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习题与实验指导书.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653420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DOC 页数:77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学习题与实验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测量学习题与实验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量学习题与实验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学习题与实验指导书.doc(7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测量学习题与实验指导书.精品文档.测 量 学 习 题 集与实验实习指导书班级: 学号: 姓名: 2007年3月目 录第一部分:测量学习题集第二章: 测量学的基本知识 2第三章: 直线的丈量与定向 2第四章: 水准仪及其使用 3第五章: 水准测量 4第六章: 误差理论的基本知识 5第七章: 经纬仪及角度观测 7第八章: 导线测量 9第九章: 交会法和小三角测量 12第十章: 三角高程测量 14第十一章:普通视距测量 14第十二章:全站仪及其应用基础 15第十三章:碎部测量 15第十四章: 地形图的分幅及编号、高斯投影的概念 16第十五章:大比例

2、尺地形测量 16第二部分:测量学课间实验与实习测量实验须知 17实验一:水准仪的认识与读数 20实验二:等外水准测量 21实验三:四等水准测量 23实验四: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26实验五:经纬仪的认识与使用 28实验六:测回法测水平角 30实验七:方向观测法测水平角 32实验八:竖直角观测与普通视距测量 35实验九: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37实验十:CASIO fx-4800P计算器在测量中的使 39实验十一:微机导线平差计算 39实习十二:经纬仪配合分度规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40实习十三:经纬仪配合展点尺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46实习十四:全站仪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的测绘 51第三部分:CASIO

3、 fx-4简800P计算器使用介 54第四部分:测量学模拟试卷与桂林工学院测量学研究生考试题 60第五部分: 测量学生产实习指导 74附录:测量实验实习控制点分布与坐标成果表 76第一部分:测量学习题集第二章 测量学的基本知识1、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和基准线指什么? 2、简述水准面的定义及其特性?3、什么叫大地水准面,?4、何谓绝对高程(海拔),何谓相对高程?5、测绘工程的参考面和参考线是什么?6、根据1956年黄海高程系算得A点的高程为213.464米,若改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请重新计算A点的高程。7、高斯投影如何分带,为什么要进行分带? 8、1954北京坐标系和1980西安坐标系有什么区

4、别?9、设某地面点的经度为东经,问该点位于6 投影带和3度投影带时分别为第几带,其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多少?10、若我国某处地面点A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值为X=3234567.89米,Y=38432109.87米,问该坐标值是按几度带投影计算而得的?A点位于第几带?该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多少?11、1956年和1980年国家高程基准分别是多少?12、已知A点的高程为150.212m,测得B点至A点点高差为,则B点的高程是多少?13、测量工作中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意义何在,其限度是多少,若在半径为6.71KM的范围内进行测量,并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则地球曲率对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差的影响各为多大?

5、14、什么叫地形图比例尺,它有哪几种形式? 15、地面是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123.56m,问在1:1000和1:2000的地形图上,它的长度分别是多少厘米?16、什么叫比例尺的精度,它有什么实际意义,说明1:1000和1:5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各为多少?17、一幅标准 的 1:500比例尺地形图,对应实地的面积是多少亩和多少公顷?18、一幅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号是46.0065.00;则该幅图的西南角坐标(单位:米)是多少?19、测绘工作中一般遵循的原则是什么?20、测绘工作中如果把坐标X、Y颠倒了,所绘制的图与实际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在AutoCAD中如何纠正?第三章 直线的丈量与定向1、何谓

6、点之记?它有何用途?2、测量一段距离往测长为500.262m,返测长为500.248m,则该段距离测量段相对误差是多少?3、已知钢尺的尺长方程为 ,用该钢尺在26C时丈量一段距离为25.356m,施以标准拉力,求该段距离的实际值。4、何谓直线定向?在直线定向中有哪几条标准方向线?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5、方位角的定义是什么?方位角有那几种,测量工作中常用的方位角是哪一种,该方位角有何特点? 6、描述象限角与方位角之间的关系,在采用计算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7、正、反方位角之间存在什么关系?8、已知AB直线的方位角为;A点处点子午线收敛角为;磁偏角为;求AB直线的真方位角和磁方位角。9

7、、若已测得各直线的坐标方位角分别为21530、17625、3010、32020,试分别求出它们的象限角和反坐标方位角。10、如图3-1所示,;求。 图3-1 图3-211、如图3-2,用30m长的钢尺丈量一段约60m长的直线,定线时若中心偏离直线方向为10cm;则由此引起产生的量距误差是多少?如果要求由定线引起的量距误差不大于2mm,则定线时的偏离值不应大于多少?第四章 水准仪及其使用1、简述水准测量的原理,并绘图说明,若将水准仪立于A、B两点之间,在A点的尺上读数a=1586,在B点的尺上的读数b=0435,请计算高差hAB,并说明A、B两点哪点高。2、何谓高差?高差的正负号的意义是什么?3

8、、水准测量中是如何削弱地球曲率的影响 ? 4、何谓视差,发生视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消除视差?5、使用水准仪时,在圆水准器气泡居中时后为什么水准管气泡不一定居中,须转动微倾螺旋才能使水准管气泡居中,这是什么原因?6、望远镜由哪些主要部件组成?各起什么作用?7、望远镜的放大率和视场的含义各是什么?两者之间有何关系?9、什么叫十字丝视差?如何消除十字丝视差?10、什么是水准器的分划值?有什么作用?11、何谓视准轴?“水准管气泡居中时,视准轴即已水平”,这句话对吗,为什么?12、对于微倾式光学水准仪,尽管可以调节微倾螺旋使符合气泡居中,但安置仪器时也应该使圆气泡尽可能居中,何故?13、使用水准仪时,在

9、圆水准器气泡居中后,为什么水准管符合气泡不一定居中?14、简述自动安平水准仪的结构特点。16、简述数字水准仪的工作原理和特点。17、水准仪的等级大致是如何划分的,DS3,DSZ3 各字母表示的含义是什么?数字“3”表示的含义又是什么?18、望远镜从远处目标观测后转向瞄准较近目标时,望远镜调焦螺旋应朝顺时针方向转动还是逆时针方向转动?19、已知A点高程为101.325m,当后视读数为1.154m,前视读数为1.328m时,问视线高程是多少?B点高程是多少?20、设由A点到B点共测了两站:第一站,后视读数为2.506m,前视读数为0.425m;第二站,后视读数为0.567m,前视读数为1.345m

10、。试计算A、B两点高差,并绘图表示。第五章 水准测量1、水准路线布设有那几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2、简述水准仪i角误差的定义及其产生的原因。当前、后视距相等时,为什么能消除i角误差对高差的影响?3、设A、B两点相距100m,水准仪安置在AB中点时测得HAB= 0.111m,将水准仪搬到A点附近测得A尺上读数a=1966,B尺上读数b=1845,问这部水准仪的水准管是否平行于视准轴,若不平行,当水准管气泡居中时,视准轴是向上倾斜还是向下倾斜,为什么?4、水准测量产生误差的因素有哪些,哪些误差可通过适当的观测方法或经过计算改正加以减弱以至消除,哪些误差不能消除?5、假设一对水准尺的尺底均有不同程度

11、的磨损,这对一条水准路线的成果有何影响,在测量中如何克服这种影响?6、水准仪和水准尺在观测过程中逐渐升沉,这种升沉对观测的高差有无影响,若有影响,采用怎样的观测方法来削弱仪器与尺子下沉的影响? 7、相对于高级水准点而言,水准点最弱点的高程中误差是多少?8、如图4-1所示四等闭合水准路线,已知12点的高程为H12150.230m;各测段观测高差和距离如图所示,试列表计算各未知点的高程。 图4-1 闭合水准路线 图4-2 附合水准路线9、如图4-2所示等外附合水准路线,已知BM1点的高程为132.250m;BM2点的高程为128.437m,各测段观测高差和距离如图所示,试列表计算各未知点的高程。1

12、0、简述水准仪i角检验的工作步骤,并绘图说明,且写出i角计算的公式。11、水准仪应满足那些几何条件?12、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步骤各是什么13、三、四等水准测量中的各项限差各是多少?14、水准测量手工记录时对于观测数据的修改有那些规定?第六章 误差理论的基本知识1、何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偶然误差有哪些统计特性?2、什么叫多余观测,多余观测有什么实际意义? 3、衡量精度的指标有哪些?用中误差来衡量观测值的精度有什么特点?在一组等精度观测中,中误差与真误差有何区别?4、何谓绝对误差,何谓相对误差,各在什么条件下被应用来描述观测值的精度?5、什么叫容许误差,容许误差等于2倍或3倍中误差的理论根据

13、是什么?6、在等精度观测中,已知三角形内角和之闭合差为:-2, -5,2, 0, 3,-1,求三角形内角和之中误差。7、有一个四等水准网,各闭合环的闭合差和相应环线长如下表所示,试评价该水准网的观测质量,并说明理由。闭合环编号环线长度(km)环线闭合差(mm)闭合环编号环线长度(km)环线闭合差(mm)15.03278.22826.01287.74833.82094.82444.215106.33855.622114.21765.38128.0308、何谓误差传播定律,试述应用它求函数中误差的步骤及其注意事项有那些?9、用同一台全站仪在相同的条件下测量两条直线,一条长550.00m,另一条长3

14、50.00m,它们的中误差都为10.0mm,问这两条直线丈量的精度是否相同,为什么?10、在支水准路线水准测量中,每站观测高差的中误差均为3.0mm,若从已知点推算待定点的高程,要求中误差不大于2cm,问最多设多少站?11、用钢尺丈量一段距离4次,求得平均值的中误差为5.0mm,若欲使平均值的精度提高一倍,需丈量几次?12、测得一长方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15.02m和20.66m,它们的中误差分别为3.0mm和4.0mm,求该长方形面积及其中误差。13、等精度观测一个三角形的内角A、B、C,已知测角中误差为20,求三角形角度闭合差的中误差,若将闭合差平均分配到三个角上,求经改正后的三角形各内角的

15、中误差?14、用钢尺对某段距离进行6次等精度丈量,其结果为:346.535m,346.548m ,346.520m,346.546m,346.550m,346.573m。请计算该距离的算术平均值,观测值中误差及算术平均值中误差。 15、何谓单位权?精度?权与精度的关系如何?16、在观测值不同精度的直接平差中,选择不同的单位权对计算所得的最可靠值及其中误差是否有影响?为什么?17、L1,L2,L3为独立观测值,其中误差分别为,求函数的中误差。 (1) (2) (3)18、对大致相等的几段距离进行了往返观测,观测数据见下表所示,求:(1)观测值的中误差;(2)每段距离最可靠值的中误差。编号往测(m

16、)返测(m)编号往测(m)返测(m)1500.438500.4354500.016500.0012500.236500.2425499.998500.0103499.988499.9806500.030500.01819、对一条三等附合水准路线进行观测,各测段往返观测高差值如下表所示,求:(1)每公里观测高差的中误差;(2)各测段观测高差段的中误差;(3)各测段最或然值的中误差;(4)该水准路线往测高差之和的中误差;(5)该水准路线观测高差之和最或然值的中误差。 图6-120、如图6-1所示,观测数据见下表,令X公里(X大小按照自己的学号选取)观测高差为单位权观测值,求:(1)单位权中误差;(

17、2)BM点高程的最或然值及其中误差;(3)每公里观测高差的中误差。线路编号路线长(km)已知点高程(m)观测高差(mm)12.5HA=149.8602.35624.0HB=147.3464.88435.0HC=155.015-2.79842.0HD=152.6890.45351.0HE=157.598-5.35521、设10Km水准路线的权为单位权,其单位权中误差为=16.0mm,求1Km水准测量的中误差及其权。22、在三、四等水准测量时,设一次读数误差为0.5mm;求一测站内因读数误差引起的高差误差是多少?23、在相同条件下,对一测段高差共观测了4次,得其平均值之中误差为2.0mm,若使高差

18、平均值中误差不大于1.0mm,则至少应观测多少次? 24、如图6-2所示为一个四等水准网,各测段观测高差如下表所示,水准网起算点的高程为H01=60.136m、H12=53.305m,求: (1)01、02、03、04水准点的高程平差值;(2)03点高程的权及其中误差;(3)第六测段高差平差值的高差中误差。测段编号距离(km)观测高差(m)测段编号距离(km)观测高差(m)Z12.06.821Z53.61.876Z23.2-3.216Z64.00.290Z33.010.416Z72.23.318Z42.68.268图6-225、如图6-3水准网,各测段观测数据和路线长已标注在图上,已知高程点高

19、程分别为:HN1100.370;HN2131.912,HN389.024,求:(1)P、Q两点的高程;(2)最弱点高程的中误差。图6-326、如图6-4所示,从已知点A、B、C、D出发进行水准测量,测定M、N两点的高程,设每公里观测高差的中误差为5.0mm,在不顾及已知点高差的误差的情况下,试计算M、N两点的高程中误差。图6-427、如图6-5所示,在已知高程的A、B两点间施测一条单一水准路线,S1=2.0Km,S2=6.0Km,S3=4.0Km,设每公里观测高差的中误差为为3.0mm,设A、B两点高程无误差,试写出:(1)将闭合差按距离改正后ABM1的高差HA BM1的中误差;(2)平差后B

20、M2点的高程及其中误差。 图6-5第七章 经纬仪及角度观测1、什么是水平角?什么是垂直角?2、经纬仪的基本构造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各起什么作用?3、用测回法或方向法怎样观测水平角,测站上有哪些限差要求?4、水平角和竖值角观测过程中对于手工记录有何规定和要求?5、经纬仪水平角观测时对中、整平的目的是什么?6、一般情况下,为什么说光学对中比垂求对中的精度要高?7、方向法水平角观测时“归零”的目的是什么?8、经纬仪应满足哪些几何条件?一般应进行哪几项检校?其原理和方法是什么?9、什么是照准部偏心差?如何在观测中发现这种误差?怎样消除它对水平角的影响?设测回数为4,则测回之间角度间隔是多少度?10、三

21、轴误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对水平角有何影响?哪几种误差可通过正倒镜观测的方法消除?为什么?哪项误差不能通过正倒镜观测的方法消除?为什么?作业中应如何注意此项误差的影响?11、简述利用光学对点器安置经纬仪的主要步骤。12、简述水平角观测时的主要误差来源及其对观测成果对影响,为了削弱或者消除其影响,作业中采取的相应措施是什么?13、为什么说进行短边水平角观测时,仪器对中和目标对中更应精确?采用2米长的花杆作为照准标志,设目估花杆顶端中心偏离标石中心为3cm,测站点距花杆为20米,求偏心对方向值的最大影响是多少?14、何谓“三联脚架法”?试简述其工作方法和该方法的优点。15、某型号全站仪水平角一测回方

22、向中误差不大于5,试求水平角观测时的各项限制。16、何谓竖直角和竖盘指标差?DJ6型经纬仪竖直角观测时有哪些限差要求?17、完成下表中竖直角观测记录的计算工作。(时间要求:40)测站点目标竖 盘 读 数指标差一测回竖直角 各测回竖直角均值 盘 左 盘 右 屏风山七星岩86 14 18273 45 24独秀峰92 24 36267 35 12N02N0189 22 54270 37 30N0393 48 18266 12 24第八章 导线测量1、导线的布设有哪几种形式,各有何特点?2、已知导线各边的水平距离和方位角,计算各边的坐标增量X、Y。边 号坐标方位角 边长(m)X(m)Y(m)142 3

23、6 18346.2362135 27 36 227.8983237 22 42250.3234336 48 54156.4323、已知各点的坐标如下表所示,求它们相互之间的距离和方位角。点号X(m)Y(m)点号X(m)Y(m)19821.0714293.38739187.4192642.79229590.9334043.07449310.5412931.0404、如下图所示附合导线,已知,求各边的坐标方位角。测 站水平角值 05291 07 53N1174 45 16N2143 47 40N3128 53 04N4222 53 29N5187 32 36N6190 23 4108 88 55

24、296、如下图所示闭合导线,已知:,列表计算各图根导线点坐标。测站观测角水平角 距离(m)G02G01216 43 39127.651N11160 34 36209.778N2275 31 12106.848N33117 11 33205.176N44102 30 42123.684G01584 10 57N17、如下图所示,在测区原有GPS已知控制点上布设一条单一附合导线,已知控制点坐标和观测成果见下表,试列表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点名X(m)Y(m)G0548857.67163892.929G0648658.59763671.327G1748279.56463872.477G1848157.

25、13164245.368测站观测角水平角 距离(m)G05G06164 38 40243.168N12126 17 22295.618N23232 14 08329.750N34278 57 24284.549N45254 20 02252.087N56130 57 52238.789G177 52 40 50G18 (第7题) (第8题)8、如上图所示无定向导线,列表计算各点坐标。角 度编 号水 平 角 边 号距离(m)1134 22 32S1208.1572257 19 30S2256.6183 96 09 24S3210.9274207 18 42S4298.1035110 53 54S

26、5272.690S6253.0499、简述在下列情形中导线测量发生错误后的特点,说明其检查方法与原理,并绘图说明。并进行相应计算检验论证。(1)一条边出错:在第7题中,假设将N2N3边的边长记录错误变为325.050,试进行相应检查计算。(2)一个角出错:在第8题中,假设角11由于发生错误,角度值变为1014212,试进行相应检查计算。(3)一个角一个边同时出错:在第7题中,假设将N2N3边的边长发生错误变为325.050m,且角度5为2544002,试进行相应检查计算。(4)左、右角颠倒:在第7题中,假设在观测角6时测量的是右角,角度为2290208,而计算时未进行换算,出现方位角闭合差超限

27、,试进行相应检查计算。(5)已知坐标抄写错误。10、如下图所示单结点导线网,列表计算导线网中各点坐标。 点名X(m)Y(m)0748802.58324094.3970848652.79624333.5221548227.35823999.5951848061.38524253.7223548071.25224851.9743648325.66425061.841测站角号水平角 距离(m)07081287 35 48206.069N12 66 52 12209.606N23138 52 36222.856N34117 36 38145.092N46272 04 30245.959N57256 4

28、7 12218.242N68 92 10 42219.642369305 28 2435N4N35144 07 10144.794N710261 45 24216.198N811101 22 12168.796N912286 00 06254.6891813216 53 001511、利用计算机相应软件(如南方平差易、清华山维等),试进行第6、7、8、9题的相应计算工作以及第9题的相应检查工作。12、导线测量的精度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13、试推证附合导线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近似估算公式14、导线尽可能布设成直伸型的目的是什么?第九章 交会法和小三角测量1、何谓前方交会和侧方交会?试写出前方交会

29、的计算公式。2、什么是交会角?有何具体规定?3、何谓后方交会?何谓后方交会的危险圆?并从数学计算方法上进行说明。4、何谓测边交会?写出用全站仪直接进行测边交会时的计算公式。5、计算下图中利用前方交会方法测定P点的坐标。 已知数据点 名X(m)Y(m)猫儿山3646.3521054.545屏风山3873.9601772.683羊角山4538.4521862.571 观测数据164 0333255 3036159 4640272 44476、计算下图中利用侧方交会方法测定P点的坐标。 已知数据点 名X(m)Y(m)月牙山6634.7894868.326象鼻山6572.4225760.311独秀峰7

30、011.6656126.761 观测数据57 512853 315480 12227、计算下图中利用后方交会方法测定P点的坐标。 已知数据点 名X(m)Y(m)G026494.4884652.953156850.0215249.804206229.2135374.981 观测数据111 2049118 15268、计算下图中利用测边交会方法测定P点的坐标 已知数据点 名X(m)Y(m)G156223.5224232.742G206232.7504759.698 观测数据S1417.224S2410.5909、在第8题中,若直接利用全站仪进行后方测边交会时,其交会角为790450;试重新计算P点

31、的坐标。10、如下图所示,已知起算数据见下表,试计算P点的坐标。点 名X(m)Y(m)08276013.963464822.89014276085.784465643.81111、设全站仪测距离精度为5mm+3ppm;测角精度为5,试推导直接采用全站仪进行后方测边交会时待定点的平面位置精度,并绘图讨论其平面位置精度的分布情况。12、交会测量时,对交会角大小有什么要求?第十章 三角高程测量1、画图说明三角高程测量的原理。2、如何处理地球曲率与大气折光对三角高程的影响?它们对高差会产生什么影响?3、水准测量中的定权方法与三角高程测量中定权方法有何区别?4、在第八章第7题中,常规导线测量工作中,采用

32、全站仪测量水平角和距离的同时,一同测定了相应的竖直角、仪器高、目标高,观测数据如下表所示,试计算各导线点的高程。测站目标竖直角 水平距离(m)目标高(m)仪器高(m)备注G06N11 08 42243.1681.4561.508HG6=153.866N1G06-1 06 361.7001.486N2 0 32 48295.6181.637N2N1-0 30 361.6001.560N3 0 18 42329.7501.514N3N2-0 19 541.4421.488N4 2 33 30284.5491.389N4N3-2 34 241.5201.503N5-1 36 54252.0871.4

33、56N5N41 34 241.3401.464G17-0 18 48238.7891.662G17N50 20 121.4251.513HG6=167.5305、如图见第九章第8题中,利用全站仪进行后方测边交会时,同时观测了如下表中的数据,试计算交会点P的高程。并分析竖直角大小与交会点高程精度的关系。测站目标竖直角 水平距离(m)目标高(m)仪器高(m)备注PG15-1 16 24417.2241.5341.508HG15=158.457HG20=145.582G20 0 30 42410.5901.6276、采用全站仪进行三角高程测量的误差来源有哪些?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工作中如何削弱其影

34、响?7、采用三角高程测量代替四等水准测量时对作业方法有何要求?8、在使用全站仪进行单一图根附合导线三角高程测量时,设测距综合误差为10mm;竖直角测量误差为15;仪器高与目标高采用小钢尺进行丈量,设误差为3mm;导线平均边长为250m;平均倾角2,不顾及大气折光系数误差的影响,试推算每边对向观测高差较差的限差。若导线边数为12条,不顾及起始高程误差的影响,试推算三角高程导线全长高差闭合差的限差。第十一章 普通视距测量1、普通视距测量的误差来源有哪些?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2、视距尺竖立不直的误差对距离的影响规律是什么?3、已知上丝读数为1865,下丝读数为1227,竖直角= -329,仪器高为1

35、.586m,中丝读数1550,求测站点至待测点之间的高差h和水平距离S。4、试推导视准轴倾斜时的视距测量公式。第十二章 全站仪及其应用基础1、 简述电子测角的基本原理。2、 简述电磁波测距原理。3、 简述全站仪的基本功能和测角、测距时的基本使用方法。4、 全站仪坐标测量时的基本操作包括那些内容?5、 使用全站仪进行对边测量、悬高测量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第十三章 碎部测量1、什么是碎部测量?根据其特点在选择测站点时应该注意那些问题?2、什么是极坐标法?简述极坐标法测定碎部点的过程。3、什么是方向交会法?简述方向交会法测定碎部点的过程。4、简述经纬仪配合分度规极坐标法测图的的原理和具体的工作步骤。5

36、、简述经纬仪配合展点器测图的的原理和具体的工作步骤。6、当前数字化测图外业一般采取什么方法?各有和特点?7、以一个测站为例,简述用全站仪进行数字化测图的工作步骤。8、地物大致分为哪几类?其在地形图上的表示原则是什么?9、地貌的基本形态有哪些?10、什么是等高线?等高距?等高线平距? 11、等高线有哪些分类?其特性是什么?用等高线表示的山头、洼地、山脊、山谷和鞍部有什么特点?12、两相邻地貌特征点,高程分别为152.46m、175.68m,等高距为1m,试计算它们之间有几根等高线?高程各为多少?共有几条计曲线和首曲线?13、如下图所示,设等高距为1m,试根据高程点绘出等高线。14、简述Delau

37、nay三角网建立的基本原理。15、碎部测图时有那些注意事项?测站上有哪些检核?16、测区选择等高距大小的原则是什么?第十四章 地形图的分幅及编号、高斯投影的概念1、地形图分幅和编号的意义是什么?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的依据和基础是什么?新旧地形图分幅和编号有哪些种类?如何划分?2、何谓梯形分幅?何谓矩形分幅?3、某点位于东经1091724,北纬251817, 试按新、旧两种分幅方法求其所在1:10000比例尺梯形图幅的编号。4、确定旧图幅J-50-5-(24)和新图幅G50E015006、G-50-99-(5)的四个角的经纬度。5、大比例尺测图通常采用何种方法进行分幅编号?6、图幅元素包括哪

38、些内容?获取图幅元素通常采用哪些方法?7、什么叫地图投影?地图投影变形概括起来有哪几种?8、为了限制或消除某一地图投影变形,通常采用哪几种地图投影形式?9、高斯投影的基本条件是什么?投影后经纬线的主要变形规律有哪些?10、高斯投影为什么要分带?他限制了哪种变形?为何大比例尺地形图不宜采用6带投影?第十五章 大比例尺地形测量1、大比例尺地形测图的特点和遵循的原则是什么?2、大比例尺地形测图的技术计划内容包括哪些方面?试写出拟定技术计划的具体方法、 步骤及其注意事项。3、全站仪数字地形测量比平板测图有何优点?4、平板仪测图时测站上有那些检核工作?5、全站仪数字化测图时测站上有那些检核工作?6、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时,设明显地物点测量的点位中误差为7.5cm,求相邻区域接边时的容许误差是多少?8、作业成果、成图检查验收的目的、内容和方法步骤是什么?9、大比例尺地形测量技术总结编写包括那些基本内容?第二部分:测量学课间实验与实习测量实验须知 一、测量实验规定(1)在测量实验之前,应复习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预习实验或实验指导书,明确目的与要求、熟悉实验步骤、注意有关事项,并准备好所需文具用品,以保证按时完成实验任务。(2)实验分小组进行,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办理所用仪器工具的借领和归还以及登记手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