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区甲组团初步设计说明书.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614901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小区甲组团初步设计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某小区甲组团初步设计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小区甲组团初步设计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小区甲组团初步设计说明书.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某小区甲组团初步设计说明书.精品文档.某小区甲组团初步设计说明书1总说明 1.1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1.1.1国家有关规范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6(2001版)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38 其他相关的国家、地方法令法规。 1.1.2工程设计有关文件 1园小区详细规划设计 2市规划委员会审定设计方案通知书-规审字- 年月日 3园小区住宅单体方案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审批表(00017)设审、字

2、003号。 4甲方提供的市政规划材料 5设计委托书 6工程设计合同:设字第01107s号 1.1.3场地概况及气象地质条件 园小区位于城市东北地区新开发的集中住宅区的东北部,西北临新干道,东北临中环路,东南临内环路,西南临东路。地势平坦。除有部分居民住房外为荒地。 本地区最冷月平均温度-4.6,最热月平均温度25.8,全年主导风向北和西北风,日最大降雨量244.2m,最大积雪深度24mm,最大冻土深度850mm。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地区地层结构为9层,除第一层为粘土素填土外,自第2层至第6层层底标高-5.39-5.77m均匀粘质粘土层,第7层为中细砂层,底标高-5.65m-7.80m,第

3、8层为粉质粘土层底标高-7.51m-8.19m直至第9层揭露最大深度为45.00m,标高为-9.99为园砾,对地下混凝图无腐蚀。 1.1.4市政条件 园小区处于新开发区,市政设施在规划中,随小区发展,逐步完善。 小区东北中环路设有DN400mm市政给水管、小区东南内环路,西南东路均分别有DN600和DN300市政给水管,水压0.20Mpa。内环路和东环路分别设有d1400mm和d1600mm雨水排水管,并分别设有d500600mm和d400mm市政污水管、雨水、污水管,均已预留供本小区排放的管线接口。 供电局要求在本区设一座10KV开闭所供本小区用电。电话线由市政管网引入。 1.2工程建设的规

4、模和设计范围 1.2.1工程的设计规模及项目组成 园小区,总用地面积14.62h,总建筑面积383.58,由甲、乙、丙、丁、戌五个住宅组团组成,本次初步设计只包括甲组团的五栋住宅楼。其中甲1#甲4#为24层塔式住宅楼,甲5#为11层板式住宅楼,顶部为跃层住宅。 1.2.2设计范围 本次初步设计的设计范围:甲组团甲1#楼甲5#楼主体建筑的建筑、结构、给排水、采暖通风、空调、供配电、弱电、热力、天然气等内容,以及园小区红线内的总图道路及室外管网。 1.2.3建筑规模 本次初步设计所涉及的工程项目;总面积11.86其中甲1#、甲3#、甲4#楼为24层塔式住宅,地下两层设有自行车库、设备机房及五级人防

5、设施,甲2 #楼为塔板结合住宅,24层,局部22层,地下两层为自行车库、设备用房及五级人防设施。甲5#楼为板式住宅,11层,顶部为跃层住宅,地下一层为设备用房、自行车库,以及倒班宿舍等。塔式住宅的建筑总高度为:69.9m。 板式住宅的建筑总高度为:36.3m。1.3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1.3.1遵循建设部2A级商品住宅评定内容和指标体系,在甲方已经确定的住宅户型的基础上深化,并注重居住者在入住后装修、使用,以及生活上的便捷性,使设计更具人性化。 1.3.2在机电设施的设置上,除满足各项规范以外,注重使用的方便性,有利于维护与计量。 1.3.3甲组团住宅采用集中供热,地板采暖方式,采暖系统做

6、到分户计量。卫生间的排水管道均设在本层楼板上,避免后期维修产生不便。 1.3.4小区统一考虑轮椅使用者居住的无障碍套型的设置部位。甲组团按照规范进行道路和建筑物的无障碍设计,提高居住区居住质量。1.4主要数据与指标:(甲1#甲5#住宅)总建筑面积:118649.78其中 甲1#楼 地上15197.04 地下1270.4 甲2#楼 地上45459.32 地下3554.72 甲3#楼 地上15004.72 地下1200.12 甲4#楼 地上15385.78 地下1200.12 甲5#楼 地上18598.70 地下1778.862总平面 2.1建设场地概况: 2.1.1本小区位于中心区的东北部,西北

7、临新干道,东北为中环路,东南邻内环路,东南临东路与园相望。 2.1.2场地现况: 园采用组团式布置,板点结合,北高南低,由北向南逆时针排列,共设甲、乙、丙、丁、戌五个组团。本次设计的甲组团住宅位于小区的最北端,由4栋24层的高层住宅和1栋11层顶部为跃层的小高层住宅组成。组团设两个出入口与小区主干道相连,组团两侧入口部分设有一栋停车楼。组团南侧面向小区中心绿地布置小区托儿所、幼儿园。2.3交通组织及道路竖向布置 交通组织尽量让进入小区的机动车辆在小区入口附近得到分流。规划在用地的周边布置机动车辆外环线,并结合外环路布置地面停车;小区中心部分按照步行系统进行设计,只在紧急情况下作为机动车辆道路,

8、从而在平面上做到人车分流。 甲组团沿组团外侧设7m宽环路,与小区主干道相连。环路外侧设6m宽停车带。宅间路及组团绿地周围的步行路宽4m,纵坡小于2.5%。其他道路和组团绿地按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相关要求进行设计防滑地面和盲道等设施。 为了使本工程与周边市政道路顺畅连接,保证区内雨水的排除,将建筑0.00标高定为37.20m,室外标高除甲5#楼北侧室外为36.60m外,其余为36.00m,略高于市政道路。2.4绿化 小区绿化采用点面结合的布局方式,小区中部设中心集中绿地,每个组团绿地,共同组成小区的绿化系统。甲组团绿地设于组团中心部位,各栋住宅均有出入口与之相连,安全、方便,不受外部车

9、辆干扰。2.5附图 建总初1 总平面图 建总初2 道路布置图 建总初3 竖向布置图 建总初4 管网综合图 建总初5 甲组团平面位置图3建筑 3.1设计依据 3.1.1 开发公司区设计标准及要求以及区设计标准的补充 3.1.2 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7月16日审批的住宅单体方案。 3.1.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38-94 3.1.5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 3.1.6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3.1.7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207-2004 3.1.8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地区实施细则 3.1.9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

10、J50-2001、J114-2001 3.2设计说明 3.2.1甲组团位于园小区的北部,西北临新干道,东北为中环路,共有五栋住宅单体建筑,住宅814套,其中甲1#楼、甲3#楼、甲4#楼为24层的塔式住宅楼,甲2#楼为两端24层中部22层的塔板结合住宅楼,甲5#楼为11层顶部跃层式高层住宅楼。塔楼设两部电梯及剪刀楼梯,单元式住宅楼每个单元设一部电梯和楼梯,甲2#楼中部的板式单元,十层以上隔层设连廊相连。甲5#楼每两个单元之间在顶层设连廊相通。 3.2.2甲1#楼甲4#楼为一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地下人防为五级人防,二等人员掩蔽所,防化等级为丙级。 甲5#楼为二类高层建筑

11、,耐火等级地上为二级,地下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不设人防。 甲1#楼甲5#楼屋面防水等级采用二级。 3.2.4甲1#楼、甲2#楼、甲3#楼、甲4#楼地下部分共二层,地下一层设有自行车库、配电室、IT接箱间、水箱间、弱电设备用房、天然气计量间等。地下二层设人防及采暖水泵房和生活水泵房。 3.2.5甲5#楼地下一层分别设有自行车库、管理用房、倒班宿舍、机修间、备件、生活水泵房、采暖水泵房、天然气计量间、配电室、IT接箱间、弱电设备用房及消防控制室等。甲5#楼地下室每个单元除设置一个室内楼梯直通大堂外,另设一个直通室外的坡道或楼梯间,以满足安全疏散的要求。并且,通过设电子门禁等管理手段,可以使地

12、下室独立使用,使其与住宅互不干扰。3.2.6甲1#楼甲4#楼地下二层为五级人防,按二等人员掩蔽部设计,防化等级为丙级,建筑结合总图位置设置相应的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甲1#楼、甲3#楼、甲4#楼各设一个防护单元,甲2#楼为两个独立的防护单元。3.2.7自行车库入口,均设在建筑物的一侧,并靠近组团外环路,方便居住者使用,减少对组体内部庭园的干扰。3.2.8本工程突出入口形象设计,住宅楼的主入口设在建筑物的北侧,甲1#楼甲4#楼均设两层通高的大堂,大堂内布置保安、监控室及信报箱,同时各楼还在靠近组团内部庭院的一侧设置了第二出口,方便使用且满足安全疏散要求。甲5#楼在一层入口处,通过调整楼梯位置,形成

13、一个完整的大堂,为居住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入口空间。3.2.9甲组团在甲3#楼电梯机房层的上层集中设置一个消防水箱间。3.2.10甲组团住宅层高均为2.8m,甲1#楼甲4#楼地下室层高为3.6m,甲5#楼地下室层高为3.3m,电梯机房层高为4.8m。室内外高差甲1#楼甲4#楼为1.20m,甲5#楼为0.60m。3.2.11本工程严格按市有关住宅节能标准进行设计,甲1#楼甲4#楼采用外墙内保温,甲5#楼采用外墙外保温,屋面采用80厚聚苯板保温,外窗采用铝合金喷涂隔热断桥型材及中空玻璃,楼板上在水泥膨胀珍珠岩内设地板采暖管线,设20厚聚苯板保温已达到最佳的保温节能效果,给用户提供较好的居住条件。3.2

14、.12地下室的防水采用结构字防水与卷材防水相结合的方式,达到防水等级一级。3.2.13在立面造型设计上,力图创造一个简捷、明快,具有较高文化内涵和强烈现代气息的建筑形象。建筑外观以暖色为基础,通过瓷砖及涂料墙面的对比,达到明快、清晰的效果。为了增强建筑的识别性,以每个组团为单位,在醒目的建筑构件上加以特殊的色彩处理,在甲组团中已黄色为标志色(见效果图)3.2.14本工程外墙饰面采用瓷砖和涂料,首层大堂墙面地面采用石材,顶棚采用石膏板吊顶,标准层公共部分地面采用中档地砖,墙面、顶棚采用涂料,住宅内部作简单装修。3.2.15住宅外窗设计,采用低窗台外凸窗,内部设栏杆,使起居室、卧室拥有开阔的视野,

15、可以获得良好的景观效果,外窗均选用铝合金断热型材中空玻璃内平开窗。3.2.16住宅电梯额定载重1吨,额定速度1.75m/s(甲方要求)。建议24层住宅电梯选用2.50m/s的电梯。甲2#楼电梯选用表3.3消防设计 3.3.1防火分区及楼、电梯设置 甲1#楼、甲3#楼、甲4#楼地上每层1000为一个独立的防火分区,设置剪刀楼梯、防烟楼梯及两部消防电梯,其中一部可达到地下二层。 甲2#楼为塔板结合住宅 (见平面图),每层按单元分成三个防火分区,各个分区1000为一个独立的防火分区,设置剪刀楼梯、防烟楼梯和消防电梯,10层以上中间两户阳台连通,且10层以上两部楼前室部分设隔层连廊。 甲5#楼为11层

16、单元式高层板式住宅,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楼梯间靠外墙设置,并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不设封闭楼梯间。 地下室均按防火规范要求设置防火分区(详见防火分区图)。 3.3.2安全疏散 住宅在首层均设置2个出口,以满足疏散要求。疏散楼梯在首层位置均设与地下部分分隔措施。 塔式住宅的楼梯均通至屋面;板式住宅在屋顶相邻单元间设置连廊。 3.3.3前室 楼梯间前室面积均大于4.5m。合用前室面积均大于6m,凡没有子让痛风的前室及楼梯间均设加压送风系统。 3.3.4消防控制室 甲1#楼甲4#楼塔式住宅在首层设置消防值班室与门卫室,保证24小时值班。甲5#楼在地下一层设置消防控制室,有直通室外出口。 3.3.5电气用房、消防泵房等均设置甲级防火门。3.3.6建筑装修材料耐火极限按规范要求,住宅顶棚、墙面选用B1级以上材料,其他可选用B2级以上材料,地下室部分选用A级材料。3.4主要技术指标 甲1#楼技术经济指标:(略) 甲2#楼技术经济指标: 塔楼标准层建筑面积:598.85 标准层使用面积系数:77.89% 板楼标准层建筑面积:470.55 标准层使用面积:349.74 标准层使用面积系数:74.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