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组合机床主轴箱及其夹具设计.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639574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组合机床主轴箱及其夹具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毕业设计组合机床主轴箱及其夹具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组合机床主轴箱及其夹具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组合机床主轴箱及其夹具设计.doc(2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毕业设计组合机床主轴箱及其夹具设计.精品文档.目 录第一章 绪 论11.1 组合机床的特点11.2 组合机床的分类和组成11.3组合机床的方案选择2第二章 组合机床总体描述32.1 组合铣床工艺方案的制定 32.2 确定切削力、切削功率42.3 组合机床配置型式的选择 52.4影响总体布置的因素 52.5组合铣床的总体分析三图一卡 62.5.1被加工零件工序图62.5.2 加工示意图 72.5.3组合机床联系尺寸图102.5.4 生产率计算卡11第三章 组合机床主轴箱设计123.1主轴箱设计的原始依据123.2 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的确定123

2、.2.1 传动系统传动比分配123.2.2 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设计参数123.2.3齿轮模数的估算及其叫校核133.2.4 轴各参数估算及强度校核 163.3主轴箱的坐标计算25第四章 组合机床夹具设计 274.1 组合机床夹具概述 274.2 定位支承系统概述 284.2.1定位支承系统 294.2.2夹紧机构 30第五章 总 结 31参考文献 32致谢 33第一章 绪 论1.1 组合机床的特点组合机床是由大量的通用部件和少量专用部件组成的工序集中的高效率专用机床。它能够对一种(或几种)零件进行多刀、多轴、多面、多工位加工。在组合机床上可以完成钻孔、扩孔、铣削磨削等工序,生产效率高,加工精

3、度稳定。组合机床与通用机床、其他专用机床比较,具有以下特点:(1) 组合机床上的通用部件和标准零件约占全部机床零、部件总量的7080%,因此设计和制造的周期短,投资少,经济效果好。(2) 由于组合机床采用多刀加工,并且自动化程度高,因此比通用机床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劳动强度低。(3) 组合机床的通用部件是经过周密设计和长期生产实践考验的,又有厂成批制造,因此结构稳定、工作可靠,使用和维修方便。(4) 在组合机床上加工零件时,由于采用专用夹具、刀具和导向装置等,加工质量靠工艺装备保证,对操作工人水平要求不高。(5)当被加工产品更新时,采用其他类型的专用机床时,其大部分件要报废。用组合机床时

4、,其通用部件和标准零件可以重复利用,不必另行设计和制造。(6)组合机床易于联成组合机床自动线,以适应大规模的生产需要。组合机床常用的通用部件有:机身、底座、立柱、动力箱、动力滑台,各种工艺切削头等。对于一些按循序加工的多工位组合机床,还具有移动工作台或回转工作台。动力箱、各种工艺切削头和动力滑台是组合机床完成切削主运动或进给运动的动力部件。其中还有能同时完成切削主运动和进给运动的动力头。机身、立柱、中间底座等是组合机床的支承部件,起着机床的基础骨架作用。组合机床的刚度和部件之间的精度保持性,主要是由这些部件保证。1.2 组合机床的分类和组成组合机床的通用部件分大型和小型两大类。大型通用部件是指

5、电机功率为1.5-30千瓦的动力部件及其配套部件。这类动力部件多为箱体移动的结构形式。小型通用部件是指电机功率甾.1-2.2千瓦的动力部件及其配套不见。这类动力部件多为套筒移动的结构形式。用大型通用部件组成的机床称为大型组合机床。用小型通用部件真诚的机床称为小型组合机床。按设计的要求本次设计的机床为大型通用机床。组合机床除分为大型和小型外,按配置形式又分为单工为和多工位机床两大类。单工位机床又有单面、双面、三面和四面几种,多工位机床则有移动工作台式、回转工作台式、中央立柱式和回转鼓轮式等配置型式。本次设计的机床为单工位双面铣床。1.3 组合机床的方案选择(1)制定工艺方案 要深入现场了解被加工

6、零件的加工特点、精度和技术要求、定位夹压情况以及生产率的要求等。确定在组合机床上完成的工艺内容及其加工方法。这里要确定加工工步数,决定刀具的种类和型式。(2)机床结构方案的分析和确定 根据工艺方案确定机床的型式和总体布局。在选择机床配置型式时,既要考虑实现工艺方案,保证加工精度,技术要求及生产效率;又要考虑机床操作、维护、修理是否良好;还要注意被加工零件的生产批量,以便使设计的组合机床符合多快好省的要求。(3)组合机床总体方案 这里要确定机床各部件间的相互关系,选择通用部件的刀具的导向,计算切削用量及机床生产率。给制机床的总联系尺寸图及加工示意图等。(4)组合机床的部份方案和施工方案 制定组合

7、机床流水线的方案时,与一般单个的组合机床方案有所不同。 流水线上由于工序的组合不同,机床的型式和数量都会有较大的变化。因此,这时应按流水线进行全面考虑,而不应将某一台或几台机床分裂开来设计。即使暂时不能全面地进行流水线设计,制定方案时也应综合研究,才能将工序组合得更为合理,更可靠地满足工件的加工要求,用较多的工作,也为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二章 组合机床总体描述2.1 组合铣床工艺方案的制定工艺方案的制定是设计组合铣床最重要的步骤之一。其制定过程应从以下的几个方面考虑:1、加工的工序和加工精度的要求。2、被加工零件的特点3工件的生产方式。等诸多方面综合考虑。图2-1为拖拉机发动机连杆零件

8、,元件简图。 图2-1发动机连杆零件简图连杆由大、小头和杆身等部分组成。大头为开式结构(系直剖式连杆)。连杆和连杆盖用螺栓,螺母连接。为减少磨损和便于修理,大头孔和小头孔内分别安装轴瓦和铜套。连杆身的截面为工字形,可减少重量和减少惯性力又使连杆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连杆头两端面有落差且杆身对称。大小头侧面设计有定位凸台作为机械加工时的辅助定位基准,便于定位基准的统一。连杆总的工艺特点是:外形复杂,不易定位;大、小头有细长的杆身连接,所以弯曲刚性差,易变形;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及表面粗糙度要求很高。连杆所选的材料为45钢(精选含碳量为0.42%0.47%),并经调质处理以提高其强度及其抗

9、冲击能力,其硬度为217287HBS。其锻件重量为7.5kg。 根据以上的工艺特点下面初步拟订工艺方案。1、工艺基面的分析及选择采用以V形块为主要定位元件的方法。为提高其定位精度,要把V形块的角度做大一些。如图2-2图2-2 工艺基面的选择2、工序间余量的确定3、刀具结构的选择按相关的资料选取端铣刀的形式。在铣削过程中,端铣刀的直径要大于加工工件的最大宽度,由给定的加工零件图可知最大为Bmax=135mm,故端铣刀的直径选取150mm为宜,其齿数按标准选7。 即 D =150 Z=74、铣削用量的选择为使组合铣床更好的提高生产效率,便于人工操作,最少的停车损失和使刀具的寿命更长、加工质量更好,

10、合理的选择铣削用量是非常必要的。表3-3为硬质合金端铣刀的铣削用量。 加工材料工序铣削深度铣削速度 每齿走刀量钢5270(公斤/) 粗24mm 80120米/分0.20.4精 0.51mm 100180米/分 0.050.02 表2-3 硬质合金端铣刀的铣削用量表加工工件为45号钢,所以选如下的铣削用量 铣削深度T=3mm 铣削速度V=120m/min 每齿走刀量=毫米/齿铣削用量的选择应该使选择的刀具充分发挥其性能。所以就不能选择太低。考虑到批量生产时也没必要把切削用量选太高,以免增加刀具损耗。总之要根据加工精度和加工材料,工作条件和技术要求进行分析。所以以上的选择是可行的。2.2 确定切削

11、力、切削功率根据选定的切削用量(组要指切削速度v及进给量f),确定切削力,作为选择动力部件(滑台)及夹具设计的依据;确定切削扭矩,用以确定主轴及其他传动件(齿轮、传动轴等)的尺寸;确定切削功率,用以选择主传动电机功率。一銑削力和主切削功率计算 1 主切削力Fc 因选取硬质合金端面銑削45,钢工件,由得: Cf 系数 銑削接触弧深 每齿的进给量 铣刀的深度 铣削深度 Z 铣刀齿数故由上则有:2 切削功率:2.3 组合机床配置型式的选择 对于加工发动机连杆这样的工件,特别适合大、中箱体件的加工。为尽可能地提高生产率,最理想的是将工件一次性全部加工。经过和指导老师商量后,我们决定设计四根主轴两端同时

12、进行铣削。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采用卧式双面铣床是可行的。 在加工连杆过程中,还必须考虑到加工零件特点对配置型式和结构方案的影响。在加工精度要求影响方面,不仅提高原始精度,提高工件的定位基准和减少夹压变形等措施,还要采用如下措施。1、 采用液压进给系统。液压系统能够稳定,便捷的操作,提高了加工过程精度和光洁度。2、 采用刚性主轴方案,由于机床导轨间隙及导轨磨损的影响。在加工过程中就不易产生振动,并且有足够的刚性保证其径向切削力。2.4影响总体布置的因素1、加工精度的影响当工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时,应采用具有固定夹具的单工位组合机床,加工精度要求较低时,可采用具有移动夹具的多工位组合机床。此外,还

13、要考虑到不同布置形式的机床所能达到的加工精度。例如,对于同轴度要求较高的各孔,应采用从同一面对工件进行加工机床布置形式。2、工件大小、形状和加工部位特点的影响对于较大的工件,宜采用单工位机床,反之,宜采用多工位机床;对于大直径深孔的工件,宜采用具有刚性主轴结构的立式机床;对于小直径深孔的工件,通常采用专门的深孔加工机床;对于被加工孔的中心线与定位基准垂直的工件,一般采用立式机床。本原则也可根据机床的使用条件综合考虑。根据上述原则,对于本章实例,可采用立式机床。但考虑工件排屑方便,机床空间的高度可矮些,故可采用卧式组合钻床。3、生产率的影响零件的生产批量大小是决定采用单工位、多工位或自动线,还是

14、按中小批量生产特点来设计组合 机床的重要因素。有时从工件的外形及轮廓尺寸上看,可采用单工位固定夹具的机床布置形式,但是由于生产率要求很高,就不得不采用多工位的机床布置方案,以便使装卸工件时间与机动时间重合。 被加工的零件的生产批量越大,工序 安排一般就越趋于分散,且粗、半精、精加工应分别在不同的机床上完成。 对于中小批量生产的情况,则要力求减少机床的台数,并应将所有工序尽量集中在一台或少数几台机床上完成,以提高机床的利用率。2.5组合铣床的总体分析三图一卡2.5.1被加工零件工序图 被加工零件工序图是指根据已确定的工艺方案,表示一台组合机床或自动线对加工零件应完成的工艺内容的示意图,它包括加工

15、部位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及技术要求等内容。它不能用产品的零件图代替,而须在原零件图的基础上,突出本机床或自动线的加工内容及必要的说明进行重新绘制。它是进行组合机床设计的主要依据,也是制造、使用、检验和调整机床的重要技术文件。其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表示出被加工零件的形状和轮廓尺寸及与本机床设计有关的部位的结构形状和尺寸。尤其是当需要中间导向套时,应表示出零件内部的筋、壁布置及有关结构的形状和尺寸,以便检查工件、夹具、刀具是否发生干涉。 (2)表示出加工用定位基准、夹紧部位及夹紧方向,以便依此进行夹具的定位支承(包括辅助定位支承)、限位、夹紧及导向系统的设计。 (3)表示出本道工序加

16、工部位的尺寸 、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形状位置精度及技术要求,另外还应表示出本道工序对前道工序提出的要求(主要指定位基准)。 (4)表示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如被加工零件的编号、名称、材料、硬度、重量及加工部位的余量等。 (5)绘制时,按一定的比例,细实线表示与本道工序加工无关的部分,粗实线表示被加工部位精度、粗糙度、位置精度、定位面及夹压方向。 (6)凡本道工序保证的尺寸、角度等,应在基尺寸数值上打上方框,并在下面加一横线(粗实线)。以下为被加工零件图,其材料为45钢并经调质处理,其其硬度为217287HBS。图2-4 连杆零件图2.5.2 加工示意图 零件加工的工艺方案要通过加工意图才能反映出

17、来。加工示意图表示:被加工零件在机床上的加工过程,刀具、辅具的布置状况,工件与夹具、刀具等机床各部件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机床的工作行程和工作循环等。因此,它是刀具、辅具、夹具、主轴箱、液压和电气装置设计及通用部件选择的主要原始资料,也是对整台机床布置和技术性能的原始要求,同时还是调整机床、刀具及试车的依据。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应反映机床的加工方法、加工条件及加工过程。 (2)根据加工部位的特点及加工要求,决定刀具的类型、数量、结构、尺寸(直径和长度)。 (3)决定主轴的结构类型、规格尺寸及外伸长度。 (4)选择标准或设计专用的接杆、浮动卡头、导向装置、攻丝靠模装置、刀杆托架等,并决

18、定它们的结构参数及尺寸。 (5)标明主轴、接杆、夹具(导向装置)与工件之间的联系尺寸、配合及精度等。 (6)根据机床的生产率及刀具和工件的材料等,合理确定并标注各主轴的切削用量。 (7)加工示意图的绘制顺序是:先按比例用细实线绘出工件加工部位和局部结构的展开图,然后用粗实线绘出加工表面。为了简化,对同一主轴箱上结构尺寸完全相同的主轴,可只画一根,但必须在主轴上标注孔号。当轴数多时,可缩小比例。最后,用细实线画出加工部位简图,并标注孔号。 (8)在加工示意图上,主轴的分布可不按真实距离绘制。但当被加工孔的间距很小时或需设置径向结构尺寸较大的导向装置时,相邻的主轴必须严格按比例绘制,以便检查相邻的

19、主轴、刀具、辅具、导向装置等之间是否发生干涉。 (9)主轴应从主轴箱端面画起。刀具画在加工终了位置上(攻丝加工则画在开始位置上)。对标准的通用结构,只须画出外廓,并须加注标准代号,对一些专用结构,则必须画出剖视图,并标注尺寸、精度及配合种类。发动机连杆示意图如图3-5所示。 选择刀具、导向装置 a刀具的选择 一般孔加工用刀具(钻、扩、铰等刀具)其直径的选择应与加工部位的尺寸、精度相适应,其长度的选择要保证加工终了时,刀具螺旋槽尾端面与导向装置外端面之间有定的距离。其标准见图。b导向装置的选择 图2-5 发动机连杆加工示意图选择导向装置的类型、形式和结构 第一类导向装置允许刀具的线速度V20m/

20、min。除铰孔外,这类导向装置很少用于大直径的加工。 第二类导向装置允许刀具的线速度V20m/min。这类装置一般用孔径在25mm以上的孔的加工,尤其是大直径镗孔时应用较多。 确定导向装置的数量、选择导向装置的参数 粗定主轴的类型、尺寸、外伸长度及选择接杆、浮动卡头查表初定主轴直径D, 再 综合考虑加工精度和具体工作条件,根据表决定主轴外伸部分的尺寸(轴端的外径和内径:D/d1,外伸长度L)及配套的刀具接杆莫氏圆锥号、攻丝靠模规格代号等。确定动力部件的工作循环及工作行程(1)动力部件的工作进给长度L工进:L工进L1L加工长L2即:L工进10+10+1/36.7+5=27式中,L加工长工件加工部

21、位的长度;L1刀具切入长度;L2刀具切出长度(2)动力部件的快速退回长度L快退: L快退L工进L快进即:L快退27133160; 式中,L快进是动力部件的引进长度(动力部件把主轴相连同刀具,从原始位置送进到工作进给开始位置),其长度按加工的具体情况确定。(3)动力部件的总行程L总L工进行程L前备L后备式中L前备前备量,动力部件尚可向前调节的距离;L后备后备量,刀具从接杆中接杆连同刀具一起从主轴孔中得到所需要的轴向距离; L工进行程动力部件的工作行程,即L快进。夹具尺寸主要指夹具体的长X宽X高。对这些尺寸的确定,考虑工件的尺寸、形状、具体结构外,还要考虑能否布置下保证加工要求的定位、限位、夹紧机

22、构及导向装置,并要考虑夹具底座与机床其他部件的连接、固定所需要的位置。2)机床装料高度H的确定组合机床的标准装料高度推荐为850-1060mm所以选择装料高度为 H=850mm3)中间底座尺寸的确定中间底座尺寸主要满足夹具在其上安装连接的需要,同时满足配套部件对其的要求,因此应合理地选定中间底座尺寸。重要的是,一定要保证动力部件处于加工终了位置时,工件端面至主轴箱端面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加工示意图上所要求的距离。4)主轴箱尺寸的确定有关标准中规定,卧式主轴箱厚325mm,立式主轴箱厚340mm。多轴箱的宽度B和高度H按下列公式确定; H=h2+h1+b1 B=b2+2b1式中: b 工件在宽度方

23、向相距最远的两加工面的距离(毫米) b1最边缘主轴中心距箱外壁的距离(毫米) h 工件在高度方向相距最远的两加工平面的距离(毫米) h1最底主轴高度(毫米)一般取b1大于等于70100mm;一般推荐h1大于等于85140mm。根基上述计算值,按主轴箱轮廓尺寸系列标准,最后确定主轴箱轮廓尺寸为500500 mm4、其他应注意的问题1)机床总图要按加工终了时的状态画出。同时,要表明动力部件退回到最远时所处的位置。最远处为160mm。2)应注明电动机的型号、功率和转速。应注明动力部件的总行程,本题为230mm。 图2-6主轴箱轮廓尺寸确定图3)应表明液压系统和电气控制按钮等的安装位置。4)当工件加工

24、部位对其中心线不对称,而使动力部件对夹具和中间底座不对称时,应注明动力部件中心线与夹具中心线之间的偏移量。2.5.4 生产率计算卡1机床的理想生产率我Q1的计算Q1 (件/h)式中 单件工时(min);机加工时间(min)(包括动力部件工作进给时间和死挡铁停留时间);辅助时间(min)(包括快进时间、快退时间、工作台直线移动或转位时间、工件装卸时间等)。注:工作台直线移动或回转转换一次工位的时间一般取0.1min;工件装卸时间一般取0.51.5min。2。机床负荷率的计算式中Q1机床理想和产率; Q2使用单位要求的生产率,当全年工时为2448h时,Q2N/2448(件/h),当全年工时为460

25、0h,Q2N/4600(件/h),其中N为被加工零件的年产量(生产纲领)。第三章 组合机床主轴箱设计3.1主轴箱设计的原始依据主轴箱设计的原始依据图,是根据三图一卡整理编绘出来的,其内容包括主轴箱设计的原始要求和已知条件 在编辑此图时从三图一卡中一已之1) 主轴箱轮廓尺寸500500mm。2) 工件位置尺寸及连杆大小头中心位置尺寸。3) 工件与主轴箱位置尺寸。根据这些数据可编制出主轴箱设计原始依据图。3.2 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的确定3.2.1 传动系统传动比分配 本机床主轴箱采用三级传动: 传动比为3.765 根据所提供数据估算各对齿轮齿轮数及传动比: 第一对:=22 =32 其传动比 : i

26、=1.45 第二对: =26 =38 其传动比 :i=1.46第三对: =32 =57 其传动比 : i=1.78 按任务书的要求,本机床要同时粗铣两端面。因被加工零件两端面所要达到的各级参数都完全相同,故设计成相互对称的传动系统。3.2.2 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设计参数(1) 推算出各轴的转速和转矩1 各轴的转速: 2 各轴输入功率分别为齿轮传动效率3 各轴输入转矩3.2.3齿轮模数的估算及其校核(1) 估算 齿轮弯曲疲劳的估算 齿面点蚀的估算 其中为大齿轮的计算转速,A为齿轮的中心距,由中心距A 及齿数Z1、Z2求其摸数 根据估算所得和中较大的值选取相近的标准摸数对于第一对齿轮: 第二对齿

27、轮: mm =2.76mm 取摸数m为3 第二对齿轮: =2.4mm mm 取摸数m为3 第三对齿轮: 取摸数m 为3(2) 齿轮模数计算及强度校核1 选定齿轮类型、精度、材料及齿数 1) 按照所示的传动方案选用直齿圆拄齿轮传动 2) 组合机床为一般工作机器,速度不高,故选用7级精度 3) 材料选择:选用小齿轮材料40,硬度为280HBS,大齿轮材料为45号钢硬度为240HBS,二者材料硬度为40HBS 4) 选小齿轮齿数Z1=22 大齿轮齿数Z2=32 2 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由设计计算公式机械设计第七版进行试算,所涉及的公式到机械设计的第七版得。 1 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 1) 试选择载

28、荷系数 2 ) 计算小齿轮传递的转矩 3 ) 由表中可得选取齿宽系数为1 4) 由表中可查材料弹性系数 5) 由图可知 按齿轮面硬度查得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大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6 )计算应力循环次数7 )由图可知 查得接触疲劳寿命系数8) 计算接触疲劳强度许用应力取失效概率为1% 安全系数S=1 则有:(3) 计算(1) 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代入中较小的值:由于大于等于58.286毫米,故取为66毫米。(2) 计算摸数(4) 按齿轮弯曲强度设计由公式得弯曲强度的设计公式为:1 由图则有小齿轮的弯曲强度疲劳强度极限,大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2 由表上则有弯曲的疲劳强度寿命系数 3 计

29、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S=1.4,由书中的公式有:4 计算载荷系数K K=1X1.12X1.2X1.35=1.814 5 查取齿形系数 6 查取应力系数7 计算大,小齿轮的并加以比较: 大齿轮的计算值大。(2) 设计计算 对比计算结果,取,则有: 这样设计出的齿轮传动,既满足了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又满足了齿根弯曲疲劳强度,并做到结构紧凑,避免浪费。 此时关于几何计算 1 计算分度圆的直径: 2 计算中心距: 3 计算齿轮宽度:通过查阅组合机床手册得 (3) 第二对齿轮的计算,经校核有:(4)第三对齿轮的计算,经校核有:3.2.4 轴各参数估算及强度校核一、传动轴的估算 (1)估算

30、轴的最小直径,按扭转强度条件计算,先按照下列初步估算的最小直径,选取轴的材料45号钢,调质处理。 式中: 扭转切应力,单位兆帕 T 轴所受的扭矩 轴的抗扭截面系数 n 轴的转速 p轴的传递的功率 d 计算截面处轴的直径 许用扭转切应力 由以上公式可得轴的直径; 取 取 .取 取二 主轴的强度校核 对传递动力轴满足强度条件是最基本的要求。通过结构设计初步确定出轴的尺寸后,根据受载情况进行轴的强度校核计算。首先作出轴的计算图。如果轴上零件的位置已知,即已知外载荷及支反力的作用位置。将齿轮带轮等级装配宽度的分布简化为集中力,并视为作用在轮毂宽度的中点上;略去轴和轴上的自重;略去轴上产生的拉压应力;把

31、轴看成铰链支承,支反力作用在轴承上,其作用点的位置可用如下图所示确定。则将双支点轴当作受集中力的简支梁进行计算,然后绘制弯矩图和扭矩图,并进行轴的强度校核。1、 求出输出轴的功率,转速和转矩。设,分别为齿轮传动轴承的传动效率=0.97, =0.98 则=5.5=4.54 KW又 =/=255 r/m于是=9550000=172580 nmm2、 求作用在齿轮上的力因已知低速大齿轮的分度圆直径=357=171mm而:=2018.5 N =2018.5 =734.7 N式中: 主轴上大齿轮传递的转矩,单位为Nmm 主轴上大齿轮的节圆直径,对标准齿轮即为分度圆直径。单位为mm 啮合角。对标准齿轮=3

32、、 求轴上的载荷首先根据轴的结构图(见主轴箱图)作出计算简图。在确定轴承的支点位置时,应从手册中查得a值。对于7216E型圆锥滚子轴承,由手册中查得a=22。对于7220E型圆锥滚子轴承,由手册中查得a=29mm。因此,作为简支梁的轴的轴承跨距+=119.5mm+93.45mm=212.94mm。图3-1主轴箱图从轴的结构图以及弯矩和扭矩图中可以看出截面C是轴的危险截面。现将计算截面C处的、及M的值确定支座处的约束力(水平H)由=0和=0可求得:-(+)=0 其中=119.5mm =93.45 mm =2018.5 N因此: =885.8 N =1132.7 N又由=885.8 N,=119.

33、5mm可求得:=885.8119.5=105853.1 Nmm确定支座处垂直约束力由=0和=0可求得 -(+)=0 其中=119.5mm =93.45mm =734.7 N因此 =322.4 N=412.3 N由上式可求得:=322.4119.5=38526.5 Nmm =172580 Nmm由可求得M=112646.3 Nmm4、 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进行校核时,通常只校核轴上承受最大弯矩和扭矩的截面(即危险截面)强度。由式=式中:轴的计算应力。单位为Mpa M轴所受的弯矩。单位为Nmm T轴所受的扭矩。单位为Nmm W轴的抗弯截面系数。单位为对于圆环形截面,W= 0.1其中 =0.3

34、1查表得=0.6 因此:= = Mpa =1.16 Mpa前已选定轴的材料为45号钢,调质处理。由表查得 =60 Mpa因此 ,故安全满足要求。三、轴的强度校核1、 求轴上的功率,转速和转矩设,分别为齿轮传动,轴承传动的效率 =0.97 ,=0.98 =5.39=4.87 kw又 =454 r/min于是:=9550000=101990 Nmm2、 求作用在齿轮上的力因已知低速大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为 mm而 N =1789.3tan=651.25 N式中:轴上大齿轮传递的转矩,单位为 Nmm 轴上大齿轮的节度圆直径,对标准齿轮即为分度圆直径。单位为mm 为啮合角。对标准齿轮=。对于轴上小齿轮受力

35、 因轴上小齿轮与轴上大齿轮相啮合,由主轴校核已知=2018.5 N,=734.7 N。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2018.5 N,=734.7 N3、 求轴的载荷 首先根据轴的结构图(见主轴箱装配图)作出轴的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对于1000806、1000807型深沟球轴承,起其作用支点在其轴承中心。因此作为简支梁的轴的支承跨矩, +=85+48.4+111.4=244.8mm3-2轴的结构图从轴的结构图以及弯矩和扭矩图中可以看出截面心是轴的危险截面。现将计算截面C处,及M的值。 确定支座处水平的约束力由=0和=0可求得:从而推得: =292.1 N = 521.3 N由,可求得: =-2482

36、8.5 Nmm =127262 Nmm =199726.48 Nmm =-69541.42 Nmm M=127614.24 Nmm由上可推出:=199726.48 确定支座处垂直方向约束力由=0,=0可求得将公式=734.7 N,=651.25 N 代入 因此,=90.8 N =174.2 N由,已知可求得:=-771.8 Nmm =47638.25Nmm=7476 Nmm =-23244.96 Nmm M=42656.4 Nmm由上可推出:=74764 Nmm 由 可求得 =213261 Nmm两齿轮之间=101990 Nmm4、 按弯扭和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进行校核时通常只校核轴上承受最大的

37、弯矩和扭矩的截面(即危险截面C)的强度由式=对于圆柱形截面 W=0.1查手册得=0.6=34.7mps前已选定轴的材料为45号钢,经过调质量处理。查手册得=60mpa因此,故安全满足要求。同理可得轴,轴校核安全。3.3主轴箱的坐标计算坐标计算是机床主轴箱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坐标计算就是根据已知的驱动轴和主轴的位置及传动关系。计算中间传动轴的坐标,以便在绘制主轴零件加工图时,将各孔的坐标尺寸完整地出来。并用已绘制的坐标检查图作为传动设计的全面检查。1、 加工基准坐标架的选择及确定各主轴的坐标 为了便于主轴箱的加工,设计时必须基准坐标架。通常采用直角坐标。用xoy表示。它的选择是根据主轴箱的安置

38、情况和加工所用设备条件而定。针对本设计的组合机床,采用以下的方法确定主轴及驱动轴坐标。坐标架原点选在定位销孔上。坐标架的横架(x轴)选在主轴箱底面,纵轴(Y轴)通过定位销孔(如上图)。这是因为坐标架的x轴与主轴箱底面重合,则工艺基准与设计基准统一,可减少因基准转换引起的加工误差。坐标原点确定后,便可以根据主轴箱设计原始依据图。在基准坐标架xoy上标出各主轴及其驱动轴的坐标。根据设计要求, 两主轴中心BC=332.5mm,BC与y轴的夹角为,驱动轴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点D在主轴箱中心线上。则有:对于驱动轴: X=+sin+sin =100+31.7+257.3 =389mm =+cos+sin

39、 =70+163.2+50 =283.2mm =+sin =163.4mm =70 =100 =+cos =70+326.4=396.4由以上分析可知驱动轴,主轴,主轴的坐标分别是(389,283.2),(163.4,70),(100,396.4)第四章 组合机床夹具设计 4.1 组合机床夹具概述夹具是组合机床的重要组成部件,是根据机床的工艺和结构方案的具体要求而设计的。它是用于实现被加工零件的准确定位,夹压,刀具的导向,以及装卸工件时限位等等作用的。组合机床夹具跟一般夹具所起的作用看起来好像很接近,但其结构和设计要求却有着很显著的甚至是根本的区别。组合机床夹具的结构和性能,对组合机床配置方案

40、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下面介绍一下组合机床夹具的一些主要特点。关于自动线机床夹具设计特点将在第六章“组合机床自动线”中专门叙述。机械制造过程中用来固定加工对象,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以接受施工或检测的装置。又称卡具。从广义上说,在工艺过程中的任何工序,用来迅速、方便、安全地安装工件的装置,都可称为夹具。例如焊接夹具、检验夹具、装配夹具、机床夹具等。其中机床夹具最为常见,常简称为夹具。在机床上加工工件时,为使工件的表面能达到图纸规定的尺寸、几何形状以及与其他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加工前必须将工件装好(定位)、夹牢(夹紧)。夹具通常由定位元件(确定工件在夹具中的正确位置)、夹紧装置、对刀引导元件(确定刀具与工件的相对位置或导引刀具方向)、分度装置(使工件在一次安装中能完成数个工位的加工,有回转分度装置和直线移动分度装置两类)、连接元件以及夹具体(夹具底座)等组成。夹具种类按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