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570791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DOC 页数:201 大小:8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1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doc(20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精品文档.第一单元 总第1、2课时课题1 观潮 设计者: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其中5个会认的字,6个会写的字,7个要掌握的词语。)2、学习抓住重点句子,按课文的表达顺序理解课文的内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学习本课的生字和新词。2、学习抓住重点句子,按课文的表达顺序理解课文的内容。教学难点在品读中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景观,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课文重点段课文3、4自然段朗读训练点课文3、4自然段读说结合点感受大自

2、然的壮观,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卡片2、有关钱塘江的课件3、收集有关钱塘潮的诗句4、预习提纲与限时作业学生准备:生字卡片、钱塘江潮的图片、预习本课预习提纲 1 观潮导语:你去过钱塘江吗?见过钱塘江大潮吗?相信你读了课文一定会被它的神奇感到惊讶!1.根据常规预习提纲预习课文。2.读读记记下列词语,并在文中标画出来。观潮 盐官镇 笼罩 蒙蒙 薄雾 屹立 若隐若现昂首东望 人声鼎沸 沸腾 横贯江面 浩浩荡荡山崩地裂 依旧 恢复 风平浪静 齐头并进3. 把下面的多音字整理在课本上(注音、组词)。薄 号4. 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看看谁写得又干净又漂亮。 5.结合上下文(或

3、查工具书)理解词语。(写在课本上)若隐若现 人声鼎沸 沸腾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风号浪吼6.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7.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作者按照( )、( )、( )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2)在文中画出你认为描写生动具体的句子并一边做标注写一些这些句子好在哪里。8. 通过各种途径了钱塘江大潮。9.质疑。(至少提出2个问题,并在文中做好标记)教学过程设计二次备课 一、吟诵古诗,导入新课:同学们,古代诗人王在晋曾经在望江台中写道: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水自天来。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也曾经写道: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脚步去钱塘江观潮。二、成果展示1出示生字

4、新词: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自学生字的情况,争取做到把字音读准确。3、课外资料展示。三、精读感悟 读说结合。1、播放潮来时的录音。教师:听!这是什么声音?你听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设计意图:播放潮来时的录音,将学生带入到情景之中,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调动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2、深入学习课文3、4段,体会钱塘江大潮。(1)教师:潮来时的壮观景象,课文中也有描写,现在请你认真默读课文3、4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写具体的?可以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感受深的语句,还可以在旁边做批注。(学生边默读,边画批)(2)小组内交流,边读边想象,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5、3)全班交流,深入体会。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以下的内容: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在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重点体会:人声鼎沸教师:怎么沸腾的,能表演一下吗?学生表演:跳着叫着,挥手喊着:潮来了,潮来了教师:刚才的场面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人声鼎沸,人们说话的声音就好象开了锅的水一样。(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进入情境,入情入境地去读书,这样,课文中的一些词语的意思就自然地理解了。)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

6、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重点体会:横贯江面、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师:同学们,这时你们的心情怎么样?(激动)读出这种感受,读到这儿,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面对这么壮观的潮水,你还有什么样的心情?(吃惊、惊喜)体会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引入范仲淹的诗句: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比较句子A浪潮越来越近,犹如白色战马飞奔而来。B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C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小组讨论:体会潮来时声音之大,形态之壮观。(设计意图:通过句子的对比,让学生充分地品味课文中的精彩语言,感受课文中的精

7、彩描写,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体验,并且在不断的朗读比较中,把课文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把语言文字的训练真正地落到实处。)(4)引入文字资料:钱塘江大潮来临时,另外一位作家这样写到(出示文字资料):潮头已经带着雷鸣般的声响铺天盖地的来到眼前,后浪推着前浪,前浪引着后浪,浪拍着云,云吞着浪,云和浪绞成一团,水和天相撞在半空,好象千万头雪狮踏江怒吼,乱蹦乱跳,撕咬格斗,你撞我,我撞你,一起化为水烟细沫,付之流水,波涛连天,好象要和九天银河相汇,大浪淘沙,好象要淘尽人间的污染,潮水腾跃,好象要居高临下,俯瞰风云变幻的世界。(自己读,并说说体会到了什么?)(5)拓展:假如你是一个游人,你会怎样赞叹

8、?教师:同学们,请闭上眼睛想:成千上万的游人来到钱塘江观潮,这观潮的人山人海当中有老人,有小孩,有中国人,有外国人,有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有国家的元首,有胆大的人,有胆小的人,有走遍世界的旅游者,也有很少到外面的乡下老奶奶,他们看到了这伟大的钱江潮,会发出怎样的赞叹?(教师随机采访学生)(设计意图:课文的优美语句让学生感受到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使他们的心灵得到震撼,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师及时地抓住学生情感体验的高峰,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的人观看钱塘江大潮之后的不同感受,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地理解进一步深化。)(6)教师:是啊,不论是谁,当看到了钱江潮的壮观景象后,无不发出赞叹。请你把自己的

9、感受送入课文之中再来读一读。(7)同学们,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潮来时的情景的呢?(远近)3、潮过后,还能称作是奇观吗?(学习第五段:重点体会“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词语)4、那么潮来之前又是什么景象呢?是否也能算作是天下奇观呢?(学习第二段,体会:平静、人山人海)(设计意图:第二段和第五段略处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选准重点,防止面面俱到。)小结: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正像诗人苏轼所说的: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四、内化语言,拓展延伸教师:同学们,这么壮观的景象,我们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现在,就让我们再来完整地感受一下钱塘江大潮吧!请大家读完课文之后做一次小导游,把钱塘江大潮

10、这一天下奇观介绍给更多的人。1、教师:你觉得作为导游应该怎样介绍呢?2、出示小组活动建议:(1)可以选择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中的任意一部分进行介绍。(2)介绍时可以用课文中的语言,也可以加上自己的一些感受或运用资料中的知识,可以一个人介绍,也可以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进行介绍。(3)介绍的语言要符合导游的身份。3、小组活动,教师巡视。4、小组汇报,教师相机点拨,并组织语言,适时评价学生。五、指导书写:1、全班共同交流生字中比较复杂的字形。2、学生交流:体会字体美观、规范。 3、教师范写,重点强调“卧”字的第六笔是“竖折”。 附:板书设计 观潮 潮来前: 江面很平静天下 声音:(远)闷雷滚动越来越大

11、山崩地裂 潮来时:奇观 形状:(近)一条白线白色城墙白色战马 潮来后: 恢复平静 (先概括后具体 由远方到近处 以声音衬景 )附:限时作业 1 观潮一、听写:二、选择正确的读音打“”薄雾(b bo) 薄饼(b bo) 号叫(ho ho)号角(ho ho)三、结合课文解释词语:若隐若现:四、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五、根据课文填空:(1)作者按照( )( )( )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2)过了一会,只见东边( )的地方出现了( ),人群又( )起来。(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 ),浩浩荡荡( );那声音如同( ),好像( )颤动起来。附:课件、其它课题2雅鲁藏布大峡谷设计者:磁窑实小 刘自新教学目标

12、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2、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学习收集资料。教学重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课文重点段2、3、4自然段朗读训练点2、3、4自然段读说结合点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搜集与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文字、图片。2、制作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课件。学生准备:生字卡片、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预习本课预习提纲 2雅鲁藏布大峡谷导语:你去过青藏高原吗

13、?见过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景观吗?那就抓紧时间去文中看看吧! 1.根据常规预习提纲预习课文。2.读读记记下列词语,并在文中标画出来。 涓涓细流 帘帘飞瀑 滔滔江水 皑皑雪山 人迹罕至 郁郁苍苍3.结合上下文(或查词典)理解下列词语,并写在课本上 不容置疑 一争高下 咫尺为邻 神秘莫测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5.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在课文中画出相应的句子)作者是用 和 的说明方法来说明的。 (2)作者从 和 两个方面来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神奇景观的。画出喜欢的句子反复读一读,体会一下。6. 通过各种途径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7.质疑。(至

14、少提出2个问题,并在文中做好标记)教学过程设计二次备课一、激趣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知道吗?我国的青藏高原被称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世界屋脊”。在这块高原上还有两个世界之最: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的足迹去领略一下那里的神奇风光。二、成果展示1认读词语:涓涓细流、滔滔江水、山脉、花卉、人迹罕至、皑皑雪山指名读、齐读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并思考: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大峡谷的?三、精读感悟 读说结合。1、师:雅鲁藏布大峡谷真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观,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观?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

15、印象最深?为什么?生自由发言。2、下面就选择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欢的段落来分组自学。教师出示自学提纲:1)读一读,把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小伙伴听。2)读一读,把你学懂的地方通过画画展示出来。3)读一读,把你心中的感受说出来。学生按自学提纲分组自学,教师指导。3、学生分组汇报,教师点拨指导。(同时理解重点词句。)根据学生的汇报老师相应地点拨:第二自然段帮助学生理解大拐弯的“神奇”,关于这个大拐弯还有一个传说呢,默读,谁能在不看书的情况下将这个传说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听?第三自然段用三个字可以概括大峡谷的特点:长、深、窄。 它全长496、3千米,最深处达5328米,宽度仅21米。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

16、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这种方法叫列数字。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比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长46、3千米”(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吗?四、内化语言,拓展延伸教师:同学们,这么壮观的景象,我们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现在,就让我们再来完整地感受一下雅鲁藏布大峡谷吧!请大家读完课文之后做一次小导游,把雅鲁藏布大峡谷介绍给更多的人。1、教师:你觉得作为导游应该怎样介绍呢?2、出示小组活动建议:介绍时可以用课文中的语言,也可以加上自己的一些感受或运用资料中的知识,可以一个人介绍,也可以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进行介绍。介绍的语言要符合导游的身份。3、小组活动,教师

17、巡视。4、小组汇报,教师相机点拨,并组织语言,适时评价学生。附:板书设计 位置、形状奇特、世界之最 2* 雅鲁藏布大峡谷 神奇美丽 景观、展望奇异附:限时作业一、听写二、结合课文解释词语:一争高下:不容置疑: 三、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四、“大峡谷的奇异景观还表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这一句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附:课件、其它课题3鸟的天堂 设计者:磁窑实小 刘欣欣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背诵课文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3、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

18、的方法。教学重点1、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教学难点1、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2、想象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课文重点段品析描写大榕树和鸟儿活动的句子,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形象和生动朗读训练点有感情的朗读,能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读说结合点假如你是一只小鸟,看到这么美的一棵大榕树,你有什么感受呢?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预习提纲、限时作业2、鸟的天堂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搜集的鸟的天堂的文字资料和图片。预习提纲 1根据常规预习要求预习课文。2读读记记下列词语。纠正 逼近 不

19、禁 应接不暇 抛在 榕树 陆续 茂盛 颤动 不可计数3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看看谁写得又干净又漂亮。 4.多音字组词(整理到课本上)的 d d de5.结合上下文(或查词典)解释词语。陆续 逼近 应接不暇6.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提示: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分别是在什么时候,每次看到了什么?) 7.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1)大榕树有什么特点,画出有关的语句,在课文中进行批注。并用简单的词语将它的特点写下来。(2)画出文中描写鸟的语句,想象当时的情景。(3)大榕树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 (4)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第一个鸟的天堂有引号,而第二个则没有?) (5)作者是

20、按_顺序观察大榕树的。8.搜集和“鸟的天堂”有关的资料。9.质疑(至少提出2个问题,并在文中做好标记)教学过程设计二次备课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作者简介。 2、揭示课题。 二、成果展示 (1)课堂交流: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2)个别读课文,随机学习生字和部分新词。 三、精读感悟 读说结合(一)快速读课文。 思考:课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怎样分?为什么? (1)自己读读、划划、想想。 (2)小组讨论,重点讨论“为什么?” (简化分段,强调清晰分段的思路,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和动态描写。) (二)检查反馈。 1、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第一部分的第5、7、8自然段。

21、 (1)比较:这三段话之间有什么不同点? (2)尝试将这三段话按树根、树枝、树叶的顺序改写成一段话。(这是一项语言表达练习,同时也是理解的深化。) 3、自由读课文第12、13自然段。 (1)思考: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并想想你的感受来自于课文的什么地方? (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拨: 理解“我们继续拍掌有的在扑翅膀”一句。 A、想象句子所描写的情景。 B、有感情朗读句子。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应接不暇”。 3、熟读课文,体会写法 自由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课文,比较:两个部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在这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做出比较,教师应有限度的认可这些答案,并引导学生认识在内容和写法上的

22、本质联系和区别,比如静态与动态等。) 四、内化语言,拓展延伸1、置疑。 (在置疑中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弥补一些教学中遗漏的问题,可以称为教学民主,也可以理解为因学而教。) 2、介绍“鸟的天堂”的地理位置、历史与现状,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五、指导写字:1、全班共同交流生字中比较复杂的字形。2、学生交流:体会字体美观、规范。3、教师范写,重点强调“耀”字中右上部分“羽”字的两个横折钩都变为横折。附:板书设计 鸟的天堂 第一次-大榕树-干、枝、根、叶 第二次-群鸟-多、欢课题4* 火烧云设计者:磁窑实小 金兆燕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

23、观察自然的兴趣。 、学习课文生字词。教学重点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特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从中感受大自然的壮美。课文重点段2-6自然段朗读训练点3自然段读说结合点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生字卡片、词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生字卡片、搜集火烧云图片预习提纲 1.根据常规预习提纲预习课文。2.读读记记下列词语,并在文中标画出来。 红彤彤 金灿灿 笑盈盈 一模一样 恍恍惚惚 威武3.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写在课本上)恍恍惚惚 威武4.把下面的多音字整理在课本上(注音、组词)。模 糊5.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6.读课文,完成下列

24、问题。(1)在文中划出你认为描写优美的句子,并试着背一背。(2)在文中,作者先写了火烧云上来后地面发生的变化;接着描写了火烧云的 变化,让人产生一种置身于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的感觉;然后写了火烧云 的变化。7.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1)火烧云的图片。(2)关于作者的资料。8.质疑。(至少提出2个问题,并在文中做好标记)教学过程设计二次备课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读课题,导入:课文讲的是什么时候的火烧云?你从哪里知道?师述:晚饭过后的火烧云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到天空中遨游,领略一下大自然的壮美,好吗?二、成果展示1出示词语:紫檀色、笑盈盈、一模一样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

25、火烧云的。三、精读感悟 读说结合。(一)快速读课文,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火烧云的?(投影出示)学生答后板书: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二)学习第一段1、自读,想:火烧云刚上来时,作者着重抓了什么景物来写?板:霞光2、问:天空的霞光使地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用“”画句),指名读有关句子。3、学到这,你会有什么疑问?(地面的这些人、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4、导读: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你的心情会怎样?5、小结:火烧云刚上来,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色彩绚丽的“乡村夕照图”。6、过渡:这么耀眼的霞光,不光使地面镀上了一层绚丽的色彩,连天上的云也变得更迷人了。三、学习第2-6段。1、问:你想知道些什么?

26、2、自由读,想:这段怎样写火烧云的变化?3、讨论交流,板书:颜色形状4、学习颜色变化部分:(1)边看图,边画句。(“-”画出写火烧云颜色的句子)(2)投影出示“天上的云-着了火”着重理解这句话。进行换词练习:把“烧”字换成“红”字,比较哪个词用得好,好在哪?(3)问;火烧云颜色变化怎样?(看图)投影出示句子“这地方-半百合色”齐读。问:这句子说明火烧云的颜色怎样?理解“半-半-”“梨黄”的构词法。板书:多快(4)问:还有什么颜色?(看图、补充)(5)说话练习:颜色这么多,这不是天空,分明是(调色盒)。(6)问:可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这么多、美的颜色?(7)闭眼,听读,回忆,欣赏。过渡:火烧云色彩

27、如此缤纷,那它的形状变化又怎样?5、学习形状变化部分:(1)问:火烧云形状的变化有什么特点?从哪看出?(看投影片)问:这些马、狗、狮子是真的吗?这是作者通过什么写出来的?(2)重点学“马”的一节。(投影出示)马是怎样的?马是怎样变化的?马是怎样消失的?(3)参考“马”的问法,一问一答。(4)指导背诵。(5)指名读,品评,重点理解“那狗-不见了”这句,写得好在哪?(6)谈话:还可以想象成什么?说话:这天空分明成了一个(动物园),问:可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火烧云形状的变化?6、小结:色彩如此斑斓,形状变幻莫测的火烧云,简直让人看得乐此不惫。过渡:可惜,火烧云很快就下去了。四、学习第7段:1、读后问:

28、哪个词写出火烧云很快就下去了?2、哪句写出看火烧云真实的感受?3、导读,背诵。五、总结全文:1、作者按什么顺序写火烧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你觉得作者写这火烧云美吗?为什么能写得这么美?板书:大自然的美 四、指导写字:1要让学生先观察范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1)檀、惚:都是左窄右宽的字、笔画较多。2学生交流:体会字体美观、规范。3教师范写几个难写的字“檀、恍惚” 霞光五光十色火烧云颜色变化多端形状千姿百态附:限时作用 一、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恍恍惚惚:二、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三、照样子,写一写恍恍惚惚笑盈盈四、按课文内容填空。“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 的,一会儿 的,一会儿 ,一会儿

29、 。葡萄灰、梨黄、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这段话是围绕来写的。这段话说明天空的火烧云变化 ,用一个词语来说:天上的火烧云真是 。 附:课件、其它第一单元 课题口语交际习作一 设计者 丁新教学目标 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2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练习修改习作。教学重点 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2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教学难点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的一处自然景观,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习作。课文重点段朗读训练点读说结合点教学准备生: 观察自然奇观或搜集有关自然奇观的资料。预习提

30、纲教学过程设计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交流各自了解的自然景观。一、激发兴趣。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皇城沙滩,海浪、阳光、礁石也同样让人留恋往返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二、讲清评价要求:1、围绕景观的奇特,结合搜集的材料讲述见闻,做到内容具体、语言生动。2、讲的同学要口齿清楚,仪态自然。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3、听的同学要认真,用笔记下自己认为重要的

31、内容。如有疑问之处,等别人讲完再提问题,小组内一起交流。三、课堂交流。1、与班内同学自愿组成小组。2、每位小组成员都要说一说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观。3、听众要做到认真倾听,做个小记者,可以向介绍的同学提问。4、介绍者做到准备充分,随时答记者问。5、四个小组交流,各小组推荐一名说的好的组员,与其他小组推荐的同学一起在全班演说,看看谁讲得最好,评选出班级“美的使者”。6、你经过了搜寻,听取了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7、联系“宽带网”。用你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或自己撰写的资料),整理成图文并茂的“美景介绍书”。课后分组举办“祖国一日游”风景名胜展示会。四、课堂小结。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一、导入:学了这

32、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二、学生自由构思:师提示: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 1、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雁荡山、天河风景区。2、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海边沙滩、公园(校园的)一角。3、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三、习作指导:你准备怎样去写呢?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对你有何帮助?1、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2、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点上。3、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四、学生自主习作,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

33、题。五、写作后修改,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读自己的大作,默读皆可)。再相互修改,完善习作 。 附: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一 抓住特点:方位、时间顺序 生动表达 附:课件、其它第一单元 总第11课时课题语文园地一 设计者 丁新教学目标 1能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2积累对联,想想上联和下联两联字相同,意思却不同的趣味语文教学重点积累对联,想想上联和下联两联字相同,意思却不同的趣味语文,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边读课文边想像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课文重点段朗读训练点读说结合点教学准备几

34、则对联。预习提纲教学过程设计二次备课 一、我的发现(一)生读对话,反复读。思考:这段对话告诉我们什么?(二)生反馈(读文章,边读边想象,能在头脑中形成画面。)(三)师生共同再读观潮,边读边想象,争取在头脑中出现画面。(四)总结。二、日积月累(一)生自由读,思考: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吗?师在生回答的基础上,适当点拨对联、尤其是回文联的特点。(二)生反复读,背自己最喜欢的。(三)生上台试背。(四)师生齐读,再背。(五)练习:风吹杨柳千门绿,_润_万树_。(雨、桃花、红)冬去山明水秀,_。(春来鸟语花香)植树造林绿大地,_。(栽花种草美人间)三、趣味语文。(一)1、出示;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

35、读书。2、生试着读,看应该怎么读。3、生读后,思考:这样读有什么意思?哪种读法更有道理。4、师生小结。5、再读。(二)1、生自由读,分析每种读法的意思。2、师生再读,体会回文句的无穷趣味。3、生收集其它这样的例子。 附:板书设计 回文联:顺读 倒读 回文句:奇妙有趣附:限时作用 语文园地一一、听写二、补充下列对联1. 绿水本无忧( )。 2.雾锁山头山锁雾,( )3.青山原不老,( )4.课下同学们肯定搜集了不少这样的对联,那么把你搜集到了写在下面横线上。(至少写一条)活动。第一项活动是结合对联的内容,辨析“好”字的读法,我会选择正确读音:好(ho ho)读书, 不好(ho ho)读书;好(h

36、o ho)读书,不好(ho ho)读书。第二项趣味活动是读回文句。按顺时针读“清、心、明、目”这四个字,可以依次读为: 附:课件、其它第二 单元课题5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 1学会“莫、腊、浑、疑”等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体会诗人的心境。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3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音韵美。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教学难点 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课文重点段 全文朗读训练点全文读说结合点全文教学准备作者的相关资料、图片。预习提纲 导语: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古诗文就像一颗 璀璨的明珠一样在古文化这座巨大的宝库中熠熠生辉,永放光芒。

37、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其中来感受古诗独特的艺术魅力。1.根据常规预习提纲预习课文。2.用“ ”划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侧成峰(c ch) 腊酒浑(hn jn)足鸡豚 (tn tn )3.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看看谁写得又干净又漂亮。 4. 把下面的多音字整理在课本上(注音、组词) 重 5.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结合注释中词语的解释,想想你都读懂了什么? 6质疑。教学过程设计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一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了望庐山瀑布,大家一起来背诵。今天,我们学习另一首写庐山的古诗,诗人苏轼所写的题西林壁。板书课题,读诗题 。二、预习成果展示:1. 出示生字词,学生开火车读。2. 读两首诗,说说你读出了什

38、么。三、精读感悟:(一)学习题西林壁自读课文中1、2两条注解,读读诗题的意思 吟读诗句,理解诗意1教师范读,让学生听清吟诗的节奏,初步感知诗人的心情。2自由吟诗,读准字音,把握吟诗的节奏。3学生试说自己已经读懂的诗句的意思,或提出不理解的。4理解前两句。找出诗句中表示方位、角度的词(“横”、“侧”、“远”、“近”、“高”、“低”)。再出示“岭”和“峰”。给它们组成不同的词语:山岭、峻岭、高峰、奇峰、山峰读读前两句诗,告诉我们什么?试看说一说。师归纳:上学期,我们学过画杨桃这篇课文,你还记得其中老师说的话吗?(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就不同。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五角星)庐山是那么雄奇壮观,千姿百态,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每一回看到的景象却不一样;横着看,连绵不断的峻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近处看,从高处看、低处看看到山的形状、姿态却不一样。5.理解后两句。读一读,比一比,前两句与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