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研究.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604652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研究.doc(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研究.精品文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研究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与完善,中小企业在推动创新、扩大就业、促进内需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重要作用。可是中小企业由于普遍存在经营规模小、盈利能力差、抵押担保不足等问题,融资成为困扰各国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难题。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理论阐述和融资现状的研究分析,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的自身特点和融资环境,分别从内、外因两方面解析融资困境的产生原因,并针对问题的产生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关键词:融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AbstractWith the socialist

2、market economy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 SMES play an increasingly active role in promoting innovation, expanding employment and promoting domestic demand and so on. But SMES, due to the prevalence of small-scale, poor profitability, lack of collateral security and other issues, it became trou

3、bled countries to finance economic stability, sustaine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problem.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status of theory and financing of SME financing, combined with China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SME financing environment, were the cause of the financing d

4、ifficulties resolved from within, external aspects and problems raised against the corresponding the solutions.Key Words:Financing ; SMES;Financing Dilemma;Countermeasure目录摘 要IABSTRACTII1 绪论1 1.1 研究背景11.2 研究意义12 中小企业融资概述22.1 中小企业的界定22.2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22.2.1 内源融资32.2.2 外源融资33 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分析3 3.1 中小企业融资特点分析33.2

5、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问题分析44 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分析54.1 融资难的内部成因分析74.2 融资难的外部成因分析85 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相关政策建议95.1 从中小企业自身角度出发,完善中小企业内部管理体系95.2 从宏观环境出发,优化中小企业外部融资环境95.2.1 构建完善多元化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105.2.2 建立中小企业信用征信体系105.2.3 加大对信用担保机构的政策扶持10结论11参考文献12致谢131 绪论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小企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成分。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在调整经济结构、缓解就业压力、推动技术创新、

6、推动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小企业在资金融通方面获得的支持与其发挥的重要作用相比却相当不协调,根据我国中小企业信息网的数据来看,截止2012年底,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占有的贷款数额不超过总贷款额20%。从全部商业银行的信贷情况看,70%的资金贷给了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小企业获得的资金支持不到30%,融资难已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资本原始积累不足,信用等级较低,同时受现代金融体制影响,难以从金融市场上获得资金,因此,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是其发展的阻碍。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今天,中小企业应该怎么吸取之前的教训,解决融资问题,走出

7、融资困境,如何实现进一步发展,进而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自身作用不仅十分迫切,而且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1.2 研究意义全球金融危机给正在发展壮大的我国中小企业造成了严重打击,新时期全球经济尚未完全回暖,近年来我国经济形势逐步趋于下行,这使得中小企业的发展不得不面对久违的寒冬。资金源的匮乏、资源链的断裂使中小企业发展面临巨大困难。如何迎难而上解决融资问题,对于新形势下中小企业发展能否打开突破口至关重要,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引起了政府组织和学术界的越来越多的重视。当然,只有重视是完全不够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着眼,深入考察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并提高相应

8、的可行性政策建议。国内外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己渐趋深入,近年来,随着中小企业经济力量的发展壮大,其重要的经济地位也在企业界逐步形成共识,而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有关中小企业的案例分析的文献相对不多,在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系统进行深入分析遇到了不小的障碍。因此,针对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共同重视和共同努力。摆脱融资困境对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2 中小企业融资概述2.1 中小企业的界定中小企业,顾名思义,就是在企业规模、技术水平、管理制度、竞争能力等各项指标方面,相对于大企业处于较低水平的企业形态。同时,对

9、于中小企业的定义也必须依据不同的国情,市情来确定。在不同的国家,由于自身经济结构、经济规模、资源总量、历史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具有不同的特点,而中小企业的定义也因此而具备不同的特点,其定义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尤其是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中,中小企业的定义就表现出较大差异,这也是由于国家经济发展处于不同阶段的一种阶段性表现。但是,虽然各国现行的标准不尽相同,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共同之处,寻求并总结共通点。研究表明,中小企业旳具体划分标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第一数量标准,包括资本总量、销售额、生产能力、资产总额。在现实中常用的划分标准有人员数量与资本规模划分及销售规模和生产能力结

10、合划分。除此之外,定性的划分标准也在现实中较为常用,如通过对企业的经济特点、控股方式等进行分析,进而确定企业的基本形态。2011年6月28日,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2003)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研究制定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界定了中小企业的上限标准,规定了农林牧渔业、工业、交通运输、建筑业、批发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仓储业、邮政业、住宿业、餐饮业等十六个行业的规模标准。以工业企业为例,在从业人员不超过1000人或是营业收入不超过40000万元的情况下划归到中小微型企业,这之中,在

11、从业人员达到或是超过300人,并且营业收入达到或是超过2000万元的情况下划归到中型企业中;在从业人员达到或是超过20人,并且营业收入达到或是超过300万元的情况下划归到小型企业中;在从业人员未达到20人或是营业收入未达到300万元的情况下划归到微型企业中。 新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对我国大、中、小微型企业的界定基本实现了灵活、统一和法定原则,促进了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也促使我国中小企业及界定标准与国际接轨。2.2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企业的融资渠道和资金需求者的融资方式有多种,但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通常可具体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三大类,该三大类融资

12、方式之间相互交叉、联系密切,综合三大融资方式的特点,这里我们主要针对企业的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方式进行深度分析。通常而言,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是企业获取资金的两种主要形式。2.2.1 内源融资 内源融资是指资金使用者依靠其内部自身的资金积累转化为投资,用以满足企业日常经济运转需求、支出和扩大再生产的一种融资手段,是中小企业筹措资金的主要渠道。具体包括三种形式:资本金、留存收益和折旧基金。内源融资资金的供给者通常亲自参加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对企业经营状况拥有充分的信息,因而不存在代理成本、监督成本和融资成本,与外源融资相比,可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企业的的交易费用和融资成本,同时资金的筹措和使

13、用不需要经过资金供给者的同意,可充分掌控企业的控制权,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壮大意义重大。2.2.2 外源融资外源融资是指资金短缺者通过一定方式向其他的资金盈余者筹措资金从而转化为自己的投资的一种融资方式,具有灵活方便、高效和集中的特点。外源融资的发展,有利于提升社会对储蓄资源的动员和利用能力,优化资源配置,对企业的经营效益和抵抗、分散投资风险都意义非凡。但是相比内部融资,外源融资存在较为严格的融资条件,较高的融资成本和一定的融资风险。 企业的发展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融资是决定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必须树立正确的融资观念,处理好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之间的关系,掌握融资的主动权,为企业提

14、供坚实的资金基础。通常在融资顺序的选择上,我们先选择无交易成本的内部融资,后选择外部融资;在外部融资中,优先选择交易成本相对较低的债务融资,后进行股权融资。3 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分析3.1 中小企业融资特点分析 (1)中小企业内源融资性强。我国是中小企业经济大国,数量多、经济运营方式灵活,但是其自身发展也存在严重缺陷,自身规模年龄小,经营风险大,盈利能力差,承受外部的冲击力弱,同时又缺乏资金、负债累累,技术水平跟不上,管理水平低,再加上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不够透明等现象,导致中小企业难以获得外部投资贷款,因此,依靠自有资本金和企业的内部积累进行融资成为其主要融资渠道。 (2)债务融资严重依赖短期

15、贷款。当企业内部融资无法满足经营需求时,企业开始将重点转向外源融资渠道中的债务融资手段。我国中小企业债务融资通常额度小、时间急且中小企业经营的灵活性要求其拥有快速周转的资金供应,在资金的使用比率上较为频繁;加上中小企业自身积累意识不强,内源融资能力有限。因而,中小企业将所需的营运资金和流动资金来源的目光都聚集在了银行流动性强的短期贷款上。 (3)一定程度依赖非正常融资渠道。与大中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借款方面成本较为高昂,不仅与优惠利率无缘,而且还要支付比大中型企业借款更多的浮动利息以及为寻求担保或抵押等支出的诸如担保费、抵押资产评估等相关费用,成本高、手续多、时间长且效率不高。正因为正规融资

16、渠道的狭窄和阻塞使许多中小企业为求发展不得不求助于手续相对简单、可获性高的的民间高利借贷等非正规金融机构。虽然非正规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较正规金融机构高,易对企业造成高负债压力和风险,但在一定程度上却能更好的适应中小企业的需求,是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残酷的融资困境下获取资金的一种无奈选择。 (4)直接融资渠道受阻。直接融资包括债券融资、股权融资等,但由于我国当前证券市场门槛高,发行条件苛刻,缺乏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公开募集资金等客观原因,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状况并不理想。据中国人民银行2013年8月统计,目前中小企业通过银行贷款融资占据融资总额的98.7%,而债券融资、股权融资等直接融资额仅

17、占1.3,由此可充分表明直接融资渠道受阻情形。3.2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问题分析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对企业的经营效益和抵抗风险能力意义重大,树立正确的融资观念是每个企业必需学习的课题。但由于受盈利能力、资信、经营风险、管理水平和规模的影响大,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不尽合理,问题突出,如以下表2: 表2 我国中小企业不同经营年限的融资方式 融资方式经营年限内部融资(%)银行贷款(%)非金融机构(%)其他渠道(%)短于三年92.42.72.22.735年92.13.050.354.4610年89.06.31.53.2长于10年83.15.79.91.3 资料来源:尼尔格雷戈里斯托,中国的新兴私营企业:新

18、世纪的前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由表2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中小企业的内源融资平均高达融资总额的90%左右,比重极大,其他融资方式加起来也不足10%,融资结构存在严重缺陷。而据统计,融资结构较为合理的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内源融资比重在50%60%之间。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内源融资所占比重过大,外源融资困难。鉴于我国的金融体制,在存道德风险情况下,借款人的负债能力主要取决企业于自有资本的规模,若自有资本规模大,获得的贷款可能性和信贷限额也就越高。但中小企业由于规模限制,自有资金少,负债能力低,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和信贷限额也就相对较低。但另一方面,虽说内源融资比重大,却也存在很大的弊端

19、,由于内源融资资金规模的限制,加上企业盈利能力差,留存收益不足;折旧费低;自有资金来源有限,要想单纯依靠内源融资获得持续的资金来源也是行不通的。必需高效扩展外部融资渠道,建立合理的融资结构。我国中小企业在严重依赖内源融资的前提下,资金来源主要依靠企业自有资本金,通过企业盈利能力取得的内部收益融资能力弱,难以产生足够的现金流量支撑企业自身循环,融资方式过于单一,融资比例不合理,是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 (2)外源融资集中于银行贷款,融资渠道单一。在内源融资无法满足企业资金需求时,企业不得不将路线转向外源融资渠道。企业必须进行合理的外源融资,避免高负债率给企业带来的高经营风险。据调查发现,由

20、于企业与融资机构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且缺乏与金融机构方便、有效的沟通渠道,致使多数中小企业大都将以抵押、担保贷款为主要形势的银行贷款视为唯一的外源融资渠道。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融资等其他渠道因其较高的市场准入要求等原因,一般中小企业而言难以企及、达到其要求标准,造成外源融资渠道单一。4 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分析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虽然占据“半壁江山”。但资金融通问题仍是当今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最大瓶颈,是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阻碍。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究其原因,是在企业内外部因素的作用机制下共同造成的。图1是2011年国家统计局根据调查做出的数据整理。 图1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因素分析由上

21、图我们不难看出,在企业融资过程中,外部的融资因素占到了总体的76%,其中最主要因素之一就是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国有金融机构的歧视也占到整个困难的四分之一。而企业自身原因只占到了24%,内外部融资比例相差悬殊。从以上数字看似乎外因在其中起到决定性的主导作用,毕竟其占到大部分的比例,但从理论角度出发,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企业融资困难问题的解决应当从内外因两方面同时入手,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4.1 融资难的内部成因分析 (1)中小企业经营稳定性不强。中小企业具有经营灵活的特点,但灵活性一定意义上也意味着不确定性。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资产有限、抵押担保财产

22、不足等各种原因,导致其抵御市场风险和行业波动的能力低,所以中小企业容易破产倒闭。加上其违约率、资信差,经营不确定性强,因此承担的经营风险比较大。据2012年中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白皮书调查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仅2.5年,每年都有近60%以上的中小企业因经营不善而破产倒闭,且其中62%的原因是企业的资金问题得不到解决而导致的。 (2)企业制度不健全、管理水平低。目前我国很多中小企业大多采取家族式经营,自身经营管理能力水平较低,没有建立起规范的企业制度,仍然以个人业主制和合伙制为主,一人独断式的家长作风和其紧抓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使得企业在管理上任人唯亲、缺乏章法、难以规范,难以获得外部资

23、金支持,更难以扩大企业规模等。光财务上,我国财务管理不健全的中小企业就占50%以上,尽管部分民营企业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意识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性,也在这种重要性的的驱使下引入了相应的企业管理模式,但还是由于管理者素质不高、思想落后、人才缺乏等原因,企业体制改革受阻,得不到有效的操作执行。 (3)中小企业缺乏抵押担保条件。向银行借贷是中小企业在内部融资无法满足生产需求时的首选方式,但附加要求严格。银行在发放贷款时通常要求贷款企业提供一定的担保抵押,且抵押贷款的抵押物一般偏好于房地产等不动产抵押。而中小企业普遍受自身经营规模限制,固定资产少,土地房产等抵押物不足,难以提供符合银行标准的抵

24、押品,获得银行抵押贷款难度大,且不动产抵押各种手续办理繁杂、费率高、时间长,高额的交易成本也是众多中小企业难以承受的原因之一。在担保方面,我国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担保资金不足、手续繁杂,加上银行在考虑到自身利益和运营风险的前提下,经营上更为谨慎,因而不愿意轻易提供担保。 (4) 中小企业信息透明度和资信等级差。我国中小企业大多创业时间短,经营透明度低,内部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不健全现象普遍存在,缺乏完整规划。且一些企业为获得银行贷款不惜弄虚作假,诚信观念薄弱加上贷款偿还违约率高,不仅对银行和投资者利益造成损伤,也毁坏了企业自身的信誉度,造成中小企业整体守信程度低的状况,如今资信等级差似乎已成为中

25、小企业甩不掉的标签,金融机构为规避自身的经营风险和降低经营成本而不愿冒险提供借贷,进一步加剧了企业贷款难度。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评级60%以上在3B或3B以下,而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对象80%都集中于信用评级为3A或2A类企业。4.2 融资难的外部成因分析 (1)缺乏专门性的金融服务机构。目前,我国融资的金融机构大多服务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遭受到国有金融机构的歧视,且专门针对中小企业开展融资服务的融资金融机构得不到建立、发展,使得中小企业融资走入绝境。据我国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中小企业在 2010 年获得的短期贷款额只占到全部短期贷款额的 12.5%;而在每年新增的 8 万亿左右信贷资金不

26、足20%。虽然有些中小银行将目标客户群体定位于中小企业,但由于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缺乏长期规划和监管制度,加上政府对中小金融机构严格限制和不公平待遇,使其难以发育成熟并发挥其应有作用。 (2)信贷体系不完善。我国现有的信贷体系主要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服务于国有大型企业,大多中小企业被边缘化。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压力和风险约束机制,各商业银行倾向于将服务重点集中在大型企业上,将中小企业边缘化。退一步说,即便商业银行愿意对中小企业实施一定的信贷支持,也通常是在附之以较高的贷款要求之下,设立诸多苛刻条件,使得大多中小企业对银行信贷望而莫及。目前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资产占到全部金融机构总资产的

27、65%,存贷款份额占有 75%以上,中小金融机构难以获得充足的资金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3)担保体系不健全。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很多银行风险意识增强,为防范金融风险而采取减少担保贷款比重,增加抵押贷款措施,寻求更加专业和安全的担保机构。但我国担保公司资本实力弱,缺少专业管理人才、能力有限,且自身面临较大的风险,难以规范发展。对其经营风险和经营行为的规范性缺乏有效的监控,致使商业银行普遍对大多数担保公司无法充分信任。此外,我国担保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较低,担保资金不足,管理方式和具体操作流程存在缺陷,加上担保公司在贷款担保中收费较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担保业的发展。 (4)信息不对称。信息

28、不对称是指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存在差异的,通常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可能会利用信息优势去获取不正当利益。通常而言,银行相对于企业内部人员很难以取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等方面信息,而企业倾向于提供对贷款有利的信息,甚至不惜弄虚作假,导致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信息的严重不对称,影响恶劣。不仅使得银行蒙受经济损失,还损害了自身的信誉形象。因而在这种恶劣的环境背景下,企业难以获得银行充分信任。5 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相关政策建议5.1 从中小企业自身角度出发,完善中小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中小企业不可避免地面对着融资难这样的现实问题,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在其不能靠单个企业的力量

29、改变整个经济环境的情况下,只能从自身出发解决,提高自身水平,增强自身从外部获得融资支持的能力。现阶段企业规模、信用、盈利能力、抵押担保等对融资的影响至关重要。但所有这些相关因素都首先取决于企业自身积累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因而,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企业良好信用形象。在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要想更好的克服经营困难,扩大规模,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生存能力,就必须有良好的信用观念,认识到信用的无形价值。组织企业人员不断学习和积累金融知识、强化自身的素养、讲究诚信,尤其是财务管理人员。必需遵循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原则,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按期偿付本息,严格树立诚实守信用的良

30、好形象。 (2) 建立完善企业相关制度。依法建立完善企业相关制度,加强企业自身建设,尤其是财务方面的管理,提升会计人员素质,增加企业财务信息公开的透明度,便于银行的监督管理、降低贷款风险和信息不对称。同时,选择合理的融资方式和结构,增强自我积累的意识,构建相应资金的筹集运作和资金周转等管理体系,合理搭配内外部融资资金,在有限的资源下,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对可得资金的最大化利用,建立起严谨的财务约束机制。 (3)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我国的中小企业很多都是家族式民营企业,多实行家族式管理,产权结构不明晰。应当进行整改,逐步摒弃老的经营模式和管理,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经营管理模式,提高经营

31、者素质,培养和吸引专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注重市场开拓和建立银企良好的合作关系,不断增强新产品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争取融资的主动权,为企业融资打造良好的基础。 (4)勇于接受、创新新的融资理念。由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且集中依赖于银行贷款,近年来的信贷政策调整,适度从紧的信贷政策首当其冲的是中小企业。因此,中小企业应积极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和了解新的融资方式,如创业投资、融资租赁等,敢于探索新的融资模式,在缓解宏观调控对企业带来的冲击的同时,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5.2 从宏观环境出发,优化中小企业外部融资环境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时,应当从银行和政府出发,应金融创新,拓展其他非银行性债务融

32、资渠道,切实建立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式使得企业留存收益增多,补充企业自有资金,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金融市场。5.2.1 构建完善多元化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1)完善以银行为主体的间接融资体系。首先,政府应当合理配置商业银行的信贷资源,拓展中小企业信贷市场。针对中小企业财务报表信息披露的不规范现象有针对性的转变经营理念,制定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贷决策机制和工作流程,以改善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分散信贷风险,提高信贷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其次,商业银行应建立合理的贷款定价风险溢价机制,提高识别和防范风险的能力,识别不同中小企业的风险状况,通过适当上浮利率获得风险补偿,合

33、理配置信贷资源不乱贷、漏贷。最后,积极建立发展地方性中小银行机构,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2)进一步开拓融资渠道。积极发展债券融资、股票融资等直接融资方式,规范民间融资状况,发挥促进其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补充作用;同时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租赁、担保和保险等融资方式的发展,充分发挥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通过不同金融机构间的竞争降低银行贷款利率和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适当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积极引导中小企业有效获得融资款项,在防范融资风险和提高融资效率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以银行为主体的、多层次的间接融资体系。5.2.2 建立中小企业信用征信体系信用不足是中小企业贷款难、担保难的重要原因,要提高中小

34、企业融资效率,有效防范和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必须专门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用征信体系,改善整个信用征信环境。政府应整合各方信用资源系统,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共享性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便于信贷部门更加快速、便捷、高效地获取中小企业及企业主的各种定性定量信息。在这样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上建立起包括企业信用等级评估、消息发布和信用奖惩为主要内容的信用制度。此外,需加强对业主个人信用信息的披露和监管,具体可通过两方面努力:一方面通过立法、改革、招引人才等各种方法使征信部门获得准确有效的企业综合信用等级评估及贷款风险评估,另一方面,促使企业主和中小企业重视自身信用和资金积累,增强其信用意识,以最终形成良好的

35、企业信用文化。有关研究数据表明,良好的社会征信系统能降低贷款成本近20个百分点,这足以证明建立完善信用征信系统的重要性。5.2.3 加大对信用担保机构的政策扶持在当今的经济发展过程里,信用的地位日益突出,信用担保机构也随之被关注,但我国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并不完善,仍处于起步阶段。为适应当今经济的发展需求,我们应完善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系统,加快关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立法进程,促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建立全国性再担保机构,通过双层担保进一步有效分散和化解担保机构的经营风险。最后,应加强商业银行与信用担保机构的业务合作,建立互惠互利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机制。一方面,银行要从

36、战略的高度,转变经营理念,重视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开拓,增强与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机构合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担保机构应着力强化内部管理,规范经营行为,增强与银行合作的信心。结论我国作为中小企业经济大国,应尤其重视并进一步发挥其在扩大就业、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体系和市场竞争机制等方面的作用优势,提升我国中小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和偿债能力。面对中小企业存在的融资难问题,中小企业自身、金融机构和政府应共同努力,团结协作,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不仅能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人民生活水准,更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最终目标的重要途径

37、之一,同时通过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来达到共产主义这个目标无疑也是一个切实可行的途径。参考文献1陈艳,张明悦.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实证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1(5).2梁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及融资状况调查报告J.金融研究,2005年.3陈乃醒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 .南开大学出版,2004 年.4董彦岭,中小企业业行信贷融资问究,北京:财济科学出版社,2005.5李扬、杨思群,中小企业融资与银行7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6陈乃醒,傅贤治 .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2006 一 2007).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年7尹丹莉.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研究7D,天津财经大学,

38、2009.8张晓东. 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与政策分析J .国际商务财会2009(10 ):66 一86 .9贾涛.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与金融创新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10朱文莉,韩雪漪. 金融创新下的商业银行风险控制J.会计之友,2012(2).11王雅辉,探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解决对策,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年 3 月.12李蔚强,试析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经济问题2009 年第 2 期.13陈乃醒等,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2007-2008)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年.14郑慧霞.福建省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成因分析和对策J.中国商

39、界,2010(10).15任泽洙.浅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的现状及原因J.商业研究,2007,12.16杨丰来、黄永航,企业治理结构、信息不对称与中小企业融资J,金融研究,2006年第 5 期.17曹永华,中小企业发展与金融支持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 年第 4 期.18耿宏宇.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和对策研究J.2009.19郭斌.信息不对称与企业债务融资方式选择.四川:西南财经出版社,2003.20Robert. E.Carpenter and Bruce C .Petersen,“15 the Growth of Small Firms Constrained by In

40、ternal Finance”,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May2002,84(2):298-309.21RAM Consultancy Services, SME Access to Financing: Addressing the Supply Side of SME Financing, FINAL MAIN REPORT, July 2005, REPSF Project No. 04/003.22Berger,A.N,Udell,G.F.,1995,“Relationship Lending and Lines of Credit

41、 in Small Enterprise Finance Journal of Business,68,351 一 382.致谢本论文是在老师和同学的鼎立相助下完成的,尤其是本人的指导姬钰老师,姬钰老师从论文选题、框架确定、资料搜集直到论文完稿,都为我提供了众多的咨询建议,让我对论文的完成有了清晰的方向,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与支持。姬钰老师深厚的学术功底、严谨的治学态度、认真负责的做事风格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值此论文完成之际,谨向其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我的同学和室友,他们不仅给予了我学习上的帮助,让我受益良多,也在生活上对我颇有照顾,令我深感朋友的珍贵,他们是我这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