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660880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新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清新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新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新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doc(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清新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精品文档.清新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近年来,清新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全面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及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和谐发展。一、我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有清新特色的农业产业带逐渐凸现。为促使清新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清新县制定了清新县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总体规划、以及清新县

2、农业现代示范区规划和滨江区农业发展规划两个分片规划,明确了发展方向,围绕“四区五带”建设突出抓好“一畜”(瘦肉型猪)、“二禽”(清远鸡、乌鬃鹅)、“三水”(优质水稻、优质水果、优质水产)的发展。全县以优质水稻、优质水果、反季节蔬菜、笋竹、瘦肉型猪、清远麻鸡、清远乌鬃鹅、天农鸭等为主导产业的区域性布局初建成效,商品农业生产基地初具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日益壮大。到2010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85.56万亩,其中粮食生产年年完成省下达考核指标,总产稳定在13万吨左右;蔬菜种植面积22万亩;水果种植面积14.05万亩,合计投产面积10.29万亩。禽畜水产养殖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畜牧养殖按年均约5%

3、的速度逐年发展;水产养殖达面积达5.9万亩。生猪饲养量72.8万头,三鸟饲养量1753.4万只。经过近几年产业布局调整,全县粮经比、种养比实现了调头,粮经种植比从“十五”期末的55.44:44.56调整为49.33:50.67,种养产值比从“十五”期末的53.5:46.5调整为48.7:51.3。201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32.8亿元,农业发展速度为110.1%,五年年均增长8.72%;农民人均收入6617元,同比增长12%。(二)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取得较大突破,以“公司十基地十农户”为主要模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逐步扩大,农产品加工业日益壮大。近几年,通过加大招商引资的工作力度,并予以重点培

4、育扶持,有力推进了全县农业产业化进程。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清新县积极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并扶持培育一批本地的农业龙头企业,并制订了县级农业龙头企业标准,通过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农民增产增收。目前全县有各级农业龙头企业29家,企业固定资产总值达7亿元,广东温氏集团、广东双汇食品有限公司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先后落户清新建立基地,培育了广东林中宝、广东根本农业科技扶贫有限公司等省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3家,县级农业龙头企业19家。辐射带动农户近3万户、合计带动产品销售额达29亿元,户均增收5700元。同时,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带动,扶持各类农业专业大户,培育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培育更多的农业龙头企业打基础。

5、目前全县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72家,带动农户5200多户,户均增收1950多元。为拉长农业产业链,我县先后引进松德丰、山弘、欣益、广东双汇等多家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培育穗珠笋厂等多家本地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提升农业附加值。 (三)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与农产品安全监测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创建了一批有清新特色的农业品牌。全县建立了笋竹、食用菌、瘦肉型猪、沙糖桔等各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6个,市级13个。已通过验收8个,其中省级5个,市级3个。建立了清新县农产品产地检测站和农产品检测中心,配置了办公室和部份检测设备,开展了基地、市场农产品的抽检工作;通过实施农业标准

6、化和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大力推进农业品牌创建,目前全县有水稻、蔬菜、水果、禽畜等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22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5个,有机食品认证1个,转基因认证1个,绿色食品认证1个,获得省级名牌农产品10个,省著名商标2个,获得特产之乡称号4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回顾近几年我县农业产业化进程,在农业产业布局调整、农业基地建设、培育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农业产业化在不断提升。但在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一是区域性优势农产品优势产业还不较突出,农民增收速度不快。虽然建立了不少基地,但连片面积大(50

7、0亩以上)的基地不多。凸显不出产业优势。二是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未能真正形成“自然进出、平等互利、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作机制,辐射带动能力还不够强。三是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建设滞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较慢,而且不够规范。四是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制约农业集约化发展。五是市场流通仍存在一定困难,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和市场信息网络建设滞后,产品深加工能力较差等。存在问题原因:一是个别群众还存有小农思想,现代农业意识有待提高;主要体现在个别群众地租要价较高,少数外出打工群众直接不愿出租,只种低值作物,疏于管理,影响了连片大面积发展,这也是影响规模发展的原因之一。同时有些开发商地租出价低,也影响了租方与

8、群众之间的信任程度。二是龙头企业扩大生产,更新设备、技术缺乏资金问题比较突出,流动资金不足,制约了龙头企业壮大规模及扩大辐射带动能力。同时,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与农户联结关系大多处于散松型状态,因此未能真正形成“平等互利、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运作机制。三是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覆盖面不高,取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农产品还比较少,农业品牌建设滞后,造成农产品价值偏低;农产品安全监督体系建设处于初级阶段,目前仅有少数龙头企业取得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认证,农产品流通受到一定制约,难以打入国际市场;农村农业信息网络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未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产前开发种植与养殖项目带有一定盲目

9、性,产后、产品流通较困难,时有出现滞销积压的现象。四是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土地流转没有流转合同或书面协议,有的只是口头协议,影响了承包开发人的投资信心,也是成为引发纠纷的主要隐患。 二、加快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对策与措施 (一)明确工作思路,建设具有清新特色的农业产业带,加快我县农业产业区域发展布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按照县委“一个中心”、“两圈两带”、“五个一批”的发展战略,认真抓好调优结构、调大规模、调出特色、调高效益的原则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在发展特色农业上重点攻坚。具体落实在打造清西“四大”功能区和滨江区“五大产业带”的建设上。 (二)突出重点,培育

10、壮大龙头企业。牢固树立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思想,把培育龙头企业放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位置,全力打造我县优势农产品产业群。在扶持培育过程中要注重宣传发动,要注重企业与农户的关系,探索和制订适合我县的“自然进出、平等互利、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有效运作机制,规范企业管理,使龙头企业真正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达到双赢的目的。 (三)建立和健全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体系,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构筑强大的支撑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加快农业标准的实施工作,从源头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规范农产品市场行为是当前紧迫任务。 1、加大农业标准

11、的宣传、示范、推广力度,扩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覆盖面。充分依托农业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推行“公司十基地十农户十标准”的生产模式,增强推广应用效能。 2、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完善县镇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检测设备配置,推进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设。完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并逐步扩大实施范围。对生产基地实行质量安全检查,严禁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农产品上市。 3、大力推广和实施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认证工作,树立我县优势农产品安全、优质、营养、健康的市场形象,创建名优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为龙头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创造有利条件。(四)加大科技推广和科技创新力度,以科技推动农业生

12、产结构优化升级。现代农业是建立在先进的农业生产力基础上的,而先进的农业生产力要靠先进的农业科技来支撑。要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并根据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纵深配置农业科技要素,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以农业科技革命推动农业产业革命。(五)加强市场建设,提高我县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水平。一是抓好农产品综合(专业)批发市场建设;二是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大力推广电话、电视、电脑“三合一”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扩大农业信息覆盖面。三是大力发展农民自我服务组织,切实解决有人服务的问题。按照自愿合作、“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

13、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开拓市场的能力。(六)探索适宜的土地流转机制。积极培育土地流转机制,加强对土地流转的规范和管理,防止出现无序现象。鼓励多种形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鼓励采取转包、转让、互换、入股、出租等多种形式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森林资源的合理流转。(七)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农业基地设施建设和制订激励机制,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供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财政投入除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外,制订更广泛的扶持设施农业建设和奖励机制,调动外商、企业和农民群众发展农业的积极

14、性。三、今年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点工作根据县五届十次全会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着重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做强基础。继续抓好国家农综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和市级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供物质条件。二是做大基地。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为规模化生产提供条件。三是搞活流通。进一步扶持培训农业龙头企业和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农产品专业市场规划和建设,搞活市场流通。四是增创品牌。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争创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等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工作重点是建设清西农业产业园和推进石潭镇花之海项目的建设。按照县政府关于建设清西黄金大道

15、,沿清西大道两旁每镇建设1个500亩以上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的要求,各镇迅速行动并取得较大的进展。太和镇完成2个示范基地的规划,一是蔬菜示范基地,已新增200亩,形成了900亩蔬菜示范基地;二是中药材示范基地。目前与客商洽谈中,地点在白莲村委会青塱砖厂对开租地500亩。投资商要求协助铺平乡村公路,扩宽200米长的路面,扶持建设喷灌设施。太平镇规划扩建种鸽养殖基地。目前正在进行种鸽养殖场的扩建,现有种鸽4万对,到7月底可发展到10万对,年底发展到15万对,总产值达5000万元,同时带动农户500户。投资商要求协助解决乡村公路,便于运输,解决增加100千瓦变压器,并协助增加租地60亩和大楼小学租用。三坑镇完成清三公路沿线蔬菜基地规划,今年扩建300亩,形成890亩蔬菜基地。计划三年内形成1500亩连片蔬菜基地。投资商要求支持建设4个50亩以上的蔬菜大棚喷灌设施。山塘镇完成2.1万亩鱼塘整治和0.9万亩新建鱼塘的规划,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石潭镇花之海项目建设,今年新扩建种植基地400亩,现有面积达700亩,到年底计划扩大到1200亩。同时计划新增500亩反季节蔬菜基地和300亩蒲坑茶。投资商要求一是新增一个100千瓦容量变压器,目前镇供电部门承诺随时安装;二是协助搞好排灌设施建设;三是为开发农家乐项目,搞好村环境建设。 二一一年四月二十五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