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值扰动试验.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544204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定值扰动试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定值扰动试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定值扰动试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定值扰动试验.doc(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定值扰动试验热控自动调节系统扰动试验规范#11号机组编制 2013/9/6自动调节系统目录1一次风压控制系统22除氧器水位控制系统33再热汽温(再热烟气挡板)控制系统44一级喷水减温控制系统55二级喷水减温控制系统56再热喷水减温控制系统67低加水位控制系统7附录A 控制系统功能及参数设置8附录B 技术指标定义91一次风压控制系统1.1 控制系统描述:一次风压控制系统调整的是一次风母管压力,系统设定值由负荷(主汽流量)经函数转换而成,由两台一次风机入口挡板共同来控制。分工频调整和变频调整两种情况。1.2 试验前准备工作:1.2.1 运行、热控

2、参与试验人员到场1.2.2 运行人员确认试验设备工作正常,满足试验要求。1.2.3 检查组态、调节器参数和自动切除定值设置正确、确认调节器作用方向。参数定值见附录A.1。确认各子系统内回路设定值生成正常。检查自调系统切手动条件齐全、设置正确。无其他闭锁信号限制、无超驰保护信号发生。1.2.4 调节系统测点指示正确在正常范围。参数见附录A.11.2.5 调节系统执行机构动作灵活、死区满足使用要求。1.2.6 运行人员试验手自动切换正常、设定值调整幅度、速率满足要求。1.2.7 保持机组负荷稳定,且负荷在70%100%之间;1.2.8 该调节系统随机组投入运行时间30天以上。1.2.9 试验过程中

3、如果自动调节系统切为手动或威胁系统安全的情况下,运行操作人员应及时进行人工干预。待系统调整稳定后,重新进行试验。1.3 扰动类型:设定值阶跃扰动1.4 试验过程1.4.1 试验前一次风压调整稳定,测量值在设定值附近稳定调整2min左右;1.4.2 一次风机变频器转速或一次风入口调门开度要保证有足够的扰动可调量,即设定值阶跃增加后,一次风机变频器或一次风入口调门指令有足够的增加空间,以保证一次风压的调整,反之亦然。1.4.3 一次性快速改变一次风压设定值300pa,并保持扰动量不变;1.4.4 试验宜不少于两次,设定值阶跃上升和阶跃下降各一次,并记录相关试验曲线及参数;1.5 品质指标:1.5.

4、1 稳态品质指标:100pa;1.5.2 一次风压给定值改变300pa时,动态最大偏差60Pa,过渡过程衰减率稳定时间50s,在0.751之间。2除氧器水位控制系统2.1 控制系统描述:A凝泵变频运行时,由其调整除氧器水位,凝结水主调门调整凝结水母管压力;A凝泵工频运行时,除氧器水位由凝结水主调门调整。2.2 试验前准备工作:2.2.1 运行、热控参与试验人员到场2.2.2 运行人员确认试验设备工作正常,满足试验要求。2.2.3 检查组态、调节器参数和自动切除定值设置正确、确认调节器作用方向。参数定值见附录A.2。确认各子系统内回路设定值生成正常。检查自调系统切手动条件齐全、设置正确。无其他闭

5、锁信号限制、无超驰保护信号发生。2.2.4 调节系统测点指示正确在正常范围。参数见附录A.22.2.5 调节系统执行机构动作灵活、死区满足使用要求。2.2.6 运行人员试验手自动切换正常、设定值调整幅度、速率满足要求。2.2.7 保持机组负荷稳定,且负荷在70%100%之间;2.2.8 该调节系统随机组投入运行时间30天以上。2.2.9 试验过程中如果自动调节系统切为手动或威胁系统安全的情况下,运行操作人员应及时进行人工干预。待系统调整稳定后,重新进行试验。2.3 扰动类型:设定值阶跃扰动2.4 试验过程:2.4.1 试验前除氧器水箱水位调整稳定,测量值在设定值附近稳定调整2min左右;2.4

6、.2 试验时凝结水泵出口母管压力保持稳定,以保证旁路门和主调门开度不变;2.4.3 一次性快速改变水位设定值100mm,并保持扰动量不变;2.4.4 试验宜不少于两次,设定值阶跃上升和阶跃下降各一次,并记录相关试验曲线及参数;2.5 品质指标:2.5.1 稳态品质指标:20mm;2.5.2 水位给定值改变100mm时,过渡过程衰减率为0.70.8之间,稳定时间小于20分钟。3再热汽温(再热烟气挡板)控制系统3.1 调节系统描述:对于左(右)再热烟气挡板调节,控制的是再热汽温,采用调节方式为串级调节,有主、副两个调节器。3.2 试验前准备工作:3.2.1 运行、热控参与试验人员到场3.2.2 运

7、行人员确认试验设备工作正常,满足试验要求。3.2.3 检查组态、调节器参数和自动切除定值设置正确、确认调节器作用方向。参数定值见附录A.3。确认各子系统内回路设定值生成正常。检查自调系统切手动条件齐全、设置正确。无其他闭锁信号限制、无超驰保护信号发生。3.2.4 调节系统测点指示正确在正常范围。参数见附录A.33.2.5 调节系统执行机构动作灵活、死区满足使用要求。3.2.6 运行人员试验手自动切换正常、设定值调整幅度、速率满足要求。3.2.7 保持机组负荷稳定,且负荷在70%100%之间;3.2.8 该调节系统随机组投入运行时间30天以上。3.2.9 试验过程中如果自动调节系统切为手动或威胁

8、系统安全的情况下,运行操作人员应及时进行人工干预。待系统调整稳定后,重新进行试验。3.3 扰动类型:设定值阶跃扰动3.4 试验条件:3.4.1 切左(右)侧再热喷水减温自调为手动,且再热器温出口汽温3、再热器温出口汽温4(再热器温出口汽温1、再热器温出口汽温2)在稳定值运行调整至少2分钟左右,左侧低再出口管壁温度1、2(左侧低再出口管壁温度3、4)调整稳定至少2分钟左右;3.4.2 一次性快速改变左(右)侧再热烟气挡板设定值5,并保持扰动量不变;3.4.3 试验宜不少于两次,设定值阶跃上升和阶跃下降各一次,并记录相关试验曲线及参数;3.5 品质指标:3.5.1 稳态品质指标:4;3.5.2 给

9、定值改变5时,过渡过程衰减率为0.751之间,稳定时间小于20分钟。4一级喷水减温控制系统4.1 调节系统描述:对于A(B)一级减温水系统,控制的是过热汽温,被调量为A(B)二级喷水前汽温选择后温度,采用调节方式为串级调节,有主、副两个调节器。4.2 试验前准备工作:4.2.1 运行、热控参与试验人员到场4.2.2 运行人员确认试验设备工作正常,满足试验要求。4.2.3 检查组态、调节器参数和自动切除定值设置正确、确认调节器作用方向。参数定值见附录A.4。确认各子系统内回路设定值生成正常。检查自调系统切手动条件齐全、设置正确。无其他闭锁信号限制、无超驰保护信号发生。4.2.4 调节系统测点指示

10、正确在正常范围。参数见附录A.44.2.5 调节系统执行机构动作灵活、死区满足使用要求。4.2.6 运行人员试验手自动切换正常、设定值调整幅度、速率满足要求。4.2.7 保持机组负荷稳定,且负荷在70%100%之间;4.2.8 该调节系统随机组投入运行时间30天以上。4.2.9 试验过程中如果自动调节系统切为手动或威胁系统安全的情况下,运行操作人员应及时进行人工干预。待系统调整稳定后,重新进行试验。4.3 扰动类型:设定值阶跃扰动4.4 试验条件:4.4.1 试验前二级喷水前汽温1、3(二级喷水前汽温2、4)调整稳定,至少2分钟左右;4.4.2 一次性快速改变设定值5,并保持扰动量不变;4.4

11、.3 试验宜不少于两次,设定值阶跃上升和阶跃下降各一次,并记录相关试验曲线及参数;4.5 品质指标:4.5.1 稳态品质指标:3;4.5.2 给定值改变5时,过渡过程衰减率为0.751之间,稳定时间小于20分钟。5二级喷水减温控制系统5.1 调节系统描述:对于A(B)二级减温水系统,控制的是主汽温,被调量为A(B)主汽温选择,采用调节方式为串级调节,有主、副两个调节器。5.2 试验前准备工作:5.2.1 运行、热控参与试验人员到场5.2.2 运行人员确认试验设备工作正常,满足试验要求。5.2.3 检查组态、调节器参数和自动切除定值设置正确、确认调节器作用方向。参数定值见附录A.5。确认各子系统

12、内回路设定值生成正常。检查自调系统切手动条件齐全、设置正确。无其他闭锁信号限制、无超驰保护信号发生。5.2.4 调节系统测点指示正确在正常范围。参数见附录A.55.2.5 调节系统执行机构动作灵活、死区满足使用要求。5.2.6 运行人员试验手自动切换正常、设定值调整幅度、速率满足要求。5.2.7 保持机组负荷稳定,且负荷在70%100%之间;5.2.8 该调节系统随机组投入运行时间30天以上。5.2.9 试验过程中如果自动调节系统切为手动或威胁系统安全的情况下,运行操作人员应及时进行人工干预。待系统调整稳定后,重新进行试验。5.3 扰动类型:设定值阶跃扰动5.4 试验条件:5.4.1 试验前二

13、级过热器出口集箱温度3、4(二级过热器出口集箱温度1、2)调整稳定,至少2分钟左右;5.4.2 一次性快速改变设定值5,并保持扰动量不变;5.4.3 试验宜不少于两次,设定值阶跃上升和阶跃下降各一次,并记录相关试验曲线及参数;5.5 品质指标:5.5.1 稳态品质指标:3;5.5.2 给定值改变5时,过渡过程衰减率为0.751之间,稳定时间小于20分钟。6再热喷水减温控制系统6.1 调节系统描述:对于A(B)再热减温水系统,控制的是再热汽温,采用调节方式为串级调节,有主、副两个调节器。6.2 试验前准备工作:6.2.1 运行、热控参与试验人员到场6.2.2 运行人员确认试验设备工作正常,满足试

14、验要求。6.2.3 检查组态、调节器参数和自动切除定值设置正确、确认调节器作用方向。参数定值见附录A.6。确认各子系统内回路设定值生成正常。检查自调系统切手动条件齐全、设置正确。无其他闭锁信号限制、无超驰保护信号发生。6.2.4 调节系统测点指示正确在正常范围。参数见附录A.66.2.5 调节系统执行机构动作灵活、死区满足使用要求。6.2.6 运行人员试验手自动切换正常、设定值调整幅度、速率满足要求。6.2.7 保持机组负荷稳定,且负荷在70%100%之间;6.2.8 该调节系统随机组投入运行时间30天以上。6.2.9 试验过程中如果自动调节系统切为手动或威胁系统安全的情况下,运行操作人员应及

15、时进行人工干预。待系统调整稳定后,重新进行试验。6.3 扰动类型:设定值阶跃扰动6.4 试验条件:6.4.1 试验前再热器出口汽温3、4(再热器出口汽温1、2)调整稳定,至少2分钟左右;6.4.2 一次性快速改变设定值5,并保持扰动量不变;6.4.3 试验宜不少于两次,设定值阶跃上升和阶跃下降各一次,并记录相关试验曲线及参数;6.5 品质指标:6.5.1 稳态品质指标:4;6.5.2 给定值改变5时,过渡过程衰减率为0.751之间,稳定时间小于20分钟。7低加水位控制系统7.1 调节系统描述:低加用来加热由凝汽器至除氧器的凝结水,六期各机组共有4台低压加热器,低加水位调节是通过逐级疏水实现的。

16、7.2 试验前准备工作:7.2.1 运行、热控参与试验人员到场7.2.2 运行人员确认试验设备工作正常,满足试验要求。7.2.3 检查组态、调节器参数和自动切除定值设置正确、确认调节器作用方向。参数定值见附录A.7。确认各子系统内回路设定值生成正常。检查自调系统切手动条件齐全、设置正确。无其他闭锁信号限制、无超驰保护信号发生。7.2.4 调节系统测点指示正确在正常范围。参数见附录A.77.2.5 调节系统执行机构动作灵活、死区满足使用要求。7.2.6 运行人员试验手自动切换正常、设定值调整幅度、速率满足要求。7.2.7 保持机组负荷稳定,且负荷在70%100%之间;7.2.8 该调节系统随机组

17、投入运行时间30天以上。7.2.9 试验过程中如果自动调节系统切为手动或威胁系统安全的情况下,运行操作人员应及时进行人工干预。待系统调整稳定后,重新进行试验。7.3 扰动类型:设定值阶跃扰动7.4 试验条件:7.4.1 试验前低加水位调整稳定,测量值在设定值附近稳定至少调整2min左右;7.4.2 一次性快速改变水位设定值30mm,并保持扰动量不变;7.4.3 试验宜不少于两次,设定值阶跃上升和阶跃下降各一次,并记录相关试验曲线及参数;7.5 品质指标:7.5.1 稳态品质指标:10mm;7.5.2 水位给定值改变30mm时,过渡过程衰减率为0.751之间,稳定时间无备注:低加水位自调扰动试验

18、各参数(供热期间除外)附录A 控制系统功能及参数设置A.1 一次风压控制系统A.1.1 定值正确A.1.2运行偏置设置正确A.1.3切手动条件1) 测量值与设定值偏差大;2) 两台一次风机均为变频运行;3) A一次风机变频自动;4) B一次风机变频自动;5) MFT RB FCB发生切一次送引风机至手动;6) 一次风压质量坏;7) 一次风机停止切对应一次风入口调门手动;8) 一次风机入口调门指令反馈偏差大;9) 反馈质量坏;A.2除氧器水位控制系统A.2.1 定值正确(定值值?)、A.2.2运行偏置设置正确等。A.2.3切手动条件A凝泵变频运行时切手动条件1) 测量值与设定值偏差大;2) 测量

19、值品质坏;3) A凝结水泵变频运行且B凝泵运行;4) 反馈质量坏;5) 指令反馈偏差大;6) A凝泵工频运行;A凝泵工频运行时凝结水主调门切手动条件1) 测量值与设定值偏差大;2) 测量值品质坏;3) A凝结水泵变频运行且B凝泵运行;4) A凝结水泵变频运行;5) 反馈质量坏;6) 指令反馈偏差大;A.3再热汽温(再热烟气挡板)控制系统A.3.1 定值正确(定值值?)、A.3.2运行偏置设置正确等。A.3.3切手动条件1) 测量值与设定值偏差大;2) 测量值品质坏;3) 指令反馈偏差大;4) 反馈质量坏;A.4一级喷水减温控制系统A.4.1 定值正确(定值值?)、A.4.2运行偏置设置正确等。

20、A.4.3切手动条件1) 测量值与设定值偏差大;2) 测量值品质坏;3) RB发生;4) MFT发生;5) 指令反馈偏差大;6) 反馈质量坏;A.5二级喷水减温控制系统A.5.1 定值正确(定值值?)、A.5.2运行偏置设置正确等。A.5.3切手动条件1) 测量值与设定值偏差大;2) 测量值品质坏;3) RB发生;4) MFT发生;5) 指令反馈偏差大;6) 反馈质量坏;A.6再热喷水减温控制系统A.6.1 定值正确(定值值?)、A.6.2运行偏置设置正确等。A.6.3切手动条件1) 测量值与设定值偏差大;2) 测量值品质坏;3) RB发生;4) MFT发生;5) 指令反馈偏差大;6) 反馈质

21、量坏;7) 再热器温度高542;A.7低加水位控制系统A.7.1 定值正确(定值值?)、A.7.2运行偏置设置正确等。A.7.3切手动条件1) 测量值与设定值偏差大;2) 测量值品质坏;3) 指令反馈偏差大;4) 反馈质量坏;附录B 技术指标定义B.1动态品质指标指控制系统在受到内外扰动时,动态调节过程中被调参数偏离新给定值的允许偏差指标。B.2稳态品质指标指机组负荷变动率小于1%Pe/min,且无明显内外扰动时,被调参数偏离给定值得允许偏差以及对控制系统稳定性的要求。Pe为机组额定负荷。B.3过渡过程衰减率定值扰动试验中,被调参数首次过调量(M1)与第二次过调量(M2)的差值与首次过调量(M1)之比称为过渡过程衰减率,用y表示:y=(M1-M2)/M1。B.4稳定时间从扰动试验开始到被调参数进入新稳态值的允许偏差范围内不再越出时的时间。附录C 试验记录控制系统被调量扰动量动态最大偏差(最大超调量)稳定时间衰减率允许值实测值允许值实测值允许值实测值.精品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