉块等孔段以及在斜孔、干孔中下钻时,应放慢下降速度。51312 建立与健全钻头、扩孔器的使用、保管制度,应由专人保管、检查、发放、回收,并登记造册;应及时按要求填写使用明细卡片,随同钻头、扩孔器一起交施工管理部门保存。53 钻进技术参数选择531 采用绳索取心钻进应根据岩石性质、钻头类型、钻孔深度、冲洗液类型、所用设备和钻具性能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最优钻进技术参数转速、钻压、泵量和泵压。这些参数的有机配合,是决定钻效、钻头寿命、金刚石消耗量(克拉m)等钻探技术经济指标的基础因素。532 转速5321 转速是影响金刚石钻进

20、效率的重要因素,在金刚石钻进过程中,只有达到一定的线速度,才能有效刻取岩石。合理转速的标志是既能提高钻进效率,又能减少金刚石的消耗量。5324 在研磨性适中、中硬完整地层,润滑良好、钻具稳定、级配合理的情况下,应选用高转速;在钻进极硬、弱研磨性、裂隙破碎地层,钻孔弯曲、环状间隙大或超径、钻具振动大的情况下应适当降低转速;在软岩中钻进效率很高时,为保证冷却钻头和排除岩粉,应适当限制转速。5325 为保证达到合理的转速,应保证钻机、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钻杆有足够的强度,采取有效的减震、润滑措施。5326 绳索取心钻进采用泥浆作冲洗液,在使用高转速的情况下,应注意钻杆内壁结泥皮的问题。5327 钻头

21、磨料颗粒度越细,转速应越高。533 钻压5331 钻头压力应根据岩石的物理机械性质、磨料的品种及数量,以及钻头底唇有效工作面积等确定。5335 钻头的金刚石质量越好,颗粒越大,岩石坚硬完整的情况下应采用较高的单位(粒)压力;反之则应采用较低的单位(粒)压力。钻进中随着金刚石的磨损,钻压应逐步增大。5336 钻进节理发育、岩层陡立、松散破碎、软硬互层、强研磨性地层时,以及在钻孔弯曲、超径的情况下,所用压力应比正常压力低2550%。5337 钻进时,应准确计量钻压,要考虑到孔深、孔壁摩擦、孔斜、泵压等因素造成的钻压损失。534 泵量和泵压5341 金刚石双管、绳索取心钻进时泵量的确定,应以确保有效

22、清除、携带岩粉和冷却钻头为准。通常冲洗液的上返速度,金刚石双管钻进应为04ms06ms。绳索取心钻进应为05ms15ms。不同直径金刚石钻头采用泵量见表14。表14 金刚石钻进泵量参照表 单位为升每分钻头种类钻头规格/mmB(59)N(75)H(95)双管304540706080绳索取心3050407060905342 泵量的确定,还应综合考虑岩石性质、环状间隙、钻头类型、金刚石粒度、胎体性能等因素的影响。a) 钻进坚硬、颗粒细的岩层应选用较小泵量,钻进软、中硬、颗粒粗的岩层应选用大泵量,钻进裂隙、有轻微漏失的岩层泵量应稍大于正常泵量;b) 孕镶钻头应选用较大泵量,表镶钻头应选用较小泵量,复合

23、片钻头选用的泵量应超过表镶或孕镶钻头的2050%;c) 在转速高,钻进速度较快,岩层颗粒粗、研磨性较强时应选用较大泵量,反之则选用较小泵量;d) 钻头水口的大小,直接影响钻头内外的冲洗液压差,保持适当压差,有利于钻头底部的冷却和岩粉的清除。钻头水口深度应保持在3mm以上。5343 较小的泵量和较高的泵压是金刚石双管、绳索取心钻进的特点之一。在钻进中应随时观察泵压的变化,根据泵压的变化判断孔内情况,泵压小幅度的上升或下降,一般是孔底换层的征兆;泵压突然大幅度增高,可能是发生严重岩心堵塞或烧钻;如泵压突然大幅度下降,多是钻具折断或脱扣。54 钻进操作技术要求541 一般钻进要求5411 每一个回次

24、钻进应由一人全过程操作,以全面掌握孔内情况。操作时应保持钻压稳定,随时注意进尺速度、孔口返水大小、泵压变化和柴油机声响。使用电动机时,还应随时观察电流表和功率表数值的变化,发现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5412 机上余尺应计算准确。每次下钻,禁止将钻具直接下到孔底。应在接上机上钻杆、开泵送水后,再轻压慢转扫至孔底。5413 开车时,应先减轻钻头压力,然后再轻合离合器,以保证钻具和钻头受力平稳。5414 钻进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冲洗液技术性能,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调整或更换。5415 钻进过程中,遇到岩层变化或非均质岩层时,应及时调整钻进技术参数,控制好钻进速度。5416 钻进过程中,禁止随意提动钻具。

25、遇岩心堵塞情况时,可上下轻微活动钻具,处理无效应尽早提钻。严禁在大钻压情况下长时间硬磨。5417 下钻时应配好机上余尺,严禁在回次进尺中途将钻具提离孔底加钻杆。5418 在易超径地层中施工,钻孔设计时应采取防超径措施(在裸眼孔径大于钻杆外径13倍时视为超径)。在施工过程中,若在某同一孔段经常发生钻杆折断事故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542 复杂岩层钻进5421 遇复杂岩层应选用外径超规格尺寸的钻头,或调整钻头与钻杆的级配,增加钻杆与孔壁的环状间隙。5422 为了防止岩心堵塞,允许卡簧内径小于钻头内径01mm02mm,卡簧座底端与钻头内台阶的距离亦应适当调小。5423 应严格控制钻具的升降速度

26、。在钻具接近钻孔底部时应匀速下降,在需要连同内管提升时,提升速度应降低。5424 应严格控制回次进尺长度。严格执行回灌措施。543 硬而致密的弱研磨性(打滑)岩层钻进5431 选用胎体硬度HRC2025和浓度小于75的孕镶钻头。5432 适当加大钻压,迫使胎体磨损和金刚石出露。待钻进正常后应随即将钻压恢复正常。5433 适当减小泵量,借孔底增加的岩粉来加速胎体的磨损,促使金刚石出刃。5434 在冲洗液中添加摩擦剂,增大钻头与孔底的摩擦,促使金刚石出刃。5435 上述方法处理无效时,将钻头提到地面,对胎体进行喷砂、砂轮打磨、砂子研磨、酸腐蚀等,使金刚石出刃后再下人孔内。5436 选用金刚石冲击回

27、转钻进方法或单管薄壁钻头。544 采取岩心5441 金刚石钻进应采用岩心卡簧采取岩心。应严格控制卡簧尺寸及其配合尺寸,以保证取心质量。严禁用其他卡料取心,严禁干钻取心。5442 孔口打捞作业顺序:停车钻机立轴顶起钻具,离开孔底50mm70mm开车,缓慢转几圈,拧(顶)断岩心升降机拉紧钢丝绳松开立轴卡盘提升立轴钻杆若是双管钻具则提钻;若是绳索取心钻具,则接着进行:孔口木马夹持器卡牢钻具卸开立轴钻杆孔口安装导向滑轮下入打捞器打捞岩心。顶断岩心后,严禁将钻具再放回孔底试探。5443 打捞器在冲洗液中以15ms2ms速度下降,在1000m孔深范围内,当打捞器落在内管总成上端时,可听到轻微的撞击声;然后

28、应缓慢试提绳索在确认内管已提动后,方可正常提升。冲洗液由钻杆中溢出时,说明打捞成功;否则再次下放打捞器重新捞取。反复捞取无效则应提钻处理。5444 打捞时应做到“两头慢、中间稳”,即开始提升时慢、按近孔口时慢,中途提升要稳。一般提升速度为05ms2ms。尤其在地层不稳定的情况下,提升岩心时应及时回灌冲洗液。5445 当内管总成已提到孔口时,应将打捞器与内管总成之间系以安全绳,以防脱钩摔坏和碰弯内管总成。5446 内管总成提出后,应先检查岩心采取情况,在确认外管和钻杆柱内无岩心后,方可把备用内管总成投入钻杆中,接上钻杆开泵压送(一般90Lmin)。注意观察泵压表,当泵压明显升高时,说明内管总成已

29、到达外管预定位置,此时应减少泵量至正常,待泵压正常后,方可开始扫孔钻进。严禁过早扫孔钻进,防止内管总成不到位,造成打“单管”。5447 遇地层严重漏失、孔内没有水位时,应采用打捞器的脱钩装置,将内管总成送人孔内,或用机上钻杆对准孔口,泵人适量的冲洗液,然后尽快投入内管总成。严禁干孔直接投入内管总成。5448 当打捞内管遇阻时,不应强拉硬拔,应先脱卡,提出打捞器,再分析原因,对症处理。5449 发现钻杆折断、脱扣后,不准投放打捞器捞取内管。54410 提出内管后,发现岩、煤心缺失或脱落时,应首先检查内管总成,分析原因,妥善处理。若发现岩心全部脱落,则应提钻处理。54411 钻具下至孔底后方准投放

30、内管总成,严禁内管与钻具同时下入孔内。54412 打捞岩心前应适当冲孔,以保持孔内清洁。54413 应严格执行“三打捞”制度,即岩心堵塞(蹩泵)、钻速缓慢或突然加快、残留岩心超过03m时,应打捞内管。54414 孔内残留岩心长度超过02m时应专门捞取。545 预防岩心堵塞的措施5451 应严格控制、精确调节卡簧、卡簧座与钻头的配合尺寸。5452 钻进遇水膨胀、节理发育等易堵地层时,应采用内径较小、补强较好的钻头,使岩心较顺利进入内管。5453 为使较破碎岩心能够平滑、顺利地进入内管,内管可以涂适宜的润滑脂或采用镀铬内管。5454 采取相应的减震措施,减少由于震动造成岩石破碎而引起的堵塞。545

31、5 钻进时禁止随意提动钻具。“开”、“关”车应平稳,钻压、泵量要均匀。546 改善钻具稳定性的措施5461 应使用直的机上钻杆、轻便水龙头和轻型高压胶管。在加压钻进中,提引绳不应全部放松,钢丝绳应有适度的绷紧力。5462 应选择合理的钻具级配,钻杆、钻具连接后应保持同心,应使用减震器、扶正器或稳定接头。5463 钻进压力与转速应与所钻岩层相适应。5464 应采用润滑性能优良的冲洗液,以减少钻具回转阻力;不应使用过大的泵量,避免造成钻具“浮动”。5465 减少钻杆与孔壁(或套管)环状间隙。发现钻孔超径应及时处理。55 绳索取心附属设备551 绳索取心绞车使用要求5511 绞车应符合结构紧凑、质量

32、轻、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要求,以适合野外施工需要。5512 绞车应具有较宽的调速范围,以满足钻进不同岩层和不同孔深的施工需要,并且能根据提升负荷的变化自动调节提升速度,以加快打捞速度。5513 绞车应正确安装后方可使用。绞车卷筒中线应与钻塔上的定滑轮槽相对,滑车轮槽应一边指向钻孔方向,另一边指向绞车方向,以利排绳。若达不到上述要求时,可在钻塔适当位置上增安一个导向滑轮,让钢丝绳经过导向轮与绞车卷筒中心相对。5514 绞车底架应牢固地固定在基台木上,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移动,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5515 绞车应具有排绳机构,使钢丝绳均匀排列,以减少钢丝绳的磨损和避免岩心脱落。卷筒上钢丝绳死端要

33、固定牢靠。5516 抱闸刹车带与刹车毂的间隙要调整合适,刹车带上严禁有油和水。5517 打捞速度不宜过快,应采用慢速提升,以免影响钢丝绳在卷筒上的排列和防止突然受阻以致产生惯性力使钢丝绳损坏。5518 使用过程中,若钢丝绳发生破股、断股现象,应及时修复;多处发生断股应及时更新。552 钻杆夹持器使用要求5521 夹持钻杆必须牢固,在拧卸钻杆时所夹持的钻杆不随着转动。应能防止跑钻事故。5522 夹紧钻杆时,不应损伤钻杆,不发生将钻杆夹出沟槽、凹坑的现象。5523 夹持器应坚固耐用,便于操作,便于安装,便于更换。应能适用于斜孔施工。5524 夹持器应放入专用底座中,底座应与孔口中心线保持垂直,使两

34、个偏心座沿其支点转动自如,每次提钻都要清洗干净,各联动部分应注油。5525 曲柄连杆机构动作灵活,保证两个偏心座同步转动。5526 卡瓦牙齿粘有油污或其他污垢,应及时清洗干净;如发生严重磨损,应更新。6 其他钻进工艺61 硬质合金钻进611 钻头6111 钻头体应用中碳钢制作,壁厚7mm9mm,长度不短于90mm,其丝扣部分内锥度为323,以便于下入卡料卡取岩心。6112 钻头体公称规格:一般常用的外径有75mm、91mm、110mm、130mm、150mm几种;也可根据施工要求,制作不同规格的钻头。614 钻进操作注意事项6141 在下孔前,应严格检查硬质合金钻头的镶焊规格、质量,不合格者禁

35、止下人孔内。6142 当钻具下人孔内距孔底050 m时,应轻压慢转,并以大泵量冲孔,缓慢扫到孔底。6143 钻头扫到孔底后,应轻压慢转钻进5min10min,再逐步调整到正常钻进技术参数。6144 正常钻进时,应保持均匀加压,不应无故提动钻具。当孔内发现异常时,应随即判明原因,及时处理。6145 扫孔、开始正常钻进或倒杆后开始钻进时,钻具应在减压状态下开车,以避免造成钻杆折断事故。钻进硬岩在钻压不足时,严禁采用单纯加快转速的做法,以避免硬质合金过早磨损。6146 钻进松软岩层时,应适当增加泵量以及时清除孔内岩粉。应合理选择钻头形式和钻压。钻进遇水膨胀的松软岩层,应采用肋骨钻头,以增大孔壁与钻具

36、间的环状间隙。发生“蹩泵”现象处理无效时,应立即提钻。6147 在松软岩层中采用肋骨或无岩心钻头钻进时,回次初始,应慢速扫过上回次钻进的孔段,以修整孔壁,保持孔径一致。当钻进砾岩、破碎岩层或裂隙岩层以及硬岩层时,应使用底出刃较低的钻头。相邻回次的钻头切削具内外径出刃应保持基本一致。6148 应保持孔底干净,当孔底残留硬质合金较多时,应专门捞取或磨灭;当孔底残留岩心超过030m或岩心脱落时,应使用旧钻头进行捞取或处理。6149 下钻遇阻或采取岩心时,严禁猛墩钻具。61410 由钢粒钻进换用硬质合金钻进时,应先捞净孔底残留的钢粒。61411 应合理掌握回次钻程,严禁“打懒钻”,以避免钻头外径磨损过

37、度,造成下回次新钻头扫孔、旧钻头钻进的不合理现象。62 无岩心钻进621 钻头的选择6211 钻进可钻性为13级岩石,可使用矛式或三翼锥形钻头。6212 钻进可钻性为45级岩石,可使用三翼平底钻头或三牙轮钻头。6213 钻进可钻性为67级岩石,可使用三翼钻头或复合片钻头,金刚石无岩心钻头等。622 钻进技术参数6221 钻压:应根据岩石可钻性、钻具组合、钻头类型及钻头直径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使用三翼钻头钻压为120 Nmm200 Nmm(钻头直径,下同);使用三牙轮钻头钻压为350 Nmm500 Nmm;使用金刚石无岩心钻头钻压为390Nmm470Nmm;使用复合片钻头时,一般钻压为800N片

38、1000 N片。6222 转速:应根据岩石可钻性、钻头直径及岩石完整程度等条件选择,一般采用150rmin300rmin。6223 泵量:应根据孔径、钻速及孔壁情况选择,一般为100 Lmin250 Lmin。623 钻进操作注意事项6231 钻进时,应使用钻铤或加重钻铤加压,其总质量应超过所需钻压的30。6232 为防止孔斜,应采用带防斜装置的钻具钻进。6233 注意检查钻头水眼畅通情况及钻头侧刃磨损情况,不合格者严禁使用。6234 钻进时注意观察泵压及孔口返水等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6235 保持冲洗液良好性能。提钻时应进行回灌。6236 提钻和加钻杆(加尺)前,应酌情进行冲孔作业,保

39、持孔内清洁,防止卡、埋钻事故。64 潜孔锤钻进641 应根据空压机的性能选用潜孔锤的类型。常用潜孔锤的性能见表29。表29 常用潜孔锤的主要性能技术特征型号J100-BJ150-BDHD-340ADH4全长/mm870101211611138外径/mm951369292质量/kg3180385349冲击功/J150330170750150320冲击频率/Hz90090086018008601250耗气量/(m3min-1)1015231332347排气方式中心排气中心排气中心排气中心排气活塞行程/mm102102活塞质量/kg922762钻头直径/mm112150112112钻头质量/kg55

40、17工作压力/Mpa050505624605105阀型式圆环片状圆环片状无阀无阀642 潜孔锤钻进设备要求6421 采用正循环钻进时,常用的各种回转钻机均可使用;采用反循环钻进时,应使用大通径立轴回转钻机,并均应配备能在10 rmin30 rmin范围内调速的机构。6422 使用高压潜孔锤钻进,若孔深超过200 m时,可选用风量为10 m3min、风压为4 MPa的空压机;若孔深超过400 m时,应选用风量为15 m3min、风压为15MPa的空压机,并通过增压机将风压增至6 MPa。使用低压潜孔锤钻进时,可选用风量为10 m3min、风压为07 MPa,或风量为15 m3min、风压为15M

41、Pa的空压机。6423 采用正循环钻进时,应配备吸尘引风设备;采用反循环钻进时,应配备双通道气水接头、双壁立轴钻杆、双壁钻杆、转换接头及旋转流取样装置。643 钻进技术参数6431 钻压:2000N6000N。据使用经验,每厘米钻头直径所需钻压为09 kN。6432 转速:由于所钻岩石不同,钻具回转速度也应有所不同。可参考以下转速范围:覆盖层为40 rmin60 rmin;软岩层为30 rmin50 rmin;中硬岩层为20 rmin40 rmin;硬岩层为10 rmin30 rmin。644 钻进注意事项6441 下钻前应检查潜孔锤的锤头是否上下活动自如,并向潜孔锤内注入30 mL50 mL

42、机油,以起减阻润滑作用。6442 下钻速度不宜过快,若遇阻时可以人力转动钻具,严禁猛墩钻具。6443 使用双壁钻杆,下钻时应将内管密封表面擦干净,涂油后插入外管;拧接外管前,丝扣部位应涂抹丝扣油,并拧紧。6444 下钻后,当钻头接近孔底前,拧接立轴钻杆,联好密封盘(适用于正循环钻进),启动空压机洗孔,边送风边下放钻具;当钻头距孔底02 m时,卡紧钻具,开车回转钻具,听到孔内冲击声后,即可逐步给压钻进。6445 立轴倒杆时,应先将钻具提离孔底,并用升降机将钢丝绳绷紧后再停转倒杆,然后开车回转冲击钻进。严禁不回转冲击钻进。6446 在钻进过程中遇有风压超限时,应及时顶起钻具(不停止回转),待缓解后

43、方可继续钻进;否则,应及时提钻检查。6447 在钻进过程中若孔内背压过大,潜孔锤停止工作,孔口不排屑时,可上下窜动钻具,待排屑后,潜孔锤即可正常工作。6448 采用低压潜孔锤钻进时,若冲击声突然减弱,进尺速度明显下降时,可能是阀门片损坏,应立即提钻更换。6449 在钻进过程中如发现回转遇阻,应减轻钻压,降低转速。若回转阻力仍不能消除时,可能是由于钻头上的硬质合金柱脱落所致,应提钻,待粘取干净后方准再下钻。64410 使用低压阀式潜孔锤钻进18 m24 m时,应定时提钻检查圆键销,若有磨损应及时更换。64411 每次加尺时,应向钻具内注入30 ml。50 mI。机油,以润滑潜孔锤。64412 提钻前,应将钻具提离孔底进行排屑,同时上下提动钻具,待钻具回转无阻、孔口不再排屑后方可停风提钻。64413 采用反循环钻进提钻时,当潜孔锤提出孔口时,应用钢钎穿人侧口中加以保护。65 空气(泡沫)钻进651 适用条件适用于干旱缺水或地层严重漏失、松散及遇水易膨胀地区的钻孔。652 主要设备选择6521 采用空气钻进。除使用常规的钻探设备外,还应根据钻孔深度、钻孔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