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641857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精品文档.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1、水稻虫害我国已知的水稻虫害有350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有20余种,常见的水稻虫害有以下几种: (1)水稻螟虫危害水稻的螟虫种类很多,主要有三化螟和二化螟,部分地区还有大螟等。三化螟和二化螟都是以幼虫钻蛀茎秆危害水稻,水稻受害后出现的症状是枯心和白穗,二化螟还取食叶鞘,造成枯鞘。 防治方法:每亩用50杀螟松乳油01502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用药12次;每亩用杀虫双大粒剂1千克拌细土30千克制成毒土撒施;每亩用40的水胺硫磷0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 (2)粘由粘虫是一种

2、迁飞性害虫,又称”行军虫”,一般每小时飞行速度为2040公里。以幼虫取食水稻叶片,危害轻时叶片被吃成缺刻,严重时大部分叶片被吃光,水稻减产1020,大发生时,其幼虫不仅吃光叶片:还咬断穗茎,造成颗粒无收,所以有些地方称它为“剃枝虫”。 防治方法:每亩用50辛硫磷O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每亩用80敌敌畏01502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每亩用25的敌杀死0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 (3)稻飞虱和稻叶蝉这两种害虫每年发生代数较多,繁殖量大,以吸食水稻汁液造成危害,导致稻株枯死,倒伏落塘。它们都具有暴发性,还传播病毒病,是对水稻危害比较大的害虫。 防治方法:每亩用30甲胺磷

3、015-02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每亩用40的叶蝉散0.1502千克对水喷洒:每亩用50的杀螟松01-015千克对水喷洒。(4)负泥虫负泥虫又称“背屎虫”,负泥虫的成虫、幼虫都可以危害水稻,但以幼虫为,主,取食水稻叶片的叶肉,留下透明的表皮,形成纵行的白色条纹,叶尖逐渐枯萎,危害严重时,全叶发白焦枯或全株死亡,一旦发生,常减产10左右。 防治方法:用90敌百虫结晶0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接近傍晚时用药为好。 2、水稻病害 (1)稻瘟病稻瘟病又叫稻热病,群众称它为”火风”、烂颈瘟。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根据受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分别称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和

4、谷粒瘟等。几种主要稻瘟病的识别如下。 苗瘟:一般发生在三叶期以前,病苗基部变成灰黑色,叶片变成淡红褐色,使整株秧苗枯死。 叶瘟:从秧田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生,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有少数发生在叶鞘上,其病斑有好几种类型,但主要是慢性型奉。急性型两种。慢性型病斑在田间最常见,其形状有点像织布的梭子,两头尖中间大,病班的最外层为深褐色,中间为灰白色。急性型病斑呈灰绿色或暗绿色水浸状,一般为圆形、椭圆性或不规则形。 穗颈瘟:发生在穗颈部,使穗颈变成黑褐色,最后干枯腐烂。发病早的使水稻变成白穗,发病迟的使谷粒不饱满 防治措施:选用抗病高产良种;播种前搞好种子处理,一般用50的多菌灵1000倍液浸种2天;药剂

5、防治,每亩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0,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或40富士1号乳油0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或30稻瘟灵0,1502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 (2)白叶枯病白叶枯病分为叶枯型和凋枯型两种。其中叶枯型占65左右,凋枯型占35左右。叶枯型病害大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出现黄绿色斑点,斑点迅速扩展成条斑,受害严重时条斑可延伸至叶片基部,宽达叶片两侧。凋枯型病害大多在秧苗移栽后1530天出现一次发病高峰,病株心叶首先发病,出现失水青枯,随后其它叶片相继青萎,最后出现死苗、缺丛现象。折断病株茎基部,用手挤压断口处有大量黄色菌脓溢出。 防治措施:选择抗病良种。培育无病壮秧。科学用水,合

6、理施肥。施足底肥,早施追肥,以后看苗补肥,不要偏施或过迟施用氮肥,同时要浅水勤灌。药剂防治:一是发病早期,每亩撒施1:3的草木灰及石灰粉,连续撒施几次;二是每亩用10的杀枯净03035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 (3)水稻纹枯病水稻纹枯病又叫花脚杆、烂脚瘟。该病初发时,在稻株接近水面的叶鞘上出现椭圆形暗绿色小斑,像开水烫了一样,病斑逐渐扩大,中间呈灰绿色或浅褐色,后变成灰白色,病斑边缘不规则,呈褐色。 防治方法:每亩用5的井冈霉素O2025千克对水75千克喷洒。 (4)立枯病立枯病一般发生在水稻苗期,导致水稻死苗。立枯病引起的病苗多在2-3叶期,发生部位在秧苗基部,叶片先停止吐水,随后心叶萎

7、垂卷缩,全株逐渐枯黄,病秧基部多长有白色、粉红色或灰黑色的霉状物。 防治方法: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40多福粉,或50福美双浸种48小时可预防立枯病;发病时用1:1:250的波尔多液喷洒进行防治。水稻四种常见病虫害的防治一、 稻蓟马稻蓟马很小,成虫为黑褐色,有翅,爬行很快。一生分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若虫和成虫相似,淡黄色,很小,无翅、常卷在稻叶的尖端,刺吸稻叶的汁液。被害的稻叶失水卷曲,稻苗落黄,稻叶上有星星点点的白斑,心叶萎缩,远看象火烧一样。扬花时稻蓟马聚.防治方法:由于稻蓟马很小,一般情况下,不易引起人们注意,只是当水稻严重危害而造成大量卷叶时才被发现,因此,要及时检查,把稻蓟马

8、消灭在幼虫期。每亩用40%乐果乳剂15002000倍液,秧田和大田施药后,都要保持水层。防治稻蓟马后要补施速效肥,促使秧苗和分蘖恢复生长。二、稻飞虱稻飞虱以褐色灰飞虱和背飞虱危害最大。稻飞虱一般都躲在稻田中间稻株下部的叶鞘和茎的组织内,刺吸稻茎的汁液,稻苗被害部分出现不规则的长形褐斑,严重时,稻株基部变为黑褐色。由于茎组织被破坏,养分不能上升,稻株逐渐凋萎而枯死,或者倒伏。水稻抽穗后的下部稻茎衰老,稻飞虱转移上部吸嫩穗颈,使稻粒变成空壳或半饱粒,同时灰飞虱能传播水稻病毒病。防治方法:1.滴油杀虫。每亩滴废柴油或废机油400500克,保持田中有浅水层20厘米,人工赶虫,虫落水触油而死亡。治完后更

9、换清水,孕穗期后忌用此法。2.撒毒土。每亩用1.5公斤乐果粉、2公斤湿润细土撒施。3.用药喷施,用40%乐果乳剂0.5公斤加水8001000公斤喷施。三、稻苞虫稻苞虫又叫卷叶虫,常常几年发生一次,导致水稻大幅度减产。成虫为赤褐色的蝴蝶,幼虫危害水稻,稻叶被害后,残缺断落,严重时仅留叶脉,稻丛象刷锅帚一样。特别是水稻孕穗期被害后,幼虫吐丝把稻叶缀合在一起,形成稻穗卷曲,无法出穗,影响产量。防治方法:1.每亩用2.5%敌百虫粉2公斤喷粉或甲六粉1公斤加细土10公斤撒毒土。2.用90%晶体敌百虫150克加水80100公斤喷雾。四、稻纵卷叶螟幼虫稍大便开始在水稻心叶吐丝,把叶片两边卷成为管状虫苞,虫子

10、躲在苞内取食叶肉和上表皮,抽穗后,至较嫩的叶鞘内危害。严重时,被卷的叶片只剩下透明发白的表皮,全叶枯死。防治方法:用25%二二三乳剂250倍液,90%敌百虫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时间应掌握在幼虫的三龄前,并以傍晚用药效果最好。防治后,要检查效果,如果虫口密度象以前那样,应再治一次。常见水稻虫害化防技术稻纵卷叶螟:每亩用40%搏乐(毒死蜱)80毫升,或25%虫除净80毫升,或21%山瑞乳油60毫升。 使用方法:田间灌水35厘米,每亩兑水50公斤在傍晚均匀喷雾。 螟虫(二化螟、大螟、三化螟) (1)21%山瑞乳剂100毫升/亩;()25%虫除净或20%雷螟(三唑磷乳油)100毫升/亩。 使

11、用方法:以上药剂均兑水50公斤喷雾。隔10天左右再防治一次。 施药时田间灌水3-5厘米,并保持3天以上,以提高防效。 稻飞虱(褐稻虱、白背稻虱、灰稻虱) 每亩用40%搏乐乳油100克,或25%汇丰速扑50克,兑水50公斤喷雾。施药时田间灌水3-5厘米,并保持3天以上。 稻象甲 40%搏乐(毒死蜱)乳油每亩80毫升,或5%锐劲特悬浮剂每亩3040毫升。每亩兑水40公斤喷雾。喷药应在傍晚进行,田间杂草也要喷到。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一、水稻病害1、稻瘟病(1)为害特点:稻瘟病又名稻热病,俗称火烧瘟、吊头瘟、掐颈瘟等,是流行最广、为害最大的世界性真菌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寄主植物的地上部分。由于危害时期

12、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穗颈瘟、枝梗瘟、粒瘟等。寄主范围是水稻、小麦、马唐等多种禾本科植物。稻瘟病病菌主要在病稻草上越冬,第2年从病稻草上传入稻田中侵染为害。病菌传播主要靠风传播,雨、水流、昆虫也可传播。天气转暖,又有雨淋的情况下,越冬病菌会大量复苏、增殖,从堆在田边的病稻草上转移到水稻植株上为害。(2)防治方法:选用良种,种植抗病品种,多组合合理搭配。种子消毒杀菌,1千克种子用三克20三环唑浸种24小时。加强栽培管理。药液浸秧,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750倍液浸秧,或40稻瘟灵乳油,亩用100毫升或富士一号乳油100毫升对欢60千克喷雾。穗颈瘟预防,孕穗破口期用75丰登可湿性粉剂亩用2

13、530克或20三环唑100克,叶瘟治疗,用稻瘟类农药防治。2、白叶枯病(1)为害特点:水稻白叶枯病又叫火烧苗。白叶病,是一种传播很快的病害,目前许多稻区还没有这个病,所以它被定为国内植物检疫的对象。稻株感染白叶枯病后,在叶尖或叶缘发生绿色或暗绿色斑,病斑沿中脉或叶缘扩展,形成界限分明的病斑。病斑沿叶片枯死后呈灰白色,因此叫白叶枯病。一般在水稻中下部叶片先发病,然后蔓延到上部叶片。这种病从苗期发生,在分蘖期普遍发展,到孕穗期,特别抽穗后达到高峰。如果发病早,叶片枯死,不能抽穗;如果发病较迟,影响扬花灌浆,秕粒增加,病株茎秆软弱易倒伏。白叶枯病容易和其他病害混淆,辨认不清。可把病叶剪下一小段,放在

14、有水的玻璃片上,再用一块小玻璃压在上面,大约1分钟以后,放在光线稍暗的地方,如果切口处有浓浊状或乳白色液体流出,这就是白叶枯病的病菌。(2)防治方法:严格检疫,选用无病稻种。种子消毒,可用1石灰水过滤浸种,在温度为25时,可浸种34天。所浸稻种经常保持在水面下1012厘来,水面不能搅动,以免弄破石灰水膜,降低消毒效果。选用抗白叶枯病的品种。分蘖肥和穗肥不宜过多。浅水勤灌,适时烤田,促进水稻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3、纹枯病(1)为害特点:纹枯病又叫云纹病,俗名有眉目斑、花脚瘟和霉绿秆等,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病害从分蘖期开始发生,愈到后期发生愈重,主要为害靠近水面的叶鞘和叶片,严重时也危害上部的

15、叶鞘和叶片。病斑初期为椭圆形,叶片中央为灰绿色,以后不断扩大成为纹状不规则病斑。病斑扩大后,叶鞘和叶片枯死,分蘖死亡,严重时稻株不能抽穗或虽抽穗而不能结实,或引起早期倒伏,发病轻的增加空秕粒和降低粒重。(2)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浅水勤灌,适时烤田,看苗施肥,促使水稻健壮,提高抗病能力,同时降低稻田湿度,通风透光,抑制病菌的生长和传染,从而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消灭菌核,结合秋冬深翻、深埋菌核。灌水整田,插秧前,捞出藏有大量菌核的浮渣。药效防治,(A)每亩可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配制成1500倍液喷雾或用150克加水5001000千克泼浇;也可用150200克加细土20千克撒施。(B)每亩用

16、井冈霉素500克加50千克水,喷雾或拨浇。施药时,稻田要灌23厘米深的水层。二、水稻虫害造成水稻虫害的害虫有外源性害虫和内源性害虫两类,外源性害虫即远距离迁飞性害虫,如褐稻虱、白背稻虱、稻纵卷叶螟、黏虫等。内源性害虫即本地虫源,在本地繁殖为害,如三化螟、二化螟、大螟、灰飞虱、稻蓟马等。1、稻螟虫:防治指标:水稻分蘖期受害,先蛀食叶鞘,造成枯鞘,后咬断心叶,造成枯苗;孕穗,抽穗期受害,造成死孕穗或白穗。防治措施:亩用02高渗甲维盐4060毫升或5锐劲特30毫升或20三唑磷80100毫升。2、稻飞虱、叶蝉:稻飞虱、叶蝉体形小,常常混合发生,一般年份减产一成以上,大发生年减产二到三成,有的甚至基本无

17、效。防治措施:亩用22蚜虱灵10克或80敌敌畏乳油100毫升对水60千克喷雾。3、稻纵卷叶螟:防治指标:加强田间管理,施足底肥,巧施追肥,不过迟施用氮肥,避免水稻贪青徒长而导致成虫集中产卵为害,平均100丛有1520个虫卷应施药。防治措施:亩用18杀虫双水剂200250毫升或晶体敌百虫100克加水50千克喷雾。施药时间,以傍晚为宜。治疗稻纵卷叶螟的农药品种还有锐劲特、毒死蜱、阿维菌素、杀虫单、Bt复配剂等。原则是狠、准。防治指标是:分蘖100120头/百穴,穗期6080/百穴。控制稻纵卷叶螟最有效的天敌是稻螟赤眼蜂、拟澳洲赤眼蜂、稻纵卷叶螟绒茧蜂、赤扁胶小蜂、拟环纹狼蛛、草间小黑蛛。这些天敌对

18、农药很敏感。稻纵卷叶螟的防治策略是:治早治小,重点打2龄高峰。4、稻苞虫:防治指标:在成虫盛发期重点查看叶色嫩绿,生长茂盛的稻田,凡100丛水稻上有卵10粒以上,或分蘖、孕穗期有幼虫10头,应进行施药防治。防治措施:铲除沟边、田边的杂草和人工捕杀,化学防治用Bt乳剂200毫升或晶体敌百虫 75100克对水60千克喷雾,喷雾时以晴天下午4时以后或阴天为好。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对策水稻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因病虫害损失严重。近些年,由于耕作栽培方式的改变,品种抗性的下降,加之气候的异常因素的影响,使水稻病虫灾害呈加重的趋势。为确保水稻稳产增收,尽早遏制病虫害暴发流行十分重要。防治的技术对策 根据水

19、稻病虫害发生的特点,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统防统治、分区治理”的技术对策。狠抓重点,兼治次要病虫害,选择性用药与联合用药相结合,提高防效,降低成本,减少污染,保障粮食安全的技术对策。 1.稻瘟病:在前期抓好抗性品种和布局的情况下,根据不同稻区的生态特点,采取分区治理的对策,科学用药,重点抓“三保”(保苗、保叶、保穗),实施“包、带、治”的技术措施、应用药剂混配病虫兼治,减少施药次数和用药量,减少药剂对环境和谷物的污染。 “包”:防治秧田苗叶瘟。除用药液浸种外,推荐用旱育秧或水育秧种衣剂对稻种包衣,手工或机械包衣均可,照常规方法浸种催芽播种。 “带”:秧苗带药移栽防治本田叶瘟。在秧苗移栽前3

20、-5天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75公斤,叶面喷雾,喷药后带药移栽,或在移栽前用三环唑浸秧,即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稀释成750倍液,装入水桶或在秧田挖一浅坑,垫上塑料薄膜,盛入药液备用。将浸泡1分钟左右捞出,堆放半小时左右移栽。 “治”:本田期挑治叶瘟,狠治穗瘟,对在秧田期防治效果欠佳或根本未治的秧苗,移栽本田后在本田发病的田块,应实行药剂挑治,以减少菌源,控制病 害蔓延;穗瘟特别是穗颈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是本田稻瘟病防治的关键。重点防治对象田是常发病区,种植感病品种,叶瘟发生的田块和相邻稻田。防治时期是水稻孕穗末期(破口期)。主要药剂: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亩用量100克或75

21、丰登,亩用量20克。水稻抽穗后,可选用40富士1号乳油,亩用100毫升或30稻瘟灵乳油,亩用150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但一定要注意保证喷药细致周到。 2.水稻纹枯病:水稻纹枯病在平坝稻区发病较重,病害在高温、高湿、重施氮肥条件下,发生危害损失较大。目前防治上,水稻品种间抗性虽有差异,但缺乏高抗品种;生产上采用控制水肥结合药剂保护,仍可减轻受害。即在水源充足的地区,于水稻分蘖末期,实行浅水勤灌,适时晒田,控制施化学氮肥的数量,阻止水稻无效分蘖的增长,防止稻株间过早郁闭,降低湿度,减少发病。施药时期,在水稻分蘖盛期至孕穗期。施药指标,掌握在稻丛发病率:常规稻达15-20,杂交稻达30以上时,施

22、药1-2次(间隔10-15天),重点保护稻株上部3片功能叶。主要药剂:可选用5井岗霉素水剂(亩用150毫升)或10井岗霉素晶粉(亩用50克),或15粉锈宁100克,25粉锈宁50-75克,可兼治稻曲病、云形病、稻粒黑粉病等多种穗期病害。每亩喷药液75-100公斤,重点喷稻株中下部,注意均匀周到。 3水稻螟虫:水稻螟虫主要有二化螟、三化螟及大螟,以二化螟为主,部分稻区有三化螟的危害。在螟虫防治措施上,除消灭虫源(稻草、稻桩等的越冬螟虫)外,主要是药剂防治。今年,螟虫越冬基数高,第一代二化螟防治应以秧田期为重点,采取狠治一代,挑治二代“压一控二”的策略,兼治三化螟、大螟等。挑治二化螟第二代,选择第

23、一代二化螟防治效果差的秧田或漏治的秧田育苗移栽的本田和局部发生三化螟的田块,为主要对象田进行防治。防治适期:二化螟在7月中下旬,三化螟为7月上中旬。防治指标:三化螟以枯鞘率达5左右,三化螟在卵盛孵初期进行防治。主要药剂有25杀虫双水剂,90杀虫单原药,bt乳剂,80比双灵和5锐劲特悬浮剂等。在两种螟虫第二代发生不同步时,建议采用持效期较长的锐劲特,叶面喷雾,可兼治稻飞虱、纵卷叶螟、稻蝗等。施药部位重点是水稻中下部,注意维持田间水层(5厘米左右),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4.稻飞虱:稻飞虱是迁飞性害虫。发生危害主要是白背飞虱和褐飞虱,随气流传入,防治上除选用抗虫品种外,重点是药剂防治。防治时期:白背飞虱在7月上中旬,褐飞虱在8月上中旬。防治指标为百丛虫量达1500头以上。主要药剂可选25扑虱灵、10吡虫啉(大功臣)或锐劲特等,叶面均匀喷雾,可兼治多种害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