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康复.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560822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脑瘫康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儿脑瘫康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儿脑瘫康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脑瘫康复.doc(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小儿脑瘫康复.精品文档.关键词:小儿脑瘫、多种方法、郁氏手法 PPT Bobath、快速达到康复 论文目前,国内外对脑瘫病的治疗是以康复为主,所采用的康复疗法也几乎相同。如对患处进行按摩、针灸、功能训练及采用一些营养神经细胞药物等等。多年来一直应用的这些方法极少产生显著效果,致使对脑瘫病的治疗处于无特效治疗状态。郁氏手法是澳大利亚PPT脑瘫治疗中心郁孟德主任四十年来潜心研究国内外先进的康复技术和手法,结合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的一套以整体干预为原则,注重精细干预并渗透、融合中医精髓的脑瘫康复治疗方法。主要运用运动解剖学、运动力学知识全面总结、分析

2、脑瘫患儿具体的异常姿势和运动的特点,采用中医指压疗法等综合手法,对每一块肌肉有针对性的加以训练,以达到肌力平衡、纠正异常的精细干预。一、脑瘫病的概念及分型 (一)概念:脑瘫病(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是指在出生前到出生一个月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损伤或发育缺陷所致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常伴有智力低下、感知觉障碍、言语和行为及学习等方面的障碍和异常。虽然脑的所有功能均可受累,但运动皮质的损伤最为多见,故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我国在1988年召开的专题座谈会。对脑性瘫痪的定义为:“脑性瘫痪是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发育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症,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

3、势异常”。 脑瘫病的分类较为复杂,可基于病因学、病理学和临床症状来分类。但临床应用颇为复杂。目前绝大多数采用Minear分型。使用较方面,定义也较明确具体如下: (二)分型:分四型 1、痉挛型(Spastic form) 双下肢为主型(Diplegic):四瘫型(Quadriplegia form;偏瘫型(Hemiplegia form);双侧性偏瘫(Doublehemlplegla form)。 2、运动困难型 运动过度型或手足徐动型(HyPerkinet or form);肌张力障碍型(Dystonia form) 3、共济失调型(Ataxia form) 4、混合型(Mlxed form

4、)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脑性病痪的病因较为复杂,许多患儿甚至找不到明确的病因其发病与产前、产时、产后短期内诸多因素关系密切。据Ell enbery统计属于分娩过程中的占60。产前的占30,产后的约占10。Russman统计脑瘫发病的高危因素在产前包括母亲患有癫痫、甲亢、毒血症、妊娠末三个月出血、宫缩乏力。患儿在产期内有颅内出血、胎盘功能异常、臀位产、早产、缺氧、窒息、低出生体重、出生时Apgan评分十分钟内小于3分等。国内报告以早产、低出生体重、产时缺氧窒息、产后黄疸等较为常见。 三、病理 脑性瘫痪的特殊病理改变主要为两类损害。一类为出血性损害,室管膜下层脑室内出血,多见于妊娠少于32周的未成

5、熟几可能由于此期脑血流量相对较大,而血管较脆弱,尚缺乏脑血流量的能力所致。第二类损害为缺血性损害,如白质软化、皮层萎缩等,这类多见于缺氧窒息患儿、出血和缺血性损害均可损伤中枢神经系统的多个部位。 四、临床表现 由于下同的病因、类型、受累部位和程度及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其主要症状如下: 1、肌张力异常增高与痉挛:这是痉挛型的主要特征,这种类型也最为常见,它属于“速率决定型”,在活动时增强,被动活动时典型为“折刀症。”患肢腱反射亢进,并可引出阵挛和病理反射。若痉挛持续存在,则逐步发生软组织挛缩和骨关节畸形并导致相应的功能障碍以致残废。在上肢呈肩内收、上臂内旋,曲财前臂旋前,腕屈曲,母指内收,下肢则曲

6、,髋,内收、内旋、屈膝、足内翻、站立时尖足、行走时呈剪刀步态。 2、不随意运动和共济失调:患肢不自主运动,常见于手足徐动、手指过伸或分开,亦可表现为共济失调。 3、智力低下及情绪障碍:这种症状轻者患儿常以情绪障碍为主。如易惊、胆小、注意力不集中等;重者表现为面无表情,反应迟钝,对较简单的指令不能执行讲话不清等。 4、其他。可伴有视、听功能障碍、吞咽困难、流诞、牙齿发育不良、斜视,有的伴有癫痫。 五、诊断 目前尚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指标,主要依赖于临床诊断。我国1988年小儿脑瘫会议拟定的三个诊断条件为婴儿期内出现的中枢瘫痪;伴有智力低下、惊厥、行为异常、感知障碍及其它异常;除非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

7、性瘫痪及正常小儿一过性发育落后外,一般来说,在临床上,若出现下列情况则应高度警惕脑瘫的可能。 1、病史方面: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出生时或新生儿期有严重的缺氧、惊厥、核黄疽、颅内出血。 2、症状方面:智力发育迟缓、情绪不稳易惊恐,运动发育迟缓,肢体及躯干肌张力增高和痉挛的典型表现。 六、治疗 主要采用独创的动形电针、手法按摩、电针强刺激、电针手法按摩穴位用药相结合、功能训练和智力开发。 (一)动形电针 采用动形电针治疗小儿脑瘫病,能使没有建立起功能病变部位建立起功能,消除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使患儿发育期间躯体畸形得到改善和矫正,促进患儿早期达到抬头、独坐、站立、独立行走等,像正常人一样的动能标

8、准,从而建立起功能,形成脑指挥系统、平衡系统、协调系统、表达意识功能,语言交流功能等。我们认识到动形电针对活化脑细胞起到很重要作用。这种方法既能调整人体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疾病,强刺激又能活化人体的各个组织部分,由被动刺激的形成建立起主动的功能。我们把这种治疗称为“再造人体功能的动形经络治疗法”,动形电针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将人体没有收缩功能的一块块肌肉刺激产生收缩这样可以活血将人体各个关节舒展开,建立人体各个关节功能和神经系统功能。 (二)手法治疗及特点 手法是根据中医推拿、按麾结合中华武术中的技巧(分筋、错骨、点穴、太极)融合一体创造出的治疗小儿脑瘫病的独特方法。人体运动是以骨骼为支架、关节为枢纽

9、、肌肉收缩与舒张为动力来实现的。小儿脑瘫病的种种症状关键就是运动功能失调而导致的功能障碍和姿势障碍。在治疗中灵活巧妙运用这种手法,最大的特点是可以舒展肢体、矫正畸形、舒通经络,辅助肢体功能恢复形成功能意识,加速血液循环,从而改善肌肉骨骼神经的营养,促进患儿的各项功能,增强并达到抬头、坐、站、走、手抓物功能的目的,使患儿快速康复。 (三)电针强刺激、手法、穴位用药相结合矫正畸形的特点。 此方法能在短时间内使肢体关节部位非正常功能得到矫正,恢复正常的手形、脚形、腿形等等,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治厅,在提高肢体的各个部位的关节活动能力、拉力、肌张力和功能的协调性,建立起人体需要和应有的生活能力。例如手形

10、中的“拳形”,手指分不开,以及腿形中腿伸不直,脚形中足跟不落地等上述症状通过电针强刺激有关可使其舒展的穴位就可以将手指分开、腿伸直、足跟落地,加上注射穴位控制的药物及特殊的手法就会产生神奇的效果。它的主要特点就是通过电针的强刺激,可舒展功能穴位的巧用,还有特殊有效的手法,电麻和穴位用药的作用,达到矫正畸形的目的。手法矫正畸形克服了术后瘢痕李缩,肌张力不足、功能失调等不足。达到激活大脑和小脑发育,快速建立各种神经信号系统,产生信号的回路,建立人所能产生的活力功能,形成反射孤,构成人体整套功能系统,奠基通往独立行走的通道。 (四)功能训练与智力开发 这必须与上述各种治疗方法有机结合才能取得较好的、

11、稳定的效果,是一种长期有效和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具体包括: 1、护理。加强护理及卫生,注意营养、消除刺激因素。 2、教育。长期加强语言训练和心理素质训练,改善智力和功能。 3、功能锻炼。配合按摩、针刺、支具耐心细致地加强训练,促使肌肉松弛,帮助患儿自行控制,以改善姿势、步态和功能,防止畸形。 4、支具和矫形器。可以帮助控制无目的动作,调整姿势,防治畸形。 (五)治疗方法对照组(20 例):采用 Bobath 法治疗组(20 例):采用 Bobath 法 +郁氏手法(PPT)具体方法:PPT 法基本手法3:(1)叩拍:PT师一手以杯状空掌心叩拍肌力较弱的躯干或四肢肌,例如腹部肌肉 臀部肌肉,以叩

12、拍出空竹声为最佳,并注意叩拍节律缓慢,可以放松或刺激肌肉收缩;叩拍手法尤其适用于躯干肌力差的情况,特别是腹肌 膈肌肌力的提高非常有效,患儿仰卧于训练床上,暴露腹部,以一宽的弹力绷带固定胸廓下端(即肋缘处),叩拍下腹部(主要是脐部以下);(2)促进足弓发育:PT师辅助患儿蹲于弹簧板(一种特制的中间夹有几组弹簧的双层平板)上,使患儿在平面上随弹簧做上下弹跳运动,通过足底运动感觉刺激,有助于促进形成正常足弓以及足底的正确承力点(六)讨论郁氏手法(PPT)是澳大利亚 PPT 脑瘫治疗中心郁孟德主任四十年来潜心研究国内外先进的康复技术和手法,结合自己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的一套以整体干预为原则,注重精细干预

13、并渗透 融合中医精髓的脑瘫康复治疗手法 主要是运用运动解剖学运动力学知识全面总结 分析脑瘫患儿具体的异常姿势和运动的特点,以及参与异常运动模式的具体相关肌肉和肌力失衡问题,采用中医指压疗法以及运动疗法等综合手法,对每一块肌肉有针对性的加以训练,以达到肌力平衡 纠正异常的精细干预 3叩拍技术是作者在多年实践中自己总结的提高全身较大肌肉肌力的手法,尤其是在腹部肌肉叩拍时固定胸廓后,除可以提高腹部肌肉肌力,还可以迫使膈肌收缩,改善呼吸功能,稳定躯干;弹簧板上的蹲姿弹跳,可以提高足底负重和运动感觉,还可以促进足弓的发育,为站立和步行的力线维持提供基础一直以来临床上对于那些迟缓型和年长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

14、都不是很理想 迟缓型患儿的肌肉张力低,肌肉弹性差,肌力非常弱,肌力提高一直比较困难;而年长脑瘫儿由于长期习惯于异常的运动模式,异常姿势比较固定,应用 Bobath 法治疗往往收效甚微,改善不理想 而 PPT通过分析肌力失衡问题采用叩拍手法可以有效的刺激身体较大肌肉的肌肉张力 弹性和肌力的提高,而且针对性强,效果明显因此我们在Bobath法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郁氏手法(PPT)来提高脑瘫患儿的运动能力 通过对两组患儿训练效果比较,发现治疗后的 GMFM 评分结果 Bobath 法联合 PPT 法高于单独应用Bobath 法,有显著性差异;而治疗总有效率的分析上 Bobath 法联合PPT法(95%)也高于Bobath法(70%),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别,这提示在治疗中两种方法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既注意整体性运动发育的促通,又通过分析具体肌力失衡问题,针对单块肌肉精细干预,有的放矢,可以更有针对性的进行运动功能训练,避免主动肌力提高时的代偿情况,所以运动能力有很好的提高,使训练效果大大改善,疗效优于单独应用Bobath 法但是由于我们对该方法的应用时间不长,本文观察的病例也较少,对 PPT法的推广应用仍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