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论文,论文.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574432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商管理论文,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工商管理论文,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商管理论文,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商管理论文,论文.doc(2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工商管理论文,论文.精品文档.论文序号: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浅析苏南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论文作者: 准考证号: 作者单位: 指导教师: 主考学校: 完成时间:2010 年11月目录摘要: 2Abstract 2一、绪论 2(一)选题的缘由与目的 3(二)研究成果的意义 3(三)论文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3二、苏南中小企业现状 3三、苏南中小企业竞争力培育的影响素 4(一)苏南中小企业自身影响素 4(二)苏南中小企业外部影响素 5四、培育核心竞争力对苏南中小企业的作用6五、苏南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与提升的途径与手段6(一

2、)苏南中小企业内部核心层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6(二)苏南中小企业中间支撑层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7(三)苏南中小企业外部表现层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8参考文献11致谢 12浅析苏南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摘 要】在金融危机爆发的大前提下,苏南中小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近年来苏南中小企业综合实力和企业竞争能力有明显提高,但与发达国家同类企业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如何提升苏南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是苏南中小企业拥有持续竞争优势所必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为适应全球化的激烈竞争,苏南中小企业必须在战略规划、知识产权、创新意识、快速反应能力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战略转变,切实提高苏南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把苏南中

3、小企业建设以现代经营理念作指导、推行管理创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养核心专长的学习型企业,从而加快培育与提升苏南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关键词:苏南地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ABSTRACT:The premise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 Southern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face serious challenges. In recent years, the comprehensive strength and Southern SMEs significantly improve enterprise competi

4、tiveness, but compared to similar enterprise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there are still significant gaps. How to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SMEs in southern Jiangsu。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Southern necessary to have a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issues. This paper: In order to m

5、eet global competition, SMEs must southern Jiangsu strategic plann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novation, rapid response and other capabilities to conduct a series of strategic change,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SMEs in southern Jiangsu, the Soviet Union South SMEs buildi

6、ng to modern management theory as a guide, the implementation of management innovation, strengthening the corporate culture, and train the core expertise of the learning enterprise, and thus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and enhancement of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SMEs in South Jiangsu.Key words: southe

7、rn Jiangsu;SMEs;core competitiveness一、绪论(一)选题的缘由与目的在金融危机爆发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苏南中小企业面临严峻挑战。部分苏南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低下从而导致其不具有持续竞争优势而被市场所淘汰。中小企业的大量破产导致我国经济形势不断恶化,这一现象亟待解决。选择这个课题研究,本文试图从企业核心竞争力角度探索、讨论苏南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与提升的影响因素与苏南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与提升的途径和手段,从而为全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与提升所借鉴。(二)研究成果的意义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小企业间的竞争非常激烈,而核心竞争力更是竞争中的一个大筹码。如

8、何树立并保持良好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而言至关重要。通过本文的探索,我们可以从中吸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经验,使中小企业更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三)论文研究的方法和内容本文通过对苏南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与培育方式进行一系列分析,从中得出经验和教训。二、苏南中小企业现状苏南中小企业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1998年以来,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朝野的共识。社会各界和各级政府已经做了不少工作,在一些地区、特别是南方地区出现了中小企业发展的好势头。吴敬琏: 发展中小企业是中国的大战略N 宏观经济研究 1999(7)苏南中小企业成为支撑苏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苏南模式一度成为全

9、国中小企业模仿和学习的榜样。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苏南共有中小企业近50万家,占江苏省中小企业总数的70%以上。但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课题组指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整体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我国仅有三成左右的中小企业具有一定成长潜能,而七成左右的中小企业的发展能力是很弱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于此同时,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导致全球性经济发展不景气。刘小勤: 试论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中的生存之道N 安徽经济报,2009苏南中小企业行业分布较广。苏南中小企业遍及各行各业。其中,苏南中小企业聚集最多的三大行业分别是电子行业、机械行业和纺织行业。这足以说明,苏南中小企业在传统的优势行业如纺织

10、业仍然有着较强的竞争优势,另外一方面也说明苏南中小企业正在积极参与新兴通讯、电子行业和新能源行业。苏南中小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我国大部分企业,特别是苏南中小企业还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我国自加入WTO 以来,随着贸易壁垒的逐步消除,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正逐步趋于融合,而国际市场的法制环境、贸易制度以及风俗习惯、市场需求等都与国内市场有差异。原本苏南中小企业所熟悉的国内市场环境也已发生重大变化。一旦我国向国际厂商进一步打开市场,大幅降低关税,苏南中小企业恐怕难以与世界真正的强手较量。在此情况下,苏南中小企业不能只满足于在原本较小的且受地方保护的市场上占有优势,而要建立起放眼国际国内广阔市场上

11、的战略思想,从自身状况出发,考虑企业市场战略调整和发展问题,实施恰当的市场战略定位,以保持、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三、苏南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影响因素(一)苏南中小企业影响核心竞争力培育与提升的自身因素(1)苏南中小企业小而弱、多而散,产业集群效益不高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相互联系,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公司和各种机构的集合,是一个包含了某一产业从投入到产出以及流通的各种相关行为主体的完备的经济组织系统。在这种产业集群效益中,中小企业集群可以克服因企业势单力薄、市场信息不畅通、自由竞争力弱以及缺乏经济整体优势等缺点。由于苏南政府地方宏观调控缺位,苏南一些中小企业对新的项目形成了一哄而

12、上的局面,其恶果是企业规模小而多,当地政府又无力注资,这些中小企业不仅规模小而且拿不出自己的“拳头”产品,在竞争中各方面暴露出薄弱环节,从而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2)苏南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筹资能力弱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管理水平较低,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经营风险大,因而很难得到银行信贷资金。根据调查显示,大约有71 %的中小企业都存在融资难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相对大企业而言,银行在收集、处理中小企业信息和对其进行监督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从贷款成本来看,银行也不愿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即使银行有意向中小企业贷款,通常也会要求中小企业在申请贷款时要有比大企业更充分的担保。另外大约53%的企业特别需要短

13、期流动资金,而这种临时性的周转资金需要的数量虽然不大,但时间紧,对便利性有较高要求。而目前苏南商业银行对临时性资金需求的层层审批机制手续烦琐复杂、时间较长,因此这种审批常常导致企业错失市场机会。另外,企业直接融资规模小也制约了企业通过以其他方式、通过其他渠道获取资金。企业筹资能力极大的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培育。(3)苏南中小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苏南中小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主要是因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以及我国长期以来实行以国家投资为主的科研开发投资体制使得科研经费大部分投向国家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对中小企业投入很少,影响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而企业自身由于受传

14、统的科研开发投资体制的影响,尚未成为真正的科研开发投资主体,对科研开发投入很少,有的企业几乎没有任何投入。根据调查,苏南中小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平均不到05。国际经验表明,研发经费占销售额的5以上,企业才有竞争力;占2.5仅够维持;不足1 的企业则难以生存。我国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严重不足,阻碍了企业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也影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竞争能力的形成。(4)苏南中小企业管理水平较低,企业战略定位不够准确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尚处于转轨时期,传统的管理思维方式仍在起作用,苏南中小企业与国外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水平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至今苏南许多中小企业尚未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仅凭经验管理企

15、业,管理方法陈旧,对市场环境适应性差。另外,管理人员缺乏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经验,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知识、能力贫乏,企业不能按照市场规则运作。企业管理的内容侧重单一的生产和销售管理,没有表现为综合的企业经营管理。彭岷 : 国内中小企业的成长问题 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0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同时中小企业人员素质较低,企业文化氛围基本没有形成,人们学习的技术和知识固守几年甚至十几年,即使在发展过程中充实了一些知识,但远不能满足市场经济需要。苏南中小企业管理者因为管理水平与战略眼光不高,从而导致对企业未来几年、几十年发展方向把握不准,对市场竞争的变化准备不足,对潜在市场的预测不到位,围

16、绕战略目标的需求设计有偏差等问题。苏南中小企业缺乏战略眼光和战略规划,中小企业往往在某一细分市场成长或依附于大企业求生存,加上企业规模小战略型人才缺乏,因此普遍缺乏战略眼光与战略规划。由于没有明确的战略方向,致使许多中小企业经营领域模糊,经营活动表现出盲目性、投机性、随意性的特点从而难以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二)影响苏南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外部因素(1)苏南政府服务有待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的脆弱性决定它需要政府和社会为其提供良好而全面的服务。调查显示,苏南中小企业普遍认为:虽然现在苏南政府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服务水平日益提高,但仍有进步空间,并发挥积极作用。中小企业最希望税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

17、部门、金融机构、技术监督和质检部门和劳动人事部门的管理和服务得到改善与提高。另外,苏南中小企业还希望企业服务体系,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能够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提供市场、政策和企业信用等信息。(2)苏南中小企业土地成本日益提高如今苏南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土地这种稀缺资源的重要性就体现得十分明显,企业的用地成本明显增加。根据调查显示,有28%的企业都认为土地政策导致了企业成本的大量增加。另外,还有16%的企业认为稀缺的土地限制了产业的发展。但土地具有不可再生性,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必须有效利用现有土地资源以发挥更大效益。四、培育与提高核心竞争力对苏南中小企业的作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势不可挡,苏南中小

18、企业相较以前拥有了更多自主经营和自主生产的权利。但想要在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中取得长期竞争优势,获得持续发展,就必须发现与培植本企业核心能力,利用自己独特的比较优势,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文化含量等。培育与提高苏南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作用有:(一)苏南中小企业想要做强做精就需提高核心竞争力从企业外部环境来看,我国中小企业将改变以往单一的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直接在国内外市场上同国内外企业共同开展竞争。在这种情况下,核心竞争力较强的企业会抓住有利的发展机遇,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众多企业特别是苏南集体中小企业,会遇到国外名优产品和国外资本进入的冲击,尤其是在高新技术领域的企业,将会因“内

19、销不利、外销不能”的逆境中承受不住国外同类企业的重撞而出现相当一部分企业破产倒闭。从企业内部环境来看,与国外现代化企业相比,苏南中小企业不仅在技术水平上落后,在经营理念和管理创新方面也存在着相当的差距。因此积极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对苏南中小企业作用重大。(二)苏南中小企业想要提高经济效益必须提高核心竞争力。经济效益一直成为制约苏南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瓶颈”问题,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造成的。加入WTO 后,企业要想继续保持在一定领域内生产、经营的特色和优势,拥有相当数量的市场占有率,就必须从现在做起,经过一个阶段的不懈努力,全面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否则,企业将会在今后日

20、益激烈的竞争中,显示出自身的弱点和不足,在较量中迅速衰败下来。五、培育与提升苏南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与手段(一)苏南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内部核心层培育与提升(1)合理进行战略定位和战略规划,充分发挥中小企业自身优势按照企业战略理论,企业战略可分为总体战略,一般竞争战略和各业务单元的具体战略三个层次。总体战略一般有三种:发展型战略、稳定型战略、紧缩型战略。总体战略分析,最常用的是使用SWOT 分析法对企业进行战略性分析。将企业的优势(S)、劣势(W)、机会(O)和威胁(T)分析透彻,明确企业的总体性战略和关键成功因素。观察企业内部的特定资源就可以非常轻松地识别企业的优势和劣势,从产品的种类、创

21、新性及制造技术的独特性,管理经验、研究开发、生产流程、营销策略等方面进行即可。而识别企业的机会和威胁则应从外部入手,通过分析企业的竞争者及企业所处行业来进行,如行业进入和退出壁垒、竞争的激烈程度、替代品情况、顾客及供应商的议价能力等等。如S0 组合可适用发展型战略,企业属于WO 与ST组合时则可采取稳定型战略。而企业属于WT 情形时,则一般采用紧缩型战略,保存企业生存,以便转移发展方向,准备东山再起。企业一般竞争战略强调的是企业从哪个方面获取竞争优势。依据波特的观点,企业可以通过成本领先、产品差异化和目标集聚(成本集聚、差异集聚)三种基本竞争战略获取竞争优势。所以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情况、所处行

22、业状况、竞争对手情况等,合理选择总体战略是发展性,还是稳定型或紧缩型战略,然后选择一般竞争战略是成本领先,还是产品差异化或目标集聚策略。(2)保护知识产权,树立品牌战略意识产品品牌策略是增强企业产品市场竞争的重要策略之一。屈云波: 中小企业竞争与发展 M 企业管理出版社 1999以品牌管理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将企业的品牌战略提升到企业整体战略的高度,在其它竞争力的支持下,通过系统的、科学化的管理和差异化的竞争使企业对于品牌的管理知识和经验成为企业独具的积累性知识,并以其塑造的品牌形象和建立的品牌资产在市场竞争中建立持久性的竞争优势。可以通过申请专利、省著名商标、国家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

23、、省名牌产品、国家名牌产品、广告宣传、产品市场推广、公益捐赠等多种途径,保护知识产权,提升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实行品牌价值提升。(3)质量体系的培育苏南中小企业想要培育与提升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增强对质量体系的监督与管理。质量体系指的是由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一些部分组成的具有保证和促使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功能达到一定要求的有机整体。中小企业产品质量在生产、形成和实现的过程中,需要监督与管理市场调研质量、设计质量、制造质量与使用质量。建立质量体系可以由各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定,主要有以下三个方案:第一个方案是按要素建立质量体系,以本企业的各要素为核心,开展质量活动,分配职责,建立相应的要素

24、子系统。第二个方案是按组织机构建立质量体系。以组织机构为核心,一个部门设立一个或几个要素,建立企业综合体系的一个个部门子系统。第三个方案是按产品线建立质量体系。结合企业产品不断创新和组织机构的特点,以产品类别为对象,为单独的生产线设计一些质量体系要素,按照产品类别建立各个不同类别产品的质量子系统。在进行质量体系建设时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及未来的发展战略选择最适合的方案。(4)低成本运作模式的培育童利忠:企业核心竞争力新论 M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从战略的角度考虑企业的成本管理,企业降低成本的途径、方法及措施必须有利于提高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需要系统的控制成本,不仅仅要降低可变成本,而

25、且要涉及到企业的各个方面。降低成本的策略有很多,对降低苏南中小企业成本的有效方式主要有:第一、目标成本控制。在开发设计某新品时,要全面考虑到成本发生的每个环节。如果在设计阶段缺乏考虑,往往不得不在后期修整过程中增加成本支出,影响批量生产效率。第二、发现项目的附加值。第三、寻找替代材料。有时,合适的替代材料不仅能够减少成本,而且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二)苏南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中间支撑层的培育与提升(1)进行制度创新,整合优化企业内部流程,改善管理适应发展的新环境。通过整合优化企业内部流程形成企业综合能力,可以通过细分市场,研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优化价值链管理和企业内部流程,实行成本领先;进行

26、全面质量管理,完善售后服务;实行有效激励机制,提升企业活力和创造力。进行管理创新,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企业的经营管理在于企业各个职能模块的运作的协调与齐头并进,决定企业经营成绩的往往在于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和优势环节,要适应未来多变的竞争环境,我们就要全面系统地考虑企业未来发展趋势,加强企业的战略管理,研究如何进行战略投资,进而达到获利的战略目标。(2)苏南中小企业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力度,掌握核心技术改革开放30多年,苏南中小企业通过对技术的引进创新、模仿创新、合作开发等,技术有一定提高,但是大部分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仍掌控在发达国家手中。一方面,是我国研究开发起步较晚,经济基础相对薄弱

27、,以及研发投入的风险大、回报不确定,致使苏南企业对研发投入不够,如日本研发投入占到销售收入5%以上,苏南很多企业达不到2%;另一方面,由于发达国家为了维护行业垄断地位,获取超额利润,会对我国企业构筑技术壁垒,有保留的开放。目前,我国的发明专利65%是中小企业获得的,80%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开发成功的。施滋英: 试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 N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7(1)因此,苏南中小企业要借此为契机,多用“绝招”、“绝活”,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3)苏南中小企业可以通过OEM、ODM 形式,适当进行模仿创新,加速技术转化在自主创新过程中,在不侵犯知识产权前提下,可适当进行模仿创新。目前,值

28、得苏南中小企业所借鉴的是广东等地的中小企业由OEM 开始, 实现向OEM、ODM 或OBM 并举的经营模式转变,也是模仿创新的成功表现。模仿创新是指企业以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为榜样,并以其创新产品为示范,跟随率先者的足迹,充分吸取率先者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通过引进购买、反求破译或吸引投资等手段吸收和掌握率先创新的核心技术秘密,并在此基础上对率先创新进行改进和完善, 进一步开发和生产富有竞争力的产品,参与竞争的一种渐进性创新活动。无论从日本、韩国的经验还是从台湾、新加坡的经验来看,总是首先以制造能力成长为发端,从组装、零部件的制造到主要部件的制造,进而逐步发展设计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

29、,实现核心技术能力从制造能力向设计能力和研发能力的跃迁。在新世纪开始开际,发达国家加快了技术递进步伐,旨在以更新的姿态竞争国际市场,主宰世界是经济。目前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正加紧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和其他地区转让被替代产品。我们在现有的基础上,把技术的转化率提高到20%以上的水平,我国的企业技术进步将向前推进一大步,可以达到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技术经济差距至少可以缩短57年。国家权威的产业和技术部门需要牵头促进技术转化,制定一个能够指导未来10年技术转化工作的专项规划,以与国家10年发展规划相配套。其次,应制定有利于促进产业技术转化的政策措施。同时,开展多层次的联合协作,促进产业技

30、术更快转化。因地制宜,推动技术转化。毫无疑问,加快技术转化,推动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三)苏南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外在表现层的培育与提升(1)加强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建设学习型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人力资源成为企业第一资源,只有调整经营管理战略,积极向学习型组织转变,培育组织学习能力,才能不断强化竞争优势。吴 葛: 中国企业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 J 科技和管理 2005企业人力资源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第一、劳动力需求的变化;第二、人力资本增值成为员工职业发展的主题;第三、国家竞争力的概念被人才素质的竞争所代替。目前,苏南中小企业主观上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但不知道应如何重

31、视,只简单地停留在人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上是不够的。我国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培训和教育的规模水平亟待加强。应增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提升人才培养层次。在今日国际化的企业经营环境中,建立组织学习能力对企业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许多公司希望能突破生产瓶颈,减少运转时间,提升顾客服务品质,创新技术,却无法找出实际有效的管理方式。其实,解决问题的关键不仅是承认价值,最重要的是实际行动。目前全球已迈入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经济增长已从昔日的资源消耗型转为知识与技术型,越来越多的经济附加价值是由脑力而非劳力所创造。无论是传统产业或高科技产业、国有或民营企业,都有属于自己的核心专长,注意创意与全球化,让

32、企业成为有效的学习型组织。总之,欲建立学习型组织必须先塑造学习的环境、打破各部门的界线、增进沟通才能奏效。另外,组织必须具备正确的基本理念、排除障碍才能真正的学习、提升整体绩效,提升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加强中小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的培育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是指企业能从社会系统中把握与其自身实力相称的、潜在的市场机会,迅速创新或改良产品和服务,组织生产,快速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形成适应市场竞争的整体能力。与大型企业相比,它们不可能与大企业相提并论,或者说,只能相当于大企业的一个部门或者分公司。但就中小企业的数量和适应市场的灵活性来说,中小企业起着大企业不可取代的作用。 德汉斯.克里斯蒂安.

33、波弗尔: 中小企业管理M北京出版社2009提高中小企业速度管理的具体举措主要有:第一,快速高效的企业决策能力。企业决策系统是企业的中枢神经与核心部位。决策的正确与否对企业将是决定其成败的事。特别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市场竞争的激励,决策的快慢程度也越发的重要。第二,中小企业应该推动组织结构变革,压缩产品开发时间。中小企业如想在未来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快速反应。这也就需要企业建立一个具有柔性化、集成化、智能化、快速化的扁平型网络状组织结构。通过信息共享,规则共享,经验共享等方式,减少组织层次,加快智能化程度,保证决策的快速化。与此同时,中小企业可以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

34、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生产系统,提高开发效益,加快产品创新速度。另一方面,企业要充分发挥团队技能的创新能力,成立包含全部相关技能的产品开发小组,赋予足够权限,从而大幅度加快创新速度。第三,中小企业要快速生产产品。中小企业需要建立多品种、小批量、类似于流水生产的短时柔性生产单元,实现大规模的量身定制,快速满足客户需求变化。(3)加强中小企业营销能力的培育从根本上说,营销能力是企业生存的发展的必要条件。企业营销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企业营销策略制定水平的高低,以及营销策略能否正确实施,而制定与实施正确的营销策略,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保证。提高中小企业营销能力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

35、,从组织设计入手,设计营销业务流程。组织是一个企业营销能力的载体,营销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是组织能够有效地配置营销资源。营销业务流程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组织的一系列有规则的营销活动,这些活动以确定的方式发生或执行,导致特定的结果出现的一系列连续操作。第二,重视市场调研,建立与完善企业营销信息系统与营销网络。企业只有重视市场调研,才能设计出适应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或服务。第三,加强推销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产品的推销能力。中小企业为了扩大产品销售,企业需要加强对销售人员的定期培训,不断提高销售人员的推销知识、技能与素质,使得更多的销售人员在以往的抓订单、找销路、跑关系、谈价格与签合同的基础上,懂得如何有效地

36、与更多的用户建立长期的亲密关系,懂得如何与用户沟通、协调,为用户提供帮助,最终用有持久稳定的客户资源。参考文献1、 刘小勤: 试论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中的生存之道N 安徽经济报,20092、 吴敬琏: 发展中小企业是中国的大战略N 宏观经济研究 1999(7)3、 德汉斯.克里斯蒂安.波弗尔: 中小企业管理M北京出版社20094、 彭岷 : 国内中小企业的成长问题 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05、 施滋英: 试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 N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7(1)6、 吴 葛: 中国企业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 J 科技和管理 2005 7、 屈云波: 中小企业竞争与发展 M 企业管理出版社 1

37、9998、 童利忠:企业核心竞争力新论 M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9、 林善浪: 中国核心竞争力问题报告 M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5 10、 吴爱民: 我国中小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几点思索 J 企业活力 200511、 安德鲁.坎贝尔: 核心能力战略 M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致谢在忙碌的学习中,本次毕业设计已经接近尾声,作为一个本科生的毕业设计,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有考虑不周之处,此次毕业设离不开导师的督促指导,以及同学们的支持帮助。 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老师平日里工作繁多,但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赵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全面的帮助。他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

38、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衷心感谢赵老师的知道并祝导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其次, 我还要感谢工商管理专业的老师们,是你们为我打下专业知识的基础,同时还要感谢在一起学习的所有同学,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选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许许多多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最诚挚的谢意!【文献综述】自1990 年Gary Hamel 在权威杂志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论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首先提出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以来,对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就一直是企业管理相关领域的前沿和热点

39、问题。尤其在战略管理领域,研究战略的意义正是实现和保持竞争优势。而“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持续竞争优势之源”的观点已被广为传播和接受,并更进一步地推动着理论界和实践界对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的深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界定虽然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以及它作为竞争优势的源泉都已被广泛接受,但研究者们对核心竞争力概念本身的认识和界定却存在一定的差异。学者们从知识载体、元件架构、整合、协调、组合、技术网络、产品平台、技术能力、组织学习等不同角度阐述了对核心竞争力的认识,却没有取得权威的一致性意见。国内学者许正良、王利政和杜云月、蔡香梅等人对国内外学者们的核心竞争力界定做出较全面的归纳整理。大部分学者在研究核心竞争

40、力时都试图自己给它重新赋予一个新的定义,而不愿意接受别人已有的观点。这是造成目前无法统一对核心竞争力概念界定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这种情况下,虞群娥、蒙宇对几个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融合,归纳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归根结底就是在企业内部借助一种高效率的机制,充分有效地调动各种资源并使其协调运行,通过提升输送到顾客手中产品的认知使用价值,从而实现企业在市场上超越同业对手,获得竞争优势的“合力”。“合力”的观点使核心竞争力的理论研究有了新的思维路径。尽管学者们对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有多种不同的认识,但对其特征的认识却比较趋于一致。从各种不尽相同的表述中可以看到, 资源学派学者Jay Barney对能给企业带来

41、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的VRIN属性在核心竞争力的研究领域也得到了认同和广泛接受,即价值性、独特性、不可模仿性、不可替代性。除了VRIN 属性,李悠成、左建军、许正良等学者都认为核心竞争力应具有“延展性”。在企业的能力体系中,核心竞争力处于核心位置,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之源,具有延伸和拓展的功能。我国对竞争力理论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狄昂照等人所著国际竞争力是国内研究国际竞争力的第一本专著。之后,国内掀起了竞争力研究热,出现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成果。以金碚为首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自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开始,对工业等产业竞争力及企业竞争力进行了较为系统

42、、全面的研究,相继发表了一系列学术专著和文章。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教授赵彦云在国际竞争力、产业竞争力等方面的研究也颇有建树。尽管目前国内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已成为了焦点,但其仍处于研究的初期,相关文献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企业竞争力概念的界定; 二是对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的构建。企业竞争力的内涵及构成。综观国内现有文献,对企业竞争力的内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界定,以下是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范晓屏认为,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特有的竞争方式,在不断有效地争夺市场份额、挑战竞争对手、寻找有利地位、扩张经营领域、实现经营效益等方面所表现出的一种状态与能力。张志强、吴健中认为,

43、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在有效利用甚至创造企业资源的基础上,与竞争对手比较,在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领域以及在产品的价格、质量、服务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等方面,为企业创造利润,进而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彭丽红认为,企业竞争力就是在一定环境中支撑企业持久生存与发展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企业持续拥有的、有价值性的、稀缺的超群性和独特性资产形成的产品或服务优势。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因素主要包括资源、能力与环境等。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现有文献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大多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从严格意义上说,企业竞争力评价的方法体系还不够成熟、完整。企业竞争力测评指标体系构造的原理、原则较

44、有代表性的评价方法主要有: 曾华、赵进构建了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并应用传统的加权平均算法来评价企业竞争力;柳清瑞、王君、苗红军给出一种应用于企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模糊多指标评价方法,为企业竞争力评价提供了定量分析; 杨宏林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企业竞争力模糊评价模型;熊巍、赵海娟、程红莉运用聚类分析和累积回归分析对企业组织学习水平和其促进性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了促进性因素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程度;刘德学、任国岩将直觉模糊集合的概念和算法引入企业竞争力关键因素三维分析,建立直觉模糊识别模型,以期为企业竞争力关键决定因素的识别提供一种工具。【外文文献】SMEs Competi

45、tiveness Index was Rose in ChinaFinancial crisis forced against the market trend changes under has just ended in the 2009 UPS Asia Business Monitor, conference,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Director of the Center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Peter Chen said that being a Chinese Academy of So

46、cial Sciences on SMEs in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 role of recovery, the study, 40% of SMEs have been the collapse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40% of enterprises are currently hovering on, only 20% of enterprises not subject to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 original large number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

47、ises, in the current financial crisis as if the same la forced; but businesses survived, as experienced in 2000 the bottom of the Internet network companies, in a crisis.Combina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forces of change birth patterns and the complete collapse of the U.S. automobile industry, China SMEs to deal with the economic crisis is to change the pattern. Change brought about by the outcome of the environment to adapt and improve the small environment, birth of a new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