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环卫复习.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550780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畜环卫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家畜环卫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畜环卫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畜环卫复习.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家畜环卫复习.精品文档.1.环境卫生学:环境卫生学是研究外界环境因素对畜禽的作用和影响的基本规律,并根据这 些规律以制定、利用、保护和改造环境措施的一门学科。2.环境:指作用于机体的一切外界因素,即与家畜生活和生产有关的一切外界条件,或对家 畜生存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所有外界因素的总和 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学因素 群体因素3.应激:动物处在有害情况下,能产生保护性反应或适应以消除或防御之,假如那种有害因 素超过动物机体所能忍受的限度,则家畜生理机能失调,轻则影响健康和生产力,重则引起疾病甚至死亡。这种干扰和妨碍机体正常机能而引起生理上和行

2、为上反应的过 程称之为“应激 应激源:凡能引起应激的刺激因素称为应激源4.应激反应的发展分三个阶段:惊恐反应 、 抗拒阶段、 结束阶段 (1)警恐阶段:应激因素产生畜禽感受到,应激因素进入战备状态。 (2)抗拒阶段:很快进入此阶段分泌功能强,呼吸快,心跳快,散热多,惊恐,奔逃,同 时生长 ,长羽,生殖免疫等功能处于抑制状态。 (3)结束阶段:因应激因子的强弱不同,持续时间长短不同,结束有三个表现: a.应激因子消失逐渐恢复到原来状态。 b.逐渐适应应激因子刺激。 c.无法适应刺激而死亡或淘汰。5.主要应激因子: (1)饲养管理:监禁,密饲,捕捉,转群移舍,运输称重,打耳,断喙,断趾,断尾,群

3、斗,断水断料,营养。(2)环境因素:严寒酷暑,气候突变,换气不良,强风光照,雷鸣闪电,雨淋,噪声等。(3)内在因素:潜在感染,外伤,中毒,驱虫,用药,疾病,潜在感染等。6.综述应激对机体的影响和消除(或缓解)应激的措施 答:我们通常所说的应激主要指病理性应激,应激(病理应激)对畜禽机体的影响:1.对 生产性能的影响:使机体的分解代谢加强,合成代谢降低;导致动物生长停滞、饲料转化率降低。 2.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应激可以破坏机体的防御系统,使之丧失对疾病的抵抗力,此时机体免疫力下降,因而对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易感性增加,降低预防接种的效果,往往造成传染病的流行。 3.对生殖的影响:应激可使促卵泡素

4、(FSH)、促黄体素(LH)、催乳素(LTH)等分泌减少,幼年动物性腺发育不全,成年动物性腺畏缩,性欲减退,精子和卵子发育不良,并可影响受精卵着床及胎儿发育 因此我们要控制应激的发生,提高动物的抗应激能力及其生产性能,减少经济损失,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饲养管理 饲养方式、密度、饲喂饮水、清粪、光照等2 药物防治3 开发专用型复合抗应激添加剂4 培育抗应激动物品种第二章1.温热环境:是指炎热、寒冷或温暖、凉爽的空气环境,是影响畜禽健康和生产力的重要素,它是由空气温度、湿度、气流速度和太阳辐射等温热因素综合而成2.小气候:是指由于地表性质不同或人类和生物的活动所造成的小范围的特殊气候。例

5、如:农田 、牧场、温室、车间、住房、畜舍的小气候。3.决定环境温热程度的主要因素是气温,自然界中气温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造成温热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4.太阳辐射:是指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递、放射携带能量,这种传递、放射并携带能量的方式。5.太阳辐射是一种电磁波。光谱组成: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6.紫外线作用:红斑作用 杀菌作用 色素沉着作用7.紫外线杀菌作用作用机理:使细胞DNA中两个胸腺嘧啶分子中的5、6碳原子彼此连接成环丁烷形成胸腺嘧啶二聚物,使DNA失去正常功能。8.抗佝偻病作用:皮肤7-脱氢胆固醇在紫外线(波长283和295NM) 维生素D3 酵母和植物油中麦角固

6、醇在紫外线(波长284和272NM)维生素D2 9.红外线主要生物学效应是热,故称“热射线”。红外线御寒:红外线灯可作热源。具有消肿作用:是局部血液循环起到改善的继发结果。血循旺盛,局部渗出物被吸收清除,组织张力下降,肿胀自然减轻。镇痛作用:热本身对感觉神经有镇痛作用;热作为一种新刺激与疼痛冲动同时传入神经中枢,使后者受到干扰,因而减弱疼痛感觉;消肿减疼,血循加强,减轻缺血性疼痛。10.不良影响:波长600-1000nm的红光和红外线能穿透颅骨,使脑内温度升高,引起日射病。11.长日照动物:马驴等在春季日照逐渐延长的情况下发情交配称“长日照动物”。短日照动物:山羊、绵羊等在秋季日照逐渐缩短的情

7、况下发情交配称“短日照动物”。12.减少太阳辐射不良影响:(1)植遮阳树或搭遮阳棚;(2)改善饲管制度;(3)晚上补饲等13.简述温热环境对家畜的影响 答:温热环境对畜禽发生作用: (1)直接影响:温热环境主要通过热调节对畜禽发生影响。(2)间接影响:自然界中的温热条件可通过饲料,植物的生长,化学成分和季节性供应,以及寄生虫和其它疫病的发生和传播间接对动物的健康和生产力发生作用。许多疾病的发生都是以外界环境、温热状况作为诱因的。14论述日射病和热射病的不同点?(概念、致病因素、致病机理、临床症状及控制措施) 答:日射病与热射病的区别:因日光直射头部,致使脑及脑膜充血、出血,引起中枢 神经系统功

8、能障碍的称之为日射病。因为外界气温高、湿度大,致使产热或吸热增多,或散热减少,而引起体内积热的称为热射病。在临床上日射病和热射病统称为中暑。本病的临床特征是,体温显著升高,循环障碍和一定的神经症状。 发病机制:在正常状态下,机体代谢产生的热量,通过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等方式放散,以保持体温的正常范围内。当外界气温过高,空气中相对湿度过大时,汗液蒸发散热亦减少,致使热量在体内蓄积并引起热射病。 由于机体受强烈日光辐射,常引起脑及脑膜充血、水肿,乃至广泛性出血,可产生一些列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絮乱的症状引起日射病。 症状: 1、日射病初期,病犬精神沉郁,四肢无力,共济失调,有的体温升高,皮肤干燥,汗

9、液分泌减少或无汗。兴奋不安,剧烈痉挛或抽搐,迅速死亡。 2、热射病 大多数病例体温升高超过40C时,精神沉郁,运步缓慢,步样不稳,呼吸加快。 治疗:治疗原则为加强护理,促进降温,维持心肺机能,纠正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的紊乱。15.温影响畜禽繁殖的关键时期、生理机制? 答:(一)对公畜的影响 关键时期:精子在睾丸中生成的这一段时间为关键时期,一般哺乳动物为几周(猪为40天)在这段时间内,如遭受热应激,营养不良,疾病等都影响受精力。对公畜影响机制:高温可使公畜睾丸温度升高,是引起公畜繁殖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二)对母畜的影响 关键时期:配种前后的一段时间内,特别是在配种后,胚胎附殖于子宫前的若干天内

10、,高温引起胚胎损失的程度决定于热应激下体温升高的程度或体温升高持续的时间。对母畜影响的机制:(1)高温引起体温升高是直接影响(2)高温时,采食量减少,引起营养不良。(3) 高温减少对胎儿的养分供应,也影响胎盘的生长(4)高温引起生物的化学作用(5)高温引起内分泌失调 (三)对初生仔畜的影响 妊娠期高温可使仔畜体型变小,生活力衰退,死亡率提高16.详述高温和低温对畜禽的影响(热调节、 生产、健康等)? 答:高温时的热调节 1.加速外周血液循环:皮肤血管扩张,大量的血液流向皮肤,机体内的代谢产热通 过血液循环带到体表,造成体温升高,皮温与气温温差变大,散热较容易,提高了非蒸发散热。2.提高蒸发散热

11、量:皮肤血管扩张,血容量增大(含水量多),血液中的水分易渗到组织和汗腺,利于皮肤和呼吸道蒸发3.减少产热:在高温刺激下,一方面畜体增加散热,同时,还减少产热,以调节体温恒定低温下的热调节:1.减少散热量2.增加产热量第三章1.空气温度是影响家畜健康和生产力的首要温热因素。2.产热方式:(1).基础代谢产热:常称“饥饿产热”,指饥饿休息,温度适宜和消化道没有养份可吸收的情况下的产热量,也是动物最低产热量,也是动物最低产热量。相对值计(千克体重)体形小产热多;绝对值计,体形愈大产热愈多(2)消耗饲料产热(体增热/热增耗)是指饥饿动物因采食而增加的产热量。消耗饲料产热来源:体内细胞不断进行的化学反应

12、,其中有些化学能以热能散失采食、消化、饮水等活动及胃肠道内微生物的发酵增加热量产生。(3).肌肉活动产热:即动物由于起卧、站立、运动、争斗、采食,使役等肌肉活动增加的产热量。(4).生产过程产热3.动物的生殖、生产、生长都会在维持的基础上增加产热量即生产过程产热。4.散热方式(1)辐射散热:辐射是动物体表面连续放射能量(2)传导散热:热通过分子或原子的振动而传递,分子本身仍留在原位置。家畜皮肤、呼吸道都可传导散热(接触散热)。(3).对流散热:由于空气导热性不良,以空气为介质进行散热的主要为对流。 所谓对流散热:是指受热物质本身的实际运动,将热由一处移至另一处称对流散热。对流的两种形式:强制对

13、流:在外力作用下所发生的对流。空气的流动;动物的运动。 自然对流:由于物质密度变化引起的对流。空气和动物静止时,空气受热而发生的密度变化。(4).蒸发散热:热量通过皮肤,呼吸道表面水分的蒸发而散失,称蒸发散热。5.热平衡及其控制(1).物理调节(散热调节):指炎热或寒冷的环境中,家畜首先借助于皮肤血管的舒缩,增减皮肤的血流量和皮肤温度,其次通过加强或减弱汗腺和呼吸活动,寻找舒适的小气候和改变自身姿势来增加或减少热量的放散来维持正常的体温,这种调节叫物理调节。(2).化学调节(产热调节):在较严重的热或冷应激下,散热调节已不能维持体温恒定,则必须减少或增加体内营养物质的氧化来减少或增加热的产生,

14、把此种调节称为化学调节。6.等热区:指恒温动物主要借助物理调节维持体温正常的环境温度范围。实际是由下限临界温度和过高临界温度构成的一个温度区8.临界温度(LCT):指当气温下降散热增加时,必须提高代谢率,增加产热量以维持体温恒定,这开始提高代谢率的环境温度称为临界温度,也叫下限临界温度。9.舒热区:在等热区的下半部偏上,尚有一区域,在此区域内产热和散热正好达到平衡,不需进行物理调节即可维持体温正常,家畜最舒适,这一区域称为舒热区(舒适区)。如环温高于舒适区,便开始遭受热应激,如低则遭受冷应激。10.关键时期:公畜: 精子在睾丸中生成的这一段时间为关键时期,一般哺乳动物为几周(猪为40天)在这段

15、时间内,如遭受热应激,营养不良,疾病等都影响受精力。母畜:配种前后的一段时间内,特别是在配种后,胚胎附殖于子宫前的若干天内,高温引起胚胎损失的程度决定于热应激下体温升高的程度或体温升高持续的时间。11.气温与家畜疾病(1)直接致病因素:非传染性疾病。直接伤害畜禽,如:冻伤,灼伤,热射病,日射病。(2)影响病原体或发媒介的虫类生存和繁殖: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湿度有利病原体和媒介虫类和生存繁殖。(3)影响畜禽营养状态和饲养管理(4) 影响对传染病的抵抗力(5)对幼畜的影响:许多仔畜都需要通过吸收初乳来获得免疫球蛋白抗体冷热应激可以降低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热应激也影响初乳摄入而且加速“肠道封闭”妨碍

16、对免疫球蛋白的摄入12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所含水气的质量。直接表示空气中水汽绝对含量。13.相对湿度:反映空气的潮湿程度。空气中实际水气压与饱和水气压的百分比。14.表示气流状态的方法(1) 方向(风向):风吹来的主向。(2) 流速:单位时间内风的行程第三章1.制约畜舍小气候的因素有:(1)牧场场区小气候:地形地势、场区规划、建筑物布局、绿化程度等;(2)畜舍设计与施工情况;(3)饲养管理情况: 饲养方式、密度、饲喂饮水、清粪、光照等(4)畜舍调节小气候设施设计和使用情况。包括供暖、降温、通风、光照、消毒、清粪等设施设备的设计、安装、运行情况。2.畜舍的基本类型据畜舍四周墙壁的严密程度可分为

17、如下四种类型:棚舍、开放舍及半开放舍、封闭舍和组装舍。3.舍内温度调节措施(1).提高畜舍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2).适宜的饲养密度;(3).适宜的通风量;(4).采取其它措施。5.防潮措施:(1)场地选择:高燥、排水好;(2)畜舍墙基设置防潮层,新建畜舍待干燥后使用;(3)加强畜舍保温,使舍内温度经常处于露点以上;(4)尽量减少舍内用水;(5)排水系统畅通,粪尿、污水及时清理,勤更换污湿垫草;(6)调教家畜;(7)使用垫草或防潮剂7.氨的我国劳动卫生标准40ppm(30 mg/m );畜舍极限26ppm(19.5 mg/m );硫化氢卫生学标准6.6ppm(10 mg/m );畜舍极限

18、10ppm。8.消除畜舍有害气体的措施(1).加强场址选择和合理布局,避免工业废气污染。(2).合理设计畜牧场和畜舍的排水系统、粪尿、污水处理设施。(3).加强防潮管理,保持舍内干燥。有害气体易溶于水,湿度大时易吸附于材料中,舍内温度升高时又挥发出来。(4)加强畜舍管理:舍内地面特别是畜床上铺垫料。保证适量的通风做好卫生工作。及时清理污物和杂物;加强对家畜的调教、训练。(5).加强环境绿化绿化不仅美化环境,而且可以净化环境。(6).采用化学物质消除过磷酸钙。消除效果良好。过磷酸钙能吸附氨生成铵盐另外,利用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硫酸亚铁、硫酸铜、乙酸等具有抑臭作用的化学物质也可降低鸡舍空气臭味。硫

19、磺除臭法。丝兰属植物提取物 能抑制脲酶的活性,使尿素不能分解成氨和二氧化碳,限制粪便中氨的生成。其有效成分是抑制脲酶微量辅助剂(MicvAid)。沸石等硅酸盐矿石吸附法利用木炭、活性炭、煤渣、生石灰等具有吸附作用的物质吸附空气中的臭气生物除臭法中草药除臭法(7).提高饲料消化吸收率科学选择饲料原料;合理配制日粮。按可利用氨基酸需要配制日粮;科学饲喂;利用添加剂。9.畜舍的微粒:微粒是以固体或液体微小颗粒形式存在于空气中的分散胶体10.畜舍的微粒改善措施:1.改善畜舍和牧场周围地面状况,实行全面的绿化,种树、种草和农作物等。2.饲料加工应远离畜禽舍,分发饲料和饲喂动作要轻。3.保持畜床地面干净,

20、禁止干扫;禁止在舍内刷拭家畜。更换和翻动垫草也应注意。4.保持通风换气,必要时安装过滤器。5.保持适宜的湿度。第四章1.建立畜牧场的程序:(1)论证:建场前需对畜牧场的性质、规模、投资、成本回收、效益进行充分科学的论证,避免盲目。(2)编制计划任务书:论证确认后编制计划书报上级有关部门审批。内容:饲养规模、基建面积、饲养方式、周转方式、畜产品产量、饲料消耗、税利等。(3)畜牧场设置:选址、规划、布局、畜舍设计、建筑施工、验收、生产。2.生产工艺:是指畜牧生产上采用的生产方式(畜群组成、周转方式、饲喂饮水除粪方式和产品的采集等)和技术措施(饲养管理措施、卫生防疫制度、废弃物处理方法等)。3.设置

21、良好的畜牧场标准:(1)场区具有较好的小气候条件(2)便于严格执行各项卫生防疫制度和措施;(3)便于合理的生产;(4)尽可能的降低成本。4.场址选择:场址关系到场区的小气候、于周边关系和经营管理场址选择必须考虑建场地点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并考虑以后发展的可能性。 自然条件:地势、地形、土壤、雨量、气温、气湿、光照、风沙、自然灾害及其它自然因 素; 社会条件:交通、疫情、建筑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风俗习惯等。(1).场地:考虑地形、地势、朝向、面积大小,周围建筑物情况等因素。(2).土壤: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不仅影响场区的空气,还影响土地的净化,必须具备一定的卫生条件。(3).水源:畜牧

22、场用水:家畜饮用水,调制饲料用水,人用水,用具清洁洗刷用水,防火用水。(4).社会关系5.设计的步骤:1)工艺设计:是规定畜牧场生产工艺的文字材料(2)建筑设计 设计各建筑物的样式、材料等并绘出建筑详图(3)技术设计 包括结构设计和设备设计6.仔猪的周转情况来确定周转工艺(工艺流程)一步序生产: 仔猪出生后哺乳、育成育肥都在一个舍内进行原窝原圈饲养。优点:是不用转群,减少对猪的应激反应。缺点:猪舍没备利用率差。两步序生产:仔猪出生后哺乳、育成(70天)在一个舍内进行原窝原圈饲养,然后转入育肥舍育肥。猪舍没备利用率有所改善。三步序生产:仔猪出生后:哺乳舍育成舍肥育舍。转群次数多,对猪群生长有一定

23、影响。但设备利用率高。7.牧场规模表示方法(1)以存栏繁殖母畜头数(只)表示;(2)以年出栏商品畜头数(只)表示;(3)以常年存栏畜禽头数(只)表示;第五章1.畜舍的主要结构及其作用外围护结构:畜舍是由各部组成,包括屋顶及顶棚、墙、地面及楼板、门窗、楼梯等,其中屋顶和外墙组成畜舍的外壳,将畜舍的空间与外部隔开,称外围护结构。2.畜舍的保温(1)畜舍的防寒设计:防寒必须从饲养管理、围护结构的保温设计、其它建筑防寒措施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仍不能满足要求,还需考虑供暖 。(2)其它建筑设计防寒,用隔热材料封闭门注重门窗设计窗.减少冷风渗透防护林设置(3)畜舍采暖。(4)其它饲养管理措施。3.隔热(1)

24、隔热设计:围护结构的隔热指标 围护结构的隔热指标,一般是以夏季低限热阻(Rx 0. min)控制围护结构内表面昼夜平均温度不超过允许值,以防止舍内过热 (2)其他建筑设计防暑措施 通风间层屋顶 围护结构外表面处理 .遮阳措施 其他建筑措施 如钟楼式(两侧天窗)、半钟楼式 。4.畜舍的降温:畜舍的降温一般是利用水的蒸发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而达到降温或防暑目的,常用方法有冲水、喷淋、喷雾、湿垫,通风等。5.通风:气温高时,加大气流流动,使动物体感到舒适,以缓和高温对家畜的不良影响;6.换气:在密闭舍内,引进舍外的新新鲜空气,排出舍内的污浊气体,以改善舍内空气环境(排出舍内水汽、有害气体、尘埃和微生物等

25、)。7.纵向通风设计1.优点: (1)提高风速。平均风速比横向通风风速提高5倍以上。纵向通风的气流断面(畜舍净宽)仅为横向通风(畜舍长度)的1/5-1/10。纵向通风风速可达0.7米/秒,夏季可达1.0-2.0米/秒。(2)气流分布均匀,无死角。(3)节能。风机数量少,总功率低。(4)运行费用低。(5)场区小气候环境好。(6)提高生产性能。8.人工照明(1)照明方法、时间和强度光源种类:方法:开放舍:早上补光、晚上补光、早晚补光。9.鸡舍人工控制(1).肉鸡的光照制度 连续法 间隔法(2).蛋鸡和种鸡的光照方案制定原则:培育期光照时数渐减或恒定,切勿增加; 产蛋期内光照时数恒定或渐增,切勿减少

26、。鸡人工控制光照,其方法有渐减法和恒定法。 10渐减法:查出本批出壳鸡第20周龄的外界光照时数加上7h作为第1周龄的光照时数以后每周减少20min21周龄每周增加20-30minn到16h后恒定直到淘汰。11.恒定法:查出本批出壳雏鸡至20周龄的外界自然光照最长的光照时数作为育成期的光照时数21周后每周增加20-30min12.鸡舍的防寒设计:鸡舍的防寒必须从饲养管理、围护结构的保温设计、其它建筑防寒措施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仍不能满足要求,还需考虑供暖。13.平面图的绘制步骤(1).布置图面:图幅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将房舍的平、立、剖面图画在一张图纸上,尺寸大时可分开。比例:1:100或1:200

27、。局部1:50(2).画轴线:是施工控制线。轴线用细线绘出,垂直轴线(跨度)自左想右用阿拉把数字标序,水平轴线(长度)自下向上用字母编号(I、O、Z),每个编号写在以轴心正对圆心直径8毫米的圆圈内。(3)画墙柱的轮廓线以轴线为准画出墙柱轮廓线。(4).画门窗按设计位置和宽度用细线画出。(5).画细部各种通道、排粪和水沟、饲槽、饮水设备、畜栏、供暖位置,在图中表示清楚。(6).加深图纸底稿完成后,审核无误后,加深图线和墨线。(7).标注尺寸和文字尺寸。三条线 (1 )最外一条是房的总长总宽;(2)轴线间距;(3)最里边是标注墙厚度、柱的尺寸、门窗洞口宽度。平面尺寸一律用mm。标明地面标高,其尺寸

28、一律为m,并要求到小数点后3位,一般以饲喂通道标高为 0.00014.剖面图的步骤1.剖面位置的选择:应选在有高差,设备和设施复杂地方,并应通过门窗洞口,以便剖面图尽可能多的反映房舍的内部构造。2.画底稿:布置图面,画墙柱轴线、标高线和屋架上下中心线,出檐高度和宽度,室外地平线等。画门窗洞口、室内各种设备设施的轮廓线 3.加深图线:剖切部位的轮廓线画粗实线,并在截面上按规定画出响应的材料图例符号。4.标注尺寸和说明:水平方向的尺寸轴线编号等按平面图的尺寸和编号标注,垂直方向尺寸标注按设计尺寸标注。 15.畜舍的平面设计根据工艺设计规定的每栋畜舍容纳畜禽的头(只)数、饲养管理方式、当地气候条件、

29、建筑材料和建筑习惯等,合理安排和布置畜栏、笼具、通道、粪尿沟、食槽、附属房间等,从而确定畜舍的跨度、间距、长度,并尽量调整使其符合建筑模数,最后绘出平面图。16.畜舍的剖面设计主要确定畜舍各部、各种构件配件、设备和设施的高度尺寸,并绘出与平面图对照的剖面图。畜舍的地面高度一般要比舍外地面高出30厘米,场地低洼时可更高一些。地面与排水沟有0.5-1%的坡度。饲槽、水槽、饮水器安置的高度及畜舍隔栏高度因品种、种类、年龄不同而异。鸡槽上缘与鸡背相平;猪的饮水器高度:仔猪10-15cm, 育成猪25-35cm, 肥猪30-40cm,成年母猪45-55cm,成年公猪50-60cm;猪栏高度:哺乳母猪0.4-0.5m, 育成猪0.6-0.8m, 育肥猪0.8-1.0m ,空怀母猪1.0-1.1m,公猪1.1-1.3m;成年母牛隔栏高度1.3-1.5m。第六章1.猪场设计的基本步骤:根据生产工艺和规模要求确定猪舍的类型,规格、栋数 然后绘出每个猪舍的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最后绘出猪场的总 平面详图。最好按标准化要求建设猪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