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公司应收账款明细表).docx

上传人:马****2 文档编号:17600987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公司应收账款明细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公司应收账款明细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公司应收账款明细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公司应收账款明细表).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Word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公司应收账款明细表) 应收账款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因销售产品、供应服务所产生的赊销款,是企业资产负债表中重要的流淌资产。应收账款可以关心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扩大销售提高竞争力,但同时也挤占着企业的经营资金。如何通过应收账款进行有效融资,正是困扰我国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难题。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不断的升级调整,产业链条上核心企业的地位更加重要,核心企业在自身进展的同时通常可以带动一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共同进展。随着产业链条上交易日益增长,应收账款占比增大、账期拉长等状况日益凸显。 依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17.40万亿元,

2、比上年末增长4.5%;2022年6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15.34万亿元,同比增长12.7%。随着应收账款规模的增长,企业对应收账款融资需求日趋增加,市场消失了多种融资模式和新兴渠道,针对应收账款融资难问题,笔者结合国家出台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乐观推动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看法(国办发202284号)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指导看法、人民银行等八部门关于规范进展供应链金融 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看法(银发2022226号)等政策,就供应链视角下的应收账款融资路径及方向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供应链项下应收账款特征 供应链

3、金融是指商业银行基于供应链条上参加主体各方之间产生的交易,为其供应所需的金融服务。应收账款是供应链金融中常见的载体之一,一般是基于核心企业作为买方的信用传递。在供应链金融的框架下,链条上的中小企业经营较依靠于核心企业,核心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打算了供应链条的稳定性,由此产生的应收账款特征明显,依附着核心企业的信用,通常都具备较好的融资属性。 首先供应链应收账款都是基于真实交易过程中因赊销行为产生的,一般通过商务合同进行商定;其次,在供应链应收账款中,买卖双方主体明确、付款义务责任和详细要素明晰;最终,由于应收账款的供应链属性,更难于虚构,资产质量较高。 同时,供应链金融下应收账款融资也存在一些难点

4、和痛点,一是供应链应收账款基于交易产生,具有期限不一、金额零散的特点;二是供应链应收账款涉及的行业较广,商业交易惯例不同,其合同和发票可能存在不规范不统一的瑕疵;三是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发起方多为处于链条中弱势地位的企业,其协调核心企业确权及变更回款路径力量弱,实现难度大;四是相较票据支付等方式,应收账款本身流淌性较差,在流转过程中债权债务关系简单。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及路径选择 在金融产品创新及国家政策导向推动下,供应链金融项下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呈现多样化趋势,除传统商业银行间接融资外,还消失了以应收账款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融资,以及由产业金融平台或第三方金融科技平台搭建的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平台推动

5、的应收账款融资。当前环境下主要的融资模式和路径选择如下: 一是传统银行融资模式,主要包含应收账款质押、保理、反向保理、保理池等模式,该模式属于间接融资,其适用面较广,是当前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的主要模式。其优势为,传统银行融资模式对应收账款期限、金额要求较低,敏捷性高,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资金,具备肯定的价格优势,融资渠道稳定;劣势为,该模式对交易背景审查要求严格,操作手续参照一般信贷业务要求较为简单,对参加主体的资质也有肯定的准入要求。兴业银行在部分重点领域积累了肯定应收账款融资阅历,比如针对医药流通企业盘活资产、优化报表等方面较多的需求,兴业银行推出了医药流通行业保理业务服务方案,服务了一批行

6、业客户,有效缓解了医药流通企业现金流问题。 二是资本市场融资模式,主要是以应收账款为基础资产在公开市场发行相关证券化产品,包含在证券交易所发行的ABS(资产支持证券)、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的ABN(资产支持票据)及ABCP(资产支持商业票据)等,该模式为新兴模式,主要由大型核心企业或产业金融平台主导。在优势方面,以买方/增信方信用评级作为支撑,不占用银行授信,适用于高评级主体,在发行价格及规模具有优势,适合大型企业主导的产业链模式;在劣势方面,该模式需要对零散的基础资产进行归集整理,对期限、金额要求较统一,敏捷性差,预备及发行周期较长,不适用低评级或无评级主体。例如由兴业银行主承的ABCP业务在银

7、行间债券市场挂网,该笔债券以支付某大型集团上游供应商应收账款的方式,为上游供应商供应了短期限、低成本的融资,惠及上游供应商287户。 三是,第三方平台服务模式,主要是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通过搭建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为供应链各交易主体供应应收账款服务,该类平台通过对接核心企业,将供应链项下应收账款加载在应收账款债权凭证中,允许相关债权凭证在平台上进行拆分、流转和融资。在优势方面,具有较强敏捷性,对中小企业准入门槛较低,对交易背景审核要求较少;在劣势方面,一是以应收账款为标的的应收账款债权凭证具有肯定的货币化属性,该业务尚未有明确的监管归口和标准,存在肯定的合规风险;二是应收账款债权凭证拆分、转让方

8、面存在肯定缺陷,比如应收账款债权凭证每次拆分及转让均需具备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债权债务属性,在整个拆分流转链条中,如有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行为,债权连续性可能得不到保障。目前市场上“信”、“链”、“单”等应收账款电子凭证拆分、流转平台较多,但整体业务规模不大,且电子凭证在上游企业流转过程中接受程度仍较低。 四是票据化模式,为了解决应收账款流转及融资问题,上海票交所推出了供应链票据创新产品,旨在通过供应链票据平台与核心企业或工业电商平台实现连接,从源头引导核心企业签发票据替代应收账款,且通过等分化签发等技术手段在合规前提下解决多层级供应商流转支付需求,从而实现以票据作为载体的供应链融资模式。在优势方面

9、,供应链票据作为票交所主导的创新产品,通过应用技术手段满意各种规模企业的实际需求,且该模式遵循票据规章,受票据法爱护,具备较好的监管合规性。在劣势方面,目前供应链票据业务尚处于部分平台试点阶段,产品功能及客群掩盖尚需进一步提升。目前票交所正大力推动供应链票据贴现及标准化票据融资的进程,将为供应链票据供应更为便利的融资条件。 供应链视角下应收账款融资方向 近期国家出台的各类供应链相关政策均提到了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提升线上化和数字化水平以及加大对核心企业的支持力度,依托核心企业实现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融资支持。因此现阶段,结合国家推动解决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题相关政策及应收账款融资的实践,供应链

10、应收账款融资应乐观借助金融科技手段,依托核心企业,充分放大产业金融和商业银行融合互补,形成多样化、多渠道的良性循环融资模式。 在应收账款渠道建设方面:运用金融科技手段,逐步建立“商业+金融”对接的全流程线上化智能系统,实现应收账款要素采集、真实性核查、回款路径锁定等一站式服务。例如商业银行可通过应收账款融资平台与企业供应链选购平台对接,实现选购与融资的无缝连接,一是解决了银行在应收账款真实性核查、确权、回款路径上的问题;二是形成了银行批量获客的新模式,降低了操作成本和获客成本;三是提升融资可得性,通过无纸化、线上化操作进一步提升了业务办理效率。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卖方融资的时效和可得性。又如部分

11、大型核心企业推出工业互联网平台运营服务,乐观与银行搭建相关供应链应收账款服务模块,探究选购、生产、销售、仓储、运输和供应链金融服务一站式全流程的服务,通过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整合和把控,补足工业互联网中的供应链金融服务短板。 在供应链组织形式方面:供应链应收账款组织应以产业集群或生态为导向,由核心企业或产业集团内部的专业公司联合银行搭建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架构。为有效解决应收账款确权、回款路径锁定等供应链融资难题,应转变以往依靠上游中小企业的模式,由核心企业主导,并通过产业+金融结合模式来搭建架构。比如兴业银行推出了U+保理(联合保理)融资方案,通过“兴享供应链”平台与某电商集团供应链平台实

12、现系统对接,并与其产业金融平台(某保理公司)进行产融结合,该方案中保理公司作为其集团成员企业的买方保理商,兴业银行作为卖方保理商,为其上游供应商进行供应链应收账款在线融资,一方面助力核心企业产业金融平台做好供应链金融服务,帮助其大量上游中小供应商供应融资便利;另一方面通过银行资金杠杆效应,进一步扩大供应链应收账款卖方的掩盖面,实现多方共赢。 在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方面:通过大型核心与商业银行联合对产业链条交易的各参加主体进行分析及归类,对客户需求进行分层,通过传统银行融资与公开市场发行组合的综合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形式满意其需求。前端可以先通过商业银行供应的传统融资满意上游各类资金需求,乐观推行应收账款融资、商票融资、供应链票据融资相结合模式,以敏捷的融资方式解决产业链供应商的即时融资需求;后端,对应收账款资产由银行端将应收账款储架肯定规模后进行应收账款信贷资产证券化,引入市场低成本资金,形成良性商业循环;对票据资产则可以通过标准化票据等创新方式,加快票据资产的流转和交易,对前端融资形成有效的支撑和补充。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事务文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