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草原放牧》教学实录.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562087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草原放牧》教学实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草原放牧》教学实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草原放牧》教学实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草原放牧》教学实录.doc(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草原放牧教学实录.精品文档.草原放牧教学实录一、教材分析: 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系用独奏的民族乐器和西洋管弦乐队协同演奏,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还有着丰富的表现力。这部作品是根据蒙古族孩子龙梅和玉荣小姐妹为了保护集体的羊群而与暴风雪搏斗的英雄事迹写成,颂扬了祖国新一代热爱社会主义、热爱集体的崇高思想和美好心灵。全曲共分五段,草原放牧为其中的一段。本曲的第一主题取材于童话片的主题歌音调,旋律灵活跳荡,速度较快,具有舞曲特点,刻画了姐妹俩欢快活泼的放牧情景。第二主题用了一首内蒙古歌曲的旋律片段,音调宽广起伏,气息悠长,速度缓慢

2、,这是对美丽的家乡和幸福生活发自内新的赞美。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聆听草原放牧,培养学生完整聆听音乐作品中独奏的民族乐器和西洋管弦乐队协同演奏所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还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动手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了解什么是协奏曲。2、通过自编动作表演歌曲草原放牧,体验天真可爱、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3、通过聆听、体验、感受与鉴赏这首乐曲,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联系音乐与生活,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祖国的情感。三、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了解草原英雄小姐妹的生动感人的故事,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勇于战胜困难的思想感情

3、。2、引导学生聆听草原放牧,了解内蒙古民歌的特点,培养学生完整聆听音乐作品中独奏的民族乐器的民族风格,还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动手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3、通过自编动作表演歌曲草原放牧,体验天真可爱、交流感受,分享表现音乐的快乐成果。四、教学难点:1、体验琵琶协奏曲草原放牧的情绪、速度、结构及所塑音乐形象。2、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学会欣赏音乐,体会乐曲意境。教学方法:综合应用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等资料来进行教学活动。教学准备:钢琴、琵琶、多媒体设备及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动画片草原英雄小姐妹片段师:同学们,看到这个片段,你看到了什么?内蒙古的大草原上都有哪些美景,和怎样生活着的人

4、民。生:美丽的大草原生:两个小姑娘在放羊生:牛羊在吃草生:蓝天白云生:师:接下来,老师就带同学们一起走进这美丽的大草原.二、简介草原放牧(一)介绍创作背景:师:大草原不仅景美,那里的人更美。在大草原上,至今还流传着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草原英雄小姐妹”。谁能给我讲一讲龙梅和玉荣的故事?(上节课布置作业了解主人公的故事)(多媒体出示龙梅和玉荣的图片)生:(说故事大意)师补充:蒙古族少女龙梅与玉荣是一对小姐妹,1964年2月9日,小姐妹利用假日自告奋勇为生产队放羊,那时龙梅11岁,玉荣还不满9岁。没想到中午的时候,一场罕见的暴风雪向草原袭来,羊群惊恐四散。她们牢牢记得阿爸平时说的话:“羊是集体的财产

5、,是集体的命根子,一只也不能丢!”就这样,她俩一前一后,不停地奔跑、拦挡。但是狂风暴雪就像一道无形的墙,阻挡着羊群的归路,羊群顺风乱窜。从中午开始一直到第二天天亮,姐妹俩整整奋斗了20多个小时。接近-40的严寒下,寒冷,恐惧,饥饿,疲劳,责任感全部集中在了两个小姑娘身上。终于玉荣昏倒在雪地上奄奄一息、姐姐龙梅也好不了多少,但仍撑着跟在羊群后面。由于铁路工人和寻找她们的公社书记等人及时赶到,姐妹俩和羊群都安全脱险。小姐妹在暴风雪后由于冻伤严重,龙梅失去了左脚拇趾,玉荣右腿膝关节以下和左腿踝关节以下做了截肢手术。她们为保卫集体财产而不怕牺牲的英雄事迹传遍了内蒙古大草原和全国各地。这个故事曾被拍成电

6、影,搬上舞台,写进小学课本,还写成琵琶协奏曲。(二)介绍创作作者和演奏者。师: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由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作曲,刘德海演奏。翻开书了解作者信息。师:那么什么是协奏曲?十六世纪指意大利的一种有乐器伴奏的声乐曲。十七世纪后半期起,指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竞奏的器乐套曲。师:全曲一共有五个部分:草原放牧;与暴风雪搏斗;在寒夜中前进;党的关怀记心间;千万朵红花遍地开。今天我们要来欣赏它的第一部分琵琶协奏曲“草原放牧”。(板书: 草原放牧)草原放牧尝试使用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琵琶作为主奏乐器与西洋管弦乐队结合,来表现社会主义革命的现实题材。师:下面我就来听一听这首草原放牧三、欣赏乐曲

7、1、初听。师:你能听出这首乐曲的主奏乐器是什么吗?2、出示实物介绍琵琶。师:琵琶是由“头”与“身”构成,头部包括弦槽、弦轴、山口等。身部包括相位、品位、音箱、覆手等部分。师:琵琶的音色:穿透力强(衰减小,传得远)。高音区明亮而富有刚性,中音区柔和而有润音,低音区音质淳厚。3、复听乐曲,师:乐曲分为几段?。生: 三段生: 引子 主题一 主题二4、欣赏乐曲的开头:引子师:请听听引子的第一句类似号角般的声音是使用什么乐器来演奏的?生: 圆号师: 引子首先用圆号奏出”小姐妹”的主导动机,随后是一个由低到高、由弱渐强、生机盎然、富于动力感的经过句。引子既表现了“小姐妹”的英雄气质,也表现了内蒙古草原辽阔

8、、明朗、富有生机的清新景象。5、学生欣赏乐曲的第一主题让学生带着两个问题去欣赏:师:下面欣赏第一主题,同时思考这一段旋律表现的是什么样的情绪?请同学们注意,一定要仔细聆听,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速度等特点,并大胆想象音乐表达了怎样的一个情景。生: 轻快、活泼师:这段主题的速度、节奏、旋律各有什么特点?生:速度较快、节奏轻快活泼具有舞蹈性、旋律灵活跳跃师:这段音乐又描写的是怎样一幅画面呢?生:刻画“小姐妹”天真、活泼、乐观、富有朝气的少年形象以及她们勤劳放牧的生活情景。(2)第二主题:抒情主题师:对比第一主题,音乐在速度、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上有什么不同;描写的场景是否一样?这一主题有描写的怎样

9、的画面。生:速度缓慢、节奏宽广、旋律抒情具有内蒙古长调色彩,突现了鲜明的蒙古族音乐风格。描绘了一幅小姐妹手拿牧鞭站在辽阔的草原上放歌的画面。抒发了内蒙古人民对家乡草原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6、复听全曲:启发学生根据乐曲标题名称及琵琶弹奏的音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情景,进一步体验两个主题所表现的鲜明对比,并用图形表示。7、再次复听全曲:要求学生将对两段音乐的感受即兴编舞表演,表现出草原小姐妹的活波可爱的形象。四、课堂小结:同学们,美丽的大草原不仅有着感人的故事,更有着动听的音乐。这就是这堂音乐欣赏课给我们带来的共同收获。下课之后你还可以在电脑上听听其他的四个部分。音乐可以带给你惊喜,仔细去听,慢慢的感受!下课。板书 草原放牧引子 像号角(圆号)主题一速度节奏旋律 较快轻快活泼 灵活跳跃主题二曲调速度旋律 宽广起伏缓慢舒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